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二)

《归园田居(其一) 》教案

第一课时

一、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 ,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 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晋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

于生活贫困之中,但家庭教育很好,读了《老子》、《庄子》和“六经”。不少文、史、神话、小说等“异书”,可能也是在这个时候读的。少年时代志趣未定。或性爱丘山、委怀琴书,或志在四海,向往着胡马铁蹄下的张掖与幽州。他的《五柳先生传》可能写于青年时期,其中简洁地描述了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个性风貌。

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义熙元年 (405)41岁。他因“亲老

家贫”,离家为江州祭酒。但“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在家闲居了五、六年。晋隆安四年

(400)他到荆州,任刺史桓玄属吏,职务不明。曾奉命使都。隆安五年

(401)他就因母丧辞职归家。晋元兴三年(404)陶渊明离家东下, 入刘裕幕下, 任镇军参

军。义熙元年(405),他转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8月,他出任彭泽令。在官80余日。11月,辞官回家。这一时期,他的重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等等。

第三时期,归田时期, 从晋义熙二年(406)至宋元嘉四年(427)病故。他归田之初,家有

僮仆, 虽然他和妻子也参与耕作,但劳动余闲时间较多,温饱亦无忧虑。可惜好景不长,义熙四年六月,他家遭大火,林室尽焚,宅无遗宇。此后, 生活日益贫困。躬耕未废, 饥寒不免。义熙七年, 他移居浔阳负郭之南村, 结识了不少新的邻居, 其中既有共话桑麻的农民, 也有共赏奇文、共赋新诗的文人。晋义熙末年,朝廷又征他为著作郎,被他拒绝。宋元嘉三年,檀道济作江州刺史,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病饿卧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粱肉, 被他挥而去之。元嘉四年冬天, 终于在贫病交攻之下去世。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主要作品有《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桃花源诗并记》、《读山海经十三首》、《咏荆轲》、《感士不遇赋》、《与子俨等疏》等篇。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首, 五言诗116首。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

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描写乡村风光与田园劳动生活,以及在此生活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理

想。《归园田居五首》是他田园诗中最著名的代表作。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尤为世人传诵。他说自己置身官场, 好比是“羁鸟”和“池鱼”, 无时不想念着“旧林”和“故渊”的自由天地;日夜梦想的田园景物又出现在他的面前:“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他好象是又重新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欢欣、喜悦的心情。“野外罕人事”

一首写他断绝了和官场上层的应酬, 却和农民们“时复墟曲中, 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身在田园, 心在田园, 种桑麻就说桑麻, 没有其他杂念, 自然就和农民有了共同语言。“种豆南山下”一首,也是直接描写种豆锄草的劳动。晨出暮归, 这一天的活对他来说并不轻松, 因而就有一种先难后获的充实愉快心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两句,给农家披星戴月的劳动增加了无限的诗意。

东晋末陶渊明的出现,使诗坛大放光彩。陶渊明亲身体验过当时官场中的黑暗情状,对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本质有一定了解。他以弃官行动表示了洁身自好的决心,并在村居生活中与劳动人民建立了真挚感情。他的诗歌,表现了对官场污浊风气的憎恶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赞美。在艺术风格上, 他的诗自然真朴, 言近旨遥,平淡而有思致。这些都使陶渊明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陶渊明现存文12篇, 计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 但是,陶渊明的诗文在南北朝并不很受重视。刘勰《文心雕龙》根本没有提到他,钟嵘《诗品》仅把他的诗列入中品,萧统的《文选》也只选了他八首诗、一篇文。当时诗坛的总的风气也不因他而有所改变。此后整个南北朝时期,诗歌仍沿着华艳靡弱和注重形式表现的方向在演进变化。到了唐代,他才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李白、高□、颜真卿、白居易等极力推崇其人品和气节;孟浩然、王维、韦应物、柳宗元等认真仿效其题材与风格。北宋以后,他的地位愈尊,北宋苏轼追和陶诗111首, 大有将他置于曹、刘、李、杜之上之势。南宋理学家朱熹、陆九渊也大力赞扬他的诗,不遗余力,元明清三代, 注陶、评陶风气大开。注本、评本之多, 几与注杜、评杜相埒。

二、《归园田居》赏析

①诵读诗作,理清结构

《归园田居》共五首,课文所选的十第一手。开头八句写归田的原因,可以说是整组诗总序,以议论出之,跌宕飞动,而结到“归园田”之上;“方宅”以下十句写田园景象,天然逼真,是一幅生动的村居图;最后两句换笔另收,与起首一段呼应。全诗以质朴真淳的语言写出,而音节铿锵,元气淋漓,得自然之美。

结构图:

摈弃世俗回归本性----田园美景村居之乐----本性复苏心旷神怡

②诗句的品味揣摩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气韵,自己天性原本热爱大自然的山川。错误地落入世俗的尘网,离开田园一晃就是十三年。(“三十”当作“十三”,陶氏从29岁做江州祭酒到41岁辞官归隐是十二年,这首诗写于归隐次年,正好13年。)

提示:这四句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如何理解“韵”和“误”字? 评析: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可以说是他对归隐前13年生活的总结。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适俗韵”适应世俗的情趣,它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

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个“误”字,显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误入官场的悔恨交加的情绪。“一去三十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内中多少感慨,多少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关在笼里的鸟怀恋往日的树林,养在池里的鱼思念从前的水潭。如今我归隐田园,守住朴拙清贫,开荒耕作在这南野间。 提示:为什么提到“羁鸟”“池鱼”?“拙”是什么意思?

评析:这是以“羁鸟”和“池鱼”作对比和做衬托,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般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现在终于做到了隐居躬耕,保持了质朴的本性。“拙”,《辞海》解释“笨拙,与‘巧’相对。《老子》:‘大巧若拙。’”诗句中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 强调自己不会适应世俗的潮流,并以此自许。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高叶蜜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

提示:诗人着重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景物,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评析:前四句是近景,虽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但对于挣脱“尘网”的人来说,却是另一个天地: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不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吗这些描写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语句间流露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后四句是远景。“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而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则是以动映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得乡间的宁静、和平。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因为们听没有尘俗杂事的缠扰,所以室中空寂,身心也有余暇。现在得以归田隐居,好像长期被关在笼中的鸟儿又得以重返大自然一样!

提示:四句是的寓意是什么?

评析:与开头首尾呼应,强化了与上层社会彻底决裂的主题。此时诗人“如负重乍释,直觉快乐”,“虚室”简朴空寂居室,同时也指虚空纯净的内心。《庄子·人世间》有“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即指虚空的意思,即淡忘仕途名利之意。诗人为什么对归隐之后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呢?原来是“久在樊笼里”的缘故。这“樊笼”即开头的“尘网”,是禁锢人的牢笼和罗网,使人有“羁鸟”“池鱼”之惑。既然如此,那么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那就其乐无穷,触目皆春了,即使一草一木也格外感到亲切而欣慰。在经过“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的出仕之后,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使陶渊明神往的。(当然,诗中所写的景象,并不一定是经历战乱之后的广大农村的真实情景,这只能联系诗人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思想感情去理解。归隐本身含有独善其身消极避世的因素,这一点也不应苛求古人。)

③艺术特色的把握

比喻形象贴切——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作“尘网”,把其中之人比喻作“羁鸟”“池鱼”,把退隐田园比喻作冲出“樊笼”,从方“自然”,感情色彩十分鲜明,比喻非常形象、准确。

情景交融,富有意境美——优美的抒情诗,一般都能使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通过想象觉得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意境美。在这首诗里,我们所接触到的不是互不相关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落、墟里的炊烟、深巷中的够费、桑树颠的鸡鸣,而是由这些具体的景物构成的一种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体味到作者那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至臻完美的艺术境界。

《归园田居(其一) 》教案

第一课时

一、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 ,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 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晋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

于生活贫困之中,但家庭教育很好,读了《老子》、《庄子》和“六经”。不少文、史、神话、小说等“异书”,可能也是在这个时候读的。少年时代志趣未定。或性爱丘山、委怀琴书,或志在四海,向往着胡马铁蹄下的张掖与幽州。他的《五柳先生传》可能写于青年时期,其中简洁地描述了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个性风貌。

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义熙元年 (405)41岁。他因“亲老

家贫”,离家为江州祭酒。但“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在家闲居了五、六年。晋隆安四年

(400)他到荆州,任刺史桓玄属吏,职务不明。曾奉命使都。隆安五年

(401)他就因母丧辞职归家。晋元兴三年(404)陶渊明离家东下, 入刘裕幕下, 任镇军参

军。义熙元年(405),他转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8月,他出任彭泽令。在官80余日。11月,辞官回家。这一时期,他的重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等等。

第三时期,归田时期, 从晋义熙二年(406)至宋元嘉四年(427)病故。他归田之初,家有

僮仆, 虽然他和妻子也参与耕作,但劳动余闲时间较多,温饱亦无忧虑。可惜好景不长,义熙四年六月,他家遭大火,林室尽焚,宅无遗宇。此后, 生活日益贫困。躬耕未废, 饥寒不免。义熙七年, 他移居浔阳负郭之南村, 结识了不少新的邻居, 其中既有共话桑麻的农民, 也有共赏奇文、共赋新诗的文人。晋义熙末年,朝廷又征他为著作郎,被他拒绝。宋元嘉三年,檀道济作江州刺史,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病饿卧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粱肉, 被他挥而去之。元嘉四年冬天, 终于在贫病交攻之下去世。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主要作品有《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桃花源诗并记》、《读山海经十三首》、《咏荆轲》、《感士不遇赋》、《与子俨等疏》等篇。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首, 五言诗116首。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

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描写乡村风光与田园劳动生活,以及在此生活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理

想。《归园田居五首》是他田园诗中最著名的代表作。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尤为世人传诵。他说自己置身官场, 好比是“羁鸟”和“池鱼”, 无时不想念着“旧林”和“故渊”的自由天地;日夜梦想的田园景物又出现在他的面前:“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他好象是又重新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欢欣、喜悦的心情。“野外罕人事”

一首写他断绝了和官场上层的应酬, 却和农民们“时复墟曲中, 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身在田园, 心在田园, 种桑麻就说桑麻, 没有其他杂念, 自然就和农民有了共同语言。“种豆南山下”一首,也是直接描写种豆锄草的劳动。晨出暮归, 这一天的活对他来说并不轻松, 因而就有一种先难后获的充实愉快心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两句,给农家披星戴月的劳动增加了无限的诗意。

东晋末陶渊明的出现,使诗坛大放光彩。陶渊明亲身体验过当时官场中的黑暗情状,对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本质有一定了解。他以弃官行动表示了洁身自好的决心,并在村居生活中与劳动人民建立了真挚感情。他的诗歌,表现了对官场污浊风气的憎恶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赞美。在艺术风格上, 他的诗自然真朴, 言近旨遥,平淡而有思致。这些都使陶渊明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陶渊明现存文12篇, 计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 但是,陶渊明的诗文在南北朝并不很受重视。刘勰《文心雕龙》根本没有提到他,钟嵘《诗品》仅把他的诗列入中品,萧统的《文选》也只选了他八首诗、一篇文。当时诗坛的总的风气也不因他而有所改变。此后整个南北朝时期,诗歌仍沿着华艳靡弱和注重形式表现的方向在演进变化。到了唐代,他才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李白、高□、颜真卿、白居易等极力推崇其人品和气节;孟浩然、王维、韦应物、柳宗元等认真仿效其题材与风格。北宋以后,他的地位愈尊,北宋苏轼追和陶诗111首, 大有将他置于曹、刘、李、杜之上之势。南宋理学家朱熹、陆九渊也大力赞扬他的诗,不遗余力,元明清三代, 注陶、评陶风气大开。注本、评本之多, 几与注杜、评杜相埒。

二、《归园田居》赏析

①诵读诗作,理清结构

《归园田居》共五首,课文所选的十第一手。开头八句写归田的原因,可以说是整组诗总序,以议论出之,跌宕飞动,而结到“归园田”之上;“方宅”以下十句写田园景象,天然逼真,是一幅生动的村居图;最后两句换笔另收,与起首一段呼应。全诗以质朴真淳的语言写出,而音节铿锵,元气淋漓,得自然之美。

结构图:

摈弃世俗回归本性----田园美景村居之乐----本性复苏心旷神怡

②诗句的品味揣摩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气韵,自己天性原本热爱大自然的山川。错误地落入世俗的尘网,离开田园一晃就是十三年。(“三十”当作“十三”,陶氏从29岁做江州祭酒到41岁辞官归隐是十二年,这首诗写于归隐次年,正好13年。)

提示:这四句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如何理解“韵”和“误”字? 评析: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可以说是他对归隐前13年生活的总结。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适俗韵”适应世俗的情趣,它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

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个“误”字,显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误入官场的悔恨交加的情绪。“一去三十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内中多少感慨,多少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关在笼里的鸟怀恋往日的树林,养在池里的鱼思念从前的水潭。如今我归隐田园,守住朴拙清贫,开荒耕作在这南野间。 提示:为什么提到“羁鸟”“池鱼”?“拙”是什么意思?

评析:这是以“羁鸟”和“池鱼”作对比和做衬托,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般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现在终于做到了隐居躬耕,保持了质朴的本性。“拙”,《辞海》解释“笨拙,与‘巧’相对。《老子》:‘大巧若拙。’”诗句中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 强调自己不会适应世俗的潮流,并以此自许。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高叶蜜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

提示:诗人着重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景物,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评析:前四句是近景,虽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但对于挣脱“尘网”的人来说,却是另一个天地: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不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吗这些描写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语句间流露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后四句是远景。“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而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则是以动映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得乡间的宁静、和平。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因为们听没有尘俗杂事的缠扰,所以室中空寂,身心也有余暇。现在得以归田隐居,好像长期被关在笼中的鸟儿又得以重返大自然一样!

提示:四句是的寓意是什么?

评析:与开头首尾呼应,强化了与上层社会彻底决裂的主题。此时诗人“如负重乍释,直觉快乐”,“虚室”简朴空寂居室,同时也指虚空纯净的内心。《庄子·人世间》有“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即指虚空的意思,即淡忘仕途名利之意。诗人为什么对归隐之后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呢?原来是“久在樊笼里”的缘故。这“樊笼”即开头的“尘网”,是禁锢人的牢笼和罗网,使人有“羁鸟”“池鱼”之惑。既然如此,那么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那就其乐无穷,触目皆春了,即使一草一木也格外感到亲切而欣慰。在经过“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的出仕之后,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使陶渊明神往的。(当然,诗中所写的景象,并不一定是经历战乱之后的广大农村的真实情景,这只能联系诗人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思想感情去理解。归隐本身含有独善其身消极避世的因素,这一点也不应苛求古人。)

③艺术特色的把握

比喻形象贴切——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作“尘网”,把其中之人比喻作“羁鸟”“池鱼”,把退隐田园比喻作冲出“樊笼”,从方“自然”,感情色彩十分鲜明,比喻非常形象、准确。

情景交融,富有意境美——优美的抒情诗,一般都能使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通过想象觉得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意境美。在这首诗里,我们所接触到的不是互不相关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落、墟里的炊烟、深巷中的够费、桑树颠的鸡鸣,而是由这些具体的景物构成的一种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体味到作者那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至臻完美的艺术境界。


相关内容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归田园居
  • 归园田居(其一) 教与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和相关作品 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把握诗人心情转变 2.抓住意象把握诗的意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诗人田园生活情趣 [重难点] 通过意象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 ...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五章章末总结提升 Word版含答案
  • 第五章章末总结提升 [知识网络] 参考答案:A. 资源区域分布不均 B .调整能源结构 C .协调发展 D .区域产业转移 E .内部交易成本 F .国际经济形势 G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H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触摸高考] 主题一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浙江卷)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 ...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教案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的基础知识有罗马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通过对上述知识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罗马法的发展过程,认识罗马法的演变是古罗马历史变迁的反映,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统 ...

  •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必修二名句默写(打印)
  • 高一名句默写 姓名: 班级: 得分: (满分2×50=100) 1.反是不思, .(<诗经·氓>) 2. ,何枝可依?(<短歌行>) 3.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4.或取诸怀抱, .(<兰亭集序>) 5.固一世之雄也, .(<赤壁赋&g ...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人类遗传病 学案
  • 第五节 人类遗传病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2.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3.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学习重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学习难点:如何开展及组织好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知识链接 遗传物质(染色体,DNA, 基因) 显性遗传病特点:世代相传,发 ...

  • 高一物理必修2进度表及教学计划
  •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物理必修2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⒈对学生基本情况情况分析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仅仅只接触了物理必修一的知识与物理思想,对学习物理的认知还不够.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以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写完成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提高学 ...

  • 2016-2017学年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 2017届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一.近二年山西高考化学情况分析 1. 考试范围:人教版化学必修1,2, 选修4, 选考:选修3和选修5 2. 高考化学试题特点:2016年理综化学试卷是6道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和2道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和4道主观题(共100分),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以与近几年广东 ...

  • 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计划
  • 在本学期,担任七年级3个班的历史课,新的学期开始,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本学期要狠抓学生的基础知识,指导学习方法,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工作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 ...

  • 历届初中生物重点资料汇总
  • 历届 学期 下学期 月考/期中/期末 开学/2月月考 期末 第四次月考 推荐专题 2016年中考生物小题精做系列 2016年中考生物大题狂做系列(更新中) 2016年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更新中)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课堂 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