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课教学设计doc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一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了解家乡的基

本情况。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用自己的彩笔描绘家乡的美景。

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

开展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感受到祖国的博

大,从而产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贵州省地图。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

从小喝着家乡的水长大。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对我们都是那样的亲切。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板书课题)

二、教师出示中国政区图,大家一起来找一找自己的家乡:

1、家乡的名称是什么?

2、家乡在祖国的哪一个位置呢?

3、家乡周围有哪些邻居?

4、在地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在班上回答)

三、用自己的彩笔勾画家乡的轮廓,并涂上颜色。

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并进行点评。

四、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填空:

1、家乡的面积:

2、家乡的人口:

3、家乡的省级行政中心:

4、家乡的简称和别称:

5、家乡周边相邻的省(市)有:

五、看P6——P7的图画,说说下面各地的自然环境

1、青藏高原: 2、四川盆地: 3、东北平原:

4、黄土高原: 5、东南丘陵: 6、太行山:

六、说说家乡的环境:

1、以小组为单位说;

2、全班交流。

七、说说自己的老家:

1、什么是老家?(教师讲解)

2、你回过老家吗?老家还有哪些亲戚?那里是什么样子?

想一想后,把这些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然后全班交流。

八、学了这一课后,你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一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第一课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即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浓浓乡土情。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化到经济、从地理环境到人文风情,全面展示了家乡的可爱、可亲、可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的家乡在哪里》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主题,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开展教学。

重点难点: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能正确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贵州省地图、贵阳市行政区图。

学生准备彩笔,课前了解地图、贵州、贵阳的有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忆一忆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中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

是啊,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永远是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欢乐的笑声,让我们走进家乡,拥抱家乡吧。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认识地图,找一找

1、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

(位置、 物产、风俗、英雄人物、历史故事。)

2、师: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可真多,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我们家乡的地理位置。你能告诉我你的家乡在哪里吗?

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县”填空说话。

3、认识中国地图

(1)师:在幅员辽阔的祖国版图上,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揭示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去地图上找一找吧。

(2)出示中国地图

师:地图有什么作用?你知道地图的哪些知识?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小组请代表汇报。

生1:我从数学课上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了方向就可以确定地图上某一地方的具体位置。

生2:我知道地图上的图例表示各种事物的符号,如:首都用红色五角星表示,省、市、自治区政府驻地用红色圆形表示;国界、省界、地区界分别用粗细不一、间隔不等的虚点线表示;铁路用黑白相间的线段表示;公路用红色单线表示;河流用由细到粗的蓝色单线表示;山峰用黑色三角形表示……

师:你了解得真细致,看来图例是读图的“钥匙”,读图之前,先把图例的意义弄清楚,对于正确理解地图内容就方便多了。

生3:我知道地图旁边的这条线段是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为1﹕370千米,也就是说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70千米,通过它可以计算出图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师:了解了比例尺的这些知识点,在出行之前就可以对到达目的地的路程和所需时间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老师暑假想从贵阳去北京,你们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帮老师算算贵阳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吗?你准备怎么算?

生自主测量、计算后汇报方法:用直尺量出上海到北京之间的直线距离,再乘370千米。

生4:……

(5)学了小知识,你知道怎么看地图了吗?你能在地图上找到我们的家乡贵州省吗?请同学们再打开课本p3,在地图上把贵州省的轮廓勾画出来。

(6)看图说一说:它的形状像什么?我们贵州在祖国的那个位置呢?周围有哪些好邻居?

(7)思考:你知道了哪些关于贵州的知识?贵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课前调查的资料,然后再进行讨论、汇报。

(人口、面积、风景点、历史文化、特产等。)

生1:总面积176167万平方公里。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贵州省去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484.07万人。

生2、风景点有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龙宫风景名胜区、织金洞风景名胜区、红枫湖风景名胜区等等。

生3:贵州历史文化有遵义会议会址等。

4、认识贵州地形图

(1)师:看来,大家课前都做了充分的调查了解。让我们再走进贵州,把我们的家乡看得更仔细些吧。观察贵州地形图,我们贵州有多少个地区级的城市?我们是在——贵阳市。

(2)让我们再走近一点看看我们的修文县在哪里?(出示贵阳市政区图)邻近的又有哪些县呢?

(3)我们贵阳有很多了不起的地方,你知道吗?谁能为我们介绍介绍?

小组为单位议一议,说一说。

生1:贵阳,地处中国西南,贵州中部,作为贵州省省会城市,被外界称之为“森林之城”,“中国避暑之都”。

生2:贵阳的景点有甲秀楼、 红枫湖, 花溪公园、天河潭、青岩古镇等。

师:的确,我们贵阳真的是个好地方,令我们骄傲,所以我们可以自豪地大声地向全中国宣布:我的家乡在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

三、抒发情感,画一画

1、在课本p4的方框中画画贵州的轮廓,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并在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2、学生上台展示。

师:大家都画得很认真,个别同学画得不是很像,没关系,把家乡的模样牢牢地记在心里,才是最重要的。

四、指导行为,说一说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了解了家乡,明天我们将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保护环境、努力学习、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绿化家乡等。)

结束语: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我们炎黄子孙共同

的家乡,一个深爱祖国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养育自己的家乡,同学们,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行动吧!祝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一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了解家乡的基

本情况。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用自己的彩笔描绘家乡的美景。

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

开展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感受到祖国的博

大,从而产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贵州省地图。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

从小喝着家乡的水长大。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对我们都是那样的亲切。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板书课题)

二、教师出示中国政区图,大家一起来找一找自己的家乡:

1、家乡的名称是什么?

2、家乡在祖国的哪一个位置呢?

3、家乡周围有哪些邻居?

4、在地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在班上回答)

三、用自己的彩笔勾画家乡的轮廓,并涂上颜色。

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并进行点评。

四、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填空:

1、家乡的面积:

2、家乡的人口:

3、家乡的省级行政中心:

4、家乡的简称和别称:

5、家乡周边相邻的省(市)有:

五、看P6——P7的图画,说说下面各地的自然环境

1、青藏高原: 2、四川盆地: 3、东北平原:

4、黄土高原: 5、东南丘陵: 6、太行山:

六、说说家乡的环境:

1、以小组为单位说;

2、全班交流。

七、说说自己的老家:

1、什么是老家?(教师讲解)

2、你回过老家吗?老家还有哪些亲戚?那里是什么样子?

想一想后,把这些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然后全班交流。

八、学了这一课后,你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一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第一课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即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浓浓乡土情。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化到经济、从地理环境到人文风情,全面展示了家乡的可爱、可亲、可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的家乡在哪里》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主题,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开展教学。

重点难点: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能正确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贵州省地图、贵阳市行政区图。

学生准备彩笔,课前了解地图、贵州、贵阳的有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忆一忆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中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

是啊,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永远是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欢乐的笑声,让我们走进家乡,拥抱家乡吧。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认识地图,找一找

1、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

(位置、 物产、风俗、英雄人物、历史故事。)

2、师: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可真多,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我们家乡的地理位置。你能告诉我你的家乡在哪里吗?

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县”填空说话。

3、认识中国地图

(1)师:在幅员辽阔的祖国版图上,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揭示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去地图上找一找吧。

(2)出示中国地图

师:地图有什么作用?你知道地图的哪些知识?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小组请代表汇报。

生1:我从数学课上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了方向就可以确定地图上某一地方的具体位置。

生2:我知道地图上的图例表示各种事物的符号,如:首都用红色五角星表示,省、市、自治区政府驻地用红色圆形表示;国界、省界、地区界分别用粗细不一、间隔不等的虚点线表示;铁路用黑白相间的线段表示;公路用红色单线表示;河流用由细到粗的蓝色单线表示;山峰用黑色三角形表示……

师:你了解得真细致,看来图例是读图的“钥匙”,读图之前,先把图例的意义弄清楚,对于正确理解地图内容就方便多了。

生3:我知道地图旁边的这条线段是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为1﹕370千米,也就是说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70千米,通过它可以计算出图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师:了解了比例尺的这些知识点,在出行之前就可以对到达目的地的路程和所需时间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老师暑假想从贵阳去北京,你们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帮老师算算贵阳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吗?你准备怎么算?

生自主测量、计算后汇报方法:用直尺量出上海到北京之间的直线距离,再乘370千米。

生4:……

(5)学了小知识,你知道怎么看地图了吗?你能在地图上找到我们的家乡贵州省吗?请同学们再打开课本p3,在地图上把贵州省的轮廓勾画出来。

(6)看图说一说:它的形状像什么?我们贵州在祖国的那个位置呢?周围有哪些好邻居?

(7)思考:你知道了哪些关于贵州的知识?贵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课前调查的资料,然后再进行讨论、汇报。

(人口、面积、风景点、历史文化、特产等。)

生1:总面积176167万平方公里。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贵州省去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484.07万人。

生2、风景点有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龙宫风景名胜区、织金洞风景名胜区、红枫湖风景名胜区等等。

生3:贵州历史文化有遵义会议会址等。

4、认识贵州地形图

(1)师:看来,大家课前都做了充分的调查了解。让我们再走进贵州,把我们的家乡看得更仔细些吧。观察贵州地形图,我们贵州有多少个地区级的城市?我们是在——贵阳市。

(2)让我们再走近一点看看我们的修文县在哪里?(出示贵阳市政区图)邻近的又有哪些县呢?

(3)我们贵阳有很多了不起的地方,你知道吗?谁能为我们介绍介绍?

小组为单位议一议,说一说。

生1:贵阳,地处中国西南,贵州中部,作为贵州省省会城市,被外界称之为“森林之城”,“中国避暑之都”。

生2:贵阳的景点有甲秀楼、 红枫湖, 花溪公园、天河潭、青岩古镇等。

师:的确,我们贵阳真的是个好地方,令我们骄傲,所以我们可以自豪地大声地向全中国宣布:我的家乡在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

三、抒发情感,画一画

1、在课本p4的方框中画画贵州的轮廓,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并在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2、学生上台展示。

师:大家都画得很认真,个别同学画得不是很像,没关系,把家乡的模样牢牢地记在心里,才是最重要的。

四、指导行为,说一说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了解了家乡,明天我们将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保护环境、努力学习、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绿化家乡等。)

结束语: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我们炎黄子孙共同

的家乡,一个深爱祖国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养育自己的家乡,同学们,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行动吧!祝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相关内容

  • 文件夹[天雷教学设计1-7]
  • 教学设计综合版7(天雷教育的文件夹)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的教学导入与教学情境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的教学导入与教学情境.复习教案:思想品德第三课走近老师第一框 教案人民版七年级上.doc复习教案:思想品德第三课走近老师第一框 教案人民版七年级上.doc.复习教案:思想品德第三课走近老师第一框 教案人民版 ...

  • 1.doc三年级品德下册教案
  • 1.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学目标: 认知: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重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计划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

  •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doc
  • 初二年级下册: 与朱元思书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风烟俱净 俱:全,都 2. 从流飘荡 从:随着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青白色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比得过 奔:飞奔的马 5.负势竞上 负:凭依 6.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 叫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 多彩的民族风情doc
  • <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简析] 本节课是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各族人民一家亲>中的第二个内容<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一,主要是对不同民族不同的衣食住行特征的学习和了解.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民族的衣食住行特 ...

  •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6doc
  •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 安口中学 刘海霞 我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得进行教学反思,然后在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经过这几年的磨练,我对初中的生物教学有一些心得. 一.初中生物科学的教学对象是面向全体中学生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材,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 ...

  •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总结.doc
  •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又结束了.回首一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一定的不足.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基本情况概述 首先,我深知自己现在所从事的是普通教育,将来去当音乐家的毕 ...

  • 五年级下册桥第二课时教案.doc讲
  • 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品味语言文字,感悟老支书感人形象. 3.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从描写老汉的词句中感悟老汉的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 (二) ...

  •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word教案1.doc
  • 课题: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分数的产生 教师:我们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但是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用" ...

  • 2017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简便计算及答案.doc
  • 简便计算 1. 不计算,把下列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76×2×5 125×4×8 125×32 180÷15 810÷45 76×10 180÷3÷5 254-200 254-102-98 810÷9÷5 2. 用简便算法计算下列各题. (1)99+15 (2)115-98 (3)67+4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