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寄生虫重点总结2

1.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有哪几方面?各举例说明

答: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有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与免疫损伤。.①掠夺营养: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均需从宿主处夺取大量营养物质。如蛔虫大量寄生,夺取营养,可致宿主营养不良。②机械性损伤:寄生虫的寄生,固着器官等均可对所寄生的部位及其邻近器官和组织造成损伤或压迫作用。如钩虫口囊内的钩齿或板齿造成肠粘膜损伤,棘球蚴囊压迫组织。③毒性与免疫损伤:寄生虫的分泌物。代谢产物等可对宿主组织产生毒性与免疫损伤,如溶组织内阿米巴分泌的溶组织酶可溶解破坏组织,血吸虫尾蚴引起I型、IV型变态反应。

2.两种生物共生的关系有几种类型?各举例说明

答:①互利共生:互相依赖,双方受益。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②片利共生:一方受益,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如结肠内阿米巴与人

③寄生:一方受益,一方受害。如人和病毒、寄生虫、细菌

3.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结果有哪些?

答:①宿主防御力量>寄生虫侵袭力 寄生虫全部被杀灭或排出体外

②宿主防御力量<寄生虫侵袭力 宿主无临床症状 带虫者

③寄生虫侵袭力=宿主防御力量 宿主有临床症状 患者

4.国内各地华支睾吸虫病的感染方式有哪些?如何防治?

答:感染方式:①吃鱼生或鱼粥,主要方式②吃鱼生或未经煮熟的鱼肉、虾③吃未经烤熟的野生小鱼虾,这是山区儿童感染本病的主要方式④鱼肉中的肝吸虫,通过砧板、菜刀等厨具或不洁的手等而进入口内而感染。防治原则:①减少传染源:消灭保虫宿主及治疗病人和带虫者②防止虫卵下水(粪便管理)③不要给猫狗猪等喂生鱼、生虾④卫生宣教:忌生食或半生食鱼虾。

5.血吸虫生活史中哪些发育阶段对人体有致病作用?

答:血吸虫生活史中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对人体产生致病作用,其中最主要的致病阶段是虫卵。尾蚴可引起尾蚴性皮炎,童虫和成虫仅对组织引起轻微的损伤,如血管炎,静脉内膜炎,一般无明显症状。而血吸虫卵内含的活毛蚴能分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sea透过卵壳渗入周围组织,刺激产生虫卵肉芽肿破坏组织。大量的虫卵沉积在结肠壁和肝脏等组织内,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及纤维化造成了结肠和肝脏的严重病变,是引起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肝、肠病变的根本原因。

6.日本血吸虫寄生在终宿主的门静脉、肠系膜下静脉,为何在粪便中能找到虫卵?

答: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雌虫产生的虫卵部分沉积于肠壁小血管中,卵内毛蚴的分泌物能透过卵壳,破坏血管壁,并使坏死组织向肠腔内溃破,虫卵便随溃破组织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9.人是怎样感染猪囊尾蚴病的?

答:人体是因为误食猪带绦虫卵而感染猪囊尾蚴病的,其感染方式有三种:1,自体内重复感染,指猪带绦虫病患者反胃,呕吐时,由于肠道的逆蠕动将孕节或虫卵逆流入胃中而造成重复感染。2,自体外重复感染,指患者误食自己排出的虫卵而引起重复感染。3,异体感染,指误食他人排出的虫卵而受感染。预防猪囊尾蚴病首先要预防猪带绦虫病,不食生的或半生的猪肉;对患有猪带绦虫病的患者应进行及时驱虫,避免引起自体重复感染,驱虫后要检查是否驱出了头节,以求治疗彻底。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免误食入他人/自己排出的虫卵。

10.试述人体感染裂头蚴病的途径与方式?

答:(1)人体感染裂头蚴病的途径:经口或者皮肤。(2)感染方式:1局部敷贴生蛙肉:裂头蚴从皮肤黏膜钻入2喝生水误食剑水蚤内原尾蚴3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曼氏裂头蚴的鱼肉,蛙肉,蛇肉,蛇胆等。

11试述蛔虫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及防治措施。

答:蛔虫对人体的危害表现在:1幼虫的移行过程中造成肝,肺组织的损伤,尤其是在肺组织中蜕2次皮,可引起蛔蚴性肺炎,蛔蚴性哮喘2成虫损伤肠粘膜,导致肠蛔虫症3成虫掠夺营养及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可导致宿主营养不良及影响儿童生长发育4引起变态反应,虫体的代谢产物等可引起荨麻疹等变态反应及夜间磨牙等精神症状5引起外科并发症,这是常见而严重的,蛔虫可引起蛔虫性肠梗阻,其钻孔性习性可导致胆道蛔虫症,蛔虫性阑尾炎,蛔虫性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1查治病人和带虫者常用药品:西药:阿苯哒口坐,甲苯哒口坐,中药:苦楝根皮,使君子仁等2加强粪便管理3卫生宣教,预防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洗手。

12.试述蛔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的原因。

答:(1)生物学因素:1产卵量大,每条雌虫每天可产卵24万个,2虫卵抵抗力强,由于受精蛔虫卵卵壳层的保护作用,蛔虫卵对外界环境的理化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3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人从外界直接获得感染。(2)人为因素:1粪便管理不善,2个人卫生不良。

答:致病作用包括:1钩蚴引起钩蚴性皮炎和肺部损伤;2成虫引起贫血,消化道病变,异嗜症及营养不良等。其中最主要的致病作用是引起贫血,其机理是:1口囊内的钩齿或板齿咬破肠粘膜,钩虫吸血并造成伤口处流血2头腺分泌的抗凝素阻止伤口处凝血,造成伤口不断渗血3吸入的血较迅速从消化道排出,增加了宿主的失血量4虫体不断更换咬附部位,造成新老伤口同时渗血。以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宿主长期慢性失血,宿主体内帖和蛋白质不断消耗,新生的红细胞小而色淡。宿主即产生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

15.群居儿童反复感染蛲虫病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1)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因为其生活史简单,成虫寿命较短,对驱虫药物较敏感,但传播速度快,因此本病具有易治难防的特点。(2)主要传播方式:1自体感染:肛门-手-口直接感染,由于蛲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再加上感染期卵对外界抵抗力强,因而,吸允手指或用不洁的手取食,菊科将虫卵带入口中,造成患者反复感染;2间接感染:据调查患者衣裤,被褥和室内家具及地面上,均可出到蛲虫,因而直接接触附在污染物上,是集体机构和家庭传播蛲虫的重要方式;3吸入感染:蛲虫卵较轻,可随尘埃在空中飞扬,吸入附在尘埃上的蛲虫卵亦可引起感染;4逆行感染。(3)由于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再加上学校,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儿童接触频繁,感染机会多,并可通过患儿传播给儿童及家庭成员。所以群居儿童容易反复感染蛲虫病。

16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性传播方式有哪几种?

⑴发育式:即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只有形态变化,无数量改变。例如: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⑵繁殖式:即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无形态变化,只有数量的增加。例如:鼠疫杆菌在蚤体内的增殖。⑶发育繁殖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既有形态变化,又有数量的增加。例如: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增殖。⑷经卵传递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增殖后侵入卵巢,再经卵传递给下一代。如恙螨传播恙虫病。

17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直接危害包括哪几个方面?

(1)吸血和骚扰 例如蚊和臭虫在夜间吸血使人不安

(2)毒害作用 蜱吸血时将毒液注入人体引起蜱瘫痪

(3)致敏作用 节肢动物的唾液、分泌物、排泄物、皮壳等异性蛋白均可成为致敏原,引起宿主过敏反应。例如疥螨寄生于人体可引起皮疹和瘙痒等过敏反应。

(4)寄生 某些节肢动物本身可作为病原体寄生于人体。例如:蝇蛆、疥螨和蠕形螨均可寄生于人体,可引起寄生虫病

18.医学节肢动物应采取怎样的综合防制原则?

治理环境,使之不利于医学节肢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使用天然或合成的药物毒杀或驱避医学节肢动物,进行化学防制,利用捕食性生物和致病性生物进行生物防制,另外还可采取遗传防制和法规防制。

19简述蚊生活史。

蚊的生活史发育为全变态型,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蚊4个时期。雌蚊产卵于水中,在适宜温度下,卵孵化为幼虫并以水中浮游生物为营养,经3次蜕皮而发育为蛹,蛹不食但能动,常栖息于水面,经2-3天的发育羽化为蚊,成蚊飞离水面,进行交配,吸血和产卵。

20蚊主要传播哪些寄生虫病?简述其机理。

⑴疟疾:传播疾病的媒介是按蚊属的蚊种,在我国主要有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等,当蚊叮咬疟疾病人时,可将血内的雄,雌配子体吸入胃内,两种配子体可进一步发育为雌,雄配体,并在蚊胃腔中进行配子生殖形成合子,数小时后合子又发育成动合子并在胃弹性纤维膜下形成卵囊,卵囊进行孢子增殖形成大量子孢子,子孢子进入血腔,最后到达唾腺管,当雄蚊再次叮人时,子孢子随唾液注入人体造成感染。

21在苍蝇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中,哪些与传播疾病有关?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疾病?

在苍蝇与传播疾病有关的形态结构有:蝇全身有毛,唇瓣上有许多凹沟式的小管道,爪垫有微毛并分泌粘液,便于携带病原体。与传播疾病有关的生活习性包括杂食性,食前呕吐,边吃边排,经常更换取食对象等。蝇类主要通过机械性传播疾病,主要传播消化道疾病,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寄生虫病等。

22.蚤的哪些生活习性与传播疾病有关

A.雌、雄均吸血,吸血频繁,一日常吸血数次,有边吸血、边排粪便的习性。

B.蚤成虫对宿主体温变化敏感,当宿主发病体温升高或死亡后体温下降时,蚤常离去再寻找新宿主。

C.蚤后足发达,善跳,故有一定活动范围。以上特点有利蚤传播疾病。

23.虱主要传播哪些疾病?简述其机理、

A.流行性斑疹伤寒 当虱叮咬病人后,病原体普式立克次体则侵入虱胃上皮细胞内,并大量繁殖,数日后细胞破裂,病原体随虱粪便排出。当虱再次叮咬人时,虱粪便污染皮肤伤口;或虱被挤碎后病原体逸出,经皮肤伤口侵入人体造成感染。

B.战壕热 虱叮咬病人时将病原体五日热立克次体吸入胃内,病原体在虱胃腔或胃上皮细胞表面繁殖,并不侵入细胞内,病原体随粪便排出。如果虱再次叮咬人时,虱粪便污染皮肤伤口,病原体侵入造成感染。

C.回归热 虱叮咬病人后,病原体俄拜氏疏螺旋体从虱胃中进入血腔中大量繁殖,如果虱被挤碎,则病原体逸出,经皮肤伤口侵入人体造成感染。

24.简述疥螨生活史、生态特点及致病机制

疥螨的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I期若虫、II期若虫和成虫5个时期。它寄生在人体皮肤表皮角质层间,噬食角质组织,逐渐形

成隧道。雄虫与第二期雌若虫在宿主皮肤表面进行交配,雌若虫则钻入皮内蜕皮为雌虫,并在皮内隧道中产卵。

疥螨作为病原体在人皮内寄生引起疥疮,其寄生部位常在人体皮肤薄嫩处,如指缝、腹股沟。乳房下等处,婴儿可波及全身,疥螨在人表皮角质层深处挖掘形成隧道,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代谢物、分泌物及死亡虫体的作用引起过敏反应,剧烈的瘙痒是最突出的症状,夜间更为加剧,影响人睡眠。如果抓破又可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

25.简述蠕形螨致病机理及诊断方法

近年的研究表明,蠕形螨属条件致病螨,人的自然感染较为普遍,但只有极少数人有明显症状。蠕形螨寄生于人体毛囊深部或皮脂腺中,其机械刺激和代谢物。分泌物及死亡虫体可引起机体过敏反应,使毛囊孔扩大,上皮角化过度,阻碍皮脂腺外溢,出现蠕形螨皮炎。对蠕形螨皮炎的确诊,常用挤脂法,即用痤疮压迫器挤压患部皮肤,将挤出物置于玻片上,再加上一滴液体石蜡使其透明,镜下观察虫体形态、

26、蜚蠊主要传播哪些疾病?说明其传病机理

蜚蠊主要通过体表或体内携带多种病原体以机械性传播方式传播疾病,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细菌性痢疾、伤寒、脊髓灰质炎、肝炎及肠道寄生虫等。此外蜚蠊还可作为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美丽筒线虫、东方筒线虫、念珠棘头虫和缩小膜壳绦虫等。蜚蠊为杂食性昆虫,人和动物的食物、排泄物及垃圾均可为食;常栖息于室内温暖、潮湿与食物、水靠近的场所;白天隐匿,夜间四处活动。以上特点有利于传播疾病。

27简述溶组织内阿米巴造成的烧瓶样溃疡?

组织内阿米巴是致病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有毒株滋养体粘附粘膜,在接触部位释放细胞致病因子和蛋白水解酶,细胞致病因子破坏接触的肠粘膜细胞(靶细胞-),滋养体部分或全部吞噬这些靶细胞和红细胞,蛋白水解酶可溶解组织细胞,破坏肠粘膜。早期病变主要发生在浅表的肠粘膜,坏死区小。急性滋养体大量繁殖,并可穿破粘膜肌层,在疏松是粘膜下层繁殖扩展,溶解破坏组织,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28如何用病原学方法诊断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检查时应注意什么?

挑取少许病人的粘液血便,用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活动的滋养体,如发现吞噬红细胞的滋养体,即可确诊为阿米巴痢疾,检查时应注意:

送检粪便必须新鲜,及时并注意保暖。若在外界放置半小时以上,滋养体就会失去活动力。

取材容器必须洁净,瓶内如有化学药品或粪尿相混,都会影响滋养体的活力,甚至死亡

29阐述疟疾发作及发作周期性原因?

发作原因 红细胞内期成熟裂殖体胀破被寄生的红细胞,其中裂殖子、疟原虫代谢产物、红细胞碎片和变性的红蛋白等进入血流,被巨噬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吞噬,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与疟原虫代谢产物一并作用于下丘体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调节紊乱而发热

体温升高数小时,血流中的致病物质已被吞噬或降解,内源性致热原不再产生,刺激体温调节紊乱是因素消失了,体温调节机能恢复正常,机体通过出汗,体温恢复正常。

发作的周期 红细胞内期成熟裂殖体胀破被寄生的红细胞,裂殖体逸出,迅速进入新的红细胞,在红细胞内继续进行裂体增殖,经环状体、滋养体和裂殖体;再胀破被寄生的红细胞,再次引起发热,如此循环,形成典型的正确性发作。

疟原虫发作周期与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一致。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为48小时,故隔天发作一次;而三日疟原虫为72小时,三日发作一次;恶性疟原虫为36~48小时发作一次。

30疟疾贫血的原因有那些?

疟疾发作可引起贫血,发作次数多、病程长、贫血越严重。疟原虫造成的贫血原因有:

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疟原虫每发作一次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最重;②疟原虫感染可造成脾肿大,引起脾功能亢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大量吞噬被疟原虫感染的和正常的红细胞;③免疫溶血,如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自身抗原暴露,产生自身抗体,溶解红细胞;粘附在红细胞膜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溶解红细胞;④骨髓造血功能受限制,红细胞生成障碍,加重贫血。

31疟疾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哪些?阐述其优缺点?

薄血涂片中疟原虫形态典型,易辨认,但诊断时发现疟原虫较难,费时间。厚血膜上发现疟原虫容易,省时间,但疟原虫形态不典型,不易辨认。

32.阐述刚地弓形虫隐性感染转为急性弓形虫病的原因

人是刚地弓形虫的中间宿主,人群对弓形虫普遍易感,但弓形虫是机会致病寄生虫,所以免疫功能正常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可不致病,为隐性感染。转为急性弓形虫病的条件有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或后天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以及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功能低下等。

名解:

1寄生虫:暂时或永久地生活在其他生物的体内或体表,获得营养并给对方带来损害的低等动物。

2宿主:被寄生虫寄生并遭受损害的人或动物。

3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4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5保虫宿主: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的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其它脊椎动物体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

6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至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阶段;如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则可继续发育为成虫,此种非正常宿主称转续宿主。

7感染阶段:寄生虫生活史中能感染人的阶段或时期称感染阶段或感染期。

8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及其所需外界环境条件。

9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脊椎动物与人直径自由地传播着寄生虫病。

10机会致病寄生虫:游戏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这类寄生虫称机会致病寄生虫。

11带虫者:感染寄生虫后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的人。

12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可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内寄生,并引起异位病变的现象。

13带虫免疫:人体感染疟原虫后,可使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抵抗重复感染,并使体内原虫降至低水平,但未能完全消除虫体。

14伴随免疫:人体感染血吸虫后,体内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力对体内原有的活成虫无作用,但可抵抗新入侵的童虫。

15免疫逃避:寄生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而继续存活,繁殖的现象。

16世代交替: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相互交替进行的一种生殖方式。

17土源性蠕虫: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既可感染人类的一类蠕虫。

18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中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吸血昆虫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才能感染人的一类蠕虫。

19幼虫移行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成成虫,但能长期存活和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称之。根据幼虫侵犯的部位不同,分为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

20易感人群: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容易受感染的人群。

21传染源:感染寄生虫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寄生虫病患者,带虫者及保虫宿主。

22传播途径:寄生虫传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的过程。

23感染途径:寄生虫感染阶段进入人体的途径。如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媒介昆虫感染,经接触感染,经自身感染及经输血胎盘感染等。

24感染方式:人体感染寄生虫的方式。

25蠕虫:借肌肉的伸缩做蠕形运动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26寸白虫: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白色带状,患有这两种绦虫的病人,常常会排出白色节片,所以古医书把这两种绦虫称寸白虫。 27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于肺的毛细血管,夜晚则出现与外周血液,微丝蚴这种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的现象称作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28.棘球蚴砂:棘球蚴囊内漂浮于囊液中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统称为棘球蚴砂。

29中绦期:绦虫生活史中寄生于中间宿主体内的幼虫期称中绦期,又称续绦期。

30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医学节肢动物体内,体表时,无形态和数量的变化,但保持活力,节肢动物对病原体只起携带,传递作用。例如:蝇传播痢疾,伤寒和霍乱等。

31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须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发育,繁殖或生活史中某一个环节后才具感染性,通过各种途径崇传播给人。例如:蜱传播森林脑炎。

32虫媒病: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为传播媒介或病媒节肢动物,由病媒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例如:蚊传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

33变态:昆虫从卵发育到成虫的整个过程中,其形态、生理和生活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如蚊蝇的生活史发育过程 34全变态:越冬蝇蛆病某些昆虫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各期的形态、生理及习性截然不同,如蚊、蝇等 35半变态:某些昆虫生活史分为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若虫体积小,其形态、生活习性与成虫很相似,仅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如虱、臭虫等

36医学原虫:寄生在人体的致病或不致病原虫

37滋养体:阿米巴原虫具有活动和摄食能力的阶段

38包囊:阿米巴原虫的静止和繁殖阶段

39红细胞外期: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

40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的发育过程

41疟疾复发:经过抗疟治疗和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在未经按蚊传播感染的情况下,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中形成的休眠体,经较长时间休眠后进行裂体增殖,来自肝细胞的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称为复发,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

42痢疾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抗疟治疗不彻底,或由于机体产生免疫力,消灭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而停止发作,在一定条件下,由残存在红细胞内才少数疟原虫大量增殖,经数周或数月,在无再感染情况下,再次引起发作称为再燃。四种疟原虫都可以引起再燃

43潜伏期:由疟原虫子孢子侵入人体到疟疾发作之前所需时间称潜伏期。包括子孢子侵入肝细胞及红细胞外期的发育和数代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所需时间的总和

44带虫免疫:感染疟原虫后,诱导人体产生一定保护性免疫力,此免疫力可杀伤体内的疟原虫而减轻致病,但体内原来的寄生虫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疟原虫,并对再感染的疟原虫有一定的抵抗力,无疟原虫免疫力就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1.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有哪几方面?各举例说明

答: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有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与免疫损伤。.①掠夺营养: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均需从宿主处夺取大量营养物质。如蛔虫大量寄生,夺取营养,可致宿主营养不良。②机械性损伤:寄生虫的寄生,固着器官等均可对所寄生的部位及其邻近器官和组织造成损伤或压迫作用。如钩虫口囊内的钩齿或板齿造成肠粘膜损伤,棘球蚴囊压迫组织。③毒性与免疫损伤:寄生虫的分泌物。代谢产物等可对宿主组织产生毒性与免疫损伤,如溶组织内阿米巴分泌的溶组织酶可溶解破坏组织,血吸虫尾蚴引起I型、IV型变态反应。

2.两种生物共生的关系有几种类型?各举例说明

答:①互利共生:互相依赖,双方受益。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②片利共生:一方受益,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如结肠内阿米巴与人

③寄生:一方受益,一方受害。如人和病毒、寄生虫、细菌

3.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结果有哪些?

答:①宿主防御力量>寄生虫侵袭力 寄生虫全部被杀灭或排出体外

②宿主防御力量<寄生虫侵袭力 宿主无临床症状 带虫者

③寄生虫侵袭力=宿主防御力量 宿主有临床症状 患者

4.国内各地华支睾吸虫病的感染方式有哪些?如何防治?

答:感染方式:①吃鱼生或鱼粥,主要方式②吃鱼生或未经煮熟的鱼肉、虾③吃未经烤熟的野生小鱼虾,这是山区儿童感染本病的主要方式④鱼肉中的肝吸虫,通过砧板、菜刀等厨具或不洁的手等而进入口内而感染。防治原则:①减少传染源:消灭保虫宿主及治疗病人和带虫者②防止虫卵下水(粪便管理)③不要给猫狗猪等喂生鱼、生虾④卫生宣教:忌生食或半生食鱼虾。

5.血吸虫生活史中哪些发育阶段对人体有致病作用?

答:血吸虫生活史中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对人体产生致病作用,其中最主要的致病阶段是虫卵。尾蚴可引起尾蚴性皮炎,童虫和成虫仅对组织引起轻微的损伤,如血管炎,静脉内膜炎,一般无明显症状。而血吸虫卵内含的活毛蚴能分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sea透过卵壳渗入周围组织,刺激产生虫卵肉芽肿破坏组织。大量的虫卵沉积在结肠壁和肝脏等组织内,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及纤维化造成了结肠和肝脏的严重病变,是引起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肝、肠病变的根本原因。

6.日本血吸虫寄生在终宿主的门静脉、肠系膜下静脉,为何在粪便中能找到虫卵?

答: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雌虫产生的虫卵部分沉积于肠壁小血管中,卵内毛蚴的分泌物能透过卵壳,破坏血管壁,并使坏死组织向肠腔内溃破,虫卵便随溃破组织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9.人是怎样感染猪囊尾蚴病的?

答:人体是因为误食猪带绦虫卵而感染猪囊尾蚴病的,其感染方式有三种:1,自体内重复感染,指猪带绦虫病患者反胃,呕吐时,由于肠道的逆蠕动将孕节或虫卵逆流入胃中而造成重复感染。2,自体外重复感染,指患者误食自己排出的虫卵而引起重复感染。3,异体感染,指误食他人排出的虫卵而受感染。预防猪囊尾蚴病首先要预防猪带绦虫病,不食生的或半生的猪肉;对患有猪带绦虫病的患者应进行及时驱虫,避免引起自体重复感染,驱虫后要检查是否驱出了头节,以求治疗彻底。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免误食入他人/自己排出的虫卵。

10.试述人体感染裂头蚴病的途径与方式?

答:(1)人体感染裂头蚴病的途径:经口或者皮肤。(2)感染方式:1局部敷贴生蛙肉:裂头蚴从皮肤黏膜钻入2喝生水误食剑水蚤内原尾蚴3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曼氏裂头蚴的鱼肉,蛙肉,蛇肉,蛇胆等。

11试述蛔虫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及防治措施。

答:蛔虫对人体的危害表现在:1幼虫的移行过程中造成肝,肺组织的损伤,尤其是在肺组织中蜕2次皮,可引起蛔蚴性肺炎,蛔蚴性哮喘2成虫损伤肠粘膜,导致肠蛔虫症3成虫掠夺营养及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可导致宿主营养不良及影响儿童生长发育4引起变态反应,虫体的代谢产物等可引起荨麻疹等变态反应及夜间磨牙等精神症状5引起外科并发症,这是常见而严重的,蛔虫可引起蛔虫性肠梗阻,其钻孔性习性可导致胆道蛔虫症,蛔虫性阑尾炎,蛔虫性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1查治病人和带虫者常用药品:西药:阿苯哒口坐,甲苯哒口坐,中药:苦楝根皮,使君子仁等2加强粪便管理3卫生宣教,预防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洗手。

12.试述蛔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的原因。

答:(1)生物学因素:1产卵量大,每条雌虫每天可产卵24万个,2虫卵抵抗力强,由于受精蛔虫卵卵壳层的保护作用,蛔虫卵对外界环境的理化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3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人从外界直接获得感染。(2)人为因素:1粪便管理不善,2个人卫生不良。

答:致病作用包括:1钩蚴引起钩蚴性皮炎和肺部损伤;2成虫引起贫血,消化道病变,异嗜症及营养不良等。其中最主要的致病作用是引起贫血,其机理是:1口囊内的钩齿或板齿咬破肠粘膜,钩虫吸血并造成伤口处流血2头腺分泌的抗凝素阻止伤口处凝血,造成伤口不断渗血3吸入的血较迅速从消化道排出,增加了宿主的失血量4虫体不断更换咬附部位,造成新老伤口同时渗血。以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宿主长期慢性失血,宿主体内帖和蛋白质不断消耗,新生的红细胞小而色淡。宿主即产生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

15.群居儿童反复感染蛲虫病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1)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因为其生活史简单,成虫寿命较短,对驱虫药物较敏感,但传播速度快,因此本病具有易治难防的特点。(2)主要传播方式:1自体感染:肛门-手-口直接感染,由于蛲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再加上感染期卵对外界抵抗力强,因而,吸允手指或用不洁的手取食,菊科将虫卵带入口中,造成患者反复感染;2间接感染:据调查患者衣裤,被褥和室内家具及地面上,均可出到蛲虫,因而直接接触附在污染物上,是集体机构和家庭传播蛲虫的重要方式;3吸入感染:蛲虫卵较轻,可随尘埃在空中飞扬,吸入附在尘埃上的蛲虫卵亦可引起感染;4逆行感染。(3)由于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再加上学校,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儿童接触频繁,感染机会多,并可通过患儿传播给儿童及家庭成员。所以群居儿童容易反复感染蛲虫病。

16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性传播方式有哪几种?

⑴发育式:即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只有形态变化,无数量改变。例如: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⑵繁殖式:即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无形态变化,只有数量的增加。例如:鼠疫杆菌在蚤体内的增殖。⑶发育繁殖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既有形态变化,又有数量的增加。例如: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增殖。⑷经卵传递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增殖后侵入卵巢,再经卵传递给下一代。如恙螨传播恙虫病。

17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直接危害包括哪几个方面?

(1)吸血和骚扰 例如蚊和臭虫在夜间吸血使人不安

(2)毒害作用 蜱吸血时将毒液注入人体引起蜱瘫痪

(3)致敏作用 节肢动物的唾液、分泌物、排泄物、皮壳等异性蛋白均可成为致敏原,引起宿主过敏反应。例如疥螨寄生于人体可引起皮疹和瘙痒等过敏反应。

(4)寄生 某些节肢动物本身可作为病原体寄生于人体。例如:蝇蛆、疥螨和蠕形螨均可寄生于人体,可引起寄生虫病

18.医学节肢动物应采取怎样的综合防制原则?

治理环境,使之不利于医学节肢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使用天然或合成的药物毒杀或驱避医学节肢动物,进行化学防制,利用捕食性生物和致病性生物进行生物防制,另外还可采取遗传防制和法规防制。

19简述蚊生活史。

蚊的生活史发育为全变态型,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蚊4个时期。雌蚊产卵于水中,在适宜温度下,卵孵化为幼虫并以水中浮游生物为营养,经3次蜕皮而发育为蛹,蛹不食但能动,常栖息于水面,经2-3天的发育羽化为蚊,成蚊飞离水面,进行交配,吸血和产卵。

20蚊主要传播哪些寄生虫病?简述其机理。

⑴疟疾:传播疾病的媒介是按蚊属的蚊种,在我国主要有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等,当蚊叮咬疟疾病人时,可将血内的雄,雌配子体吸入胃内,两种配子体可进一步发育为雌,雄配体,并在蚊胃腔中进行配子生殖形成合子,数小时后合子又发育成动合子并在胃弹性纤维膜下形成卵囊,卵囊进行孢子增殖形成大量子孢子,子孢子进入血腔,最后到达唾腺管,当雄蚊再次叮人时,子孢子随唾液注入人体造成感染。

21在苍蝇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中,哪些与传播疾病有关?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疾病?

在苍蝇与传播疾病有关的形态结构有:蝇全身有毛,唇瓣上有许多凹沟式的小管道,爪垫有微毛并分泌粘液,便于携带病原体。与传播疾病有关的生活习性包括杂食性,食前呕吐,边吃边排,经常更换取食对象等。蝇类主要通过机械性传播疾病,主要传播消化道疾病,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寄生虫病等。

22.蚤的哪些生活习性与传播疾病有关

A.雌、雄均吸血,吸血频繁,一日常吸血数次,有边吸血、边排粪便的习性。

B.蚤成虫对宿主体温变化敏感,当宿主发病体温升高或死亡后体温下降时,蚤常离去再寻找新宿主。

C.蚤后足发达,善跳,故有一定活动范围。以上特点有利蚤传播疾病。

23.虱主要传播哪些疾病?简述其机理、

A.流行性斑疹伤寒 当虱叮咬病人后,病原体普式立克次体则侵入虱胃上皮细胞内,并大量繁殖,数日后细胞破裂,病原体随虱粪便排出。当虱再次叮咬人时,虱粪便污染皮肤伤口;或虱被挤碎后病原体逸出,经皮肤伤口侵入人体造成感染。

B.战壕热 虱叮咬病人时将病原体五日热立克次体吸入胃内,病原体在虱胃腔或胃上皮细胞表面繁殖,并不侵入细胞内,病原体随粪便排出。如果虱再次叮咬人时,虱粪便污染皮肤伤口,病原体侵入造成感染。

C.回归热 虱叮咬病人后,病原体俄拜氏疏螺旋体从虱胃中进入血腔中大量繁殖,如果虱被挤碎,则病原体逸出,经皮肤伤口侵入人体造成感染。

24.简述疥螨生活史、生态特点及致病机制

疥螨的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I期若虫、II期若虫和成虫5个时期。它寄生在人体皮肤表皮角质层间,噬食角质组织,逐渐形

成隧道。雄虫与第二期雌若虫在宿主皮肤表面进行交配,雌若虫则钻入皮内蜕皮为雌虫,并在皮内隧道中产卵。

疥螨作为病原体在人皮内寄生引起疥疮,其寄生部位常在人体皮肤薄嫩处,如指缝、腹股沟。乳房下等处,婴儿可波及全身,疥螨在人表皮角质层深处挖掘形成隧道,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代谢物、分泌物及死亡虫体的作用引起过敏反应,剧烈的瘙痒是最突出的症状,夜间更为加剧,影响人睡眠。如果抓破又可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

25.简述蠕形螨致病机理及诊断方法

近年的研究表明,蠕形螨属条件致病螨,人的自然感染较为普遍,但只有极少数人有明显症状。蠕形螨寄生于人体毛囊深部或皮脂腺中,其机械刺激和代谢物。分泌物及死亡虫体可引起机体过敏反应,使毛囊孔扩大,上皮角化过度,阻碍皮脂腺外溢,出现蠕形螨皮炎。对蠕形螨皮炎的确诊,常用挤脂法,即用痤疮压迫器挤压患部皮肤,将挤出物置于玻片上,再加上一滴液体石蜡使其透明,镜下观察虫体形态、

26、蜚蠊主要传播哪些疾病?说明其传病机理

蜚蠊主要通过体表或体内携带多种病原体以机械性传播方式传播疾病,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细菌性痢疾、伤寒、脊髓灰质炎、肝炎及肠道寄生虫等。此外蜚蠊还可作为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美丽筒线虫、东方筒线虫、念珠棘头虫和缩小膜壳绦虫等。蜚蠊为杂食性昆虫,人和动物的食物、排泄物及垃圾均可为食;常栖息于室内温暖、潮湿与食物、水靠近的场所;白天隐匿,夜间四处活动。以上特点有利于传播疾病。

27简述溶组织内阿米巴造成的烧瓶样溃疡?

组织内阿米巴是致病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有毒株滋养体粘附粘膜,在接触部位释放细胞致病因子和蛋白水解酶,细胞致病因子破坏接触的肠粘膜细胞(靶细胞-),滋养体部分或全部吞噬这些靶细胞和红细胞,蛋白水解酶可溶解组织细胞,破坏肠粘膜。早期病变主要发生在浅表的肠粘膜,坏死区小。急性滋养体大量繁殖,并可穿破粘膜肌层,在疏松是粘膜下层繁殖扩展,溶解破坏组织,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28如何用病原学方法诊断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检查时应注意什么?

挑取少许病人的粘液血便,用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活动的滋养体,如发现吞噬红细胞的滋养体,即可确诊为阿米巴痢疾,检查时应注意:

送检粪便必须新鲜,及时并注意保暖。若在外界放置半小时以上,滋养体就会失去活动力。

取材容器必须洁净,瓶内如有化学药品或粪尿相混,都会影响滋养体的活力,甚至死亡

29阐述疟疾发作及发作周期性原因?

发作原因 红细胞内期成熟裂殖体胀破被寄生的红细胞,其中裂殖子、疟原虫代谢产物、红细胞碎片和变性的红蛋白等进入血流,被巨噬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吞噬,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与疟原虫代谢产物一并作用于下丘体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调节紊乱而发热

体温升高数小时,血流中的致病物质已被吞噬或降解,内源性致热原不再产生,刺激体温调节紊乱是因素消失了,体温调节机能恢复正常,机体通过出汗,体温恢复正常。

发作的周期 红细胞内期成熟裂殖体胀破被寄生的红细胞,裂殖体逸出,迅速进入新的红细胞,在红细胞内继续进行裂体增殖,经环状体、滋养体和裂殖体;再胀破被寄生的红细胞,再次引起发热,如此循环,形成典型的正确性发作。

疟原虫发作周期与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一致。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为48小时,故隔天发作一次;而三日疟原虫为72小时,三日发作一次;恶性疟原虫为36~48小时发作一次。

30疟疾贫血的原因有那些?

疟疾发作可引起贫血,发作次数多、病程长、贫血越严重。疟原虫造成的贫血原因有:

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疟原虫每发作一次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最重;②疟原虫感染可造成脾肿大,引起脾功能亢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大量吞噬被疟原虫感染的和正常的红细胞;③免疫溶血,如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自身抗原暴露,产生自身抗体,溶解红细胞;粘附在红细胞膜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溶解红细胞;④骨髓造血功能受限制,红细胞生成障碍,加重贫血。

31疟疾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哪些?阐述其优缺点?

薄血涂片中疟原虫形态典型,易辨认,但诊断时发现疟原虫较难,费时间。厚血膜上发现疟原虫容易,省时间,但疟原虫形态不典型,不易辨认。

32.阐述刚地弓形虫隐性感染转为急性弓形虫病的原因

人是刚地弓形虫的中间宿主,人群对弓形虫普遍易感,但弓形虫是机会致病寄生虫,所以免疫功能正常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可不致病,为隐性感染。转为急性弓形虫病的条件有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或后天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以及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功能低下等。

名解:

1寄生虫:暂时或永久地生活在其他生物的体内或体表,获得营养并给对方带来损害的低等动物。

2宿主:被寄生虫寄生并遭受损害的人或动物。

3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4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5保虫宿主: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的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其它脊椎动物体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

6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至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阶段;如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则可继续发育为成虫,此种非正常宿主称转续宿主。

7感染阶段:寄生虫生活史中能感染人的阶段或时期称感染阶段或感染期。

8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及其所需外界环境条件。

9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脊椎动物与人直径自由地传播着寄生虫病。

10机会致病寄生虫:游戏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这类寄生虫称机会致病寄生虫。

11带虫者:感染寄生虫后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的人。

12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可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内寄生,并引起异位病变的现象。

13带虫免疫:人体感染疟原虫后,可使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抵抗重复感染,并使体内原虫降至低水平,但未能完全消除虫体。

14伴随免疫:人体感染血吸虫后,体内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力对体内原有的活成虫无作用,但可抵抗新入侵的童虫。

15免疫逃避:寄生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而继续存活,繁殖的现象。

16世代交替: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相互交替进行的一种生殖方式。

17土源性蠕虫: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既可感染人类的一类蠕虫。

18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中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吸血昆虫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才能感染人的一类蠕虫。

19幼虫移行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成成虫,但能长期存活和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称之。根据幼虫侵犯的部位不同,分为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

20易感人群: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容易受感染的人群。

21传染源:感染寄生虫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寄生虫病患者,带虫者及保虫宿主。

22传播途径:寄生虫传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的过程。

23感染途径:寄生虫感染阶段进入人体的途径。如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媒介昆虫感染,经接触感染,经自身感染及经输血胎盘感染等。

24感染方式:人体感染寄生虫的方式。

25蠕虫:借肌肉的伸缩做蠕形运动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26寸白虫: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白色带状,患有这两种绦虫的病人,常常会排出白色节片,所以古医书把这两种绦虫称寸白虫。 27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于肺的毛细血管,夜晚则出现与外周血液,微丝蚴这种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的现象称作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28.棘球蚴砂:棘球蚴囊内漂浮于囊液中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统称为棘球蚴砂。

29中绦期:绦虫生活史中寄生于中间宿主体内的幼虫期称中绦期,又称续绦期。

30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医学节肢动物体内,体表时,无形态和数量的变化,但保持活力,节肢动物对病原体只起携带,传递作用。例如:蝇传播痢疾,伤寒和霍乱等。

31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须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发育,繁殖或生活史中某一个环节后才具感染性,通过各种途径崇传播给人。例如:蜱传播森林脑炎。

32虫媒病: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为传播媒介或病媒节肢动物,由病媒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例如:蚊传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

33变态:昆虫从卵发育到成虫的整个过程中,其形态、生理和生活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如蚊蝇的生活史发育过程 34全变态:越冬蝇蛆病某些昆虫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各期的形态、生理及习性截然不同,如蚊、蝇等 35半变态:某些昆虫生活史分为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若虫体积小,其形态、生活习性与成虫很相似,仅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如虱、臭虫等

36医学原虫:寄生在人体的致病或不致病原虫

37滋养体:阿米巴原虫具有活动和摄食能力的阶段

38包囊:阿米巴原虫的静止和繁殖阶段

39红细胞外期: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

40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的发育过程

41疟疾复发:经过抗疟治疗和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在未经按蚊传播感染的情况下,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中形成的休眠体,经较长时间休眠后进行裂体增殖,来自肝细胞的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称为复发,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

42痢疾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抗疟治疗不彻底,或由于机体产生免疫力,消灭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而停止发作,在一定条件下,由残存在红细胞内才少数疟原虫大量增殖,经数周或数月,在无再感染情况下,再次引起发作称为再燃。四种疟原虫都可以引起再燃

43潜伏期:由疟原虫子孢子侵入人体到疟疾发作之前所需时间称潜伏期。包括子孢子侵入肝细胞及红细胞外期的发育和数代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所需时间的总和

44带虫免疫:感染疟原虫后,诱导人体产生一定保护性免疫力,此免疫力可杀伤体内的疟原虫而减轻致病,但体内原来的寄生虫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疟原虫,并对再感染的疟原虫有一定的抵抗力,无疟原虫免疫力就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相关内容

  • 陕西医学卫生类职称晋升期刊目录
  • 陕西医学卫生类职称晋升期刊目录 编号 期刊名 主办单位 1 癌变·畸变·突变 汕头大学医学院 2 癌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 3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武汉大学 武汉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4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大学 5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 ...

  • 桂花树寄生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 摘要:介绍了桂花树寄生的性状及发生习性和传播方式, 总结了防治桂花树寄生采用人工清除和加强肥水管理等有效防治方法, 提出了要重视树木普查工作及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时要考虑树木多样化和不同树种的科学搭配等建议. 关键词:桂花树:寄生:防治对策 1 引言 桂花树, 木犀科木犀属, 常绿乔木, 单叶.对生. ...

  • 国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感染现状调查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8年4月第26卷第2期ChinJ ParasitolParasitDis Apr.2008,V01.26,No.2 ・99・ 文章编号:1000-7423(2008)-02-0099-06 [论著] 我国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感染现状调查 方悦怡",陈颖丹2,黎 ...

  • 医学检验的发展前景
  • 临床检验诊断学是医学检验专业在硕士与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名称.本科阶段称医学检验,专科及以下称医学检验技术. 临床检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所下属的重要二级学科.包括微生物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寄生虫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等数个三级学科.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向医 ...

  • 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国内研究近况_黄健妹
  • DOI :10.13193/j.archtcm.2006.09.105.huangjm.049 第24卷 第9期2006年9月 中 医 药 学 刊 Vo. l 24No . 9Sep. 2006 CH I NESE ARCH I VES O F TRAD I T I O NAL CH I NESE ...

  • 动物医学专业
  • 动物医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农学 门类:动物医学类 专业名称:动物医学专业 本专业学习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由于兽医学的科学研究领域很多,除了防治畜禽疾病是兽医工作中的一项 ...

  • 汉代女性的身体形态与疾病_彭卫
  • DOI:10.16235/j.cnki.33-1005/c.2009.06.017 汉代女性的身体形态与疾病 彭 卫 提要: 关于汉代女性的身体形态和疾病状况学界注意不多,本文拟在文献和考古资料基 础上对此进行初步描述,以期丰富对汉代女性的全面了解. 关键词: 汉代 女性 身体形态 疾病 作者彭卫, ...

  • 关于医学的小知识
  •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从群体的角度探索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如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预防疫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及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她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个 ...

  • 2013年市疾控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设想
  • xx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中心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认真履行防病工作职能,落实重大疾病防控措施,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全体 干部职工齐心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