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认真,向生命致敬
雅安地震的时候,我正躺在床上和宿舍的姑娘们热烈讨论着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忽然电话铃声大作,有朋友的声音急切的从电波中传来:听说了没,四川雅安地震了!
当你听到这个消息时会有怎样的第一感觉呢?为逝去的生命惋惜?为震区的亲人担忧?为突如其来的天灾震惊?而我,说真的,第一感觉,竟然是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几乎在我的青春里称之为过客的一个人。
她的名字大概是叫杨可,是个身高约1.55的漂亮女生。她很不寻常,大家都这么说。且不说她全年级数一数二的成绩,当然,在我们那所全省都还算闻名的高中来讲,这一点足够让她脱颖而出,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她做什么都很„„怎么说,拉风。用我们家乡的话来说,就是“得瑟”。我不知道东北人是怎样定义“得瑟”这个词的,但是汉语大词典的解释“过分炫耀”让我很不满意。因为我要表达的远远不止这个意思,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
不过,相信你并不难理解。青春的时候,我们大抵都不会太喜欢那种与众不同的人,尤其是,这个人将所有自己不屑的事情做的尽心尽力。当所有人在排球场上挥汗如雨的时候,坐在教室自习的那个人一定是杨可。当所有人在调侃教导主任的油光锃亮的脑门时,偏偏是她对着那个“老男人”点头哈腰。当所有人都在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能逃掉万恶的课间操时,在一大片僵硬如木乃伊的身影中,杨可365天做着同一套操而不知厌烦。如果说,她的故事是家境贫寒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一定会同情加感动,抱以万分的理解。然而事实却是,这不是一个灰姑娘的血泪史,而是家境优渥的小公主赤裸裸的“得瑟”。我们都是这么认为的,她是“我们”之外的一个存在。
记得在汶川地震之后,学校组织了一次大型的演习。在高中严酷的学习生活中,这样的演习实则只意味着放假与大众娱乐。我们一个个拿着手机从教室里懒洋洋的走出来,眼角一边瞧着中意的男生一边大声说笑着下楼。然后视线中出现了与众不同的她。她与我们是如此的不同,身穿一身浅绿色的运动服,背着巨大的双肩包,包的两侧插着两瓶未开封的农夫山泉。她迅速而稳重的跑下楼梯,完全不顾身边人调侃的目光。我记得那个时候隔壁班的男生哄笑着扯着嗓门喊:“得嘞姐们儿,每天活的根演戏似的你不累啊,还真把自己当女主角啦?!”
那是大约在高二的时候。她是那么的不同寻常。我还清晰的记得那时心里对她的感觉,五分羡慕,三分不屑,还有两分的佩服。描述起来,应该用现在颇流行的“奇葩”最适合不过了。而如今,我们早已经各奔前程,她不负众望的以高分考上了清华大学,从此我就再也没有听到她的消息了。她要去哈佛读书的梦想当时人尽皆知,也不知道实现了没有。而我,我仍然每天和死党们天南海北的煲着电话粥,想起这个人的时候并不太多。
然而在听到雅安地震这个消息的一瞬间,莫名的,我的脑海里真的只是想到了她。地震的危险对于北方人来说,还不如担心一下地沟油是不是会吃死人来得实在。可是她,很不寻常。即使一生遭遇地震的可能性为零,她仍然认真的在做着这样一件事。就像是她曾经做过的每件事一样认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度畅销,但是我想,除了海伦,大约没有人能够真正体会到她想要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的渴望。她所描述的三天让我感动到流泪,因为那三天中的每一秒,她都在认真努力地生活。就像杨可,与“我们”相比是那么不同。当每一天的我们混沌度日的时候,她每一分每一秒都绝不疏忽。这样的生活态度,让年少的我们嫉妒,让现在的我们羡慕,让所有,不论是否理解的人都由衷的佩服。
如果生命是在苍茫世间的一次行走,那么我们每个人所承载的血脉的传承、爱与希望的凝聚、旅途中自然的安宁,哪怕是迎面的一缕微风,同行者的一丝微笑,都是这场行程中难得的缘分。向佛俯首三拜,才能换得一语低吟,更何况是生命中如此多的美好景色。而认真,就是对万物、对缘分、对生命,对这一趟世间行走最好的尊重。尊重自己,因此认真经营生活;尊重他人,因此认真对待情感;尊重自然,因此俯仰之间绝不莽撞;尊重时光,因此来去之时绝不枉过。
认真,才是对生命最为珍贵崇高的致敬。
用认真,向生命致敬
雅安地震的时候,我正躺在床上和宿舍的姑娘们热烈讨论着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忽然电话铃声大作,有朋友的声音急切的从电波中传来:听说了没,四川雅安地震了!
当你听到这个消息时会有怎样的第一感觉呢?为逝去的生命惋惜?为震区的亲人担忧?为突如其来的天灾震惊?而我,说真的,第一感觉,竟然是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几乎在我的青春里称之为过客的一个人。
她的名字大概是叫杨可,是个身高约1.55的漂亮女生。她很不寻常,大家都这么说。且不说她全年级数一数二的成绩,当然,在我们那所全省都还算闻名的高中来讲,这一点足够让她脱颖而出,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她做什么都很„„怎么说,拉风。用我们家乡的话来说,就是“得瑟”。我不知道东北人是怎样定义“得瑟”这个词的,但是汉语大词典的解释“过分炫耀”让我很不满意。因为我要表达的远远不止这个意思,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
不过,相信你并不难理解。青春的时候,我们大抵都不会太喜欢那种与众不同的人,尤其是,这个人将所有自己不屑的事情做的尽心尽力。当所有人在排球场上挥汗如雨的时候,坐在教室自习的那个人一定是杨可。当所有人在调侃教导主任的油光锃亮的脑门时,偏偏是她对着那个“老男人”点头哈腰。当所有人都在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能逃掉万恶的课间操时,在一大片僵硬如木乃伊的身影中,杨可365天做着同一套操而不知厌烦。如果说,她的故事是家境贫寒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一定会同情加感动,抱以万分的理解。然而事实却是,这不是一个灰姑娘的血泪史,而是家境优渥的小公主赤裸裸的“得瑟”。我们都是这么认为的,她是“我们”之外的一个存在。
记得在汶川地震之后,学校组织了一次大型的演习。在高中严酷的学习生活中,这样的演习实则只意味着放假与大众娱乐。我们一个个拿着手机从教室里懒洋洋的走出来,眼角一边瞧着中意的男生一边大声说笑着下楼。然后视线中出现了与众不同的她。她与我们是如此的不同,身穿一身浅绿色的运动服,背着巨大的双肩包,包的两侧插着两瓶未开封的农夫山泉。她迅速而稳重的跑下楼梯,完全不顾身边人调侃的目光。我记得那个时候隔壁班的男生哄笑着扯着嗓门喊:“得嘞姐们儿,每天活的根演戏似的你不累啊,还真把自己当女主角啦?!”
那是大约在高二的时候。她是那么的不同寻常。我还清晰的记得那时心里对她的感觉,五分羡慕,三分不屑,还有两分的佩服。描述起来,应该用现在颇流行的“奇葩”最适合不过了。而如今,我们早已经各奔前程,她不负众望的以高分考上了清华大学,从此我就再也没有听到她的消息了。她要去哈佛读书的梦想当时人尽皆知,也不知道实现了没有。而我,我仍然每天和死党们天南海北的煲着电话粥,想起这个人的时候并不太多。
然而在听到雅安地震这个消息的一瞬间,莫名的,我的脑海里真的只是想到了她。地震的危险对于北方人来说,还不如担心一下地沟油是不是会吃死人来得实在。可是她,很不寻常。即使一生遭遇地震的可能性为零,她仍然认真的在做着这样一件事。就像是她曾经做过的每件事一样认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度畅销,但是我想,除了海伦,大约没有人能够真正体会到她想要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的渴望。她所描述的三天让我感动到流泪,因为那三天中的每一秒,她都在认真努力地生活。就像杨可,与“我们”相比是那么不同。当每一天的我们混沌度日的时候,她每一分每一秒都绝不疏忽。这样的生活态度,让年少的我们嫉妒,让现在的我们羡慕,让所有,不论是否理解的人都由衷的佩服。
如果生命是在苍茫世间的一次行走,那么我们每个人所承载的血脉的传承、爱与希望的凝聚、旅途中自然的安宁,哪怕是迎面的一缕微风,同行者的一丝微笑,都是这场行程中难得的缘分。向佛俯首三拜,才能换得一语低吟,更何况是生命中如此多的美好景色。而认真,就是对万物、对缘分、对生命,对这一趟世间行走最好的尊重。尊重自己,因此认真经营生活;尊重他人,因此认真对待情感;尊重自然,因此俯仰之间绝不莽撞;尊重时光,因此来去之时绝不枉过。
认真,才是对生命最为珍贵崇高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