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校园环境对身处其中的师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具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对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会有积极的引领作用。昌岗中路小学以构建“智慧”校园,创造幸福人生为目标,进行建设“智慧”校园文化环境的研究,可以说是学校发展独辟蹊径的做法。 一、民主参与,科学规划 我校遵循师生“民主参与”的原则,通过“教师金点子建议”、教代会的提案和少代会提案等方式,集中师生的智慧,共同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我们整体规划了“三纵五横两块”的校园文化布局,让学校的楼道、走廊、特色阵地都凸显教育主题。“三纵”是指教学楼的三条楼道以廉洁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校史校情教育为主题布置;“五横”是指教学楼的五条走廊,分别设计成党支部、团支部、少先队以及各学科的宣传园地,同时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发挥各楼层的教育功能;“两块”是指少先队的校内教育基地——“杰出共产党人碑林”和“廉洁文化墙”。 二、校内挖潜,一室多用 由于学校原来的场地不足,建筑面积有限,加上很多专用场室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使得学校的办公场地严重不足,专用场室不足。 学校通过缜密思考,大刀阔斧地对学校的场室进行了大的调整。首先是对校园进行了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好每一个场室和每一处空间,把一室多用作为场室建设的重要原则。学校原有的两个电脑室由于其中一个室设备落后,几乎没有使用,造成场室的闲置,而教师的办公室又严重不足。为此把其中一个电脑室改造成教师会议室和行政办公室,把原来的行政办公室改为教师的办公室,一下所有的教师办公区域就大大增加了。 同时我们把队部室、广播室和直播室进行整合,让少先队的广播讲话及队部学习工作更为方便;把工会室、荣誉室和家长义工会工作室合并,大大提高场室的利用率;桌椅设计上花些功夫,就把综合实践活动室、棋室、书法室整合起来。 由于学校坚持校内挖潜,一室多用,使学校在没有增加建筑面积的情况下,大大改善了教师的办公条件,增加了教学用室,同时方便了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文化注入,统整校色 学校的校园建设,注重文化内涵的注入,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办公室教育智慧文化设计活动”让教师提出智慧育人的口号,经过教师们的讨论,每个办公室都有一条全校教师认同的教育口号镶嵌在墙上。通过开展“个性化班级设计活动”,各班师生共同设计班旗、班徽、口号、吉祥物等个性化标志物,同时班级还有各自的红领巾争章台等个性化园地。这些建设都诠释了学校的“智慧”理念。 学校还善于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发挥校园文化设计公司的作用,结合学校的设计思路与理念,把它较好地结合起来,设计较有校园特色的文化阵地和场室。比如学校之前没有校色,因此各个场室的色调很不统一。经过学校师生的投票,确定了“粉黄、粉绿”作为学校的校色,学校的办公室、会议室、专用场室的建设都采用校色为基色,达到了很好的设计效果,体现了学校文化的统一性。 在环境建设中,学校注重点与面,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如学校专题墙报和中队墙报的结合,校园固定楼道、走廊文化和学校活动展板的配合等,使学校的环境建设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时效性。 四、校园建设,“目中有人” 校园环境的“目中有人”是指建设规划要由学校的“人”——师生来参与,建设是以方便“人”——师生为目的,建设的内容要反映“人”——师生的精神追求和校园生活,建设的宗旨是引领“人”——师生文化品位。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要为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便利,要促进师生的精神和生命成长。在建设中要把师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情况展现在环境中。学校的办公室有师德标语,走廊上有学生的美术和书法作品展示,楼道上有师生的活动情况及以师生为原型的教育展板。以师生的榜样来教育人是以人为本的做法。在建设中采用环保材料,保护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如学校的展板采用有机片和内嵌式安装方式,既方便更换作品,减少可能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又降低了建设成本,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由于我校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中着眼长远,充分发挥师生的聪明才智,把学校的办学思想与专业设计公司的技术实力有机结合,使我校的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智慧”的文化日益显现,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办学的提升和师生的发展。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学校的校园环境对身处其中的师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具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对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会有积极的引领作用。昌岗中路小学以构建“智慧”校园,创造幸福人生为目标,进行建设“智慧”校园文化环境的研究,可以说是学校发展独辟蹊径的做法。 一、民主参与,科学规划 我校遵循师生“民主参与”的原则,通过“教师金点子建议”、教代会的提案和少代会提案等方式,集中师生的智慧,共同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我们整体规划了“三纵五横两块”的校园文化布局,让学校的楼道、走廊、特色阵地都凸显教育主题。“三纵”是指教学楼的三条楼道以廉洁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校史校情教育为主题布置;“五横”是指教学楼的五条走廊,分别设计成党支部、团支部、少先队以及各学科的宣传园地,同时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发挥各楼层的教育功能;“两块”是指少先队的校内教育基地——“杰出共产党人碑林”和“廉洁文化墙”。 二、校内挖潜,一室多用 由于学校原来的场地不足,建筑面积有限,加上很多专用场室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使得学校的办公场地严重不足,专用场室不足。 学校通过缜密思考,大刀阔斧地对学校的场室进行了大的调整。首先是对校园进行了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好每一个场室和每一处空间,把一室多用作为场室建设的重要原则。学校原有的两个电脑室由于其中一个室设备落后,几乎没有使用,造成场室的闲置,而教师的办公室又严重不足。为此把其中一个电脑室改造成教师会议室和行政办公室,把原来的行政办公室改为教师的办公室,一下所有的教师办公区域就大大增加了。 同时我们把队部室、广播室和直播室进行整合,让少先队的广播讲话及队部学习工作更为方便;把工会室、荣誉室和家长义工会工作室合并,大大提高场室的利用率;桌椅设计上花些功夫,就把综合实践活动室、棋室、书法室整合起来。 由于学校坚持校内挖潜,一室多用,使学校在没有增加建筑面积的情况下,大大改善了教师的办公条件,增加了教学用室,同时方便了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文化注入,统整校色 学校的校园建设,注重文化内涵的注入,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办公室教育智慧文化设计活动”让教师提出智慧育人的口号,经过教师们的讨论,每个办公室都有一条全校教师认同的教育口号镶嵌在墙上。通过开展“个性化班级设计活动”,各班师生共同设计班旗、班徽、口号、吉祥物等个性化标志物,同时班级还有各自的红领巾争章台等个性化园地。这些建设都诠释了学校的“智慧”理念。 学校还善于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发挥校园文化设计公司的作用,结合学校的设计思路与理念,把它较好地结合起来,设计较有校园特色的文化阵地和场室。比如学校之前没有校色,因此各个场室的色调很不统一。经过学校师生的投票,确定了“粉黄、粉绿”作为学校的校色,学校的办公室、会议室、专用场室的建设都采用校色为基色,达到了很好的设计效果,体现了学校文化的统一性。 在环境建设中,学校注重点与面,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如学校专题墙报和中队墙报的结合,校园固定楼道、走廊文化和学校活动展板的配合等,使学校的环境建设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时效性。 四、校园建设,“目中有人” 校园环境的“目中有人”是指建设规划要由学校的“人”——师生来参与,建设是以方便“人”——师生为目的,建设的内容要反映“人”——师生的精神追求和校园生活,建设的宗旨是引领“人”——师生文化品位。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要为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便利,要促进师生的精神和生命成长。在建设中要把师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情况展现在环境中。学校的办公室有师德标语,走廊上有学生的美术和书法作品展示,楼道上有师生的活动情况及以师生为原型的教育展板。以师生的榜样来教育人是以人为本的做法。在建设中采用环保材料,保护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如学校的展板采用有机片和内嵌式安装方式,既方便更换作品,减少可能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又降低了建设成本,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由于我校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中着眼长远,充分发挥师生的聪明才智,把学校的办学思想与专业设计公司的技术实力有机结合,使我校的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智慧”的文化日益显现,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办学的提升和师生的发展。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