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办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招生工作基本上算结束了。回顾1年,招生办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技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历尽艰难,费尽千方百计,全年招收新生770多人,与去年相比生源下降了,但与同类学校和一些高职院校相比,我们还是最棒的。

  下面由我代表招生办全体工作人员,对2011年招生工作做总结,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策划明年,齐心协力,再创辉煌”的座谈会。

  今天我分三部分总结:

  一、向领导简单的汇报一下全年所做的工作;

  二、寻找生源下降的原因与我们自身的不足,找一找我们的差距;

  三、探讨2011年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模式来拓宽生源渠道,谈谈自己的想法。

  1、组织落实的前期工作。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越过千山万水,费了千言万语,用了千方百计,各方面工作按照《招生实施方案》的工作进程实施,从寒假前完成招生简章样版定稿开始,印刷招生简单6万来份,寄发录取通知书18000封,面向湖南、云南、贵州、福建、甘肃、湖北;聘用了8名学生对有效信息及时跟踪,在湖南、云南、贵州有高中毕业生成绩一般的,对我们学校几乎是家喻户晓;在湖南生源好的县市设立招生点63个;暑假加班加点,在40度高温期间,陪同沈校长对招生点进行多次督促和指导。

  2、在实施与推动工作期间

  从学校召开招生动员大会,提出了校领导完成5人,中层干部完成3人,每名教职工完成2人的硬性指标,校领导建立一个乡镇合作点、中层干部建立一个校校合作点以来,培训发动了两百学生参加招生。

  3、启用媒体宣传是最多的一年。今年包括劳动厅统一组织在《湖南日报》上刊登广告,还相继在《三湘都市报》、《潇湘晨报》、《长沙晚报》最佳时期刊登了近一个月的广告,并且在开学后,组织精兵强将去火车站和其它学校摆点咨询和挖人。

  三、成果

  从整体上来说与别的技校相比较而言,还是有点自我安慰,生涯与去年下降30%。其它学校有去年一千多,今下降到了100多的,但对于我们招生办来说我们是一种苦,一种累,一种痛的感觉,投入与产出没有成正比,还没有完成院党委和学校党委制订的招生计划,对不起领导;同时看到的十万元大奖变成了水,虽然没有超过预箅30万元,但对不起我的同事们。

  第二部分:根据今年生源下降,找一找我们自身的差距与不足。

  1、生源情况在大形势下由计划生育,造成学龄年龄人数的减少,加之2011年是教改第一年高考、复读生减少的原因。2011年报考的总人数41.3万,录取人数33.4万,高校录取率达81%点多,而高职院校还出现了降20分征集志愿,还有相当部分高职没有招满的情况,也可以说是政策给我们造成生源下降。

  2、我们学校还处于一种计划经济的思想。学校虽然从xx年就提出了“全员参与,全员入市,全员参与招生”,限定每个教职工的招生任务,但是许多教职工都是为了名额而招生,没有实质性的进行招生宣传,而发放招生交通补贴,都是按每个在编和享受正式职工待遇的补发,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并且老师的招生处于一种无组织,都是自行安排,象游击队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东一枪,西一枪,甚至放空枪。

  3、我从xx年被聘为招生主任以来,都在极力推行“县级招生负责制” 以及“定校定人” 的宣传办法,可是没有老师来负责,有老师报了也没效果,其主要力量是依靠招生代表。由于我们取消对口高考;技能教育又不能套读学历文凭,在宣传上受到约朿;并且高职学校的生源费都有一千多,在如今这么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招生代表不是没有学校招生,而是看哪个学校容易赚钱;可想而知,谁也不愿从娘屋的拿钱去做亏本的买卖。加上又不能收预录费,结算时间又长。依靠招生代表不是长久辶计。根据参加高考的人数我们预测长沙地区200人,实到187,邵阳预计150,实到76,郴州预计50,实到17,常德预计75.,实到30。可能对一些招生代表太信任,造成了大意。

  4、没有发挥班主任的真正作用。因为班主任在平时是学生的管理者,也是接触学生最多的,我们通过编写《招生指南》发动和选拔学生招生就可以看得出,班主任是不可忽视的招生得力干将,它有这么多学生,这些学生就是他的招生代表。我们在核对生源中就发现我们培训的学生,把生源报给了班主任。班主任又给了一些任课老师。而且造成生源重复矛盾。

  5、在我们倡导全面提高招生服务质量,做好各个招生老师的保障工作,在院领导支持下,赵主任坐阵院招生办,得出一个这么一个道理:继续教育学院单纯的成教,录取通知书就只盖了学院的行政章,也招了两百多高中毕业生,文凭对许多学生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技校发展缺少不了学院的支持。目前这种招生不利于同步发展。

  6、对照我们的策略,生源发动,招生网点以及接待咨询。虽然我们还是按传统的招生方法,即招生代表一条线,教职工员工一条线,学生一条线,但我们还启动了湖南职业教育网,精品教育网和与学院各处室系部衔接,同时对招生点实行严密的监控和督促,甚至直接干预的多套方案,可是这也与打仗一样,前线冲锋陷阵的就一个高政文,我们的预算800人仅有30万(含邮寄、印刷、广告、差旅、办公、接待、署假学生工资、误歺等等),开创市场很艰难。

  7、我们都认识到以就业带动招生, 我们简章上几年下来都对外承诺学生进校即签订就业协议, 可是到现在连一份样本都没有, 很多家长都说我们搓骗. 因此因这样那样的原因造成交了学费退费的有三十多, 报了到因学校条件或其它原因而未交费的近五十人的生源流失.

  第三,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谈谈2011年的招生工作设想,探讨一下2011年的招生模式,用什么样的招生方法来拓宽我们的生源渠道。因为未来几年是我校争创技师学院, 将面临更加激烈竞争的几年, 生源逐年下降, 原来我们把高级技工定位在高中毕业生, 可能得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

  1、经我们今年钟世界在益阳的招生试点,钟世界完成 人,可以把班主任纳入我们招生队伍中来,根据其各自的优势,指定县市设立招生点。

  2、从部分闲置岗位和多余的教师中, 行政命令抽调部分老师来充当招生代表。

  3、向学院学习,把招生任务分配到科室,由校领导牵头,分区、分片(分地区、分县市)设立招生点。

  4、调整招生模式,在招生黄金时间,集中教学,集中放假,集中教职工带学生参加招生宣传,把学生参加招生,容入社会实践学分。

  5、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把会招生和不愿招生的教职员工区别开来,给会招生的能招生的老师政策倾斜,打破以往人平补贴交通费的方法,加大投入力度。

  6、向培训中心一样,招生办全体工作人员跑到外面去做业务,与培训同步,与就业同步,形成长年招生。招生跟做业务一样,是跑出来的。

  7、建议学院,学校有效的利用学院学校报刊,校园网络,校园网站与招生宣传互动,在3、4、5、6月围绕招生,宣传招生。

  8、建议将机电系和五年制大专由技校负责,因为我们招生代表在各县市都设立了招生宣传点,他们是直接进中学的宣传者,有利于同步宣传。

  我相信只要我们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学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技校的生源创新高,我们还是充满信心,我们未来的五年会更有特色,更加兴旺发展。

  • 0
  • 顶一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次

学校广播员2011年个人总结

学校广播员2011年个人总结

2011年招生工作基本上算结束了。回顾1年,招生办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技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历尽艰难,费尽千方百计,全年招收新生770多人,与去年相比生源下降了,但与同类学校和一些高职院校相比,我们还是最棒的。

  下面由我代表招生办全体工作人员,对2011年招生工作做总结,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策划明年,齐心协力,再创辉煌”的座谈会。

  今天我分三部分总结:

  一、向领导简单的汇报一下全年所做的工作;

  二、寻找生源下降的原因与我们自身的不足,找一找我们的差距;

  三、探讨2011年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模式来拓宽生源渠道,谈谈自己的想法。

  1、组织落实的前期工作。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越过千山万水,费了千言万语,用了千方百计,各方面工作按照《招生实施方案》的工作进程实施,从寒假前完成招生简章样版定稿开始,印刷招生简单6万来份,寄发录取通知书18000封,面向湖南、云南、贵州、福建、甘肃、湖北;聘用了8名学生对有效信息及时跟踪,在湖南、云南、贵州有高中毕业生成绩一般的,对我们学校几乎是家喻户晓;在湖南生源好的县市设立招生点63个;暑假加班加点,在40度高温期间,陪同沈校长对招生点进行多次督促和指导。

  2、在实施与推动工作期间

  从学校召开招生动员大会,提出了校领导完成5人,中层干部完成3人,每名教职工完成2人的硬性指标,校领导建立一个乡镇合作点、中层干部建立一个校校合作点以来,培训发动了两百学生参加招生。

  3、启用媒体宣传是最多的一年。今年包括劳动厅统一组织在《湖南日报》上刊登广告,还相继在《三湘都市报》、《潇湘晨报》、《长沙晚报》最佳时期刊登了近一个月的广告,并且在开学后,组织精兵强将去火车站和其它学校摆点咨询和挖人。

  三、成果

  从整体上来说与别的技校相比较而言,还是有点自我安慰,生涯与去年下降30%。其它学校有去年一千多,今下降到了100多的,但对于我们招生办来说我们是一种苦,一种累,一种痛的感觉,投入与产出没有成正比,还没有完成院党委和学校党委制订的招生计划,对不起领导;同时看到的十万元大奖变成了水,虽然没有超过预箅30万元,但对不起我的同事们。

  第二部分:根据今年生源下降,找一找我们自身的差距与不足。

  1、生源情况在大形势下由计划生育,造成学龄年龄人数的减少,加之2011年是教改第一年高考、复读生减少的原因。2011年报考的总人数41.3万,录取人数33.4万,高校录取率达81%点多,而高职院校还出现了降20分征集志愿,还有相当部分高职没有招满的情况,也可以说是政策给我们造成生源下降。

  2、我们学校还处于一种计划经济的思想。学校虽然从xx年就提出了“全员参与,全员入市,全员参与招生”,限定每个教职工的招生任务,但是许多教职工都是为了名额而招生,没有实质性的进行招生宣传,而发放招生交通补贴,都是按每个在编和享受正式职工待遇的补发,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并且老师的招生处于一种无组织,都是自行安排,象游击队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东一枪,西一枪,甚至放空枪。

  3、我从xx年被聘为招生主任以来,都在极力推行“县级招生负责制” 以及“定校定人” 的宣传办法,可是没有老师来负责,有老师报了也没效果,其主要力量是依靠招生代表。由于我们取消对口高考;技能教育又不能套读学历文凭,在宣传上受到约朿;并且高职学校的生源费都有一千多,在如今这么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招生代表不是没有学校招生,而是看哪个学校容易赚钱;可想而知,谁也不愿从娘屋的拿钱去做亏本的买卖。加上又不能收预录费,结算时间又长。依靠招生代表不是长久辶计。根据参加高考的人数我们预测长沙地区200人,实到187,邵阳预计150,实到76,郴州预计50,实到17,常德预计75.,实到30。可能对一些招生代表太信任,造成了大意。

  4、没有发挥班主任的真正作用。因为班主任在平时是学生的管理者,也是接触学生最多的,我们通过编写《招生指南》发动和选拔学生招生就可以看得出,班主任是不可忽视的招生得力干将,它有这么多学生,这些学生就是他的招生代表。我们在核对生源中就发现我们培训的学生,把生源报给了班主任。班主任又给了一些任课老师。而且造成生源重复矛盾。

  5、在我们倡导全面提高招生服务质量,做好各个招生老师的保障工作,在院领导支持下,赵主任坐阵院招生办,得出一个这么一个道理:继续教育学院单纯的成教,录取通知书就只盖了学院的行政章,也招了两百多高中毕业生,文凭对许多学生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技校发展缺少不了学院的支持。目前这种招生不利于同步发展。

  6、对照我们的策略,生源发动,招生网点以及接待咨询。虽然我们还是按传统的招生方法,即招生代表一条线,教职工员工一条线,学生一条线,但我们还启动了湖南职业教育网,精品教育网和与学院各处室系部衔接,同时对招生点实行严密的监控和督促,甚至直接干预的多套方案,可是这也与打仗一样,前线冲锋陷阵的就一个高政文,我们的预算800人仅有30万(含邮寄、印刷、广告、差旅、办公、接待、署假学生工资、误歺等等),开创市场很艰难。

  7、我们都认识到以就业带动招生, 我们简章上几年下来都对外承诺学生进校即签订就业协议, 可是到现在连一份样本都没有, 很多家长都说我们搓骗. 因此因这样那样的原因造成交了学费退费的有三十多, 报了到因学校条件或其它原因而未交费的近五十人的生源流失.

  第三,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谈谈2011年的招生工作设想,探讨一下2011年的招生模式,用什么样的招生方法来拓宽我们的生源渠道。因为未来几年是我校争创技师学院, 将面临更加激烈竞争的几年, 生源逐年下降, 原来我们把高级技工定位在高中毕业生, 可能得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

  1、经我们今年钟世界在益阳的招生试点,钟世界完成 人,可以把班主任纳入我们招生队伍中来,根据其各自的优势,指定县市设立招生点。

  2、从部分闲置岗位和多余的教师中, 行政命令抽调部分老师来充当招生代表。

  3、向学院学习,把招生任务分配到科室,由校领导牵头,分区、分片(分地区、分县市)设立招生点。

  4、调整招生模式,在招生黄金时间,集中教学,集中放假,集中教职工带学生参加招生宣传,把学生参加招生,容入社会实践学分。

  5、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把会招生和不愿招生的教职员工区别开来,给会招生的能招生的老师政策倾斜,打破以往人平补贴交通费的方法,加大投入力度。

  6、向培训中心一样,招生办全体工作人员跑到外面去做业务,与培训同步,与就业同步,形成长年招生。招生跟做业务一样,是跑出来的。

  7、建议学院,学校有效的利用学院学校报刊,校园网络,校园网站与招生宣传互动,在3、4、5、6月围绕招生,宣传招生。

  8、建议将机电系和五年制大专由技校负责,因为我们招生代表在各县市都设立了招生宣传点,他们是直接进中学的宣传者,有利于同步宣传。

  我相信只要我们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学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技校的生源创新高,我们还是充满信心,我们未来的五年会更有特色,更加兴旺发展。

  • 0
  • 顶一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次

学校广播员2011年个人总结

学校广播员2011年个人总结


相关内容

  • 2011年成人高考注意事项等
  • 附件1 2011年河北省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规定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1‟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对2011年我省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作如下规定: 一.招生学校和招生计划 (一)招生学校 经教育部审定核准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广播电视 ...

  • 2011国防生招生
  • 来源:广西大学国防生/国防教育学院/武装部 作者: 日期:2011-06-09 10:06 浏览:1963 2011年国防生招生情况简介一.报考条件(一)报考对象应是参加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并达到招生高校在本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二)符合<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 ...

  • 盘点:2011年研究生教育改革突显7大亮点
  • 2011年12月13日07:10北京考试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2011年,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中国研究生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突显7大亮点.这一年,研招院校区域划分进行调整,新编制的学科目录开始启用.这一年,在大力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大背景下,新增了审计硕士,7类专硕初试科目调整.这一年,在 ...

  •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
  •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校招 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 冀教政体„2011‟13号 各有关高校,各设区市教育局.教育考试院(办): 为做好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现将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0]102 ...

  • 贵州省招生委员会关于2011年高考体育
  • 贵州省招生委员会关于2011年高考体育.艺术类 专业 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的通知 作者: 采集时间:2011-06-27 根据教育部招生工作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划定我省2011年高考体育.艺术类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现通知如下: 一.体育类 (一)划线依据 1.按照<贵州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2 ...

  • 云南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试行办法
  • 云南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收应届专科毕业生升学统一招生考试试行办法 为做好2011年我省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普通高校)本科招收应届专科毕业生的招生工作,选拔应届专科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以下简称"专升本"),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一.招生学校.计划.专业 招收应届专科毕 ...

  • "华约"七校自主招生联盟调查总结
  • "华约"七校自主招生联盟调查总结 "华约"七校联考成员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 中国人民大学. "华约"自主招生联考简介 是由七所高校共同策划.共同委托专业考试机构举行的自主选拔合作测试.这些高水 ...

  • 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指南
  • 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指南> 来源: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日期: 2011-05-28 09:33:31 一.高考成绩和录取结果查询渠道 1.网站免费查询.河南省教育厅网站(http://www.haedu.gov.cn).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网站(http://www.heao.gov ...

  • 山东省2011专升本政策[1]
  • 山东省2011专升本政策--一本全部停招 山东专升本招生高校大减 一本高校全部停招 参加专升本考试,读一个相对较好的本科学校,是很多高考未达本科资格线或者只够三本线的考生的选择,但他们的这个愿望将无法实现.昨天,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明年我省专升本方案出现较大变化,高职高专类只有山东理工大学和山东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