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背后的故事

五岳盟主/编辑

电视剧《亮剑》又热播了,央视8套,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尽管已经看过,还是让人热血沸腾,剧中塑造了李云龙,赵刚等一大批感人至深的军人形象。讴歌了一群优秀的中国军人的战斗历程,书中刻画的是英雄群体,他们代表的是我们民族的魂。

电视剧《亮剑》取材于这部小说的前半部。情节紧张,人物鲜活,无论是写厮杀还是写爱情都达到了空前的境界。但是,深刻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后半部,尤其是对“文革”的反思,可以说是全书的最高潮。对李云龙、赵刚的描写,符合时代特点,思想变化的脉络真实可信,而悲剧的结局不仅没有戚戚落败之哀,却更显英雄豪气。对军政委马天生这个人物描写得也到位,在“文革”中这样的人物简直比比皆是,是时代的产物,尽管有错误,仍不失为一个正直的人,严于律己,从他身上体现出特殊的政治环境对人的异化,阅后发人深醒!

在“反右”运动中,赵刚夫妇以及他们的父母因为说了真话,被“引蛇出洞”,受到了打击,铁骨铮铮的广大知识分子抱着建设新中国的热情被打倒了,赵刚的岳父被流放到大西北最终到死也没有改变自己的信仰与气节,这些都是跑出来的一个小偷告诉他们的。

现在网上有些在怀疑,到底六0年中国是否发生过死了几千万的大饥荒,在小说中作者对这些俄死的人一点都没有隐瞒,特别是”“文革”中的武斗。

两方的领导人都是抗美援朝的团长,两方的口号都是要保卫伟大领袖,都说对方是资产阶级司令部,其结果就是双方发生了战争,甚至动了大炮,还有一方还疯狂的抢军队的军火库,还想抢火箭炮,后果就是毁掉这座城市。

武斗的双方都是朴实的老百姓,对伟大领袖都怀有绝对的忠诚,他们的立场都受到了上面以及“中央文革小组”的支持,谁能说哪一方的对错呢?当武斗群众抢了军火库后,李云龙请示上级以及军委,得到的只是模棱两可的答复,连一张文都没有,但在关系到一座城市的安危上,李云龙承担了拯救这座城市老百姓的责任,派兵镇压了抢军火拒不投降的武斗群众。李云龙当然受到了打击,罪名就是镇压人民群众的反革命罪,反复斗争,后来他在打击中拒绝了他一手创造的梁山大队的拯救,英勇自杀。他的自杀确实可用英勇来形容的。在不能站着生的时候,他选择了一个军人的死法,死于子弹而不是死于屈辱。通篇看下来,荡气回肠,李云龙作为一个革命军人,铁骨铮铮,从来没有向邪恶低过头。

其实,这才是作者写“亮剑”精神的本意,电视剧只写到了战争中军人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军人气概,而后来李云龙在和平社会一样有亮剑的精神,有敢于向邪恶作战的亮剑勇气。

“反右”中对知识分子的打击,先要每一个人都要对党的缺点发言,不说党的缺点就是对党不真诚,后来就按名单抓人,全安上“右派”的罪名,流放,与小偷一起劳动教养。六0年全国大饥荒,连军长都饿的浮肿。流放的“右派”,满怀建国热情的大知识分子饿死大半。中央文革小组支持任何人搞武斗,乐观全国老百姓自相残杀,制止残杀的军人还有重罪,用李云龙的话说都是几十年来在一个锅里舀饭在战场上互相挡子弹的老兄弟,怎么就要分个好坏出来呢?他搞不懂,可能换了任何人都搞不懂的。

如今文革那段历史都过去几十年了,有些人还在怀念文革,总在说文革的好处,总想再来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运动,总想以自己的平民身份在运动中得以出人头地。文革当时我只是几岁的小屁孩,啥都不懂,只知道领袖的像是不能烧的也不能倒拿的,只依稀记得邻居顾老师因为说了一句“洗衣服要多揉揉领袖,领袖容易脏”之类而被打成右派,在大小会上批斗,后被所在学校开除,1978年才复职。幻想再来一场运动的朋友可以看看《亮剑》的小说,看完了你一定有不一样的感觉。

这是小说的最后一章:节选了一些!感动!

那个年代城市的体育场惟一功用就是集会。当然,开得最多的是批斗大会和公审大会。这种集会非常乏味,因为程序几乎是千篇一律,还没有见过哪个城市的此类大会有什么较新的创意,这种现象令许多后世人感到迷惑,难道当年中国人竞如此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李云龙的批斗大会选在这座城市最大的体育场,体育场的看台上可以容纳上万人,那天会场经过精心布置,………在一片喧嚣中,李云龙出场了。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领章早被揪去,没有戴着军帽,三个身材高大的战士簇拥着李云龙,按标准的“喷气式”要求,由一个战士抓住他的头发使劲往下按,后面两个战士撅着他的两臂拼命向高抬。坐在台下的郑波清楚地看见他的老首长在拼命地挣扎,想直起腰来,他甚至听见军长的骨头在咔咔作响。郑波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

李云龙猛地抬起头来,抓住他头发的战士吃惊地发现,他手里抓的竟是李云龙的一把头发,上面还连着一块血淋淋的头皮……一缕鲜血顺着李云龙的额头流下来。他暴怒地吼道:“马天生,放你娘的屁,我李云龙不是反革命,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军,为这个国家流过血……”

全会场一片哗然,台上一片混乱,两个按着李云龙胳膊使劲向上摄的战士感到他正在不顾骨折的危险,用尽全身的力量想把腰直起来,两个身强力壮的战士自然不肯示弱,他们用力掀着李云龙的胳膊僵持着,离着很近的郑波听见一声脆响,李云龙的一条左臂章拉下来,两个战士一时吓呆了,郑波在心里喊了一句:伟哉,上将军!他泪水夺眶而出。

……..

战中被敌人砍掉脑袋,但他绝不可以被侮辱,军人可以去死,但绝不能失去尊严,你们想把我藏起来,过几年苟延残喘的日子,我认为,即使是出于好心,也是对我李云龙的侮辱,让我活得像行尸走肉。这样做,我只能认为是谁和李某有深仇大恨,绝不是什么好心。你们明白吗?大丈夫来去赤条条,活着要活出个人样,死也得像条汉子,干吗要我去学缩头乌龟?坏了我一世名声?”

段鹏、林汉和梁军终于明白李云龙决心已定,已无挽回的可能了,三人不由心中大恸,这些心硬如铁的汉子第一次弯下从没弯曲过的膝盖,齐刷刷地跪在军长的面前,男儿膝下有黄金啊,他们要用这种中国最古老的礼仪向他们最尊敬的,对他们有着知遇之恩的将军告别,这三个坚强的汉子热泪纵横,久久地说不出一句话来。

李云龙疲乏地闭上眼说:“好啦,快走吧,记住!要保住这支特种分队,别让海峡那边的同行看笑话,拜托啦!”

段鹏等三人擦干眼泪,立正站好,向军长行了标准的军礼,然后流着泪走出大门……

………….

他把勋章别在礼服的右胸上,戴上装饰着金色帽缏的大沿军帽,对着穿衣镜看看,到底是礼服,穿上它,人变得神采奕奕,穿衣镜里出现一个八面威风的将军,一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黄色的硬质肩章上,那颗金色的将星在灯照下闪烁着……

………

该说的说了,该做的也都做了,该走啦。身为将军,他不喜欢这种归宿,记得一个著名的外国将军说过:一个军人最好的归宿,是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李云龙同意这种观点,欣赏这种死法。可惜,生活没有给他这种机会。

………

他也是从大别山深处走出来的。大别山啊,当初黄麻暴动,几十万大别山子弟参加红军,如今还有多少?1955年授衔,来自大别山的将军有293 名。这些幸存者成了将军,可谁能忘了那倒在战场上的几十万大别山子   弟?落叶归根,该回去啦。

………

告诉你,军人的死法应该是用子弹。你看,我把枪口对准太阳穴,当我扣动扳机时,子弹会从我另一侧太阳穴穿出,随着子弹喷出的是我的血和脑浆,那时你会看到,我李云龙的血是热的,滚烫滚烫的,冒着热气,我的脑浆是白的,像没点好卤的豆腐,糊里糊涂的,这是因为我这辈子没闹明白的事太多。这颗子弹从我太阳穴穿过后,应该打进那边墙里,那墙是灰墙,不会产生跳弹,如果你想留个纪念,就把这弹头挖出来,我送你了。如果你不稀罕,就把它留在墙里,将来不管谁得到它,和我都是个缘分。昭,还有,这颗弹头可能有些变形,因为我的颅骨比较硬…“李云龙用右手举起手枪,把枪口抵住右侧太阳穴。

马天生的脸色候然变得像一张白纸,他失声喊道:“李云龙,你不要开枪……”

他冒死猛扑过去想夺枪。

“叭!”一颗子弹打在马天生脚前的地板上,离他的脚趾只有一寸远,马天生僵住了,他不顾一切地喊道:“老李,你不要冲动,你我的关系到了今天这样,也可能是我在某些方面做得有些过分,我们好好谈谈……”

李云龙轻蔑地看了他一眼,似乎懒得说话,他的食指猛地扣动了扳机………

尾声里:

两天以后的一个深夜,田雨在狱中割腕自尽。看守人员为此受到严厉的训斥,他们始终没搞清楚,那块小小的保险刀片是怎样躲过严密的搜查带入狱中的。看守人员私下里议论说,这女人是做好赴死的准备来到监狱的,她根本没打算活着出去。看她手腕上的那个伤口,割得像个孩子嘴,喷喷,这女人,真下得去手……看守人员从田雨的遗物中发现一张信纸,这是狱方发给她写交待材料的。那上面很潦草地写着南宋词人陈与义的一首《临江仙》:

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

李云龙:文革期间,他命令使用武力制止两个“红卫兵”的非法武装抢夺武器库。后遭到迫害,在1968 年自杀。田雨自杀徇情。1978年平反。

赵钢:文革时期,坚决抵制左倾错误路线。由于不肯参与迫害罗瑞卿将军被免职并造到迫害。最后和妻子一起自杀铭志!1978年平反。

丁伟:解放后调任边防某军任司令。1958年支持彭德怀遭到迫害,被免去一切职务并下放到某农场改造,此后音讯全无。

孔捷:文革时期,被降职,援助过遭到迫害的李云龙,最后收养了李云龙夫妇和赵刚夫妇的6个孩子并把他们抚养成人。在80年代初离休。

楚云飞:1968年李云龙去世的时,在金门用广播悼念李云龙。改革开放以后来大陆经商并买下李云龙故居做留念。

五岳盟主/编辑

电视剧《亮剑》又热播了,央视8套,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尽管已经看过,还是让人热血沸腾,剧中塑造了李云龙,赵刚等一大批感人至深的军人形象。讴歌了一群优秀的中国军人的战斗历程,书中刻画的是英雄群体,他们代表的是我们民族的魂。

电视剧《亮剑》取材于这部小说的前半部。情节紧张,人物鲜活,无论是写厮杀还是写爱情都达到了空前的境界。但是,深刻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后半部,尤其是对“文革”的反思,可以说是全书的最高潮。对李云龙、赵刚的描写,符合时代特点,思想变化的脉络真实可信,而悲剧的结局不仅没有戚戚落败之哀,却更显英雄豪气。对军政委马天生这个人物描写得也到位,在“文革”中这样的人物简直比比皆是,是时代的产物,尽管有错误,仍不失为一个正直的人,严于律己,从他身上体现出特殊的政治环境对人的异化,阅后发人深醒!

在“反右”运动中,赵刚夫妇以及他们的父母因为说了真话,被“引蛇出洞”,受到了打击,铁骨铮铮的广大知识分子抱着建设新中国的热情被打倒了,赵刚的岳父被流放到大西北最终到死也没有改变自己的信仰与气节,这些都是跑出来的一个小偷告诉他们的。

现在网上有些在怀疑,到底六0年中国是否发生过死了几千万的大饥荒,在小说中作者对这些俄死的人一点都没有隐瞒,特别是”“文革”中的武斗。

两方的领导人都是抗美援朝的团长,两方的口号都是要保卫伟大领袖,都说对方是资产阶级司令部,其结果就是双方发生了战争,甚至动了大炮,还有一方还疯狂的抢军队的军火库,还想抢火箭炮,后果就是毁掉这座城市。

武斗的双方都是朴实的老百姓,对伟大领袖都怀有绝对的忠诚,他们的立场都受到了上面以及“中央文革小组”的支持,谁能说哪一方的对错呢?当武斗群众抢了军火库后,李云龙请示上级以及军委,得到的只是模棱两可的答复,连一张文都没有,但在关系到一座城市的安危上,李云龙承担了拯救这座城市老百姓的责任,派兵镇压了抢军火拒不投降的武斗群众。李云龙当然受到了打击,罪名就是镇压人民群众的反革命罪,反复斗争,后来他在打击中拒绝了他一手创造的梁山大队的拯救,英勇自杀。他的自杀确实可用英勇来形容的。在不能站着生的时候,他选择了一个军人的死法,死于子弹而不是死于屈辱。通篇看下来,荡气回肠,李云龙作为一个革命军人,铁骨铮铮,从来没有向邪恶低过头。

其实,这才是作者写“亮剑”精神的本意,电视剧只写到了战争中军人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军人气概,而后来李云龙在和平社会一样有亮剑的精神,有敢于向邪恶作战的亮剑勇气。

“反右”中对知识分子的打击,先要每一个人都要对党的缺点发言,不说党的缺点就是对党不真诚,后来就按名单抓人,全安上“右派”的罪名,流放,与小偷一起劳动教养。六0年全国大饥荒,连军长都饿的浮肿。流放的“右派”,满怀建国热情的大知识分子饿死大半。中央文革小组支持任何人搞武斗,乐观全国老百姓自相残杀,制止残杀的军人还有重罪,用李云龙的话说都是几十年来在一个锅里舀饭在战场上互相挡子弹的老兄弟,怎么就要分个好坏出来呢?他搞不懂,可能换了任何人都搞不懂的。

如今文革那段历史都过去几十年了,有些人还在怀念文革,总在说文革的好处,总想再来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运动,总想以自己的平民身份在运动中得以出人头地。文革当时我只是几岁的小屁孩,啥都不懂,只知道领袖的像是不能烧的也不能倒拿的,只依稀记得邻居顾老师因为说了一句“洗衣服要多揉揉领袖,领袖容易脏”之类而被打成右派,在大小会上批斗,后被所在学校开除,1978年才复职。幻想再来一场运动的朋友可以看看《亮剑》的小说,看完了你一定有不一样的感觉。

这是小说的最后一章:节选了一些!感动!

那个年代城市的体育场惟一功用就是集会。当然,开得最多的是批斗大会和公审大会。这种集会非常乏味,因为程序几乎是千篇一律,还没有见过哪个城市的此类大会有什么较新的创意,这种现象令许多后世人感到迷惑,难道当年中国人竞如此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李云龙的批斗大会选在这座城市最大的体育场,体育场的看台上可以容纳上万人,那天会场经过精心布置,………在一片喧嚣中,李云龙出场了。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领章早被揪去,没有戴着军帽,三个身材高大的战士簇拥着李云龙,按标准的“喷气式”要求,由一个战士抓住他的头发使劲往下按,后面两个战士撅着他的两臂拼命向高抬。坐在台下的郑波清楚地看见他的老首长在拼命地挣扎,想直起腰来,他甚至听见军长的骨头在咔咔作响。郑波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

李云龙猛地抬起头来,抓住他头发的战士吃惊地发现,他手里抓的竟是李云龙的一把头发,上面还连着一块血淋淋的头皮……一缕鲜血顺着李云龙的额头流下来。他暴怒地吼道:“马天生,放你娘的屁,我李云龙不是反革命,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军,为这个国家流过血……”

全会场一片哗然,台上一片混乱,两个按着李云龙胳膊使劲向上摄的战士感到他正在不顾骨折的危险,用尽全身的力量想把腰直起来,两个身强力壮的战士自然不肯示弱,他们用力掀着李云龙的胳膊僵持着,离着很近的郑波听见一声脆响,李云龙的一条左臂章拉下来,两个战士一时吓呆了,郑波在心里喊了一句:伟哉,上将军!他泪水夺眶而出。

……..

战中被敌人砍掉脑袋,但他绝不可以被侮辱,军人可以去死,但绝不能失去尊严,你们想把我藏起来,过几年苟延残喘的日子,我认为,即使是出于好心,也是对我李云龙的侮辱,让我活得像行尸走肉。这样做,我只能认为是谁和李某有深仇大恨,绝不是什么好心。你们明白吗?大丈夫来去赤条条,活着要活出个人样,死也得像条汉子,干吗要我去学缩头乌龟?坏了我一世名声?”

段鹏、林汉和梁军终于明白李云龙决心已定,已无挽回的可能了,三人不由心中大恸,这些心硬如铁的汉子第一次弯下从没弯曲过的膝盖,齐刷刷地跪在军长的面前,男儿膝下有黄金啊,他们要用这种中国最古老的礼仪向他们最尊敬的,对他们有着知遇之恩的将军告别,这三个坚强的汉子热泪纵横,久久地说不出一句话来。

李云龙疲乏地闭上眼说:“好啦,快走吧,记住!要保住这支特种分队,别让海峡那边的同行看笑话,拜托啦!”

段鹏等三人擦干眼泪,立正站好,向军长行了标准的军礼,然后流着泪走出大门……

………….

他把勋章别在礼服的右胸上,戴上装饰着金色帽缏的大沿军帽,对着穿衣镜看看,到底是礼服,穿上它,人变得神采奕奕,穿衣镜里出现一个八面威风的将军,一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黄色的硬质肩章上,那颗金色的将星在灯照下闪烁着……

………

该说的说了,该做的也都做了,该走啦。身为将军,他不喜欢这种归宿,记得一个著名的外国将军说过:一个军人最好的归宿,是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李云龙同意这种观点,欣赏这种死法。可惜,生活没有给他这种机会。

………

他也是从大别山深处走出来的。大别山啊,当初黄麻暴动,几十万大别山子弟参加红军,如今还有多少?1955年授衔,来自大别山的将军有293 名。这些幸存者成了将军,可谁能忘了那倒在战场上的几十万大别山子   弟?落叶归根,该回去啦。

………

告诉你,军人的死法应该是用子弹。你看,我把枪口对准太阳穴,当我扣动扳机时,子弹会从我另一侧太阳穴穿出,随着子弹喷出的是我的血和脑浆,那时你会看到,我李云龙的血是热的,滚烫滚烫的,冒着热气,我的脑浆是白的,像没点好卤的豆腐,糊里糊涂的,这是因为我这辈子没闹明白的事太多。这颗子弹从我太阳穴穿过后,应该打进那边墙里,那墙是灰墙,不会产生跳弹,如果你想留个纪念,就把这弹头挖出来,我送你了。如果你不稀罕,就把它留在墙里,将来不管谁得到它,和我都是个缘分。昭,还有,这颗弹头可能有些变形,因为我的颅骨比较硬…“李云龙用右手举起手枪,把枪口抵住右侧太阳穴。

马天生的脸色候然变得像一张白纸,他失声喊道:“李云龙,你不要开枪……”

他冒死猛扑过去想夺枪。

“叭!”一颗子弹打在马天生脚前的地板上,离他的脚趾只有一寸远,马天生僵住了,他不顾一切地喊道:“老李,你不要冲动,你我的关系到了今天这样,也可能是我在某些方面做得有些过分,我们好好谈谈……”

李云龙轻蔑地看了他一眼,似乎懒得说话,他的食指猛地扣动了扳机………

尾声里:

两天以后的一个深夜,田雨在狱中割腕自尽。看守人员为此受到严厉的训斥,他们始终没搞清楚,那块小小的保险刀片是怎样躲过严密的搜查带入狱中的。看守人员私下里议论说,这女人是做好赴死的准备来到监狱的,她根本没打算活着出去。看她手腕上的那个伤口,割得像个孩子嘴,喷喷,这女人,真下得去手……看守人员从田雨的遗物中发现一张信纸,这是狱方发给她写交待材料的。那上面很潦草地写着南宋词人陈与义的一首《临江仙》:

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

李云龙:文革期间,他命令使用武力制止两个“红卫兵”的非法武装抢夺武器库。后遭到迫害,在1968 年自杀。田雨自杀徇情。1978年平反。

赵钢:文革时期,坚决抵制左倾错误路线。由于不肯参与迫害罗瑞卿将军被免职并造到迫害。最后和妻子一起自杀铭志!1978年平反。

丁伟:解放后调任边防某军任司令。1958年支持彭德怀遭到迫害,被免去一切职务并下放到某农场改造,此后音讯全无。

孔捷:文革时期,被降职,援助过遭到迫害的李云龙,最后收养了李云龙夫妇和赵刚夫妇的6个孩子并把他们抚养成人。在80年代初离休。

楚云飞:1968年李云龙去世的时,在金门用广播悼念李云龙。改革开放以后来大陆经商并买下李云龙故居做留念。


相关内容

  • 名人故事:强者背后的故事_初三作文_作文网
  • 每一个强者,背后都隐藏着很多的挫折与磨难,每一个成功,背后有多少失败与汗水无人可知.自古到今,每位杰出的强者背后都有无数酸辛与磨难,但他们的举动使世人惊奇. 古希腊有位雄辩家,小的时候声音很微弱,口齿严重,每当看到别人滔滔不绝的演讲时,就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雄辩家,他自信自己能够成功,为了使声音变得洪亮 ...

  •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演讲方式品味作者通俗易懂又充满感情的语言,了解作者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与观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质疑.讨论.鉴赏评价,体会细节,品悟语言,把握作者浓郁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世界观: 建立自己的 ...

  • 经典诗词饱览 ,背后故事飘香!(下)
  • 风流才子杜牧的诗与故事 帝王的诗词,当然不简单 唐朝女性爱低胸装,有诗文作证! 宋朝十一位女词人 趣谈苏东坡的哲理诗 柳宗元:大起大落的"名门之后" 唐朝诗人宋之问的悲剧:卷入政治漩涡的牺牲品 孟浩然:白驴王子风流记 唐伯虎在孤独和忧郁中死去 诗者:文学桂冠之明珠 鹧鸪是只伤情鸟 ...

  • 作文[我的理想]教学设计
  • 作文<我的理想>教学设计 栗树坡完小:陈芬 教学目标: 1.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紧密结合在一起,创设宽松自由的口语交际环境,通过师生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背后的故事,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课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 ...

  • 烟花易冷背后故事
  • 歌曲<烟花易冷>背后的爱情故事 在最新一期的<我是歌手>中,林志炫以一曲<烟花易冷>掳获人心,大胆地演唱,与周杰伦不同的唱腔,让大家刮目想看,但你知道烟花易冷这首歌的意思和背后故事吗? 网络传闻方文山解释此首<烟花易冷>其歌词故事背后之典故出处源于&l ...

  • 宫崎骏新作[起风了]背后的故事
  • 宫崎骏新作<起风了>背后的故事 宫崎骏大师的新作<起风了>即将于7月20日在日本全国公映.在上映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部新作背后的故事吧. 故事原型 动画海报上有这样一句话,「堀越二郎と堀辰雄に敬意を込めて」(向崛越二郎和崛辰雄致敬).<起风了>的主人公崛越二郎 ...

  • 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故事背后的深意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故事背后的深意 作者:于文娜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第02期 [摘 ;要]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揭示了村庄里人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 ...

  • 小故事背后的道理哲理
  • 小故事背后的哲理 故事1: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琬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 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是一片沉寂. 儿子望着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思考: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 ...

  •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学习资料:[问责条例]背后的案例故事
  •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学习资料:<问责条例>背后的案例故事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学习资料:<问责条例>背后的案例故事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集中体现为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必须毫不动摇地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

  • 我的理想作文设计)
  • 我的理想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 教学目标: 1.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紧密结合在一起,创设宽松自由的口语交际环境,通过师生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背后的故事,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感受习作的快乐.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