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总部办公区景观设计方案毕业论文 目录
1 前言 ................................................................................................................................... 1
1.1 研究背景 . ................................................................................................................ 1
1.2 研究目的 . ................................................................................................................ 1
1.3 研究方法 . ................................................................................................................ 1
2 景观设计的发展 ............................................................................................................... 2
2.1 景观设计的由来 . .................................................................................................... 2
2.2 国外景观设计发展 . ................................................................................................ 2
2.3 国内景观设计发展 . ................................................................................................ 3
3 项目背景 ........................................................................................................................... 4
3.1 企业文化 . ................................................................................................................ 4
3.2 区位分析 . ................................................................................................................ 4
3.3 设计相关指标 . ........................................................................................................ 4
3.3.1 面积指标表 ................................................................................................. 4
3.3.2 公司总部办公区现状图 ............................................................................. 5
4 景观设计指导思想 ........................................................................................................... 6
4.1 设计理念 . ................................................................................................................ 6
4.1.1 人文性 ......................................................................................................... 6
4.1.2 生态性 ......................................................................................................... 6
4.1.3 文化性 ......................................................................................................... 6
4.1.4 区域性 ......................................................................................................... 6
4.1.5 整体性 ......................................................................................................... 7
4.2 设计原则 . ................................................................................................................ 7
4.2.1 使用功能与强烈形式感的结合 ................................................................. 7
4.2.2 空间的开阔性与围合感的结合 ................................................................. 7
4.2.3 理性与浪漫的结合 ..................................................................................... 7
4.2.4 人文与自然的结合 ..................................................................................... 7
4.3 绘图标准 . ................................................................................................................ 8
5 总体设计 ........................................................................................................................... 9
5.1 功能分区 . ................................................................................................................ 9
5.1.1 游览观赏区 ................................................................................................. 9
5.1.2 广场休闲区 ................................................................................................. 9
5.1.3 滨水活动区 ............................................................................................... 10
5.1.4 入口景观区 ............................................................................................... 10
5.1.5 健身区 ....................................................................................................... 10
5.2 交通分析 . .............................................................................................................. 10
5.2.1 车行道路 ................................................................................................... 10
5.2.2 人行道路 ................................................................................................... 10
5.2.3 静态交通 ................................................................................................... 11
5.3 景观分析 . .............................................................................................................. 11
5.3.1 一级景观 ................................................................................................... 11
5.3.2 二级景观 ................................................................................................... 12
5.4 植物配置 . .............................................................................................................. 13
5.4.1 植物配置理念 ........................................................................................... 13
5.4.2 植物的层次结构 ....................................................................................... 13
5.4.3 植物的种类 ............................................................................................... 14
6 景观小品 ......................................................................................................................... 15
6.1 功能型小品设施 . .................................................................................................. 15
6.1.1 座椅 ........................................................................................................... 15
6.1.2 垃圾箱 ....................................................................................................... 15
6.1.3 健身游憩设施 ........................................................................................... 15
6.1.4 灯具 ........................................................................................................... 16
6.2 观赏型小品 . .......................................................................................................... 16
6.2.1 艺术雕塑 ................................................................................................... 16
7 结语 ................................................................................................................................. 18
参考文献 ............................................................................................................................. 19
教师简介 ............................................................................................................................. 20
致谢 ..................................................................................................................................... 21
附录 ..................................................................................................................................... 22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景观设计,一直以来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目前,人们对于景观设计的理解与研究,大都认为景观设计指的是对户外环境的设计,是解决人地关系的一系列问题的设计和策划活动,这样的解释比较概括地解释了景观设计的内容和涵意,但似乎还不够准确,如何定义景观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业内一直争论的讨论的话题[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在景观设计中,也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为营造最佳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在达到满足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的同时,满足经济功能、社会需要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
本次选题为某公司总部办公区景观设计,以创造宜人、舒适、自然的景观空间为目的。通过办公区生态景观的建造,营造复合式景观空间,使人们在不同场地有不同的空间感受,为使用者提供休闲、娱乐和交流的场所,引领人们生活方式,进而缓解大都市工作、生活的紧张气氛。良好的办公区绿地景观一方面能使人们赏心悦目,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办公效率,增强人们的幸福感,以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1.3 研究方法
景观设计中,以“人性化”为主题,结合公司企业文化,在满足人们各项需要的前提下,注重景观的美感,将景观的实用性、环境性、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集自然、艺术、生活为一体的栖居地。
2 景观设计的发展
2.1 景观设计的由来
景观设计的产生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地过程。景观设计的产生是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发展、融合和进一步分工的结果。景观设计专业在国外设置的比较早,因此论述其产生主要从国外的发展情况谈起。
景观概念作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可以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与工业化相随的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拥挤,聚居环境质量恶化。基于工业化带来的种种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城市,对工业化进行质疑和反思,寻求解决的办法。主要的代表观点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各种观点和文章开始提出、发表。
在人们对城市问题提出各种的解决途径和办法后,大体一致认同的观点是,在城市中布置一定面积和形式的绿地。如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的十大类之一。城市绿地的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公园、街头绿地、生产绿地、防护林、城市广场绿地等。城市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净化大气,美化环境;同时又是景观设计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的造景元素[2]。
有了以上大致的共同观点,景观设计拉开了序幕,包括英国改善工人居住环境,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当前中国的“城市美化运动”。这个过程有褒有贬。总之,景观设计已经粉墨登场,开始了它的历史使命。
2.2 国外景观设计发展
国外景观设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景观设计的发展。从景观设计的诞生到近代景观设计的出现,其间经历了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过渡。景观设计也从最初的极度追求物质的表现形式,发展到了现在的注重生态和自然。
国外景观设计发展以美国为先导。自1858年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奥姆斯特德提出了景观设计这一名称之后,1899年,美国景观建筑师学会创立,1900年美国哈佛
大学开设世界上第一个景观设计学专业。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运动提出“形式追随功能”,推动了国外景观设计专业教育的改革,更注重对社会问题、材料和方法上的技术进步与定位。发展至今,美国现代景观设计教学形成了社会、生态与艺术三位一体的模式,注重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纵观国外景观设计,非常重视多学科的结合,包括生态学、土壤学等自然学科,最重要的还必须学习空间设计的基本知识[3]。发展至今,国外景观设计已经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趋向于生态、人文、经济等多方面协调发展。
2.3 国内景观设计发展
中国景观设计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其中突出贡献者是俞孔坚大师。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加拿大奥雅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是加拿大陴诗省注册的专业景观规划与设计公司,由几位从国外归来的有志于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专业人员于1999年在香港成立,现已发展为深圳和上海两个办公室,人数近两百人的大型专业景观规划和设计公司[4]。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人们对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趋向于“以人为本”。我们在景观设计时也更加地尊重自然,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有点的同时,我们也倾向于景观的可持续性,立志创新出中国特色的景观设计。
3 项目背景
3.1 企业文化
企业理念:以人为本,完善自我;容纳各方力量,兼顾各方利益;共创绿色伟业,回报人类社会。
企业诚信:诚信、品牌、服务、互惠。
企业使命:发展生态产业, 奉献生态产品。
公司的标志(见图1)同样也是公司企业
文化的表现,该标志以XX 开头两个字的首字母 “L ”和“S ”为元素基础,两字母的变形处理恰似一组绿叶,代表着企业以生态牧场、生态饲料、生态食品、生态作品(园林绿化工程)为基础的生态产业属性,生动地展现了企业“发展生态产业、奉献生态产品”的使命。从艺术抽象的直觉可以看出标志酷似一只百灵鸟站在枝头高歌,暗示了企业争当行业排头兵和迈向新台阶的雄心壮志,标志以圆为外形,体现了企业员工和领导团结一致共同迈向事业的高峰。标志以绿色为基调,更体现了企业以绿色产业为主的经营宗旨,也表达了企业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前景[5]。
3.2 区位分析
公司总部位于昆明经济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1-2-1#。。。地块(见图2)。
3.3 设计相关指标
3.3.1 面积指标表
设计相关面积指标表包含内庭院面积、绿化面积、仓库旁停车位面积等七个相关指标祥见表1。
表1 面积指标表
名称 内庭院 边坡及附仓库旁停车位 绿化面积
道路(东西道路(南面) 总面积
属绿地 北面
面积(㎡) 2551 1481 236 5147 1232 895 9940
3.3.2 公司总部办公区现状图
公司总部办公区建筑以外均为平整地面,详见图3。
图3 公司总部办公区现状图
(图片来源:公司资料)
4 景观设计指导思想
4.1 设计理念
4.1.1 人文性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与天文相辅相依,天文指天道自然;人文则指社会人伦[7]。“人文关怀”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提及最多的。这是我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在我看来,景观设计的本质是人类对自然科学的改造,其目的是在不破坏自然平衡的同时,让景观更好地服务于人。而景观设计中注重人文关怀,则会使得具体景观元素的尺度、颜色更加符合人的基本习惯,同时也对人的心理活动带来良好的影响。
4.1.2 生态性
自从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史无前例的进步之后,我们的城市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就在人们沉醉于自己的成就的时候,激化了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生态”也随之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构建良好的生态景观,对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起到至关重要作用[8]。
4.1.3 文化性
文脉,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其上延下伸包含着极其广泛的内容。从景观角度来看,文脉是关于人与建筑景观、建筑景观与城市景观、城市景观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景观文化传承的脉络关系。总的来说这些关系或系统都是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对话关系,必然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只有对这些关系的本质进行认真地研究之后,城市历史景观的丰富性才能被理解,景观文脉才会更清晰,或者说一个新的景观空间的意义才能被引申出来。
4.1.4 区域性
城市中有各种区域形态,如老城区、经济开发区、高校聚集区等,促使城市向网状的、多中心的结构发展,形成多样化的城市区域风貌,这必然需要多样化的城市景
观,需要根据各个不同区域的特点确定其文化氛围。因地制宜地设计与该区域文化、建筑相适应的、有个性的景观,不仅丰富了城市形象,而且更是开放性、多元化文化价值的体现。因此,景观设计必须符合特定区域环境的整体风格,受制于特定区域的空间布局,成为区域环境的有机部分,才是创建区域环境特色的关键。
4.1.5 整体性
从事规划设计必须设想城市在未来发展中的方向。一方面城市遵循既定的规划进行工作,保证城市发展的有序性、连续性与稳定性;另一方面城市必须考虑灵活原则,寻找各种手段,采用各种方法设计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城市各种物质形态,以满足都市人多样化的需求。
4.2 设计原则
4.2.1 使用功能与强烈形式感的结合
景观具有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景观在为人们提供各种便利的户外生活条件的前提下,需要注重情与景的交融,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将具体的集散、休闲、文化、娱乐等功能纳入强烈形式感的空间中,不仅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还有益于身体健康,使人的情感在美的景观中得到升华。
4.2.2 空间的开阔性与围合感的结合
景观中应有开阔和围合两种空间,形成空间之间的差异感。不同形式的空间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开阔空间的公共性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豁达,围合空间的私密性带来了“世外桃源”的静谧,设计可以通过地形与种植形成不同个性的空间
4.2.3 理性与浪漫的结合
理性的思考带来合理的布局,浪漫的情怀诠释意境之美。景观的创意与视觉形象直接影响着空间的整体品质,景观是否合理却关系着景观的实用性。理性与浪漫的结合打造规则严谨与自由流线型的空间。
4.2.4 人文与自然的结合
景观的受体是人民群众,景观石结合使用与审美的环境实体,在服务公共中,经济意识也是诸多因素中重要的设计原则。因此,景观设计应在适用美观的基础上尽可能考虑经济合理性,不同等级的设计选用不同档次的材料,在美化环境、舒适方便中
融入节约型社会的观念,以成本的优势获得人们的认可。
4.3 绘图标准
(1)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 97-2003,建设部,2003年。
(2) 《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建设部,2002年。
(3)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 91-2002,建设部,2002年。
(4)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建设部,1996年。
5 总体设计
办公区的总体设计(见图4),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通过畅通的交通组织将各个景观区域有机地串联起来,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前提下,力求提升景观品质,把办公区景观建设成集休闲、娱乐、赏景、交流、生态等多功能于一身,体现区域特色的生态“多元化”特色空间。
图4 总平面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5.1 功能分区
景观的功能性是其第一特性,本设计结合项目原有自然和社会条件,确定出景观的功能分区(见图5),尽可能地减少功能矛盾,避免动静分区交叉冲突,争取最大限度的满足使用人群的需要。
5.1.1 游览观赏区
景观欣赏区主要是由各个植物景观节点构成,通过各条园路串联成一个整体的部分。景观欣赏区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1) 观赏功能。植物的外观、生长、季相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美的享受。人们可以在茶余饭后尽情欣赏植物带来的美。
(2) 生态功能。该功能体现在植物的生态功能。
(3) 精神功能。植物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使人们紧张、压抑的情绪得以缓解。
图片5 功能分区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5.1.2 广场休闲区
上班族工作节奏快,再加上城市交通的限制,能够满足其社交的场所和事件便显得很少。位于公司餐厅前小广场,配有各种城市家具,满足了喜欢户外休闲的人们的需要,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集中到一起休闲娱乐和沟通交流的空间。
公司总部办公区景观设计方案毕业论文 目录
1 前言 ................................................................................................................................... 1
1.1 研究背景 . ................................................................................................................ 1
1.2 研究目的 . ................................................................................................................ 1
1.3 研究方法 . ................................................................................................................ 1
2 景观设计的发展 ............................................................................................................... 2
2.1 景观设计的由来 . .................................................................................................... 2
2.2 国外景观设计发展 . ................................................................................................ 2
2.3 国内景观设计发展 . ................................................................................................ 3
3 项目背景 ........................................................................................................................... 4
3.1 企业文化 . ................................................................................................................ 4
3.2 区位分析 . ................................................................................................................ 4
3.3 设计相关指标 . ........................................................................................................ 4
3.3.1 面积指标表 ................................................................................................. 4
3.3.2 公司总部办公区现状图 ............................................................................. 5
4 景观设计指导思想 ........................................................................................................... 6
4.1 设计理念 . ................................................................................................................ 6
4.1.1 人文性 ......................................................................................................... 6
4.1.2 生态性 ......................................................................................................... 6
4.1.3 文化性 ......................................................................................................... 6
4.1.4 区域性 ......................................................................................................... 6
4.1.5 整体性 ......................................................................................................... 7
4.2 设计原则 . ................................................................................................................ 7
4.2.1 使用功能与强烈形式感的结合 ................................................................. 7
4.2.2 空间的开阔性与围合感的结合 ................................................................. 7
4.2.3 理性与浪漫的结合 ..................................................................................... 7
4.2.4 人文与自然的结合 ..................................................................................... 7
4.3 绘图标准 . ................................................................................................................ 8
5 总体设计 ........................................................................................................................... 9
5.1 功能分区 . ................................................................................................................ 9
5.1.1 游览观赏区 ................................................................................................. 9
5.1.2 广场休闲区 ................................................................................................. 9
5.1.3 滨水活动区 ............................................................................................... 10
5.1.4 入口景观区 ............................................................................................... 10
5.1.5 健身区 ....................................................................................................... 10
5.2 交通分析 . .............................................................................................................. 10
5.2.1 车行道路 ................................................................................................... 10
5.2.2 人行道路 ................................................................................................... 10
5.2.3 静态交通 ................................................................................................... 11
5.3 景观分析 . .............................................................................................................. 11
5.3.1 一级景观 ................................................................................................... 11
5.3.2 二级景观 ................................................................................................... 12
5.4 植物配置 . .............................................................................................................. 13
5.4.1 植物配置理念 ........................................................................................... 13
5.4.2 植物的层次结构 ....................................................................................... 13
5.4.3 植物的种类 ............................................................................................... 14
6 景观小品 ......................................................................................................................... 15
6.1 功能型小品设施 . .................................................................................................. 15
6.1.1 座椅 ........................................................................................................... 15
6.1.2 垃圾箱 ....................................................................................................... 15
6.1.3 健身游憩设施 ........................................................................................... 15
6.1.4 灯具 ........................................................................................................... 16
6.2 观赏型小品 . .......................................................................................................... 16
6.2.1 艺术雕塑 ................................................................................................... 16
7 结语 ................................................................................................................................. 18
参考文献 ............................................................................................................................. 19
教师简介 ............................................................................................................................. 20
致谢 ..................................................................................................................................... 21
附录 ..................................................................................................................................... 22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景观设计,一直以来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目前,人们对于景观设计的理解与研究,大都认为景观设计指的是对户外环境的设计,是解决人地关系的一系列问题的设计和策划活动,这样的解释比较概括地解释了景观设计的内容和涵意,但似乎还不够准确,如何定义景观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业内一直争论的讨论的话题[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在景观设计中,也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为营造最佳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在达到满足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的同时,满足经济功能、社会需要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
本次选题为某公司总部办公区景观设计,以创造宜人、舒适、自然的景观空间为目的。通过办公区生态景观的建造,营造复合式景观空间,使人们在不同场地有不同的空间感受,为使用者提供休闲、娱乐和交流的场所,引领人们生活方式,进而缓解大都市工作、生活的紧张气氛。良好的办公区绿地景观一方面能使人们赏心悦目,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办公效率,增强人们的幸福感,以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1.3 研究方法
景观设计中,以“人性化”为主题,结合公司企业文化,在满足人们各项需要的前提下,注重景观的美感,将景观的实用性、环境性、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集自然、艺术、生活为一体的栖居地。
2 景观设计的发展
2.1 景观设计的由来
景观设计的产生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地过程。景观设计的产生是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发展、融合和进一步分工的结果。景观设计专业在国外设置的比较早,因此论述其产生主要从国外的发展情况谈起。
景观概念作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可以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与工业化相随的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拥挤,聚居环境质量恶化。基于工业化带来的种种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城市,对工业化进行质疑和反思,寻求解决的办法。主要的代表观点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各种观点和文章开始提出、发表。
在人们对城市问题提出各种的解决途径和办法后,大体一致认同的观点是,在城市中布置一定面积和形式的绿地。如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的十大类之一。城市绿地的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公园、街头绿地、生产绿地、防护林、城市广场绿地等。城市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净化大气,美化环境;同时又是景观设计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的造景元素[2]。
有了以上大致的共同观点,景观设计拉开了序幕,包括英国改善工人居住环境,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当前中国的“城市美化运动”。这个过程有褒有贬。总之,景观设计已经粉墨登场,开始了它的历史使命。
2.2 国外景观设计发展
国外景观设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景观设计的发展。从景观设计的诞生到近代景观设计的出现,其间经历了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过渡。景观设计也从最初的极度追求物质的表现形式,发展到了现在的注重生态和自然。
国外景观设计发展以美国为先导。自1858年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奥姆斯特德提出了景观设计这一名称之后,1899年,美国景观建筑师学会创立,1900年美国哈佛
大学开设世界上第一个景观设计学专业。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运动提出“形式追随功能”,推动了国外景观设计专业教育的改革,更注重对社会问题、材料和方法上的技术进步与定位。发展至今,美国现代景观设计教学形成了社会、生态与艺术三位一体的模式,注重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纵观国外景观设计,非常重视多学科的结合,包括生态学、土壤学等自然学科,最重要的还必须学习空间设计的基本知识[3]。发展至今,国外景观设计已经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趋向于生态、人文、经济等多方面协调发展。
2.3 国内景观设计发展
中国景观设计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其中突出贡献者是俞孔坚大师。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加拿大奥雅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是加拿大陴诗省注册的专业景观规划与设计公司,由几位从国外归来的有志于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专业人员于1999年在香港成立,现已发展为深圳和上海两个办公室,人数近两百人的大型专业景观规划和设计公司[4]。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人们对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趋向于“以人为本”。我们在景观设计时也更加地尊重自然,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有点的同时,我们也倾向于景观的可持续性,立志创新出中国特色的景观设计。
3 项目背景
3.1 企业文化
企业理念:以人为本,完善自我;容纳各方力量,兼顾各方利益;共创绿色伟业,回报人类社会。
企业诚信:诚信、品牌、服务、互惠。
企业使命:发展生态产业, 奉献生态产品。
公司的标志(见图1)同样也是公司企业
文化的表现,该标志以XX 开头两个字的首字母 “L ”和“S ”为元素基础,两字母的变形处理恰似一组绿叶,代表着企业以生态牧场、生态饲料、生态食品、生态作品(园林绿化工程)为基础的生态产业属性,生动地展现了企业“发展生态产业、奉献生态产品”的使命。从艺术抽象的直觉可以看出标志酷似一只百灵鸟站在枝头高歌,暗示了企业争当行业排头兵和迈向新台阶的雄心壮志,标志以圆为外形,体现了企业员工和领导团结一致共同迈向事业的高峰。标志以绿色为基调,更体现了企业以绿色产业为主的经营宗旨,也表达了企业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前景[5]。
3.2 区位分析
公司总部位于昆明经济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1-2-1#。。。地块(见图2)。
3.3 设计相关指标
3.3.1 面积指标表
设计相关面积指标表包含内庭院面积、绿化面积、仓库旁停车位面积等七个相关指标祥见表1。
表1 面积指标表
名称 内庭院 边坡及附仓库旁停车位 绿化面积
道路(东西道路(南面) 总面积
属绿地 北面
面积(㎡) 2551 1481 236 5147 1232 895 9940
3.3.2 公司总部办公区现状图
公司总部办公区建筑以外均为平整地面,详见图3。
图3 公司总部办公区现状图
(图片来源:公司资料)
4 景观设计指导思想
4.1 设计理念
4.1.1 人文性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与天文相辅相依,天文指天道自然;人文则指社会人伦[7]。“人文关怀”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提及最多的。这是我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在我看来,景观设计的本质是人类对自然科学的改造,其目的是在不破坏自然平衡的同时,让景观更好地服务于人。而景观设计中注重人文关怀,则会使得具体景观元素的尺度、颜色更加符合人的基本习惯,同时也对人的心理活动带来良好的影响。
4.1.2 生态性
自从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史无前例的进步之后,我们的城市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就在人们沉醉于自己的成就的时候,激化了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生态”也随之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构建良好的生态景观,对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起到至关重要作用[8]。
4.1.3 文化性
文脉,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其上延下伸包含着极其广泛的内容。从景观角度来看,文脉是关于人与建筑景观、建筑景观与城市景观、城市景观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景观文化传承的脉络关系。总的来说这些关系或系统都是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对话关系,必然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只有对这些关系的本质进行认真地研究之后,城市历史景观的丰富性才能被理解,景观文脉才会更清晰,或者说一个新的景观空间的意义才能被引申出来。
4.1.4 区域性
城市中有各种区域形态,如老城区、经济开发区、高校聚集区等,促使城市向网状的、多中心的结构发展,形成多样化的城市区域风貌,这必然需要多样化的城市景
观,需要根据各个不同区域的特点确定其文化氛围。因地制宜地设计与该区域文化、建筑相适应的、有个性的景观,不仅丰富了城市形象,而且更是开放性、多元化文化价值的体现。因此,景观设计必须符合特定区域环境的整体风格,受制于特定区域的空间布局,成为区域环境的有机部分,才是创建区域环境特色的关键。
4.1.5 整体性
从事规划设计必须设想城市在未来发展中的方向。一方面城市遵循既定的规划进行工作,保证城市发展的有序性、连续性与稳定性;另一方面城市必须考虑灵活原则,寻找各种手段,采用各种方法设计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城市各种物质形态,以满足都市人多样化的需求。
4.2 设计原则
4.2.1 使用功能与强烈形式感的结合
景观具有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景观在为人们提供各种便利的户外生活条件的前提下,需要注重情与景的交融,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将具体的集散、休闲、文化、娱乐等功能纳入强烈形式感的空间中,不仅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还有益于身体健康,使人的情感在美的景观中得到升华。
4.2.2 空间的开阔性与围合感的结合
景观中应有开阔和围合两种空间,形成空间之间的差异感。不同形式的空间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开阔空间的公共性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豁达,围合空间的私密性带来了“世外桃源”的静谧,设计可以通过地形与种植形成不同个性的空间
4.2.3 理性与浪漫的结合
理性的思考带来合理的布局,浪漫的情怀诠释意境之美。景观的创意与视觉形象直接影响着空间的整体品质,景观是否合理却关系着景观的实用性。理性与浪漫的结合打造规则严谨与自由流线型的空间。
4.2.4 人文与自然的结合
景观的受体是人民群众,景观石结合使用与审美的环境实体,在服务公共中,经济意识也是诸多因素中重要的设计原则。因此,景观设计应在适用美观的基础上尽可能考虑经济合理性,不同等级的设计选用不同档次的材料,在美化环境、舒适方便中
融入节约型社会的观念,以成本的优势获得人们的认可。
4.3 绘图标准
(1)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 97-2003,建设部,2003年。
(2) 《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建设部,2002年。
(3)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 91-2002,建设部,2002年。
(4)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建设部,1996年。
5 总体设计
办公区的总体设计(见图4),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通过畅通的交通组织将各个景观区域有机地串联起来,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前提下,力求提升景观品质,把办公区景观建设成集休闲、娱乐、赏景、交流、生态等多功能于一身,体现区域特色的生态“多元化”特色空间。
图4 总平面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5.1 功能分区
景观的功能性是其第一特性,本设计结合项目原有自然和社会条件,确定出景观的功能分区(见图5),尽可能地减少功能矛盾,避免动静分区交叉冲突,争取最大限度的满足使用人群的需要。
5.1.1 游览观赏区
景观欣赏区主要是由各个植物景观节点构成,通过各条园路串联成一个整体的部分。景观欣赏区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1) 观赏功能。植物的外观、生长、季相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美的享受。人们可以在茶余饭后尽情欣赏植物带来的美。
(2) 生态功能。该功能体现在植物的生态功能。
(3) 精神功能。植物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使人们紧张、压抑的情绪得以缓解。
图片5 功能分区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5.1.2 广场休闲区
上班族工作节奏快,再加上城市交通的限制,能够满足其社交的场所和事件便显得很少。位于公司餐厅前小广场,配有各种城市家具,满足了喜欢户外休闲的人们的需要,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集中到一起休闲娱乐和沟通交流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