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态度和方法。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化是现代教学观现代教学观要求使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即着眼于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下面本节对现代教学观念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教学以及教学观含义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的基本实践活动。教学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教师从这一认识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并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对教育对象采取的态度。因此,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不同的教学行为必然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影响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并表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首先,将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识记课堂传授的知识,成为教学的中心和惟一任务。教师忽视从学生将来的发展考虑,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了应付考试,忽视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其次,教师直观主教,忽略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单一的,课堂成为讲堂。由于教师不够重视对学生活动的反馈,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扮演了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

再次,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消化知识的时间,从而占据了学生课上的自主学习时间,“以练代讲”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上述保守、片面的教学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行为方式,是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更与未来社会的发展相悖。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观的革命,树立现代教学观。

二、现代教学观基本主张

传统教学观的核心是“仓库理论”,它以教师为圆心,把学校当成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书本当作主要教学内容,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工具,把分数看成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的惟一标准。其结果,严重的妨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忽视了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不利于现代新人的成长。而现代教学观念完全摒弃了这些落后的想法和方式,试图用崭新的教学观来改变这种现象,因此在现代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教学改革。下面对现代教学观念的

基本主张进行简要的阐述。

1、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学科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活动形式,其目标应全面体现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教育功能的前瞻性,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即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1)教学的基本价值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教学的基本作用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教学的基本任务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学的基本价值、基本作用、基本任务都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全面育人。全面育人既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在这方面。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例如,江苏南通李吉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渗透“教育性”,着眼“创造性”,贯穿“实践性”,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中受到教育、发展能力等教学的根本目的。

2.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1)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以确定的对方为前提。只强调某一方,取消或忽视另一方,都不可能构成或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教与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彼此以对方的存在为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正确认识以下问题:

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指导,即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转化,从不知到知,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学生是学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实施和落实。

首先,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责任决定了他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和组织作用。这种导向、组织作用表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对教学质量与效果全面负责。

其次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了学,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在学的方面,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地进行。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过程。

②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

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教学的多边活动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与传统教学相比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传统教学,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对学生如何学论及很少,因而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这种单向交流模式不能反映教学活动的复杂性。现代教学认为,多向交流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的过程。如果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教学过程就不再是简单的传输过程,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过程。这对于开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减轻师生的负面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主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人作用结合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 、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③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

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是也不应该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应是积极主动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实施简单的加工改造,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不但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表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与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主观

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你来看待,更重要的是把学生作为完整的生命来看待。要认识到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器”,而是知识的主人;学生不仅是认知的主体,更重要的是具有生命的人。

(2)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创造性活动。现代教学决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内在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就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更充分地发挥教学的多方面功能,以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要建立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转变教学观念是最基础的一环。具体地说,要实现四方面教学观念的转变。

①从注重学生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内在变化。传统教学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掌握,也就是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因此,教学的注意点放在学生外在的活动与变化上,主要是注意的集中,记忆的牢固,答题的准确。这些虽然也是必需的,但却不是最重要的。现代教学论把教学的注意点转向了学生内在的变化上。

②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为适应这种情况,教学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个转变涉及到如何看待知识?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这句话极为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教学观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学习的过程。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较之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是更重要的目标。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应用,更多的是在新的情况和条件下去寻求未知的东西,这就需要思维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强调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解答问题时,只要求做出一个惟一正确的标准答案,而这个问题的情境往往与书本上的情境相同。因此,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记忆和背诵上。强调学习的过程,主要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寻求解答的思路,它引导学生重视思维的方法,经过长期训练,达到发展智能的结果。

③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知识为特征,势必导致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其教学方法是单纯教师教的方法,讲授几乎占据全部课堂教学的时间,教学过程中信息是按照师——生的形式单向传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所以为改变这种状况,陶行之提出“教学合一”,并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实施。随

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学合一”的观点越来越为教育界所接受,并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布鲁纳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前苏联合作教育派的教育家们指出,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人际合作关系”,认为“在今天,正是师生关系的问题已被提到了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把传统的认为教学法只是教师教的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合作的过程,这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因为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单一的讲授法难以胜任。学生智力和技能地培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④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教学那种单一的、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合传授知识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集体教学、个别教学与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教学环节与结构。素质教育是一种更科学、更高层次的教育,它要求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观念更新的前提下,这个教学方法应特别注意学生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健康而和谐的发展。

3.从“教学生学”到“教学生自己学”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的情景,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有“灌输”一词。而现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日益加快,科学愈来愈呈现出高度分化由高度综合的格局,人们的智能急剧增长,环境恶化,只是陈旧、更新等问题都扑面而来。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它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学生的创造性属于创造性学习一样,是使个人和社会做好准备。为了在行动上与新情况相协调的一种读书模式,它能使学生在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预测、模拟、模型和情景描述等方法技巧,来考虑趋势,制定计划,评估目前决策的未来后果。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创造性的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抽出大量的实践来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这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最重要之处。

现代教师观

教师观即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本节旨在通过对现代教师观的论述,使教师了解现代教师职责和特点,明确现代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提高教师的现代意

识,是教师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师观,实现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提高教师的素质,以便全面的履行教师的职责,作一位符合新世纪素质要求的教师。

一、关于教师

教师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把在社会实线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传递给下一代,由此产生学校。同时也就产生了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他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他人思想品德形成的人,都可以称作“教师”。狭义的教师是指学校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即在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法》中指的教师以及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师是指狭义的教师。教师的职业既古老又年轻,即平凡又崇高。

1.教师的作用

(1)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传递和传播人类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桥梁作用。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劳动得以传播的。没有教师,人类积聚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就难以传递,新一代的教育和培养就无法进行,社会自然也就难以延续和发展。而且,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师的这种作用就会更加突出。②培养人良好的思想、塑造人高尚的品德。教师又不仅要向受教育者传递和传播人类所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应当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塑造他们的品德,这是自古以来教师同时肩负着的两项重任。

(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第—,教师是代表社会要求的施教者:第二,教师是专门的教育工作者。第三,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肯定教师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相辅相成。教育的过程的客观规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的、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2.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

教师既然在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社会地位自然应该是崇高的。在我国,一直存在着尊师的优良传统,古人有“天地君亲师”之说,把教师教师的地位同天地君亲并列。但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宫宦阶层。“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也不小。“官本位”的传统根深蒂固,很多人历来以官位或权限的大小来

看待其个人的社会地位.因而教师这种无官无权的职业自然很难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教师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十分低下。

我国解放后,教师劳动受到了应有的尊重,教师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科学知识和知识分子(包括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政治地位,改善了教师的生活待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教师必将成为让人羡慕和受人尊敬的职业。

二、现代教师观念的基本内容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传统有关教师的研究主要考察教师的行为是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进而影响学生学业的,主要集中于研究教师的可观察到的外部行为。下面试图论述现代教师的使命、现代教师的劳动特点以及现代教师应具有的素质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旨在为我国教师观念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并以此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师资培训。

1.现代教师的使命

(1)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要走在学生的前面,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生,首先要有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善于发现时代需求并积极采取行动的教师。努力学习,尽快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是当代教师的首要任务。例如,当代中国教师大部分都是善于命令,不善于商量;善于管住,不善于引导帮助;善于课内讲授,不善于组织活动。并且重投入轻产出,重质量轻效率,重接受轻发现,重知识轻性格.重模仿轻独创。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增长才干,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2)担起“重塑中国人”的重担,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 民族素质。“重塑中国人”是21世纪对中国教育的呼唤,是现代中国人心中的呐喊,是承认落后不甘落后的宣言。努力学习,扬长避短,在学习中超越,在学习中创新,这是中国人惟一的选择。教师的担子就更重了,教师不仅要更新自己,更要更新学生,不仅要重塑自己,更要重塑学生。所谓重塑,主要是指打破过去的陈规陋习,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用明天的需求来呼唤人、要求人和培养人,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四大趋势,并以促进这四大趋势的发展为目的,重新设计我们的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勇于创新.并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教学风格。

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教育理论的繁

荣.最终都依赖于广大教师的教育创新。如果全国的教师都用一样的教材、一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我国的教育理论就不能繁荣,亿万禀性不同、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充分发展就不能实现,提高民族素质的努力就会在僵死的教条与模式中流于形式。所以说,要完成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素质的历史使命,每一位教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只要是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就要大胆地创,大胆地试,不要迷信任何权威与模式。要知道,真正的最优教学方法,只存在于教师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中。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找到适合于每个班级、每个教师、每个学生的最优教学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

2.现代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劳动的产品也是人,它所要处理的矛盾,也大都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作为教育人这一特定条件下的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它与体力劳动和其他脑力劳动相比,有其自身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由教师劳动的目的、劳动的对象和劳动的手段决定的。

教师劳动的目的是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的新人。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具有多边性、发展性和很大的可塑性,而且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教师劳动的手段也很特殊,可以说教师劳动的全部力量都构成了教育因素,都成了教师教育好学生的手段。

从现代教师的劳动任务、劳动对象、工作的方法手段以及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来看,我们认为现代教师劳动的特点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1)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影响的多样性决定的。

从教师的劳动对象来说,学生是有道德、有感情、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和能力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既要面对全体学生施教,又必须注意因材施教;从教育的任务来说,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对学生进行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的任务;从教育的影响说,影响到学生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不仅有来自学校各方面的因素,而且也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协调好这诸多影响和学生发展因素之间的关系。

我们说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是因为要做好一个好的教师,其工作是艰巨的和繁重的。但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

无数有用的人才。无论是领袖,还是将军,无论是艺术家、科学家还是作家,或者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迈出人生第一步的时候,都要受到教师的教诲和影响,是教师用心血培育了他们。所以,教师的劳动虽然复杂艰苦,但充满了骄傲,也充满了自豪,这也是被赋予“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一称号的原因所在。

(2)创造性。

创造性是教师劳动的中心和基础。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思想感情的,是受社会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所以千差万别。而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其原因主要就是在于此。因此,作为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的创造性的设计和实施教育学生的方针和策略,并科学的预见其结果。教师既要按照统一的目标来培养学生,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 所以教师在劳功的过程中充满了创造,有时甚至在不自觉中进行着创造性教育的实践。我们说教师的劳动绝不是一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而是—种创造性的劳动。

(3)示范性。

教师教育学生不仅依靠学识才能,而且也包括自己的心理品质、言行风范、治学态度、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这就是说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不仅要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表率性和示范性。由于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过程,而学生的模仿性特别强。教师的言行、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师的情感、教师的意志品质,在学生面前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教师使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榜样力的品学和教师的德才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一个乐于而且善于为人师表的教师,不仅应当加强自己在学识才能方面的修养,而且还必须加强自己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修养,

(4)长期性。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际,莫如树人这说明培养人的劳动是要经过相当长的周期的,有赖于教师群体长期的共同努力。不仅从人的整体发展看,教师劳动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即使从某—个具体、局部的身心特点的发展变化看,某一缺点的克服等,都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这也是教师劳动艰巨之所在。也正是由于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才要求教师的活动不仅要从当前的社会需要出发,而且还应该从劳动结束时的社会需要考虑。因此,我们说教师的劳动总是指向未来的。

(5)前瞻性。

教育具有的前瞻性。有人说“教育学就是未来学”.这不仅是教育者的现代语言,也是教育家的现代思想。社会进步已经使我们看到,教育将在历史上

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教师正是这—任务的承担者。可以说,今天的教育事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决定着明天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所以,作为现代教师必须要有超前的意识,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学习国内外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思想,不断的更新教育思想,把思想从课本、课堂和学校的围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要具有创造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批判精神;要有市场意识,必须使自己的工作适应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要有民主和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助精神与自制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高瞻远瞩,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青少年奔向新世纪。

3、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世界上最好的系统是引向成功的”。决定教育系统优劣的正是教师,是教师的素质。所以,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教师的态度,教师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要满足社会发展与盲人的需要,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素质:

(1)正确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本质、责任以及特点要有深刻的理解。要认识到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希望的重要事业,从而形成对事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这种正确理念的支持下,教师在工作中才能做到以素质教育为本。把发展人的智力、开发人的个性放在首位;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努力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实现由“工匠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的转变;才能淡薄功利,全心全意地把知识、智慧、爱心全部奉献给学生。

(2)良好的职业形象

每个社会职业都有特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教师的职业形象是他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时,在学校以及在社会中承担的职业作用和表现。由于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统一,教师的自身形象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在示范性与内在的感染性。首先源于他做人的楷模。教师的仪表、教风、言谈举止和良好习惯,都是教师良好素质的外化,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素质

的动力。叶圣陶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教师要热爱祖国,;教师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要具备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感,对学生要有博大无私、深沉久远的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教师要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只有这种良好的形象、规范的行为,才能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与形成。

(3)多元的知识结构

教育内容的社会化是新课程计划的一个特点,新课程计划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劳技、人口、青春期、心理健康等教育,并渗透环境、交通、目防等教育。学科教学的整体化,是21世纪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在多学科同一个学生施教的过程中,要求各科教师有互相配合的意识,应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都要求教师不能只掌握单一的学科知识,而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教师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必须更多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现代教师不仅是实践者,而且要成为研究者,因此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教育哲理的形成、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充分发挥出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

(4)多向的教育交往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其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中的教育力量进行多向的教育协调与交往。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必须具有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首先是对学生。教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就离不开与学生的沟通,必须建立“教师向学生学”、“教学相长”的平等关系。教师必须克服以学科为中心的个体工作意识,与其他教师相互合作,相互支持,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还要建立与家长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关系、与社会有关机构中的人员的协作关系,这些都是形成教育合力和进行有效工作必不可少的。

(5)完善的能力结构

教育是超前的事业,现代教师不但要适应教育的今天,还要面对发展的未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完善的能力结构。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搜集资料、查找资料以及对资料的筛选、摘录与综述的能力;要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常规、教学评价、教学实验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的运用;要具有较高的教育能力。包括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集体教育和组织、管理、协调、控制等,同时教师还要具有科研能力。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来进行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使教师工作更具有创造性和内在的能力。科研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内涵。其他一些如批判鉴别的能力、社会调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能力等也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

(6)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对一名教师来说更加重要。它不仅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而且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或心理障碍常常和某些教师不健康心理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为此,教师在学生中间首先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境,保持积极振奋的精神状态,不断追求事业心上的成就;其次,教师在学生面前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始终要将收获的喜悦送给学生;再有,教师要有宽容的心理、要能够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教师的素质是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形象、育人知识与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教师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的多样性。同时,教师素质有着特定的社会规定性,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教师的素质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充实,不断具有新的内涵。

4、现代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精神

从教师专业性质和专业化过程的特点来看,现代教师应当具有的专业精神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敬业乐业精神

敬业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发自内心的崇敬。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应当首先对教师专业有清晰而独特的了解和认识,怀有强烈的尊严感。方能建立起坚定的专业信念,也才能对社会的各种评价做出正确的、理性的判断。

敬业还需乐业。乐业就是教师对自己有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对专业工作表现得从容自在、心甘情愿、毫不勉强。一个人一旦投入教师专业,就须不为物欲左右,不为名利所动,做到淡泊明志,清高有为,由敬业乐业而获得人生之乐。

(2)勤学进取精神

教师是教育者,同时也应当是学习者。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才能真正成为知识和文化的化身,也才能担当起培育英才的重任。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新知识、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教师几乎每天都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只有不断勤奋前进,把学习当做自己工作乃至

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否则,如果学生对教师在知识方面产生怀疑,那么师生之间赖以建立多种关系的基础就会消失,这时候,教师也就不成其为教师了。

(3)开拓创新精神

“教育即创造”,这是人们公认的原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千变万化,学生个性干差万别,时代发展对人的要求又日新月异。教师要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独特个体从蒙昧状态培养成社会所期望和需要的人才,绝不是靠按照某种程式的机械劳动可以完成的,而是要靠高度的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教师的专业工作,不允许教师墨守成规,也不允许教师一味地凭借个人经验,而要求教师敢于借鉴,勇于开拓,依据变化的情况,不断寻求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案、方法和手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完善,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

(4)无私奉献精神

教育工作是非常细致、艰巨和复杂的,教师所付出的劳动,是任何量化的手段和指标所无法衡量的。这必然要求教师对教育工作保持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的表现,就是教师尽可能淡化功利思想,不斤斤计较物质享受,不迷恋于世俗浮华,不对个人利益患得患失。—切以育人为上,全心全意,把知识、智慧、爱心、时间乃至生命奉献给每一个学生。

(5)负责、参与精神

教师的角色职能决定了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和参与精神。负责精神的内涵:一是教师要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对每个工作环节一丝不苟,对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认真负责,尤其是对差生,更要加倍爱护,不可随意淘汰放弃;二是教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发展,捍卫民族文化,主张社会正义,力辟歪理邪说。这种负责精神又必然要求教师具有积极的参与精神,即参与学生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前者易被教师认识和强调,而后者则常被教师所忽视。有研究表明,一般教师对了解社会现象、关心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改善大众生活习惯等,并无多大兴趣;有许多教师恪守清高,通常不愿参与社会是非,也尽量避免外界干扰,保持中立,被称为社会的“陌生人”,角色较为孤立。这也是社会大众不了解或不理解教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质上,教师是全体国民中的知识群体和文化精英。在一个时代中,教师是时代的前驱;在一个社会里,教师是社会的导师。因而教师又素有“国师”和“全民之师”的称号。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社会生活关心参与,对社会现象评论批判,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会构成一种潜在的、巨大的、动态的社会变革力量。尤其是现代学校的社会功能日趋增

强,教师与社会的联系也更加频繁,这种力量越来越显得重要

现代学生观

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自觉实践。学生观即人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是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我们正处在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学生观,其中不少是陈旧的,不符合教学现代化要求的。为了迎接2l世纪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公民,需要认真研究学生观的问题,努力确立现代学生观也只有在正确的学生观的指导下,找准教育与知识经济的结合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如何看待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是学生观的重要内容。

涉及对学生天性和潜能的估计,也涉及对学生身心变化过程的认识识。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对教育目的的确定以及教育行为的选择都有直接的导向作用。

1.学生是具有生命意义的人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教育为封建专制特权服务,在封建君主眼中,学生是他们驯服的奴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学生则成了资本家的后备机器和赚钱工具。传统的教育思想把学生当成可以利用的工具和容纳知识的容器,学校教育普遍流行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把正常的师生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扭曲为人与机器的关系。因此,出现了教育领域里见物不见人的怪现象。校园,一个本应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整体,成了一个无视生命存在的物质空间。

历史发展到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每一个有着良知与人性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再加重学生的书包重量和近视程度,没有理由再剥夺学生的欢乐和志趣,没有理由不把学生从学习机器考试工具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没有理由不归复学生应有的生存自由和正常的生命角色。应该看到,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最富生命活力,生命色彩最为丰富斑斓,生命成长最为迅速、最为重要的一段时间。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说学校应该是一个直面生命换发学生生命活力的神圣殿堂,学校教育是努力为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服务,提高学生生命价值的有意义的活动。作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重要支柱、学校教育的主导者——老师,不仅要传播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传递给学生以人的情感和生命的脉动。把自己的生命与心血溶入学生学校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角落,使之富于生机,充满希望。

学生是人,是富于生命意义的人。这是一种最基本质朴素观,也是第一位的学生观,把学生当人来看待,还给其作为活生生的人应有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赋予学生“人”的

涵义,这是历史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标志,更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深切呼唤。

现今应该如何看待学生的天性呢?从教育发展的历史实践看,不论人们是坚持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最后都能通过一定的教育措施促使学生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区别主要在于各自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重点不同。性善论注重主体的自觉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矫正。当前,我们国家一些人坚持的是性恶论,不少家长和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性恶论角度来看待学生,认为学生天性是破坏性的、和教育要求对立的,不严厉管教就难以成人。于是,在教育上,多采取强制、管制、灌输、矫正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以期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品质。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着各种心理的和伦理的缺陷,也和时代的主体精神相违背。因而,必须反对性恶论,提倡用积极的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应树立一种乐观的人性观,善意地评估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也就是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造就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2.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人们经常用僵化的眼光而不是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这是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客观存在的问题,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与教育的价值追求,要求人们摈弃僵化观点,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对待学生。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对待学生,包含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1)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有关生理学、心理学、哲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身心发展,既是自然的客观过程。又是社会历史文化过程,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决定个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要素,各种因素作为个体发展的条件,通过个体的活动而发挥作用。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同时又有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年龄特征,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可变性。这些研究成果集中地反映了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学生(尤其是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仅服从这些规律,而且最典型地体现出人身心发展的特征与规律。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客观地理解学生的基础。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客观上要求人们应努力学习、领会有关人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关于学生的发展潜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历来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往往从学生的现实表现推断学生没有出息,没有潜力。不少人坚持僵化的潜能观,认为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先天决定的,教育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其实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已为科学研究所证实。裂脑研究、左右脑功能的研究、潜意识的研究,都为此提供了科学证据。而国内外关于智力开发的探索,则为此提供了大量的事实经验。不论是国外学者波诺(E·d·Bono)的横向思维训练、费厄斯坦的工具性强化训练,还是国内学者吴天敏的动脑筋练习、林祟德的思维开发教育,都得出了人脑通过专门训练,智力水平可以明显提高的结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在教育实践中,有不少探索,正是基于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学习成功的潜能的信念,取得了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良好效果。如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卢扎洛夫的暗示教学、阿莫纳什维利等的“合作教育学”、国内的成功教育,等。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把学生作为发展的人来认识的重要要求。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这是和发展观点相对立的。其实作为发展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是不符合实际的。发展作为一个进步的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不足和解决原有的矛盾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缺陷、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也是坚持用发展观点认识学生的重要要求。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从人性的角度,它要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发展;从个体身心方面,即包括个体活动的生理调节机制方面的变化,也包括个体心理调节机制的变化;从个体和社会的关系,还应该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技能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发展;从发展的目的来看,除了为社会服务,为个人谋生之外,同时还要特别关注自身的不断完善;因而就学生的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基本素质要素的每一个方面都获得一定的发展(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以一个人特点为基础的独创性的发展,更关注的是个性的全面

发展和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

第一章 心理与心理学

1.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通常把人事(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

2.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带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3. 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部分。

4.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他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5.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它集中地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性和类型差异,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倾向的外部表现

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7.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过,心理学友谊悠久的过去,但只有一段短促的历史。

8.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较早的一部心理学专著。

9.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创建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0. 构造主义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纳。把人的复杂的经验分解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实验内省则是构造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

11.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12.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有威特海默、柯勒和考夫卡。

13.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

14.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15. 认知心理学,最早是瑞典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后是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

第二章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 狭义的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系统变化过程。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个体对客观的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它是必然的,不是外加的、偶然的。

2. 心理年龄特征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关键期中幼禽行为的形成有三个特点,即不需要外部强化、不需要反复刺激、不易消退。

3. 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首先,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日益增长;其次,自我评价的深度增加;再次,自我控制点逐步从外部转向内部。

4. 小学生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㈠注意大脑卫生:1保证大脑的营养 2 注意大脑休息; ㈡做好校学生入学过渡期间的心理适应工作:1 学习态度的适应 2 学习习惯的适应3 学习生活的适应 ;㈢根

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 1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的有意主义和有意记忆的发展 2 丰富感性材料,促进小学生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3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小学生的情感和个性的发展。

5. 中学生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㈠针对中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做好生理卫生教育工作 1 进行生理知识的教育 2教育中学生认识性别角色及青少年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 开展健康、丰富的集体活动,使得它们旺盛的经历得到宣泄;㈡根据中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 1 抓住思维转化的时机,促进思维的发展 2 帮助中学生处理好思维水平的提高但识别能力较低的矛盾;㈢根据青少年自我意识差的特点,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 1 尊重中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但不能过好估计他们的地自助能力2 鼓励中学生交朋友,但要指导他们学会选择朋友 3 相信中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但要给于适当的指导 4 相信中学生的理性,帮助他们克服情绪性行为;㈣开展集体活动,培养中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6.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⑴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⑵发展的方向性与顺序性。⑶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⑷发展的不平衡性。

7. 中学生注意的广度和注意的稳定性进一步扩大,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注意的广度接近成人,注意的稳定性能维持在40分钟左右。

8. 经验型思维向理论型思维的转化到高二才初步完成。初中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增强,但识别能力较低。

第三章 学习心理学

10. 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自觉能动的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10. 理解是指个体运用已知经验,逐渐认识事物的中总联系和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10.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0.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俄原因和动力。动机有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和诱因是冬季存在的必要条件。有机体的行为被驱力所激起,并指向一定的诱因是动机状态。采用一定的方法是有机体产生动机的过程叫做激励。

10. 学生学习的特殊性:⑴学生学习的接受本性。⑵学生学习的间接性。⑶学生学习的定向性。⑷学生学习的连续性。⑸学生学习的意义性。⑥学生学习的言语性。

10. 只是是可观的,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表征。

10. 只是理解的水平:①字面的理解水平。②解释的水平。③批判性阅读水平。④创造性阅读水平。

10. 如何促进学生理解、

提高理解的效果:

理解依旧经验、旧知识为基础,经验的丰富性、正确性、以获得的基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以及思维的发展水平等,都会影响知识的水平。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⑴加强直观教学,丰富感性材料。

⑵充分利用变式、比较手段。

⑶运用归纳法,加强知识的系统化。

9. 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教学策略:

1) 主意各门学科的横向联系。

2) 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

3) 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4) 使学生掌握元认知策略。

5) 注意对学生的评价。

10. 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 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三)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四)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

(五) 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1) 奖励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

2) 有效地进行表扬和奖励。

(六) 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

1) 竞争型课堂结构激发以表现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

2) 合作型课堂结构激发以社会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

3) 个体化课堂结构激发以及掌握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

(七) 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所样。只要教师们有效的利用上述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的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

第四章 创造心理

1. 创造力是人们在新颖而独立地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思维以及技术的能力。创造力的静态结构包括:创造力思维、创造力人格、创造力技能。

2. 创造力思维是指能够产生新颖、有价值成果的思维。它是创造力的核心成分。包括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独特性等。

3. 创造性人格是创造者所具有的那种特殊的对创造力发展和创造任务的完成起促进或保证作用的人格特征,包括强烈的动机、主动性、求知欲、挑战性、坚韧性等。

4. 创造性思维产生的特点: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突破性创新。⑴突发性。⑵触发性。⑶反常性。

5. 创造性思维的品质特征:⑴新颖性。是一切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主要标志。⑵灵活性。是有新颖性引申出来的思维品质。⑶流畅性。是灵活性的具体表现。⑷综合性。是创造力思维的概括。

6.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 倡导建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

2) 鼓励“独创己见、

坚持己见”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1) 设立发散,多思善问。

2) 敢想敢问,启发发现。

(三) 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四) 注意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7. 学生创造力人格培养的途径:

(一) 家庭方面

1) 儿童早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而家庭又以特殊的方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儿童在家庭中,最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结果,作为自己言行的榜样,进行模仿,学会大量的行为,并经过反复的实践而形成一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 父母的行为和人格特征是影响儿童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一个因素。所以要让孩子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种植儿童的早期教育。

父母影响儿童创造性人格的主要方式有:①通过活动为儿童树立观察和模仿的榜样;②运用言语或身体的奖励;③提供直接的教导;④通过规则说明期望;⑤运用认知变化的策略;⑥建立物质环境。

家庭的教养方式也是影响儿童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一个因素。家庭的教养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压抑型、溺爱型和民主型。

有助于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教育方式有:①对规定和限制做出解释,允许孩子参与;②适时地把对孩子的期望表达出来,并恰当地运用奖励和惩罚;③在家庭中提出丰富的玩具、材料;④能与孩子一起从事学业方面的活动。

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和气人格特征也影响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母爱是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幼儿时期,幼儿与母亲朝夕相处,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

(二) 学校方面

1) 教师要热爱创造型学生。

2) 注意区别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和不良人格特征的不同。

托兰斯提出了助长创造潜力的具体建议。他认为教师应遵守并用以鼓励学生的五条原则是:①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②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③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④给以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⑤使评价和前因后果联系起来。

3)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有学者列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几条方法:①放弃权威态度。②使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变得积极,自己去发现问题,去实验和提出假设。③延迟判断。④鼓励学生独立评价。⑤重视提问。⑥尽可能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概念、观点、材料、工具等。⑦注意对学生挫折人手里的培养。⑧注意整体结构。

8. 创造性人格精神的培养:

(一) 培养意志力和探究精神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基础。

(二) 培养独立自由的精神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

根本。

(三)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源泉。

第五章 学生的心理差异与教育

1.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认识、体验、评价、调节,包括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机体状态、外部行为以及人我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多维的、复杂的心理系统,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形式。

2. 性格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3.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等人把性格分为两类:外向型和内向型。

4. 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类型因材施教:

1) 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的不同性格类型。

2) 通过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

a) 乐观向上,积极的进取心。

b) 宽容友善,富于合作精神。

c) 善于克制,持之以恒。

5.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6. 针对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1) 正确区分和对待学生气质类型的特点。

2) 针对不同学生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3) 帮助学生提高气质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六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达到的良好的持续的功能状态。

2. 认知障碍是指认识能力降低或异常认识,包括学习障碍、思维障碍。

3.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 智力正常。

2) 情绪反应适度。

3) 人格完整和谐。

4) 意志品质坚强。

5) 人际关系协调。

6) 社会适应良好。

7) 行为表现规范。

8) 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相符。

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1)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2) 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影响。

3)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4) 对少数有问题的学生提供及时地帮助。

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 课堂教学。

2)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训练课。

3) 开辟沟通渠道。

4) 结合班、队、团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 小组辅导。

6) 个别辅导与咨询。

7) 开展心理评估与建立心里档案。

8)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 心理辅导的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2) 民主性原则。

3) 参与性原则。

7.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原则

1) 当事人的利益原则。

2) 专业能力原则。

3) 保密原则。

第七章 教师心理

1. 教师的职业心理是教师职业特点在教师身上的反映,使教师取得职业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 教师角色是教师在教育系统中的特定地位及其相关联的行为模式。

3. 教师角色的内容:

1) 只是权威者与非知识权威者的统一。

2) 学生集体的领导者与参与者的统一。

3) “园丁”与“人生引路人”的统一。

4) “桶水滴注的巨匠”与学生探

究促进者的统一。

5) 甘为人梯的教育工作者与勇于创新的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统一。

4. 教师角色意识是教师对教师角色的反应,其心理结构主要有对教师角色的认知、体验、评价、调控等。

5. 教师的为新市直教师具有使学生感到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的综合体。

6. 教师威信形成的条件:

一、 崇高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和教学艺术视角与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

二、 适当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心理基础。

三、 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前提条件。

四、 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教师威信形成的起点。

7. 教师职业心理品质的自我完善

一、 强化教师角色意识。

1. 要注意到“我是人民教师”,富有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从而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履行教师的职责。

2. 要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从而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捕捉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理。

3. 要注意和掌握自己的个性特点,自觉培养自制能力。

二、 自我反思经常化、系统化

1. 安排固定时间进行自我反思,是自我反思习惯化。

2. 参照有关教师发展阶段的理论,结合优秀教师的发展经历,将自己目前色发展水平与其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改正措施。

3. 对自己的教学习惯、教育教学理论进行价值澄清,尽可能消除不正确的教学习惯和教育教学理念。

4. 记录关键事件,经常与自己保持专业发展对话。

5. 严格解剖自己。

三、 积极实践,积累情感经验。

1. “自我完善”过程不能脱离教育实践。

2. “自我完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从事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效果。

四、 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与合作

五、 优化个性结构。

第八章 学校中的群体心理

1. 学校群体是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由师生员工所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结合体。

2. 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共同制定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学校群体存续和发展的心理条件。

3. 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对所在群体的认知、评价和相应的体验,主要有群体成员的参与意识和归属感。

4. 学生群体内聚力是指师生员工队所在群体的向心力和群体对师生员工的吸引力所构成的合力。

5. 学校人际关系是指师生员工再教育活动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

6. 11~13岁的少年人际关系取决于其外部行为;14~16岁的青年则注重情感的交流;17岁以后的青年更多注重对方的心理品质。男生注重的是目的相同,看重哥们儿义气;女生

重视情感的融合。

7.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8. 课堂心理气氛的心理成分主要有,教师和学生的注意状态、知觉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意志状态和定势。

9. 学校中人际关系调试的心理学方法:

1. 加强交往。

2. 正确地了解他人,防止人际偏见。

3.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4. 诚恳地对待他人。

5. 优化性格。

10. 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的方法

1) 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

2) 教师要讲求教学艺术。

3) 教师要了解学生,尊重、信任和热爱学生。

4) 注重师生心态调整。

5) 采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

11. 班集体形成的心理标志

1) 价值观念的一致程度。

2) 心理认同程度。

3) 正确的舆论。

4) 学生对自己所属办集体的评价。

12. 培养优秀班集体的方法:

(一) 为班集体确立明确、具体的活动目标。

1) 直接提出法。一开始就为班级提出明确的目标,而后围绕着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一系列的活动。

2) 间接提出法。县开展一些学生乐于参加的集体活动,是学生见到集体活动的效益,体验到集体活动的快乐,带出现建立集体的意向后,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班集体目标。

(二) 扩大积极分子队伍。教师应及时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不断地扩大积极分子队伍。

(三) 培养班集体成员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班集体活动的最大动力来源与集体成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即每一个人成员都必须自觉遵守集体纪律,个人意志要服从办集体的意志,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的利益。要实现这一点,除了要制定明确、坚铭德班集体行为规则,还要经常进行纪律教育,是学生把集体规范内化到意识中,从而养成自觉遵守办集体纪律的习惯。

(四) 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中学生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可以充分表现自己,是自己的特长得到显示,获得成功感。另外,通过活动还可以扩大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了解社会。

(五) 培养良好的班风。优良的班风,读巩固和发展办集体起着极大的作用。它能为学生的行为导向,美化集体生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九章 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

1. 教育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2. 广义的教育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

3.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以培养

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教育活动。特义的教育,只思想教育活动。

4. 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①农业社会的教育。②工业社会教育。③信息社会的教育。

5. 信息社会的教育的特征是:①学校将发生系列变革。②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③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十分明显。④教育的全民化和终身化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时代追求。

6.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及作用。

7. 教育功能的类型:①以作用的对象为依据,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②以作用的对象为依据,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③以作用的对象为依据,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8.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人口功能等。

9. 教育的经济功能:⑴教育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和培养专门劳动力,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⑵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10. 教育的个体功能主要表现在: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功能、谋生功能和享受功能。

(一)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1) 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2) 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二)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三) 教育的享用功能。

1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届时教育规律的科学。

12.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体现出:现存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实现。例如:过重的学业负担、唯“智”是举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有研究显示,2.2亿在校学生中,有7000万人(占31.8%)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中小学生中有32%的人存在心理异常现象;67%的学生难以承受失败;51.9%的学生长期不会整理生活用品;74.4%的学生在个体生活、学习方面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 大、中、小学生近视率高达44%;等等。“那么大的黑板遮住了天,那么重的书包压坏了肩,那么多的作业堆成了山,那么多的考试难上难,那么多的学生真可怜。”类似这样的童谣不少,折射出中小学生的校园生活状态。有人尖锐地批评,现代社会的教育已失去了真正教育的功能。今天的教育不是以成“人”为终极目的,而是从技术功用效率的层次把人变为物,变为只是书柜、考试机器。要知道“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

13. 在西方,苏格拉底法被誉为西方启发式教育的源头。亚里士多德从遵循自然出发,提出了人的和谐发展思想和文雅教育,开启了西方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的先河。

14. 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并强调了试验的归纳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问世,标志着教育学的形成。

15. 实用主义教育学家的代表人物: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兴起了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和儿童发展问题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伊曼和拉伊。

第十章 教育方针与依法治教

1. 教育方针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由政党和国家权力机构制定的教育工作总方针和行动指针。

2. 新时期的教育方针:90年代的教育方针: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教育方针: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 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有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通常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方面。

4.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①面向全体学生;②面向全面和谐发展;③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④关注个性健康发展;⑤关注终身可持续发展。

5.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 教育的真正意义恰恰在于发展人的个性,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7. 美育,既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8. 教育法规的概念: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程、规章、规定、决议、决定等规定性文件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9.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 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对教育工作者而言,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是保证实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主要包括:⑴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⑵确立主体地位观。⑶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念。

(二) 建立新的评价制

度是关键。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证明功能、甄别和选拔功能、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等。

(三) 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是核心。课程和教学领域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四)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根本。

(五) 改善教育行政管理是保障。

10. 依法治教师职按照教育法规所确立的行为准则对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

11. 教育法规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程、规章、规定、决议、决定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12. 我国于1995年3月18日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3. 教育法规的基本条件有:科学、完备的教育法规体系;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健全的教育执法机构和高素质的教育执法队伍;健全的民主监督制度;全体公民都具有较高的教育法律意识。

第十一章 教师与学生

1.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从一个普通职业卓见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病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2. 教师专业发展啊,是执教是个体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从一名新手成为一名成熟的乃至优秀的教育专业人员的过程。

3. 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民主平等;爱生尊师;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4. 推进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策略:⑴实行教师资格制度。⑵推进教师教育改革。⑶构建教师教育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⑷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5.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⑴理论学习。⑵教育教学实践。⑶教学反思。⑷同行研讨、互助。

6. 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 学生是人。⑴学生是具有能动性、主动性的个体;⑵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和人格尊严的个体;⑶学生是具有创造性的个体;⑷学生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

(二)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⑴学生具有与承认不同的身心特点;⑵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⑶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三) 学生是具有一定法定权利的人。

(四) 学生是生活中的完整的人。

(五)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7.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应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

8.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9. 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⑴了解和研究学生;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⑶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⑷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⑸建立合理的教师威信。

第十二章 课程理论与实践

1. 课程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各门学科、有组织的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影响所获得经验的总和。

2.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的总体规划的指导性文件。

3. 课程标准是依据课程计划,编定的各学科的纲领性文件。史学科教材编写、学科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教材、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执行课程标准时,要求教师做到两方面:一是研究本学科的发展水平。二是研究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心理准备和认知特点,探索本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的结合方式。

4. 学科课程又称为分科课程,是以科学文化固有的逻辑系统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课程。学科课程历史悠久,以我国古代的“六艺”、欧洲中世纪的“七艺”著名。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都是学科课程论的倡导者。

5. 活动课程是指以儿童的兴趣、需要为基础,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又被称为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生活课程”。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6.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何不同?

(一) 目的上,活动课程主要是通过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已获得个体直接经验,强调经验性;而学科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积累的种族经验。

(二) 编织方法上,活动课程以生活题材为学习单元,以学生活动开组织实施,强调综合性;学科课程则重视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性,强调分科性。

(三) 教学方式上,活动课程以儿童为中心,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科课程则强调教师为指导已获得人类种族经验。

(四) 活动课程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科课程则强调中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习结果。

7.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 课程价值取向的人本化。

1) 突出社会需要本位的价值取向

2) 突出只是本位的价值取向

3) 强调个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①课程目标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②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学习能力培养。③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④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 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1) 重视环境教育。

2) 重视国际理解教育

3) 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4) 提倡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

(三) 课程结构的综合化

1) 理科类课程的综合化和社会科目的综合化

2)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统一的课程

3) 综合实践课程

(四) 现代课程行政主体的多元化

1) 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改革

2) 地方分权机制国家课程改革

(五) 学习历程的个别化

1) 学习李成个别化的客观必然

2) 个别化教学的实施

8.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有:⑴了解学生生活经验、需要、兴趣、学习基础等;⑵总结教师的生活和教学经验;⑶开发校外资源和网络

资源;⑷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

第十三章 教学理论与实践

1. 教学是指教师引导、维持、促进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双边性认识活动。

2. 教学的任务:

(一)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础技能。

(二) 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三) 培养并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

(四)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3. 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四阶段理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赞可夫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著作《教育过程》。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著作《教学过程最优化》。

4. 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本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本质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以认知为主的个性全面发展的过程。

5. 教学设计师一伙的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促俄问题的策略方案、实行解决方案、评价实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6. 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⑴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⑵分析系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⑶确定教学目标分类。⑷列出综合性目标。⑸陈述具体的行为目标。

7. 教学实践设计:⑴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⑵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⑶科学规划单元课时。⑷注意学生的专著学习时间。⑸防止教学实践遗失。

8. 发现法的六个步骤:①准备阶段;②目的阶段;③揭发阶段;④整理阶段;⑤概括阶段;⑥运用阶段。

9. 范例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

第十四章 德育理论与实践

1. 德育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话,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2. 德育目标是由国家制定的对培养人的品德质量规定的总的期望和要求。

3. 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①爱国之以教育;②集体主义教育;③劳动教育;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⑤社会公德和人道主义教育;⑥理想教育;⑦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⑧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4.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形成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制度及特征的总和。学校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方式文化和群众

文化。

5. 网络给学校德育带来的挑战:⑴网络打破了学校德育的封闭阀限;⑵网络传媒冲击教育者的权威;⑶信息垃圾毒害学生;⑷网络异化影响学生身心健康;⑸网络新殖民文化扭曲学生的价值观。

6. 网络时代学校德育的对策:⑴正确认识学校德育现实空间;⑵建立完善的校园信息网,拓展的与空间;⑶适时时代发展,加速德育信息化进程。

7. 当代学校德育的创新:①德育目标的创新;②德育内容的创新;③德育方法的创新;④德育模式的创新;⑤德育体制的创新;⑥德语教师的创新。

8. 创新德育的方法:⑴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思想道德主体的自我形成、自我发展;⑵执行统一,注意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以受教育者的时间为检验、评价道德教育效果的根本标准;⑶实行人文教育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

9. 创新学校德育的内容:⑴加强对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转换与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接见吸引和中国化改造相结合;⑵突破旧的“课程”框框和“教条”形态,建构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内容;⑶增强道德教育内容的创新性。

第十五章 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评价

1.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以丰富教育理论和解决教育问题为目的,以教育理论作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按照一定的系统和步骤进行的一种活动或认识过程。

2. 教育科学研究基本方法:①教育观察法;②调查研究法;③经验总结法;④教育测量法;⑤教育实验研究法;⑥行动研究法;⑦叙事研究法。

3. 经验总结法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一举教育实践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经验,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思维加工过程。

4. 校本研究是指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结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改进学校实际状况的研究活动。

5.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教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索信息、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

6. 教育评价的功能:⑴诊断功能;⑵改进功能;⑶区分功能;⑷激励功能;⑸导向功能。

7. 教育评价的基本过程的六个步骤:①建立结构合理的评价组织;②确立评价的目标和任务;③选择评价的方法和工具;④搜索评价证据或信息;⑤整理和分析信息资料;⑥形成评价报告。

第十六章 当代世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 终身教育,使之人

一生各个阶段所接受教育的总和。纵向讲,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涵盖人的一生;横向讲,它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

2. 当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⑴教育改革中的国家导向和“市场”取向的两项平衡;⑵以追求教育的高素质为主要目标;⑶教育改革中的科技取向。

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态度和方法。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化是现代教学观现代教学观要求使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即着眼于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下面本节对现代教学观念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教学以及教学观含义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的基本实践活动。教学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教师从这一认识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并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对教育对象采取的态度。因此,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不同的教学行为必然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影响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并表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首先,将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识记课堂传授的知识,成为教学的中心和惟一任务。教师忽视从学生将来的发展考虑,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了应付考试,忽视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其次,教师直观主教,忽略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单一的,课堂成为讲堂。由于教师不够重视对学生活动的反馈,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扮演了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

再次,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消化知识的时间,从而占据了学生课上的自主学习时间,“以练代讲”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上述保守、片面的教学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行为方式,是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更与未来社会的发展相悖。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观的革命,树立现代教学观。

二、现代教学观基本主张

传统教学观的核心是“仓库理论”,它以教师为圆心,把学校当成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书本当作主要教学内容,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工具,把分数看成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的惟一标准。其结果,严重的妨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忽视了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不利于现代新人的成长。而现代教学观念完全摒弃了这些落后的想法和方式,试图用崭新的教学观来改变这种现象,因此在现代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教学改革。下面对现代教学观念的

基本主张进行简要的阐述。

1、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学科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活动形式,其目标应全面体现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教育功能的前瞻性,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即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1)教学的基本价值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教学的基本作用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教学的基本任务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学的基本价值、基本作用、基本任务都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全面育人。全面育人既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在这方面。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例如,江苏南通李吉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渗透“教育性”,着眼“创造性”,贯穿“实践性”,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中受到教育、发展能力等教学的根本目的。

2.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1)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以确定的对方为前提。只强调某一方,取消或忽视另一方,都不可能构成或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教与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彼此以对方的存在为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正确认识以下问题:

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指导,即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转化,从不知到知,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学生是学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实施和落实。

首先,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责任决定了他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和组织作用。这种导向、组织作用表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对教学质量与效果全面负责。

其次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了学,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在学的方面,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地进行。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过程。

②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

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教学的多边活动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与传统教学相比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传统教学,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对学生如何学论及很少,因而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这种单向交流模式不能反映教学活动的复杂性。现代教学认为,多向交流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的过程。如果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教学过程就不再是简单的传输过程,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过程。这对于开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减轻师生的负面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主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人作用结合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 、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③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

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是也不应该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应是积极主动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实施简单的加工改造,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不但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表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与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主观

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你来看待,更重要的是把学生作为完整的生命来看待。要认识到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器”,而是知识的主人;学生不仅是认知的主体,更重要的是具有生命的人。

(2)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创造性活动。现代教学决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内在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就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更充分地发挥教学的多方面功能,以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要建立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转变教学观念是最基础的一环。具体地说,要实现四方面教学观念的转变。

①从注重学生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内在变化。传统教学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掌握,也就是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因此,教学的注意点放在学生外在的活动与变化上,主要是注意的集中,记忆的牢固,答题的准确。这些虽然也是必需的,但却不是最重要的。现代教学论把教学的注意点转向了学生内在的变化上。

②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为适应这种情况,教学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个转变涉及到如何看待知识?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这句话极为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教学观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学习的过程。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较之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是更重要的目标。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应用,更多的是在新的情况和条件下去寻求未知的东西,这就需要思维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强调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解答问题时,只要求做出一个惟一正确的标准答案,而这个问题的情境往往与书本上的情境相同。因此,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记忆和背诵上。强调学习的过程,主要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寻求解答的思路,它引导学生重视思维的方法,经过长期训练,达到发展智能的结果。

③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知识为特征,势必导致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其教学方法是单纯教师教的方法,讲授几乎占据全部课堂教学的时间,教学过程中信息是按照师——生的形式单向传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所以为改变这种状况,陶行之提出“教学合一”,并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实施。随

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学合一”的观点越来越为教育界所接受,并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布鲁纳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前苏联合作教育派的教育家们指出,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人际合作关系”,认为“在今天,正是师生关系的问题已被提到了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把传统的认为教学法只是教师教的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合作的过程,这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因为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单一的讲授法难以胜任。学生智力和技能地培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④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教学那种单一的、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合传授知识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集体教学、个别教学与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教学环节与结构。素质教育是一种更科学、更高层次的教育,它要求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观念更新的前提下,这个教学方法应特别注意学生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健康而和谐的发展。

3.从“教学生学”到“教学生自己学”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的情景,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有“灌输”一词。而现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日益加快,科学愈来愈呈现出高度分化由高度综合的格局,人们的智能急剧增长,环境恶化,只是陈旧、更新等问题都扑面而来。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它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学生的创造性属于创造性学习一样,是使个人和社会做好准备。为了在行动上与新情况相协调的一种读书模式,它能使学生在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预测、模拟、模型和情景描述等方法技巧,来考虑趋势,制定计划,评估目前决策的未来后果。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创造性的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抽出大量的实践来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这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最重要之处。

现代教师观

教师观即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本节旨在通过对现代教师观的论述,使教师了解现代教师职责和特点,明确现代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提高教师的现代意

识,是教师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师观,实现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提高教师的素质,以便全面的履行教师的职责,作一位符合新世纪素质要求的教师。

一、关于教师

教师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把在社会实线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传递给下一代,由此产生学校。同时也就产生了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他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他人思想品德形成的人,都可以称作“教师”。狭义的教师是指学校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即在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法》中指的教师以及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师是指狭义的教师。教师的职业既古老又年轻,即平凡又崇高。

1.教师的作用

(1)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传递和传播人类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桥梁作用。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劳动得以传播的。没有教师,人类积聚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就难以传递,新一代的教育和培养就无法进行,社会自然也就难以延续和发展。而且,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师的这种作用就会更加突出。②培养人良好的思想、塑造人高尚的品德。教师又不仅要向受教育者传递和传播人类所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应当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塑造他们的品德,这是自古以来教师同时肩负着的两项重任。

(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第—,教师是代表社会要求的施教者:第二,教师是专门的教育工作者。第三,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肯定教师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相辅相成。教育的过程的客观规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的、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2.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

教师既然在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社会地位自然应该是崇高的。在我国,一直存在着尊师的优良传统,古人有“天地君亲师”之说,把教师教师的地位同天地君亲并列。但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宫宦阶层。“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也不小。“官本位”的传统根深蒂固,很多人历来以官位或权限的大小来

看待其个人的社会地位.因而教师这种无官无权的职业自然很难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教师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十分低下。

我国解放后,教师劳动受到了应有的尊重,教师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科学知识和知识分子(包括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政治地位,改善了教师的生活待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教师必将成为让人羡慕和受人尊敬的职业。

二、现代教师观念的基本内容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传统有关教师的研究主要考察教师的行为是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进而影响学生学业的,主要集中于研究教师的可观察到的外部行为。下面试图论述现代教师的使命、现代教师的劳动特点以及现代教师应具有的素质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旨在为我国教师观念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并以此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师资培训。

1.现代教师的使命

(1)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要走在学生的前面,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生,首先要有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善于发现时代需求并积极采取行动的教师。努力学习,尽快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是当代教师的首要任务。例如,当代中国教师大部分都是善于命令,不善于商量;善于管住,不善于引导帮助;善于课内讲授,不善于组织活动。并且重投入轻产出,重质量轻效率,重接受轻发现,重知识轻性格.重模仿轻独创。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增长才干,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2)担起“重塑中国人”的重担,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 民族素质。“重塑中国人”是21世纪对中国教育的呼唤,是现代中国人心中的呐喊,是承认落后不甘落后的宣言。努力学习,扬长避短,在学习中超越,在学习中创新,这是中国人惟一的选择。教师的担子就更重了,教师不仅要更新自己,更要更新学生,不仅要重塑自己,更要重塑学生。所谓重塑,主要是指打破过去的陈规陋习,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用明天的需求来呼唤人、要求人和培养人,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四大趋势,并以促进这四大趋势的发展为目的,重新设计我们的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勇于创新.并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教学风格。

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教育理论的繁

荣.最终都依赖于广大教师的教育创新。如果全国的教师都用一样的教材、一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我国的教育理论就不能繁荣,亿万禀性不同、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充分发展就不能实现,提高民族素质的努力就会在僵死的教条与模式中流于形式。所以说,要完成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素质的历史使命,每一位教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只要是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就要大胆地创,大胆地试,不要迷信任何权威与模式。要知道,真正的最优教学方法,只存在于教师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中。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找到适合于每个班级、每个教师、每个学生的最优教学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

2.现代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劳动的产品也是人,它所要处理的矛盾,也大都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作为教育人这一特定条件下的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它与体力劳动和其他脑力劳动相比,有其自身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由教师劳动的目的、劳动的对象和劳动的手段决定的。

教师劳动的目的是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的新人。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具有多边性、发展性和很大的可塑性,而且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教师劳动的手段也很特殊,可以说教师劳动的全部力量都构成了教育因素,都成了教师教育好学生的手段。

从现代教师的劳动任务、劳动对象、工作的方法手段以及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来看,我们认为现代教师劳动的特点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1)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影响的多样性决定的。

从教师的劳动对象来说,学生是有道德、有感情、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和能力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既要面对全体学生施教,又必须注意因材施教;从教育的任务来说,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对学生进行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的任务;从教育的影响说,影响到学生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不仅有来自学校各方面的因素,而且也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协调好这诸多影响和学生发展因素之间的关系。

我们说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是因为要做好一个好的教师,其工作是艰巨的和繁重的。但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

无数有用的人才。无论是领袖,还是将军,无论是艺术家、科学家还是作家,或者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迈出人生第一步的时候,都要受到教师的教诲和影响,是教师用心血培育了他们。所以,教师的劳动虽然复杂艰苦,但充满了骄傲,也充满了自豪,这也是被赋予“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一称号的原因所在。

(2)创造性。

创造性是教师劳动的中心和基础。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思想感情的,是受社会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所以千差万别。而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其原因主要就是在于此。因此,作为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的创造性的设计和实施教育学生的方针和策略,并科学的预见其结果。教师既要按照统一的目标来培养学生,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 所以教师在劳功的过程中充满了创造,有时甚至在不自觉中进行着创造性教育的实践。我们说教师的劳动绝不是一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而是—种创造性的劳动。

(3)示范性。

教师教育学生不仅依靠学识才能,而且也包括自己的心理品质、言行风范、治学态度、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这就是说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不仅要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表率性和示范性。由于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过程,而学生的模仿性特别强。教师的言行、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师的情感、教师的意志品质,在学生面前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教师使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榜样力的品学和教师的德才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一个乐于而且善于为人师表的教师,不仅应当加强自己在学识才能方面的修养,而且还必须加强自己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修养,

(4)长期性。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际,莫如树人这说明培养人的劳动是要经过相当长的周期的,有赖于教师群体长期的共同努力。不仅从人的整体发展看,教师劳动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即使从某—个具体、局部的身心特点的发展变化看,某一缺点的克服等,都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这也是教师劳动艰巨之所在。也正是由于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才要求教师的活动不仅要从当前的社会需要出发,而且还应该从劳动结束时的社会需要考虑。因此,我们说教师的劳动总是指向未来的。

(5)前瞻性。

教育具有的前瞻性。有人说“教育学就是未来学”.这不仅是教育者的现代语言,也是教育家的现代思想。社会进步已经使我们看到,教育将在历史上

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教师正是这—任务的承担者。可以说,今天的教育事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决定着明天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所以,作为现代教师必须要有超前的意识,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学习国内外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思想,不断的更新教育思想,把思想从课本、课堂和学校的围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要具有创造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批判精神;要有市场意识,必须使自己的工作适应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要有民主和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助精神与自制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高瞻远瞩,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青少年奔向新世纪。

3、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世界上最好的系统是引向成功的”。决定教育系统优劣的正是教师,是教师的素质。所以,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教师的态度,教师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要满足社会发展与盲人的需要,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素质:

(1)正确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本质、责任以及特点要有深刻的理解。要认识到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希望的重要事业,从而形成对事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这种正确理念的支持下,教师在工作中才能做到以素质教育为本。把发展人的智力、开发人的个性放在首位;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努力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实现由“工匠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的转变;才能淡薄功利,全心全意地把知识、智慧、爱心全部奉献给学生。

(2)良好的职业形象

每个社会职业都有特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教师的职业形象是他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时,在学校以及在社会中承担的职业作用和表现。由于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统一,教师的自身形象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在示范性与内在的感染性。首先源于他做人的楷模。教师的仪表、教风、言谈举止和良好习惯,都是教师良好素质的外化,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素质

的动力。叶圣陶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教师要热爱祖国,;教师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要具备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感,对学生要有博大无私、深沉久远的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教师要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只有这种良好的形象、规范的行为,才能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与形成。

(3)多元的知识结构

教育内容的社会化是新课程计划的一个特点,新课程计划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劳技、人口、青春期、心理健康等教育,并渗透环境、交通、目防等教育。学科教学的整体化,是21世纪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在多学科同一个学生施教的过程中,要求各科教师有互相配合的意识,应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都要求教师不能只掌握单一的学科知识,而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教师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必须更多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现代教师不仅是实践者,而且要成为研究者,因此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教育哲理的形成、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充分发挥出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

(4)多向的教育交往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其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中的教育力量进行多向的教育协调与交往。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必须具有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首先是对学生。教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就离不开与学生的沟通,必须建立“教师向学生学”、“教学相长”的平等关系。教师必须克服以学科为中心的个体工作意识,与其他教师相互合作,相互支持,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还要建立与家长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关系、与社会有关机构中的人员的协作关系,这些都是形成教育合力和进行有效工作必不可少的。

(5)完善的能力结构

教育是超前的事业,现代教师不但要适应教育的今天,还要面对发展的未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完善的能力结构。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搜集资料、查找资料以及对资料的筛选、摘录与综述的能力;要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常规、教学评价、教学实验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的运用;要具有较高的教育能力。包括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集体教育和组织、管理、协调、控制等,同时教师还要具有科研能力。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来进行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使教师工作更具有创造性和内在的能力。科研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内涵。其他一些如批判鉴别的能力、社会调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能力等也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

(6)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对一名教师来说更加重要。它不仅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而且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或心理障碍常常和某些教师不健康心理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为此,教师在学生中间首先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境,保持积极振奋的精神状态,不断追求事业心上的成就;其次,教师在学生面前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始终要将收获的喜悦送给学生;再有,教师要有宽容的心理、要能够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教师的素质是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形象、育人知识与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教师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的多样性。同时,教师素质有着特定的社会规定性,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教师的素质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充实,不断具有新的内涵。

4、现代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精神

从教师专业性质和专业化过程的特点来看,现代教师应当具有的专业精神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敬业乐业精神

敬业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发自内心的崇敬。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应当首先对教师专业有清晰而独特的了解和认识,怀有强烈的尊严感。方能建立起坚定的专业信念,也才能对社会的各种评价做出正确的、理性的判断。

敬业还需乐业。乐业就是教师对自己有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对专业工作表现得从容自在、心甘情愿、毫不勉强。一个人一旦投入教师专业,就须不为物欲左右,不为名利所动,做到淡泊明志,清高有为,由敬业乐业而获得人生之乐。

(2)勤学进取精神

教师是教育者,同时也应当是学习者。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才能真正成为知识和文化的化身,也才能担当起培育英才的重任。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新知识、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教师几乎每天都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只有不断勤奋前进,把学习当做自己工作乃至

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否则,如果学生对教师在知识方面产生怀疑,那么师生之间赖以建立多种关系的基础就会消失,这时候,教师也就不成其为教师了。

(3)开拓创新精神

“教育即创造”,这是人们公认的原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千变万化,学生个性干差万别,时代发展对人的要求又日新月异。教师要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独特个体从蒙昧状态培养成社会所期望和需要的人才,绝不是靠按照某种程式的机械劳动可以完成的,而是要靠高度的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教师的专业工作,不允许教师墨守成规,也不允许教师一味地凭借个人经验,而要求教师敢于借鉴,勇于开拓,依据变化的情况,不断寻求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案、方法和手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完善,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

(4)无私奉献精神

教育工作是非常细致、艰巨和复杂的,教师所付出的劳动,是任何量化的手段和指标所无法衡量的。这必然要求教师对教育工作保持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的表现,就是教师尽可能淡化功利思想,不斤斤计较物质享受,不迷恋于世俗浮华,不对个人利益患得患失。—切以育人为上,全心全意,把知识、智慧、爱心、时间乃至生命奉献给每一个学生。

(5)负责、参与精神

教师的角色职能决定了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和参与精神。负责精神的内涵:一是教师要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对每个工作环节一丝不苟,对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认真负责,尤其是对差生,更要加倍爱护,不可随意淘汰放弃;二是教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发展,捍卫民族文化,主张社会正义,力辟歪理邪说。这种负责精神又必然要求教师具有积极的参与精神,即参与学生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前者易被教师认识和强调,而后者则常被教师所忽视。有研究表明,一般教师对了解社会现象、关心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改善大众生活习惯等,并无多大兴趣;有许多教师恪守清高,通常不愿参与社会是非,也尽量避免外界干扰,保持中立,被称为社会的“陌生人”,角色较为孤立。这也是社会大众不了解或不理解教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质上,教师是全体国民中的知识群体和文化精英。在一个时代中,教师是时代的前驱;在一个社会里,教师是社会的导师。因而教师又素有“国师”和“全民之师”的称号。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社会生活关心参与,对社会现象评论批判,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会构成一种潜在的、巨大的、动态的社会变革力量。尤其是现代学校的社会功能日趋增

强,教师与社会的联系也更加频繁,这种力量越来越显得重要

现代学生观

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自觉实践。学生观即人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是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我们正处在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学生观,其中不少是陈旧的,不符合教学现代化要求的。为了迎接2l世纪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公民,需要认真研究学生观的问题,努力确立现代学生观也只有在正确的学生观的指导下,找准教育与知识经济的结合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如何看待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是学生观的重要内容。

涉及对学生天性和潜能的估计,也涉及对学生身心变化过程的认识识。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对教育目的的确定以及教育行为的选择都有直接的导向作用。

1.学生是具有生命意义的人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教育为封建专制特权服务,在封建君主眼中,学生是他们驯服的奴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学生则成了资本家的后备机器和赚钱工具。传统的教育思想把学生当成可以利用的工具和容纳知识的容器,学校教育普遍流行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把正常的师生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扭曲为人与机器的关系。因此,出现了教育领域里见物不见人的怪现象。校园,一个本应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整体,成了一个无视生命存在的物质空间。

历史发展到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每一个有着良知与人性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再加重学生的书包重量和近视程度,没有理由再剥夺学生的欢乐和志趣,没有理由不把学生从学习机器考试工具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没有理由不归复学生应有的生存自由和正常的生命角色。应该看到,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最富生命活力,生命色彩最为丰富斑斓,生命成长最为迅速、最为重要的一段时间。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说学校应该是一个直面生命换发学生生命活力的神圣殿堂,学校教育是努力为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服务,提高学生生命价值的有意义的活动。作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重要支柱、学校教育的主导者——老师,不仅要传播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传递给学生以人的情感和生命的脉动。把自己的生命与心血溶入学生学校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角落,使之富于生机,充满希望。

学生是人,是富于生命意义的人。这是一种最基本质朴素观,也是第一位的学生观,把学生当人来看待,还给其作为活生生的人应有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赋予学生“人”的

涵义,这是历史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标志,更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深切呼唤。

现今应该如何看待学生的天性呢?从教育发展的历史实践看,不论人们是坚持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最后都能通过一定的教育措施促使学生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区别主要在于各自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重点不同。性善论注重主体的自觉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矫正。当前,我们国家一些人坚持的是性恶论,不少家长和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性恶论角度来看待学生,认为学生天性是破坏性的、和教育要求对立的,不严厉管教就难以成人。于是,在教育上,多采取强制、管制、灌输、矫正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以期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品质。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着各种心理的和伦理的缺陷,也和时代的主体精神相违背。因而,必须反对性恶论,提倡用积极的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应树立一种乐观的人性观,善意地评估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也就是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造就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2.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人们经常用僵化的眼光而不是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这是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客观存在的问题,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与教育的价值追求,要求人们摈弃僵化观点,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对待学生。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对待学生,包含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1)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有关生理学、心理学、哲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身心发展,既是自然的客观过程。又是社会历史文化过程,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决定个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要素,各种因素作为个体发展的条件,通过个体的活动而发挥作用。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同时又有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年龄特征,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可变性。这些研究成果集中地反映了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学生(尤其是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仅服从这些规律,而且最典型地体现出人身心发展的特征与规律。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客观地理解学生的基础。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客观上要求人们应努力学习、领会有关人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关于学生的发展潜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历来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往往从学生的现实表现推断学生没有出息,没有潜力。不少人坚持僵化的潜能观,认为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先天决定的,教育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其实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已为科学研究所证实。裂脑研究、左右脑功能的研究、潜意识的研究,都为此提供了科学证据。而国内外关于智力开发的探索,则为此提供了大量的事实经验。不论是国外学者波诺(E·d·Bono)的横向思维训练、费厄斯坦的工具性强化训练,还是国内学者吴天敏的动脑筋练习、林祟德的思维开发教育,都得出了人脑通过专门训练,智力水平可以明显提高的结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在教育实践中,有不少探索,正是基于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学习成功的潜能的信念,取得了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良好效果。如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卢扎洛夫的暗示教学、阿莫纳什维利等的“合作教育学”、国内的成功教育,等。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把学生作为发展的人来认识的重要要求。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这是和发展观点相对立的。其实作为发展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是不符合实际的。发展作为一个进步的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不足和解决原有的矛盾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缺陷、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也是坚持用发展观点认识学生的重要要求。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从人性的角度,它要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发展;从个体身心方面,即包括个体活动的生理调节机制方面的变化,也包括个体心理调节机制的变化;从个体和社会的关系,还应该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技能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发展;从发展的目的来看,除了为社会服务,为个人谋生之外,同时还要特别关注自身的不断完善;因而就学生的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基本素质要素的每一个方面都获得一定的发展(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以一个人特点为基础的独创性的发展,更关注的是个性的全面

发展和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

第一章 心理与心理学

1.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通常把人事(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

2.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带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3. 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部分。

4.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他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5.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它集中地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性和类型差异,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倾向的外部表现

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7.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过,心理学友谊悠久的过去,但只有一段短促的历史。

8.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较早的一部心理学专著。

9.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创建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0. 构造主义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纳。把人的复杂的经验分解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实验内省则是构造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

11.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12.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有威特海默、柯勒和考夫卡。

13.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

14.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15. 认知心理学,最早是瑞典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后是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

第二章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 狭义的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系统变化过程。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个体对客观的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它是必然的,不是外加的、偶然的。

2. 心理年龄特征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关键期中幼禽行为的形成有三个特点,即不需要外部强化、不需要反复刺激、不易消退。

3. 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首先,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日益增长;其次,自我评价的深度增加;再次,自我控制点逐步从外部转向内部。

4. 小学生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㈠注意大脑卫生:1保证大脑的营养 2 注意大脑休息; ㈡做好校学生入学过渡期间的心理适应工作:1 学习态度的适应 2 学习习惯的适应3 学习生活的适应 ;㈢根

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 1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的有意主义和有意记忆的发展 2 丰富感性材料,促进小学生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3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小学生的情感和个性的发展。

5. 中学生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㈠针对中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做好生理卫生教育工作 1 进行生理知识的教育 2教育中学生认识性别角色及青少年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 开展健康、丰富的集体活动,使得它们旺盛的经历得到宣泄;㈡根据中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 1 抓住思维转化的时机,促进思维的发展 2 帮助中学生处理好思维水平的提高但识别能力较低的矛盾;㈢根据青少年自我意识差的特点,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 1 尊重中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但不能过好估计他们的地自助能力2 鼓励中学生交朋友,但要指导他们学会选择朋友 3 相信中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但要给于适当的指导 4 相信中学生的理性,帮助他们克服情绪性行为;㈣开展集体活动,培养中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6.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⑴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⑵发展的方向性与顺序性。⑶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⑷发展的不平衡性。

7. 中学生注意的广度和注意的稳定性进一步扩大,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注意的广度接近成人,注意的稳定性能维持在40分钟左右。

8. 经验型思维向理论型思维的转化到高二才初步完成。初中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增强,但识别能力较低。

第三章 学习心理学

10. 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自觉能动的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10. 理解是指个体运用已知经验,逐渐认识事物的中总联系和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10.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0.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俄原因和动力。动机有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和诱因是冬季存在的必要条件。有机体的行为被驱力所激起,并指向一定的诱因是动机状态。采用一定的方法是有机体产生动机的过程叫做激励。

10. 学生学习的特殊性:⑴学生学习的接受本性。⑵学生学习的间接性。⑶学生学习的定向性。⑷学生学习的连续性。⑸学生学习的意义性。⑥学生学习的言语性。

10. 只是是可观的,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表征。

10. 只是理解的水平:①字面的理解水平。②解释的水平。③批判性阅读水平。④创造性阅读水平。

10. 如何促进学生理解、

提高理解的效果:

理解依旧经验、旧知识为基础,经验的丰富性、正确性、以获得的基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以及思维的发展水平等,都会影响知识的水平。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⑴加强直观教学,丰富感性材料。

⑵充分利用变式、比较手段。

⑶运用归纳法,加强知识的系统化。

9. 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教学策略:

1) 主意各门学科的横向联系。

2) 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

3) 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4) 使学生掌握元认知策略。

5) 注意对学生的评价。

10. 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 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三)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四)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

(五) 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1) 奖励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

2) 有效地进行表扬和奖励。

(六) 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

1) 竞争型课堂结构激发以表现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

2) 合作型课堂结构激发以社会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

3) 个体化课堂结构激发以及掌握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

(七) 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所样。只要教师们有效的利用上述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的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

第四章 创造心理

1. 创造力是人们在新颖而独立地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思维以及技术的能力。创造力的静态结构包括:创造力思维、创造力人格、创造力技能。

2. 创造力思维是指能够产生新颖、有价值成果的思维。它是创造力的核心成分。包括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独特性等。

3. 创造性人格是创造者所具有的那种特殊的对创造力发展和创造任务的完成起促进或保证作用的人格特征,包括强烈的动机、主动性、求知欲、挑战性、坚韧性等。

4. 创造性思维产生的特点: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突破性创新。⑴突发性。⑵触发性。⑶反常性。

5. 创造性思维的品质特征:⑴新颖性。是一切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主要标志。⑵灵活性。是有新颖性引申出来的思维品质。⑶流畅性。是灵活性的具体表现。⑷综合性。是创造力思维的概括。

6.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 倡导建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

2) 鼓励“独创己见、

坚持己见”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1) 设立发散,多思善问。

2) 敢想敢问,启发发现。

(三) 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四) 注意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7. 学生创造力人格培养的途径:

(一) 家庭方面

1) 儿童早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而家庭又以特殊的方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儿童在家庭中,最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结果,作为自己言行的榜样,进行模仿,学会大量的行为,并经过反复的实践而形成一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 父母的行为和人格特征是影响儿童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一个因素。所以要让孩子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种植儿童的早期教育。

父母影响儿童创造性人格的主要方式有:①通过活动为儿童树立观察和模仿的榜样;②运用言语或身体的奖励;③提供直接的教导;④通过规则说明期望;⑤运用认知变化的策略;⑥建立物质环境。

家庭的教养方式也是影响儿童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一个因素。家庭的教养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压抑型、溺爱型和民主型。

有助于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教育方式有:①对规定和限制做出解释,允许孩子参与;②适时地把对孩子的期望表达出来,并恰当地运用奖励和惩罚;③在家庭中提出丰富的玩具、材料;④能与孩子一起从事学业方面的活动。

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和气人格特征也影响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母爱是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幼儿时期,幼儿与母亲朝夕相处,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

(二) 学校方面

1) 教师要热爱创造型学生。

2) 注意区别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和不良人格特征的不同。

托兰斯提出了助长创造潜力的具体建议。他认为教师应遵守并用以鼓励学生的五条原则是:①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②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③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④给以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⑤使评价和前因后果联系起来。

3)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有学者列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几条方法:①放弃权威态度。②使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变得积极,自己去发现问题,去实验和提出假设。③延迟判断。④鼓励学生独立评价。⑤重视提问。⑥尽可能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概念、观点、材料、工具等。⑦注意对学生挫折人手里的培养。⑧注意整体结构。

8. 创造性人格精神的培养:

(一) 培养意志力和探究精神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基础。

(二) 培养独立自由的精神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

根本。

(三)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源泉。

第五章 学生的心理差异与教育

1.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认识、体验、评价、调节,包括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机体状态、外部行为以及人我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多维的、复杂的心理系统,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形式。

2. 性格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3.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等人把性格分为两类:外向型和内向型。

4. 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类型因材施教:

1) 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的不同性格类型。

2) 通过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

a) 乐观向上,积极的进取心。

b) 宽容友善,富于合作精神。

c) 善于克制,持之以恒。

5.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6. 针对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1) 正确区分和对待学生气质类型的特点。

2) 针对不同学生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3) 帮助学生提高气质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六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达到的良好的持续的功能状态。

2. 认知障碍是指认识能力降低或异常认识,包括学习障碍、思维障碍。

3.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 智力正常。

2) 情绪反应适度。

3) 人格完整和谐。

4) 意志品质坚强。

5) 人际关系协调。

6) 社会适应良好。

7) 行为表现规范。

8) 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相符。

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1)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2) 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影响。

3)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4) 对少数有问题的学生提供及时地帮助。

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 课堂教学。

2)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训练课。

3) 开辟沟通渠道。

4) 结合班、队、团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 小组辅导。

6) 个别辅导与咨询。

7) 开展心理评估与建立心里档案。

8)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 心理辅导的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2) 民主性原则。

3) 参与性原则。

7.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原则

1) 当事人的利益原则。

2) 专业能力原则。

3) 保密原则。

第七章 教师心理

1. 教师的职业心理是教师职业特点在教师身上的反映,使教师取得职业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 教师角色是教师在教育系统中的特定地位及其相关联的行为模式。

3. 教师角色的内容:

1) 只是权威者与非知识权威者的统一。

2) 学生集体的领导者与参与者的统一。

3) “园丁”与“人生引路人”的统一。

4) “桶水滴注的巨匠”与学生探

究促进者的统一。

5) 甘为人梯的教育工作者与勇于创新的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统一。

4. 教师角色意识是教师对教师角色的反应,其心理结构主要有对教师角色的认知、体验、评价、调控等。

5. 教师的为新市直教师具有使学生感到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的综合体。

6. 教师威信形成的条件:

一、 崇高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和教学艺术视角与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

二、 适当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心理基础。

三、 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前提条件。

四、 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教师威信形成的起点。

7. 教师职业心理品质的自我完善

一、 强化教师角色意识。

1. 要注意到“我是人民教师”,富有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从而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履行教师的职责。

2. 要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从而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捕捉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理。

3. 要注意和掌握自己的个性特点,自觉培养自制能力。

二、 自我反思经常化、系统化

1. 安排固定时间进行自我反思,是自我反思习惯化。

2. 参照有关教师发展阶段的理论,结合优秀教师的发展经历,将自己目前色发展水平与其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改正措施。

3. 对自己的教学习惯、教育教学理论进行价值澄清,尽可能消除不正确的教学习惯和教育教学理念。

4. 记录关键事件,经常与自己保持专业发展对话。

5. 严格解剖自己。

三、 积极实践,积累情感经验。

1. “自我完善”过程不能脱离教育实践。

2. “自我完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从事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效果。

四、 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与合作

五、 优化个性结构。

第八章 学校中的群体心理

1. 学校群体是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由师生员工所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结合体。

2. 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共同制定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学校群体存续和发展的心理条件。

3. 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对所在群体的认知、评价和相应的体验,主要有群体成员的参与意识和归属感。

4. 学生群体内聚力是指师生员工队所在群体的向心力和群体对师生员工的吸引力所构成的合力。

5. 学校人际关系是指师生员工再教育活动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

6. 11~13岁的少年人际关系取决于其外部行为;14~16岁的青年则注重情感的交流;17岁以后的青年更多注重对方的心理品质。男生注重的是目的相同,看重哥们儿义气;女生

重视情感的融合。

7.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8. 课堂心理气氛的心理成分主要有,教师和学生的注意状态、知觉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意志状态和定势。

9. 学校中人际关系调试的心理学方法:

1. 加强交往。

2. 正确地了解他人,防止人际偏见。

3.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4. 诚恳地对待他人。

5. 优化性格。

10. 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的方法

1) 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

2) 教师要讲求教学艺术。

3) 教师要了解学生,尊重、信任和热爱学生。

4) 注重师生心态调整。

5) 采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

11. 班集体形成的心理标志

1) 价值观念的一致程度。

2) 心理认同程度。

3) 正确的舆论。

4) 学生对自己所属办集体的评价。

12. 培养优秀班集体的方法:

(一) 为班集体确立明确、具体的活动目标。

1) 直接提出法。一开始就为班级提出明确的目标,而后围绕着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一系列的活动。

2) 间接提出法。县开展一些学生乐于参加的集体活动,是学生见到集体活动的效益,体验到集体活动的快乐,带出现建立集体的意向后,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班集体目标。

(二) 扩大积极分子队伍。教师应及时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不断地扩大积极分子队伍。

(三) 培养班集体成员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班集体活动的最大动力来源与集体成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即每一个人成员都必须自觉遵守集体纪律,个人意志要服从办集体的意志,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的利益。要实现这一点,除了要制定明确、坚铭德班集体行为规则,还要经常进行纪律教育,是学生把集体规范内化到意识中,从而养成自觉遵守办集体纪律的习惯。

(四) 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中学生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可以充分表现自己,是自己的特长得到显示,获得成功感。另外,通过活动还可以扩大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了解社会。

(五) 培养良好的班风。优良的班风,读巩固和发展办集体起着极大的作用。它能为学生的行为导向,美化集体生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九章 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

1. 教育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2. 广义的教育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

3.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以培养

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教育活动。特义的教育,只思想教育活动。

4. 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①农业社会的教育。②工业社会教育。③信息社会的教育。

5. 信息社会的教育的特征是:①学校将发生系列变革。②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③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十分明显。④教育的全民化和终身化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时代追求。

6.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及作用。

7. 教育功能的类型:①以作用的对象为依据,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②以作用的对象为依据,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③以作用的对象为依据,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8.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人口功能等。

9. 教育的经济功能:⑴教育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和培养专门劳动力,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⑵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10. 教育的个体功能主要表现在: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功能、谋生功能和享受功能。

(一)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1) 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2) 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二)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三) 教育的享用功能。

1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届时教育规律的科学。

12.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体现出:现存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实现。例如:过重的学业负担、唯“智”是举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有研究显示,2.2亿在校学生中,有7000万人(占31.8%)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中小学生中有32%的人存在心理异常现象;67%的学生难以承受失败;51.9%的学生长期不会整理生活用品;74.4%的学生在个体生活、学习方面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 大、中、小学生近视率高达44%;等等。“那么大的黑板遮住了天,那么重的书包压坏了肩,那么多的作业堆成了山,那么多的考试难上难,那么多的学生真可怜。”类似这样的童谣不少,折射出中小学生的校园生活状态。有人尖锐地批评,现代社会的教育已失去了真正教育的功能。今天的教育不是以成“人”为终极目的,而是从技术功用效率的层次把人变为物,变为只是书柜、考试机器。要知道“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

13. 在西方,苏格拉底法被誉为西方启发式教育的源头。亚里士多德从遵循自然出发,提出了人的和谐发展思想和文雅教育,开启了西方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的先河。

14. 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并强调了试验的归纳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问世,标志着教育学的形成。

15. 实用主义教育学家的代表人物: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兴起了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和儿童发展问题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伊曼和拉伊。

第十章 教育方针与依法治教

1. 教育方针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由政党和国家权力机构制定的教育工作总方针和行动指针。

2. 新时期的教育方针:90年代的教育方针: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教育方针: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 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有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通常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方面。

4.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①面向全体学生;②面向全面和谐发展;③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④关注个性健康发展;⑤关注终身可持续发展。

5.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 教育的真正意义恰恰在于发展人的个性,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7. 美育,既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8. 教育法规的概念: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程、规章、规定、决议、决定等规定性文件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9.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 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对教育工作者而言,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是保证实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主要包括:⑴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⑵确立主体地位观。⑶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念。

(二) 建立新的评价制

度是关键。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证明功能、甄别和选拔功能、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等。

(三) 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是核心。课程和教学领域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四)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根本。

(五) 改善教育行政管理是保障。

10. 依法治教师职按照教育法规所确立的行为准则对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

11. 教育法规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程、规章、规定、决议、决定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12. 我国于1995年3月18日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3. 教育法规的基本条件有:科学、完备的教育法规体系;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健全的教育执法机构和高素质的教育执法队伍;健全的民主监督制度;全体公民都具有较高的教育法律意识。

第十一章 教师与学生

1.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从一个普通职业卓见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病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2. 教师专业发展啊,是执教是个体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从一名新手成为一名成熟的乃至优秀的教育专业人员的过程。

3. 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民主平等;爱生尊师;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4. 推进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策略:⑴实行教师资格制度。⑵推进教师教育改革。⑶构建教师教育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⑷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5.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⑴理论学习。⑵教育教学实践。⑶教学反思。⑷同行研讨、互助。

6. 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 学生是人。⑴学生是具有能动性、主动性的个体;⑵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和人格尊严的个体;⑶学生是具有创造性的个体;⑷学生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

(二)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⑴学生具有与承认不同的身心特点;⑵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⑶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三) 学生是具有一定法定权利的人。

(四) 学生是生活中的完整的人。

(五)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7.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应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

8.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9. 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⑴了解和研究学生;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⑶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⑷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⑸建立合理的教师威信。

第十二章 课程理论与实践

1. 课程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各门学科、有组织的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影响所获得经验的总和。

2.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的总体规划的指导性文件。

3. 课程标准是依据课程计划,编定的各学科的纲领性文件。史学科教材编写、学科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教材、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执行课程标准时,要求教师做到两方面:一是研究本学科的发展水平。二是研究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心理准备和认知特点,探索本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的结合方式。

4. 学科课程又称为分科课程,是以科学文化固有的逻辑系统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课程。学科课程历史悠久,以我国古代的“六艺”、欧洲中世纪的“七艺”著名。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都是学科课程论的倡导者。

5. 活动课程是指以儿童的兴趣、需要为基础,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又被称为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生活课程”。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6.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何不同?

(一) 目的上,活动课程主要是通过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已获得个体直接经验,强调经验性;而学科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积累的种族经验。

(二) 编织方法上,活动课程以生活题材为学习单元,以学生活动开组织实施,强调综合性;学科课程则重视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性,强调分科性。

(三) 教学方式上,活动课程以儿童为中心,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科课程则强调教师为指导已获得人类种族经验。

(四) 活动课程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科课程则强调中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习结果。

7.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 课程价值取向的人本化。

1) 突出社会需要本位的价值取向

2) 突出只是本位的价值取向

3) 强调个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①课程目标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②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学习能力培养。③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④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 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1) 重视环境教育。

2) 重视国际理解教育

3) 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4) 提倡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

(三) 课程结构的综合化

1) 理科类课程的综合化和社会科目的综合化

2)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统一的课程

3) 综合实践课程

(四) 现代课程行政主体的多元化

1) 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改革

2) 地方分权机制国家课程改革

(五) 学习历程的个别化

1) 学习李成个别化的客观必然

2) 个别化教学的实施

8.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有:⑴了解学生生活经验、需要、兴趣、学习基础等;⑵总结教师的生活和教学经验;⑶开发校外资源和网络

资源;⑷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

第十三章 教学理论与实践

1. 教学是指教师引导、维持、促进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双边性认识活动。

2. 教学的任务:

(一)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础技能。

(二) 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三) 培养并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

(四)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3. 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四阶段理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赞可夫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著作《教育过程》。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著作《教学过程最优化》。

4. 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本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本质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以认知为主的个性全面发展的过程。

5. 教学设计师一伙的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促俄问题的策略方案、实行解决方案、评价实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6. 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⑴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⑵分析系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⑶确定教学目标分类。⑷列出综合性目标。⑸陈述具体的行为目标。

7. 教学实践设计:⑴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⑵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⑶科学规划单元课时。⑷注意学生的专著学习时间。⑸防止教学实践遗失。

8. 发现法的六个步骤:①准备阶段;②目的阶段;③揭发阶段;④整理阶段;⑤概括阶段;⑥运用阶段。

9. 范例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

第十四章 德育理论与实践

1. 德育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话,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2. 德育目标是由国家制定的对培养人的品德质量规定的总的期望和要求。

3. 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①爱国之以教育;②集体主义教育;③劳动教育;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⑤社会公德和人道主义教育;⑥理想教育;⑦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⑧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4.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形成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制度及特征的总和。学校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方式文化和群众

文化。

5. 网络给学校德育带来的挑战:⑴网络打破了学校德育的封闭阀限;⑵网络传媒冲击教育者的权威;⑶信息垃圾毒害学生;⑷网络异化影响学生身心健康;⑸网络新殖民文化扭曲学生的价值观。

6. 网络时代学校德育的对策:⑴正确认识学校德育现实空间;⑵建立完善的校园信息网,拓展的与空间;⑶适时时代发展,加速德育信息化进程。

7. 当代学校德育的创新:①德育目标的创新;②德育内容的创新;③德育方法的创新;④德育模式的创新;⑤德育体制的创新;⑥德语教师的创新。

8. 创新德育的方法:⑴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思想道德主体的自我形成、自我发展;⑵执行统一,注意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以受教育者的时间为检验、评价道德教育效果的根本标准;⑶实行人文教育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

9. 创新学校德育的内容:⑴加强对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转换与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接见吸引和中国化改造相结合;⑵突破旧的“课程”框框和“教条”形态,建构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内容;⑶增强道德教育内容的创新性。

第十五章 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评价

1.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以丰富教育理论和解决教育问题为目的,以教育理论作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按照一定的系统和步骤进行的一种活动或认识过程。

2. 教育科学研究基本方法:①教育观察法;②调查研究法;③经验总结法;④教育测量法;⑤教育实验研究法;⑥行动研究法;⑦叙事研究法。

3. 经验总结法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一举教育实践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经验,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思维加工过程。

4. 校本研究是指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结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改进学校实际状况的研究活动。

5.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教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索信息、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

6. 教育评价的功能:⑴诊断功能;⑵改进功能;⑶区分功能;⑷激励功能;⑸导向功能。

7. 教育评价的基本过程的六个步骤:①建立结构合理的评价组织;②确立评价的目标和任务;③选择评价的方法和工具;④搜索评价证据或信息;⑤整理和分析信息资料;⑥形成评价报告。

第十六章 当代世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 终身教育,使之人

一生各个阶段所接受教育的总和。纵向讲,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涵盖人的一生;横向讲,它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

2. 当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⑴教育改革中的国家导向和“市场”取向的两项平衡;⑵以追求教育的高素质为主要目标;⑶教育改革中的科技取向。


相关内容

  •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部分
  •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部分 教育技术94定义 [试题答案]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传播效果 [试题答案] 一定的教育传播过程完成之后,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和行动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与此相关的教学效率.教育规模等. 系统 ...

  • 现代教育技术相关定义
  • 现代教育技术相关定义 1. 现代教育技术基本内涵及其定义? 内涵: 第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理论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加涅的"针对学习条件的指导教学模式"以及瓦根舍因的&qu ...

  • 对中职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再认识
  • 对中职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再认识 李春燕 (湖南农业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芝飘溅萋篓娶霎篓勰搿嚣霹藏=三耄戛一蓁摹善茎嚣萎§搋釜曩耋重墨羹蔓瑟三 造就一吴批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 了解基层教师的需求. 教育方法,即从传统的单纯由教师 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 ...

  • 语文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研究
  • 语文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研究 姓名:孙建民 工作单位:彰武县阿尔乡九年制学校 通讯地址: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九年制学校 邮政编码:123204 联系电话:[1**********] 电子邮箱:[1**********]@139.com 教龄:4年 语文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研究 孙建民 (单位 ...

  • 教育技术的定义
  • 教育技术的定义 在80年代,我国关于电化教育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1983年的定义:"电化教育,简单的说,就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萧树滋,1983). (2)1985年的定义:"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 ...

  •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 科学技术发展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科学技术成倍增加.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科学技术和生产的整个体制发生变化.新的科技浪潮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特点标志着智力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面临的知识快速 ...

  • 英语教师素质要求
  • 2.4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要素及内容 由于专业素质所涵盖的要素及内容较多,因篇幅所限,本论文所探讨的专业素质主要指 英语专业知识.英语教学相关的理论素养.英语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四个要素. 2.4.1英语专业知识 掌握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是适应英语教学的保障,英语专业知识一般指英语语言. 文学.文化方 ...

  • 2011年个人培训计划
  • 2011年度个人培训计划 唐东宏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我相信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我要不断提高 ...

  • 教育技术学习心得
  • 通过2个星期的新教师教育技术课的学习,同组组员之间的讨论及老师详尽的讲解,我们用一天时间了解了什么是教育技术,对教育技术学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下面就是我从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本期培训组织领导有力,培训效果显著.我们学员平时没有很多机会集中参与教育技术的培训,来培训前都盼望着在假期能集中精力全 ...

  •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专业
  •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专业 中学名师省级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振兴浙江省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为依据,根据"科教兴省"的战略要求和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任务,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