博客人生:上善若水,一种境界的快乐

“上善若水”。此句出自《老子》(又名《道德经》)第八章。“上善”乃修养最高之意,“上善若水”,顾名思义,就是修养最高的人就像水一样的意思,其旨在于启示人们要做像水一样有修养的人。

水,无色、无味、无臭之透明液体, 虽简至极致,却又是自然万物赖以生存之根本,春秋齐国管仲就有“水乃生命之本源也”之说,简单深刻的阐明了水是所有生命形式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对于任何生命形式都具有无可取代的牢固地位,不仅人类离不开它,就是对整个地球未来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没有它就没有生命的存在,那么世间的一切就都无从说起。如此,我们理应对水致以深深地谢意,并对它报以一种崇高的敬意。

的确,水是尤为值得我们感谢与崇敬的,它清透洁净令人赏心悦目,滋育万物以使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然而,水的难能可贵之处更在于它深藏于内的高尚品德与处世修养。

水,滋育万物而与万物无争,只谦逊的低头默默穿行于自然与万物之间,孜孜不倦地忠实于自己“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的责任。于静默中使万物受惠并折服于它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里。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最厌恶的就是身处低位,而水,滋养生命却不居功自傲。它无求无欲,不择高处、不恋净地,即使身处污浊也不排除、不遗弃,只敞开心胸容之、惜之,并以谦和的态度、柔顺的秉性于缓慢流淌中涤之、净之以至自清。孔子就有“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高度赞扬水这种包容大度的胸襟与其看似与众人浑和融洽,好像同流合污,实则于默默中教化外物和改善不良环境的能力和品德修养。

“ 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水是柔弱渺小的,柔弱渺小得似乎有些逆来顺受。它遇石则绕、遇堤则停、入渠而顺,它永远都只卑下的向着低处顺势流去,好像不懂表现、不懂逆反。然而,它也并非无能,更非甘愿受人摆布。它只是在沉默中积蓄力量,当它的承载超出它的极限,你会看到,它将无所畏惧地释放出它惊人的力量。它能在瞬息之间冲坝毁堤,将山川夷为平地,也能以弱小之身凭着坚定的毅力滴穿磐石,无所不能,纵是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无法阻挡它力量的爆发。

水是无形的,但水又是有形的,它能因物随形。苏轼说:“万物皆有形,惟有水随物赋形”。水能遇冷成冰、遇热成汽,它在方则方、入园则圆,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自如的应对与变通而不伤毫发。

水又是宽容的。水之容,不嫌一滴一池,不论清澈浑浊,从不挑剔,皆平常之心,以大度能容之胸怀,统统接纳相融于一体,并以它顽强的拼搏精神,一路遇阻则分、遇孔则入,凭着“万折持必东”的坚定意志,逐渐形成滔滔湖泊、浩浩江河,最终汇入海洋形成汹涌澎湃、深不可测的浩瀚之势。向人们充分诠释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深刻含义,让人望尘莫及,令人敬而生畏。即使如此,水仍是极有修为的,它绝不因其强大而肆意妄为、危害其他。它顺应天时,夏散冬凝,潮起潮落遵循自然应期而动,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作为一种溶剂,水是平凡的,平凡得令人几乎可以忘记它的存在。然,水又是不平凡的,它广施仁德而与世无争;它谦下自处而涤尘无染;它至柔至刚,至信至义;它方圆有致,柔韧坚持;它虚怀若谷,容载万物;它处变不惊,动则一泄千里,静则滋养万物,与万物相生相存。因此,几千年来,水都是古圣贤们尤为推崇的。他们观水悟道,并以水及人,提倡水之道乃人之道。远在两千年前,我们的圣贤孔子就说:“夫水者,启子比德焉”。提出水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与修养。而先贤老子更是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启发人们要以水为师,以水为镜,学习水的精神,适环境而存,依自然而行,以宽容仁慈之心待人,以“滴水穿石”的毅力面对一切困难,善于发现并把握时机,于静动相宜间以势不可当之势一举而成。

“上善若水”。在老子看来,天下最大的善性莫若水,水不仅是衡量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与处世修养的尺度,同时更体现出一种顺其自然而与世无争的人生心态。

水,因清透知其洁净,因平静显其深沉,于动静之中只留一脉清白,却又无与为敌。而人生在世也常有心随水静,心随水动之时。然人心亦应如水,应以“愿此做流水,潜浮蕊中尘”那份恬淡、平静、自然之心与动静之中及时将那些私起的杂念、欲望等“有毒物质”涤除干净。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修性养心。时时做到“水如心中镜,千里无纤毫”,使自己置身于老子“上善若水”的“无为”之最高境界里。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就曾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境无以致远”谆谆教导他的儿子要做到宠辱不惊、淡泊名利,心如水清、心如水静,广施仁德与人,淡收“无尤”于世。这样才能于水一样的“清透”与“平静”中尽展心中宁静之美,找到人生快乐之源。这是何等高的人生心态修为啊! 当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脏水、污水。水本是透明洁净、无色无臭的,之所以会有脏水、污水,皆源于加入了过多不干净的物质,而水虽能自清,但能力毕竟有限。这就告诫我们不能无限度的强加给水太多不属于它的东西。这正如我们人一样,在思核里加入太多肮脏污秽的思想而又不及时排除,时间久了,自然就会发霉腐烂、臭气熏天了,那果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了。老子的“上善若水”就是警示我们要像水一样懂得自清、自谦、自律。特别是身处于如今这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四周围都充满了足以令人发霉、腐臭的种种诱惑,世人更应该好好把握住自己,学会分清是非黑白,分清种种欲望中的可与不可,不去做下违规越礼之事;学会拒绝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使自己的生命之水变脏、变臭;学会以宽容豁达之胸襟为政、为君、为臣、为人。也就是能像水一样“处众人之所恶”而泰然处之。

“上善若水”。让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翻开历史的书卷,漫步在点点水滴、泱泱大海的善性里,重温着先贤的谆谆教诲,体悟着其中蕴含的平凡智慧与博大精深,习水之善,行人之道,于悠然、恬静、寡淡中尽享人生最高境界之快乐。

“上善若水”。此句出自《老子》(又名《道德经》)第八章。“上善”乃修养最高之意,“上善若水”,顾名思义,就是修养最高的人就像水一样的意思,其旨在于启示人们要做像水一样有修养的人。

水,无色、无味、无臭之透明液体, 虽简至极致,却又是自然万物赖以生存之根本,春秋齐国管仲就有“水乃生命之本源也”之说,简单深刻的阐明了水是所有生命形式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对于任何生命形式都具有无可取代的牢固地位,不仅人类离不开它,就是对整个地球未来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没有它就没有生命的存在,那么世间的一切就都无从说起。如此,我们理应对水致以深深地谢意,并对它报以一种崇高的敬意。

的确,水是尤为值得我们感谢与崇敬的,它清透洁净令人赏心悦目,滋育万物以使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然而,水的难能可贵之处更在于它深藏于内的高尚品德与处世修养。

水,滋育万物而与万物无争,只谦逊的低头默默穿行于自然与万物之间,孜孜不倦地忠实于自己“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的责任。于静默中使万物受惠并折服于它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里。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最厌恶的就是身处低位,而水,滋养生命却不居功自傲。它无求无欲,不择高处、不恋净地,即使身处污浊也不排除、不遗弃,只敞开心胸容之、惜之,并以谦和的态度、柔顺的秉性于缓慢流淌中涤之、净之以至自清。孔子就有“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高度赞扬水这种包容大度的胸襟与其看似与众人浑和融洽,好像同流合污,实则于默默中教化外物和改善不良环境的能力和品德修养。

“ 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水是柔弱渺小的,柔弱渺小得似乎有些逆来顺受。它遇石则绕、遇堤则停、入渠而顺,它永远都只卑下的向着低处顺势流去,好像不懂表现、不懂逆反。然而,它也并非无能,更非甘愿受人摆布。它只是在沉默中积蓄力量,当它的承载超出它的极限,你会看到,它将无所畏惧地释放出它惊人的力量。它能在瞬息之间冲坝毁堤,将山川夷为平地,也能以弱小之身凭着坚定的毅力滴穿磐石,无所不能,纵是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无法阻挡它力量的爆发。

水是无形的,但水又是有形的,它能因物随形。苏轼说:“万物皆有形,惟有水随物赋形”。水能遇冷成冰、遇热成汽,它在方则方、入园则圆,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自如的应对与变通而不伤毫发。

水又是宽容的。水之容,不嫌一滴一池,不论清澈浑浊,从不挑剔,皆平常之心,以大度能容之胸怀,统统接纳相融于一体,并以它顽强的拼搏精神,一路遇阻则分、遇孔则入,凭着“万折持必东”的坚定意志,逐渐形成滔滔湖泊、浩浩江河,最终汇入海洋形成汹涌澎湃、深不可测的浩瀚之势。向人们充分诠释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深刻含义,让人望尘莫及,令人敬而生畏。即使如此,水仍是极有修为的,它绝不因其强大而肆意妄为、危害其他。它顺应天时,夏散冬凝,潮起潮落遵循自然应期而动,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作为一种溶剂,水是平凡的,平凡得令人几乎可以忘记它的存在。然,水又是不平凡的,它广施仁德而与世无争;它谦下自处而涤尘无染;它至柔至刚,至信至义;它方圆有致,柔韧坚持;它虚怀若谷,容载万物;它处变不惊,动则一泄千里,静则滋养万物,与万物相生相存。因此,几千年来,水都是古圣贤们尤为推崇的。他们观水悟道,并以水及人,提倡水之道乃人之道。远在两千年前,我们的圣贤孔子就说:“夫水者,启子比德焉”。提出水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与修养。而先贤老子更是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启发人们要以水为师,以水为镜,学习水的精神,适环境而存,依自然而行,以宽容仁慈之心待人,以“滴水穿石”的毅力面对一切困难,善于发现并把握时机,于静动相宜间以势不可当之势一举而成。

“上善若水”。在老子看来,天下最大的善性莫若水,水不仅是衡量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与处世修养的尺度,同时更体现出一种顺其自然而与世无争的人生心态。

水,因清透知其洁净,因平静显其深沉,于动静之中只留一脉清白,却又无与为敌。而人生在世也常有心随水静,心随水动之时。然人心亦应如水,应以“愿此做流水,潜浮蕊中尘”那份恬淡、平静、自然之心与动静之中及时将那些私起的杂念、欲望等“有毒物质”涤除干净。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修性养心。时时做到“水如心中镜,千里无纤毫”,使自己置身于老子“上善若水”的“无为”之最高境界里。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就曾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境无以致远”谆谆教导他的儿子要做到宠辱不惊、淡泊名利,心如水清、心如水静,广施仁德与人,淡收“无尤”于世。这样才能于水一样的“清透”与“平静”中尽展心中宁静之美,找到人生快乐之源。这是何等高的人生心态修为啊! 当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脏水、污水。水本是透明洁净、无色无臭的,之所以会有脏水、污水,皆源于加入了过多不干净的物质,而水虽能自清,但能力毕竟有限。这就告诫我们不能无限度的强加给水太多不属于它的东西。这正如我们人一样,在思核里加入太多肮脏污秽的思想而又不及时排除,时间久了,自然就会发霉腐烂、臭气熏天了,那果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了。老子的“上善若水”就是警示我们要像水一样懂得自清、自谦、自律。特别是身处于如今这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四周围都充满了足以令人发霉、腐臭的种种诱惑,世人更应该好好把握住自己,学会分清是非黑白,分清种种欲望中的可与不可,不去做下违规越礼之事;学会拒绝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使自己的生命之水变脏、变臭;学会以宽容豁达之胸襟为政、为君、为臣、为人。也就是能像水一样“处众人之所恶”而泰然处之。

“上善若水”。让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翻开历史的书卷,漫步在点点水滴、泱泱大海的善性里,重温着先贤的谆谆教诲,体悟着其中蕴含的平凡智慧与博大精深,习水之善,行人之道,于悠然、恬静、寡淡中尽享人生最高境界之快乐。


相关内容

  • 你离快乐有多远 快乐阅读 快乐阅读 我的教育博客
  • 你离快乐有多远 杨士平 你爱阅读吗?你上过快乐阅读课吗?你知道自己离快乐有多远吗?作家池莉有个生动的比喻,她说:"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我们的快乐阅读课的课程理念所追求的正是这一种阳光般的.充满馨香的.温暖惬意的快乐.一杯淡水,一壶清茶,可以品出快乐的滋 ...

  • 朋友永远在我心中
  • 2011-12-25 01:48:29|  分类: 原创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开博四周年 思思/文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大家好!12月26日是我的博客四周岁生日!四年前,2007年12月26日,我申请了网易博客,尽管当时还不是太懂它,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空间,感觉就像梦幻般神奇,甚至 ...

  • 耐得寂寞是一种境界 - 大雪无痕的日志 - 网易博客
  • 耐得寂寞是一种境界 感悟 2008-08-12 07:43:20 阅读141 评论18 字号:大中小 耐得寂寞是一种境界 ●余良虎 寂寞不一定都能通向成功,但所有的成功必来自寂寞奋争的过程.耐得寂寞,需要"八风吹不动,独坐紫金台"的冷静与执著,在平淡中坚守是一种高尚的信念,一种强 ...

  • 网络协议编写的三层境界 - 程序即人生 - CSDN博客
  • 网络协议编写的三层境界收藏 此文于2011-03-02被推荐到CSDN首页 如何被推荐? write by 九天雁翎(JTianLing) -- blog.csdn.net/vagrxie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讨论新闻组 -- 代码库 -- 豆瓣 免责声明 本文不会涉及到你该使用UDP还 ...

  • 005人生四十
  • 人生四十 文图/网络 此文题目虽小,但于我却是篇大文章.这篇文字在情绪上断断续续准备了约有两三年之久,终于完成,当是给自己四十岁生日的一个礼物吧. 人生的道理,正如航行中的灯塔,旅途上的路标.参透之后,便可以使人生豁然开朗,前途坦荡. 古语有云:四十不惑.我自觉顿悟得比较早,应该算是个幸运儿,很多道 ...

  • 享受阅读享受童年
  • 享受阅读享受童年--俞崇芸 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享受阅读,享受童年." 人生最惬意的享受,莫过于斜倚在和煦的春风中,捧上一本心爱的读物,细细地去斟酌.品味.书是我们的忠实伙伴,他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也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离开,而永远在自己的位置上绽放着智慧的力 ...

  • 犹太人读书是中国人的21倍-美丽的春天-搜狐博客
  • 犹太人读书是中国人的21倍 温总理在倡导读书.各级政府压在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政府为什么要倡导读书? 海外媒体曾经发布过一个读书报告,"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看书21本,日本人平均每人每年看书17本,而我国平均每人每年不到3本.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为64本:其次是俄 ...

  • 名师是怎样炼成
  •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武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韩美玲 前段时期看了一个有关教育问题的故事,感触很深.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第2张)三次家长会的启示 一位妈妈第一次参加儿子的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到医院看一看." ...

  • 秋意三章![美文情感] - 無為居士的日志 - 网易博客
  • 秋意三章![美文情感] 精品美文 2009-10-08 17:44:50 阅读988 评论28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浩阔之气 临窗读秋,觉得这一句最是切题: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做人行事,当如秋. 不是春雨的迟疑,不是夏雷的莽撞,坐收人间繁芜时,秋以沉稳刚劲开路.把天空抹得明净如镜,才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