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谢朓楼怀古

时间:2016-02-23 11:36:03

皖南宣城是出产宣纸的地方,宣纸为文房四宝之一,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和重视,由此宣城成为读书人的向往之地。当然宣城的闻名天下,也与南朝大诗人谢脁密切相关。唐贤李太白曾六下宣州凭吊之,写下 “一生低首谢宣城”诗句,谢脁楼更为后人景仰。

谢朓楼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1937年日寇炸毁了谢朓楼,致使名楼不传。我悉知谢脁和谢朓楼,是少年时读了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后,对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句,特别喜欢。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但读到这样的诗句还是蛮触动心灵的,于是,谢脁和名楼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凭吊斯楼,也成了我的一大心愿。

谢朓楼始建于南齐,初名高斋,相传为谢脁太守所建。唐初,在高斋旧址建北楼作为官府宴会的场所。尔后,谢朓楼屡废屡建,历经沧桑,今逢盛世,文运再兴。去岁春天,宣城市政府重修名楼,展示谢朓事迹,邀请我题写匾额并创作一副楹联。我高兴地接受任务,又怕题写不好,贻笑大方。怀着矛盾的心情,我特地造访了重新修建的谢朓楼。斯楼于1997年在高坡原址上重建,为二层楼阁,四檐高飞,曲径回廊,典雅庄重。宣城市文物局刘政局长与我一起拾级而上,在谢朓楼放眼望去,古城新貌,一派欣欣向荣。“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的诗句不由脱口而出,怀古之幽情顿生,为谢朓楼题好字、写好联的信心倍增。

在中国文学史上,谢朓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因与南朝宋大诗人谢灵运同宗,诗风深受谢灵运的影响,人称“小谢”。谢朓诗风,以清新、清丽、清俊见称,用字细腻而妍丽工巧。 谢朓留下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为世人所传诵,在我国诗坛上具有特殊的贡献与地位,有“继汉开唐之功”,连狂傲不羁的诗仙李白都向谢朓 “低首”,这绝非偶然。杜甫称“诗接谢宣城”, 谢脁同时代的文学家沈约称 “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二百年无此作也”。梁武帝则说:“三日不读谢朓诗,便觉口臭。”谢脁融情入景的山水诗风,直接影响了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诗人。我读谢朓的诗赋,完全是受李白点赞的影响,感受其大气和深幽。如“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这正表现了诗人彷徨的心情,连景物都笼罩了凄凉的气氛,远超同时代文人表现的力度和高度。

谢朓,官至尚书吏部郎,官场恶斗,让他心力憔悴。明帝建武二年(495年),他出任宣城太守两年多时间,从政宽简,亲民恤民,社会安定,颇有政绩。公务之余,谢朓徜徉于宣城的大好山水,闲情逸致,吟哦不绝,抒发内心的畅快。诗人洒脱不羁的个性和才情,得到空前的释放。在宣城谢朓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宣城秀丽的山川,成就了一代诗杰谢朓;谢朓的才情,更增添了宣城的文化底蕴。后谢脁卷入王室内部斗争,秉性耿介的他惊愕于同室相残,坚持正义,反遭诬陷下狱,含冤而死,年仅36岁,让后人扼腕叹惜。

日前,我应邀再次考察宣城,看到自己书写的“谢朓楼”、“江南名楼”匾额已经高高悬挂在名楼的南北两侧,黑色的底子孔雀绿的字,在喜气洋洋的仿古大红灯笼的映衬下,特别显眼。楼四边雕栏玉砌,青石铺路;原本斑驳的窗牖虽已修缮,但修旧如旧,古朴依然,雅致犹存,让人看了特别舒心。夜幕降临,华灯初放,谢朓楼流光溢彩,辉煌璀璨,如同人间仙境一般。走进楼门,一眼就见到我撰联题书的楹联被雕刻在抱柱上。撰写楹联时,我想李白的梦想“欲上青天览明月”,现在已成为现实,飞船上天,南水北调,不必再言愁矣。于是我撰写道:“余登谢公楼大兴古今之慨,特用诗仙诗意转进一解,为联并题词曰:‘水道按需而通,抽刀何起江湖恨;青天凭智可上,举酒真当慷慨歌。’” 站在楹联前,思绪万千,尽管我很用心,但不知读者大家是否赞同我的想法,我有点惶恐。

我国诸多名楼,往往因为拥有一篇传世的词赋而誉满天下,如岳阳楼因范仲淹之文而扬名,黄鹤楼因崔颢之诗而传颂,滕王阁因王勃之赋而风弥。谢脁楼亦始建于名人,得名于名人,文脉传承了1500多年,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赋诗无数,在历史上的声誉以及在文化史上的影响,少有比肩者。

时间:2016-02-23 11:36:03

皖南宣城是出产宣纸的地方,宣纸为文房四宝之一,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和重视,由此宣城成为读书人的向往之地。当然宣城的闻名天下,也与南朝大诗人谢脁密切相关。唐贤李太白曾六下宣州凭吊之,写下 “一生低首谢宣城”诗句,谢脁楼更为后人景仰。

谢朓楼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1937年日寇炸毁了谢朓楼,致使名楼不传。我悉知谢脁和谢朓楼,是少年时读了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后,对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句,特别喜欢。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但读到这样的诗句还是蛮触动心灵的,于是,谢脁和名楼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凭吊斯楼,也成了我的一大心愿。

谢朓楼始建于南齐,初名高斋,相传为谢脁太守所建。唐初,在高斋旧址建北楼作为官府宴会的场所。尔后,谢朓楼屡废屡建,历经沧桑,今逢盛世,文运再兴。去岁春天,宣城市政府重修名楼,展示谢朓事迹,邀请我题写匾额并创作一副楹联。我高兴地接受任务,又怕题写不好,贻笑大方。怀着矛盾的心情,我特地造访了重新修建的谢朓楼。斯楼于1997年在高坡原址上重建,为二层楼阁,四檐高飞,曲径回廊,典雅庄重。宣城市文物局刘政局长与我一起拾级而上,在谢朓楼放眼望去,古城新貌,一派欣欣向荣。“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的诗句不由脱口而出,怀古之幽情顿生,为谢朓楼题好字、写好联的信心倍增。

在中国文学史上,谢朓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因与南朝宋大诗人谢灵运同宗,诗风深受谢灵运的影响,人称“小谢”。谢朓诗风,以清新、清丽、清俊见称,用字细腻而妍丽工巧。 谢朓留下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为世人所传诵,在我国诗坛上具有特殊的贡献与地位,有“继汉开唐之功”,连狂傲不羁的诗仙李白都向谢朓 “低首”,这绝非偶然。杜甫称“诗接谢宣城”, 谢脁同时代的文学家沈约称 “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二百年无此作也”。梁武帝则说:“三日不读谢朓诗,便觉口臭。”谢脁融情入景的山水诗风,直接影响了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诗人。我读谢朓的诗赋,完全是受李白点赞的影响,感受其大气和深幽。如“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这正表现了诗人彷徨的心情,连景物都笼罩了凄凉的气氛,远超同时代文人表现的力度和高度。

谢朓,官至尚书吏部郎,官场恶斗,让他心力憔悴。明帝建武二年(495年),他出任宣城太守两年多时间,从政宽简,亲民恤民,社会安定,颇有政绩。公务之余,谢朓徜徉于宣城的大好山水,闲情逸致,吟哦不绝,抒发内心的畅快。诗人洒脱不羁的个性和才情,得到空前的释放。在宣城谢朓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宣城秀丽的山川,成就了一代诗杰谢朓;谢朓的才情,更增添了宣城的文化底蕴。后谢脁卷入王室内部斗争,秉性耿介的他惊愕于同室相残,坚持正义,反遭诬陷下狱,含冤而死,年仅36岁,让后人扼腕叹惜。

日前,我应邀再次考察宣城,看到自己书写的“谢朓楼”、“江南名楼”匾额已经高高悬挂在名楼的南北两侧,黑色的底子孔雀绿的字,在喜气洋洋的仿古大红灯笼的映衬下,特别显眼。楼四边雕栏玉砌,青石铺路;原本斑驳的窗牖虽已修缮,但修旧如旧,古朴依然,雅致犹存,让人看了特别舒心。夜幕降临,华灯初放,谢朓楼流光溢彩,辉煌璀璨,如同人间仙境一般。走进楼门,一眼就见到我撰联题书的楹联被雕刻在抱柱上。撰写楹联时,我想李白的梦想“欲上青天览明月”,现在已成为现实,飞船上天,南水北调,不必再言愁矣。于是我撰写道:“余登谢公楼大兴古今之慨,特用诗仙诗意转进一解,为联并题词曰:‘水道按需而通,抽刀何起江湖恨;青天凭智可上,举酒真当慷慨歌。’” 站在楹联前,思绪万千,尽管我很用心,但不知读者大家是否赞同我的想法,我有点惶恐。

我国诸多名楼,往往因为拥有一篇传世的词赋而誉满天下,如岳阳楼因范仲淹之文而扬名,黄鹤楼因崔颢之诗而传颂,滕王阁因王勃之赋而风弥。谢脁楼亦始建于名人,得名于名人,文脉传承了1500多年,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赋诗无数,在历史上的声誉以及在文化史上的影响,少有比肩者。


相关内容

  •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 江城如画里, 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 临风怀谢公.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唐时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真 ...

  • 李白的诗(共979首)
  • 李白诗词全集(979首全) <将进酒><静夜思><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赠汪伦><行路难><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l ...

  • 杜牧的诗词全集
  • 杜牧 [杜牧简介] 江南春 山行 七夕 赤壁 清明 泊秦淮 长安秋望 早雁 九日齐山登高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河湟 叹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 题乌江亭 赠别二首之一 金谷园 赠别二首 旅宿 赠别二首之二 遣怀 鹭鸶 江南春绝句 过勤政楼 题扬州禅智寺 秋娘诗并序 将赴 ...

  • "我本山水乡,看山常不足"
  • 摘要:本文试以梅尧臣的咏宣城诗歌为切入点.期望能够展现宣城山水与梅诗古淡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梅尧臣 宣城 诗歌 宣城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正如清代宣城诗人施闰章所说:"其山蠼以秀,水甘以清,草木扶疏而沃若,其清淑之气所郁积,必有异能之士,道德文章之美,卓然见于天下."古代士子的家 ...

  • 唐诗鉴赏(下)
  • 唐诗鉴赏(下) 郭鹏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院长/教授 (三)杜甫及其<秋兴八首>(选其一) 1. 杜甫简介 盛唐的又一个代表就是唐诗鉴赏的杜甫,杜甫是"众体兼备".元稹给杜甫写的<墓志铭>里面说杜甫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每一种体裁,特别是唐朝 ...

  • 唐诗鉴赏大辞典
  • 天天美文网 http://www.365essay.com/ 虞世南-蝉 王绩-野望 秋夜喜遇王处士 王梵志-吾富有钱时 诗(二首) 寒山-杳杳寒山道 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卢照邻-长安古意 骆宾王-咏蝉 于易水送人一绝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渡湘江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王勃-咏风 滕王阁诗 ...

  • [唐诗鉴赏大辞典]目录
  • ●虞世南 蝉 ●王绩 野望 秋夜喜遇王处士 ●王梵志 吾富有钱时 诗(二首) ●寒山 杳杳寒山道 ●上官仪 入朝洛堤步月 ●卢照邻 长安古意 ●骆宾王 咏蝉 于易水送人一绝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渡湘江 ●苏味道 正月十五日夜 ●王勃 咏风 滕王阁诗 别薛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江亭夜月送别二 ...

  • 五年级上下册古诗
  •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诗文题目 登高 题乌江亭 病牛 小松 浪淘沙 观沧海 望洞庭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江村即事 使至塞上 月夜忆舍弟 赋新月 满江红 赤壁 夜上受降城闻笛 浣溪沙 入若耶溪 作者及朝代 杜甫 唐 杜牧 唐 备注 ...

  • 沪教版 3版 初中古诗文目录
  • 上海市初中语文课本S .H .二期课改教材古诗词曲目录 初中S 版诗歌 石壕吏 杜 甫 卖炭翁 白居易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游子吟 孟 郊 题临安邸 林 升 示儿 陆 游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贾生 李商隐 敕勒歌 芙蓉楼送别辛渐 王昌龄 赠汪伦 李 白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 适 咏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