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师鲁墓志铭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举书判拔萃,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师鲁虽用怀敏辟,而尤为经略使韩公所深知。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坐城水洛与边臣略异议,徙知晋州。又 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自西兵起,凡五六岁,未尝不在其间,故其论议益精密,而于西事尤习其详。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多:赞美

B.处穷达,临祸福穷:困窘

C.不为苟止而妄随苟:随便

D.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贷:宽恕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表现师鲁“博学”和“敢为”的一组是(3分)(    )

A.①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②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B.①通知今古,长于《春秋》②又欲训士兵代戍卒,以减边用

C.①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 ②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D.①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②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可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这不单是因为他有才能,也由于他的“忠义之节”。

B.师鲁考中进士后为官许多年,仕途不很顺利,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不得已辞去官职,其原因有他仗义执言,敢作敢为,也有“遭父丧”。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D.师鲁在潞州任职,可谓勤政爱民,百姓都拥戴他;在渭州任职时的所作所为,堪称秉公执法,后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⑴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世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所以;见……于;卒;穷)

⑵⑶略

解析【小题1】贷:借出、借给

【小题1】注意“直接表现师鲁“博学”和“敢为”。

【小题1】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分别为C和D,侧重“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译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名洙。可是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世上了解师鲁的人,有的推崇他的文学才能,有的佩服他看问题有见解,有的赞美他的才干。至于说到他的忠义之节,无论处在逆境和顺境,面临灾祸和喜庆,都无愧于古时君子之风,然而天下称师鲁的人未必全部知道这些。

师鲁写文章,简洁而有章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在《春秋》上有专长。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遇事无论难易,敢作敢当,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

师鲁年少时考中进士,做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调任山南东道掌书记的官职、做伊阳县知县。王文康公荐举他的才能,皇帝召见面试后,担任馆阁校勘,又调任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被贬到饶州,谏官、御史不肯替范公说话。师鲁上书,说范仲淹臣是他的师友,希望能够一同被贬。师鲁被贬监管郢州酒税,又调往唐州。这时,父亲去世了,守孝期满,又担任太子中允、河南知县的官职。西夏赵元昊造反,陕西一带兴兵作战,大将葛怀敏上奏朝廷起复师鲁担任经略判官。以后众将在好水打了败仗,韩公被贬官做秦州知州,师鲁调往濠州任通判。过了很久,韩公上奏朝廷,师鲁又到秦州做通判。又调泾州任知州,渭州任知州,兼任泾原路经略部署的官职。到潞州任知州,处理政务有仁爱之心,潞州人至今思念他。累官升至起居舍人,掌管龙图阁。

师鲁在天下太平时唯独喜欢谈论兵事,写了《叙燕》、《息戍》二篇文章流行于世。他主张的军事备战的主张,述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全是当时利害所在。又想训练土兵代替戍守的士卒,来减少边境的开支,以此作为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都未能施行。等到元昊臣服,西部边兵解处戒备,师鲁离开现职,他的言论主张也得罪了一些权臣。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称赞师鲁的人,对于师鲁的才能,也未必全部了解。

开始的时候,师鲁在渭州任职,有违背他管理(节制、调度)的将吏,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这以后一些官吏到京师,向朝廷上书控告师鲁把公家的钱借给部将,师鲁被贬做崇信军节度副使,又调职监管均州酒税。有病,缺少医药,抬到南阳求医。病好了,依着几案坐着,看到幼子在眼前,也没有疼爱的表情,和宾客谈话,最终不涉及他的私情。享年四十六去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举书判拔萃,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师鲁虽用怀敏辟,而尤为经略使韩公所深知。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坐城水洛与边臣略异议,徙知晋州。又 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自西兵起,凡五六岁,未尝不在其间,故其论议益精密,而于西事尤习其详。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多:赞美

B.处穷达,临祸福穷:困窘

C.不为苟止而妄随苟:随便

D.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贷:宽恕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表现师鲁“博学”和“敢为”的一组是(3分)(    )

A.①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②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B.①通知今古,长于《春秋》②又欲训士兵代戍卒,以减边用

C.①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 ②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D.①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②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可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这不单是因为他有才能,也由于他的“忠义之节”。

B.师鲁考中进士后为官许多年,仕途不很顺利,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不得已辞去官职,其原因有他仗义执言,敢作敢为,也有“遭父丧”。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D.师鲁在潞州任职,可谓勤政爱民,百姓都拥戴他;在渭州任职时的所作所为,堪称秉公执法,后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⑴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世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所以;见……于;卒;穷)

⑵⑶略

解析【小题1】贷:借出、借给

【小题1】注意“直接表现师鲁“博学”和“敢为”。

【小题1】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分别为C和D,侧重“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译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名洙。可是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世上了解师鲁的人,有的推崇他的文学才能,有的佩服他看问题有见解,有的赞美他的才干。至于说到他的忠义之节,无论处在逆境和顺境,面临灾祸和喜庆,都无愧于古时君子之风,然而天下称师鲁的人未必全部知道这些。

师鲁写文章,简洁而有章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在《春秋》上有专长。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遇事无论难易,敢作敢当,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

师鲁年少时考中进士,做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调任山南东道掌书记的官职、做伊阳县知县。王文康公荐举他的才能,皇帝召见面试后,担任馆阁校勘,又调任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被贬到饶州,谏官、御史不肯替范公说话。师鲁上书,说范仲淹臣是他的师友,希望能够一同被贬。师鲁被贬监管郢州酒税,又调往唐州。这时,父亲去世了,守孝期满,又担任太子中允、河南知县的官职。西夏赵元昊造反,陕西一带兴兵作战,大将葛怀敏上奏朝廷起复师鲁担任经略判官。以后众将在好水打了败仗,韩公被贬官做秦州知州,师鲁调往濠州任通判。过了很久,韩公上奏朝廷,师鲁又到秦州做通判。又调泾州任知州,渭州任知州,兼任泾原路经略部署的官职。到潞州任知州,处理政务有仁爱之心,潞州人至今思念他。累官升至起居舍人,掌管龙图阁。

师鲁在天下太平时唯独喜欢谈论兵事,写了《叙燕》、《息戍》二篇文章流行于世。他主张的军事备战的主张,述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全是当时利害所在。又想训练土兵代替戍守的士卒,来减少边境的开支,以此作为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都未能施行。等到元昊臣服,西部边兵解处戒备,师鲁离开现职,他的言论主张也得罪了一些权臣。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称赞师鲁的人,对于师鲁的才能,也未必全部了解。

开始的时候,师鲁在渭州任职,有违背他管理(节制、调度)的将吏,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这以后一些官吏到京师,向朝廷上书控告师鲁把公家的钱借给部将,师鲁被贬做崇信军节度副使,又调职监管均州酒税。有病,缺少医药,抬到南阳求医。病好了,依着几案坐着,看到幼子在眼前,也没有疼爱的表情,和宾客谈话,最终不涉及他的私情。享年四十六去世。


相关内容

  • 张朴村墓志铭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 张朴村墓志铭 君讳云章,字汉瞻,号朴村,江南嘉定人也.曩者崐山徐司寇好文术,以得士为名,自海内耆旧①以及乡里朴学.雍庠②才俊有不能致,则心耻之,而士亦以此附焉.余初至京师,所见司寇之客十八九:其务进取者,多矜文藻,驰逐声气:即二三老宿亦争立崖岸,相镇以名:惟君处其间 ...

  • 文言文沈贞甫墓志铭阅读附答案
  • 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沈贞甫墓志铭归有光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 ...

  • [老苏先生墓志铭]阅读答案及译文
  • 老苏先生墓志铭 欧阳修 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祐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 ...

  • [陆周明墓志铭]阅读答案及翻译
  • 陆周明墓志铭 黄宗羲 周明姓陆氏,鄞县人也.少与钱司马读书,慷慨有大志. 癸卯岁,周明为降卒所诬,捕入省狱.狱具,周明无所累,脱械出门.未至寓而卒.周明以好事尽其家产,室中所有,唯草荐败絮及故书数百卷.讣闻,家中整顿其室,得布囊于乱书之下,发之,则人头也.其弟春明识其面目,捧之而泣曰:"此 ...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试题.阅读答案
  • 阅读短文,归纳要点,分析问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外行莫论曹操墓是一种学霸说法 有关"真假曹操墓",近日在社会上引起诸多讨论.对此,中科院某专家表示,安阳曹操墓的证据已经足够,如果是"业内人士"提出异议,就不能说外行话. "真假曹操墓 ...

  • [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阅读答案附翻译
  • 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 [宋]范仲淹 君讳世衡,字仲平,国之劳臣也.不幸云亡,其子泣血请铭于予.予尝经略陕西,知君最为详,惧遗其善,不可不从而书之. 初康定元年春,夏戎犯延安,我师不利.君时任鄜州从事,建言:延安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当寇冲.朝廷从之,以君董役事,与兵民暴露数月,且战且 ...

  •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传说--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传说-- 叶匡政 美国两个惊天大案的凶手,都与一本书有关,这本书叫<麦田里的守望者>. 1980年12月的一个晚上,当马克?查普曼掏出手枪指向约翰?列侬--这位著名的摇滚乐歌手时,枪上盖着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4个月后,里根 ...

  • [世间最美的坟墓]阅读答案
  •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快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 ...

  • [唐子畏墓志并铭]阅读答案及译文
  • 唐子畏墓志并铭 [明]祝允明 子畏死,余为歌诗,往哭之恸.将葬,其弟子重请为铭.子畏,余肺腑友,微子重且铭之. 子畏性绝颖利,度越千士.世所谓颖者,数岁能为科举文字,童髫中科第,一日四海惊称之.子畏不然,幼读书,不识门外街陌,其中屹屹,有一日千里气.不或友一人,余访之再,亦不答.一旦,以诗二章投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