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吉祥纹样--蝙蝠纹初探

“蝙蝠,服翼也,从虫,畐声”[1]。属翼手目,哺乳类中唯一真正能飞的动物。“按,形绝类鼠,肉翅与足相连,夜捉蚊蚋食之,俗言老鼠所化也”(见《孝经?援神契》)。故,又名“仙鼠”、“飞鼠”[2]。其形象奇特、怪异,在西方常被视作邪恶的化身,但在中国蝙蝠却是一种瑞兽,因“蝠”与“福”谐音,以“蝠”表示福气,口彩吉祥,所以在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中,蝙蝠纹从古至今,美意之多,运用之广泛,历经朝代变迁而久盛不衰。由此,东西方文化之差异,可见一斑。西方重形,东方取意,意在形外,形意相互渗透,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思维方式,从蝙蝠纹的造型语言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人的意象情感和审美取向。

1 蝙蝠纹的形

自然生态中的蝙蝠无论从其形状还是颜色并不美甚至丑,但其纹样在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却被演绎成极具民族个性的美妙纹饰,现从蝙蝠纹的个体造型方式以及与其他纹样组合的构图形式两方面入手探讨蝙蝠纹的形。

1.1造型方式

蝙蝠纹的造型方式,先人们早在《周易》中就有所概括。《周易》作为中国思想史的重要源头之一,其“观物取象”的思想对后世的哲学、美学的发展,其影响之深远毋庸置疑。《周易?系辞》中有一段经典名言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3]。“物”是自然、社会中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象”是对这些事物的模拟和概括。物为象之本,象乃物之形,要在物中取象必须仰观于天,俯视于地,如此方能应物象形,即通过仔细观察对事物的深层蕴意作抽象概括及符号化的表现。但简单的概括并不就是艺术,艺术之为艺术,关键在于能否将主观情感融入到一定的物质形态当中,使其艺术化。从自然之象到意念之象,进而成为艺术之象,这是艺术创造者凭借对客观事物的观摩有感而发,进行艺术表现的升华与飞跃。就中国的传统艺术而言,蝙蝠纹就是其物象化的艺术形态之一,是古人“观物取象”思想的集中体现。蝙蝠纹,类如意①纹,两者相通或相演变(见图1. 2)。其头部被概括为类三角形,前角为嘴,旁角为耳,翅膀占身形的三分之二,主翼之上粘附一对附翼,翅膀、躯干、尾部多以波浪纹、折线加以装饰,整体造型以流动的回转曲线作为纹样的基本构成要素,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变形、夸张、概括的艺术表现手法,把原本不美的形象变得翅卷祥云、潇洒飘逸。由此可见中国人对艺术的表现从来就不拘于写实,而注重写意,这与西方古典写实风格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国度和文化差异之必然。www.dolcn.com

  

(图1)如意纹样    / (图2)蝙蝠纹样  两图片来源http.//www.manyart.com

1.2构图形式

蝙蝠纹的构图形式多与其它纹饰组合取意,形成吉祥图案。吉祥图案是先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巧妙运用文字、人物、动物、植物、自然现象,以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题材,通过谐音、象征、比拟、双关、借喻等手法,创造出的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如:“福禄寿”(将蝙蝠和梅花鹿、寿桃、仙瓮、童子为伍,见图3),其主要题材均直接取自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动物、植物、器物等。这些具象的事物,通过“观物取象”得到艺术的升华,造型上不受具体形象的制约,往往服从美学上的形式需要,打破常势达到抽象概括的艺术表现。“五福捧寿”(在五只蝙蝠中间刻一寿字或雕一寿桃,见图4),其图案以一中心线为轴(或中心点),在其左右、上下或四周配置同形、同色、同量或不同形(色)但量相同或相近的纹样,产生有序、平衡的视觉美感(类似平面构成中的“发射”法则)。“五福和合”(以和合二仙与五只蝙蝠、荷花、圆盒为伍,见图5)等。其图案形式繁复但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单纯的重复,它更加讲究在纷繁中有节奏,对比中相和谐,以求“乱中有序”、“平中出奇”。由此可见,蝙蝠纹吉祥图案的组合构图形式大都以对称、均衡为主体格局,讲究主次、大小、虚实、疏密、韵律、节奏的关系,作到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增强了图案的层次效果和人文内涵。

  

  

(图3)“福禄寿”图/(图4)“五福捧寿”图(图5)/ “五福和合”图     三图片来源http.//www.dabaoku.net

2 蝙蝠纹的意

这里要探讨的蝙蝠纹的意,是“形外之意”,是艺术形态所揭示出来的生活内涵和社会意义,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物化”的延伸和扩展,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表现。

2.1谐音之意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大多取谐音之意,因为汉语系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读音往往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字,可以表达多个含义。这一特点为谐音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如“鹿”与“禄”,“冠”与“官”,“钱”与“全”等,由此可见,对谐音的巧妙运用是吉祥图案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先人非逻辑性的主观意识下的产物,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心理暗示。蝙蝠,以“蝠”通“福”,意为福气,是中国“福”文化的典型寓意代表,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切渴望和美好追求。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谐音化创作作品,传入东亚圈周边国家以后就真正成为了吉祥的符号,被其他国度的人民以符号化的形式加以应用,而很少知道其谐音创作的初衷。如日本一些由中国传入的吉祥图案,追溯起来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这些图案也已成为了日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部分。但据考发现日本人只清楚这些图案代表的意义是“好”、“幸运的”,却并不了解图案的创作初衷。在日本也有蝙蝠和寿字构成的“五福捧寿”图,在汉语系中“蝠”与“福”谐音,寓意多福多寿,而进入日本语系后,其原有的语音对应不复存在了,于是蝙蝠在日本只剩下了一个单纯的形式,其背后的文化意蕴从一开始就缺失了,所以日本人只知其形式之美,而不知其意境之美。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不容被简单复制的。

“蝠”还可通“符”,(“符”即旧时道士用来驱鬼召神,治病延年的神秘文书)  设计在线.中国

  

(图6)钟馗  图片来源http.//gb.cri.cn /(图7)九星钱 图片来源:http.//www.nanyangzhuge.com

引申用来避邪、消灾之意。如,民俗钟馗赛会,扮演钟馗的舞者手持宝剑,前举一纸糊蝙蝠,穿街而行,以做驱祟(见图6)。还有术士法物“九星钱”,上有一只蝙蝠下为一个圆钱,正为八卦图,反为洛书九星,专化太岁三煞(见图7)。这说明道家也将蝙蝠视作驱煞避邪的“符”的象征。

2.2文化之意

文化是心灵密码的解读,是思想的融合,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并渗透于一切行为系统当中的观念和价值体系。

据史书记载,早在尧舜时期,先民就已经开始祈求福祉,崇拜天地,重视吉凶之兆。商周巫术盛行,预卜吉凶,祈福平安(标志着图腾文化的成熟)。至汉代,道教教义出现并与儒学、经学相互影响(预示着吉祥文化开始萌芽),到唐代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构建的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开始逐步形成,三家之中又以儒学为主,释、道为辅。儒学的现世原则与道家的出世思想及佛学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见《智度论》第十八卷)的态度相互糅合,并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求福贵、固皇权、祈长生的思想意志取得融合一致,从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强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即“伦理”、“和谐”,以“厚人伦,美教化”(见西汉《毛诗序》)为职责,讲究“忠”、“孝”、“仁”、“义”,要求修缮其身,追求至善至美。也符合了当时人们向善的心理,及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幸福生活最朴实的愿望和追求。

由此可以看出,表现幸福生活的中国传统“福”文化源远流长,由于古代先人们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重含蓄,并以含蓄为美,进而在艺术表现上,象征性艺术手段的广泛运用就成了一种常态。特别是中国传统“福”文化需要一系列的符号载体去传达。在表达传递祈“福”愿望时,古人又往往避免直截了当、一览无余,而常常采用一种人人皆能意会的象征符号。蝙蝠,因“蝠”与幸福的“福”谐音,而福又是人们对美好生命主题的高度概括及向往追求,所以蝙蝠的形象被以符号化的方式代替“幸福”去构成吉祥图案,蝙蝠纹理所当然成了“福”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先人们通过“观物取象”的方法运用高度概括的抽象艺术语言将蝙蝠进行艺术美化,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以达到视觉上的审美、隐喻上的吉祥。正如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在《人论》中所表述的那样:“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 [4]。蝙蝠纹作为一种符号,“能指”是蝙蝠之形,“所指”却是人们祈福求吉的愿望,其“福”文化思想渗透到蝙蝠纹样之中,成为了人们所乐于接受的艺术语言及精神媒介,并反之被反映。

3 结语

“艺术所展现并打动人的,便正是人类在历史中所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这个情感的心理本体,它才是永恒的生命”[5]。审美既是纯感性的,却积淀着理性的历史,艺术是时代的,却无法抹煞对文化的依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蝙蝠纹,是先人们通过对蝙蝠的观照②、体验和领悟,大胆运用了移情、夸张、概括的抽象艺术表现手法,加之运用汉语的谐音构图取意,将其变成美纹。透过其美的形式,福的意境,感受的是一种东方传统的象征艺术,反映的却是中华民族最淳朴的生命意识和文化追求,其发生至发展都受到了民族崇拜、民族文化心理及风俗习惯的影响。一个民族创造一种文化,一种文化反映一个民族,如何使我国悠久、独特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焕发异彩,成为了当代人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应有的思考。

注释

①“如意”,器物名。以竹、木、玉、铜、铁等材料制成长二、三尺许,端首作手指状,用以挠痒,可以如人之意,故名。后演变为一种观赏物,端首呈现灵芝状或祥云状。

②“观照”,出自于佛家术语。《辞海》中的“观照”辞条说:“观照:佛教指静观世界,以智慧照见事理。”丁福保在《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1月)中即说:“以智慧而照见事理,曰观照。”观即“止观”,这就要求主体以智慧直观事物,而直接洞明事物的本质。

“蝙蝠,服翼也,从虫,畐声”[1]。属翼手目,哺乳类中唯一真正能飞的动物。“按,形绝类鼠,肉翅与足相连,夜捉蚊蚋食之,俗言老鼠所化也”(见《孝经?援神契》)。故,又名“仙鼠”、“飞鼠”[2]。其形象奇特、怪异,在西方常被视作邪恶的化身,但在中国蝙蝠却是一种瑞兽,因“蝠”与“福”谐音,以“蝠”表示福气,口彩吉祥,所以在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中,蝙蝠纹从古至今,美意之多,运用之广泛,历经朝代变迁而久盛不衰。由此,东西方文化之差异,可见一斑。西方重形,东方取意,意在形外,形意相互渗透,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思维方式,从蝙蝠纹的造型语言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人的意象情感和审美取向。

1 蝙蝠纹的形

自然生态中的蝙蝠无论从其形状还是颜色并不美甚至丑,但其纹样在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却被演绎成极具民族个性的美妙纹饰,现从蝙蝠纹的个体造型方式以及与其他纹样组合的构图形式两方面入手探讨蝙蝠纹的形。

1.1造型方式

蝙蝠纹的造型方式,先人们早在《周易》中就有所概括。《周易》作为中国思想史的重要源头之一,其“观物取象”的思想对后世的哲学、美学的发展,其影响之深远毋庸置疑。《周易?系辞》中有一段经典名言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3]。“物”是自然、社会中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象”是对这些事物的模拟和概括。物为象之本,象乃物之形,要在物中取象必须仰观于天,俯视于地,如此方能应物象形,即通过仔细观察对事物的深层蕴意作抽象概括及符号化的表现。但简单的概括并不就是艺术,艺术之为艺术,关键在于能否将主观情感融入到一定的物质形态当中,使其艺术化。从自然之象到意念之象,进而成为艺术之象,这是艺术创造者凭借对客观事物的观摩有感而发,进行艺术表现的升华与飞跃。就中国的传统艺术而言,蝙蝠纹就是其物象化的艺术形态之一,是古人“观物取象”思想的集中体现。蝙蝠纹,类如意①纹,两者相通或相演变(见图1. 2)。其头部被概括为类三角形,前角为嘴,旁角为耳,翅膀占身形的三分之二,主翼之上粘附一对附翼,翅膀、躯干、尾部多以波浪纹、折线加以装饰,整体造型以流动的回转曲线作为纹样的基本构成要素,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变形、夸张、概括的艺术表现手法,把原本不美的形象变得翅卷祥云、潇洒飘逸。由此可见中国人对艺术的表现从来就不拘于写实,而注重写意,这与西方古典写实风格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国度和文化差异之必然。www.dolcn.com

  

(图1)如意纹样    / (图2)蝙蝠纹样  两图片来源http.//www.manyart.com

1.2构图形式

蝙蝠纹的构图形式多与其它纹饰组合取意,形成吉祥图案。吉祥图案是先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巧妙运用文字、人物、动物、植物、自然现象,以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题材,通过谐音、象征、比拟、双关、借喻等手法,创造出的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如:“福禄寿”(将蝙蝠和梅花鹿、寿桃、仙瓮、童子为伍,见图3),其主要题材均直接取自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动物、植物、器物等。这些具象的事物,通过“观物取象”得到艺术的升华,造型上不受具体形象的制约,往往服从美学上的形式需要,打破常势达到抽象概括的艺术表现。“五福捧寿”(在五只蝙蝠中间刻一寿字或雕一寿桃,见图4),其图案以一中心线为轴(或中心点),在其左右、上下或四周配置同形、同色、同量或不同形(色)但量相同或相近的纹样,产生有序、平衡的视觉美感(类似平面构成中的“发射”法则)。“五福和合”(以和合二仙与五只蝙蝠、荷花、圆盒为伍,见图5)等。其图案形式繁复但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单纯的重复,它更加讲究在纷繁中有节奏,对比中相和谐,以求“乱中有序”、“平中出奇”。由此可见,蝙蝠纹吉祥图案的组合构图形式大都以对称、均衡为主体格局,讲究主次、大小、虚实、疏密、韵律、节奏的关系,作到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增强了图案的层次效果和人文内涵。

  

  

(图3)“福禄寿”图/(图4)“五福捧寿”图(图5)/ “五福和合”图     三图片来源http.//www.dabaoku.net

2 蝙蝠纹的意

这里要探讨的蝙蝠纹的意,是“形外之意”,是艺术形态所揭示出来的生活内涵和社会意义,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物化”的延伸和扩展,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表现。

2.1谐音之意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大多取谐音之意,因为汉语系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读音往往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字,可以表达多个含义。这一特点为谐音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如“鹿”与“禄”,“冠”与“官”,“钱”与“全”等,由此可见,对谐音的巧妙运用是吉祥图案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先人非逻辑性的主观意识下的产物,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心理暗示。蝙蝠,以“蝠”通“福”,意为福气,是中国“福”文化的典型寓意代表,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切渴望和美好追求。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谐音化创作作品,传入东亚圈周边国家以后就真正成为了吉祥的符号,被其他国度的人民以符号化的形式加以应用,而很少知道其谐音创作的初衷。如日本一些由中国传入的吉祥图案,追溯起来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这些图案也已成为了日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部分。但据考发现日本人只清楚这些图案代表的意义是“好”、“幸运的”,却并不了解图案的创作初衷。在日本也有蝙蝠和寿字构成的“五福捧寿”图,在汉语系中“蝠”与“福”谐音,寓意多福多寿,而进入日本语系后,其原有的语音对应不复存在了,于是蝙蝠在日本只剩下了一个单纯的形式,其背后的文化意蕴从一开始就缺失了,所以日本人只知其形式之美,而不知其意境之美。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不容被简单复制的。

“蝠”还可通“符”,(“符”即旧时道士用来驱鬼召神,治病延年的神秘文书)  设计在线.中国

  

(图6)钟馗  图片来源http.//gb.cri.cn /(图7)九星钱 图片来源:http.//www.nanyangzhuge.com

引申用来避邪、消灾之意。如,民俗钟馗赛会,扮演钟馗的舞者手持宝剑,前举一纸糊蝙蝠,穿街而行,以做驱祟(见图6)。还有术士法物“九星钱”,上有一只蝙蝠下为一个圆钱,正为八卦图,反为洛书九星,专化太岁三煞(见图7)。这说明道家也将蝙蝠视作驱煞避邪的“符”的象征。

2.2文化之意

文化是心灵密码的解读,是思想的融合,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并渗透于一切行为系统当中的观念和价值体系。

据史书记载,早在尧舜时期,先民就已经开始祈求福祉,崇拜天地,重视吉凶之兆。商周巫术盛行,预卜吉凶,祈福平安(标志着图腾文化的成熟)。至汉代,道教教义出现并与儒学、经学相互影响(预示着吉祥文化开始萌芽),到唐代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构建的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开始逐步形成,三家之中又以儒学为主,释、道为辅。儒学的现世原则与道家的出世思想及佛学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见《智度论》第十八卷)的态度相互糅合,并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求福贵、固皇权、祈长生的思想意志取得融合一致,从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强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即“伦理”、“和谐”,以“厚人伦,美教化”(见西汉《毛诗序》)为职责,讲究“忠”、“孝”、“仁”、“义”,要求修缮其身,追求至善至美。也符合了当时人们向善的心理,及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幸福生活最朴实的愿望和追求。

由此可以看出,表现幸福生活的中国传统“福”文化源远流长,由于古代先人们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重含蓄,并以含蓄为美,进而在艺术表现上,象征性艺术手段的广泛运用就成了一种常态。特别是中国传统“福”文化需要一系列的符号载体去传达。在表达传递祈“福”愿望时,古人又往往避免直截了当、一览无余,而常常采用一种人人皆能意会的象征符号。蝙蝠,因“蝠”与幸福的“福”谐音,而福又是人们对美好生命主题的高度概括及向往追求,所以蝙蝠的形象被以符号化的方式代替“幸福”去构成吉祥图案,蝙蝠纹理所当然成了“福”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先人们通过“观物取象”的方法运用高度概括的抽象艺术语言将蝙蝠进行艺术美化,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以达到视觉上的审美、隐喻上的吉祥。正如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在《人论》中所表述的那样:“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 [4]。蝙蝠纹作为一种符号,“能指”是蝙蝠之形,“所指”却是人们祈福求吉的愿望,其“福”文化思想渗透到蝙蝠纹样之中,成为了人们所乐于接受的艺术语言及精神媒介,并反之被反映。

3 结语

“艺术所展现并打动人的,便正是人类在历史中所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这个情感的心理本体,它才是永恒的生命”[5]。审美既是纯感性的,却积淀着理性的历史,艺术是时代的,却无法抹煞对文化的依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蝙蝠纹,是先人们通过对蝙蝠的观照②、体验和领悟,大胆运用了移情、夸张、概括的抽象艺术表现手法,加之运用汉语的谐音构图取意,将其变成美纹。透过其美的形式,福的意境,感受的是一种东方传统的象征艺术,反映的却是中华民族最淳朴的生命意识和文化追求,其发生至发展都受到了民族崇拜、民族文化心理及风俗习惯的影响。一个民族创造一种文化,一种文化反映一个民族,如何使我国悠久、独特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焕发异彩,成为了当代人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应有的思考。

注释

①“如意”,器物名。以竹、木、玉、铜、铁等材料制成长二、三尺许,端首作手指状,用以挠痒,可以如人之意,故名。后演变为一种观赏物,端首呈现灵芝状或祥云状。

②“观照”,出自于佛家术语。《辞海》中的“观照”辞条说:“观照:佛教指静观世界,以智慧照见事理。”丁福保在《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1月)中即说:“以智慧而照见事理,曰观照。”观即“止观”,这就要求主体以智慧直观事物,而直接洞明事物的本质。


相关内容

  • 当代新娘回门装初探
  • 轻纺工业与技带 2010第39卷第4期 当代新娘回门装初探 耿加明1,曲媛2 (1.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12:2.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选定回门装为研究对象,将新娘回门装与婚俗中的回门结合,概述回门的定义和当前回门装的市场状况及存在的意义,并总结当代新娘回门装设计的 ...

  •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包装上的应用 毕业论文
  • 目录 摘要--------------------------1关键词--------------------------1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涵盖领域------------3 二.我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分类---------------4 (一)传统宗教纹饰------------------ ...

  • 中国蓝印花布中的吉祥纹样
  • 2008年第2期 四川丝绸 总第115期 SICHUAN中国蓝印花布中的吉祥纹样 彭颢善 浙江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分析了蓝印花布吉祥纹样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和文化渊源,并说明了蓝印花布的现代 吉祥纹样 表现手法 文化渊源 运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蓝印花布 1蓝印花布简介 蓝印花布源于秦汉,盛于 ...

  • 苏州古典园林室外铺地中的图案分析
  • 艺术广角 文艺生活LlTERATuRE uFE20r11-D4 苏州古典园林室外铺地中的图案分析 李长爱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苏州古典园林室外铺地中的图案,类型多种,式样丰富多彩,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渗透着苏州古典 园林的"真"."善&qu ...

  • 试析中国民间艺术的吉祥物语
  • 论文关键词:吉祥观念 民间审美 现代设计 论文摘要:本文从中国传统吉祥观念的起源谈起,主要论述并总结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吉祥观念的表现形式及其寓意,从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观念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我们要珍惜与发扬这种宝贵的传统艺术,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现代设计更具文化性与 ...

  • 传统吉祥纹样与现代设计
  • JournalofQiqiharUniversity(Phi&SocSci) (哲学社会科学版)<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年5月 May.2006 传统吉祥纹样与现代设计 袁浩鑫 (湛江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关键词]吉祥纹样;现代设计;观念;传统艺术 [摘 ...

  • 中国的传统装饰纹样与现代室内设计
  • 科技创业 月刊 PIONEERINGWITHSCIENCE&TECHNOLOGYMONTHLY 中国的传统装饰纹样与现代室内设计 彭 (长沙理工大学 摘 要 进 长沙 湖南410007)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不但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也是人们对吉祥美好生活的冀望: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融入到当今的设计中 ...

  • 中国古代吉祥图案部分
  •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大全 人物篇一 平步青云:青云,指高空,司马相如<子虚赋>:"交错纠纷,上干青云."也比喻高官显位.<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青云得路"亦叫&quo ...

  • 花开银上天下闻唯有牡丹真国色
  •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百花之王"."中国四大国花之首"的美称.其枝叶茂密,花型硕大,每逢花期都会成片开放,盛开的花朵雍容华贵,色彩艳丽,作为装饰极富民族特色,历来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被视作富贵的象征.历代以牡丹为主题的装饰纹样层出不穷.千变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