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考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考

摘要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既是生态哲学的主题之一,也是人类普遍关注且必须予以解决的基本问题,更是当前我国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可持续地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人与自然的关系现状,探讨自然辨证法视野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内涵,以及提出了人与自然关系构建的有限途径,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与自然科学发展观自然辩证法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在迅速提高,这些成果都得益于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把这一时期称为现代文明时代。这一时期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工业化水平高使得生产效率加快、教育受到极大的重视使得普及化程度高,科学技术作为综合竞争力的标志引起了技术水平的不断革新。但在我们看到进步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1]。例如自然界中各种延迟爆发的威胁正在急剧变成现实:近年造成十多万人死亡的印度洋海啸,核污染和食品致病,资源的匮乏和无节制的开发,大气失衡中的酷暑,生态失衡下的瘟疫(“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生命优生情结造成的疯牛、克隆人等。这些都造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种因生存需要和生产发展而导致的失衡对人类生存的危害逐渐加大,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正确认识个体与自然、群体与自然,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尊重自然、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通过合理、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相处、

同存共生的关系[2]。

一、 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

在我国,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国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资源消耗大,环境破坏严重的基础上的,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越来越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我国的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状况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基本状况是: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系统脆弱及自然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3]。

(一)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

这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地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43%、18%、35%。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而且资源种类不全。我国水资源紧缺,人均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北方地区更为匮乏。

(二)自然资源消耗大

《2004 年地球生存报告》指出:在自然资源消耗量上,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比全球人均生态赤字还高0.4公顷。在这份报告所列出的各国生态足迹排名中,中国排名第75位,低于亚洲国家中的日本、韩国、蒙古。从人均生态足迹来看,中国为1.5公顷,低于2.2公顷的全球平均水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高达0.8公顷,而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4公顷。专家们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自然消耗量还将迅速增加,中国的整体生态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三)环境破坏严重

我国环境破坏也十分严重,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国

土总面积的 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 1 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而在当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被列为全球的最缺水国家之一。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中,70%是水旱灾害,水旱灾害中,70%又是旱灾。我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27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13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941万吨,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含

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二者关系高级阶段的产物。它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式从简单、抽象向日益丰富的具体上升。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4-5]。

第一阶段:人与自然原始的和谐统一。在原始漫长的历史中,人类靠从生态系统中吸取天然生活资料维持生存,人类全部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都建立在依赖于周围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此时自然生态系统没有受到外力的破坏,它凭借自我调节而保持自身原有的平衡。人处于依赖和服从自然的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比较协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所陶醉的就是这种境界。

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发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由于过度放大和膨胀了人的主体性,缺乏生态环保意识,因而对自然造成空前严重的伤害,人类自身也面临着深刻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

第三阶段: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人类意识到因片面追求发展而导致自然生态危机的严重后果时,便开始探索并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建立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又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价值和自然规律充分认识和尊重的基础上的。因而它既不同于第一阶段人与自然原始的和谐关系,更不同于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对这两个阶段进行否定之否定的结晶。人类通过对

自然的积极干预和改造,不断改变原生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平衡系统。这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它与原生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平衡状态。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既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与自然的对抗,也不是“以环境为中心”的人从属于自然,而是人与自然的有序结合、有机协调和协同进化。

三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径选择

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大自然孕育了人类并哺育了人类,人类来自于自然并回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同根同源,密不可分。人作为自然之子,既不能存在于自然之外,更不能高居于自然之上,而是存在于自然之中,与自然生死相依,命根维系。因此,人应该当把自己融入自然界之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在自然面前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态度,对自然的索取不能超过自然的再生能力,对自然的排放不能超过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在满足人类存在和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制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大自然的损害。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维护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6]。

目前我国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多重困境,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7]。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十分重视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不能走一些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认真地探索和实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8]。

(一)科技创新的途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显著特征,因此,科技创新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生态化发展方向,

也就是要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将生态学作为科技创新的科学基础,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将生态文明作为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形成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推进科技进步,进而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整个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功能、范式、体制的全方位的“绿色”转换。具体地就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首先,建构生态化的科学技术体系,提高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规律充分认识和把握基础之上的,这是人与自然相适应的发展模式[9]。在具体操作中要根据社会生态运动规律的特征,围绕人口、资源、环境等实际问题,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人口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等,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的发展,建立一个学科门类结构齐全的大“绿色”科学技术体系;其次,建构支持可持续性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科学技术,围绕对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科学技术,集中力量开展科学研究,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及驾驭自然的能力;再次,建构生态化的产业经济技术体系,把发展循环经济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在按照社会生态运动规律来科学、有效地安排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处理的基础上,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要求,建立以生态农业、工业和环保产业为核心的生态化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

(二)制度创新的途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必须建构一种新的制度框架,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社会关系的制度安排,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证。这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一要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采用绿色 GNP和GDP的评价标准。把是否促进生态的良好发展加入国民经济的核算当中,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二要建立综合的经济决策机制。把人口、资源和环境等要素考虑在内,从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入手,建立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三要建立确保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的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

投资机制。四要树立正确的“绿色”政绩观。将绿色GDP作为评价的标准[41]。杜绝以往不惜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搞形象工程的现象,切实保护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地。五要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造成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是其重要环节,胡锦涛同志指出:“继续加强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立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执行已经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研究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依法严肃查处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0]。

(三)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让人们真正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宣传是提高公众的人口、资源、环境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在具体实践中要加大宣传创新力度,增强他们与自然相容的态度、价值和行动,从而使广大的公众自觉地投身于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事业中来;同时加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提高公众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及公众有效参与决策能力的关键。

总之,我们必须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价值导向。

三、结 语

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是我国国情的需要,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它更是对人类社会工业化以来人与自然关系反思结果。与传统社会相比,工业社会推动了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工业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它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又使人类

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生态危机等威胁,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尖锐。面对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人类从自身所受的各种灾难中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我们不能去盲目征服自然、主宰自然,妄图做自然的主人。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世界各国达成的共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文抓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热点问题,通过对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分析,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内涵的全面解读,提出了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选择的方式和途径,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战奎.关于生态经济学的几点元思考[J] .甘肃社会科学,2005,3(4):224-226

[2]魏洪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6(1):10-15

[3]陈墀成.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哲学反思[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李荣梅.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4):105-107

[5]李文耀.人与自然关系演变发展的历史与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 1991,5(2):11-16

[6]林红梅.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8(3):19-23

[7]张红梅.论人与自然关系现代理念的构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4(6):15-18

[8]魏波.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中北大学学报.2007,23(4)11-14

[9]郑元同.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透视与战略选择[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2):133-136

[10]陶玉标.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谈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J].东南亚纵横.2004,22(1):34-37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考

摘要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既是生态哲学的主题之一,也是人类普遍关注且必须予以解决的基本问题,更是当前我国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可持续地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人与自然的关系现状,探讨自然辨证法视野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内涵,以及提出了人与自然关系构建的有限途径,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与自然科学发展观自然辩证法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在迅速提高,这些成果都得益于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把这一时期称为现代文明时代。这一时期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工业化水平高使得生产效率加快、教育受到极大的重视使得普及化程度高,科学技术作为综合竞争力的标志引起了技术水平的不断革新。但在我们看到进步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1]。例如自然界中各种延迟爆发的威胁正在急剧变成现实:近年造成十多万人死亡的印度洋海啸,核污染和食品致病,资源的匮乏和无节制的开发,大气失衡中的酷暑,生态失衡下的瘟疫(“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生命优生情结造成的疯牛、克隆人等。这些都造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种因生存需要和生产发展而导致的失衡对人类生存的危害逐渐加大,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正确认识个体与自然、群体与自然,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尊重自然、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通过合理、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相处、

同存共生的关系[2]。

一、 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

在我国,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国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资源消耗大,环境破坏严重的基础上的,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越来越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我国的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状况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基本状况是: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系统脆弱及自然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3]。

(一)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

这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地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43%、18%、35%。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而且资源种类不全。我国水资源紧缺,人均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北方地区更为匮乏。

(二)自然资源消耗大

《2004 年地球生存报告》指出:在自然资源消耗量上,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比全球人均生态赤字还高0.4公顷。在这份报告所列出的各国生态足迹排名中,中国排名第75位,低于亚洲国家中的日本、韩国、蒙古。从人均生态足迹来看,中国为1.5公顷,低于2.2公顷的全球平均水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高达0.8公顷,而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4公顷。专家们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自然消耗量还将迅速增加,中国的整体生态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三)环境破坏严重

我国环境破坏也十分严重,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国

土总面积的 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 1 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而在当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被列为全球的最缺水国家之一。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中,70%是水旱灾害,水旱灾害中,70%又是旱灾。我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27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13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941万吨,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含

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二者关系高级阶段的产物。它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式从简单、抽象向日益丰富的具体上升。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4-5]。

第一阶段:人与自然原始的和谐统一。在原始漫长的历史中,人类靠从生态系统中吸取天然生活资料维持生存,人类全部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都建立在依赖于周围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此时自然生态系统没有受到外力的破坏,它凭借自我调节而保持自身原有的平衡。人处于依赖和服从自然的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比较协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所陶醉的就是这种境界。

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发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由于过度放大和膨胀了人的主体性,缺乏生态环保意识,因而对自然造成空前严重的伤害,人类自身也面临着深刻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

第三阶段: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人类意识到因片面追求发展而导致自然生态危机的严重后果时,便开始探索并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建立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又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价值和自然规律充分认识和尊重的基础上的。因而它既不同于第一阶段人与自然原始的和谐关系,更不同于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对这两个阶段进行否定之否定的结晶。人类通过对

自然的积极干预和改造,不断改变原生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平衡系统。这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它与原生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平衡状态。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既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与自然的对抗,也不是“以环境为中心”的人从属于自然,而是人与自然的有序结合、有机协调和协同进化。

三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径选择

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大自然孕育了人类并哺育了人类,人类来自于自然并回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同根同源,密不可分。人作为自然之子,既不能存在于自然之外,更不能高居于自然之上,而是存在于自然之中,与自然生死相依,命根维系。因此,人应该当把自己融入自然界之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在自然面前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态度,对自然的索取不能超过自然的再生能力,对自然的排放不能超过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在满足人类存在和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制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大自然的损害。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维护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6]。

目前我国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多重困境,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7]。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十分重视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不能走一些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认真地探索和实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8]。

(一)科技创新的途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显著特征,因此,科技创新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生态化发展方向,

也就是要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将生态学作为科技创新的科学基础,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将生态文明作为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形成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推进科技进步,进而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整个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功能、范式、体制的全方位的“绿色”转换。具体地就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首先,建构生态化的科学技术体系,提高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规律充分认识和把握基础之上的,这是人与自然相适应的发展模式[9]。在具体操作中要根据社会生态运动规律的特征,围绕人口、资源、环境等实际问题,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人口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等,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的发展,建立一个学科门类结构齐全的大“绿色”科学技术体系;其次,建构支持可持续性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科学技术,围绕对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科学技术,集中力量开展科学研究,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及驾驭自然的能力;再次,建构生态化的产业经济技术体系,把发展循环经济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在按照社会生态运动规律来科学、有效地安排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处理的基础上,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要求,建立以生态农业、工业和环保产业为核心的生态化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

(二)制度创新的途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必须建构一种新的制度框架,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社会关系的制度安排,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证。这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一要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采用绿色 GNP和GDP的评价标准。把是否促进生态的良好发展加入国民经济的核算当中,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二要建立综合的经济决策机制。把人口、资源和环境等要素考虑在内,从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入手,建立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三要建立确保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的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

投资机制。四要树立正确的“绿色”政绩观。将绿色GDP作为评价的标准[41]。杜绝以往不惜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搞形象工程的现象,切实保护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地。五要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造成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是其重要环节,胡锦涛同志指出:“继续加强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立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执行已经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研究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依法严肃查处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0]。

(三)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让人们真正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宣传是提高公众的人口、资源、环境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在具体实践中要加大宣传创新力度,增强他们与自然相容的态度、价值和行动,从而使广大的公众自觉地投身于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事业中来;同时加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提高公众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及公众有效参与决策能力的关键。

总之,我们必须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价值导向。

三、结 语

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是我国国情的需要,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它更是对人类社会工业化以来人与自然关系反思结果。与传统社会相比,工业社会推动了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工业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它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又使人类

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生态危机等威胁,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尖锐。面对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人类从自身所受的各种灾难中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我们不能去盲目征服自然、主宰自然,妄图做自然的主人。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世界各国达成的共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文抓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热点问题,通过对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分析,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内涵的全面解读,提出了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选择的方式和途径,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战奎.关于生态经济学的几点元思考[J] .甘肃社会科学,2005,3(4):224-226

[2]魏洪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6(1):10-15

[3]陈墀成.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哲学反思[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李荣梅.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4):105-107

[5]李文耀.人与自然关系演变发展的历史与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 1991,5(2):11-16

[6]林红梅.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8(3):19-23

[7]张红梅.论人与自然关系现代理念的构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4(6):15-18

[8]魏波.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中北大学学报.2007,23(4)11-14

[9]郑元同.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透视与战略选择[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2):133-136

[10]陶玉标.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谈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J].东南亚纵横.2004,22(1):34-37


相关内容

  • 关于构建企业和谐工作环境的思考与实践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构建企业和谐工作环境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李洪毕 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年第04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并正式将其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 ...

  • 关于怎样建设和谐校园的思考
  • 关于怎样建设和谐校园的思考 杨家坊中学 周艳辉 内容摘要: 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建设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既要加强校园自然环境的建设,也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和谐的领导班子是建设和谐校 ...

  • 关于平面设计的几点思考
  • INTELLIGENCE人文论坛 关于平面设计的几点思考 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 朱小乐 摘要:平面设计中要考虑本土文化特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设计中要有超前意识.包装设计要考虑绿色设计因素,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平面设计本土文化 超前设计 绿色设计 文化,就 ...

  • 马克思第一章思考题作业及答案
  • 第一章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 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 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 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 ...

  • 关于绿色建筑的思考
  • 关于绿色建筑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我国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严重短缺,且实际利用效率较低,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建筑尽可能少的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发展节能与环保的绿色建筑刻不容缓.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逐渐被淘汰,随之而来的是绿色建筑.关 ...

  • 传统文化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 2006年第12期(总第186期) 教玄探圣 No.12,2006General,No.186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甘开鹏 (云南财贸学院法学院,昆明650221)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他人的 ...

  • 止于至善2012年第2期
  • 摘要:善的问题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本文从理念论的本体之善.理论理性的智慧之善.实践理性的中和之善和服从行为的道德之善四个层面论述了柏拉图政治哲学的善恶观,以此表明他的思考至今仍然体现了人类能够达到的最高智慧. 关键词:政治哲学:善:理念论:理论理性:实践理性 中图分类号:B502.232 文 ...

  • 八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课[都市精灵]说课稿讲义
  • <都市精灵> 一.教材分析 <都市精灵>是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随笔,文章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展开联想,着力描述若干个大都市中人与动物精灵同生共处的景象,主旨鲜明地提出了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文章语言韵味悠长 ...

  •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绪 论 一. 传统的价值 传统不等于陈腐.老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也一直被人们继承的东西,比如语言.文字. 没有传统就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承才形成的.任何文明.文化都是传统的.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发展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