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河南中招物理试题分析
近三年的中招考试物理试卷,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摆在第一位,尤其注重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注重体现学生活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整卷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创新题多,知识应用题多,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符合初中物理的教学实际,充分展现了“生活中的物理”的特色。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一、试题的基本特点
具体分析:
1注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例如2009年第1、11、21题,2010年第1、2、3、19题和22题第(1)问都是对课本中概念或图片的考查,因此应加强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以及在考前回归课本是很有必要的。
2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从多层次、多方位自然融合三维目标
试题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例如2009年第2题、2010年第7、22、23题分别以三门峡风力发电站、郑州西安高速铁路、电动自行车、太阳能热水器等内容为背景,切实有效地发挥了试题的教育功能。试题全面落实《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试题能够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能够紧密联系生活。
试题重视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穿插有指南针、楼梯拐角处的平面镜、电动自行车、电视机,微波炉等内容,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的联系。在2009年的25道小题中,2010年、2011年23道小题中,每份试卷至少有15道试题的设计是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学生实验探究中设置情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其总分值占整个试卷总分的60%,通过这些试题提高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质。
4. 凸现对物理方法的考查,提高对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挖掘
近年的实验题进一步突出了对物理实验能力和方法的考查,如2010年第19题以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为依托,通过对仪器的读取、表格的绘制、实验现象的分析等过程,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2009年的23题、2010年的第20题分别以“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验证牛顿第一定律”为情景,主要考查了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和比较法的应用。2010年第21题,2011年21题电学实验题,通过“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综合考查了电路的连接、故障的判断、数据的处理及设计实验等内容。 5试题融入探究性和开放性,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试题进一步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题目的答案极具开放性,这些题目的设置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优秀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其创新能力的舞台。例如2010年第8题是一道知识比较题,通过声和光的比较,给了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还有2011年第21题,是一道集探究性和开放性为一体的好题,不但要知道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相关的探究方法,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缺失
一项就会导致扣分,这道题的设置深化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6. 计算题量减少,计算难度降低
试卷中的计算题量较之前有所减少,计算难度也有所降低,但近几年整体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有所下降。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放松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强调不能使用计算器,多采用说算或口算,从而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二 中招试题命题趋势预测
1注重对《课标》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
分析近几年的中招试题,今后的试题也将紧扣双基,摒弃难、偏、怪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2试题将会更加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体现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试题将更加重视社会热点,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际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3注重对学生实验方法、实验探究能力的考察和挖掘
从近几年的实验探究题来看,进一步突出了对物理实验能力和方法的考查,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4 从中考命题的发展趋势来看,将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如观察能力、审题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归纳和表达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在落实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注重过程和方法的教学,对那些常用的物理方法做一些专题讨论,从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在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选择贴近学生所熟悉的知识或生活实际设置问题,帮助学生消化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在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要及时引导学生将零碎杂乱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普遍不强,看不准、算不对、画不全、说不清的现象仍非常普遍。学生要么想不到,即使想到了也说不出,说出来的又不全面,不能准确完整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学生基本技能很差,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平时教学中的养成训练不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凡是能让学生说的、做的,教师一定不要代替,要多给学生表达表演的机会,让学生不仅仅想说、敢说,还要会说、善说,不仅仅想做、敢做,还要会做、善做,把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
3.密切联系实际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中考物理试题中许多题目的情境都能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找到类似的原型。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密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物理教学牢牢扎根于生活这一肥沃的土壤里,使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物理,在情趣中学习物理,在探究中学习物理。
4.加强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获取的知识学生理解的最深刻,最全面,通过实验获取知识也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近几年的中招命题方向也重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因此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必须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真正落到实处。对于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要指导学生认真研究,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数据测量和所得结论,做到会实验操作,会正确处理数据,会分析结论。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思维顺序,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根据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5将强学生认真答题,规范答题的训练
平时教学中教育学生认真审题,做到不漏看一字,答题时要用规范用语,文字表述要到位,答题格式要正确,做综合应用题时有公式有代入,计算时认真细心,该带单位时不能忘记,作图一定要规范,力争做到不因非智力因素失分。
鲁庄二中 孙继娜 2012年3月
近三年河南中招物理试题分析
近三年的中招考试物理试卷,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摆在第一位,尤其注重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注重体现学生活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整卷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创新题多,知识应用题多,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符合初中物理的教学实际,充分展现了“生活中的物理”的特色。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一、试题的基本特点
具体分析:
1注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例如2009年第1、11、21题,2010年第1、2、3、19题和22题第(1)问都是对课本中概念或图片的考查,因此应加强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以及在考前回归课本是很有必要的。
2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从多层次、多方位自然融合三维目标
试题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例如2009年第2题、2010年第7、22、23题分别以三门峡风力发电站、郑州西安高速铁路、电动自行车、太阳能热水器等内容为背景,切实有效地发挥了试题的教育功能。试题全面落实《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试题能够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能够紧密联系生活。
试题重视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穿插有指南针、楼梯拐角处的平面镜、电动自行车、电视机,微波炉等内容,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的联系。在2009年的25道小题中,2010年、2011年23道小题中,每份试卷至少有15道试题的设计是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学生实验探究中设置情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其总分值占整个试卷总分的60%,通过这些试题提高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质。
4. 凸现对物理方法的考查,提高对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挖掘
近年的实验题进一步突出了对物理实验能力和方法的考查,如2010年第19题以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为依托,通过对仪器的读取、表格的绘制、实验现象的分析等过程,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2009年的23题、2010年的第20题分别以“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验证牛顿第一定律”为情景,主要考查了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和比较法的应用。2010年第21题,2011年21题电学实验题,通过“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综合考查了电路的连接、故障的判断、数据的处理及设计实验等内容。 5试题融入探究性和开放性,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试题进一步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题目的答案极具开放性,这些题目的设置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优秀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其创新能力的舞台。例如2010年第8题是一道知识比较题,通过声和光的比较,给了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还有2011年第21题,是一道集探究性和开放性为一体的好题,不但要知道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相关的探究方法,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缺失
一项就会导致扣分,这道题的设置深化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6. 计算题量减少,计算难度降低
试卷中的计算题量较之前有所减少,计算难度也有所降低,但近几年整体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有所下降。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放松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强调不能使用计算器,多采用说算或口算,从而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二 中招试题命题趋势预测
1注重对《课标》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
分析近几年的中招试题,今后的试题也将紧扣双基,摒弃难、偏、怪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2试题将会更加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体现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试题将更加重视社会热点,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际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3注重对学生实验方法、实验探究能力的考察和挖掘
从近几年的实验探究题来看,进一步突出了对物理实验能力和方法的考查,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4 从中考命题的发展趋势来看,将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如观察能力、审题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归纳和表达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在落实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注重过程和方法的教学,对那些常用的物理方法做一些专题讨论,从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在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选择贴近学生所熟悉的知识或生活实际设置问题,帮助学生消化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在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要及时引导学生将零碎杂乱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普遍不强,看不准、算不对、画不全、说不清的现象仍非常普遍。学生要么想不到,即使想到了也说不出,说出来的又不全面,不能准确完整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学生基本技能很差,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平时教学中的养成训练不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凡是能让学生说的、做的,教师一定不要代替,要多给学生表达表演的机会,让学生不仅仅想说、敢说,还要会说、善说,不仅仅想做、敢做,还要会做、善做,把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
3.密切联系实际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中考物理试题中许多题目的情境都能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找到类似的原型。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密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物理教学牢牢扎根于生活这一肥沃的土壤里,使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物理,在情趣中学习物理,在探究中学习物理。
4.加强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获取的知识学生理解的最深刻,最全面,通过实验获取知识也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近几年的中招命题方向也重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因此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必须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真正落到实处。对于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要指导学生认真研究,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数据测量和所得结论,做到会实验操作,会正确处理数据,会分析结论。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思维顺序,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根据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5将强学生认真答题,规范答题的训练
平时教学中教育学生认真审题,做到不漏看一字,答题时要用规范用语,文字表述要到位,答题格式要正确,做综合应用题时有公式有代入,计算时认真细心,该带单位时不能忘记,作图一定要规范,力争做到不因非智力因素失分。
鲁庄二中 孙继娜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