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教案

课题:第二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

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与研究,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

1、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请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讨论并交流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2、氧化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归纳与整理】 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根据物质得氧和失氧为标准来判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相互依存。像这样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与探究】

一瓶盛满氯气的集气瓶,推开玻璃片,在瓶口上方用锯条锯出微小的金属钠,观察现象。 根据讨论进一步激疑,反应中无氧能发生燃烧现象,激烈的氧化反应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究竟怎么叫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

请分析下列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Fe + CuSO 4 == FeSO 4 + Cu Mg + 2HCl == MgCl 2 + H 2 ↑ S + O 2 SO 2

CuO + H 2 + H 2O

【归纳与整理】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关系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

氧化还原反应中,粒子间发生重新组合,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必然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什么?

要深刻地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还需要从微观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的关系。

【归纳与整理】

2、氧化反应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利用2-13氯化钠形成示意图,图2-14氯化氢分子形成示意图归纳板书

失去(或偏离)电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得到(或偏向)电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

1、有人说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氧化还原反应。你认为这个说法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尝试画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分类示意图,并列举具体的化学反应加以说明。

3、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认识四种基本类型 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B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必然同时发生

C .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D .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2、ClO 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 2:

2KClO 3+H2C 2O 4+H2SO 4===2ClO2↑+K2 SO 4+2CO 2↑+2H2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ClO 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 .ClO 2是氧化产物

C .H 2C 2O 4在反应中被氧化 D .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 电子转移 【回顾与总结】

⎧电子得失

电子转移⎨

电子对偏移⎩

6、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7、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依据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8、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转化关系

小结:概括:“升—失—氧;低—得—还”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是因为在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结果被氧化,是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还原剂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是因为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结果被还原,是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氧化剂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

课题:第二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

【授课教师】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 薛宝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酸、碱、盐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解质、电离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知识目标】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了解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道德情感目标】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养成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体会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难点】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器材: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归纳法 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 1、在2Al+3H2SO 4=Al2(SO4) 3+3H2↑的化学反应里,氢元素的化合价由价降低为价,降低了 价,氢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数为 ,氢离子得到电子总数为 ,则铝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为 ,铝原子失去电子总数为 。 2、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剂里化合价降低总数与得到电子总数相同 B 、还原剂里化合价升高总数与失去电子总数相同

C 、氧化剂里化合价降低总数与还原剂里化合价升高总数相等 D 、氧化剂里得到电子总数与还原剂里失去电子总数相等。

3、0.10mol/LH2SO 4溶液100mL ,最多溶解金属铝的质量为 。

4、24mL 浓度为0.05mL/lNa2SO 3溶液恰好与20mL 浓度为0.02mol/LK2Cr 2O 7溶液完全反应转化为Na 2SO 4。则铬元素在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作用 1、电子守恒规律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或物质的量)=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或物质的量) 作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思考与交流】

5、在Fe 、Cu 2+、Fe 2+中,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只能作还原剂的是 ,反应实例是 ;只能作氧化剂的是 ,反应实例是 。 【归纳与整理】 2、表现性质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既 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作用: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大多数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思考与交流】

6、写出Zn 与CuSO 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比较:

还原性:; 氧化性: 【归纳与整理】 3、由强到弱规律:

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跟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反应,生成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和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作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比较粒子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制备物质。 【思考与交流】

7、在向由Zn 、Fe 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H 2SO 4溶液后,先发生反应为 ,后发生反应为 。 【归纳与整理】 4、反应先后规律

当有多种氧化性或多种还原性物质时,氧化性越强的氧化剂与还原性越强的还原剂优先反应,即“强者先行”。

作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 【思考与交流】

在括号填写:易氧化、难氧化、易还原、难还原、强氧化性、弱氧化性、强还原性、弱还原性

5、正易逆难规律

越容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容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 【思考与交流】

如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的一般方法 【归纳与整理】

三、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判断的一般方法 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K

+

Ca

2+

Na

+

Mg

2+

Al

3+

Zn

2+

Fe

2+

H Cu

+2+

Ag

+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性强弱是: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性强弱是:氧化剂>氧化产物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难易(反应条件)的不同 师生互动内容:下面三种方法均可以制得Cl 2

MnO 2+4HCl(浓)〒MnCl 2+Cl2+2H2O

2KMnO 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O 2+4HCl(浓) 2H 2O+2Cl2 三种氧化剂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程度

师生互动内容:根据反应Fe+2HCl==FeCl2+H2 2Fe+3Cl2〒2FeCl 3 ,氧化性 待学习的深入,我们还得将进一步完善。 【阅读与理解】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运用 1、制备某些物质

实验室制备氧气、氢气等。 工业上用还原剂冶炼金属。

2、用强氧化剂Cl 2、ClO 2等进行小型水厂、游泳池水、医院污水、工业污水的处理,即利用强氧化剂进行消毒、杀菌。 3、燃料的燃烧,提供热能等。

4、化学电源的研制、开发及合理利用。 5、电镀以防止金属的腐蚀。

另外有些氧化还原反应会对人类带来危害,例如:易燃物的自燃、食品的腐败、钢铁的锈蚀等。我们运用化学知识来防止这类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或减慢其进程。 【回顾与总结】

1、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的关系

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联系

还原性强弱是: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性强弱是:氧化剂>氧化产物

课题:第二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

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与研究,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

1、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请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讨论并交流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2、氧化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归纳与整理】 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根据物质得氧和失氧为标准来判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相互依存。像这样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与探究】

一瓶盛满氯气的集气瓶,推开玻璃片,在瓶口上方用锯条锯出微小的金属钠,观察现象。 根据讨论进一步激疑,反应中无氧能发生燃烧现象,激烈的氧化反应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究竟怎么叫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

请分析下列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Fe + CuSO 4 == FeSO 4 + Cu Mg + 2HCl == MgCl 2 + H 2 ↑ S + O 2 SO 2

CuO + H 2 + H 2O

【归纳与整理】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关系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

氧化还原反应中,粒子间发生重新组合,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必然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什么?

要深刻地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还需要从微观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的关系。

【归纳与整理】

2、氧化反应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利用2-13氯化钠形成示意图,图2-14氯化氢分子形成示意图归纳板书

失去(或偏离)电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得到(或偏向)电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

1、有人说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氧化还原反应。你认为这个说法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尝试画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分类示意图,并列举具体的化学反应加以说明。

3、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认识四种基本类型 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B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必然同时发生

C .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D .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2、ClO 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 2:

2KClO 3+H2C 2O 4+H2SO 4===2ClO2↑+K2 SO 4+2CO 2↑+2H2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ClO 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 .ClO 2是氧化产物

C .H 2C 2O 4在反应中被氧化 D .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 电子转移 【回顾与总结】

⎧电子得失

电子转移⎨

电子对偏移⎩

6、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7、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依据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8、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转化关系

小结:概括:“升—失—氧;低—得—还”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是因为在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结果被氧化,是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还原剂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是因为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结果被还原,是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氧化剂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

课题:第二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

【授课教师】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 薛宝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酸、碱、盐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解质、电离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知识目标】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了解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道德情感目标】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养成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体会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难点】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器材: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归纳法 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 1、在2Al+3H2SO 4=Al2(SO4) 3+3H2↑的化学反应里,氢元素的化合价由价降低为价,降低了 价,氢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数为 ,氢离子得到电子总数为 ,则铝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为 ,铝原子失去电子总数为 。 2、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剂里化合价降低总数与得到电子总数相同 B 、还原剂里化合价升高总数与失去电子总数相同

C 、氧化剂里化合价降低总数与还原剂里化合价升高总数相等 D 、氧化剂里得到电子总数与还原剂里失去电子总数相等。

3、0.10mol/LH2SO 4溶液100mL ,最多溶解金属铝的质量为 。

4、24mL 浓度为0.05mL/lNa2SO 3溶液恰好与20mL 浓度为0.02mol/LK2Cr 2O 7溶液完全反应转化为Na 2SO 4。则铬元素在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作用 1、电子守恒规律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或物质的量)=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或物质的量) 作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思考与交流】

5、在Fe 、Cu 2+、Fe 2+中,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只能作还原剂的是 ,反应实例是 ;只能作氧化剂的是 ,反应实例是 。 【归纳与整理】 2、表现性质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既 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作用: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大多数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思考与交流】

6、写出Zn 与CuSO 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比较:

还原性:; 氧化性: 【归纳与整理】 3、由强到弱规律:

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跟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反应,生成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和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作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比较粒子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制备物质。 【思考与交流】

7、在向由Zn 、Fe 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H 2SO 4溶液后,先发生反应为 ,后发生反应为 。 【归纳与整理】 4、反应先后规律

当有多种氧化性或多种还原性物质时,氧化性越强的氧化剂与还原性越强的还原剂优先反应,即“强者先行”。

作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 【思考与交流】

在括号填写:易氧化、难氧化、易还原、难还原、强氧化性、弱氧化性、强还原性、弱还原性

5、正易逆难规律

越容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容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 【思考与交流】

如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的一般方法 【归纳与整理】

三、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判断的一般方法 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K

+

Ca

2+

Na

+

Mg

2+

Al

3+

Zn

2+

Fe

2+

H Cu

+2+

Ag

+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性强弱是: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性强弱是:氧化剂>氧化产物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难易(反应条件)的不同 师生互动内容:下面三种方法均可以制得Cl 2

MnO 2+4HCl(浓)〒MnCl 2+Cl2+2H2O

2KMnO 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O 2+4HCl(浓) 2H 2O+2Cl2 三种氧化剂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程度

师生互动内容:根据反应Fe+2HCl==FeCl2+H2 2Fe+3Cl2〒2FeCl 3 ,氧化性 待学习的深入,我们还得将进一步完善。 【阅读与理解】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运用 1、制备某些物质

实验室制备氧气、氢气等。 工业上用还原剂冶炼金属。

2、用强氧化剂Cl 2、ClO 2等进行小型水厂、游泳池水、医院污水、工业污水的处理,即利用强氧化剂进行消毒、杀菌。 3、燃料的燃烧,提供热能等。

4、化学电源的研制、开发及合理利用。 5、电镀以防止金属的腐蚀。

另外有些氧化还原反应会对人类带来危害,例如:易燃物的自燃、食品的腐败、钢铁的锈蚀等。我们运用化学知识来防止这类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或减慢其进程。 【回顾与总结】

1、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的关系

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联系

还原性强弱是: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性强弱是:氧化剂>氧化产物


相关内容

  •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 课题:元素周期律①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和常识. 2.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掌握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类比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 ...

  • 苏教版初高中中学化学目录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新教材教师培训材料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单元综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单元综合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 ...

  •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复习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高一 经济常识 第四课 第二节 第一框) [教材分析]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第四课第二节的第一框.劳动者是生产领域的一大主体,教材从第三课开始在介绍完整个经济活动的第一环节:生产领域的产业.企业.经营者后,接着介绍劳动者,因为不管是产业.企业还是经营者,离开 ...

  • 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案
  •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本章概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教材把本章内容作为必修2的第一章,足以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章:化学健. 根据新课标要 ...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8课[咬文嚼字]教案
  • <咬文嚼字> 一.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掌握一些常见词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 要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中国文学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三.教 ...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1课[包身工]教案设计
  • <包身工>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一.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二.培养阅读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的能力,学习以问题为中心,以一天活动为线索,选取典型生活图景和典型事例,穿插说明.议论和抒情的写法. 三.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 ...

  • 2014年高中语文[第3课边城]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 2014年高中语<第3课边城>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小说情节铺设上运用顺叙.补叙的叙述手法,在时间的回环往复中使作品情节衔接得天衣无缝的写作特点. 2.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3.通过环境对描写 ...

  • [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4(鲁科版必修1)
  • <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4(鲁科版必修1)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 认知性学习目标: (1)知道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钠跟水的反应),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2)在归纳金属钠的性质的过程中,学会 ...

  • 高中数学 函数的表示法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1
  • 课题:函数的表示法(一) 课 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了解三种表示方法各自的优点: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 (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