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沛然的养生诀要

  裘沛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他毕生勤求博采,行医七十余载,以善治疑难杂病饮誉海内。先生今年已届92岁高龄,依然耳聪目明、文思敏捷、步履轻捷,无半点龙钟之态。耄耋之年还活跃在临床第一线,望问闻切,头脑清晰,立方遣药常以出奇而制胜,往往挽危难于水火、济羸弱以使安康。许多病家和朋友对裘老的健康甚为好奇,揣度其必有养生秘诀。先生总是笑而答道:“其实,我虽从事医学70多年,对养生之道不甚讲求,更谈不上什么独到心得……”那么,裘老先生的养生奥秘究竟在哪里呢?

  养生且莫贪生 裘老先生说:“贪生必死。要求健康长寿,乃是人之常情。”并且作诗说:“养生奥旨莫贪生,生死夷然意自平;千古伟人尽黄土,死生小事不须惊。”裘老在长期临床中,观察到有不少危重病人或身患绝症者,凡能坦然自若、乐观开朗地面对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诊疗的,大多心宽体泰,抗病力增强,元气逐渐恢复,病情逆转渐入佳境,甚至完全康复。在精神充实的生命感受之中,健康长寿就悄然地不期而临。

  养生首先养心?摇古往今来,养生的方法甚多。裘老认为,养生最重要的是养心。先生提出养心要遵循“1+4”原则,并创造出一张养生的精妙方剂,名为“一花四叶汤”,对健康长寿具有很好效果,这是他总结古今养生学家的精粹,并通过现身实践而制定的名方。一花,即指身体健康长寿之花;四叶,即一为豁达、二为潇洒、三为宽容、四为厚道。裘先生说“养生贵在全神”,就是努力使自己保持至善至美、恬淡宁静的心态。摒除邪恶和贪欲之心,不慕求浮荣,不损人利己,破除私心杂念,要有忠恕仁厚、纯一无伪的精神,这样,人体才能气血和畅、五脏安宁、精神内守、真气从之,应享天寿。

  养生贵在识度与守度 裘老说,度是衡量一切事物轻重、长短、多少的统称,后人引申为处理事物最适当时为适度。度,包括理度、法度、制度、气度、节度等,做人的一切,都得有个度,养生也不例外。

  裘沛然能诗善文,曾感赋一绝:“学如测海深难识,理未穷源事可疑。诗到换年浑是梦,世犹多病愧称医。”这寥寥数语,体现了他一生好学不倦、老而弥笃地追求真理的精神。

  中医学认为,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本,医生的治疗措施是标,医生的治疗措施是通过病人的“神机”(抗病能力)才能发挥治疗效应,如果病人精神已经崩溃,那么再好的治疗措施也无济于事。所谓“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对待生死的态度,也即是对待人生的态度。裘先生常说,人不必刻意地去追求健康长寿,重要的是珍惜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容、淡定、坦然地面对生活、品味人生、乐天知命,以审美的眼光,打量这色彩缤纷的世界。

  裘沛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他毕生勤求博采,行医七十余载,以善治疑难杂病饮誉海内。先生今年已届92岁高龄,依然耳聪目明、文思敏捷、步履轻捷,无半点龙钟之态。耄耋之年还活跃在临床第一线,望问闻切,头脑清晰,立方遣药常以出奇而制胜,往往挽危难于水火、济羸弱以使安康。许多病家和朋友对裘老的健康甚为好奇,揣度其必有养生秘诀。先生总是笑而答道:“其实,我虽从事医学70多年,对养生之道不甚讲求,更谈不上什么独到心得……”那么,裘老先生的养生奥秘究竟在哪里呢?

  养生且莫贪生 裘老先生说:“贪生必死。要求健康长寿,乃是人之常情。”并且作诗说:“养生奥旨莫贪生,生死夷然意自平;千古伟人尽黄土,死生小事不须惊。”裘老在长期临床中,观察到有不少危重病人或身患绝症者,凡能坦然自若、乐观开朗地面对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诊疗的,大多心宽体泰,抗病力增强,元气逐渐恢复,病情逆转渐入佳境,甚至完全康复。在精神充实的生命感受之中,健康长寿就悄然地不期而临。

  养生首先养心?摇古往今来,养生的方法甚多。裘老认为,养生最重要的是养心。先生提出养心要遵循“1+4”原则,并创造出一张养生的精妙方剂,名为“一花四叶汤”,对健康长寿具有很好效果,这是他总结古今养生学家的精粹,并通过现身实践而制定的名方。一花,即指身体健康长寿之花;四叶,即一为豁达、二为潇洒、三为宽容、四为厚道。裘先生说“养生贵在全神”,就是努力使自己保持至善至美、恬淡宁静的心态。摒除邪恶和贪欲之心,不慕求浮荣,不损人利己,破除私心杂念,要有忠恕仁厚、纯一无伪的精神,这样,人体才能气血和畅、五脏安宁、精神内守、真气从之,应享天寿。

  养生贵在识度与守度 裘老说,度是衡量一切事物轻重、长短、多少的统称,后人引申为处理事物最适当时为适度。度,包括理度、法度、制度、气度、节度等,做人的一切,都得有个度,养生也不例外。

  裘沛然能诗善文,曾感赋一绝:“学如测海深难识,理未穷源事可疑。诗到换年浑是梦,世犹多病愧称医。”这寥寥数语,体现了他一生好学不倦、老而弥笃地追求真理的精神。

  中医学认为,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本,医生的治疗措施是标,医生的治疗措施是通过病人的“神机”(抗病能力)才能发挥治疗效应,如果病人精神已经崩溃,那么再好的治疗措施也无济于事。所谓“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对待生死的态度,也即是对待人生的态度。裘先生常说,人不必刻意地去追求健康长寿,重要的是珍惜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容、淡定、坦然地面对生活、品味人生、乐天知命,以审美的眼光,打量这色彩缤纷的世界。


相关内容

  • 长生不死_羽化登仙_道教生死观涵蕴之初探_崔俊
  • 长生不死,羽化登仙 ---道教生死观涵蕴之初探 崔俊 "长生不死,羽化登仙"是道教追求的终极目标,由此形成了长生不死神仙信仰为核心的道教教义体系.其中以贵生恶死为显著特征的道教生死观是其教义体系中的一块重要理论基石.道教生死观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基本思想,即"身重于物,贵生 ...

  • 太极拳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修养 一
  • 太极拳是武术,但又绝不是一般的武术.她所以能具有那么悠远深长.经久不衰的感人魅力,正在于她把根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她是中华武术宝库中一颗不断闪耀着传统文化光辉的璀璨明珠. 比如,<易>是传统哲学的根,<易>的核心思想就是"阴阳相济".以< ...

  • 岳奇峰六字决站势动练法及相关
  • 岳奇峰六字决站势动练法 岳奇峰六字决站势动练法"六字诀"站势动练养生法作者:hxl转发 发布时间:2010-09-26 18:37:53 浏览次数:581.五.吹字功补肾气吹,读(chuī)吹字功治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第四.关于口型与吐音 六字诀是 ...

  • 君子见善则迁_裘沛然先生拜访南怀瑾先生的故事
  • 君子见善则迁 --裘沛然先生拜访南怀瑾先生的故事 张耀伟 关键词:裘沛然:南怀瑾:医学大师:国学大师 中图分类号:R-092 文献标志码:E 文章编号:1673-6281(2011)03-0037-02 学贯东西,出入五千年的国学大师:一位是悬壶济世,深谙中国文化的国医大师,都是当今诞登道岸的巨贤大 ...

  • 回忆最后的儒医裘沛然:晚年为转换社会风气奔走1
  • 回忆最后的儒医裘沛然:晚年为转换社会风气奔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2日11:31  新民周刊 晚年裘沛然 裘沛然全家合影 裘沛然和他的助手胡展奋(右上)章原(左一)在一起 最后的儒医 --纪念裘沛然先生 国医大师裘沛然5月3日晨遽然去世. 九十七岁老人的 ...

  • 孟子名言名句
  • 4.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诚如是也,民归之, , ? 孟子名句默写答案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 交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那跨越沟堑、纵横南北、四通八方、通乡入村的公路同样也是公路人用脚步丈量出来的,不过这脚步响彻的是奉献,牺牲的足迹。这一条条洒满公路人的汗水,凝聚公路人的心血,踏平坎坷成大道写就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豪迈,作为xx市公路管理站施工大队工长的xxx同志就 ...

  • "爱在左,情在右"主题班会策划书
  • 邀请函: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让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渐渐长大的我们,对爱情有憧憬,一定也有疑惑.什么是恋情?什么是爱情?如何处理好我们大学生的情感世界?-- 我们热忱邀请您走进六系08级会计(2)班主题班会的现场,一起敞开 ...

  • 刘沛然学术思想
  • 第12卷 第8期 2010 年 8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2 No. 8 Aug . ,2010 刘沛然学术思想 刘胜春 (唐山开滦医疗集团赵各庄医院,河北 唐山 063101) 摘 要:刘沛然(1920-)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