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合肥市城市规划工作的片段回忆

参加合肥市城市规划工作的片段回忆

劳 诚

作者简介:原合肥市规划局副局长、总工程师

我是1961年9月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毕业,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到合肥城建局工作的。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处在极度困难时期。1960年11月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宣布“三年不搞城市规划”,合肥城市规划工作与全国各地一样处于停顿状态。城建局没有规划任务,规划科的同事们没有事情可做,只能把过去“一·五”和“大跃进”时期所做的规划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不过我从整理过的资料档案中也了解了一些合肥“一·五”以来的城市规划工作情况,这对我后来做规划工作是有帮助的。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城市规划工作作为城市建设领域里“封、资、修”的典型来批判,规划人员像许保春、方运德等同志全部下放农村,城建局局长陈衡同志也在农村接受“改造”。我当时因在搞“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的建筑设计工作,和程华昭同志一起被暂时留在城里。由于没有下放,所以亲历了一段合肥城市规划工作从被迫停顿到逐步恢复的过程。

1968年安徽省成立了以李德生为首的军管会,局势相对稳定一点。合肥市开始制订国民经济“四·五”规划,相继有一些规模不大的项目要建设,比如建一处小的新华书店之类。但城市规划已被批判,如何定位?这时,人们开始认识到要搞城市建设不能没有城市规划作指导。

当时的合肥市城建革命领导小组决定配合市里的“四·五”计划修订合肥“四·五”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我留在城里,于是决定由我负责做合肥“四·五”城市总体规划,(实际上是要我绘一幅合肥“四·五”城市总体规划图并一份说明书)。相关计划资料由当时负责建管工作的王维炎同志提供。记得我绘了一幅二万伍千分之一的合肥城市总体规划图以及说明书。该图是我根据市里国民经济“四·五”计划的要求,在1964年调整规划草图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基本上是58年规划的成果。记得“四·五”规划的重点是继续发展西南郊,规划保留了黄山路园林大道,一环路(当时还没有二环路,一环南路是走芜湖路的),已经有了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北、西南伸展三翼的初步轮廓。规划比较粗,连用地指标也没有,这是合肥恢复城市规划工作的第一份规划图(图纸估计已丢失)。

“林彪事件”后,“极左”思潮暂时有所收敛。1973年9月国家建委城建局在合肥召开全国城市规划小型座谈会。全国有13个省、自治区,26个市县参加,这是国家建委城建局在全国恢复城市规划工作的一次努力。陈衡同志还没有“解放”,由张肇生同志负责会务工作。为了迎接会议的召开,记得在炎热的夏季,冒着酷暑,许保春、劳诚、曹金余等同志赶制了一套万分之一的合肥城市总体规划图(广告色彩图),共计三幅图纸:现状图、近期规划图、远期规划图。在这次规划图中,合肥市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北、西南伸展三翼的规划形态已经比较清晰,为1979年正式编制总体规划打下了基础。总图修编组在座谈会上介绍了合肥城市总体规划,国家建委城建局对合肥市从“四·五”以来开始逐步恢复城市规划工作表示赞赏,这也是全国城市规划小型座谈会选择在合肥召开的原因(这套图纸可能也已丢失)。

为了在全国恢复城市规划工作。建设部在会上讨论并制订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意见》等三个文件。国家建委城建局规划处副处长王凡同志亲临合肥指导,我在王凡同志指导下也参加了文件的起草。会议期间王凡同志对合肥市的城市规划工作作了肯定的评价。当时合肥恢复城市规划工作在全国先行一步。

1977年下半年为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做准备,市建委规划管理处曾对合肥市现状用地作了一次普查。具体工作由丁舜、劳诚、徐晓东、陈金山等负责。在此之前,合肥市历次城市总体规划都没有用地指标这一重要内容,所以局里下决心要搞清楚城市用地情况。经调查合

肥每个居民城市现状用地为100平方米左右,填补了用地指标这项空缺。这项指标一直沿用至今。

1979年合肥市开始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这是合肥城市规划史上第一次正式编制的较为规范的城市总体规划。所以在合肥市城市规划史上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为了编制好规划,成立了以李任之同志为首的省市领导参加的合肥市城市规划领导小组。一些带政策性的问题,比如城市性质、规划期限、城市人口、城市规模等重大问题均由合肥市城市规划领导小组决定。规划编制完成后经安徽省有关部门审查,报国务院批准方可执行。所以也是合肥市从法律意义上讲第一次正式编制的城市规划。合肥市原建设局局长陈衡同志已恢复工作(注1),具体领导了这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划科科长杨自泉同志负责组织协调,许保春、方运德、劳诚、王丽梅、何朝芳等同志参加了总图修编工作,程华昭同志在第一线应付建管工作。 在总图修编过程中,仍然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城市太大了不好”,“还是搞小城市的方针”等城市建设指导方针。规划确定合肥城市人口近期1985年来控制在60万人左右,远期2000年控制在70万人左右,加上郊区20余万人,到2000末城市总人口不得突破100万人。 合肥城市总体布局以老城区为中心,向东、北、西南发展三个工业区,城市发展方向主要是向西和西南,明确了“风扇状”的布局形态(注2)。

城市道路按功能分为公路、交通干道、生活干道、支路、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等。当时市内交通除了公交车外,主要依靠自行车解决。

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上肯定了环形、放射、加方格网的格局,同时对两条主要交通干道一东西向的浦信大道,南北向的安淮大道作了探讨。

在总体规划说明书“附件”,《合肥旧城区改造规划初步意见》中提出要建设市府广场、博物馆广场及淮河路文化商业步行街、城隍庙步行街,首次提出要沿古城墙建设环城公园等等。

以上是1979年修编的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较有特色的几个方面。1982年国务院批准了该规划,1984年该规划荣获1984年度城市规划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无一等奖)。并被编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一书中(P-199)。(注3)

我认为合肥市第一轮总体规划虽然获得很高的荣誉,是一项优秀规划,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规划尚不能从更大的空间地域范围(比如从皖中地区范围)来规划其远景的发展。虽然当时安徽省还没有编制区域规划来指导城市规划,国内也还没有提出市域城镇体系,城市群等概念,但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远景规划视野应扩大一点,应从周边相关地区较大范围来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

二、规划受“还是搞小城市的方针”政策的影响极大,作为当时拥有近6000万人口的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按搞小城市的方针来搞规划显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当时,我们搞城市规划的同志感到像合肥这样的中等城市,又是省会城市,城市人口控制得过少,往往还不到规划期人口规模就被会突破,规划缺少指导意义。应该按邓小平后来提出来的,让沿海先发展起来的思路,让省会城市先发展起来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合肥第一轮修编总体规划,虽然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年代,但我们规划人员还没有摆脱旧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没有摆脱前苏联城市规划经验的影响。比如城市发展规模的预测还是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的增长来确定,而忽略了市场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巨大影响。城市人口计算仍然沿用劳动平衡法进行人口计算,也没有考虑到城市动态发展的现实。

四、城市道路网络系统是基本合理的。但城市道路网密度过小,导致交通向主干道过分集中,容易引起交通堵塞。支路(次干道)太少,不能有效组织单向交通。经计算,第一轮总体规划合肥道路网密度还不到《规范》指标的一半。

1982年国务院批准合肥市第一轮总体规划后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十几年间,合肥

按照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旧城改造、环城公园建设、开发区建设三件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的还对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1983年开始合肥“两路改造”(即旧城改造)工程,该工程在全国率先突破计划经济时期改造旧城的模式,创造性地采用开发经营的办法改造旧城,取得了显著成绩。另外“两路”改造还提出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后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建设部曾在合肥召开旧城改造会议,把合肥的经验迅速推向全国各地。但合肥旧城改造也有不足之处,对旧城内大量存在的历史文化遗产没有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二、1983年年底~1985年建设合肥环城公园。当时我任合肥园林处总工程师兼合肥园林管理处规划设计室主任,主持合肥环城公园的规划设计工作。环城公园1985年基本建成,1986年荣获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对国内有一定影响,例如沈阳的南运河带状公园,南通濠城河环状绿带等都是继合肥环城公园之后进行的(详细内容有专题材料)。

三、在市委、市政府“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的方针指导下,合肥开发区的建设度过了艰难的创业阶段。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火车站试验区初具规模。其中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经济技术开区的建设,我认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规划上是作为新合肥设想开发的.开发区位于合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西南向,跨过了“312”国道(高速公路),拉开了城市骨架,为合肥建设成现代化大城市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是由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合肥城市建设也进入了快车道。

到1994年春合肥城市人口已达112万人,大大突破了第一轮总体规划2000年远期城市人口控制在70万以内的目标。在此期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也突破了第一轮总体规划的远期用地的范围。城市快运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重新修编合肥市总体规划。

1995年初,市政府决定修编第二轮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并成立了以代市长马元飞为组长,副市长厉德才为副组长的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吴正鼎(负责总图修编组织协调),常务副主任劳诚、副主任夏有才,副主任毕竞宏(负责总体修编业务指导)。具体规划修编工作由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室负责,总体室主任张峰、副主任黄德清、吴建国以及何朝芳、刘泽海、史强、孙宁宁、陈玲、袁松亭等参加了总图修编工作。技术资料室主任王荣负责提供有关资料。这次总图修编的特点是以市政府、规划局的名义做,必须由代表市政府的规划局来确定本次规划的战略目标,指导思想等重大问题。时任规划局总规划师的我责无旁贷。负责起草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文件。另外,在修编过程中,我也与总体室的同志交换意见,提出一些具体想法。

1996年3月,在合肥召开了《合肥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专家论证会,建设部规划司副司长王景慧参加了论证会,参会的还有赵士修、邹德慈、汪德华、周日良、清华大学朱自煊教授,同济大学陈秉钊教授以及江苏省规划院、安徽省建设厅规划处的专家。会议通过了《纲要》并提出修改意见。此后,合肥市规划院总体是按《纲要》要求进行修编工作。规划完成后,1996年通过了安徽省评委的评审。

1997年元月,吴正鼎、劳诚、夏有才、毕竞宏、张峰、朱兴云、王荣等赴京向建设部汇报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省建设厅厅长谢志平、合肥市副市长厉德才汇报了修编工作情况,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夏有才汇报了总体规划。听取汇报后,建设部规划司副司长王景慧认为合肥市总体规划很好地吸收了上一轮规划的好经验,具备上报条件;肯定了规划对城市性质表述中“合肥是华东、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这一点。提出对人口资料要进一步核实。王景慧同志对合肥老城区的开发比较关注,他担心老城区密度愈来愈大,规划要有意识将其分解出来,商业中心、行政中心都在里面有问题,老诚区中商业、金融开发强度

过高。老城区既要保持活力,又要保持环境质量,开发强度过高将引起交通堵塞(不幸言中!)。邹德慈同志认为对老城区建设容量要严格控制,文字上要严一点,城市用地15平方公里比较适当,但要避免摊大饼,要维护好环境质量。合肥总体规划城市交通问题研究得不够,应做专题研究。1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可考虑轻轨交通,但要做可行性研究。

1997年,合肥市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正式上报国务院审批。

现在看来,合肥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在吸收第一轮总体规划经验的基础上有了些突破。

一、规划突出了合肥在全省、华东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略地位。编制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分析了合肥在华东、全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域内的战略地位。提出合肥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说明这一轮规划能从更大范围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合肥,开始认识到合肥应该突破省域、市域的界限,融入华东地区,融入长江三角洲。思路开阔了。

二、城市总体布局向西南突破了“312”国道,突破了“风扇状”布局的形态,大城市骨架初现。

三、首次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并对市域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分析。在确定人口规模时摒弃了劳动平衡法,摆脱了前苏联的影响。市区非农业人口预测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平滑指数模型进行预测。同时,确定了城市总人口为市区非农业人口、城市农业人口、城市暂住人口之和,这种计算方法比较符合我国国情。

新一轮规划确定:近期2000年合肥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135万人以内;远期2010年控制在165万人以内。

四、首次编制了综合交通规划。其中道路系统规划,道路网布局,继续采用环形、放射加方格网系统。在方格网道路中。根据合肥道路网密度不足的问题加密了路网,形成“五纵、五横”的格局,这是对原来路网规划的完善。另外在公共交通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快速轻轨交通的设想。

五、合肥第二轮总体规划值得一提的是规划的编制者除了劳诚、夏有才为六十年代高校毕业的老规划师外,其余像张峰、毕竟宏、黄德清、吴建国等均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校毕业的年青规划师,其中:总体室主任张峰就是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生,现是同济在读硕士研究生。年青的规划师们更富朝气,更少旧框框的约束,更多新的理念,他们是合肥市城市规划未来的希望。

合肥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合肥老城区(包括环城公园在内的旧城区)集中建成了行政、商贸、金融、信息为主的市中心区;老城区还保留了不少历史文化遗产,如何严格控制老城区建筑容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控制高层建筑数量,控制老城区城市轮廓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另外老城区交通问题日益严重,如何理顺“井”字形干道骨架,如何增加老城区内的次干道以及停车场等问题有待解决。

二是综合交通规划深度不够,对建设城市快速轻轨交通仅仅作了原则设想。 建设部规划司的领导同志表示,全国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深圳市总体规划有所创新。深圳市规划有一系列专项研究作为依据,建设部推荐这种做法,认为合肥也应该有几项专题研究作为支撑。

综上所述合肥市第二轮总体规划是在第一轮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实完善,并在某些领域根据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情况又有所突破,因此,第二轮规划比第一轮规划大大前进了一步。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逐步走向成熟。

1998年我从市规划局退休。退休之后,市规划局仍聘我当技术顾问。2001年末到2002年初,合肥市成立了新的领导班子。鉴于老城区的人口过于集中,建筑密集,基本上处于饱

和状态。根据新一轮总体规划对老城区要严格控制容量,避免超强度开发的要求,为了减轻老城区的压力,市里新领导提出将位于老城区内的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迁往新区。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选址(我没有参加选址工作)。经研究,市政府领导最后选定在合肥市的西南方向、十八公里铁路专用线以南,合九铁路线以东,金寨路以西,“312”国道以北的一块地,该地离市中心约7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

新区地块形状基本完整,接近方形。作为合肥市的政务文化中心(商贸中心仍留在老城区)我认为其用地规模基本合理。现状在新区地块范围内有一座化肥厂及一组储油灌,以及沿金寨路有几个从“小三线”迁来的单位外,其余均为农田。城市快速干道(二环路)在地块偏北处自东向西通过;另外在地块中间,自西向东有一条十五里河通过。地块的地形是平缓起伏的丘陵地。

我认为:合肥政务文化新区的选址方案合理,其规模大小也是合适的。因为,政务文化新区位于主城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合肥的西南向,是合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的合肥新区。所以合肥政务新区,也就是合肥市的政治中心位于新、旧城之间,其区位位置是合理的。

选址确定之后,开始征集政务文化新区的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的性质应属于分区规划的范畴。在此期间,我前后提供了两个方案(比例尺均为万分之一)。第一个方案我在市政府组织的专家座谈会上作了介绍,座谈会上共展示了约十几个方案,最终没有确定实施方案。 我做的第二个方案就是现在正在实施的方案。该方案是由规划局提供万分之一地形图专门请我做的。我对做这个方案是比较认真的。下笔之前,先收集了有关城市中心地区规划的有关资料如:澳大利亚堪培拉的规划;法国巴黎市中心地区的规划;北京市中心地区的规划。觉得这些城市中心地区的规划都是经典之作,是充分结合自然环境的典范,值得借鉴。 在学习了经典作品之后,我仔细研究了该地块现状自然条件,认为该地块中间地带条件最为优越,因为地块东边有化肥厂、储油灌及一些单位;地块基本上是农田,最适宜布置市中心用地。

另外,要使合肥政务文化中心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必须结合地块的自然环境来创造,才能规划出独具特色的环境。我认为十五里河流经本地块是该地块富有特色的自然环境因素。借鉴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在市中心设计了格里芬湖的例子,设想在十五里河下游栏坝蓄水形成政务区的人工湖,使政务区环境得以优化。浏览中外城市史,市中心设计的范例如堪培拉、巴黎、北京等城市中心无不运用水将自然佳景引入中心,而形成城市中心与环境完美结合的环境设计。堪培拉的格里芬湖、巴黎的塞纳河、城岛、北京的三海,无不如此。水景的引入使严谨对称的市中心建筑群与活泼灵动的水景结合在一起,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可以产生令人神往的城市景观。

根据上述两点设想,于是就形成了以南北为政务文化轴,以人工湖为东西生态轴的政务文化新区中心的主体布局框架。

政务区道路网规划采用方格网的形式,路网走向基本上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其南北向干道是从主城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引来,如潜山路、石台路、怀宁路、东至路、圣泉路等;东西向道路除了已建成的二环路外,还增加了休宁路、祁门路和南环路等;次干道布置在干道之间,间距约300一500米不等,路网密度高于主城区。次干道接上城市快速干道二环路处,用平行于二环的辅道引开,干道与二环路相交处采用互通式立交,沿人工湖畔设计自由式的游步道。

在用地布局上,中间地带设计了一道宽300米长l500米的中央绿带。市政府中心布置在绿带北端,公共建筑布置在绿带两侧,公共建筑外围布置居住区。沿“312”国道、合九铁路、金寨路布置防护绿地。

该方案作为实施方案其道路骨架已初步建成,人工湖也形成。在实施中作了局部调整,

如南部的行政中心已改为体育中心,但总体方案格局基本不变。结合自然地形形成的人工湖,碧波荡漾,景色宜人吸引了不少从主城区来的市民。人工湖被命名为“天鹅湖”,“天鹅湖”的命名没有征求我这个原创者的意见。我认为该名字“洋”味太重,强烈的“洋”文化痕迹,有损合肥市民的民族尊严。建议应该从合肥地区历史文化中去寻找合适的命名,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

以上是我四十五年以来参加合肥市城市规划工作几个重点片段回忆。合肥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热爱合肥这座城市。但这也导致我工作范围比较狭窄,有些观点可能会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提出来供同行们研究指正。

参加合肥市城市规划工作的片段回忆

劳 诚

作者简介:原合肥市规划局副局长、总工程师

我是1961年9月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毕业,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到合肥城建局工作的。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处在极度困难时期。1960年11月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宣布“三年不搞城市规划”,合肥城市规划工作与全国各地一样处于停顿状态。城建局没有规划任务,规划科的同事们没有事情可做,只能把过去“一·五”和“大跃进”时期所做的规划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不过我从整理过的资料档案中也了解了一些合肥“一·五”以来的城市规划工作情况,这对我后来做规划工作是有帮助的。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城市规划工作作为城市建设领域里“封、资、修”的典型来批判,规划人员像许保春、方运德等同志全部下放农村,城建局局长陈衡同志也在农村接受“改造”。我当时因在搞“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的建筑设计工作,和程华昭同志一起被暂时留在城里。由于没有下放,所以亲历了一段合肥城市规划工作从被迫停顿到逐步恢复的过程。

1968年安徽省成立了以李德生为首的军管会,局势相对稳定一点。合肥市开始制订国民经济“四·五”规划,相继有一些规模不大的项目要建设,比如建一处小的新华书店之类。但城市规划已被批判,如何定位?这时,人们开始认识到要搞城市建设不能没有城市规划作指导。

当时的合肥市城建革命领导小组决定配合市里的“四·五”计划修订合肥“四·五”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我留在城里,于是决定由我负责做合肥“四·五”城市总体规划,(实际上是要我绘一幅合肥“四·五”城市总体规划图并一份说明书)。相关计划资料由当时负责建管工作的王维炎同志提供。记得我绘了一幅二万伍千分之一的合肥城市总体规划图以及说明书。该图是我根据市里国民经济“四·五”计划的要求,在1964年调整规划草图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基本上是58年规划的成果。记得“四·五”规划的重点是继续发展西南郊,规划保留了黄山路园林大道,一环路(当时还没有二环路,一环南路是走芜湖路的),已经有了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北、西南伸展三翼的初步轮廓。规划比较粗,连用地指标也没有,这是合肥恢复城市规划工作的第一份规划图(图纸估计已丢失)。

“林彪事件”后,“极左”思潮暂时有所收敛。1973年9月国家建委城建局在合肥召开全国城市规划小型座谈会。全国有13个省、自治区,26个市县参加,这是国家建委城建局在全国恢复城市规划工作的一次努力。陈衡同志还没有“解放”,由张肇生同志负责会务工作。为了迎接会议的召开,记得在炎热的夏季,冒着酷暑,许保春、劳诚、曹金余等同志赶制了一套万分之一的合肥城市总体规划图(广告色彩图),共计三幅图纸:现状图、近期规划图、远期规划图。在这次规划图中,合肥市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北、西南伸展三翼的规划形态已经比较清晰,为1979年正式编制总体规划打下了基础。总图修编组在座谈会上介绍了合肥城市总体规划,国家建委城建局对合肥市从“四·五”以来开始逐步恢复城市规划工作表示赞赏,这也是全国城市规划小型座谈会选择在合肥召开的原因(这套图纸可能也已丢失)。

为了在全国恢复城市规划工作。建设部在会上讨论并制订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意见》等三个文件。国家建委城建局规划处副处长王凡同志亲临合肥指导,我在王凡同志指导下也参加了文件的起草。会议期间王凡同志对合肥市的城市规划工作作了肯定的评价。当时合肥恢复城市规划工作在全国先行一步。

1977年下半年为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做准备,市建委规划管理处曾对合肥市现状用地作了一次普查。具体工作由丁舜、劳诚、徐晓东、陈金山等负责。在此之前,合肥市历次城市总体规划都没有用地指标这一重要内容,所以局里下决心要搞清楚城市用地情况。经调查合

肥每个居民城市现状用地为100平方米左右,填补了用地指标这项空缺。这项指标一直沿用至今。

1979年合肥市开始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这是合肥城市规划史上第一次正式编制的较为规范的城市总体规划。所以在合肥市城市规划史上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为了编制好规划,成立了以李任之同志为首的省市领导参加的合肥市城市规划领导小组。一些带政策性的问题,比如城市性质、规划期限、城市人口、城市规模等重大问题均由合肥市城市规划领导小组决定。规划编制完成后经安徽省有关部门审查,报国务院批准方可执行。所以也是合肥市从法律意义上讲第一次正式编制的城市规划。合肥市原建设局局长陈衡同志已恢复工作(注1),具体领导了这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划科科长杨自泉同志负责组织协调,许保春、方运德、劳诚、王丽梅、何朝芳等同志参加了总图修编工作,程华昭同志在第一线应付建管工作。 在总图修编过程中,仍然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城市太大了不好”,“还是搞小城市的方针”等城市建设指导方针。规划确定合肥城市人口近期1985年来控制在60万人左右,远期2000年控制在70万人左右,加上郊区20余万人,到2000末城市总人口不得突破100万人。 合肥城市总体布局以老城区为中心,向东、北、西南发展三个工业区,城市发展方向主要是向西和西南,明确了“风扇状”的布局形态(注2)。

城市道路按功能分为公路、交通干道、生活干道、支路、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等。当时市内交通除了公交车外,主要依靠自行车解决。

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上肯定了环形、放射、加方格网的格局,同时对两条主要交通干道一东西向的浦信大道,南北向的安淮大道作了探讨。

在总体规划说明书“附件”,《合肥旧城区改造规划初步意见》中提出要建设市府广场、博物馆广场及淮河路文化商业步行街、城隍庙步行街,首次提出要沿古城墙建设环城公园等等。

以上是1979年修编的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较有特色的几个方面。1982年国务院批准了该规划,1984年该规划荣获1984年度城市规划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无一等奖)。并被编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一书中(P-199)。(注3)

我认为合肥市第一轮总体规划虽然获得很高的荣誉,是一项优秀规划,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规划尚不能从更大的空间地域范围(比如从皖中地区范围)来规划其远景的发展。虽然当时安徽省还没有编制区域规划来指导城市规划,国内也还没有提出市域城镇体系,城市群等概念,但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远景规划视野应扩大一点,应从周边相关地区较大范围来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

二、规划受“还是搞小城市的方针”政策的影响极大,作为当时拥有近6000万人口的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按搞小城市的方针来搞规划显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当时,我们搞城市规划的同志感到像合肥这样的中等城市,又是省会城市,城市人口控制得过少,往往还不到规划期人口规模就被会突破,规划缺少指导意义。应该按邓小平后来提出来的,让沿海先发展起来的思路,让省会城市先发展起来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合肥第一轮修编总体规划,虽然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年代,但我们规划人员还没有摆脱旧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没有摆脱前苏联城市规划经验的影响。比如城市发展规模的预测还是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的增长来确定,而忽略了市场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巨大影响。城市人口计算仍然沿用劳动平衡法进行人口计算,也没有考虑到城市动态发展的现实。

四、城市道路网络系统是基本合理的。但城市道路网密度过小,导致交通向主干道过分集中,容易引起交通堵塞。支路(次干道)太少,不能有效组织单向交通。经计算,第一轮总体规划合肥道路网密度还不到《规范》指标的一半。

1982年国务院批准合肥市第一轮总体规划后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十几年间,合肥

按照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旧城改造、环城公园建设、开发区建设三件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的还对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1983年开始合肥“两路改造”(即旧城改造)工程,该工程在全国率先突破计划经济时期改造旧城的模式,创造性地采用开发经营的办法改造旧城,取得了显著成绩。另外“两路”改造还提出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后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建设部曾在合肥召开旧城改造会议,把合肥的经验迅速推向全国各地。但合肥旧城改造也有不足之处,对旧城内大量存在的历史文化遗产没有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二、1983年年底~1985年建设合肥环城公园。当时我任合肥园林处总工程师兼合肥园林管理处规划设计室主任,主持合肥环城公园的规划设计工作。环城公园1985年基本建成,1986年荣获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对国内有一定影响,例如沈阳的南运河带状公园,南通濠城河环状绿带等都是继合肥环城公园之后进行的(详细内容有专题材料)。

三、在市委、市政府“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的方针指导下,合肥开发区的建设度过了艰难的创业阶段。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火车站试验区初具规模。其中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经济技术开区的建设,我认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规划上是作为新合肥设想开发的.开发区位于合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西南向,跨过了“312”国道(高速公路),拉开了城市骨架,为合肥建设成现代化大城市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是由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合肥城市建设也进入了快车道。

到1994年春合肥城市人口已达112万人,大大突破了第一轮总体规划2000年远期城市人口控制在70万以内的目标。在此期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也突破了第一轮总体规划的远期用地的范围。城市快运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重新修编合肥市总体规划。

1995年初,市政府决定修编第二轮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并成立了以代市长马元飞为组长,副市长厉德才为副组长的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吴正鼎(负责总图修编组织协调),常务副主任劳诚、副主任夏有才,副主任毕竞宏(负责总体修编业务指导)。具体规划修编工作由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室负责,总体室主任张峰、副主任黄德清、吴建国以及何朝芳、刘泽海、史强、孙宁宁、陈玲、袁松亭等参加了总图修编工作。技术资料室主任王荣负责提供有关资料。这次总图修编的特点是以市政府、规划局的名义做,必须由代表市政府的规划局来确定本次规划的战略目标,指导思想等重大问题。时任规划局总规划师的我责无旁贷。负责起草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文件。另外,在修编过程中,我也与总体室的同志交换意见,提出一些具体想法。

1996年3月,在合肥召开了《合肥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专家论证会,建设部规划司副司长王景慧参加了论证会,参会的还有赵士修、邹德慈、汪德华、周日良、清华大学朱自煊教授,同济大学陈秉钊教授以及江苏省规划院、安徽省建设厅规划处的专家。会议通过了《纲要》并提出修改意见。此后,合肥市规划院总体是按《纲要》要求进行修编工作。规划完成后,1996年通过了安徽省评委的评审。

1997年元月,吴正鼎、劳诚、夏有才、毕竞宏、张峰、朱兴云、王荣等赴京向建设部汇报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省建设厅厅长谢志平、合肥市副市长厉德才汇报了修编工作情况,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夏有才汇报了总体规划。听取汇报后,建设部规划司副司长王景慧认为合肥市总体规划很好地吸收了上一轮规划的好经验,具备上报条件;肯定了规划对城市性质表述中“合肥是华东、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这一点。提出对人口资料要进一步核实。王景慧同志对合肥老城区的开发比较关注,他担心老城区密度愈来愈大,规划要有意识将其分解出来,商业中心、行政中心都在里面有问题,老诚区中商业、金融开发强度

过高。老城区既要保持活力,又要保持环境质量,开发强度过高将引起交通堵塞(不幸言中!)。邹德慈同志认为对老城区建设容量要严格控制,文字上要严一点,城市用地15平方公里比较适当,但要避免摊大饼,要维护好环境质量。合肥总体规划城市交通问题研究得不够,应做专题研究。1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可考虑轻轨交通,但要做可行性研究。

1997年,合肥市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正式上报国务院审批。

现在看来,合肥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在吸收第一轮总体规划经验的基础上有了些突破。

一、规划突出了合肥在全省、华东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略地位。编制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分析了合肥在华东、全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域内的战略地位。提出合肥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说明这一轮规划能从更大范围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合肥,开始认识到合肥应该突破省域、市域的界限,融入华东地区,融入长江三角洲。思路开阔了。

二、城市总体布局向西南突破了“312”国道,突破了“风扇状”布局的形态,大城市骨架初现。

三、首次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并对市域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分析。在确定人口规模时摒弃了劳动平衡法,摆脱了前苏联的影响。市区非农业人口预测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平滑指数模型进行预测。同时,确定了城市总人口为市区非农业人口、城市农业人口、城市暂住人口之和,这种计算方法比较符合我国国情。

新一轮规划确定:近期2000年合肥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135万人以内;远期2010年控制在165万人以内。

四、首次编制了综合交通规划。其中道路系统规划,道路网布局,继续采用环形、放射加方格网系统。在方格网道路中。根据合肥道路网密度不足的问题加密了路网,形成“五纵、五横”的格局,这是对原来路网规划的完善。另外在公共交通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快速轻轨交通的设想。

五、合肥第二轮总体规划值得一提的是规划的编制者除了劳诚、夏有才为六十年代高校毕业的老规划师外,其余像张峰、毕竟宏、黄德清、吴建国等均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校毕业的年青规划师,其中:总体室主任张峰就是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生,现是同济在读硕士研究生。年青的规划师们更富朝气,更少旧框框的约束,更多新的理念,他们是合肥市城市规划未来的希望。

合肥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合肥老城区(包括环城公园在内的旧城区)集中建成了行政、商贸、金融、信息为主的市中心区;老城区还保留了不少历史文化遗产,如何严格控制老城区建筑容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控制高层建筑数量,控制老城区城市轮廓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另外老城区交通问题日益严重,如何理顺“井”字形干道骨架,如何增加老城区内的次干道以及停车场等问题有待解决。

二是综合交通规划深度不够,对建设城市快速轻轨交通仅仅作了原则设想。 建设部规划司的领导同志表示,全国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深圳市总体规划有所创新。深圳市规划有一系列专项研究作为依据,建设部推荐这种做法,认为合肥也应该有几项专题研究作为支撑。

综上所述合肥市第二轮总体规划是在第一轮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实完善,并在某些领域根据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情况又有所突破,因此,第二轮规划比第一轮规划大大前进了一步。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逐步走向成熟。

1998年我从市规划局退休。退休之后,市规划局仍聘我当技术顾问。2001年末到2002年初,合肥市成立了新的领导班子。鉴于老城区的人口过于集中,建筑密集,基本上处于饱

和状态。根据新一轮总体规划对老城区要严格控制容量,避免超强度开发的要求,为了减轻老城区的压力,市里新领导提出将位于老城区内的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迁往新区。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选址(我没有参加选址工作)。经研究,市政府领导最后选定在合肥市的西南方向、十八公里铁路专用线以南,合九铁路线以东,金寨路以西,“312”国道以北的一块地,该地离市中心约7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

新区地块形状基本完整,接近方形。作为合肥市的政务文化中心(商贸中心仍留在老城区)我认为其用地规模基本合理。现状在新区地块范围内有一座化肥厂及一组储油灌,以及沿金寨路有几个从“小三线”迁来的单位外,其余均为农田。城市快速干道(二环路)在地块偏北处自东向西通过;另外在地块中间,自西向东有一条十五里河通过。地块的地形是平缓起伏的丘陵地。

我认为:合肥政务文化新区的选址方案合理,其规模大小也是合适的。因为,政务文化新区位于主城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合肥的西南向,是合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的合肥新区。所以合肥政务新区,也就是合肥市的政治中心位于新、旧城之间,其区位位置是合理的。

选址确定之后,开始征集政务文化新区的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的性质应属于分区规划的范畴。在此期间,我前后提供了两个方案(比例尺均为万分之一)。第一个方案我在市政府组织的专家座谈会上作了介绍,座谈会上共展示了约十几个方案,最终没有确定实施方案。 我做的第二个方案就是现在正在实施的方案。该方案是由规划局提供万分之一地形图专门请我做的。我对做这个方案是比较认真的。下笔之前,先收集了有关城市中心地区规划的有关资料如:澳大利亚堪培拉的规划;法国巴黎市中心地区的规划;北京市中心地区的规划。觉得这些城市中心地区的规划都是经典之作,是充分结合自然环境的典范,值得借鉴。 在学习了经典作品之后,我仔细研究了该地块现状自然条件,认为该地块中间地带条件最为优越,因为地块东边有化肥厂、储油灌及一些单位;地块基本上是农田,最适宜布置市中心用地。

另外,要使合肥政务文化中心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必须结合地块的自然环境来创造,才能规划出独具特色的环境。我认为十五里河流经本地块是该地块富有特色的自然环境因素。借鉴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在市中心设计了格里芬湖的例子,设想在十五里河下游栏坝蓄水形成政务区的人工湖,使政务区环境得以优化。浏览中外城市史,市中心设计的范例如堪培拉、巴黎、北京等城市中心无不运用水将自然佳景引入中心,而形成城市中心与环境完美结合的环境设计。堪培拉的格里芬湖、巴黎的塞纳河、城岛、北京的三海,无不如此。水景的引入使严谨对称的市中心建筑群与活泼灵动的水景结合在一起,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可以产生令人神往的城市景观。

根据上述两点设想,于是就形成了以南北为政务文化轴,以人工湖为东西生态轴的政务文化新区中心的主体布局框架。

政务区道路网规划采用方格网的形式,路网走向基本上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其南北向干道是从主城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引来,如潜山路、石台路、怀宁路、东至路、圣泉路等;东西向道路除了已建成的二环路外,还增加了休宁路、祁门路和南环路等;次干道布置在干道之间,间距约300一500米不等,路网密度高于主城区。次干道接上城市快速干道二环路处,用平行于二环的辅道引开,干道与二环路相交处采用互通式立交,沿人工湖畔设计自由式的游步道。

在用地布局上,中间地带设计了一道宽300米长l500米的中央绿带。市政府中心布置在绿带北端,公共建筑布置在绿带两侧,公共建筑外围布置居住区。沿“312”国道、合九铁路、金寨路布置防护绿地。

该方案作为实施方案其道路骨架已初步建成,人工湖也形成。在实施中作了局部调整,

如南部的行政中心已改为体育中心,但总体方案格局基本不变。结合自然地形形成的人工湖,碧波荡漾,景色宜人吸引了不少从主城区来的市民。人工湖被命名为“天鹅湖”,“天鹅湖”的命名没有征求我这个原创者的意见。我认为该名字“洋”味太重,强烈的“洋”文化痕迹,有损合肥市民的民族尊严。建议应该从合肥地区历史文化中去寻找合适的命名,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

以上是我四十五年以来参加合肥市城市规划工作几个重点片段回忆。合肥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热爱合肥这座城市。但这也导致我工作范围比较狭窄,有些观点可能会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提出来供同行们研究指正。


相关内容

  • 模拟相亲活动策划书
  • 模拟"相亲"人文关怀 唯美情缘 一 活动背景: 恋爱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感受.大学生已经进入恋爱季节,其花前月下本是无可厚非.据有关调查,我国高校大学生恋爱现象十分普遍,但大学恋爱很多只是给你人生一段美好的回忆,一段恋爱的经历,由于会因为种种原因你们终究不能一起步入礼堂,最终选择相亲 ...

  • 中科大简历
  • 求职意向 XX 安徽省合肥市xxxxx (+86-551) xxxxx: (+86) 137xxxxx [email protected] 教育背景 2005至今 工作及实习经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xxxx系 (xxxx学士) GPA:3.48/4.3 加权均分:85; 2008.7-2008.8 合肥新东 ...

  • 语文课上的"拔苗助长"
  • 语文课上的"拔苗助长" --学习后的反思 11月11日,我满怀喜悦,和几位小学语文优质课获奖老师一起,踏上了合肥之旅,走进了名师的课堂. 这次,我有幸聆听了教育专家崔峦老师的讲座,他带领我们温习了小学语文各学年段的教学目标.听完了讲座,我如沐春雨,似有"山重水复疑无路, ...

  • 记合肥语文和美课堂听课心得
  • 用美的理念唤醒美的课堂 --记合肥语文和美课堂听课心得 2017年10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合肥银瑞林酒店举办的第十届"和美课堂"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本次研讨观摩活动邀请到了吴勇.林莘.何捷.陈琴.虞大明.刘彬彬.薛法根.窦桂梅等8位全国名家名师,展示了8节示范课,课后 ...

  • 名著导读提纲
  •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作者生平简介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小说有<狂人日 记>, {孔乙己}.<药> ...

  • 回忆渡江南下和进军大西南
  • 1948年秋,在辽沈.平津.淮海战役取得伟大胜利,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大部被歼灭之后,蒋介石妄图凭借长江这一天堑扼守江南,形成南北分治局面.毛主席.党中央及时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并很快部署大军渡江南下,消灭国民党的残余势力, ...

  • "查摆找补创"活动第二阶段剖析材料
  • "查摆找补创"活动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的尾声.通过这段时间学习xx书记的动员讲话,学习胡锦涛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参加区里召开的动员大会,参加各类座谈和结合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确实感到活动很有必要和及时.现在已是夜深人静,寂静的深夜让我得以静静地反思自己的工作和思 ...

  • 雷锋月活动总结
  • 合肥市锦绣小学 2015年雷锋月"三月,爱与我同行"系列活动总结 一.指导思想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也反映了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几十年来,雷锋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不断茁壮成长.作为学校一项传统教育活动,随着三 ...

  • 重阳节策划案
  • 重 阳 节 策 划 书 主办方:安徽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活动地点:合肥市紫蓬山 活动时间:2016年9月初9(星期日) 目录 一.活动背景 (一)历史背景 .....................................3 (二)现实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