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化Culture子同样以水为例,论证了水的力量之强大。他说: “天 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 (78 章) 天下没有什么事物比水更柔弱的, 然而攻克坚 强东西(的力量)没有(什么事物)能够胜过它。之所 以攻克坚强东西的力量没有什么事物能够胜过它, 是因 为水柔弱得没有什么事物能够代替它。老子又说: “天 下之至柔, 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 章) (43 天下最柔弱的 东西, 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畅通无阻。 这里老子 所言“至柔”之物,也是指水。水,虽然“攻坚强者莫 之能胜”或“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但却能随方就圆而 不争胜好强,是谓“不争”也。 “夫唯不争,故无尤。 ” (8 章)正是因为像水那样与物不争, 所以便没有过错。 这是老子之所以教人“不争”的缘由。老子还在 《道德 经》第六十六章中指出了“不争”所产生的理想效果, 这就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值得指出的是,老子教人效法水之“不争” ,并非 教人无动于衷而无所作为, 而是教人要法 “道” 自然而 有所作为。譬如,老子教诲说: “居善地,心善渊,与 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章)即: ” (8 在对待个人地位上, 避高趋下, 善于位居众人之后, 不 计地位卑低;心境, 善于保持深沉宁静的状态;与人结 交, 善于友好、 仁爱而不求报答;说话, 善于恪守信用; 执政, 善于做到清正廉洁、 公平不倚, “清静无为” 达到 的境界;处事,善于发挥能力并圆融;行动, 善于随顺 天时、 把握时机、 合乎时宜。 不难看出, 道教提倡的 七 “ 善” ,均是从“水”那里得到的启示。 可见, 道教将水与人格品质、 道行修炼做了三个方 面的联系与阐述:第一, 老子“不争” 的思想是根据水 “利物”“处下”“柔弱”等自然特性,使其人格化而 、 、 来的。第二, “利物” 、 “处下” 、 “柔弱” ,均属于“不争” 的范畴, 故可以说 “利物而不争” “为而不争”、 处 (即 ) “ 下不争” 、 “柔弱不争” 如果一个人做到了 。 “利物” 、 “处 下” 、 “柔弱” 那么这个人他也就做到了 , “不争” 第三, 。 “为而不争” 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老子教人 “处下” 和“柔弱”是为了避免和防止人们“居高”和“刚强” 。上善若水 为而不争——解读《道德经》 周高德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说: “上善若水。水善 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滋润万 物但不与万物相争, 所以像水这样的品格最接近于道教 之“道” 。 老子用水来比喻“上善”者——“不争”之品格。 所谓“不争” ,指不争功、不争名、不争利。水, “善利 万物”而不争功、不争名、不争利,是谓“不争” ;水, “处众人之所恶” (即处下) 而不争名, 是谓 “不争” 世 。 人往往以为“不争”者,必无能。其实不然。对此,老32 2005 年第 4期Culture文 化为此,老子要求人们: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 (28章) 明知自己力量强大, 却使自己保持柔弱的心态, 并甘愿做那山中最低处的溪沟。可是世人往往不愿意 “处下” ,也不愿意“柔弱” 。譬如世人常言“人往高处 走,水向低处流” 。老子鉴于此,又于《道德经》中对 “处下”“柔弱”之益分别进行了正面论述。 、 关于“处下”的益处,老子同样以“水”为例来论 证, 他说: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 能为百谷王。 66章) ” ( 这是从他人成全自己利益的角度 讲的。从个人人生修养的角度讲,则其益处更大: “为 天下溪,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 ” 章) (28 如果人宁愿 作那山中最低处的溪沟, 那么其 “德” 将永久存在而不 会离失, 从而便可复归到婴儿般之柔弱不争、 天真无邪 的状态。关于“柔弱”的益处,道教认为主要有二:其 一, “柔弱胜刚强” 章) (36 。意为:柔弱能够战胜刚强, 老子以水为例进行了论证: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 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其二, “强大处下,柔 弱处上。 ” 章) (76 意为:柔弱本身胜过刚强。 老子以人 类和草木的现象为例进行了论证。老子认为,在自然 界, 新生之物总是柔弱的, 而柔弱的新生之物却是充满 生机充满活力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 他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 柔脆, 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 ” (76 章) 人出生降世的时候, 其肢体是柔弱 (即柔软、 弱 小) 的;人死亡离世的时候, 其肢体就 (由柔软变得) 僵 硬了。草木萌芽生长时候,其枝叶是柔脆(即柔软、 脆 嫩) 的;草木凋谢死亡的时候, 其枝叶就 (由柔软变得) 干枯而僵硬了。所以,坚强(坚硬) 的事物属于即将死 亡的一类;柔弱 (柔软)的事物属于生存的一类。 正因 为如此,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76 章) 。如果用兵逞 强于天下, 就必然会遭到正义力量的奋勇还击而灭亡; 如果树木强壮高大了, 就迟早会被砍伐而折断。 总而言 之, “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 章) (76 凡是强大的事物, 总是处于下降衰弱的趋势;凡是柔弱的事物, 总是处于 上升发展的趋势。 所以, 老子教人守柔处弱, 并明确地 指出“守柔曰强” (52 章) 。 老子在 《道德经》 最后收笔时写道: “圣人之道, 为 而不争” 。由此可知,老子以“为而不争”作为人类的 最高行为准则, 亦即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如此, 则与 “道”合一也。 “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 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52 章) ” “道”化生万物, “德”——“道”之性——蕴含于万物 之中。因而, “道”使万物得以成长发育、使万物得以 成熟结果, 并像父母给孩子盖被子一样使万物得到关爱与呵护。 “道” 化生了万物却不占有, 使万物得以生存, 却不主宰万物。一言以蔽之, “利而不害” (81 章) 。值 得一提是,在老子《道德经》一书中,蕴含“不争”思 想的经文俯拾皆是,除上述“善下”“柔弱”外,还有 、 “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功成身 、 、 、 、 退”“知足”“知止” 、 、 ,等等,这些都是从“不争”的 思想中所引申出来的。老子还把“不敢为天下先” (67 章)将“不争”奉为“三宝”之一。这是因为“不争” 符合“无为”的思想,为“无为”的表现之一,而“无 为”乃 “道”之重要特性,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也。 因 此道教中常以 “不争” “无为” 和 作为一个联用的术语, 谓之“无为不争” 。 综上所述,老子以 “水” 象征 “上善” 者之 “不争” 品格, 十分恰当。 “不争” “道” 乃 之重要特性, “水” 而 具备之,故言水“几于道”也。 “上善若水” ,这是老子 的人生态度,也是老子所倡导的处世哲学。从古至今, 道教徒都以“不争”作为其对待社会人生的基本态度, 后来成为道教人生观中的重要特征。 因此, 道教徒常以 “上善若水”赠书他人以共勉之。 作者单位为中国道教学院) ( 责任编辑 田悦阳 :2005 年第 4期 33
文 化Culture子同样以水为例,论证了水的力量之强大。他说: “天 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 (78 章) 天下没有什么事物比水更柔弱的, 然而攻克坚 强东西(的力量)没有(什么事物)能够胜过它。之所 以攻克坚强东西的力量没有什么事物能够胜过它, 是因 为水柔弱得没有什么事物能够代替它。老子又说: “天 下之至柔, 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 章) (43 天下最柔弱的 东西, 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畅通无阻。 这里老子 所言“至柔”之物,也是指水。水,虽然“攻坚强者莫 之能胜”或“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但却能随方就圆而 不争胜好强,是谓“不争”也。 “夫唯不争,故无尤。 ” (8 章)正是因为像水那样与物不争, 所以便没有过错。 这是老子之所以教人“不争”的缘由。老子还在 《道德 经》第六十六章中指出了“不争”所产生的理想效果, 这就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值得指出的是,老子教人效法水之“不争” ,并非 教人无动于衷而无所作为, 而是教人要法 “道” 自然而 有所作为。譬如,老子教诲说: “居善地,心善渊,与 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章)即: ” (8 在对待个人地位上, 避高趋下, 善于位居众人之后, 不 计地位卑低;心境, 善于保持深沉宁静的状态;与人结 交, 善于友好、 仁爱而不求报答;说话, 善于恪守信用; 执政, 善于做到清正廉洁、 公平不倚, “清静无为” 达到 的境界;处事,善于发挥能力并圆融;行动, 善于随顺 天时、 把握时机、 合乎时宜。 不难看出, 道教提倡的 七 “ 善” ,均是从“水”那里得到的启示。 可见, 道教将水与人格品质、 道行修炼做了三个方 面的联系与阐述:第一, 老子“不争” 的思想是根据水 “利物”“处下”“柔弱”等自然特性,使其人格化而 、 、 来的。第二, “利物” 、 “处下” 、 “柔弱” ,均属于“不争” 的范畴, 故可以说 “利物而不争” “为而不争”、 处 (即 ) “ 下不争” 、 “柔弱不争” 如果一个人做到了 。 “利物” 、 “处 下” 、 “柔弱” 那么这个人他也就做到了 , “不争” 第三, 。 “为而不争” 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老子教人 “处下” 和“柔弱”是为了避免和防止人们“居高”和“刚强” 。上善若水 为而不争——解读《道德经》 周高德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说: “上善若水。水善 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滋润万 物但不与万物相争, 所以像水这样的品格最接近于道教 之“道” 。 老子用水来比喻“上善”者——“不争”之品格。 所谓“不争” ,指不争功、不争名、不争利。水, “善利 万物”而不争功、不争名、不争利,是谓“不争” ;水, “处众人之所恶” (即处下) 而不争名, 是谓 “不争” 世 。 人往往以为“不争”者,必无能。其实不然。对此,老32 2005 年第 4期Culture文 化为此,老子要求人们: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 (28章) 明知自己力量强大, 却使自己保持柔弱的心态, 并甘愿做那山中最低处的溪沟。可是世人往往不愿意 “处下” ,也不愿意“柔弱” 。譬如世人常言“人往高处 走,水向低处流” 。老子鉴于此,又于《道德经》中对 “处下”“柔弱”之益分别进行了正面论述。 、 关于“处下”的益处,老子同样以“水”为例来论 证, 他说: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 能为百谷王。 66章) ” ( 这是从他人成全自己利益的角度 讲的。从个人人生修养的角度讲,则其益处更大: “为 天下溪,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 ” 章) (28 如果人宁愿 作那山中最低处的溪沟, 那么其 “德” 将永久存在而不 会离失, 从而便可复归到婴儿般之柔弱不争、 天真无邪 的状态。关于“柔弱”的益处,道教认为主要有二:其 一, “柔弱胜刚强” 章) (36 。意为:柔弱能够战胜刚强, 老子以水为例进行了论证: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 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其二, “强大处下,柔 弱处上。 ” 章) (76 意为:柔弱本身胜过刚强。 老子以人 类和草木的现象为例进行了论证。老子认为,在自然 界, 新生之物总是柔弱的, 而柔弱的新生之物却是充满 生机充满活力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 他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 柔脆, 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 ” (76 章) 人出生降世的时候, 其肢体是柔弱 (即柔软、 弱 小) 的;人死亡离世的时候, 其肢体就 (由柔软变得) 僵 硬了。草木萌芽生长时候,其枝叶是柔脆(即柔软、 脆 嫩) 的;草木凋谢死亡的时候, 其枝叶就 (由柔软变得) 干枯而僵硬了。所以,坚强(坚硬) 的事物属于即将死 亡的一类;柔弱 (柔软)的事物属于生存的一类。 正因 为如此,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76 章) 。如果用兵逞 强于天下, 就必然会遭到正义力量的奋勇还击而灭亡; 如果树木强壮高大了, 就迟早会被砍伐而折断。 总而言 之, “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 章) (76 凡是强大的事物, 总是处于下降衰弱的趋势;凡是柔弱的事物, 总是处于 上升发展的趋势。 所以, 老子教人守柔处弱, 并明确地 指出“守柔曰强” (52 章) 。 老子在 《道德经》 最后收笔时写道: “圣人之道, 为 而不争” 。由此可知,老子以“为而不争”作为人类的 最高行为准则, 亦即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如此, 则与 “道”合一也。 “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 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52 章) ” “道”化生万物, “德”——“道”之性——蕴含于万物 之中。因而, “道”使万物得以成长发育、使万物得以 成熟结果, 并像父母给孩子盖被子一样使万物得到关爱与呵护。 “道” 化生了万物却不占有, 使万物得以生存, 却不主宰万物。一言以蔽之, “利而不害” (81 章) 。值 得一提是,在老子《道德经》一书中,蕴含“不争”思 想的经文俯拾皆是,除上述“善下”“柔弱”外,还有 、 “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功成身 、 、 、 、 退”“知足”“知止” 、 、 ,等等,这些都是从“不争”的 思想中所引申出来的。老子还把“不敢为天下先” (67 章)将“不争”奉为“三宝”之一。这是因为“不争” 符合“无为”的思想,为“无为”的表现之一,而“无 为”乃 “道”之重要特性,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也。 因 此道教中常以 “不争” “无为” 和 作为一个联用的术语, 谓之“无为不争” 。 综上所述,老子以 “水” 象征 “上善” 者之 “不争” 品格, 十分恰当。 “不争” “道” 乃 之重要特性, “水” 而 具备之,故言水“几于道”也。 “上善若水” ,这是老子 的人生态度,也是老子所倡导的处世哲学。从古至今, 道教徒都以“不争”作为其对待社会人生的基本态度, 后来成为道教人生观中的重要特征。 因此, 道教徒常以 “上善若水”赠书他人以共勉之。 作者单位为中国道教学院) ( 责任编辑 田悦阳 :2005 年第 4期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