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土地理教学

厚积薄发

——浅谈乡土地理教学

新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正如新课程中所指出的“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南通市2012届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最后一道题:“请你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至少三条,并说明理由(9分)。”一道乡土地理题,仔细分析是整个初中地理的归纳和总结。

想要学好乡土地理,贵在平时积累。尽管乡土地理的教学安排在九年制义务教学地理教学的最后部分,但是也应注意引进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乡土地理讲的是学生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学生从小熟悉的,但是并不等于学生已认识和理解了家乡的地理环境,这中间还有一个将感知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时,学生知道了世界上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两种类型——乡村和城市,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比较它们在房屋密度、高矮、道路宽窄、车辆、绿地、水域、人口职业等众多方面的差异,学生就理解了不同类型的聚落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并引导学生根据我们所居住的乡村聚落,寻找它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等,这就是一次很有效果的乡土地理渗透。又如我们在学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时,引导学生关注我们所处地区的地势——第三级阶梯,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当学生形成有意识的关注之后,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提问的方法教学,如学习“我国的温度带划分图”时,问:“南通地区处于哪一温度带?”学习《自然资源》一节可以问:“我们生活的家乡有哪些资源?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不可再生资源?该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师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也需要多开展课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学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时,可先布置学生对家乡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用水水源来自哪里?农业生产以哪种灌溉方式为主?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等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想要学好乡土地理,还要做好综合提升。学生通过学习《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有能力将已学的地理方法运用乡土地理的学习。而且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高度体现了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有机结合。学完即可举一反三将我们家乡做为一个区域加以综合分析,学生会感到可谈及的知识点很多,一下子又抓不住要点,就像这次的考题,不知从何说起,就以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乡土地理教学要求,择要加以分析:

1、 分析、评价家乡地理位置特点。

可指导学生阅读《江苏省地图》,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南通的地理位置: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入海口,与上海市隔江相望。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南通周围的地形分析其地理位置特点,并作出分析。南通过去南有长江,交通不便而称“难通”,一座世界级的大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和正在建设的崇启长江大桥将使南通与上海和江南的交通运输更为便捷;新长铁路,宁启铁路穿境而过。南通站现已融入国家铁路网,从南通可以到达全国各地;加上原有的长江水路和航空,对外交通十分畅通,经济加速发展,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

2、 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等诸方面的影响。 鼓励学生查找《南通政府网》,择要摘录,全班交流。南通地处北纬31°41'-32°43'、东经120°12'-121°55'之间,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温和宜人;分布于海拔五六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属于种植业类型,全市耕地总面积700万亩,土壤肥沃,适种范围广,盛产水稻、蚕茧、棉花、油菜等作物。天然和人工河流都较多,临江靠海,水产

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文蛤、紫菜、河鳗、沙蚕、对虾的出口创汇基地。吕四渔场是全国四大渔场、世界九大渔场之一。被誉为“鱼米之乡”。 3、 说明家乡人口数量,人口变化的基本情况。

南通是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最早、人口数量增长控制效果最为显著的城市。这点学生都有体会,班上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至2009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762.66万,人口出生率为6.24‰,人口死亡率7.75‰,学生通过计算得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1‰,属于负增长。分析得出南通的人口状况呈现三大特点:首先,南通是全国计划生育开展最早、人口数量增长控制效果最为显著的城市;其次,南通是一个人口环境相对优良的城市;此外,南通也是全国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地区之一。

4、结合实际说明家乡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

这一点又似将泛泛而谈,学生只需抓住几点:河流、大气、植被,这也是这次答题的切入点之

一。单就河流而言,由于工业的发展,河流遭受污染的情况比较严重,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可提出一下改进措施,如: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废水处理技术水平,在生产和生活中大力提倡节约用水。

5、 举例说明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至少一个方面所发生的重

大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

可指导学生作如下回答:南通是我国最早列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位于沪宁杭工业区。我国著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体育之乡”和“长寿之乡”。通剧是南通地方戏曲剧种,原称僮子戏,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

关于这个考题的答案,可以从环境、农业、工业、人口、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入手。只有平日注重积累,加上后期综合提升,才能厚积薄发。

参考资料:

1、陈澄 樊杰《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6年

2、中国南通政府网

3、南通人口网

厚积薄发

——浅谈乡土地理教学

新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正如新课程中所指出的“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南通市2012届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最后一道题:“请你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至少三条,并说明理由(9分)。”一道乡土地理题,仔细分析是整个初中地理的归纳和总结。

想要学好乡土地理,贵在平时积累。尽管乡土地理的教学安排在九年制义务教学地理教学的最后部分,但是也应注意引进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乡土地理讲的是学生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学生从小熟悉的,但是并不等于学生已认识和理解了家乡的地理环境,这中间还有一个将感知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时,学生知道了世界上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两种类型——乡村和城市,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比较它们在房屋密度、高矮、道路宽窄、车辆、绿地、水域、人口职业等众多方面的差异,学生就理解了不同类型的聚落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并引导学生根据我们所居住的乡村聚落,寻找它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等,这就是一次很有效果的乡土地理渗透。又如我们在学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时,引导学生关注我们所处地区的地势——第三级阶梯,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当学生形成有意识的关注之后,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提问的方法教学,如学习“我国的温度带划分图”时,问:“南通地区处于哪一温度带?”学习《自然资源》一节可以问:“我们生活的家乡有哪些资源?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不可再生资源?该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师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也需要多开展课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学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时,可先布置学生对家乡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用水水源来自哪里?农业生产以哪种灌溉方式为主?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等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想要学好乡土地理,还要做好综合提升。学生通过学习《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有能力将已学的地理方法运用乡土地理的学习。而且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高度体现了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有机结合。学完即可举一反三将我们家乡做为一个区域加以综合分析,学生会感到可谈及的知识点很多,一下子又抓不住要点,就像这次的考题,不知从何说起,就以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乡土地理教学要求,择要加以分析:

1、 分析、评价家乡地理位置特点。

可指导学生阅读《江苏省地图》,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南通的地理位置: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入海口,与上海市隔江相望。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南通周围的地形分析其地理位置特点,并作出分析。南通过去南有长江,交通不便而称“难通”,一座世界级的大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和正在建设的崇启长江大桥将使南通与上海和江南的交通运输更为便捷;新长铁路,宁启铁路穿境而过。南通站现已融入国家铁路网,从南通可以到达全国各地;加上原有的长江水路和航空,对外交通十分畅通,经济加速发展,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

2、 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等诸方面的影响。 鼓励学生查找《南通政府网》,择要摘录,全班交流。南通地处北纬31°41'-32°43'、东经120°12'-121°55'之间,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温和宜人;分布于海拔五六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属于种植业类型,全市耕地总面积700万亩,土壤肥沃,适种范围广,盛产水稻、蚕茧、棉花、油菜等作物。天然和人工河流都较多,临江靠海,水产

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文蛤、紫菜、河鳗、沙蚕、对虾的出口创汇基地。吕四渔场是全国四大渔场、世界九大渔场之一。被誉为“鱼米之乡”。 3、 说明家乡人口数量,人口变化的基本情况。

南通是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最早、人口数量增长控制效果最为显著的城市。这点学生都有体会,班上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至2009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762.66万,人口出生率为6.24‰,人口死亡率7.75‰,学生通过计算得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1‰,属于负增长。分析得出南通的人口状况呈现三大特点:首先,南通是全国计划生育开展最早、人口数量增长控制效果最为显著的城市;其次,南通是一个人口环境相对优良的城市;此外,南通也是全国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地区之一。

4、结合实际说明家乡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

这一点又似将泛泛而谈,学生只需抓住几点:河流、大气、植被,这也是这次答题的切入点之

一。单就河流而言,由于工业的发展,河流遭受污染的情况比较严重,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可提出一下改进措施,如: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废水处理技术水平,在生产和生活中大力提倡节约用水。

5、 举例说明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至少一个方面所发生的重

大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

可指导学生作如下回答:南通是我国最早列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位于沪宁杭工业区。我国著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体育之乡”和“长寿之乡”。通剧是南通地方戏曲剧种,原称僮子戏,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

关于这个考题的答案,可以从环境、农业、工业、人口、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入手。只有平日注重积累,加上后期综合提升,才能厚积薄发。

参考资料:

1、陈澄 樊杰《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6年

2、中国南通政府网

3、南通人口网


相关内容

  • 乡土地理教材 教学 教育之我见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乡土地理教材 教学 教育之我见 作者:燕守栋 来源:<新华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第10期 教学离不开教材.乡土地理教学需要乡土地理教材来支撑,乡土地理教材是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乡土地理教育是乡土地理教学 ...

  • 对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究
  • 当前,我省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了多个版本的教材,这些教材版本的设计与编排,都充分考虑到了各地区的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及问题.我们连云港使用的是鲁教版教材,其编排设计与江苏地区的乡土地理课程及教学实际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许多地方有待改进和提高.为了适应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显得尤为重 ...

  • 论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开发乡土资源的重要性
  • 论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开发乡土资源的重要性 椒江六中 张春花([1**********]) [摘 要]:新颁<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 ...

  • 乡土历史教学实践
  • 乡土历史教学实践 --------历史有效教学的突破口 作者单位:濮阳市华龙区第二中学 姓名: 刘申 出生年月:1969年3月29日 学历:本科 职称:中教一级 电话:[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乡土历史教学实践 --------历史有效教学的突破口 ...

  • 浅谈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 浅谈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 教育中的应用 陈 蓉 蓉 马壁小学 [摘要]: 目前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农村也有自身的优势,如有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等,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和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美术课程的要求及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主动地学会开发与利用具有乡土气息的美术 ...

  • 乡土资源与中职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乡土资源与中职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 作者:黄金霞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3年第06期 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视各地历史.人文和民俗风情资源,利用乡土资源,弥补现行语文教材的不足,在很大意义上延伸了中职语文课堂 ...

  • 谈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原则_杨军
  • <教学与管理> 1999年第7期 谈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原则 ● 山西朔州师范 杨 军 乡土地理的教学已经进行了许多年,根据"一纲多本"和"面向当地"的课程改革原则,各地都在探讨乡土地理教学和教材编写,但乡土教材的编写远落后于乡土地理教学,而且没有专 ...

  • dz农村乡土文化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 邓州<农村乡土文化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 ...

  • 潮汕地区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现状及研究对策①
  • 潮汕地区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现状及研究对策① 江伟娜卢思虹辜家广② 指导老师:黄景忠 一.前言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根基和灵魂.文化是维系社会的纽带,是一个社会进行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当今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经济,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

  • 陕西地区乡土文化历史与现状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年 月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们对乡土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对乡土文化的发掘.认识.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正在持续升温.通过对其现状的了解,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保护和传承我们当地宝贵的非物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