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跳远步点.doc

怎样测定跳远步点

跳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跳跃项目,要想跳出好成绩,踏准步点是一个关键。在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提高步点的准确性。

1.走步法:在通常的情况下,采用自己的便步走,助跑步数乘2减2等于走步数,如助跑8步:8ⅹ2-2=14步。若助跑步数超过10步时,则每多助跑一步增加走两步的距离,如助跑12步:(10ⅹ2-2)+2ⅹ2=22步。经过反复助跑进行调整,最后确定下来。

2.测量法:先把自己要跑的步数告诉同伴,然后从起跑点向起跳区加速助跑;数步的同学站在起跳区附近一侧,数助跑人一侧(左或右)腿跑至起跳区附近落脚的步数,看清最后一步的准确落脚处,立即做出标记,最后将步数乘以2即是他的实际准确落脚处。经过几次练习调整好步点,确定起跳线。

3.节奏法:不同的学生,他的助跑速度及助跑距离不同。但是,不管怎样,都必须注重自己的助跑节奏,以便能发挥正常助跑速度,跳出水平。最后四步段不变,加速段因人而异。

4.区域法:在助跑道上划好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段为预跑段,第二个区域为加速段,第三个区域为最后四步段。预跑段的步幅可作高速区域,加速段和最后四步不能随意调整,充分发挥自己的跑速。

5.缩减法:踏跳不准时,不要单一地往后移起跑线,这样一来,不能避免踏过起跳线,因为学生存在怕踏过板或踏不到板的心理,所以最后踏小步或跨大步,同样会犯规。若采用缩减法,缩短自己预跑

段的步幅,当踏上加速段的标志时,正常加速跑速段和最后四步段,效果要好得多。

6.保留法:运动员在助跑道上划好标志后,将起跑线往后移30厘米,如果是比赛或考试场地比平时要好的话。这个保留数可适当增加,特别是第一次试跳,保留数更应大些,以免踏过线给自己心理带来障碍,随着跳次增多,保留数应相应减少。

7.固定法:在助跑距离确定后,练习时要做到起跑姿势回定,起跑第一步迈出的腿固定,助跑的距离固定,加速的节奏固定。这样可提高助跑步的准确性。

8.移动法:在距离踏跳区前沿15-20米处划一条基准线。学生第一次试跳必须从基准线开始助跑,老师或同学在踏跳区外观察试跳者踏跳脚的落点,看是否能踏准,若超过踏跳区,就指导试跳者用自己的脚量出超过的脚数,然后从基准线处向后移动相应的脚数。相反,未踏到的话,就将起跑线往前移。

9.九七法:所胃九七法,就是走九步跑七步的丈量法。从踏跳区前沿开始,向助跑的相反方向走九步(正常行走),接着再跑七步(加速跑),其最后一步的落点,就是助跑的起点。

10.基准法:丈量步点时,先运用“九七法”划出各自的基准点,然后进行试跳,试跳过程中倘若步点不准确,可采用移动法加以调整,直到调准为止。基准法集“九七法”和“移动法”之所长,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判断和纠偏能力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积极动脑、互相纠编,共同提高。

怎样测定跳远步点

跳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跳跃项目,要想跳出好成绩,踏准步点是一个关键。在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提高步点的准确性。

1.走步法:在通常的情况下,采用自己的便步走,助跑步数乘2减2等于走步数,如助跑8步:8ⅹ2-2=14步。若助跑步数超过10步时,则每多助跑一步增加走两步的距离,如助跑12步:(10ⅹ2-2)+2ⅹ2=22步。经过反复助跑进行调整,最后确定下来。

2.测量法:先把自己要跑的步数告诉同伴,然后从起跑点向起跳区加速助跑;数步的同学站在起跳区附近一侧,数助跑人一侧(左或右)腿跑至起跳区附近落脚的步数,看清最后一步的准确落脚处,立即做出标记,最后将步数乘以2即是他的实际准确落脚处。经过几次练习调整好步点,确定起跳线。

3.节奏法:不同的学生,他的助跑速度及助跑距离不同。但是,不管怎样,都必须注重自己的助跑节奏,以便能发挥正常助跑速度,跳出水平。最后四步段不变,加速段因人而异。

4.区域法:在助跑道上划好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段为预跑段,第二个区域为加速段,第三个区域为最后四步段。预跑段的步幅可作高速区域,加速段和最后四步不能随意调整,充分发挥自己的跑速。

5.缩减法:踏跳不准时,不要单一地往后移起跑线,这样一来,不能避免踏过起跳线,因为学生存在怕踏过板或踏不到板的心理,所以最后踏小步或跨大步,同样会犯规。若采用缩减法,缩短自己预跑

段的步幅,当踏上加速段的标志时,正常加速跑速段和最后四步段,效果要好得多。

6.保留法:运动员在助跑道上划好标志后,将起跑线往后移30厘米,如果是比赛或考试场地比平时要好的话。这个保留数可适当增加,特别是第一次试跳,保留数更应大些,以免踏过线给自己心理带来障碍,随着跳次增多,保留数应相应减少。

7.固定法:在助跑距离确定后,练习时要做到起跑姿势回定,起跑第一步迈出的腿固定,助跑的距离固定,加速的节奏固定。这样可提高助跑步的准确性。

8.移动法:在距离踏跳区前沿15-20米处划一条基准线。学生第一次试跳必须从基准线开始助跑,老师或同学在踏跳区外观察试跳者踏跳脚的落点,看是否能踏准,若超过踏跳区,就指导试跳者用自己的脚量出超过的脚数,然后从基准线处向后移动相应的脚数。相反,未踏到的话,就将起跑线往前移。

9.九七法:所胃九七法,就是走九步跑七步的丈量法。从踏跳区前沿开始,向助跑的相反方向走九步(正常行走),接着再跑七步(加速跑),其最后一步的落点,就是助跑的起点。

10.基准法:丈量步点时,先运用“九七法”划出各自的基准点,然后进行试跳,试跳过程中倘若步点不准确,可采用移动法加以调整,直到调准为止。基准法集“九七法”和“移动法”之所长,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判断和纠偏能力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积极动脑、互相纠编,共同提高。


相关内容

  • 田径运动会小结..doc
  • 田径运动会小结. 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龙泉驿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通过两天激烈.紧张的比赛,我校小运动员们赛出了自己的水平,比出了我们的风格.最终以总分44分获得了小学组团体第六名的好成绩,同时也是近3年训练中取的得最好成绩,成绩的取得就是对我们平时训练的最好褒奖.下面我将从得与失两个方面进行小结: ...

  • 2011.9月体育活动计划doc
  • 2011-2012学年五团中学 体育活动计划 指导思想:为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师市教发<关于转发兵团党委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按照<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要求,继续落实好学校体育工作, ...

  • 体育说课稿全集.doc
  • 体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 一.本课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 ...

  • 田径裁判学习考试题
  • 田径裁判学习考试题 一.是非题:{对的在( )内画"+",错的在( )画"-} " 1 ( )允许圈投运动员触及铁圈内沿. 2 ( )跳高运动员在同一高度二次失败后仍可请求免跳. 3 ( )标枪运动员助跑时,枪尾拖地应判犯规. 4 ( )跳远,铅球比赛每次试跳 ...

  • 田径规则裁判法复习题完整版
  • 田径规则.裁判法复习试题题 一.是非题: 1.技术代表或其指定的委托人应负责的各种竞赛抽签.( ) 2.在田赛比赛中,技术官员应在成绩单上签字.( ) 3.在径赛项目比赛中,同赛次多名运动员超原记录,均可承认创记录.( ) 4.每名超创全国记录的运动员,必须在该项比赛结束时,接受兴奋剂检查.( ) ...

  • 光速的测定.doc
  • 光速的测定 作者:杨 威 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7年第02期 光速的测定在光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推动了光学实验,也打破了光速无限的传统观念:在物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里程中,它不仅为粒子说和波动说的争论提供了判定的依据,而且最终推动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理论的 ...

  • [青蛙跳荷叶]教案
  • 小学三年级<青蛙跳荷叶>教案 教案背景:跳跃是人体基本活动,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受小学生喜爱.根据三.四年级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征,跳跃的教学所选用的内容,都以游戏的形式,以发展跳跃活动能力为重点,以掌握跳跃的正确方法和培养身体正确姿势为中心. 教学课题:青蛙跳荷叶 ...

  • 1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doc
  • 实验一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静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原理及操作方法.学会由图解法求其平均摩尔气化热和正常沸点. 2. 了解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克劳修斯-克拉贝龙(Clausius-Clapeyron)方程式的意义. 3. 了解真空泵.恒温槽及气压计的使用及注意 ...

  • 2007田径二级裁判考试题
  • 2007年自贡市田径国家二级裁判等级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田径裁判理论 命题教师: 李坚 适用人员: 体育教师.教练.体育工作者 考试 年 月 日 共 页 1. 满分100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 考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则视为废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