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前不能扣除项目22项解析

2009-7-10 10:34:49  来源: 互联网

按照规定,下列项目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得扣除:资本性支出,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部分,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标准的捐赠,各种赞助支出,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为其他企业提供与本身应税收入无关的担保而承担的本息支出,职工宿舍修理费,当年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机构提取的准备金,粮食类白酒广告宣传费,未经批准的价内外基金及收费,建立住房基金和住房周转金制度的企业出售给职工住房的损失,已出售或出租住房的折旧费用和维修费,住房公积金超过计税工资标准的部分,给购货方的回扣、贿赂等非法支出,超过或高于法定范围和标准部分的费用,金融企业返还的手续费,企业承租者上交的租赁费,劳务服务企业缴纳的就业保障金及滞纳金等。

一、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的支出。这里所说的对外投资的支出,包括纳税人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形式向其他单位投资,包括购买股票等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二、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无形资产以及自行开发并形成无形资产的各项费用支出。

上述两项支出不得直接扣除,但允许以提取折旧和销售费用的方式逐步扣除。

三、违法经济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允许扣除。

四、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

(一)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不得在税前扣除。

(二)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是指纳税人违反国家税法规定,被税务机关处以的滞纳金和罚款以及司法部门处以的罚金。另外,还包括除上面所说的违法经营罚款以外的各项罚款,包括卫生检查不合格罚款、违反计划生育罚款、绿化不合格罚款、排污超标罚款、交通违章罚款等等,都不允许扣除。

五、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是指纳税人参加财产保险,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后,保险公司给予的赔偿。这部分赔偿不允许扣除。因为对纳税人来说,虽然遭受了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但得到了补偿,纳税人实际上并未受到损失,所以不应扣除。

六、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标准的捐赠

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是指纳税人超出税法规定的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的范围,以及超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金融保险企业1.5%)以外的捐赠。除另有规定外,这部分捐赠不允许扣除。

七、各种赞助支出

........................................................................

[1] [2] [3] [4] [5]

2009-7-10 10:34:49  来源: 互联网

按照规定,下列项目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得扣除:资本性支出,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部分,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标准的捐赠,各种赞助支出,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为其他企业提供与本身应税收入无关的担保而承担的本息支出,职工宿舍修理费,当年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机构提取的准备金,粮食类白酒广告宣传费,未经批准的价内外基金及收费,建立住房基金和住房周转金制度的企业出售给职工住房的损失,已出售或出租住房的折旧费用和维修费,住房公积金超过计税工资标准的部分,给购货方的回扣、贿赂等非法支出,超过或高于法定范围和标准部分的费用,金融企业返还的手续费,企业承租者上交的租赁费,劳务服务企业缴纳的就业保障金及滞纳金等。

一、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的支出。这里所说的对外投资的支出,包括纳税人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形式向其他单位投资,包括购买股票等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二、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无形资产以及自行开发并形成无形资产的各项费用支出。

上述两项支出不得直接扣除,但允许以提取折旧和销售费用的方式逐步扣除。

三、违法经济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允许扣除。

四、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

(一)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不得在税前扣除。

(二)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是指纳税人违反国家税法规定,被税务机关处以的滞纳金和罚款以及司法部门处以的罚金。另外,还包括除上面所说的违法经营罚款以外的各项罚款,包括卫生检查不合格罚款、违反计划生育罚款、绿化不合格罚款、排污超标罚款、交通违章罚款等等,都不允许扣除。

五、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是指纳税人参加财产保险,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后,保险公司给予的赔偿。这部分赔偿不允许扣除。因为对纳税人来说,虽然遭受了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但得到了补偿,纳税人实际上并未受到损失,所以不应扣除。

六、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标准的捐赠

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是指纳税人超出税法规定的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的范围,以及超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金融保险企业1.5%)以外的捐赠。除另有规定外,这部分捐赠不允许扣除。

七、各种赞助支出

........................................................................

[1] [2] [3] [4] [5]


相关内容

  • 土地增值税
  •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普通标准住宅标准必须同时满足: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下.允许单套建筑面积和价格标准适当浮动,但向上浮动的比例不得超过上述标准的20%. [该题针对"普 ...

  • 企业所得税法
  • 第十四章 企业所得税法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财产转让所得来源的确定,不符合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是( ). A. 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 B. 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C. 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购买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D. 权益性投资资产 ...

  • 2016房地产流转相关税
  • 第五单元 房地产流转相关税 五.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一)纳税人(P310)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 [相关链接]契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承受"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的单位和个人. (二)征税范围 ...

  • 企业所得税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解析
  • 企业所得税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解析 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一项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归集是企业所得税加计扣 ...

  • 2010年注册税务师考试精选资料-税法二考试测验模拟试题09
  • 2010年注税备考--税法二考试测验模拟试题09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 B.企业所得税法实行比例税率 C.现行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25% D.在中国境外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可以使用企业所得税的低税率缴 ...

  • 2016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讲解]
  • 2016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企业取得的搬迁款应通过下列( )科目核算. A.其他应付款 B.其他应收款 C.专项应付款 D.营业外收入 ...

  • 2016年企业所得税考试选择题
  • 1.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收入确认的规定错误的是() A. 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B. 商业折扣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C. 采用分期收款方销售货物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D. 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以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 ...

  • 初级经济法(2016)VIP模拟试题(1)
  • 经济法基础(2016) VIP模拟考试(一) 一 .单项选择题 1.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民事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B )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A.5日内 B.15日内 C.20日内 D.30日内 2. 2016年3月,田某和果农于某签订买卖草莓的合同,双方同时达成 ...

  • 所得税..法律制度
  • 所得税法律制度 本章内容结构和重点内容: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应纳税额计算 掌握收入项目.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项目.准予扣除和不得扣除项目.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征收范围.计税依据.应纳税额计算 本章课程讲解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一.纳税人.征收范围 1.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