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理解

数学中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理解

1.对充要条件的理解

对于命题“若p则q”,即p是条件,q为结论.

(1)如果已知p-> q,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例如,“若x=y,则x2=y2”是一个真命题,可写成 I

x=y ->x2=y2 ]

“x=y”是“x2=y2”的充分条件,

“x2=y2”是“x=y”的必要条件.

(2)如果既有p-> q,又有p

p q.

这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例如,命题p:x+2是无理数,

命题q:x是无理数.

由于“x+2是无理数” “x是无理数”,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2.从逻辑推理关系上看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是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p和结论q之间的下列关系:

①若p-> q,但q-/> p,则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②若q-> p,但p-/> q,则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③若p-> q,但q-> 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④若p-> q,且┒p-> ┒q,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⑤若p -/>q,且q-/> p,则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

3.从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上看

若条件p以集合A的形式出现,结论q以集合B的形式出现,则

①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②若A

③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④若A-/>B,且A

从集合的观点来判断充要条件的思考方法,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充要条件的理解.

4.应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时须注意的问题.

(1)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反映了条件p和结论q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判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确定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②尝试从条件推结论,结论推条件;

③确立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

④要证明命题的条件是主要的,就既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又要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证明原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充分性,证明逆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必要性.

(2)对于充要条件,要熟悉它的同义词语.

在解题时常常遇到与充要条件同义的词语,如“当且仅当”“必须且只须”“等价于”“……反过来也成立”.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数学语言,对

数学中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理解

1.对充要条件的理解

对于命题“若p则q”,即p是条件,q为结论.

(1)如果已知p-> q,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例如,“若x=y,则x2=y2”是一个真命题,可写成 I

x=y ->x2=y2 ]

“x=y”是“x2=y2”的充分条件,

“x2=y2”是“x=y”的必要条件.

(2)如果既有p-> q,又有p

p q.

这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例如,命题p:x+2是无理数,

命题q:x是无理数.

由于“x+2是无理数” “x是无理数”,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2.从逻辑推理关系上看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是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p和结论q之间的下列关系:

①若p-> q,但q-/> p,则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②若q-> p,但p-/> q,则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③若p-> q,但q-> 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④若p-> q,且┒p-> ┒q,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⑤若p -/>q,且q-/> p,则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

3.从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上看

若条件p以集合A的形式出现,结论q以集合B的形式出现,则

①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②若A

③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④若A-/>B,且A

从集合的观点来判断充要条件的思考方法,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充要条件的理解.

4.应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时须注意的问题.

(1)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反映了条件p和结论q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判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确定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②尝试从条件推结论,结论推条件;

③确立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

④要证明命题的条件是主要的,就既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又要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证明原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充分性,证明逆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必要性.

(2)对于充要条件,要熟悉它的同义词语.

在解题时常常遇到与充要条件同义的词语,如“当且仅当”“必须且只须”“等价于”“……反过来也成立”.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数学语言,对


相关内容

  • "充要条件"教学设计
  • "充要条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及地位与作用:充要条件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它主要讨论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进行等价转换的逻辑基础,是今后的数学学习特别是数学推理的基础.本节内容在高考上也常有直接考查,去年甚至放在大题 ...

  • 3-充要条件
  • 1.2.2 充要条件 教材分析 充要条件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它主要讨论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目的是为今后的数学学习特别是数学推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节内容被安排在高二第一学期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的第二节.教材在学习这节内容前,安排了"四种命题 ...

  • 2014高等数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 荆楚理工学院专升本考试<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二.适用专业: 非数学专业 三.考试方法:闭卷考试 四.考试时间:90分钟 五.试卷结构:总分:100分 其中选择题20分,填空题20分,计算题50分,证明题10分. 六.参考书目: 1.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高等 ...

  •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四川省南部县南隆镇五小 刘成花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最重要途径.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突出多读.多思.让学生在多读,多思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掌握规律,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

  • 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
  • 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 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是指从理解问题开始,经过探索思路,转换问题直至解决问题,进行回 顾的全过程的思维活动. 对于数学解题思维过程,G . 波利亚提出了四个阶段*(见附录),即弄清问题.拟定计划. 实现计划和回顾.这四个阶段思维过程的实质,可以用下列八个字加以概括:理解.转换.实施. ...

  • 关于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 关于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往往在大多数老师的心目中,阅读只作为语文学习的必要手段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人文教育,有着其它任何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 ...

  • 2016数学一大纲
  • 2016年数学一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高等教学 约56% 线性代数 约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约22% 四.试卷题型结 ...

  • 关于[高等数学]教学基本要求的说明
  • 关于<高等数学>教学基本要求的说明 1.这份基本要求是根据原国家教委批准的高等工业学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我校原数学教研组制定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和面临的新时代要求修订而成的. 各章所列基本要求是指一年课程结束后 ...

  • 大学数学教学大纲
  • <大学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一 总学时 252 微积分(上) 5⨯13=65 第一学期 微积分(下) 5⨯17=85 第二学期 教材:四川大学周成壁编<高等数学>第一,二册 线性代数 3⨯17=51 第二学期 教材:<高等代数>(上)王萼芳编 概率统计 3⨯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