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菌物学名词解释

药用菌物学名词解释

初生菌丝/一级菌丝体/单核菌丝体:指由有性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

次生菌丝/二级菌丝体/双核菌丝体:单核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由可亲和的单核菌丝之间进行质配,(核不结合)使细胞双核化,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是担子菌类药用菌营养菌丝存在的主要形式。

药用菌: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一类菌物。包括能形成个体较大的子实体或菌核结构的大型真菌如银耳、香菇;可以产生抗生素的抗生菌如青霉。

含药效成分,具有药用功能,但不共食用。

菌种分离:药用菌母种的分离,可分为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以及基内菌丝分离法等。

孢子分离法:单孢分离法:是每次或每支试管只取一个担孢子,让它萌发成菌丝体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多孢分离法:就是把许多孢子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上,让它们萌发、自由交配来获得药用菌纯菌种的一种方法。

组织分离培养法:利用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无性繁殖而获得母种的简便方法,即组织分离。该法操作简便,菌丝生长发育快,品种特性易保存下来,特别是杂交育种后,优良菌株用组织分离法能使遗传特性稳定下来。

一级种:指最初分离选育出的菌种或经过转管培养的菌种。

二级种:指将一级菌种扩接到谷粒、木屑、棉籽壳等固体基质上或液体培养基上培养的菌种,习惯上称为原种。

三级种:直接用于生产栽培的菌种,也叫栽培种。

同宗接合:由同一孢子萌发成的两条初生菌丝进行交配,完成有性生殖过程。即:一个担孢子萌发出来的单核的初生菌丝(无性区别)之间可以互相结合(同宗结合)而形成具有双核的二级菌丝。

异宗接合:同一孢子萌发的初生菌丝,不能自行交配(不亲和),只有两个不同交配型的担孢子萌发的初生菌丝才能互相交配,完成有性生殖过程的结合方式。

子座:子座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松组织构成的容纳子实体的褥座状结构。如冬虫夏草,从菌核中长出有头部和柄部的子座,在头部周围着生有许多子囊壳。子座的形状多样。

子囊:子囊菌类继其有性生殖而产生的囊状器官,通常在其中藏有8个子囊孢子。多数子囊呈圆柱状或棒状。子囊孢子常排成一列,但也有时形成椭圆形和球形的。子囊壁子囊一般为单层,但腔菌纲却为双层结侧构,从而成为分类上的指标。子囊的丝形成有的是在菌丝的菌落上进行的;也有的是在形成子囊盘、子囊壳、假囊壳之后而在其中进行的。

菌种复壮:恢复食用菌原有的生活力,提高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使其优良性状进一步发挥。

菌种退化:在菌种的繁殖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某些原来优良的性状渐渐消失或变劣,出现长势弱,生长慢、产量低、质量差等变化的现象。例如产生孢子能力的丧失,发酵液中产物组成改变,主产物减少和副产物增加等。

锁状联合:为两核细胞形成分裂产生双核菌丝体的一种特有形式。常发生在菌丝顶端,开始时在细胞上产生突起,并向下弯曲,与下部细胞连接,形如锁状。

菌环:子实体蕾期,菌盖内菌膜包连菌柄,随着菌盖撑开,内菌幕破裂,残留在菌柄上的部分即为菌环。

菌托:蕾期子实体包有一层外菌幕,当菌柄伸长时,外菌幕破裂,大部分外菌幕残留于菌柄的基部形成菌托。 各种形状的菌托 菌索:由无数平行的菌丝扭结在一起形成的根状或绳索状结构。幼时白色,后逐渐变为红褐色,老时为黑褐色,铁丝状,附着在树根或老树干的外表皮及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也常附着在天麻块茎的表面。

菌核:菌核是由菌丝密集编结成的休眠体,呈块状或颗粒状,其颜色、大小因种类而异,一般呈深褐色。菌核内大多为白色粉状肉质,菌核有抵抗外界环境条件的功能。菌核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可以作为菌种分离的材料或作菌种使用。

三次菌丝体: 当二次菌丝体发育到一定的阶段, 在适宜的条件下, 菌丝体互相扭结成团, 形成子实体原基, 然后发育成子实体. 这种已经组织化并有一定的排列和一定结构的双核菌丝体称为三次菌丝体, 或称为结实性菌丝体。

菌丝束:菌丝生长过程中,相邻的部分平行菌丝则互扭结成束状,但没有甲壳状外层。它起着输送营养的作用。

菌丝:构成真菌菌丝体的丝状单元,由孢子或组织萌发后形成。单条管状细丝,为大多数真菌的结构单位,菌丝一般分为两类,一为无隔菌丝,即菌丝没有横隔壁,可视为一个单细胞,具有多个细胞核,如低等真菌中的根霉、毛霉、水霉等的菌丝。另一类是有隔菌丝,即菌丝具很多横隔壁,将其分隔成多个细胞,每个细胞中有1个、2个或多个细胞核。如高等真菌中的青霉、曲霉、蘑菇等的菌丝。

菌盖:是药用菌子实体的帽状部分,多位于菌柄之上。是药用菌的主要繁殖器官。菌盖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因药用菌种类、发育时期和生长环境不同而异。

菌柄:菌柄生长在菌盖下面,是子实体的支持部分,也是输送营养和水分的组织。伞菌类位于菌盖下面中央的子实体的柄,称菌柄。有的菌柄偏生,少数侧生。支持菌盖展开于空间,适于孢子的发散。

菌褶:指担子菌类伞菌子实体(担子果)的菌盖内侧的皱褶部分,或由菌褶原发育成的结构。从横切面看,每个菌褶的两侧有子实

层。在内侧紧靠子实层的子实下层,其内侧有一圈子实层基,再内侧,即从菌褶中心形成菌盖的部分,称为菌髓。纵剖子实体时所见之菌褶与子实体柄的关系,是伞菌类真菌分类的重要特征。

担孢子:担子菌亚门的有性孢子。由担子经核配、减数分裂形成的单倍体细胞。生长在担子的前端,有小梗与担子相连。成熟的担孢子由小梗弹射散出,萌发后形成初级菌丝。

腐生菌:属于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从已死的动、植物或其他有机物吸取养料,以维持自身正常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很多细菌和真菌属于此类。如枯草杆菌、根霉、青霉、蘑菇、木耳等。以腐生方式生活的微生物,如按其所需要的氮源、碳源来分,则属于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共生型菌:与相应的生物生活一起,形成互惠互利,相互依存关系的菌类。担子菌中有一大部分药用菌不能独立在枯枝、腐木上生长, 必须和其它植物根系形成菌根, 构成菌根真菌。

粪草生菌:从草本植物残体或粪肥中吸取养料纤维素是首要碳源几乎不能利用木质素

药用菌生活史:指从孢子到孢子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即从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开始,先形成单核菌丝,单核菌丝融合形成双核菌丝,当双核菌丝发育到生理成熟阶段,菌丝扭结生长成子实体,子实体产生新一代孢子,至孢子散落。生活史规定了药用菌个体发育的顺序和完成每个阶段的时间。

温度类型:温度对药用菌发育的影响,其实质是温度决定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到药用菌的代谢。孢子萌发>菌丝体生长>子实体发育

恒温结实性:保持一定的恒温,不需要昼夜温差刺激,原基就可以分化。如猴头菌、黑木耳、银耳、灵芝、金针菇、草菇等。 变温结实性:有些类型的药用菌如香菇,降温后保持恒定的温度还不能使子实体分化出来,必须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刺激才行,温差幅度越大越好,一般在8℃-10℃。

灭菌: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一切微生物的细胞及芽孢,灭菌后的物品即为无菌状态.

常压湿热蒸汽灭菌:采用自然蒸汽压力进行灭菌的方法。特点:设施简便、造价低、容量大。但由于常压灭菌设备的密封性不严,最高温度在100℃左右,因此灭菌时间较长,一般灭菌仓内温度达到100℃后,持续6- 8 h才能彻底灭菌。

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病原微生物,所以微生物学实验常用灭菌的概念;而医疗上则常说消毒。

液体培养基: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的液状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的对应词。它具有进行通气培养、振荡培养的优点。在静止的条件下,在菌体或培养细胞的周围,形成透过养分的壁障,养分的摄入受到阻碍。由于在通气或在振荡的条件下,可消除这种阻碍以及增加供氧量,所以有利于细胞生长,提高生产量。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称为液中培养、液体培养或液内培养。

斜面低温保藏法: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成熟后,移入4℃~ 6℃的低温下保藏,以后每隔2~3个月转一次。这种方法适用一般药用菌。

子实体:由结实性菌丝扭结形成的肥大多肉的组织器官,是能产生孢子的果实体,生长于基质表面,是药用菌的繁殖器官。药用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不同而异 。

伞菌:一般指具有菌盖和菌柄的肉质腐生菌类。多种伞菌可供食用,如香菇、蘑菇、草菇等;少数种类有毒,如蛤蟆菌、鬼笔鹅膏菌。

菌丝生长点:是丝状菌丝呈圆锥状的尖端2-10μm 部分,其顶端的泡囊对菌丝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菌丝的生长是顶端生长。 准性生殖:指异核体(单个生物个体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基因型)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这种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和单倍体化,最后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的过程。也就是不经过减数分裂就能导致基因重组的生殖过程。

诱变育种:常采用物理、化学等诱变剂来改变菌种的遗传性,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核酸物质,能强烈地引起菌种的变异。诱变育种能大幅度地增加菌种的变异量,从而人们能从诱变后的群体中筛选优良菌株

协调的最适温度:在最低温度与最适温度之间,药用菌菌丝的生长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对数增长;在最适温度与最高温度之间,药用菌菌丝生长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 什么叫药用菌物?

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一类菌物。包括能形成个体较大的子实体或菌核结构的大型真菌如银耳、香菇;可以产生抗生素的抗生菌如青霉。主要类群包括:

1、药用菌含,药效成分,具有药用功能,但不共食用。

2、食药兼用菌,既具具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等食用菌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

3、抗肿瘤菌物

2、 浅谈我国药用菌的研究与开拓。

真菌作食用、药用,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6000~7000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采食蘑菇了。2000年前的《礼记》、《吕氏春秋》和《齐民要术》等古籍文献中都有人类食用菇类的记载。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其中就有茯苓、猪苓、雷丸、木耳等10多种真菌。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和《名

医别录》中增添了马勃和蝉花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增加了羊肚、鬼笔、竹荪、桑黄、蝉花、桑耳、香蕈、天花蕈、雪蚕以及茯苓、猪苓、雷丸及马勃等40余种。清代的汪昂《本草备要》首次明确记载了冬虫夏草并作为药用保健品。

如上所述,大量典籍的记载说明中国古人早已食用菇类食品,且注意到了其药用保健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观察研究各种真菌,为今天我们开发研制食用和药用真菌奠定了基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发掘新的真菌药物,扩大应用范围,开发新的资源,探索新技术、新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药用菌物学体系。包括药用真菌在内的中医中药为中国之国粹,以食、药用菌为基础的保健品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21世纪将是进一步发挥中国菌类物种资源优势,大力创新开发研究食用、药用真菌的辉煌时代。

结合我国国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一、加强药用菌资源的开发

1. 对古籍和药书记载的药用菌和养生作用的真菌,民间习用的药用菌等加以整理、研究,挖掘新的药用价值;

2. 加强野生资源中新品种的开发研究;

3. 从食用菌和毒菌种类中筛选药用菌;

4. 从同科属菌类中筛选代用品或新药品。

二、加强药用菌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包括形态结构、生理、代谢和生态等内容,是药用菌栽培生产及发酵制药的理论基础。

三、加强药用菌药剂的开发研究

药用菌药剂的研制与开发应采用中西结合的途径。

四、加强药用菌的药理研究和药效研究

五、加强菌类保健食品的生产与开发

六、加强抗生菌的开发与利用

3、 试述菌丝体的功能、菌丝和菌丝组织体的类型。

一、菌丝体

(一)菌丝

构成真菌菌丝体的丝状单元,由孢子或组织萌发后形成。

(二)菌丝体

是分枝的丝状物(菌丝)的集合体,生长于基质内部,是药用菌的营养器官。主要功能: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水分,供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

菌丝体的形态,菌丝是一条透明的管状物,有横隔膜将菌丝分成许多间隔,称有隔菌丝。

菌丝结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构成,属真核细胞。

初生菌丝(单核菌丝)纤细,每个细胞有一个细胞核,不能形成子实体。

次生菌丝(双核菌丝)粗壮,每个细胞有两个细胞核,能形成子实体,有锁状联合结构。

菌丝体具有四项功能:

1、降解吸收营养物,生长在培养基质中的基内菌丝具有对培养基物的降解和吸收作用;

2、对降解吸收后营养物质的输送作用;

3、对营养物质的贮藏作用;

4、进行有性繁殖的作用。

菌丝组织:由菌丝体再相互缠绕结合而成。

菌丝组织可以划分为:

1、拟薄壁组织:菌丝结合较紧密,细胞为多角形或圆形,与高等植物的薄壁组织相似。如子囊菌的子实体和伞菌的菌盖、菌褶等。

2、疏丝组织:菌丝结合较松,由长形细胞组成,内含肝糖。这种组织常见于菌柄及菌盖中。

4、 试述子实体的功能,并以伞菌为例阐述子实体的形态和功能。

子实体是由结实性菌丝扭结形成的肥大多肉的组织器官,是能产生孢子的果实体,生长于基质表面,是药用菌的繁殖器官。药用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不同而异 。

伞菌子实体的基本结构

伞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不同而异,典型的伞菌子实体由菌盖、子实体层体、菌褶、菌柄、菌环和菌托等组成。

(一)菌盖

菌盖是药用菌子实体的帽状部分,多位于菌柄之上。是药用菌的主要繁殖器官。菌盖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因药用菌种类、发育时期和生长环境不同而异。

1、角质层

2、菌肉

菌肉是人们食用和药用的主要部分。菌肉绝大多数为肉质,少数为蜡质、胶质或革质。大多数药用菌的菌肉为白色或淡黄色,受伤后不变色,少数菌肉受伤后变色。

根据子实体的结构,可以将菌肉分为3种类型 :丝状菌肉 、泡囊状菌肉 、胶质丝状菌肉 。

肉质:香菇、蘑菇等

胶质:木耳、银耳等

革质:金针菇

(二)子实层体

子实层体:指菌盖下面着生子实层的组织结构。(具有菌褶、菌管等不同形状)

1、菌褶、菌管的构造

2、孢子

二、子实体

(三) 菌柄

菌柄生长在菌盖下面,是子实体的支持部分,也是输送营养和水分的组织。

(1)中生:草菇。

(2)偏生:香菇。

(3)侧生:灵芝。

(4)无菌柄:木耳。

(四) 菌环

子实体蕾期,菌盖内菌膜包连菌柄,随着菌盖撑开,内菌幕破裂,残留在菌柄上的部分即为菌环。

(五) 菌托

蕾期子实体包有一层外菌幕,当菌柄伸长时,外菌幕破裂,大部分外菌幕残留于菌柄的基部形成菌托。 各种形状的菌托

5、 药用菌需要哪些营养?各类营养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碳源 构成细胞结构物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氮源 构成核酸、蛋白质的要素,一般不作能量来源

无机盐 参与细胞组成酶的组成部分或激活剂,调节细胞透性培养基pH 、渗透压等

维生素 酶的组成部分或活性基团调节代谢和促进生长

生长激素 调节与控制细胞分裂、伸长与分化、子实体发育、成熟等。

6、 药用菌对温度、湿度、空气及光照的需求有何规律?

一、温度

温度对药用菌发育的影响,其实质是温度决定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到药用菌的代谢。孢子萌发>菌丝体生长>子实体发育

二、水分和湿度

(一)药用菌生长发育的水分条件药用菌的含水量:药用菌的菌丝体含水量一般达70%-80%,子实体的含水量一般达80-90%, 有时甚至可达90%以上。 培养料含水量

(二)营养菌丝阶段栽培基质的含水量

栽培药用菌的培养料水分含量应在60%-65%。在制作菌种时,培养基不宜过湿,如果手握测试,以紧握培养料手上有水纹,但没有滴水为佳,料水比一般在1:1.2-1.3左右。

(三)子实体分化发育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是子实体发生、发育及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子实体形成时期要求的空气相对湿度比菌丝体生长阶段要高。

三、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

药用菌是好气性菌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吸进O2呼出CO2。空气中O2的含量为21%, CO2含量为0.03%。一般菇房中CO2含量是大于0.03%的。不同的药用菌种类,对CO2的忍耐浓度是不同的。对于多数药用菌,在CO2浓度大于0.1%时,会产生毒害作用,会出畸形、不分化甚至死亡。在药用菌生产中,通风换气是至关重要的。

三、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

(一) 菌丝体生长阶段此阶段,一般对高浓度的CO2较为敏感。

(二) 子实体分化发育阶段

药用菌子实体分化,即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时期,对氧的需求量略低。低浓度的CO2浓度(0.034 -0.1%)的二氧化碳能诱导子实体原基形成。但子实体原基形成后,栽培场所必须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四、光线对药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药用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另外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对菌丝体亦有杀伤作用因此一般不需要直射光照。 药用菌在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但绝大部分药用菌在子实体发育阶段尚需一定量的散射光线。子实体原基发育的初期,菌柄首先分化,在黑暗条件下,显著徒长并有趋光性。菌柄伸出后,要给予光照诱发菌盖的形成,促进菌盖成熟以利弹放孢子。

7、 导致猴头菌子实体畸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8、 什么叫灭菌、消毒?

灭菌,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一切微生物的细胞及芽孢,灭菌后的物品即为无菌状态.

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病原微生物,所以微生物学实验常用灭菌的概念;而医疗上则常说消毒。

9、 试述高压蒸汽灭菌和常压灭菌的方法及其应特别注意的关键环节。

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 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

注意:完全排除锅内空气,使锅内全部是水蒸气,灭菌才能彻底。高压灭菌放气有几种不同的做法,但目的都是要排净空气,使锅内均匀升温,保证灭菌彻底。常用方法是:关闭放气阀,通电后,待压力上升到0.05MPa 时,打开放气阀,放出空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后,再关闭放气阀。关阀再通电后,压力表上升达到0.1MPa 时, 开始计时,维持压力0.1~0.15MPa 20分钟。

到达保压时间后,即可切断电源,在压力降到0.5MPa ,可缓慢放出蒸气,应注意不要使压力降低太快,以致引起激烈的减压沸腾,使容器中的液体四溢。当压力降到零后,才能开盖,取出培养基,摆在平台上,以待冷凝。不可久不放气,引起培养基成分变化,以至培养基无法摆斜面 。一旦放置过久,由于锅炉内有负压,盖子打不开,只要将放气阀打开,大气压入,内外压力平衡,盖子便易打开了。

对高压灭菌后不变质的物品,如无菌水、栽培介质、接种用具,可以延长灭菌时间或提高压力。而培养基要严格遵守保压时间,既要保压彻底,又要防止培养基中的成分变质或效力降低,不能随意延长时间。

常压湿热灭菌法

通过热蒸汽或沸水使蛋白质变性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湿热穿透力强,灭菌效果较干热好。

①煮沸或流通蒸汽灭菌:常压下沸水和蒸汽的温度是100℃,一般处理30~60min可杀死细菌繁殖体,但不能完全杀灭芽孢。此法适用于不能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

②低温间隙灭菌(巴斯德灭菌法):将物品先用60~80℃加热(或煮沸)1h ,然后置20~25

℃保存24h (或常温过夜),使其中残存的芽孢萌发成繁殖体,再用以上条件灭菌,如此反复三次。本法适用于不耐高温或高温下易变质的物品,但很费时。

10、什么叫药用菌菌种?它又有哪些类型?

药用菌菌种是指经人工分离培养供进一步繁殖用的药用菌纯菌丝体。

二、菌种类型

1、一级种:指最初分离选育出的菌种或经过转管培养的菌种。

2、二级种:指将一级菌种扩接到谷粒、木屑、棉籽壳等固体基质上或液体培养基上培养的菌种,习惯上称为原种。

3、三级种:直接用于生产栽培的菌种,也叫栽培种。

11、什么叫药用菌的培养基?它又有哪些类型?

药用菌栽培原料基质

1. 培养基的种类

(1)天然培养基:它是利用天然的有机物配制而成的培养基。这种培养基来源广,成本低,制备方便、很适合实际生产。但化学成分不能定量,每批成分也不稳定,因此不宜用来进行精确的科学实验。 常用的天然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苹果培养基、麦芽培养基等。

(2)合成培养基:

指用化学成分已知的有机物或无机物配制而成的培养基。其优点是成分清楚、精确、固定,重现性强,适用于进行营养、代谢、生理生化、遗传育种及菌种鉴定等精细研究。其缺点是一般微生物在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许多营养要求复杂的异养型微生物在合成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3)半合成培养基:

在天然培养基中,加入部分巳知成分的化合物制成的培养基。是介于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之间。此类培养基在生产中使用最广泛,如PDA 培养基、综合马铃薯培养基等,对于大多数药用菌都能良好生长。

12、药用菌菌种的分离有哪些方法?生产中最常用的是哪一种?

纯菌种的分离

1. 孢子分离法

(1)单孢分离法:是每次或每支试管只取一个担孢子, 让它萌发成菌丝体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①平板稀释法:②连续稀释法:

1. 孢子分离法

(2)多孢分离法:就是把许多孢子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上,让它们萌发、自由交配来获得药用菌纯菌种的一种方法。

①种菇孢子弹射法: ②褶上涂抹法: ③钩悬法: ④贴附法:

银耳孢子分离略述于下:

按无菌操作获取种耳后,悬挂种耳的三角瓶经12小时培养后,瓶底培养基表面就有“孢子印”。取出种耳,置 20℃—25℃温箱培养2~3天,培养基表面会出现乳白色透明的糊状小菌落,就是银耳的酵母状分生孢子形成的少量银耳菌丝。此时移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待长满斜面后,再移接入营养丰富,且表面比较干燥的培养基上。经30天左右,菌落长出白色菌丝。

2.组织分离培养法

利用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无性繁殖而获得母种的简便方法,即组织分离。该法操作简便,菌丝生长发育快,

品种特性易保存下来,特别是杂交育种后,优良菌株用组织分离法能使遗传特性稳定下来。

(1)子实体分离: (2)菌核分离: (3)菌索分离:

3.基内菌丝分离培养法

利用药用菌生育的基质作为分离材料,来得到纯菌种的一种方法,叫基内菌丝分离法。

(1) 木材中菌丝分离法:(2)土中菌丝分离: (3)子实体基部分离:

13、优质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一般应符合哪些要求?

菌种鉴定(6方面):纯度、长势、菌龄、均匀度、出菇快慢。

出菇试验是最可靠、最实际的方法。

产量高、品质好→优良菌种

一、母种质量鉴定

控制转管次数,转管2~3次为宜,最多不超过4次。(菌种培养的时间越长,菌龄越大,生活力下降,菌种易老化)

1、出菇试验

菌丝生长健壮,出菇快、朵形好、产量高,为优良菌种。

2、外观肉眼鉴定

外表菌丝浓白、粗壮、富有弹性,则生命力强;

菌丝已干燥、收缩或菌丝自溶产生大量红褐色液体,则生活力降低。

3、长势鉴定

菌丝生长快、整齐,浓而健壮,是优良品种。

4、温度适应性鉴定

一般菌类在30℃,高温型菌在35℃,培养4h ,

在高温下,仍能健壮生长,为优良菌种;

在高温下,菌丝萎缩,为不良菌种。

5、干湿度鉴定

能在偏干或偏湿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菌种,为优良菌种。

二、原种和栽培种的质量鉴定

1、菌种传代和菌龄应在规定范围内

(1)用转管在4~5次以内的母种生产的原种和栽培种。

(2)一般食用菌的原种和栽培种,在常温下可保存3个月内有效;草菇、灵芝、凤尾菇等高温型菌则保存1个月内有效。超过上述期限的菌种,即使外观健壮,生产上也不使用。

2、原种及栽培种外观要求

(1)菌丝生长健壮,绒状菌丝多,生长整齐。

(2)菌丝已长满培养基,银耳的菌种还要求在培养基上分化出子实体原基。

(3)菌丝色泽洁白或符合该菌类菌丝特有的色泽。

(4)菌种瓶内无杂色出现和无杂菌污染,。

(5)菌种瓶内无黄色汁液渗出,反之,表明菌种老化。

(6)菌种培养基不能干缩与瓶壁分开。

14、试述药用菌菌种保藏的原理、基本手段和方法。

常用方法:

(一)斜面低温保藏法:

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成熟后,移入4℃~ 6℃的低温下保藏,以后每隔2~3个月转一次。这种方法适用一般药用菌。

(二)矿油保藏法:

方法:石蜡灭菌(1.5Kg/m2压力下60min ;灭菌后再放入40℃烘箱或恒温箱中使其水分蒸发至完全透明为止);按无菌操作将石蜡注入待保藏的试管斜面内,塞外用蜡封好;保藏在4-15℃的环境中,一般可保藏5年之久。使用时不必倒出石蜡,直接挑取菌丝块即可转管。

(三)冷冻干燥保藏法

该方法的优点是具备低温、真空、缺氧、干燥的保藏条件,其保藏的时间可达1-20年,且成活率高,变异少, 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在低于-15℃下, 快速将细胞冻结, 并保持细胞完整, 然后在真空中使水分升华致干。在此环境中, 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都暂时停止, 不易发生变异, 故可长时间保存, 一般为5~10年, 最多可达20年之久。

(四)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本法是将保藏的菌种密封在有保护剂的安瓿管里,经控制速度预冻,再置于-150℃~-196℃液态氮超低温冰箱里保存。其原理是采用超低温手段,使生物的代谢水平降低到最低的限度,在此条件下保藏,能保持其性状基本上不发生变异。

(五)其他保藏方法:

1、菌丝球生理盐水保藏法

将要保藏的菌种接入相应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温下振荡培养5-7天后,形成大量菌丝球,将菌丝球接入5ml 生理盐水试管内,塞上橡皮塞,用蜡封好在常温下或4℃下保藏2-3年。

2、麦粒保藏法

麦粒含水量较少时(25%),经灭菌后不能破裂。这样可使浸入麦粒中的菌丝体,在麦皮的保护及麦粒中水分的有限的供应下适度生长,以便延长保藏期。

3、沙土保存法

4、干孢子真空保藏法

5、滤纸片保藏法

15、试述熟料袋栽猴头菇的技术要点。

16、猴头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如何?

一)环境条件

(1)营养

猴头菇能广泛利用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及维生素等。人工栽培时,适宜树种的木屑是最经济而优

良的碳源。而甘蔗渣、棉籽壳等也是理想的碳源。麸皮和米糠是良好的氮源,其它能利用的氮源还有尿素、蛋白胨、铵盐、硝酸盐等。

(2)温度

猴头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2-33℃,最适温度为25℃左右,低于6℃,菌丝代谢作用停止;高于30℃时菌丝生长缓慢易老化,35℃时停止生长。

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2-24℃,以15-20℃最适宜。当温度高于25℃时,子实体生长缓慢或不形成子实体;温度低于14℃时,子实体开始发红,随着温度的下降,色泽加深,无食用价值。

(3)水分和湿度

培养基的适宜含水量为60-70%,对相对湿度的要求,菌丝培养发育阶段以70%为宜;子实体形成阶段则需要达到85-95%,此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而洁白。若低于70%,则子实体表面失水严重,菇体干缩,变黄色,菌刺短,伸长不开,导致减产;反之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则菌刺长而粗,菇体球心小,分枝状,形成“花菇”。一个直径5-10cm 的猴头子实体,每日水分蒸发量达2-6g 。

(4)空气

猴头菌属好气性菌类,对CO2浓度非常敏感,当空气中CO2浓度高于0.1%时,就会刺激菌柄的不

断分枝,形成珊瑚状的畸形菇,因此菇房保持新鲜的空气极重要。

(5)光照

猴头菌菌丝生长阶段基本上不需要光,但在无光条件下不能形成原基,需要有50lx 的散射光才能刺激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充足的散射光,光强度在200-400lx 时,菇体生长充实而洁白,但光强高于1000lx 时,菇体发红,质量差,产量下降。

猴头菌子实体的菌刺生长具有明显的向地性,因此在管理中不宜过多地改变容器的摆设方向,否则会形成菌刺卷曲的畸形菇。

(6)酸碱度

猴头菌属喜酸性菌类,菌丝生长阶段在pH2.4-5的范围内均可生长,但以pH4最适宜。当pH 在7以上时,菌丝生长不良,菌落呈不规则状。子实体生长阶段以pH4-5最适宜。

17、简述熟料袋栽猴头菌的生产过程,并比较熟料瓶栽的特点?

18、简述灵芝功能与主治。

(一)灵芝的有效成分

含麦角甾醇,有机酸、氨基酸、葡萄糖、多糖类、树脂、甘露醇、生物碱、甾醇、内酯、香豆精、酸性树脂、氨基酸、油脂、还原性物质等。

(二)灵芝的功能与主治

一、抗肿瘤作用

二、保肝解毒作用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四、抗衰老作用

五、抗神经衰弱作用

六、治疗高血压

七、治疗糖尿病

八、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作用

九、抗过敏作用

十、美容作用

十一、灵芝还能预防爱滋病

十二、太阳黑子、手机辐射

19、简述锁状联合的形成过程?

锁状联合(clampconnection):担子菌的次生菌丝每一个细胞都有二个核,其中一个核来自母本,一个来自父本,当双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在二个核之间处生一个短小弯磨曲的分枝,核移动,在二核之间生出一个突起如钩状,一个核进入钩一个留在菌丝钩中保留一个核,一个往后移,菌丝中二个核一往前一个往后移钩状突起向下弯曲与细胞壁接触溶化,分枝基部生分隔膜(分隔中间有孔道),在原分支外形成一隔膜,产生一个新细胞双核体,在分隔处保留一个桥形结构称锁状联合

**(担子菌亚门中多数担子菌的双核菌丝,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于菌丝的分隔处形成的一个侧生的喙状结构。只出现在双核菌丝上。其形成过程是:首先,在细胞的两核之间生出一个喙状突起,双核中的一个移入喙状突起,另一个仍留在细胞下部。两异质核同时分裂,成为4个子核。分裂完成后,原位于喙基部的一子核与原位于细胞中的一子核移至细胞上部配对;另外两子核,一个进入喙突中,一个留在细胞下部。此时细胞中部和喙基部均生出横隔,将原细胞分成三部分。上部是双核细胞,下部和喙突部暂为两单核细胞。此后,喙突尖端继续下延与细胞下部接触并融通。同时喙突中的核进入下部细胞内,使细胞下部也成为双核。经如上变化后,4个子核分成2对,一个双核细胞分裂为两个。此过程结束后,在两细胞分融处残留一个喙状结构,即锁状联合。这一过程保证了双核菌丝在进行细胞分裂时,每节(每个细胞)都能含有两个异质(遗传型不同)的核,为进行有性生殖,通过核配形成担子打下基础。锁状联合是双核菌丝的鉴定标准,凡是产生锁状联合的菌丝均可断定为双核。锁状联合也是担子菌亚门的明显特征之一。

20、简述灵芝栽培时的生活条件。

一)灵芝的生活条件1.营养

灵芝生长需营养丰富,其营养以碳水化合物为营养基础,如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也需要少量的矿质元素如:钾、镁、钙、磷等营养条件。

2、温度:灵芝是一种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适宜20-35℃,最适宜25-28℃,子实体18-30℃之间均能分

化,27℃左右分化最快、发育最好。

3、湿度:灵芝生长需要吸收一定的水份进行生理活动,培养基含水量适宜55-65%,子实体生长适宜空气相对湿度85-90%。

4、光照:菌丝体能在黑暗的环境中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分化过程中需要漫散光,灵芝生长有较强的

向光性。

5、空气:灵芝为好氧性真菌,新鲜空气是子实体发育的重要条件。二氧化碳过多,灵芝菌柄过长,不能成菌盖,造成畸形或停止生长。

6、酸碱度:灵芝在弱酸性中生长,PH4-6为最适宜。

21、防止菌种衰退的方法。

1. 合理的育种 选育菌种时所处理的细胞应使用单核的,避免使用多核细胞;

合理选择诱变剂的种类和剂量或增加突变位点,以减少分离回复;在诱变处理后进行充分的后培养及分离纯化,以保证保藏菌种纯碎。这些可有效的防止菌种的退化。

2. 选用合适的培养基 有人发现用老苜蓿根汁培养基培养“5406”抗生菌—细黄链霉菌可以防止它的退化。在赤霉菌产生菌—藤仓赤霉的培养基中,加入糖蜜、天门冬素、谷氨酰胺、5-核苷酸或甘露醇等物质时,也有防止菌种退化的效果。也有选取营养相对贫乏的培养基做菌种保藏培养基,如培养基中适当限制容易利用的糖源葡萄糖等的添加,因为变异多半是通过菌株的生长繁殖而产生的,当培养基营养丰富时,菌株会处于旺盛的生长状态,代谢水平较高,为变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大提高了菌株的退化几率。

3. 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 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和发现一个适合原种生长的条件可以防止菌种退化,如低温、干燥、缺氧等。在栖土曲霉3.942 的培养中,有人曾用改变培养温度的措施(从20-30℃提高到33-34℃) 来防止它产孢子能力的退化。

4. 控制传代次数 由于微生物存在着自发突变,而突变都是在繁殖过程中发生而表现出来的。所以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移种和传代,把必要的传代降低到最低水平,以降低自发突发的机率。菌种传代次数越多,产生突变的几率就越高,因而菌种发生退化的机会就越多。这要求不论在实验室还是在生产实践上,必须严格控制菌种的移种传代次数,并根据菌种保藏方法的不同,确立恰当的移种传代的时间间隔。如同时采用斜面保藏和其它的保藏方式(真空冻干保藏、砂土管、液氮保藏等),以延长菌种保藏时间。

5. 利用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行移种传代 在有些微生物中,如放线菌和霉菌,由于其菌的细胞常含有几个核或甚至是异核体,因此用菌丝接种就会出现不纯和衰退,而孢子一般是单核的,用它接种时,就没有这种现象发生。有人在实践中发现构巢曲霉如用分生孢子传代就容易退化,而改用子囊孢子移种传代则不易退化;还有人采用灭过菌的棉团轻巧地沾取“5406”孢子进行斜面移种,由于避免了菌丝的接入,因而达到了防止退化的效果。

6. 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用于工业生产的一些微生物菌种,其主要性状都属于数量性状,而这类性状恰是最

容易退化的。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制定出更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以防止菌种退化。

22、紫外线灭菌原理。

(二)紫外线灭菌

灭菌原理:导致细胞内核酸和酶发生光化学变性(诱导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致使细胞死亡;紫外线可使细胞内分子氧电离为臭氧(O3),臭氧也具杀菌作用,但臭氧的浓度过高对人体呼吸不利。

特点:由于紫外线穿透能力弱,只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为防止光复活现象,紫外线灭菌后不要马上开日光灯;一般照射20―30min 。

23、药用菌形态主要组成部分。

药用菌形态

菌丝体(基质内,有分解、贮存、运输功能)

子实体(基质外,有食药用、贮存、繁殖功能)

一、菌丝体

(一)菌丝

构成真菌菌丝体的丝状单元,由孢子或组织萌发后形成。

(二)菌丝体

是分枝的丝状物(菌丝)的集合体,生长于基质内部,是药用菌的营养器官。主要功能: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水分,供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

菌丝体的形态,菌丝是一条透明的管状物,有横隔膜将菌丝分成许多间隔,称有隔菌丝。

菌丝结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构成,属真核细胞。

初生菌丝(单核菌丝)纤细,每个细胞有一个细胞核,不能形成子实体。

次生菌丝(双核菌丝)粗壮,每个细胞有两个细胞核,能形成子实体,有锁状联合结构。

菌丝体具有四项功能:

1、降解吸收营养物,生长在培养基质中的基内菌丝具有对培养基物的降解和吸收作用;

2、对降解吸收后营养物质的输送作用;

3、对营养物质的贮藏作用;

4、进行有性繁殖的作用。

菌丝组织:由菌丝体再相互缠绕结合而成。

菌丝组织可以划分为:

1、拟薄壁组织:菌丝结合较紧密,细胞为多角形或圆形,与高等植物的薄壁组织相似。如子囊菌的子实体和伞菌的菌盖、菌褶等。

2、疏丝组织:菌丝结合较松,由长形细胞组成,内含肝糖。这种组织常见于菌柄及菌盖中。

(三)菌丝细胞的超微结构简介

菌丝细胞有以下构造特点:菌丝具有分隔,由横隔膜将菌丝隔成多细胞结构。细胞壁的骨架物质主要以几丁质的微纤维组成。菌丝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无光合作用的特性。菌丝的端部具有生长点的作用。菌丝按细胞核数目分为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

菌丝都是多细胞的,细胞壁管状,薄而透明。凡是菌丝细胞中仅含一个核的称单核菌丝;含两个核的称双核菌丝;含多个核的称多核菌丝。

担子菌类的药用菌多具有锁状联合现象。

(四) 菌丝的特殊形态

1、菌丝束:菌丝生长过程中,相邻的部分平行菌丝则互扭结成束状,但没有甲壳状外层。它起着输送营养的作用。

2、菌索:指有些担子菌类菌丝体生长至某一阶段后菌丝缩合,形成的粗绳状复杂的组织。与树根相似故又称根状菌索。原有的各菌丝失去了相对的独立性。

3、菌核:菌核是由菌丝密集编结成的休眠体,呈块状或颗粒状,其颜色、大小因种类而异,一般呈深褐色。菌核内大多为白色粉状肉质,菌核有抵抗外界环境条件的功能。菌核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可以作为菌种分离的材料或作菌种使用。

4、子座:子座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松组织构成的容纳子实体的褥座状结构。如冬虫夏草,从菌核中长出有头部和柄部的子座,在头部周围着生有许多子囊壳。子座的形状多样。

二、子实体

子实体是由结实性菌丝扭结形成的肥大多肉的组织器官,是能产生孢子的果实体,生长于基质表面,是药用菌的繁殖器官。药用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不同而异 。

伞菌子实体的基本结构

伞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不同而异,典型的伞菌子实体由菌盖、子实体层体、菌褶、菌柄、菌环和菌托等组成。

(一)菌盖

菌盖是药用菌子实体的帽状部分,多位于菌柄之上。是药用菌的主要繁殖器官。菌盖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因药用菌种类、发育时期和生长环境不同而异。

1、角质层

2、菌肉

菌肉是人们食用和药用的主要部分。菌肉绝大多数为肉质,少数为蜡质、胶质或革质。大多数药用菌的菌肉为白色或淡黄色,受伤后不变色,少数菌肉受伤后变色。

根据子实体的结构,可以将菌肉分为3种类型 :丝状菌肉 、泡囊状菌肉 、胶质丝状菌肉 。

肉质:香菇、蘑菇等

胶质:木耳、银耳等

革质:金针菇

(二)子实层体

子实层体:指菌盖下面着生子实层的组织结构。(具有菌褶、菌管等不同形状)

1、菌褶、菌管的构造

2、孢子

二、子实体

(三) 菌柄

菌柄生长在菌盖下面,是子实体的支持部分,也是输送营养和水分的组织。

(1)中生:草菇。

(2)偏生:香菇。

(3)侧生:灵芝。

(4)无菌柄:木耳。

(四) 菌环

子实体蕾期,菌盖内菌膜包连菌柄,随着菌盖撑开,内菌幕破裂,残留在菌柄上的部分即为菌环。

(五) 菌托

蕾期子实体包有一层外菌幕,当菌柄伸长时,外菌幕破裂,大部分外菌幕残留于菌柄的基部形成菌托。种形状的菌托

24、药用菌的生长规律四个时期及其特点。

药用菌物学名词解释

初生菌丝/一级菌丝体/单核菌丝体:指由有性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

次生菌丝/二级菌丝体/双核菌丝体:单核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由可亲和的单核菌丝之间进行质配,(核不结合)使细胞双核化,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是担子菌类药用菌营养菌丝存在的主要形式。

药用菌: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一类菌物。包括能形成个体较大的子实体或菌核结构的大型真菌如银耳、香菇;可以产生抗生素的抗生菌如青霉。

含药效成分,具有药用功能,但不共食用。

菌种分离:药用菌母种的分离,可分为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以及基内菌丝分离法等。

孢子分离法:单孢分离法:是每次或每支试管只取一个担孢子,让它萌发成菌丝体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多孢分离法:就是把许多孢子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上,让它们萌发、自由交配来获得药用菌纯菌种的一种方法。

组织分离培养法:利用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无性繁殖而获得母种的简便方法,即组织分离。该法操作简便,菌丝生长发育快,品种特性易保存下来,特别是杂交育种后,优良菌株用组织分离法能使遗传特性稳定下来。

一级种:指最初分离选育出的菌种或经过转管培养的菌种。

二级种:指将一级菌种扩接到谷粒、木屑、棉籽壳等固体基质上或液体培养基上培养的菌种,习惯上称为原种。

三级种:直接用于生产栽培的菌种,也叫栽培种。

同宗接合:由同一孢子萌发成的两条初生菌丝进行交配,完成有性生殖过程。即:一个担孢子萌发出来的单核的初生菌丝(无性区别)之间可以互相结合(同宗结合)而形成具有双核的二级菌丝。

异宗接合:同一孢子萌发的初生菌丝,不能自行交配(不亲和),只有两个不同交配型的担孢子萌发的初生菌丝才能互相交配,完成有性生殖过程的结合方式。

子座:子座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松组织构成的容纳子实体的褥座状结构。如冬虫夏草,从菌核中长出有头部和柄部的子座,在头部周围着生有许多子囊壳。子座的形状多样。

子囊:子囊菌类继其有性生殖而产生的囊状器官,通常在其中藏有8个子囊孢子。多数子囊呈圆柱状或棒状。子囊孢子常排成一列,但也有时形成椭圆形和球形的。子囊壁子囊一般为单层,但腔菌纲却为双层结侧构,从而成为分类上的指标。子囊的丝形成有的是在菌丝的菌落上进行的;也有的是在形成子囊盘、子囊壳、假囊壳之后而在其中进行的。

菌种复壮:恢复食用菌原有的生活力,提高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使其优良性状进一步发挥。

菌种退化:在菌种的繁殖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某些原来优良的性状渐渐消失或变劣,出现长势弱,生长慢、产量低、质量差等变化的现象。例如产生孢子能力的丧失,发酵液中产物组成改变,主产物减少和副产物增加等。

锁状联合:为两核细胞形成分裂产生双核菌丝体的一种特有形式。常发生在菌丝顶端,开始时在细胞上产生突起,并向下弯曲,与下部细胞连接,形如锁状。

菌环:子实体蕾期,菌盖内菌膜包连菌柄,随着菌盖撑开,内菌幕破裂,残留在菌柄上的部分即为菌环。

菌托:蕾期子实体包有一层外菌幕,当菌柄伸长时,外菌幕破裂,大部分外菌幕残留于菌柄的基部形成菌托。 各种形状的菌托 菌索:由无数平行的菌丝扭结在一起形成的根状或绳索状结构。幼时白色,后逐渐变为红褐色,老时为黑褐色,铁丝状,附着在树根或老树干的外表皮及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也常附着在天麻块茎的表面。

菌核:菌核是由菌丝密集编结成的休眠体,呈块状或颗粒状,其颜色、大小因种类而异,一般呈深褐色。菌核内大多为白色粉状肉质,菌核有抵抗外界环境条件的功能。菌核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可以作为菌种分离的材料或作菌种使用。

三次菌丝体: 当二次菌丝体发育到一定的阶段, 在适宜的条件下, 菌丝体互相扭结成团, 形成子实体原基, 然后发育成子实体. 这种已经组织化并有一定的排列和一定结构的双核菌丝体称为三次菌丝体, 或称为结实性菌丝体。

菌丝束:菌丝生长过程中,相邻的部分平行菌丝则互扭结成束状,但没有甲壳状外层。它起着输送营养的作用。

菌丝:构成真菌菌丝体的丝状单元,由孢子或组织萌发后形成。单条管状细丝,为大多数真菌的结构单位,菌丝一般分为两类,一为无隔菌丝,即菌丝没有横隔壁,可视为一个单细胞,具有多个细胞核,如低等真菌中的根霉、毛霉、水霉等的菌丝。另一类是有隔菌丝,即菌丝具很多横隔壁,将其分隔成多个细胞,每个细胞中有1个、2个或多个细胞核。如高等真菌中的青霉、曲霉、蘑菇等的菌丝。

菌盖:是药用菌子实体的帽状部分,多位于菌柄之上。是药用菌的主要繁殖器官。菌盖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因药用菌种类、发育时期和生长环境不同而异。

菌柄:菌柄生长在菌盖下面,是子实体的支持部分,也是输送营养和水分的组织。伞菌类位于菌盖下面中央的子实体的柄,称菌柄。有的菌柄偏生,少数侧生。支持菌盖展开于空间,适于孢子的发散。

菌褶:指担子菌类伞菌子实体(担子果)的菌盖内侧的皱褶部分,或由菌褶原发育成的结构。从横切面看,每个菌褶的两侧有子实

层。在内侧紧靠子实层的子实下层,其内侧有一圈子实层基,再内侧,即从菌褶中心形成菌盖的部分,称为菌髓。纵剖子实体时所见之菌褶与子实体柄的关系,是伞菌类真菌分类的重要特征。

担孢子:担子菌亚门的有性孢子。由担子经核配、减数分裂形成的单倍体细胞。生长在担子的前端,有小梗与担子相连。成熟的担孢子由小梗弹射散出,萌发后形成初级菌丝。

腐生菌:属于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从已死的动、植物或其他有机物吸取养料,以维持自身正常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很多细菌和真菌属于此类。如枯草杆菌、根霉、青霉、蘑菇、木耳等。以腐生方式生活的微生物,如按其所需要的氮源、碳源来分,则属于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共生型菌:与相应的生物生活一起,形成互惠互利,相互依存关系的菌类。担子菌中有一大部分药用菌不能独立在枯枝、腐木上生长, 必须和其它植物根系形成菌根, 构成菌根真菌。

粪草生菌:从草本植物残体或粪肥中吸取养料纤维素是首要碳源几乎不能利用木质素

药用菌生活史:指从孢子到孢子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即从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开始,先形成单核菌丝,单核菌丝融合形成双核菌丝,当双核菌丝发育到生理成熟阶段,菌丝扭结生长成子实体,子实体产生新一代孢子,至孢子散落。生活史规定了药用菌个体发育的顺序和完成每个阶段的时间。

温度类型:温度对药用菌发育的影响,其实质是温度决定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到药用菌的代谢。孢子萌发>菌丝体生长>子实体发育

恒温结实性:保持一定的恒温,不需要昼夜温差刺激,原基就可以分化。如猴头菌、黑木耳、银耳、灵芝、金针菇、草菇等。 变温结实性:有些类型的药用菌如香菇,降温后保持恒定的温度还不能使子实体分化出来,必须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刺激才行,温差幅度越大越好,一般在8℃-10℃。

灭菌: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一切微生物的细胞及芽孢,灭菌后的物品即为无菌状态.

常压湿热蒸汽灭菌:采用自然蒸汽压力进行灭菌的方法。特点:设施简便、造价低、容量大。但由于常压灭菌设备的密封性不严,最高温度在100℃左右,因此灭菌时间较长,一般灭菌仓内温度达到100℃后,持续6- 8 h才能彻底灭菌。

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病原微生物,所以微生物学实验常用灭菌的概念;而医疗上则常说消毒。

液体培养基: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的液状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的对应词。它具有进行通气培养、振荡培养的优点。在静止的条件下,在菌体或培养细胞的周围,形成透过养分的壁障,养分的摄入受到阻碍。由于在通气或在振荡的条件下,可消除这种阻碍以及增加供氧量,所以有利于细胞生长,提高生产量。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称为液中培养、液体培养或液内培养。

斜面低温保藏法: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成熟后,移入4℃~ 6℃的低温下保藏,以后每隔2~3个月转一次。这种方法适用一般药用菌。

子实体:由结实性菌丝扭结形成的肥大多肉的组织器官,是能产生孢子的果实体,生长于基质表面,是药用菌的繁殖器官。药用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不同而异 。

伞菌:一般指具有菌盖和菌柄的肉质腐生菌类。多种伞菌可供食用,如香菇、蘑菇、草菇等;少数种类有毒,如蛤蟆菌、鬼笔鹅膏菌。

菌丝生长点:是丝状菌丝呈圆锥状的尖端2-10μm 部分,其顶端的泡囊对菌丝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菌丝的生长是顶端生长。 准性生殖:指异核体(单个生物个体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基因型)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这种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和单倍体化,最后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的过程。也就是不经过减数分裂就能导致基因重组的生殖过程。

诱变育种:常采用物理、化学等诱变剂来改变菌种的遗传性,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核酸物质,能强烈地引起菌种的变异。诱变育种能大幅度地增加菌种的变异量,从而人们能从诱变后的群体中筛选优良菌株

协调的最适温度:在最低温度与最适温度之间,药用菌菌丝的生长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对数增长;在最适温度与最高温度之间,药用菌菌丝生长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 什么叫药用菌物?

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一类菌物。包括能形成个体较大的子实体或菌核结构的大型真菌如银耳、香菇;可以产生抗生素的抗生菌如青霉。主要类群包括:

1、药用菌含,药效成分,具有药用功能,但不共食用。

2、食药兼用菌,既具具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等食用菌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

3、抗肿瘤菌物

2、 浅谈我国药用菌的研究与开拓。

真菌作食用、药用,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6000~7000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采食蘑菇了。2000年前的《礼记》、《吕氏春秋》和《齐民要术》等古籍文献中都有人类食用菇类的记载。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其中就有茯苓、猪苓、雷丸、木耳等10多种真菌。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和《名

医别录》中增添了马勃和蝉花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增加了羊肚、鬼笔、竹荪、桑黄、蝉花、桑耳、香蕈、天花蕈、雪蚕以及茯苓、猪苓、雷丸及马勃等40余种。清代的汪昂《本草备要》首次明确记载了冬虫夏草并作为药用保健品。

如上所述,大量典籍的记载说明中国古人早已食用菇类食品,且注意到了其药用保健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观察研究各种真菌,为今天我们开发研制食用和药用真菌奠定了基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发掘新的真菌药物,扩大应用范围,开发新的资源,探索新技术、新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药用菌物学体系。包括药用真菌在内的中医中药为中国之国粹,以食、药用菌为基础的保健品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21世纪将是进一步发挥中国菌类物种资源优势,大力创新开发研究食用、药用真菌的辉煌时代。

结合我国国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一、加强药用菌资源的开发

1. 对古籍和药书记载的药用菌和养生作用的真菌,民间习用的药用菌等加以整理、研究,挖掘新的药用价值;

2. 加强野生资源中新品种的开发研究;

3. 从食用菌和毒菌种类中筛选药用菌;

4. 从同科属菌类中筛选代用品或新药品。

二、加强药用菌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包括形态结构、生理、代谢和生态等内容,是药用菌栽培生产及发酵制药的理论基础。

三、加强药用菌药剂的开发研究

药用菌药剂的研制与开发应采用中西结合的途径。

四、加强药用菌的药理研究和药效研究

五、加强菌类保健食品的生产与开发

六、加强抗生菌的开发与利用

3、 试述菌丝体的功能、菌丝和菌丝组织体的类型。

一、菌丝体

(一)菌丝

构成真菌菌丝体的丝状单元,由孢子或组织萌发后形成。

(二)菌丝体

是分枝的丝状物(菌丝)的集合体,生长于基质内部,是药用菌的营养器官。主要功能: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水分,供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

菌丝体的形态,菌丝是一条透明的管状物,有横隔膜将菌丝分成许多间隔,称有隔菌丝。

菌丝结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构成,属真核细胞。

初生菌丝(单核菌丝)纤细,每个细胞有一个细胞核,不能形成子实体。

次生菌丝(双核菌丝)粗壮,每个细胞有两个细胞核,能形成子实体,有锁状联合结构。

菌丝体具有四项功能:

1、降解吸收营养物,生长在培养基质中的基内菌丝具有对培养基物的降解和吸收作用;

2、对降解吸收后营养物质的输送作用;

3、对营养物质的贮藏作用;

4、进行有性繁殖的作用。

菌丝组织:由菌丝体再相互缠绕结合而成。

菌丝组织可以划分为:

1、拟薄壁组织:菌丝结合较紧密,细胞为多角形或圆形,与高等植物的薄壁组织相似。如子囊菌的子实体和伞菌的菌盖、菌褶等。

2、疏丝组织:菌丝结合较松,由长形细胞组成,内含肝糖。这种组织常见于菌柄及菌盖中。

4、 试述子实体的功能,并以伞菌为例阐述子实体的形态和功能。

子实体是由结实性菌丝扭结形成的肥大多肉的组织器官,是能产生孢子的果实体,生长于基质表面,是药用菌的繁殖器官。药用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不同而异 。

伞菌子实体的基本结构

伞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不同而异,典型的伞菌子实体由菌盖、子实体层体、菌褶、菌柄、菌环和菌托等组成。

(一)菌盖

菌盖是药用菌子实体的帽状部分,多位于菌柄之上。是药用菌的主要繁殖器官。菌盖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因药用菌种类、发育时期和生长环境不同而异。

1、角质层

2、菌肉

菌肉是人们食用和药用的主要部分。菌肉绝大多数为肉质,少数为蜡质、胶质或革质。大多数药用菌的菌肉为白色或淡黄色,受伤后不变色,少数菌肉受伤后变色。

根据子实体的结构,可以将菌肉分为3种类型 :丝状菌肉 、泡囊状菌肉 、胶质丝状菌肉 。

肉质:香菇、蘑菇等

胶质:木耳、银耳等

革质:金针菇

(二)子实层体

子实层体:指菌盖下面着生子实层的组织结构。(具有菌褶、菌管等不同形状)

1、菌褶、菌管的构造

2、孢子

二、子实体

(三) 菌柄

菌柄生长在菌盖下面,是子实体的支持部分,也是输送营养和水分的组织。

(1)中生:草菇。

(2)偏生:香菇。

(3)侧生:灵芝。

(4)无菌柄:木耳。

(四) 菌环

子实体蕾期,菌盖内菌膜包连菌柄,随着菌盖撑开,内菌幕破裂,残留在菌柄上的部分即为菌环。

(五) 菌托

蕾期子实体包有一层外菌幕,当菌柄伸长时,外菌幕破裂,大部分外菌幕残留于菌柄的基部形成菌托。 各种形状的菌托

5、 药用菌需要哪些营养?各类营养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碳源 构成细胞结构物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氮源 构成核酸、蛋白质的要素,一般不作能量来源

无机盐 参与细胞组成酶的组成部分或激活剂,调节细胞透性培养基pH 、渗透压等

维生素 酶的组成部分或活性基团调节代谢和促进生长

生长激素 调节与控制细胞分裂、伸长与分化、子实体发育、成熟等。

6、 药用菌对温度、湿度、空气及光照的需求有何规律?

一、温度

温度对药用菌发育的影响,其实质是温度决定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到药用菌的代谢。孢子萌发>菌丝体生长>子实体发育

二、水分和湿度

(一)药用菌生长发育的水分条件药用菌的含水量:药用菌的菌丝体含水量一般达70%-80%,子实体的含水量一般达80-90%, 有时甚至可达90%以上。 培养料含水量

(二)营养菌丝阶段栽培基质的含水量

栽培药用菌的培养料水分含量应在60%-65%。在制作菌种时,培养基不宜过湿,如果手握测试,以紧握培养料手上有水纹,但没有滴水为佳,料水比一般在1:1.2-1.3左右。

(三)子实体分化发育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是子实体发生、发育及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子实体形成时期要求的空气相对湿度比菌丝体生长阶段要高。

三、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

药用菌是好气性菌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吸进O2呼出CO2。空气中O2的含量为21%, CO2含量为0.03%。一般菇房中CO2含量是大于0.03%的。不同的药用菌种类,对CO2的忍耐浓度是不同的。对于多数药用菌,在CO2浓度大于0.1%时,会产生毒害作用,会出畸形、不分化甚至死亡。在药用菌生产中,通风换气是至关重要的。

三、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

(一) 菌丝体生长阶段此阶段,一般对高浓度的CO2较为敏感。

(二) 子实体分化发育阶段

药用菌子实体分化,即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时期,对氧的需求量略低。低浓度的CO2浓度(0.034 -0.1%)的二氧化碳能诱导子实体原基形成。但子实体原基形成后,栽培场所必须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四、光线对药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药用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另外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对菌丝体亦有杀伤作用因此一般不需要直射光照。 药用菌在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但绝大部分药用菌在子实体发育阶段尚需一定量的散射光线。子实体原基发育的初期,菌柄首先分化,在黑暗条件下,显著徒长并有趋光性。菌柄伸出后,要给予光照诱发菌盖的形成,促进菌盖成熟以利弹放孢子。

7、 导致猴头菌子实体畸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8、 什么叫灭菌、消毒?

灭菌,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一切微生物的细胞及芽孢,灭菌后的物品即为无菌状态.

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病原微生物,所以微生物学实验常用灭菌的概念;而医疗上则常说消毒。

9、 试述高压蒸汽灭菌和常压灭菌的方法及其应特别注意的关键环节。

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 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

注意:完全排除锅内空气,使锅内全部是水蒸气,灭菌才能彻底。高压灭菌放气有几种不同的做法,但目的都是要排净空气,使锅内均匀升温,保证灭菌彻底。常用方法是:关闭放气阀,通电后,待压力上升到0.05MPa 时,打开放气阀,放出空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后,再关闭放气阀。关阀再通电后,压力表上升达到0.1MPa 时, 开始计时,维持压力0.1~0.15MPa 20分钟。

到达保压时间后,即可切断电源,在压力降到0.5MPa ,可缓慢放出蒸气,应注意不要使压力降低太快,以致引起激烈的减压沸腾,使容器中的液体四溢。当压力降到零后,才能开盖,取出培养基,摆在平台上,以待冷凝。不可久不放气,引起培养基成分变化,以至培养基无法摆斜面 。一旦放置过久,由于锅炉内有负压,盖子打不开,只要将放气阀打开,大气压入,内外压力平衡,盖子便易打开了。

对高压灭菌后不变质的物品,如无菌水、栽培介质、接种用具,可以延长灭菌时间或提高压力。而培养基要严格遵守保压时间,既要保压彻底,又要防止培养基中的成分变质或效力降低,不能随意延长时间。

常压湿热灭菌法

通过热蒸汽或沸水使蛋白质变性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湿热穿透力强,灭菌效果较干热好。

①煮沸或流通蒸汽灭菌:常压下沸水和蒸汽的温度是100℃,一般处理30~60min可杀死细菌繁殖体,但不能完全杀灭芽孢。此法适用于不能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

②低温间隙灭菌(巴斯德灭菌法):将物品先用60~80℃加热(或煮沸)1h ,然后置20~25

℃保存24h (或常温过夜),使其中残存的芽孢萌发成繁殖体,再用以上条件灭菌,如此反复三次。本法适用于不耐高温或高温下易变质的物品,但很费时。

10、什么叫药用菌菌种?它又有哪些类型?

药用菌菌种是指经人工分离培养供进一步繁殖用的药用菌纯菌丝体。

二、菌种类型

1、一级种:指最初分离选育出的菌种或经过转管培养的菌种。

2、二级种:指将一级菌种扩接到谷粒、木屑、棉籽壳等固体基质上或液体培养基上培养的菌种,习惯上称为原种。

3、三级种:直接用于生产栽培的菌种,也叫栽培种。

11、什么叫药用菌的培养基?它又有哪些类型?

药用菌栽培原料基质

1. 培养基的种类

(1)天然培养基:它是利用天然的有机物配制而成的培养基。这种培养基来源广,成本低,制备方便、很适合实际生产。但化学成分不能定量,每批成分也不稳定,因此不宜用来进行精确的科学实验。 常用的天然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苹果培养基、麦芽培养基等。

(2)合成培养基:

指用化学成分已知的有机物或无机物配制而成的培养基。其优点是成分清楚、精确、固定,重现性强,适用于进行营养、代谢、生理生化、遗传育种及菌种鉴定等精细研究。其缺点是一般微生物在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许多营养要求复杂的异养型微生物在合成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3)半合成培养基:

在天然培养基中,加入部分巳知成分的化合物制成的培养基。是介于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之间。此类培养基在生产中使用最广泛,如PDA 培养基、综合马铃薯培养基等,对于大多数药用菌都能良好生长。

12、药用菌菌种的分离有哪些方法?生产中最常用的是哪一种?

纯菌种的分离

1. 孢子分离法

(1)单孢分离法:是每次或每支试管只取一个担孢子, 让它萌发成菌丝体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①平板稀释法:②连续稀释法:

1. 孢子分离法

(2)多孢分离法:就是把许多孢子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上,让它们萌发、自由交配来获得药用菌纯菌种的一种方法。

①种菇孢子弹射法: ②褶上涂抹法: ③钩悬法: ④贴附法:

银耳孢子分离略述于下:

按无菌操作获取种耳后,悬挂种耳的三角瓶经12小时培养后,瓶底培养基表面就有“孢子印”。取出种耳,置 20℃—25℃温箱培养2~3天,培养基表面会出现乳白色透明的糊状小菌落,就是银耳的酵母状分生孢子形成的少量银耳菌丝。此时移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待长满斜面后,再移接入营养丰富,且表面比较干燥的培养基上。经30天左右,菌落长出白色菌丝。

2.组织分离培养法

利用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无性繁殖而获得母种的简便方法,即组织分离。该法操作简便,菌丝生长发育快,

品种特性易保存下来,特别是杂交育种后,优良菌株用组织分离法能使遗传特性稳定下来。

(1)子实体分离: (2)菌核分离: (3)菌索分离:

3.基内菌丝分离培养法

利用药用菌生育的基质作为分离材料,来得到纯菌种的一种方法,叫基内菌丝分离法。

(1) 木材中菌丝分离法:(2)土中菌丝分离: (3)子实体基部分离:

13、优质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一般应符合哪些要求?

菌种鉴定(6方面):纯度、长势、菌龄、均匀度、出菇快慢。

出菇试验是最可靠、最实际的方法。

产量高、品质好→优良菌种

一、母种质量鉴定

控制转管次数,转管2~3次为宜,最多不超过4次。(菌种培养的时间越长,菌龄越大,生活力下降,菌种易老化)

1、出菇试验

菌丝生长健壮,出菇快、朵形好、产量高,为优良菌种。

2、外观肉眼鉴定

外表菌丝浓白、粗壮、富有弹性,则生命力强;

菌丝已干燥、收缩或菌丝自溶产生大量红褐色液体,则生活力降低。

3、长势鉴定

菌丝生长快、整齐,浓而健壮,是优良品种。

4、温度适应性鉴定

一般菌类在30℃,高温型菌在35℃,培养4h ,

在高温下,仍能健壮生长,为优良菌种;

在高温下,菌丝萎缩,为不良菌种。

5、干湿度鉴定

能在偏干或偏湿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菌种,为优良菌种。

二、原种和栽培种的质量鉴定

1、菌种传代和菌龄应在规定范围内

(1)用转管在4~5次以内的母种生产的原种和栽培种。

(2)一般食用菌的原种和栽培种,在常温下可保存3个月内有效;草菇、灵芝、凤尾菇等高温型菌则保存1个月内有效。超过上述期限的菌种,即使外观健壮,生产上也不使用。

2、原种及栽培种外观要求

(1)菌丝生长健壮,绒状菌丝多,生长整齐。

(2)菌丝已长满培养基,银耳的菌种还要求在培养基上分化出子实体原基。

(3)菌丝色泽洁白或符合该菌类菌丝特有的色泽。

(4)菌种瓶内无杂色出现和无杂菌污染,。

(5)菌种瓶内无黄色汁液渗出,反之,表明菌种老化。

(6)菌种培养基不能干缩与瓶壁分开。

14、试述药用菌菌种保藏的原理、基本手段和方法。

常用方法:

(一)斜面低温保藏法:

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成熟后,移入4℃~ 6℃的低温下保藏,以后每隔2~3个月转一次。这种方法适用一般药用菌。

(二)矿油保藏法:

方法:石蜡灭菌(1.5Kg/m2压力下60min ;灭菌后再放入40℃烘箱或恒温箱中使其水分蒸发至完全透明为止);按无菌操作将石蜡注入待保藏的试管斜面内,塞外用蜡封好;保藏在4-15℃的环境中,一般可保藏5年之久。使用时不必倒出石蜡,直接挑取菌丝块即可转管。

(三)冷冻干燥保藏法

该方法的优点是具备低温、真空、缺氧、干燥的保藏条件,其保藏的时间可达1-20年,且成活率高,变异少, 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在低于-15℃下, 快速将细胞冻结, 并保持细胞完整, 然后在真空中使水分升华致干。在此环境中, 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都暂时停止, 不易发生变异, 故可长时间保存, 一般为5~10年, 最多可达20年之久。

(四)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本法是将保藏的菌种密封在有保护剂的安瓿管里,经控制速度预冻,再置于-150℃~-196℃液态氮超低温冰箱里保存。其原理是采用超低温手段,使生物的代谢水平降低到最低的限度,在此条件下保藏,能保持其性状基本上不发生变异。

(五)其他保藏方法:

1、菌丝球生理盐水保藏法

将要保藏的菌种接入相应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温下振荡培养5-7天后,形成大量菌丝球,将菌丝球接入5ml 生理盐水试管内,塞上橡皮塞,用蜡封好在常温下或4℃下保藏2-3年。

2、麦粒保藏法

麦粒含水量较少时(25%),经灭菌后不能破裂。这样可使浸入麦粒中的菌丝体,在麦皮的保护及麦粒中水分的有限的供应下适度生长,以便延长保藏期。

3、沙土保存法

4、干孢子真空保藏法

5、滤纸片保藏法

15、试述熟料袋栽猴头菇的技术要点。

16、猴头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如何?

一)环境条件

(1)营养

猴头菇能广泛利用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及维生素等。人工栽培时,适宜树种的木屑是最经济而优

良的碳源。而甘蔗渣、棉籽壳等也是理想的碳源。麸皮和米糠是良好的氮源,其它能利用的氮源还有尿素、蛋白胨、铵盐、硝酸盐等。

(2)温度

猴头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2-33℃,最适温度为25℃左右,低于6℃,菌丝代谢作用停止;高于30℃时菌丝生长缓慢易老化,35℃时停止生长。

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2-24℃,以15-20℃最适宜。当温度高于25℃时,子实体生长缓慢或不形成子实体;温度低于14℃时,子实体开始发红,随着温度的下降,色泽加深,无食用价值。

(3)水分和湿度

培养基的适宜含水量为60-70%,对相对湿度的要求,菌丝培养发育阶段以70%为宜;子实体形成阶段则需要达到85-95%,此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而洁白。若低于70%,则子实体表面失水严重,菇体干缩,变黄色,菌刺短,伸长不开,导致减产;反之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则菌刺长而粗,菇体球心小,分枝状,形成“花菇”。一个直径5-10cm 的猴头子实体,每日水分蒸发量达2-6g 。

(4)空气

猴头菌属好气性菌类,对CO2浓度非常敏感,当空气中CO2浓度高于0.1%时,就会刺激菌柄的不

断分枝,形成珊瑚状的畸形菇,因此菇房保持新鲜的空气极重要。

(5)光照

猴头菌菌丝生长阶段基本上不需要光,但在无光条件下不能形成原基,需要有50lx 的散射光才能刺激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充足的散射光,光强度在200-400lx 时,菇体生长充实而洁白,但光强高于1000lx 时,菇体发红,质量差,产量下降。

猴头菌子实体的菌刺生长具有明显的向地性,因此在管理中不宜过多地改变容器的摆设方向,否则会形成菌刺卷曲的畸形菇。

(6)酸碱度

猴头菌属喜酸性菌类,菌丝生长阶段在pH2.4-5的范围内均可生长,但以pH4最适宜。当pH 在7以上时,菌丝生长不良,菌落呈不规则状。子实体生长阶段以pH4-5最适宜。

17、简述熟料袋栽猴头菌的生产过程,并比较熟料瓶栽的特点?

18、简述灵芝功能与主治。

(一)灵芝的有效成分

含麦角甾醇,有机酸、氨基酸、葡萄糖、多糖类、树脂、甘露醇、生物碱、甾醇、内酯、香豆精、酸性树脂、氨基酸、油脂、还原性物质等。

(二)灵芝的功能与主治

一、抗肿瘤作用

二、保肝解毒作用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四、抗衰老作用

五、抗神经衰弱作用

六、治疗高血压

七、治疗糖尿病

八、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作用

九、抗过敏作用

十、美容作用

十一、灵芝还能预防爱滋病

十二、太阳黑子、手机辐射

19、简述锁状联合的形成过程?

锁状联合(clampconnection):担子菌的次生菌丝每一个细胞都有二个核,其中一个核来自母本,一个来自父本,当双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在二个核之间处生一个短小弯磨曲的分枝,核移动,在二核之间生出一个突起如钩状,一个核进入钩一个留在菌丝钩中保留一个核,一个往后移,菌丝中二个核一往前一个往后移钩状突起向下弯曲与细胞壁接触溶化,分枝基部生分隔膜(分隔中间有孔道),在原分支外形成一隔膜,产生一个新细胞双核体,在分隔处保留一个桥形结构称锁状联合

**(担子菌亚门中多数担子菌的双核菌丝,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于菌丝的分隔处形成的一个侧生的喙状结构。只出现在双核菌丝上。其形成过程是:首先,在细胞的两核之间生出一个喙状突起,双核中的一个移入喙状突起,另一个仍留在细胞下部。两异质核同时分裂,成为4个子核。分裂完成后,原位于喙基部的一子核与原位于细胞中的一子核移至细胞上部配对;另外两子核,一个进入喙突中,一个留在细胞下部。此时细胞中部和喙基部均生出横隔,将原细胞分成三部分。上部是双核细胞,下部和喙突部暂为两单核细胞。此后,喙突尖端继续下延与细胞下部接触并融通。同时喙突中的核进入下部细胞内,使细胞下部也成为双核。经如上变化后,4个子核分成2对,一个双核细胞分裂为两个。此过程结束后,在两细胞分融处残留一个喙状结构,即锁状联合。这一过程保证了双核菌丝在进行细胞分裂时,每节(每个细胞)都能含有两个异质(遗传型不同)的核,为进行有性生殖,通过核配形成担子打下基础。锁状联合是双核菌丝的鉴定标准,凡是产生锁状联合的菌丝均可断定为双核。锁状联合也是担子菌亚门的明显特征之一。

20、简述灵芝栽培时的生活条件。

一)灵芝的生活条件1.营养

灵芝生长需营养丰富,其营养以碳水化合物为营养基础,如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也需要少量的矿质元素如:钾、镁、钙、磷等营养条件。

2、温度:灵芝是一种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适宜20-35℃,最适宜25-28℃,子实体18-30℃之间均能分

化,27℃左右分化最快、发育最好。

3、湿度:灵芝生长需要吸收一定的水份进行生理活动,培养基含水量适宜55-65%,子实体生长适宜空气相对湿度85-90%。

4、光照:菌丝体能在黑暗的环境中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分化过程中需要漫散光,灵芝生长有较强的

向光性。

5、空气:灵芝为好氧性真菌,新鲜空气是子实体发育的重要条件。二氧化碳过多,灵芝菌柄过长,不能成菌盖,造成畸形或停止生长。

6、酸碱度:灵芝在弱酸性中生长,PH4-6为最适宜。

21、防止菌种衰退的方法。

1. 合理的育种 选育菌种时所处理的细胞应使用单核的,避免使用多核细胞;

合理选择诱变剂的种类和剂量或增加突变位点,以减少分离回复;在诱变处理后进行充分的后培养及分离纯化,以保证保藏菌种纯碎。这些可有效的防止菌种的退化。

2. 选用合适的培养基 有人发现用老苜蓿根汁培养基培养“5406”抗生菌—细黄链霉菌可以防止它的退化。在赤霉菌产生菌—藤仓赤霉的培养基中,加入糖蜜、天门冬素、谷氨酰胺、5-核苷酸或甘露醇等物质时,也有防止菌种退化的效果。也有选取营养相对贫乏的培养基做菌种保藏培养基,如培养基中适当限制容易利用的糖源葡萄糖等的添加,因为变异多半是通过菌株的生长繁殖而产生的,当培养基营养丰富时,菌株会处于旺盛的生长状态,代谢水平较高,为变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大提高了菌株的退化几率。

3. 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 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和发现一个适合原种生长的条件可以防止菌种退化,如低温、干燥、缺氧等。在栖土曲霉3.942 的培养中,有人曾用改变培养温度的措施(从20-30℃提高到33-34℃) 来防止它产孢子能力的退化。

4. 控制传代次数 由于微生物存在着自发突变,而突变都是在繁殖过程中发生而表现出来的。所以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移种和传代,把必要的传代降低到最低水平,以降低自发突发的机率。菌种传代次数越多,产生突变的几率就越高,因而菌种发生退化的机会就越多。这要求不论在实验室还是在生产实践上,必须严格控制菌种的移种传代次数,并根据菌种保藏方法的不同,确立恰当的移种传代的时间间隔。如同时采用斜面保藏和其它的保藏方式(真空冻干保藏、砂土管、液氮保藏等),以延长菌种保藏时间。

5. 利用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行移种传代 在有些微生物中,如放线菌和霉菌,由于其菌的细胞常含有几个核或甚至是异核体,因此用菌丝接种就会出现不纯和衰退,而孢子一般是单核的,用它接种时,就没有这种现象发生。有人在实践中发现构巢曲霉如用分生孢子传代就容易退化,而改用子囊孢子移种传代则不易退化;还有人采用灭过菌的棉团轻巧地沾取“5406”孢子进行斜面移种,由于避免了菌丝的接入,因而达到了防止退化的效果。

6. 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用于工业生产的一些微生物菌种,其主要性状都属于数量性状,而这类性状恰是最

容易退化的。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制定出更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以防止菌种退化。

22、紫外线灭菌原理。

(二)紫外线灭菌

灭菌原理:导致细胞内核酸和酶发生光化学变性(诱导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致使细胞死亡;紫外线可使细胞内分子氧电离为臭氧(O3),臭氧也具杀菌作用,但臭氧的浓度过高对人体呼吸不利。

特点:由于紫外线穿透能力弱,只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为防止光复活现象,紫外线灭菌后不要马上开日光灯;一般照射20―30min 。

23、药用菌形态主要组成部分。

药用菌形态

菌丝体(基质内,有分解、贮存、运输功能)

子实体(基质外,有食药用、贮存、繁殖功能)

一、菌丝体

(一)菌丝

构成真菌菌丝体的丝状单元,由孢子或组织萌发后形成。

(二)菌丝体

是分枝的丝状物(菌丝)的集合体,生长于基质内部,是药用菌的营养器官。主要功能: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水分,供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

菌丝体的形态,菌丝是一条透明的管状物,有横隔膜将菌丝分成许多间隔,称有隔菌丝。

菌丝结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构成,属真核细胞。

初生菌丝(单核菌丝)纤细,每个细胞有一个细胞核,不能形成子实体。

次生菌丝(双核菌丝)粗壮,每个细胞有两个细胞核,能形成子实体,有锁状联合结构。

菌丝体具有四项功能:

1、降解吸收营养物,生长在培养基质中的基内菌丝具有对培养基物的降解和吸收作用;

2、对降解吸收后营养物质的输送作用;

3、对营养物质的贮藏作用;

4、进行有性繁殖的作用。

菌丝组织:由菌丝体再相互缠绕结合而成。

菌丝组织可以划分为:

1、拟薄壁组织:菌丝结合较紧密,细胞为多角形或圆形,与高等植物的薄壁组织相似。如子囊菌的子实体和伞菌的菌盖、菌褶等。

2、疏丝组织:菌丝结合较松,由长形细胞组成,内含肝糖。这种组织常见于菌柄及菌盖中。

(三)菌丝细胞的超微结构简介

菌丝细胞有以下构造特点:菌丝具有分隔,由横隔膜将菌丝隔成多细胞结构。细胞壁的骨架物质主要以几丁质的微纤维组成。菌丝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无光合作用的特性。菌丝的端部具有生长点的作用。菌丝按细胞核数目分为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

菌丝都是多细胞的,细胞壁管状,薄而透明。凡是菌丝细胞中仅含一个核的称单核菌丝;含两个核的称双核菌丝;含多个核的称多核菌丝。

担子菌类的药用菌多具有锁状联合现象。

(四) 菌丝的特殊形态

1、菌丝束:菌丝生长过程中,相邻的部分平行菌丝则互扭结成束状,但没有甲壳状外层。它起着输送营养的作用。

2、菌索:指有些担子菌类菌丝体生长至某一阶段后菌丝缩合,形成的粗绳状复杂的组织。与树根相似故又称根状菌索。原有的各菌丝失去了相对的独立性。

3、菌核:菌核是由菌丝密集编结成的休眠体,呈块状或颗粒状,其颜色、大小因种类而异,一般呈深褐色。菌核内大多为白色粉状肉质,菌核有抵抗外界环境条件的功能。菌核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可以作为菌种分离的材料或作菌种使用。

4、子座:子座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松组织构成的容纳子实体的褥座状结构。如冬虫夏草,从菌核中长出有头部和柄部的子座,在头部周围着生有许多子囊壳。子座的形状多样。

二、子实体

子实体是由结实性菌丝扭结形成的肥大多肉的组织器官,是能产生孢子的果实体,生长于基质表面,是药用菌的繁殖器官。药用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不同而异 。

伞菌子实体的基本结构

伞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不同而异,典型的伞菌子实体由菌盖、子实体层体、菌褶、菌柄、菌环和菌托等组成。

(一)菌盖

菌盖是药用菌子实体的帽状部分,多位于菌柄之上。是药用菌的主要繁殖器官。菌盖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因药用菌种类、发育时期和生长环境不同而异。

1、角质层

2、菌肉

菌肉是人们食用和药用的主要部分。菌肉绝大多数为肉质,少数为蜡质、胶质或革质。大多数药用菌的菌肉为白色或淡黄色,受伤后不变色,少数菌肉受伤后变色。

根据子实体的结构,可以将菌肉分为3种类型 :丝状菌肉 、泡囊状菌肉 、胶质丝状菌肉 。

肉质:香菇、蘑菇等

胶质:木耳、银耳等

革质:金针菇

(二)子实层体

子实层体:指菌盖下面着生子实层的组织结构。(具有菌褶、菌管等不同形状)

1、菌褶、菌管的构造

2、孢子

二、子实体

(三) 菌柄

菌柄生长在菌盖下面,是子实体的支持部分,也是输送营养和水分的组织。

(1)中生:草菇。

(2)偏生:香菇。

(3)侧生:灵芝。

(4)无菌柄:木耳。

(四) 菌环

子实体蕾期,菌盖内菌膜包连菌柄,随着菌盖撑开,内菌幕破裂,残留在菌柄上的部分即为菌环。

(五) 菌托

蕾期子实体包有一层外菌幕,当菌柄伸长时,外菌幕破裂,大部分外菌幕残留于菌柄的基部形成菌托。种形状的菌托

24、药用菌的生长规律四个时期及其特点。


相关内容

  • 暖温带森林中的大型真菌
  • 暖温带森林中的大型真菌 O8级生物科学 迟海红 2008511796 大型真菌是菌物中形成大型子实体的一类真菌,泛指广义上的蘑菇或蕈菌.大型真菌是指能形成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大型真菌生长在基质上或地下的子实体的大小足以让肉眼辨识和徒手采摘.大型真菌是菌 ...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全)
  • <抗药菌临床应物指导用原则0215> 版背景概及介要绍 杨 帆 旦复学大附属华山院医生抗素研究所 纲提 背景与修 经订: 过 第部一(基本原则)分: 二部分第(管)理:  三部第分(物)药: 四部第分各类感染)( : 2 04版指0导原 则 卫生.中医药管部局理.后卫总部联生 ...

  • 植物内生真菌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菌物研究2005, 3(4) :30-36 Journal of Fungal Research Vol 13,No 14, 2005 ISS N 1672-3538 植物内生真菌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刘蕴哲, 何 劲, 张 杰, 康冀川 ② ① 贵州大学贵州省生化工程中心, 贵州贵阳55002 ...

  • 浅谈药物相互作用
  • 中国健康月 刊2 1 年 3第 卷第1 01 0 期 JC2 iael HMtlo0 1 1V0N1o nh a n&h2 1 , o..2 y 3 表2 治 前疗后 指 标 变化 盐酸 吡格酮治列 疗, 观盐察酸格吡 列的酮效疗安全 . 和 1 资料 方与 法 临 1床资 料取 选院 我 ...

  •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No.01)
  • 一. 名词解释(本题20分,每小题2分) ⒈ 潜伏侵染 ⒉ 整体产果 ⒊ 专化型 ⒋ 次生菌丝 ⒌ 异宗配合 ⒍ 缺素症 ⒎ 侵染过程 ⒏ 初侵染 ⒐ 积年流行病 ⒑ 病害循环 二. 填空题 (本题20分,每空1分) ⒈ 真菌无性繁殖的方式有 . . 和. ⒉ 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分为 . 和 三个阶 ...

  • 食用菌竞赛资料1
  • 食用菌竞赛资料 1.购买菇类时,该如何挑选到营养又质量好的蘑菇呢? (1)闻气味.选择没有发酸发臭的. (2)捏一捏.观察含水量.有些商贩为了增加分量,会给菇类泡水,用手挤压下就能发现,这样蘑菇不但缺斤短两,储藏期限也更短,容易变质. (3)看成熟度.勿买过分成熟的蘑菇,7-8成熟最好,否则蘑菇品质 ...

  • 生物八年级下目标检测答案
  • 八年级下生物<新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第十四章 生物多样性 第一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一.填空题 1.1753,林奈,二名法.2.两,属名,种名,拉丁,属名.3.形态,结构,生理特性. 4.界.门.纲.目.科.属.种,种.5.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植物界.动物界 二.选择题 1. ...

  • 园艺植物病理学复习资料
  • 一.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指植物的正常生理机制受到干扰后造成的后果. 病因:引起植物生病的因素称为病因,这里的因素是指病害发生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主导因素,而对病害发生和发展起促进和延缓作用的因素则称为病害诱因和发病条件. 症状: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部的生长发育所显示 ...

  • 中药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 中药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摘 要:现代生物技术与中药传统发酵制药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中药发酵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传统发酵工艺技术相比,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进行初步概述.总结,着重介绍当前发酵技术中的热点--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技术,而后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的优势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