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教务主任述职报告

  人生总有太多的偶然。就像当年在实验小学我没有想到自己会去竞聘一个“小组长”——级部主任一样,2001年初秋,一身白衫白裙的我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来竞聘小学部教务主任的岗位。对这个岗位的职责,我几乎一无所知。两年来的工作,只能说是在逐渐地接近这个岗位,在大家的引导、帮助、期待和宽容之中。

回顾两年来的工作,我想用三个词语来概括:“学习”、“合作”、“发展”。

我很难忘记上学期开学初的一件事。庞校长带了实验小学的部分老师来听董玉华老师的课,隔夜,袁校长嘱咐我安排好上课的班级和场地,我答应了并和往常一样打电话给王威虎老师请信息处安排观摩教室的音响。第二天早上,袁校长再次询问我此事,我满口答应.好了!意想不到的是等袁校长、庞校长带着一群实验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推开门走进我熟悉的观摩教室时,室内却是一片狼籍:乱七八糟的椅子,纸团遍布的地面,还有面板脱卸的桌子……当实小叶秀琴等老师伸出手来帮着整理桌椅时,我真的羞愧难当。后来我知道那一次庞校长是专门带低年级的老师来看我们上课常规的。庞校长没有批评我,袁校长也没有责备我一句,甚至王威虎老师还专门向我致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敢看两位校长的面孔,不敢回想这件事情。及至和谭文杰老师共事,坐在一个办公室里看着他筹划家长会关照到每一层楼面、每一个教室、每一个教室里的哪怕一只饮水杯的时候,这种内疚和自责更为深刻了。谭老师用一言一行告诉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高低,但要很好地胜任一个岗位的工作首先要“敢于负责”。“责任重于泰山”,就像他自己在述职报告中说的那样要“像南沙群岛的守岛战士一样,每时每刻向祖国母亲报告,这里平安无事。”我想,这种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美德是在工作中获得尊重、信任、合作的基础,是获得人格提升的必修。身边的榜样深深教育着我,也时时提醒着我:汪校长、袁校长、庞校长等老一代人的严谨、执着、一丝不苟;陆校长、匡主任、芮主任的勤学善思;李励和殷春艳的锐意进取……他们,始终是我身边最生动的老师。

当然,堪为老师的还有我们各学科的学科主任,因为他们都是各条线上的专家,我在很多学科的进入,都是在他们热情的引领之下,但是我们更多的是相互间的合作,在陆校长的指导下我们着重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主要从作业、集体备课、学科竞赛和活动课程等诸方面勾勒质量保障体系的框架:改期末的作业评比为定期的备课组自查和不定期的学科组作业抽查;改单一的关注期末考试为期中调研和期末考试并重,关注常态下的质量状况;确定和完善了备课组长,启动集体备课组长负责制,制订备课组长职责;完善了学科竞赛制度,每学期按计划正常有效地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本学期配合校长室启动常规调研机制,完成调研综述。

二、搭建了较为宽广的教学研究平台

多层次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坚持正常备课组、学科组、校级、校级以上等不同层次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人人参与研讨,在研讨中内化实施理念,完善操作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

两校互动研究机制:每学期坚持按计划与实小老师进行教学研讨活动,利用好两校优势资源,共同打造高水准的研究平台,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各两次,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各一次,每学期正常活动在10次以上。同时确立了“上有观点的课”的理念,每次研究活动都有相关专题,本学期还形成了研究活动综述。

周二校长听课活动:坚持了两个学期每周二“校长听课日”活动,构筑校长与一线教师的“对话”桥梁。

学科主任专题调研:每学期学科主任就本学科的教学情况实施常规调研,并形成一定的书面材料进行交流、商讨和问题解决,促进了学科主任层面的研究,成为推进“学科主任负责制”的有效策略。

三、启动了校本化的新课程研究

当前的教学工作离不开“新一轮课程改革”这一背景,在庞校长的引领和帮助下,我们启动了对新课程几个增长点的校本化研究:中小学联合制订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学科改革指导性意见》提升课堂教学实施水平;校本课程以《星空》推动日记作文的教学,以修订两次的《赏读》推进课外阅读,本学期制订了配套现行教材的《思维训练》正在试用之中,制订了《英语口语教程》促进英语口语的训练;综合实践活动汲取了多元智能的主题教学理念进行校本化设计与实施等。当然这些都还刚刚起步,接下来还要进行多元多层的研讨促进逐步完善和改进。

罗列了这么多,只想说一句:教务处的工作离不开所有成员的合作。合作增进了信任和理解,获得了团结与进步。可以说,我们教务处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善于独立工作的个体(大家会在他们的述职报告中看到),但当我们手挽手的时候,更是一支充满战斗力的队伍。

当然,作为教务处,我们和政教处、教科室、教师管理都有密切的合作。每当我想到自己是这样彼此相依的工作链上的一员,就会涌起心底的温暖。我知道,这是我工作不竭的动力源泉。

其实在教务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被日常烦琐的事务淹没(每个学期听课都超过80节,本学期到现在97节,所以我经常奔跑),要想“在忙碌平庸的工作中不磨损一个人的自由精神和艺术气质”、“既能在变化多端的社会中生存,又能坚守自己的精神空间”,那惟有“发展”。我感谢庞校长的引领,使肤浅而浮躁的我也能逐步走进教育研究的大门。

也感谢庞校长一路的期待、鼓励乃至鞭策,汪校长热心、无私的帮助,使我咬紧牙关走过了将近两个学期,研究工作从一开始方案都难以形成到现在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基本明晰的操作思路、确立了中心研究组、梳理了将进一步重点研究的问题、在课题主页上增设了“点点滴滴”(案例反思)和“我的教育故事”两个栏目以更贴近我们日常教学的质的研究。当然,这也是刚刚起步,但参与课题研究使我以往很多模糊的感性认识逐渐清晰起来,增强了原认知能力和工作中理性思考的含量。学会“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反思”,“让研究成为我们的工作方式,让学习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成为我潜意识的追求。朱小蔓博士前不久在中央教科所青年读书会上谈到自己的学习与反思时,发出这样的呼唤:“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她说:“人为什么要读书学习,我们为什么需要学术中文化的力量,是因为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我们生命的东西,太需要为我们每一天生活得到鼓励和依据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自己的为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由此我想到当我们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徘徊、焦虑甚至煎熬的时候,也许我们正在逐步走近或构建或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研究给了我辛苦、忙碌、平凡的工作以无怨无悔的一个理由。

在大家的帮助下,特别是在汪校长的悉心指导下,两年来我承担区、市、省级教学研究课约8次,其中“武进区创新课题组活动”执教《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常州市实验小学群体协进会02年会”执教《田忌赛马》、“多元智能华东师大课题组”活动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实验学校研究中心01年会”执教《威尼斯的小艇》以及受“多元智能课题组”选派送课至安徽合肥执教《黄河的主人》等。调研报告《关注生命体的发展》发表于《新课程》、《江苏教育》、《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获第四届“新世纪园丁论坛”江苏省三等奖、《日记:构筑师生对话新平台》获区小语年会二等奖;最近《问题连续体的本土化实践思考》获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实验学校研究中心03年会论文一等奖、《威尼斯的小艇》获年会课例一等奖;《多元智能视野关照下的学生评语》发表于多元智能课题组案例集,应华师大郅庭瑾博士的邀请用教育叙事的形式写了《我的教育故事:感谢生活》收录在她的专著中。连续三年获武进区嘉奖,01年获“武进区优秀教师”、“武进区骨干教师”称号,03年11月获武进区和常州市“课程改革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赘述了这么多,不知是否说全了德、能、勤、绩。最后我想说,感谢大家给了我一个新的平台,使我得以眺望更加辽远美好的未来。人生就是体验的过程,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所有的体验都是人生的财富。

  • 0
  • 顶一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次

培训老师的实习总结报告

2011年暑假在证券公司的实习日记

  人生总有太多的偶然。就像当年在实验小学我没有想到自己会去竞聘一个“小组长”——级部主任一样,2001年初秋,一身白衫白裙的我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来竞聘小学部教务主任的岗位。对这个岗位的职责,我几乎一无所知。两年来的工作,只能说是在逐渐地接近这个岗位,在大家的引导、帮助、期待和宽容之中。

回顾两年来的工作,我想用三个词语来概括:“学习”、“合作”、“发展”。

我很难忘记上学期开学初的一件事。庞校长带了实验小学的部分老师来听董玉华老师的课,隔夜,袁校长嘱咐我安排好上课的班级和场地,我答应了并和往常一样打电话给王威虎老师请信息处安排观摩教室的音响。第二天早上,袁校长再次询问我此事,我满口答应.好了!意想不到的是等袁校长、庞校长带着一群实验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推开门走进我熟悉的观摩教室时,室内却是一片狼籍:乱七八糟的椅子,纸团遍布的地面,还有面板脱卸的桌子……当实小叶秀琴等老师伸出手来帮着整理桌椅时,我真的羞愧难当。后来我知道那一次庞校长是专门带低年级的老师来看我们上课常规的。庞校长没有批评我,袁校长也没有责备我一句,甚至王威虎老师还专门向我致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敢看两位校长的面孔,不敢回想这件事情。及至和谭文杰老师共事,坐在一个办公室里看着他筹划家长会关照到每一层楼面、每一个教室、每一个教室里的哪怕一只饮水杯的时候,这种内疚和自责更为深刻了。谭老师用一言一行告诉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高低,但要很好地胜任一个岗位的工作首先要“敢于负责”。“责任重于泰山”,就像他自己在述职报告中说的那样要“像南沙群岛的守岛战士一样,每时每刻向祖国母亲报告,这里平安无事。”我想,这种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美德是在工作中获得尊重、信任、合作的基础,是获得人格提升的必修。身边的榜样深深教育着我,也时时提醒着我:汪校长、袁校长、庞校长等老一代人的严谨、执着、一丝不苟;陆校长、匡主任、芮主任的勤学善思;李励和殷春艳的锐意进取……他们,始终是我身边最生动的老师。

当然,堪为老师的还有我们各学科的学科主任,因为他们都是各条线上的专家,我在很多学科的进入,都是在他们热情的引领之下,但是我们更多的是相互间的合作,在陆校长的指导下我们着重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主要从作业、集体备课、学科竞赛和活动课程等诸方面勾勒质量保障体系的框架:改期末的作业评比为定期的备课组自查和不定期的学科组作业抽查;改单一的关注期末考试为期中调研和期末考试并重,关注常态下的质量状况;确定和完善了备课组长,启动集体备课组长负责制,制订备课组长职责;完善了学科竞赛制度,每学期按计划正常有效地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本学期配合校长室启动常规调研机制,完成调研综述。

二、搭建了较为宽广的教学研究平台

多层次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坚持正常备课组、学科组、校级、校级以上等不同层次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人人参与研讨,在研讨中内化实施理念,完善操作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

两校互动研究机制:每学期坚持按计划与实小老师进行教学研讨活动,利用好两校优势资源,共同打造高水准的研究平台,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各两次,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各一次,每学期正常活动在10次以上。同时确立了“上有观点的课”的理念,每次研究活动都有相关专题,本学期还形成了研究活动综述。

周二校长听课活动:坚持了两个学期每周二“校长听课日”活动,构筑校长与一线教师的“对话”桥梁。

学科主任专题调研:每学期学科主任就本学科的教学情况实施常规调研,并形成一定的书面材料进行交流、商讨和问题解决,促进了学科主任层面的研究,成为推进“学科主任负责制”的有效策略。

三、启动了校本化的新课程研究

当前的教学工作离不开“新一轮课程改革”这一背景,在庞校长的引领和帮助下,我们启动了对新课程几个增长点的校本化研究:中小学联合制订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学科改革指导性意见》提升课堂教学实施水平;校本课程以《星空》推动日记作文的教学,以修订两次的《赏读》推进课外阅读,本学期制订了配套现行教材的《思维训练》正在试用之中,制订了《英语口语教程》促进英语口语的训练;综合实践活动汲取了多元智能的主题教学理念进行校本化设计与实施等。当然这些都还刚刚起步,接下来还要进行多元多层的研讨促进逐步完善和改进。

罗列了这么多,只想说一句:教务处的工作离不开所有成员的合作。合作增进了信任和理解,获得了团结与进步。可以说,我们教务处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善于独立工作的个体(大家会在他们的述职报告中看到),但当我们手挽手的时候,更是一支充满战斗力的队伍。

当然,作为教务处,我们和政教处、教科室、教师管理都有密切的合作。每当我想到自己是这样彼此相依的工作链上的一员,就会涌起心底的温暖。我知道,这是我工作不竭的动力源泉。

其实在教务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被日常烦琐的事务淹没(每个学期听课都超过80节,本学期到现在97节,所以我经常奔跑),要想“在忙碌平庸的工作中不磨损一个人的自由精神和艺术气质”、“既能在变化多端的社会中生存,又能坚守自己的精神空间”,那惟有“发展”。我感谢庞校长的引领,使肤浅而浮躁的我也能逐步走进教育研究的大门。

也感谢庞校长一路的期待、鼓励乃至鞭策,汪校长热心、无私的帮助,使我咬紧牙关走过了将近两个学期,研究工作从一开始方案都难以形成到现在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基本明晰的操作思路、确立了中心研究组、梳理了将进一步重点研究的问题、在课题主页上增设了“点点滴滴”(案例反思)和“我的教育故事”两个栏目以更贴近我们日常教学的质的研究。当然,这也是刚刚起步,但参与课题研究使我以往很多模糊的感性认识逐渐清晰起来,增强了原认知能力和工作中理性思考的含量。学会“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反思”,“让研究成为我们的工作方式,让学习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成为我潜意识的追求。朱小蔓博士前不久在中央教科所青年读书会上谈到自己的学习与反思时,发出这样的呼唤:“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她说:“人为什么要读书学习,我们为什么需要学术中文化的力量,是因为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我们生命的东西,太需要为我们每一天生活得到鼓励和依据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自己的为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由此我想到当我们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徘徊、焦虑甚至煎熬的时候,也许我们正在逐步走近或构建或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研究给了我辛苦、忙碌、平凡的工作以无怨无悔的一个理由。

在大家的帮助下,特别是在汪校长的悉心指导下,两年来我承担区、市、省级教学研究课约8次,其中“武进区创新课题组活动”执教《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常州市实验小学群体协进会02年会”执教《田忌赛马》、“多元智能华东师大课题组”活动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实验学校研究中心01年会”执教《威尼斯的小艇》以及受“多元智能课题组”选派送课至安徽合肥执教《黄河的主人》等。调研报告《关注生命体的发展》发表于《新课程》、《江苏教育》、《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获第四届“新世纪园丁论坛”江苏省三等奖、《日记:构筑师生对话新平台》获区小语年会二等奖;最近《问题连续体的本土化实践思考》获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实验学校研究中心03年会论文一等奖、《威尼斯的小艇》获年会课例一等奖;《多元智能视野关照下的学生评语》发表于多元智能课题组案例集,应华师大郅庭瑾博士的邀请用教育叙事的形式写了《我的教育故事:感谢生活》收录在她的专著中。连续三年获武进区嘉奖,01年获“武进区优秀教师”、“武进区骨干教师”称号,03年11月获武进区和常州市“课程改革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赘述了这么多,不知是否说全了德、能、勤、绩。最后我想说,感谢大家给了我一个新的平台,使我得以眺望更加辽远美好的未来。人生就是体验的过程,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所有的体验都是人生的财富。

  • 0
  • 顶一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次

培训老师的实习总结报告

2011年暑假在证券公司的实习日记


相关内容

  • 小学教务主任2011年终述职报告
  •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一年的光阴在弹指一挥间悄然离去,本学期,教务处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热情帮助和真心理解,在此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这一年的工作,艰辛而快乐.忙碌而充实.平凡而实在.我想用三个词语来概括:做人.学习.合作. 一.做人. 迫于无奈,98年我 ...

  • 2011-5-1 内务条例
  • 海口市罗牛山学校实验部 内务条例 实验部制 二O 一一年五月 海口市罗牛山学校实验部决定 校实部发[2011]05001号 <海口市罗牛山学校实验部内务条例>已经2011年6月25日中学实验部行政委员会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主任:侯中皓 二O 一一年 月 日 ...

  • 2014年述职报告(教师)工作总结
  • 三年前,我因**实小办学理念之先进,教研氛围之浓郁,毅然来到**应聘任教,转眼间已有三个年头了.过去的这三年,我觉得无论对于学校,还是个体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经过三年的孕育,首届初中毕业生以市第一名的好成绩赢得了开门红,学校为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就个人而言,作为首次辉煌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我深感自豪 ...

  • XX年述职报告(教师)
  • 三年前,我因**实小办学理念之先进,教研氛围之浓郁,毅然来到**应聘任教,转眼间已有三个年头了。过去的这三年,我觉得无论对于学校,还是个体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经过三年的孕育,首届初中毕业生以市第一名的好成绩赢得了开门红,学校为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就个人而言,作为首次辉煌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我深感自豪 ...

  • 校长办公会议纪要
  • 龙腾学校校长办公会 会议纪要 2012年下期NO:1 8月26日上午9点,在小会议室召开校长办公会.会议由王成举校长主持,校级领导张真,韩秀参加了会议,王细兴记录.现将会议的有关内容纪要如下: 一.关于学校工作流程及学校情况介绍 陈东.宋邵华副校长.邱月飞主席分别就教学.德育.后勤工作做了简单的介绍 ...

  • 小学教务副主任岗位竞聘报告
  • 还要加强教学反思,组织教师认真分析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成功之处,特别是要加强单元测试.调研测试.期末考试的反思工作,通过反思.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说课比赛.示范课.校内研讨课.组织好校乡教研活动,以活动促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如组织学科带头人.骨 ...

  • 教务处主任工作总结报告
  • 一年来,我的每步都是那末匆匆,但每步都非常充实.顿首回眸,简述以下: 一.加强本身修养,奠定发展基础 我在坚守岗位的同时,挤时间参加学习培训,如:信息技术.市"三坛"高级研修班等培训;浏览了有关学校管理.教学书籍.杂志.报刊及新课标等等.各类培训会.报告会.交换讲座中,我像个小学 ...

  • XX年个人工作总结(教师)
  • 人生总有1太多的偶然。就像当年在实验小学我没有想到自己会去竞聘一个“小组长”——级部主任一样,xx年初秋,一身白衫白裙的我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来竞聘小学部教务主任的岗位。对这个岗位的职责,我几乎一无所知。两年来的工作,只能说是在逐渐地接近这个岗位,在大家的引导、帮助、期待和宽容之中。   回顾两年来的工 ...

  • 小学教师述职报告
  • 今年是我执教的第十二个年头,是我来到红旗小学的第九年。一年又一年岁月的更迭,没有抹掉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执着热爱,没有消磨我对红旗小学各项工作的恪尽职守,热爱教育事业,服从学校分配,尽职尽责,不迟到早退,为人师表,注重身教。我依然像执教的第一天那样,喜欢我教的孩子,庆幸自己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教务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