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合一方案说明
一、概念
为了加快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通信工业,加快实现建设我国领先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务院于去年年内先后将三网融合、物联网和云计算发展等战略牵引性课题推到了行业发展的最前端。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成为了各地项目开发的最大热点,也已经成为了未来综合性项目高端程度的主要标志。 基于如上,如果通过一张三百万兆赫兹光频带宽的超大传输带宽的接入网,可以在驻地区域内完全替代掉所有电信、广电运营商采用现有西方标准的各自独立的电信服务系统网络,如2G、3G移动基站网络、无线室内信号分布网络、固定宽带数据业务网络、有线电视业务网络,而且还可以为业主提供分布于整个驻地区域的各种监控、智能建筑以及各种信息服务系统所需的网络提供平台,是项目建设的一个完善的方案,同时也是适应未来智能化建设的必然解决手段。
二、系统技术特点
2.1 全业务接入功能
a) 移动通信网的无线信号覆盖功能:为各运营商的2G、3G乃至4G网络提供信号分布;
b) 宽带业务接入服务:承担所有运营商提供的宽带业务接入服务,包括无线宽带WLAN互联网业务、固定宽带互联网业务、IP电话业务和视频图像业务等;
c) 广播电视业务:可以提供传统广播电视业务、数字广播电视业务、双向数字电视业务、移动电视业务;
d) 各种弱电子系统 :为楼宇的各个弱电子系统提供满足需求的接口。
2.2 大容量和广覆盖
a) 接入点(远端单元)的数量达到10000个以上;
b) 树形结构,支持多极级联,最大6级;
c) 最远覆盖距离达到20公里;
d) 单系统带宽最大1GMHz;
e) 单远端数据带宽的接入能力应达到100MHz;
f) 对于移动通信具有支持多系统、多扇区、多载波接入能力。
2.3 低能耗系统
a) 微功率信号源接入(移动基站信源小于10dBm):
b) 减少(或不用)制冷空调:
c) 不用大功率中继放大设备;
d) 设备本身都是低能耗设备;
e) 使用光纤,适合长距离传输。
2.4 多运营商公平接入
a) 无线网络同等的覆盖质量;
b) 数据网络同等的带宽传输;
c) 针对业务是提供透明传输通道;
d) 运营商各自独立和相互隔离的网管平台。
三、我们公司几个项目中应用的劣势
上海市闸279街坊项目属住宅项目,体量较小, 200多户左右,针对这个项目暂时还不能按照三网融合的思路去做,基于如下几点:
1、本项目规模较小,三网融合产品越是针对大的项目性价比越高,小的项目性价比体现不出来。同时又由于是住宅项目,我们在谈后期运营的过程中手里的砝码不够,与运营商的谈判会比较困难。
2、上海的针对住宅项目的特殊情况,上海通信管理局掌握着住宅项目的通信配套确认的权利,这个是上海独有的。从2010年下半年,通信管理局的通信配套项目就需要3家运营商共同确认,这样对于我们来讲,运营商就又拿了一部分砝码,后期谈判更加困难。就上海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商务楼和酒店项目,不需要通信管理局配套确认,操作就比较方便。
3、成都的D5和成保厂项目可以做一些尝试。但是现在成都政府好像没有正式的扶持力度。恐怕具体操作起来也很难。
全国只有江苏省几个城市在试点在运作这件事情。“三网合一”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大众方针,对我们甲方有百利而无一害。
四、在后期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前景
由于上海市的商务楼或酒店项目,或者外省市的项目不需要通信管理局的配套确认,因此在后期本公司项目开发中如有三网融合应用空间,可以尝试建设,既是项目的亮点也能为公司带来长期收益。
最终结论:闸北279街坊不适合;成都成保厂项目较适合;D5地块比较适合。但是成都的两个项目具体运作要与当地通讯部门及市政府事先协商好,看看有没有运作的可能性。
三网合一方案说明
一、概念
为了加快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通信工业,加快实现建设我国领先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务院于去年年内先后将三网融合、物联网和云计算发展等战略牵引性课题推到了行业发展的最前端。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成为了各地项目开发的最大热点,也已经成为了未来综合性项目高端程度的主要标志。 基于如上,如果通过一张三百万兆赫兹光频带宽的超大传输带宽的接入网,可以在驻地区域内完全替代掉所有电信、广电运营商采用现有西方标准的各自独立的电信服务系统网络,如2G、3G移动基站网络、无线室内信号分布网络、固定宽带数据业务网络、有线电视业务网络,而且还可以为业主提供分布于整个驻地区域的各种监控、智能建筑以及各种信息服务系统所需的网络提供平台,是项目建设的一个完善的方案,同时也是适应未来智能化建设的必然解决手段。
二、系统技术特点
2.1 全业务接入功能
a) 移动通信网的无线信号覆盖功能:为各运营商的2G、3G乃至4G网络提供信号分布;
b) 宽带业务接入服务:承担所有运营商提供的宽带业务接入服务,包括无线宽带WLAN互联网业务、固定宽带互联网业务、IP电话业务和视频图像业务等;
c) 广播电视业务:可以提供传统广播电视业务、数字广播电视业务、双向数字电视业务、移动电视业务;
d) 各种弱电子系统 :为楼宇的各个弱电子系统提供满足需求的接口。
2.2 大容量和广覆盖
a) 接入点(远端单元)的数量达到10000个以上;
b) 树形结构,支持多极级联,最大6级;
c) 最远覆盖距离达到20公里;
d) 单系统带宽最大1GMHz;
e) 单远端数据带宽的接入能力应达到100MHz;
f) 对于移动通信具有支持多系统、多扇区、多载波接入能力。
2.3 低能耗系统
a) 微功率信号源接入(移动基站信源小于10dBm):
b) 减少(或不用)制冷空调:
c) 不用大功率中继放大设备;
d) 设备本身都是低能耗设备;
e) 使用光纤,适合长距离传输。
2.4 多运营商公平接入
a) 无线网络同等的覆盖质量;
b) 数据网络同等的带宽传输;
c) 针对业务是提供透明传输通道;
d) 运营商各自独立和相互隔离的网管平台。
三、我们公司几个项目中应用的劣势
上海市闸279街坊项目属住宅项目,体量较小, 200多户左右,针对这个项目暂时还不能按照三网融合的思路去做,基于如下几点:
1、本项目规模较小,三网融合产品越是针对大的项目性价比越高,小的项目性价比体现不出来。同时又由于是住宅项目,我们在谈后期运营的过程中手里的砝码不够,与运营商的谈判会比较困难。
2、上海的针对住宅项目的特殊情况,上海通信管理局掌握着住宅项目的通信配套确认的权利,这个是上海独有的。从2010年下半年,通信管理局的通信配套项目就需要3家运营商共同确认,这样对于我们来讲,运营商就又拿了一部分砝码,后期谈判更加困难。就上海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商务楼和酒店项目,不需要通信管理局配套确认,操作就比较方便。
3、成都的D5和成保厂项目可以做一些尝试。但是现在成都政府好像没有正式的扶持力度。恐怕具体操作起来也很难。
全国只有江苏省几个城市在试点在运作这件事情。“三网合一”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大众方针,对我们甲方有百利而无一害。
四、在后期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前景
由于上海市的商务楼或酒店项目,或者外省市的项目不需要通信管理局的配套确认,因此在后期本公司项目开发中如有三网融合应用空间,可以尝试建设,既是项目的亮点也能为公司带来长期收益。
最终结论:闸北279街坊不适合;成都成保厂项目较适合;D5地块比较适合。但是成都的两个项目具体运作要与当地通讯部门及市政府事先协商好,看看有没有运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