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进军阅读答案

阅读

向沙漠进军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

①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还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是个天然草原区,没有多少风沙。②到了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和山西北部许多人移居到榆林以北关外去开垦。③当时的政府根本不关心农业生产事业,生产技术又不高,垦荒伐木,致使原来的草地露出了泥土,日晒风吹,尘沙就到处飞扬。④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袭击,到解放以前,榆林地区关外30公里都变成沙漠了。

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100米以上的。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5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动速度虽然相当快,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可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5米到10米。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1.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

2.选文用“         ”比喻沙漠进攻的手段;用“         ”比喻风沙袭击的进攻方式;用“         ”比喻沙丘移动的方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什么?

4.第三段可分为两层,请用“∥”线在下面标出。

①  ② ③  ④

5.将“沙漠”“沙粒”“沙丘”“沙丘链”按概念范围由大到小排列。

6.第三段中加点的“还”字不能去掉的原因是什么?

7.沙漠危害于人类,是多方面的。为什么文章不写别的,而单单详细介绍这两种方式呢?

8.“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从这句话来看,下面词语中最能说明风沙关系的是(    )

A.风借沙虐       B.沙借风势       C.沙助风威

9.语段虽然写的是复杂的事物和较深的道理,但用的是人们常见的军事术语,如         、         、         等,其作用是              。

10.文中说沙粒的移动速度相当快。“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而沙丘“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5米到10米”,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11.土地沙漠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从选文看,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良策?

阅读答案:

答案:见详解

解析:

1.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及其方式。2.武器,游击战,阵地战;3.举例子。具体说明了风和沙袭击的危害之大。4.①∥②③④;5.沙漠——沙丘链——沙丘——沙粒。6.限制说明了陕西榆林地区雨量比较充沛。7.风沙袭击和沙丘移动是沙漠之所以给人类造成危害的最主要、最具特色的方式。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明白沙漠是怎样给人类造成巨大灾害的,才能进一步根据这两种方式,掌握抵御风沙的方法。8.B;9.游击战;阵地战;武器;浅显易懂,通俗幽默,生动形象;10.不矛盾。(1)并不是所有沙粒的移动速度都快,只有沙丘迎风面的沙粒被风刮起时移动速度才快;(2)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只是迎风面表层沙粒被风层层刮起移动,所以沙粒移动速度快而沙丘移动速度并不快。11.风沙的侵袭,乱砍滥伐。植树种草,防止乱砍滥伐等。

提示:

本题是对这篇议论文的全面详细得考查,包括文章主题、层次划分及说明方法等。

阅读

向沙漠进军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

①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还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是个天然草原区,没有多少风沙。②到了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和山西北部许多人移居到榆林以北关外去开垦。③当时的政府根本不关心农业生产事业,生产技术又不高,垦荒伐木,致使原来的草地露出了泥土,日晒风吹,尘沙就到处飞扬。④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袭击,到解放以前,榆林地区关外30公里都变成沙漠了。

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100米以上的。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5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动速度虽然相当快,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可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5米到10米。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1.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

2.选文用“         ”比喻沙漠进攻的手段;用“         ”比喻风沙袭击的进攻方式;用“         ”比喻沙丘移动的方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什么?

4.第三段可分为两层,请用“∥”线在下面标出。

①  ② ③  ④

5.将“沙漠”“沙粒”“沙丘”“沙丘链”按概念范围由大到小排列。

6.第三段中加点的“还”字不能去掉的原因是什么?

7.沙漠危害于人类,是多方面的。为什么文章不写别的,而单单详细介绍这两种方式呢?

8.“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从这句话来看,下面词语中最能说明风沙关系的是(    )

A.风借沙虐       B.沙借风势       C.沙助风威

9.语段虽然写的是复杂的事物和较深的道理,但用的是人们常见的军事术语,如         、         、         等,其作用是              。

10.文中说沙粒的移动速度相当快。“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而沙丘“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5米到10米”,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11.土地沙漠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从选文看,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良策?

阅读答案:

答案:见详解

解析:

1.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及其方式。2.武器,游击战,阵地战;3.举例子。具体说明了风和沙袭击的危害之大。4.①∥②③④;5.沙漠——沙丘链——沙丘——沙粒。6.限制说明了陕西榆林地区雨量比较充沛。7.风沙袭击和沙丘移动是沙漠之所以给人类造成危害的最主要、最具特色的方式。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明白沙漠是怎样给人类造成巨大灾害的,才能进一步根据这两种方式,掌握抵御风沙的方法。8.B;9.游击战;阵地战;武器;浅显易懂,通俗幽默,生动形象;10.不矛盾。(1)并不是所有沙粒的移动速度都快,只有沙丘迎风面的沙粒被风刮起时移动速度才快;(2)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只是迎风面表层沙粒被风层层刮起移动,所以沙粒移动速度快而沙丘移动速度并不快。11.风沙的侵袭,乱砍滥伐。植树种草,防止乱砍滥伐等。

提示:

本题是对这篇议论文的全面详细得考查,包括文章主题、层次划分及说明方法等。


相关内容

  • 奇形怪状的植物阅读答案
  • 奇形怪状的植物 沙漠气候特别干燥.大部分地区一年的降雨量不足25毫米,真是"滴雨贵如金",而蒸发量却比降雨量多几倍甚至十倍.在这样干旱的地方,植物可怎样生长呢? 有办法.沙漠里的植物长期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锻炼"出了一套适应干旱的特殊本领,它们能节约用水和充 ...

  • 向沙漠进军
  • <向沙漠进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课文中采用的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顺序及分类别,列 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说明文的一般结构:体会 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改造沙漠的重大意义,唤 ...

  • 说明文与议论文
  • 说明文与议论文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考试题型,掌握基本技巧. 能力目标 总结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说明文阅读. 2.议论文阅读. 难点 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语言. 三.重点解读分析: 说明文阅读 1.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1)说明文的概念: (2)说明文的分 ...

  • 初中说明文阅读训练2附答案
  • 说明文基础知识 一. 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 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 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 ...

  • 创新能力的途径
  •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鼓 ...

  •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 读写结合训练"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读写结合训练就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写"的训练内容,将阅读.写作.思维训练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训练中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教学思想.而读写 ...

  • 鲁教版七上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 七年级上册练习册配套答案(一) (山东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配套练习册七年级上册 主要参考答案及提示 第一单元 1社戏 1. 怠撺踊葛眷凫2. cuōdu ïm úd ànw ǔ x ǐng3. (1) 翻来覆去地说.造句略.(2) 从旁鼓动人做某事.造句略.(3) 通常写做&qu ...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阅读答案
  •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早餐决定着一天身体可以产生多少能量,而能量产生的多少决定着精力和自我感觉是否良好.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糖,其次是靠脂肪和蛋白质氧化产生的.只有当血液中有了适量的糖,身体每个细胞才能随时满足人体的需要的能量.在正常情况下,血糖维持在80-120毫克/100ml ...

  • 说明文阅读方法及知识点
  • 说明文阅读方法及知识点 说明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