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中的英汉词汇的相互渗透现象分析,英语翻译论文|留学生论文网,英语论文网

英语翻译中的英汉词汇的相互渗透现象分析

论文作者:英语论文论文属性:职称论文 Scholarship Papers登出时间:2012-03-21编辑:huangtian2088027点击率:15

论文字数:3057论文编号:org[***********]语种:中文论文 Chinese地区:中国价格:免费论文

收藏:del.icio.usgoogle书签雅虎搜藏百度搜藏

关键词:英语汉语词汇渗透

摘要:文章主要是描述了英语翻译的一些现象的产生,并以英汉词汇之间产生的渗透现象作了一定的研究,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解。

英语翻译中的英汉词汇的相互渗透现象分析

摘 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各种信息的广泛传播,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导致英汉词汇之间的相互渗透现象也越来越多。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于英语翻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词汇 渗透

Abstract Culture communi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and widecommunication of varieties of information,so the mutual infiltration phenomenon of words between Englishand Chinese is also becoming more and more.It is great significant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knowledge con-cerned for English translators.Key words English Chinese words infiltration

世界上所有活的语言都是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当某一特定语言中的词汇无法描述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定事物时,人们往往通过创造新词或借用其他语言的词汇来表述,并最终把它们纳入本民族语言的词汇中。每一个民族语言都离不开吸收其他民族语言来丰富自己。英语尤为突出。英语的借词范围非常广,在2万个左右的常用词中,有大约3/5的词汇是借用而来的。英语经历了古英语、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三个阶段。在此期间,英语被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与法语不同,讲英语的人从未试图保护他们的语言不受其他语言的影响,使得英语的词汇变得如此丰富。在其发展过程中,英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汇,主要是来自法语(French)和拉丁语(Latin),此外还有意大利语(Italian)、西班牙语(Spanish)、希腊语(Greek)、阿拉伯语(Arabian)、澳大利亚语(Australian)、马来西亚语(Malaysian)、印第安语(Indian)、日本语(Japanese)、俄语(Rus-sian)、美洲的词汇(American)、德语(German)、荷兰语(Netherlandish)和斯堪的那维亚语(Scandinavian)等。

因此英语词汇有“世界性词汇”(cosmopolitan vocabulary)之称。那么汉语作为历史悠久、世界上最丰富、最优美、表现力最强的语言之一,有没有进入英语中的呢?回答是肯定的。而且汉语进入英语中去的词汇量在逐渐增多。汉语也是由于不断吸收、借用外来词而丰富起来的。翻开汉语发展史,就可以发现,汉语吸收其他民族语言词汇数量之大也是十分可观的,仅在佛教翻译中,吸收的外来词就达35 000多个。汉语中借来的外来词汇,主要有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是由音译、音译兼意译或者意译而来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前所未有的快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明创造层出不穷,经济贸易竞争发展,体育、娱乐繁荣普及。

所有这一切给人类带来全新的体验、全新的观念,影响着人的思维,也必定在语言中得到表达,文化交流带来了新词汇、新概念、新应用。特别是英语词汇进入汉语,这些新的词汇和表达逐渐流行开来,成为汉语语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英语进入汉语:这种现象很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据资料表明,汉语从英语引入的词汇数量和速度已远远超过汉语本身新词产生的数量和速度。比如:The bag is madeof nylon中的nylon(尼龙),Would you like teaor coffee中的coffee(咖啡),尼龙和咖啡都是音译过来的。许多英语词汇刚刚引入时,在中文中没有相应的译法,无对应物和对应词,就采取直译法,这样既简单又具异国情调,丰富了汉语词汇,许多音译词目前在汉语中广泛传播,独领风骚,特别是在丰富中国的饮食文化方面尤为突出。

比如:沙拉(salad)、布丁(pudding)、汉堡包(hamburger)、巧克力(chocolate)、可口可乐(coca cola)、威士忌(whisky)、吐司(toast)等。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存在,比如:芭蕾(ballet)、沙龙(salon)、模特(model)、拷贝(copy)、艾滋病(AIDS)、克隆(clone)、基因(gene)、维他命(vi-tamin)、费(fee)、麦克风(microphone)、酷(cool)等。有时候,许多英语词汇不能音译时,就采用意译。随着不同语言间思想文化的相互渗透,多数新词所表达的意义在汉语中可能找不到相应的或基本对应的词来表达,人们就通过字面意义来推测或判断意译词的基本含义。比如:快餐(fast food)、自助餐(self_service)、鸡尾酒(cocktail)、智囊(big think)、寻呼机(beeper)、连锁店(chain store)、热线(hot line)、安乐死(eu-thanasia)、隐形眼镜(contact lens)、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手机(mobile phone)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所以计算机词汇层出不穷。比如:软件(software)、在线(online)、网址(website)、网民(netter)等,不胜枚举。汉语进入英语:在我们阅读英语材料时,一些汉语词汇进入英语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保留原文说法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的方法,从“中式”“中国特色”的新词汇的宣传考虑,中国味儿浓的新词汇就可以大胆直译,不必换上洋气些的译文,这样,即保持了词汇的中国味儿,又能让中国文化渗入外国文化,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及中国人思想方面发生的一些变化。

由于国际间交往的需要,中文词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爱好,其使用也变得越来越普及。比如:maotai(茅台酒)、typhoon(台风)、china(瓷器)、Chinatown(唐人街)、longan(龙眼)、ginseng(人参)、litchi(荔枝)等。中国是古老文明的国家,在封建社会中,道教文化源远流长,许多亭台楼阁、庙宇就是那些信奉教义的人所建。英语中有些关于道教的词就采用汉语拼音:tao(道)、taoism(道教)、taoist(道教徒)、zhouyi(周易,也叫yijing易经),里面阐述的是yen yang(阴阳)学说,就连动作kow-tow(叩头)也被借用到英语中去了。kowtow原意是双膝跪下,双手合拜,表示非常虔诚。后来又引申为“唯唯诺诺,自己毫无主见地服从别人的意见”(贬义词)。比如:1 Temple was very small,but people fromall the directions went there and kowtowed tothe deities.(庙虽小,但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来这儿向神灵朝拜。)2 No matter where he worked,he alwayskowtowed to his superior.(不论他到哪儿工作,都对他的上级唯唯诺诺。)3 Be polite,but don’t kowtow to him.(礼貌点儿,但对他不要唯唯诺诺。)在饮食方面,西方人讲究饮食的营养,他们用面做成面饼,烤成面包等简单食品。而中国人用面可做成多种多样的食品。比如:baozi(包子)、jiaozi(饺子)、wonton(馄饨),用豆制品做成towfu(豆腐)。

中国武术名震海内外,所以就出现了英语词汇wushu(武术)、kung fu(功夫)、taijiquan(太极拳)、sanda(散打),这些运动已列为国际体育比赛项目,甚至出场礼节也采用中国式的,即双手合抱,向前迈步,立正,表示“幸会”、“多多指教”、“献丑了”。这可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进入国际场合的国粹。大家翻开词典,会发现英语单词“yen”表示“瘾”、“渴望”,为什么用汉语yen拼音来表示desire、addiction呢?这里面有一定的历史背景:18世纪末,英国对中国实行侵略政策,大量输入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当时很多人染上吸食鸦片的恶习,变卖田地房产,甚至卖儿卖女,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中国人叫做“上瘾”。英国人觉得这个字拼写较简单,又能强烈表达那种欲望,便采用这个词。比如:1 I have a yen for cigarette.(我有吸烟的瘾。)2 She has a yen for knowledge.(她对知识很渴望。)3 He has a yen to be lone in a boat.(他特别喜欢独自一人坐在船上。)有的汉语词汇用到英语中去,其读音与标准汉语已相去甚远。因为有的是按方言读音译出的,有的是传播到别的语言中又转译入英语的。比如tea(茶,茶叶)就是由厦门话dei(读音)演变成tea的。shanghai(动词,使……失去知觉、拐骗、威胁)是由上海这个城市的读音传入英语中去的。

考其来源, 19世纪,美国的水手把往中国的航行(到上海)看作畏途,谁也不愿去,于是船上的船主、大副们组织亲信来到酒吧间,用酒或药将人灌醉劫持到船上,充当低级水手。当他们醒来,已天海一色,只得身不由己到了上海。比如:1 She was shanghaied in Shanghai.(她在上海被拐骗了。)2 He was shanghaied to Africa before lib-eration. http://www.51lunwen.org/translation/2011/1020/0726595002.html (解放前他被拐骗到非洲。)Shangri_la,香格里拉,猛一看,以为是纯正英语,其实这个词也来源于我国。La是藏语“山”,shangri是“世外桃园,乌托邦”。言情小说家Faunes Hilton著的《失去的地平线》(1933年)中,写了一个遐想的世外桃源的地方,安排在西藏高原与世隔绝的地方,小说被好莱坞搬上银幕时,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由于世人厌战,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再加上演员精湛的演技,于是风靡一时,后来上海一位作曲家作曲《香格里拉》,第一次正式译名。综上所述,汉语词汇不论是音译还是意译,都被外国朋友乐意接受,正式成为英语词汇的一部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词汇,随着中国已进入WTO,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正进一步相互渗透,正确使用汉语中的英语词汇和英语中的汉语词汇很有必要,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 周聪慧·汉语中新词汇的翻译·英语自学·福州大学外语系

2 周国珍·英汉详注词典·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3 张源清·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英语翻译中的英汉词汇的相互渗透现象分析

论文作者:英语论文论文属性:职称论文 Scholarship Papers登出时间:2012-03-21编辑:huangtian2088027点击率:15

论文字数:3057论文编号:org[***********]语种:中文论文 Chinese地区:中国价格:免费论文

收藏:del.icio.usgoogle书签雅虎搜藏百度搜藏

关键词:英语汉语词汇渗透

摘要:文章主要是描述了英语翻译的一些现象的产生,并以英汉词汇之间产生的渗透现象作了一定的研究,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解。

英语翻译中的英汉词汇的相互渗透现象分析

摘 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各种信息的广泛传播,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导致英汉词汇之间的相互渗透现象也越来越多。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于英语翻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词汇 渗透

Abstract Culture communi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and widecommunication of varieties of information,so the mutual infiltration phenomenon of words between Englishand Chinese is also becoming more and more.It is great significant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knowledge con-cerned for English translators.Key words English Chinese words infiltration

世界上所有活的语言都是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当某一特定语言中的词汇无法描述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定事物时,人们往往通过创造新词或借用其他语言的词汇来表述,并最终把它们纳入本民族语言的词汇中。每一个民族语言都离不开吸收其他民族语言来丰富自己。英语尤为突出。英语的借词范围非常广,在2万个左右的常用词中,有大约3/5的词汇是借用而来的。英语经历了古英语、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三个阶段。在此期间,英语被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与法语不同,讲英语的人从未试图保护他们的语言不受其他语言的影响,使得英语的词汇变得如此丰富。在其发展过程中,英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汇,主要是来自法语(French)和拉丁语(Latin),此外还有意大利语(Italian)、西班牙语(Spanish)、希腊语(Greek)、阿拉伯语(Arabian)、澳大利亚语(Australian)、马来西亚语(Malaysian)、印第安语(Indian)、日本语(Japanese)、俄语(Rus-sian)、美洲的词汇(American)、德语(German)、荷兰语(Netherlandish)和斯堪的那维亚语(Scandinavian)等。

因此英语词汇有“世界性词汇”(cosmopolitan vocabulary)之称。那么汉语作为历史悠久、世界上最丰富、最优美、表现力最强的语言之一,有没有进入英语中的呢?回答是肯定的。而且汉语进入英语中去的词汇量在逐渐增多。汉语也是由于不断吸收、借用外来词而丰富起来的。翻开汉语发展史,就可以发现,汉语吸收其他民族语言词汇数量之大也是十分可观的,仅在佛教翻译中,吸收的外来词就达35 000多个。汉语中借来的外来词汇,主要有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是由音译、音译兼意译或者意译而来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前所未有的快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明创造层出不穷,经济贸易竞争发展,体育、娱乐繁荣普及。

所有这一切给人类带来全新的体验、全新的观念,影响着人的思维,也必定在语言中得到表达,文化交流带来了新词汇、新概念、新应用。特别是英语词汇进入汉语,这些新的词汇和表达逐渐流行开来,成为汉语语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英语进入汉语:这种现象很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据资料表明,汉语从英语引入的词汇数量和速度已远远超过汉语本身新词产生的数量和速度。比如:The bag is madeof nylon中的nylon(尼龙),Would you like teaor coffee中的coffee(咖啡),尼龙和咖啡都是音译过来的。许多英语词汇刚刚引入时,在中文中没有相应的译法,无对应物和对应词,就采取直译法,这样既简单又具异国情调,丰富了汉语词汇,许多音译词目前在汉语中广泛传播,独领风骚,特别是在丰富中国的饮食文化方面尤为突出。

比如:沙拉(salad)、布丁(pudding)、汉堡包(hamburger)、巧克力(chocolate)、可口可乐(coca cola)、威士忌(whisky)、吐司(toast)等。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存在,比如:芭蕾(ballet)、沙龙(salon)、模特(model)、拷贝(copy)、艾滋病(AIDS)、克隆(clone)、基因(gene)、维他命(vi-tamin)、费(fee)、麦克风(microphone)、酷(cool)等。有时候,许多英语词汇不能音译时,就采用意译。随着不同语言间思想文化的相互渗透,多数新词所表达的意义在汉语中可能找不到相应的或基本对应的词来表达,人们就通过字面意义来推测或判断意译词的基本含义。比如:快餐(fast food)、自助餐(self_service)、鸡尾酒(cocktail)、智囊(big think)、寻呼机(beeper)、连锁店(chain store)、热线(hot line)、安乐死(eu-thanasia)、隐形眼镜(contact lens)、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手机(mobile phone)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所以计算机词汇层出不穷。比如:软件(software)、在线(online)、网址(website)、网民(netter)等,不胜枚举。汉语进入英语:在我们阅读英语材料时,一些汉语词汇进入英语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保留原文说法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的方法,从“中式”“中国特色”的新词汇的宣传考虑,中国味儿浓的新词汇就可以大胆直译,不必换上洋气些的译文,这样,即保持了词汇的中国味儿,又能让中国文化渗入外国文化,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及中国人思想方面发生的一些变化。

由于国际间交往的需要,中文词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爱好,其使用也变得越来越普及。比如:maotai(茅台酒)、typhoon(台风)、china(瓷器)、Chinatown(唐人街)、longan(龙眼)、ginseng(人参)、litchi(荔枝)等。中国是古老文明的国家,在封建社会中,道教文化源远流长,许多亭台楼阁、庙宇就是那些信奉教义的人所建。英语中有些关于道教的词就采用汉语拼音:tao(道)、taoism(道教)、taoist(道教徒)、zhouyi(周易,也叫yijing易经),里面阐述的是yen yang(阴阳)学说,就连动作kow-tow(叩头)也被借用到英语中去了。kowtow原意是双膝跪下,双手合拜,表示非常虔诚。后来又引申为“唯唯诺诺,自己毫无主见地服从别人的意见”(贬义词)。比如:1 Temple was very small,but people fromall the directions went there and kowtowed tothe deities.(庙虽小,但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来这儿向神灵朝拜。)2 No matter where he worked,he alwayskowtowed to his superior.(不论他到哪儿工作,都对他的上级唯唯诺诺。)3 Be polite,but don’t kowtow to him.(礼貌点儿,但对他不要唯唯诺诺。)在饮食方面,西方人讲究饮食的营养,他们用面做成面饼,烤成面包等简单食品。而中国人用面可做成多种多样的食品。比如:baozi(包子)、jiaozi(饺子)、wonton(馄饨),用豆制品做成towfu(豆腐)。

中国武术名震海内外,所以就出现了英语词汇wushu(武术)、kung fu(功夫)、taijiquan(太极拳)、sanda(散打),这些运动已列为国际体育比赛项目,甚至出场礼节也采用中国式的,即双手合抱,向前迈步,立正,表示“幸会”、“多多指教”、“献丑了”。这可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进入国际场合的国粹。大家翻开词典,会发现英语单词“yen”表示“瘾”、“渴望”,为什么用汉语yen拼音来表示desire、addiction呢?这里面有一定的历史背景:18世纪末,英国对中国实行侵略政策,大量输入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当时很多人染上吸食鸦片的恶习,变卖田地房产,甚至卖儿卖女,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中国人叫做“上瘾”。英国人觉得这个字拼写较简单,又能强烈表达那种欲望,便采用这个词。比如:1 I have a yen for cigarette.(我有吸烟的瘾。)2 She has a yen for knowledge.(她对知识很渴望。)3 He has a yen to be lone in a boat.(他特别喜欢独自一人坐在船上。)有的汉语词汇用到英语中去,其读音与标准汉语已相去甚远。因为有的是按方言读音译出的,有的是传播到别的语言中又转译入英语的。比如tea(茶,茶叶)就是由厦门话dei(读音)演变成tea的。shanghai(动词,使……失去知觉、拐骗、威胁)是由上海这个城市的读音传入英语中去的。

考其来源, 19世纪,美国的水手把往中国的航行(到上海)看作畏途,谁也不愿去,于是船上的船主、大副们组织亲信来到酒吧间,用酒或药将人灌醉劫持到船上,充当低级水手。当他们醒来,已天海一色,只得身不由己到了上海。比如:1 She was shanghaied in Shanghai.(她在上海被拐骗了。)2 He was shanghaied to Africa before lib-eration. http://www.51lunwen.org/translation/2011/1020/0726595002.html (解放前他被拐骗到非洲。)Shangri_la,香格里拉,猛一看,以为是纯正英语,其实这个词也来源于我国。La是藏语“山”,shangri是“世外桃园,乌托邦”。言情小说家Faunes Hilton著的《失去的地平线》(1933年)中,写了一个遐想的世外桃源的地方,安排在西藏高原与世隔绝的地方,小说被好莱坞搬上银幕时,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由于世人厌战,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再加上演员精湛的演技,于是风靡一时,后来上海一位作曲家作曲《香格里拉》,第一次正式译名。综上所述,汉语词汇不论是音译还是意译,都被外国朋友乐意接受,正式成为英语词汇的一部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词汇,随着中国已进入WTO,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正进一步相互渗透,正确使用汉语中的英语词汇和英语中的汉语词汇很有必要,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 周聪慧·汉语中新词汇的翻译·英语自学·福州大学外语系

2 周国珍·英汉详注词典·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3 张源清·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相关内容

  • 英语专业本科论文选题汇总
  •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A 英国文学(英国文学的文化研究.作品分析等): ✧ 国别文学研究和地域文学研究 ✧ 文学流派研究 (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存 在主义,黑色幽默,意识流,女性主义文学等) ✧ 作家研究和文本分析 ✧ 中外比较文学研究 B 美国文学(美国文学的文化 ...

  • 近年部分院校硕士论文题目
  • 近年部分院校硕士论文题目 这里收集了近年来部分院校硕士论文的题目,来源于中国期刊网(CNKI).由于保护版权尊重知识产权的要求,没有得到中国期刊网或者论文作者的授权,语言文化翻译网站不能提供全文,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提供论文的中文题目/英文题目,学位授予单位以及论文提交时间,以便于读者查找.需要浏 ...

  • 论如何写好毕业论文
  •   恰当的选题是保证毕业生撰写论文成功的第一步。一个好的选题不仅能使作者从中获益。而且还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恰当的选题要求作者有敏锐的直觉,较高的学术修养和丰富的经验。此外,了解论文写作的相关格式要求,组成部分,追求论文写作的原创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1、准备工作      首先,作者要广泛大 ...

  • 论文写作题目
  • Red and White-----the Dual Symbolic Colors of Tess白色和红色-----苔丝的双重象征色 Fang Hongjian-the Tragic Figure Struggling in "Fortress Besieged" 挣扎于&q ...

  • (全英文论文)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语篇衔接与连贯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 ...

  • (全英文论文)致加西亚的信对中国大学生创业的启示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 ...

  • 英语论文题目1
  • I.英汉对比与翻译 1.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 中英思维模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3. 汉语习语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4. 中英文写作中篇章结构差异之分析 5. 被动语态语用功能及翻译 6. 英译汉中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 7.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8. 英汉颜色/动物词语义及其文化内涵对比 9. ...

  • 蒂姆伯顿电影[大鱼]中的虚构意象和冒险精神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初中英语读写技能综合教学模式研究 2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 3 英汉翻译中文化负迁移引起的偏误分析 4 关于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探讨 5 边缘人群的孤独与无奈--对<夜访吸血鬼>中路易斯的研究 6 图式理论 ...

  • 汉语类论文题目
  • 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对外汉语论文题目 1. 论汉字的性质 2. 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3. 许慎六书说论评 4. 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5. 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6. "'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 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8. 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9. 论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