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三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目的要求

1. 设计和进行对照实验,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2. 分析土壤微生物分解淀粉的情况。

3. 学会检测淀粉和还原糖的方法,并根据现象作出合理判断和解释。

方案设计

一、提出问题

1. 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 , ,这些生物的数量是极其繁多的,那么它们对有机物是否具有分解作用?

2. 如果往淀粉溶液中加入土壤浸出液,淀粉会被分解吗?如何去检测?

二、猜想假设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将淀粉 为 。

三、设计实验

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加土壤浸出液,对照组加蒸馏水 比较分析结果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新鲜土壤、蒸馏水、淀粉糊、碘液、斐林试剂。

大烧杯、厚纱布、玻棒、滴管、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

二、方法步骤及结果记录

1.将取自农田、林地或花盆等处的土壤放人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将留在烧杯中的 静置一段时间备用。

2.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 、B ,放人等量 。在A 烧杯中加入30mL 土壤浸出液,B 烧杯中加入30mL 蒸馏水。

3.在室温(20℃左右) 下放置7天后,分别取A 、B 烧杯中的溶液20mL ,各放人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1、A2,B1、B2。

4.在A1、B1中加入 ,在A2、B2中加入 。

5.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三、结果记录

四、实验结论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将淀粉 为 。

五、实验评价

实验结果与你预期的结果一致吗?你作出的假设是否得到了确认?

误区警示

1. 试简述此实验中需要过滤土壤,而不直接加土壤颗粒的理由。

解析:过滤土壤是为了排除过多的土壤杂质,以得到富含微生物的土壤浸出液,如果直接加土壤颗粒会加大对照组实验的难度,使实验的结果难以分析。

2. 实验中需要加入碘液和斐林试剂,操作时应该注意什么?

解析:要用两支滴管分别来吸取碘液和斐林试剂,不要混用;每滴一滴试剂都要震荡试管,斐林试剂加入后需要用酒精灯加热,要注意试管与酒精灯火焰的距离,要让试管受热均匀。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注意控制变量,让实验组和对照组除自变量以外的条件一致?

二、探究创新

有关分解者作用的探究,最好是在实验室进行,还是室外进行?

答案

方案设计

一、1. 细菌 ,真菌和放线菌,

二、 分解 还原糖 。

实验过程

二、1.土壤浸出液 2.淀粉糊 4.碘液 斐林试剂。

三、结果记录

四、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将淀粉分解,产生还原糖。

五、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一致,假设成立。如果不一致,则假设不成立,要总结一下经验,找到造成与预期的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出在哪里。

问题探究

一、因为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这个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实验组是加土壤浸出液,对照组是加蒸馏水,其它条件要一致,这样就能保证此实验的结果是由这一变量造成的,而与其它条件无关。

二、自然界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它们可能影响你的判断。因此,有关分解者作用的探究,最好在实验室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实验变量。

巩固练习

1.A 2.D 3.B 4.C

5. 分解者 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生态系统崩溃

6. 以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采用对照实验的办法,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 ,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处理,以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例如,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恒温箱中1h 灭菌) 。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目的要求

1. 设计和进行对照实验,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2. 分析土壤微生物分解淀粉的情况。

3. 学会检测淀粉和还原糖的方法,并根据现象作出合理判断和解释。

方案设计

一、提出问题

1. 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 , ,这些生物的数量是极其繁多的,那么它们对有机物是否具有分解作用?

2. 如果往淀粉溶液中加入土壤浸出液,淀粉会被分解吗?如何去检测?

二、猜想假设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将淀粉 为 。

三、设计实验

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加土壤浸出液,对照组加蒸馏水 比较分析结果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新鲜土壤、蒸馏水、淀粉糊、碘液、斐林试剂。

大烧杯、厚纱布、玻棒、滴管、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

二、方法步骤及结果记录

1.将取自农田、林地或花盆等处的土壤放人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将留在烧杯中的 静置一段时间备用。

2.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 、B ,放人等量 。在A 烧杯中加入30mL 土壤浸出液,B 烧杯中加入30mL 蒸馏水。

3.在室温(20℃左右) 下放置7天后,分别取A 、B 烧杯中的溶液20mL ,各放人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1、A2,B1、B2。

4.在A1、B1中加入 ,在A2、B2中加入 。

5.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三、结果记录

四、实验结论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将淀粉 为 。

五、实验评价

实验结果与你预期的结果一致吗?你作出的假设是否得到了确认?

误区警示

1. 试简述此实验中需要过滤土壤,而不直接加土壤颗粒的理由。

解析:过滤土壤是为了排除过多的土壤杂质,以得到富含微生物的土壤浸出液,如果直接加土壤颗粒会加大对照组实验的难度,使实验的结果难以分析。

2. 实验中需要加入碘液和斐林试剂,操作时应该注意什么?

解析:要用两支滴管分别来吸取碘液和斐林试剂,不要混用;每滴一滴试剂都要震荡试管,斐林试剂加入后需要用酒精灯加热,要注意试管与酒精灯火焰的距离,要让试管受热均匀。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注意控制变量,让实验组和对照组除自变量以外的条件一致?

二、探究创新

有关分解者作用的探究,最好是在实验室进行,还是室外进行?

答案

方案设计

一、1. 细菌 ,真菌和放线菌,

二、 分解 还原糖 。

实验过程

二、1.土壤浸出液 2.淀粉糊 4.碘液 斐林试剂。

三、结果记录

四、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将淀粉分解,产生还原糖。

五、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一致,假设成立。如果不一致,则假设不成立,要总结一下经验,找到造成与预期的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出在哪里。

问题探究

一、因为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这个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实验组是加土壤浸出液,对照组是加蒸馏水,其它条件要一致,这样就能保证此实验的结果是由这一变量造成的,而与其它条件无关。

二、自然界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它们可能影响你的判断。因此,有关分解者作用的探究,最好在实验室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实验变量。

巩固练习

1.A 2.D 3.B 4.C

5. 分解者 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生态系统崩溃

6. 以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采用对照实验的办法,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 ,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处理,以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例如,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恒温箱中1h 灭菌) 。


相关内容

  •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题(1)
  • 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学校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 菜农在大田种韭菜收获的是绿色的韭菜,而在密闭的暗室中种韭菜收获的却是黄色的 韭黄,影响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 ...

  • 土壤有机质测定2.0
  •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壤学实验 指导老师: 廖敏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 张逸涵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 八 ...

  • 生物和生物圈测试题
  • 生物和生物圈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共10分)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 C.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少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 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 ...

  • 高中生物必修三实验教案
  • 实验一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实验原理] 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 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 ...

  •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
  •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易考知识点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 ·无氧发酵: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真菌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 ...

  • 第10讲 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 怀宁二中2011届高三二轮复习 专题十 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组稿:徐文韶 一.知识要点: 1.种群特征间的关系 2.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3.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 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习题巩固: 下列关于种群的正确叙述是D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 ...

  •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练习 1.纤维素酶可以将哪种物质分解? ( ) A .牛肉片 B.鱼片 C.滤纸条 D.塑料条 2.寻找纤维素分解菌应到( ) A .湿润的环境中 B.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 C.富含无机盐的环境中 D.池塘中 3.土壤取样时应选取什么样的土 ( ) A .表层土 B.距 ...

  • 第十八讲 土壤的结构和分类
  • 第十八讲 土壤的结构和分类 [知识要点] 一. 土壤中有哪些生物?有哪些非生命物质?怎样用实验证明土壤中有空气.有机物和无机盐? 二. 你见过的土壤颗粒的大小相同吗?根据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可分为哪几类呢?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三. 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四. 根据三种颗粒所占比例不同可以分为几类呢?各有什 ...

  • 农业微生物学
  • 一.选择题 1.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差别在于( ). A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 B 真核生物有一个单个染色体 C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D真核生物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分裂. 2. 肽聚糖物质存在于( )中. A真核生物的核糖体 B细菌的细胞壁 C真核生物的染色体 D细菌的细胞膜 3. ( )不是原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