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学习制度
一.总则
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改革的实施与发展,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学习、创新、发展”的主线,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以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为中心,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宗旨;积极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氛围,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在学校中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网络,提高全校师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现特制定“以校为本”的沈家门小学教师学习制度。
二、学习工作的组织管理
三、学习目标
1.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
2.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明确课程目标和课程改革目标,把握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教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运用新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实践,并通过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3.基于新课程,掌握学科新知识,拓宽知识结构,学会学科教育教学新方法、新技能,由经验型教师转化为科研型教师,具备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的能力。
4.健全系统的学习体系。整合、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
建立适应学校及教师个体生存、发展的知识更新学习和适合教育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学习的学习体系。
四、学习要求
1.坚持课改理论知识学习,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
2.积极阅读课改理论报刊杂志,每学年每位教师至少阅读2—4种课改理论、业务杂志。
3.课改理论学习必须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有总结,在教导处的统筹安排下,以集中与分散的形式进行,集中学习时间每二周不少于一次。
4.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带头学,每学期至少进行三次课改理论知识讲座,至少撰写一篇课改管理总结性文章;每位教师注重学习与理论相结合,及时撰写教材使用、分析与教法的体会及研究报告;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质量高的教案、案例及专题研究论文。
5.每位教师坚持课改理论学习,每学期必须根据学校的培训计划,确定自己的学习主题,制定自训自练计划。每月的学习笔记、心得体会、教学札记等不少于2500字,并纳入常规工作定期检查。
6.集中学习时间,不准迟到、早退,更不准无故缺席,有特殊情况必须事先履行请假手续。
7.学习时每个人必须按学校通知,带好学习材料和笔记
本,积极参加学习,专心致志,认真思考问题,仔细做好学习笔记,不做任何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除偶发紧急事件发生外,不得打接手机、会客或接待家长和学生。
8.科研处专人负责做好课改理论学习记录和会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五、学习内容
(一)必修课
1. 师德培训。
2.基础教育新课程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主体教育有关理论
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学习、《与新课程同行》
《新课程标准解读》
关于新课程的讲座、报告、教学实录或报告录像等
3.教育科研有关内容
《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等
4.教师自主学习内容自主选择。
(二)选修课
1.公共英语考级
2.心理健康教育
3.班集体建设理论
(三)其它:
1.各教师自读各类教育教学书刊
2.市、区另要求的培训内容
3.学历进修
4.各级各类学术交流、观摩、培训等
5.校园网教学论坛上发贴。
六、学习形式
1. 学校统一组织的集体培训,包括讲座、报告及校、区、市级以上的集体教学研讨活动等。
2. 菜单式的自主人文修养学习、教学实践反思法等。以教师个体学习为主要形式,学校科研处提供100本优秀书籍供教师自主选择(当然教师还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在自已对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反思,以得到更大的提高等。
3. 教师自主组织的小社团学习,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知识缺陷等自主选择小社团,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学习活动。如计算机小社团、英语小社团、编织小社团、花工园艺小社团等。
4. 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技能学习。
5. 沙龙式的业务研讨学习,以学校大教研组为单位,对每一次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研讨、交流,也可以是年级段教研组里进行的研讨活动。
6. 师徒式的帮教带、读书指导等
七、学习时间
1.学校集中培训,以每二周一次,双周的周三晚上为专门学习时间,时间不少于2小时。
2.教研大组、年级组的学习交流为每星期一次,进行集体备课、教研讨等。每次时间不少于1小时。
3.教师自主学习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并能作适量笔记。
4.其他学习时间。
八、教师学习考核与奖励管理
1.考核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一共必须达到140学分,审核办法见下表。
2.建立两级三层的考核管理模式。即学校内部规定各种培训的学时学分,并从校方、科级组和教师本人三个层面上进行定期评价考核,登记培训的学时和学分,然后由科研处核准确认。
3.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参加学校规定学时的校本培训。学分在全校前10 名的教师被评为校继续学习先进个人,并与学期的奖教金、学年度的考核挂钩。
小学教师学习制度
一.总则
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改革的实施与发展,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学习、创新、发展”的主线,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以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为中心,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宗旨;积极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氛围,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在学校中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网络,提高全校师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现特制定“以校为本”的沈家门小学教师学习制度。
二、学习工作的组织管理
三、学习目标
1.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
2.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明确课程目标和课程改革目标,把握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教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运用新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实践,并通过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3.基于新课程,掌握学科新知识,拓宽知识结构,学会学科教育教学新方法、新技能,由经验型教师转化为科研型教师,具备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的能力。
4.健全系统的学习体系。整合、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
建立适应学校及教师个体生存、发展的知识更新学习和适合教育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学习的学习体系。
四、学习要求
1.坚持课改理论知识学习,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
2.积极阅读课改理论报刊杂志,每学年每位教师至少阅读2—4种课改理论、业务杂志。
3.课改理论学习必须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有总结,在教导处的统筹安排下,以集中与分散的形式进行,集中学习时间每二周不少于一次。
4.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带头学,每学期至少进行三次课改理论知识讲座,至少撰写一篇课改管理总结性文章;每位教师注重学习与理论相结合,及时撰写教材使用、分析与教法的体会及研究报告;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质量高的教案、案例及专题研究论文。
5.每位教师坚持课改理论学习,每学期必须根据学校的培训计划,确定自己的学习主题,制定自训自练计划。每月的学习笔记、心得体会、教学札记等不少于2500字,并纳入常规工作定期检查。
6.集中学习时间,不准迟到、早退,更不准无故缺席,有特殊情况必须事先履行请假手续。
7.学习时每个人必须按学校通知,带好学习材料和笔记
本,积极参加学习,专心致志,认真思考问题,仔细做好学习笔记,不做任何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除偶发紧急事件发生外,不得打接手机、会客或接待家长和学生。
8.科研处专人负责做好课改理论学习记录和会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五、学习内容
(一)必修课
1. 师德培训。
2.基础教育新课程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主体教育有关理论
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学习、《与新课程同行》
《新课程标准解读》
关于新课程的讲座、报告、教学实录或报告录像等
3.教育科研有关内容
《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等
4.教师自主学习内容自主选择。
(二)选修课
1.公共英语考级
2.心理健康教育
3.班集体建设理论
(三)其它:
1.各教师自读各类教育教学书刊
2.市、区另要求的培训内容
3.学历进修
4.各级各类学术交流、观摩、培训等
5.校园网教学论坛上发贴。
六、学习形式
1. 学校统一组织的集体培训,包括讲座、报告及校、区、市级以上的集体教学研讨活动等。
2. 菜单式的自主人文修养学习、教学实践反思法等。以教师个体学习为主要形式,学校科研处提供100本优秀书籍供教师自主选择(当然教师还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在自已对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反思,以得到更大的提高等。
3. 教师自主组织的小社团学习,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知识缺陷等自主选择小社团,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学习活动。如计算机小社团、英语小社团、编织小社团、花工园艺小社团等。
4. 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技能学习。
5. 沙龙式的业务研讨学习,以学校大教研组为单位,对每一次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研讨、交流,也可以是年级段教研组里进行的研讨活动。
6. 师徒式的帮教带、读书指导等
七、学习时间
1.学校集中培训,以每二周一次,双周的周三晚上为专门学习时间,时间不少于2小时。
2.教研大组、年级组的学习交流为每星期一次,进行集体备课、教研讨等。每次时间不少于1小时。
3.教师自主学习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并能作适量笔记。
4.其他学习时间。
八、教师学习考核与奖励管理
1.考核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一共必须达到140学分,审核办法见下表。
2.建立两级三层的考核管理模式。即学校内部规定各种培训的学时学分,并从校方、科级组和教师本人三个层面上进行定期评价考核,登记培训的学时和学分,然后由科研处核准确认。
3.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参加学校规定学时的校本培训。学分在全校前10 名的教师被评为校继续学习先进个人,并与学期的奖教金、学年度的考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