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五上.常考课文(教参)

寓言两则 《纪昌学射》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作用。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选编这两篇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教学的重点是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词句解析。

(1)“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他虚心听从老师指导,并且真正按着老师的要求去做,一点也不犹豫,一刻也不耽误。

(2)“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说他有决心,是因为他练习的目标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来回穿梭的梭子,这就增加了追逐目标的难度;说他有恒心、毅力,是因为他躺在织布机下面,并且一躺就是两年,其学习之劳苦可想而知;并且,据说他练习看虱子时又用了三年。前后利用五年时间练习基本功,其恒心和毅力可见一斑。纪昌学习的态度及决心、毅力、恒心,与他成为一个射箭能手也是不无关系的,这点教学时不能忽略。

(3)“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这些句子,前几个句子都表明蔡桓公对扁鹊的话不以为然,嫌他胡说自己有病而生气、愤怒。后来他的“奇怪”,是奇怪扁鹊的行为不同以往──掉头跑了,不再讲自己有病,直到听了扁鹊的解释也无动于衷。病入膏肓后再找扁鹊,是说他开始相信扁鹊说的话了。

(4)“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这些带有时间的句子,隐含着写出了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前后不过月余,蔡桓公的病就发展到无药可救。虽悄然不觉,却来势凶猛,暗含了要防微杜渐的道理。并且,从扁鹊在月余时间,不管蔡桓公的态度怎样,几次来提醒蔡桓公的病情,劝戒他及时治病,足见其医德的高尚。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纪昌学射、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以请学生回顾一下学过哪些寓言故事,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有条件,可查阅有关纪昌、扁鹊的资料。

2.两则寓言故事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好学的纪昌,堪称名师的飞卫,医术高超的扁鹊,固执己见的蔡桓公;且人物对话较多,因而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寓言的寓意。

3.在熟读课文之后,可请学生提出自己想要跟大家讨论的问题,梳理提出的问题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读书、思考,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1)纪昌学射箭,为什么花那么大功夫练习眼力?

(2)蔡桓公明知扁鹊是名医,为什么对他的话不相信?

(3)扁鹊为什么跑到秦国去了?

(4)寓言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例如:针对“纪昌学射箭,为什么花那么大功夫练眼力”这个问题,可组织这样的教学: 师:从哪儿看出纪昌花大功夫练眼力?看准目标不眨眼和把小目标看大与射箭百发百中有什么关系呢?

师:练眼力可以说是射箭的基本功。学射箭如此,学其他技能也要练基本功吗?你能否举例谈一谈,比如游泳、骑车、使用电脑„„

师:纪昌成为神射手,除了基本功扎实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原因?

4.结合句子体会人物的想法,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扁鹊和蔡桓公的想法。蔡桓公不相信扁鹊的话,扁鹊为什么还要三番五次去说?蔡桓公浑身疼痛后,派人去请扁鹊,他又是怎么想的?扁鹊没被请来,蔡桓公会怎么想?体会扁鹊和蔡桓公的想法,对理解寓意会大有帮助。

5.加强朗读指导和评价,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形象。比如纪昌练眼力时的动作,要读出寓言夸张的描写──“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比如扁鹊的机警──看到大王生气,他“连忙退了出来”,看到蔡桓公病重,“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知道蔡桓公会找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这些句子,只有读出来,人物形象才会鲜活起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6.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纪昌学射的成功固然是因为他有扎实的基本功,但也与他学习的态度、恒心、毅力和老师指导有方分不开;再如,学生对蔡桓公的评价,也应见仁见智。可以谴责蔡桓公自以为是,可以给他讲病须及早医治,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别人的忠告、接受别人正确意见,防微杜渐的道理,还可以指出蔡桓公左右之人的阿谀奉承,不加劝谏等。

7.可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的经典寓言故事。

四、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你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相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

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3)有感情朗读。

小结:看来,学习本领和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2、3自然段。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妻、虱。

2.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刺”左半部是“朿”不是“束”。

2 桂林山水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 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于是很自然地产生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欲望。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

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作者并不先直接写漓江的水,而是从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娓娓道来,后用一个“却”字转折,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出漓江之水是多么的迷人!接着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用“感觉不到流动”突现“静”;用“能看见江底的沙石”体现“清”;用“一块无瑕的翡翠”形容绿,而后以自己坐在木船上的感觉,再现漓江之水的风姿。

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手法写桂林的山,先以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来衬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别具一格。随之写其奇、秀、险的特点。其中运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形容,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

文章的末段描绘了山和水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加上空中的云雾,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点缀其间,交织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二是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无瑕的翡翠”是说十分纯洁,没有任何斑点的绿色宝石。为什么把漓江水比作是“无瑕的翡翠”呢?这是因为漓江水深、水清,水深使水面呈现绿色,加上两岸青山的映衬,更是一种深绿的颜色。由于水清、水绿,映入作者眼帘的漓江水似乎是一块纯粹的碧玉。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赞美与珍爱之情。

②„„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这句话写出了桂林一带的山别具一格,山与山之间是各不相连,自成一峰,给人的感觉是拔地而起,正如文中以新生的竹笋为喻,好像是从地下突然冒出来的感觉。山的形状各异,像„„像„„,无法说尽,因而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作概括,恰到好处。

(2)对词语的理解。

兀立:高耸直立,形容山势的险峻。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的重叠。

连绵不断:指山脉河流连接不断。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三、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课始,可通过情景渲染导入课文,如通过图片、录像、教师的导语,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接着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指名分段朗读、引读、看画面配音朗读,对课文作整体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调。

3.整体感知课文后,进入分段研读阶段。研读的重点是: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在思考此问题的同时,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研读第二自然段时,重点让学生思考:

(1)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

(2)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始写大海和西湖?这样写能让你产生什么感觉? (这些问题也可由学生质疑问难产生)

师生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对话时,结合理解相关词句,如“无瑕的翡翠”。同时再次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第三自然段可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从对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交流各自的感受,结合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和作用;图文结合理解“屏障、兀立、嶙峋”等词语的意思,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具体的描述。

上述两个自然段的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引读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如,师:“漓江的水真静啊”,生:“静得„„”进而感悟作者是如何运用多彩的语言和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景物写具体的。

最后一自然段可以通过配音朗读等形式加深理解,读后说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的意思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想象桂林山水的美,并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对笔画较多、字形结构复杂的生字,如,“澜、瑕”等要让学生在看清字形的基础上认真书写;本文的词汇丰富,句子优美,除了在阅读过程中结合上下文加以理解外,还要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如对词语的归类;提供一个新的语段,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迁移运用这些词语;用几个词语连缀成几句话,如用“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形态万千、连绵不断”等词语写一段话;还可以仿照例句写话,如仿照“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的句式练习写话。

5.把指导背诵与理清文章的结构联系起来。可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并列出写作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练习背诵。

6.“阅读链接”与课文有着紧密联系。可让学生自己阅读。读后说说,这首诗写出了漓江的哪些特点,哪些句子写得最动人等等,让学生懂得可以用多种形式来描绘同一景物的特点。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这首诗的内容,进行再创造,也写一首诗描写漓江的水,或桂林的山,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相关链接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桂林一带,奇峰突起,怪石峥嵘,江流弯转,岩洞幽深,其岩溶奇观为世所罕见,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由于石灰岩地形发育,加上地下水的溶蚀,使桂林诸山平地拔起,奇峰罗列,犹如竹笋、翠屏、巨象、骆驼等,形象万千,景色秀丽,尤以象鼻山最为酷肖。桂林山多岩洞,洞内由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组成各种景物,奇状异态。漓江是桂林的主要河流,与西来的阳江汇合,

流水清澈,游鱼可数,像玉带般旋绕城区。桂林之阳朔沿江一带,群山峭拔,绿水迂回,景色清幽,构成长达百里的美丽图画。

桂林不但风景秀丽,而且名胜古迹众多。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为桂林山水写下了赞美之词,留下两千多件石刻题记,使桂林的山水同时成为珍贵的文物宝库。

5年级上册

6 梅花魂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为人们所赞颂,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梅花年年开,“我”的记忆之门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开,而这梅花引发的回忆都跟外祖父有关。

梅花与外祖父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外祖父爱梅花,在他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另外,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也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有的直接表达这种感情,如,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有的间接地表达这种感情,如,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2.词句解析。

(1)对课题、句子的理解。

①梅花魂。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梅花魂》。这里的“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②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的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那思乡的心弦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

③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这一大段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这里不乏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秉性”是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2)对词语的理解。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形容花耐寒而艳丽。幽芳,形容香味清淡而芬芳。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颇:很。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

古玩: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

不甚在意:不太在意。

玷污:弄脏。

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

大抵:大多;大都。

愈„„愈„„:表示程度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加深,相当于“越„„越„„”。

骨气:坚强不屈的气节。

折节:屈服。

无所谓:谈不上,说不上。

隆冬:冬季最冷的时候;深冬。

眷恋:怀念,留恋。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三、教学目标

1.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读一读,对梅花的品格有所了解,以便理解外祖父对梅花的感情。

2.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首先,在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使学生对文章有个初步的、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个初步的体会。

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外祖父思恋祖国的感情”这个问题,深入读书,交流讨论。交流中,既要点拨学生注意到伯父的三次落泪、因为墨梅图发脾气、送“我”墨梅图和梅花图案的手绢等具体的事,也要引导学生留意容易忽视的地方。如,外祖

父教“我”读诗,目的是使“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因为,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借读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再如,对外祖父动作的细节描写──“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从外祖父动作中可以看出,梅花,在他眼里,不仅仅是梅花,而且是祖国的象征,值得他用全身心去爱。“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临别送给亲人的礼物,外祖父选择了墨梅图,更可见梅花在他心中的分量,梅花上面有他无法割舍的情愫。

在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读好有关的段落。在读书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从具体语句中,就可以对怎样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所领悟。

3.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如,“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外祖父那么喜欢梅花图,为什么送给了“我”?为什么送给“我”绣梅花的手绢?„„解决疑问的过程,也是深入理解、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过程。

4.本课语句含蓄,感情深沉,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尤其要注意读好外祖父的话。外祖父的话语不多,一次是生气地训斥女儿;一次是跟不谙世事的外孙女赞梅花。读的时候要注意,训斥中表达的是对梅花图的疼惜,赞誉时坦露的是自己的心迹,只有用心感悟,才会读好这些句子。

5.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分外”的“分”读fèn,“抹净”的“抹”读mā,“低头折节”的“折”读zhé。“幽”的笔顺是竖、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竖折、竖。“甚”的最后一笔是竖折。“衰”字写的时候要与“哀”加以区别。

6.课文中引用的一些唐诗、宋词,有的表现了思乡之情,有的表现了浓重的愁绪。教学时,只要让学生大体理解即可,不必作过多讲解。如果学生有兴趣,可把原诗词抄录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故乡》可以进行拓展阅读。

四、教学案例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师:作者离开外祖父的时候,是多大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当时她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我是从图中看出来的。

生:顶多五六岁。因为文中说她五岁时,弄脏了外祖父的画,这之后,才有妈妈对她说要回国的事。

生:我从“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也看出作者当时是个很小的孩子。

师:看来,关于外公的记忆,都是作者幼年时期的记忆了。一个孩子,虽然记住了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在作者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你能从文中找到她的疑问吗?

生:她不懂,外祖父为什么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时,会落泪。

生:她不懂,为什么摆弄古玩外祖父不在意,弄脏外祖父的墨梅图他就大发脾气。 生:她不懂,为什么外祖父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生:她不懂,为什么在她回国时外祖父把最珍惜的墨梅图送给她。

生:她不懂,外祖父讲的话的真正意思。

生:她不懂,外祖父送她们母女时为什么好像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生:她应该还不懂,外祖父的手绢上怎么也绣着梅花。

„„

师:小小的单纯的不谙世事的孩子,怎么能读得懂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呢!岁月带走了这个漂泊异国的老人,也使当年的小女孩长大了,成熟了。回想起记忆中的这一幕幕往事,成年的她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你透过作者深情的回忆,读懂老人的心了吗?

生:作者明白了老人的心,从课文的最后一段能看出来。

师:请你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生:(读最后一段)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这不仅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师:终于懂了的时候,老人早已不在了„„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

师:终于读懂了,可是读懂的是怎样让人心痛的感情啊!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一段。 师:那么,从当年这一件件读不懂的事情中,怎么就看到了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呢?请你细细读文体会,我们一会儿进行交流。

生:我注意到了外祖父读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作者在外地,九九重阳节时也不能回家,所以加倍思念自己的兄弟。而外祖父的情况跟王维差不多,他永远都回不了祖国,更见不到思念的亲人,这个诗句正好勾起了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所以就落泪了。“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样的诗句,有“归”有“愁”,每句诗同样也会让外祖父想到自己归不了故乡,所以满腔的乡愁使他禁不住就落泪了。

师:诗句里是不绝的乡思,无边的愁绪,读诗的人何尝不是这样!你体会得多深刻! 生:我从外祖父的另外两次哭中也看到了他眷恋祖国的心。当得知可以回祖国,而自己却不能回祖国时,他放声地哭了起来,并且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面前。看来,他是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这正说明他多么想和孩子们一起回到祖国去啊!当送孩子们上船时,他坚持送到船上,并且泪眼蒙眬,一方面是舍不得孩子们走,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多想跟着走啊!

生:我从墨梅图这件事中感受到,祖父是怎样的思念祖国,热爱祖国。他的墨梅图,家人碰都碰不得,小孩子不小心弄脏了,不仅拉下脸来,还训斥孩子的妈妈。他轻轻地刮去污迹,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不容有一点玷污。并不是墨梅图价值连城,而是外祖父认为梅花是祖国最有名的花,梅花跟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爱墨梅图,爱梅花,就是爱祖国呀!

师:关于为什么爱梅花,外祖父还有一段话,谁来读一读?(多媒体出示这段话) 生:读“这梅花,是我们„„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师:我们刚才说了,这段话是对不懂事的孩子说的,明知道孩子听不懂,却这样认认真真地说,难道仅仅是对孩子说的吗?请你再读一读,想想外祖父这段话说了几层意思,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他说了三层意思,开始他赞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着他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他想说的是,一个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生:我体会到,外祖父对作者这样说,是要她也成为有梅花精神的人。

生:我感觉到,外祖父这段话,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他漂泊海外,却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本性,依然那么热爱祖国,其实,他就是一个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师: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从对梅花的喜爱中,我们看到的是外祖父不变的中国心!

15 落花生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精读课文《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希望,他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并用行动实现了这一心愿,成为优秀的作家。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可以分成以下三段理解,第一段(第1自然段),先写种花生、收花生;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

了准备;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爸爸对于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如果学生把二、三两段合并成一段理解也可以。文章在表达上颇具匠心:详略分明,以物喻人,同时言辞朴实无华。尽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和深奥的说法,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教材中配有插图一幅,画的是在一个天色不太好的夜晚,全家人聚在后院茅亭里过花生节的情景。桌上摆满了花生做的各种食品,难得回来的父亲正在和颜悦色地对孩子们说着什么。从画面上看,作者“我”还很小,只有七八岁,可父亲关于花生的一番议论,却深深印在了姐弟们的心里。由此,再次印证了一个人从小受到严格的、积极的教育的重要。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是父亲对花生的第一次议论。“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不过父亲只提出对桃子、石榴、苹果的客观印象,只是从外表方面将两者做了比较,并没有对其作评价,教学中不要把桃子、石榴、苹果推到另一个极端,作为反面例子来对待。在领会了课文的主旨之后,可以允许学生对事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②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这句话,从表面看很简单,但联系上文,学生会产生疑问:“要像花生”?那像“桃子、石榴、苹果”岂不更好?学生容易把两者对立起来。的确,桃子、石榴、苹果并非只有让人产生爱慕之心的外表,而实际没有什么用。以现代人的观点看,既外表好看,又有用,当然

更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当然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教学这句话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

③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受到的感悟。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并非针对桃子、石榴、苹果等);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2)对词语的理解。

开辟:开拓发展。课文中指把原来荒着的地,开垦出来。

翻地:用工具把土翻松。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农作物成熟时,收取果实。也用来比喻心得、战果,课文中指前者。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榨:翘舌音zhà,第四声。用力压出物体里的汁液。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

二、教材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知道落花生名字的来历。

2.本文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教师要注意先把花生的品格(好处),特别是爸爸所指出的“最可贵”的那一点理解到位,然后再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作者赞扬落花生的默默奉献精神,并没有要以此贬低苹果、桃子、石榴的意思。文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只是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非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亲那段话的本意。

深入学习时,重点应放在理解爸爸说的“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体会做人的道理。学习落花生内在秀美、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在讨论外表好看和不好看与有用和没有用的关系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教师只需在关键之处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即可。需要否定的只是那种外表好看、只讲体面,但实际没有什么用的人。

3.文章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时应突出这一特点。在充分接触文本后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讨论:作者借落花生比喻做怎样的人?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作奉献?通过联系实际,能认识到自己身边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作贡献的普通劳动者,就像落花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许并不令人羡

慕,他们的劳动成果也许并不引人注目,但他们切切实实在为大家服务,例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他们是有用的,是值得我们敬重的。我们学习落花生,不仅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但实际有用的人,而且自己也要甘愿像落花生那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

4.课文在材料的安排上很有特色。全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课文却只用了“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几个词一笔带过,而过花生节,只是一个晚上的事,但在课文中却占了很大的篇幅。那天晚上一家人边吃花生、便议论花生,可文章一字未提用花生做成的食品味道怎样,他们又是怎样吃的,只是在文章最后提了一句“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好处?可以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对文章的主次,详略有具体的感受,懂得文章主次、详略,是从中心思想的表达需要出发,进行剪裁的。体会恰当安排详略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5.本文第10自然段是要求背诵的。课文不长,语句连接十分简洁顺畅,内容又有一定的情节性。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在熟读的基础上多背诵几段;但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只要求他们背诵规定的段落。

6.“居然”一词要求造句,在指导造句时,应先请学生体会课文中使用“居然”一词的具体语境:“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收获时大家那种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种是种了,但对能否有收获没有把握。过了几个月却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理解了“居然”的基本用法之后,可让学生练习口头造句,提醒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在“居然”之前应对原本的想法(出乎意料的基础)做简要介绍,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一类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句子来。

四、教学案例

片断一:

课的引入

(1)猜谜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猜出这是什么?(生猜)

对,是落花生。(出示落花生的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 (2)简介落花生引入。

师:同学们,课前你们已经查阅了有关花生的资料,请互相交流一下对花生生长的特点和用处的了解吧。(自由交流,展示真实的学习起点)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可不是一篇只是介绍花生的文章,它是著名作家许地山先生写的。他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3)开门见山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落花生(可制做一张用落花生做背景,写有课题和作者姓名的幻灯片),文章的作者是──(师指幻灯片,请学生齐读)。关于本文作者许地山,文后有一个介绍。请大家读一读“资料袋”,准备说说从“资料袋”里,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还有什么想问的吗?(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资料)

片断二:

重点段的教学(品花生、议花生)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第三段。

讨论:姐弟们说到了花生的哪些好处?先口头说,互相补充,然后各自尝试列出最主要的词语,再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姐弟说:味美可以榨油便宜大家都喜欢吃

(2)分角色朗读第三段,思考:父亲怎样议花生?

讨论:“父亲说:„„”你觉得哪些是重点词语?师生共同讨论后板书:最可贵矮矮地长在地上果实埋在地里必须

师小结: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却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花生虽然没有像桃子、石榴、苹果惹人喜爱的外表,但它一样结果,而且将成熟的果实埋在土里,一点不张扬,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3)深入领会: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

希望孩子们能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却很有用。课文从议花生讲到做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

(4)讨论: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①读父亲的话。

②填空,体会父亲话的含义。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____________:它的果实____________,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____________的果实____________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____________。你们看它____________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____________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____________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

人要做____________,不要做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③说说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

(5)根据填空提示,背诵课文第10自然段。(有可能的话,建议两个重点句也让学生背一背)

(6)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

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如,貌不惊人的铅笔、橡皮;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邮递员„„)然后结合课后的“小练笔”写一写。

片断三:

课堂小练笔的题目设计

(1)直抒胸怀。赞美你,____________(赞美周围像花生那样的人)

(2)借物喻人。____________颂(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不畏严寒的青松;默默无闻的小草)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以下句子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

①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是提领全文的关键句。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他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就会迎刃而解。

“了不起的父与子”要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

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不停地挖掘。人们劝阻他,“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他便埋头接着挖。”“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

②“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

(2)对词语的理解。

昔日:指往日,从前。

废墟:城市或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疾步:快步行走。

绝望:毫无希望。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开辟:开发、开垦,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本课是打开的意思。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如有条件,可让学生查阅有关1989年、1994年美国大地震的资料。

2.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借助工具书特别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在思考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和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深入阅读时,要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深究为什么说是“了不起的父与子”。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体会,一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如,孩子们所处的环境如何恐惧;7岁的阿曼达怎样鼓励同伴。二是要引导学生体验,如,父亲当初“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悲伤与绝望,接下来的坚定与决不放弃,儿子生还后的无比幸福喜悦。三是要加强朗读训练,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课文,朗读中语调宜轻缓,以表现他的绝望与悲伤。“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语气应非常坚定。发现儿子后父子的对话,语气应是兴奋的,表现他们劫后重逢的喜悦与幸福。

4.要抓住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在阅读中学习表达。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8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这段话不是直接写38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5.在品读文本、体验文本的基础上,可适当开展拓展活动。如,编排课本剧,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内化语言,一方面可以营造父母与孩子同读共议的环境氛围;采用读一篇带一篇的方式,读其他表现父爱或母爱的文章,等等。

四、教学案例

(设计意图:凸现课文的思想感情、主人公的精神面貌。)

片段一:

理解内容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边读边想,再讨论讨论,猜一猜,今天老师要给大家提哪些问题?先提示一下,我一共要提三个问题。讨论时要注意: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题,我们该怎样回答?(学生小声读书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指导读书、参与讨论。)

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嗬!这么肯定!也就是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请你说说。

生:本文主要写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我很欣赏你用的一个词,奋不顾身。你觉得你说的准确吗?能重新再说说吗? 生:能!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好!但是,你提的不是我要问的。

生: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师:哦,提了这么个问题。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就是他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了,因为前边说了,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是死的是活的,他都要见到儿子。

师:你已经非常准确又很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从父亲的内心世界出发,抓住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请坐!问得好,回答也好!可惜的是,不是我要提的问题。谁再来说?

生:课文第二十二自然段:“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要颤抖地说?应该高兴才对。

师:你在提问时把课文读得很好。那你说为什么?

生:我想他还是有点担心。

师:是的。

生:我想他挖了很长时间很累了。

师:有这个原因。挖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睡,能不累吗?累的时候声音是有点颤抖。

生:我想他是激动的。挖了38小时才找到自己的儿子,他一定很激动。

师:这位同学的心地很善良,而且能够以一个父亲的心设身处地地看待这个问题。因此,你说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把这三个同学说的合起来就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面对提问题的学生)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问题提得很好,激发了大家的思维。遗憾的是,这不是老师想提的问题。

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作为奖励,请你把“了不起”三个字写到黑板上,写在“地震中”下面。谁能回答,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儿?

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儿子;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想着自己的同学,想先救自己的同学。

师:回答的简明扼要!这样的父与子是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

生:是!

师:“地震中的父与子”能不能换成“了不起的父与子”?

片段二:

体味情感

师: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很不错,帮助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基本上读懂了课文。现在大家听听我要提的问题。课文当中有一段写人们认为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度而精神失常了。找到那一段没有?

生:找到了。(生读课文)

师:(板书:失常?)我要提的问题就在这儿。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学生纷纷举手)别忙。请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请找到相关的事实依据;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的精神不失常,也找到相关的例证。待会儿说出你的理由。开始吧。

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的同学有六个。其他人都认为父亲的精神没有失常。学生读书、勾画,各自找出“失常”与“不失常”的依据。然后分正方(失常组)反方(不失常组)展开辩论。

正方同学找到了三个理由,一是两眼直直,二是只有一个念头,三是挖了38小时。围绕三个理由,双方发表自己的观点。

然后老师小结:我有一个观点,不知同学们是否同意。如果不同意,咱们下课接着辩。我认为,这位父亲的精神是失常了,但也不失常。(深情地)孩子们!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再加10个小时就是两天两夜,想想看,这是多么的惊人!因此,我还是同意那位同学的观点:说他失常吗?确实失常,他失去了和一般的正常人一样的举动。说他不失常吗?的确不失常。因为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所以,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救我的儿子!我要救那些和我的儿子一样压在废墟底下的可怜的孩子们!他们在等着我!所以,他失常,但失常得伟大;他不失常,不失常得惊人!这就是爱,伟大的父爱!(板书:爱)同意吗?

生:(肃然)同意。

朗读练习

师:老师的第二个问题要出来了。和以前我们学过的课文相比,这篇文章的标点符号有什么特别之处?请大家看书,找找,看看,想想。一定要注意特别之处。

生:(读书思考了1分多钟)感叹号。

师:我数了一下,一共有15个。现在,请各小组做两件事:1.看看这些叹号大都集中在哪儿?2.这些叹号表达了什么感情?然后,你想想怎样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小组学习,教师参与)

师:我看了,同学们找得很准。课文中叹号大都集中在对话之中。看来咱们之间真的心灵沟通了。

投影出示课文以下4个片段,指导、训练朗读──

1.“在混乱中„„向那片废墟走去。”

2.“阿曼达!我的儿子!”

3.“爸爸,真的是你吗„„和我在一起!”

4.“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片段四:

拓展教学

师:我要提的第二个问题解决完了。下面我要说第三个问题了。我们每个人读这篇课文的时候都会深受感动。感动就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你们猜一猜,老师读完这篇课文以后,会想些什么呢?或者说想到了什么?

引出拓展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古诗《游子吟》和老师自己写的短文《娘》(略)。阅读过程中教师点拨:阿曼达父亲的爱是一种强烈的爱,是外显的爱;《背影》中的父亲的爱、《游子吟》中母亲的爱是饱含深情的爱,无微不至的爱。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交流生活中父、母亲所做的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又饱含父爱、母爱真情的事。先小组、再全班交流,并布置学生在课外写下来。

寓言两则 《纪昌学射》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作用。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选编这两篇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教学的重点是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词句解析。

(1)“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他虚心听从老师指导,并且真正按着老师的要求去做,一点也不犹豫,一刻也不耽误。

(2)“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说他有决心,是因为他练习的目标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来回穿梭的梭子,这就增加了追逐目标的难度;说他有恒心、毅力,是因为他躺在织布机下面,并且一躺就是两年,其学习之劳苦可想而知;并且,据说他练习看虱子时又用了三年。前后利用五年时间练习基本功,其恒心和毅力可见一斑。纪昌学习的态度及决心、毅力、恒心,与他成为一个射箭能手也是不无关系的,这点教学时不能忽略。

(3)“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这些句子,前几个句子都表明蔡桓公对扁鹊的话不以为然,嫌他胡说自己有病而生气、愤怒。后来他的“奇怪”,是奇怪扁鹊的行为不同以往──掉头跑了,不再讲自己有病,直到听了扁鹊的解释也无动于衷。病入膏肓后再找扁鹊,是说他开始相信扁鹊说的话了。

(4)“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这些带有时间的句子,隐含着写出了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前后不过月余,蔡桓公的病就发展到无药可救。虽悄然不觉,却来势凶猛,暗含了要防微杜渐的道理。并且,从扁鹊在月余时间,不管蔡桓公的态度怎样,几次来提醒蔡桓公的病情,劝戒他及时治病,足见其医德的高尚。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纪昌学射、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以请学生回顾一下学过哪些寓言故事,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有条件,可查阅有关纪昌、扁鹊的资料。

2.两则寓言故事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好学的纪昌,堪称名师的飞卫,医术高超的扁鹊,固执己见的蔡桓公;且人物对话较多,因而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寓言的寓意。

3.在熟读课文之后,可请学生提出自己想要跟大家讨论的问题,梳理提出的问题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读书、思考,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1)纪昌学射箭,为什么花那么大功夫练习眼力?

(2)蔡桓公明知扁鹊是名医,为什么对他的话不相信?

(3)扁鹊为什么跑到秦国去了?

(4)寓言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例如:针对“纪昌学射箭,为什么花那么大功夫练眼力”这个问题,可组织这样的教学: 师:从哪儿看出纪昌花大功夫练眼力?看准目标不眨眼和把小目标看大与射箭百发百中有什么关系呢?

师:练眼力可以说是射箭的基本功。学射箭如此,学其他技能也要练基本功吗?你能否举例谈一谈,比如游泳、骑车、使用电脑„„

师:纪昌成为神射手,除了基本功扎实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原因?

4.结合句子体会人物的想法,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扁鹊和蔡桓公的想法。蔡桓公不相信扁鹊的话,扁鹊为什么还要三番五次去说?蔡桓公浑身疼痛后,派人去请扁鹊,他又是怎么想的?扁鹊没被请来,蔡桓公会怎么想?体会扁鹊和蔡桓公的想法,对理解寓意会大有帮助。

5.加强朗读指导和评价,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形象。比如纪昌练眼力时的动作,要读出寓言夸张的描写──“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比如扁鹊的机警──看到大王生气,他“连忙退了出来”,看到蔡桓公病重,“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知道蔡桓公会找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这些句子,只有读出来,人物形象才会鲜活起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6.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纪昌学射的成功固然是因为他有扎实的基本功,但也与他学习的态度、恒心、毅力和老师指导有方分不开;再如,学生对蔡桓公的评价,也应见仁见智。可以谴责蔡桓公自以为是,可以给他讲病须及早医治,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别人的忠告、接受别人正确意见,防微杜渐的道理,还可以指出蔡桓公左右之人的阿谀奉承,不加劝谏等。

7.可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的经典寓言故事。

四、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你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相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

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3)有感情朗读。

小结:看来,学习本领和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2、3自然段。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妻、虱。

2.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刺”左半部是“朿”不是“束”。

2 桂林山水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 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于是很自然地产生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欲望。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

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作者并不先直接写漓江的水,而是从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娓娓道来,后用一个“却”字转折,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出漓江之水是多么的迷人!接着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用“感觉不到流动”突现“静”;用“能看见江底的沙石”体现“清”;用“一块无瑕的翡翠”形容绿,而后以自己坐在木船上的感觉,再现漓江之水的风姿。

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手法写桂林的山,先以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来衬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别具一格。随之写其奇、秀、险的特点。其中运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形容,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

文章的末段描绘了山和水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加上空中的云雾,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点缀其间,交织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二是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无瑕的翡翠”是说十分纯洁,没有任何斑点的绿色宝石。为什么把漓江水比作是“无瑕的翡翠”呢?这是因为漓江水深、水清,水深使水面呈现绿色,加上两岸青山的映衬,更是一种深绿的颜色。由于水清、水绿,映入作者眼帘的漓江水似乎是一块纯粹的碧玉。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赞美与珍爱之情。

②„„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这句话写出了桂林一带的山别具一格,山与山之间是各不相连,自成一峰,给人的感觉是拔地而起,正如文中以新生的竹笋为喻,好像是从地下突然冒出来的感觉。山的形状各异,像„„像„„,无法说尽,因而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作概括,恰到好处。

(2)对词语的理解。

兀立:高耸直立,形容山势的险峻。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的重叠。

连绵不断:指山脉河流连接不断。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三、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课始,可通过情景渲染导入课文,如通过图片、录像、教师的导语,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接着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指名分段朗读、引读、看画面配音朗读,对课文作整体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调。

3.整体感知课文后,进入分段研读阶段。研读的重点是: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在思考此问题的同时,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研读第二自然段时,重点让学生思考:

(1)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

(2)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始写大海和西湖?这样写能让你产生什么感觉? (这些问题也可由学生质疑问难产生)

师生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对话时,结合理解相关词句,如“无瑕的翡翠”。同时再次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第三自然段可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从对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交流各自的感受,结合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和作用;图文结合理解“屏障、兀立、嶙峋”等词语的意思,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具体的描述。

上述两个自然段的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引读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如,师:“漓江的水真静啊”,生:“静得„„”进而感悟作者是如何运用多彩的语言和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景物写具体的。

最后一自然段可以通过配音朗读等形式加深理解,读后说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的意思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想象桂林山水的美,并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对笔画较多、字形结构复杂的生字,如,“澜、瑕”等要让学生在看清字形的基础上认真书写;本文的词汇丰富,句子优美,除了在阅读过程中结合上下文加以理解外,还要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如对词语的归类;提供一个新的语段,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迁移运用这些词语;用几个词语连缀成几句话,如用“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形态万千、连绵不断”等词语写一段话;还可以仿照例句写话,如仿照“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的句式练习写话。

5.把指导背诵与理清文章的结构联系起来。可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并列出写作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练习背诵。

6.“阅读链接”与课文有着紧密联系。可让学生自己阅读。读后说说,这首诗写出了漓江的哪些特点,哪些句子写得最动人等等,让学生懂得可以用多种形式来描绘同一景物的特点。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这首诗的内容,进行再创造,也写一首诗描写漓江的水,或桂林的山,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相关链接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桂林一带,奇峰突起,怪石峥嵘,江流弯转,岩洞幽深,其岩溶奇观为世所罕见,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由于石灰岩地形发育,加上地下水的溶蚀,使桂林诸山平地拔起,奇峰罗列,犹如竹笋、翠屏、巨象、骆驼等,形象万千,景色秀丽,尤以象鼻山最为酷肖。桂林山多岩洞,洞内由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组成各种景物,奇状异态。漓江是桂林的主要河流,与西来的阳江汇合,

流水清澈,游鱼可数,像玉带般旋绕城区。桂林之阳朔沿江一带,群山峭拔,绿水迂回,景色清幽,构成长达百里的美丽图画。

桂林不但风景秀丽,而且名胜古迹众多。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为桂林山水写下了赞美之词,留下两千多件石刻题记,使桂林的山水同时成为珍贵的文物宝库。

5年级上册

6 梅花魂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为人们所赞颂,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梅花年年开,“我”的记忆之门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开,而这梅花引发的回忆都跟外祖父有关。

梅花与外祖父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外祖父爱梅花,在他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另外,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也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有的直接表达这种感情,如,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有的间接地表达这种感情,如,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2.词句解析。

(1)对课题、句子的理解。

①梅花魂。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梅花魂》。这里的“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②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的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那思乡的心弦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

③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这一大段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这里不乏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秉性”是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2)对词语的理解。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形容花耐寒而艳丽。幽芳,形容香味清淡而芬芳。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颇:很。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

古玩: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

不甚在意:不太在意。

玷污:弄脏。

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

大抵:大多;大都。

愈„„愈„„:表示程度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加深,相当于“越„„越„„”。

骨气:坚强不屈的气节。

折节:屈服。

无所谓:谈不上,说不上。

隆冬:冬季最冷的时候;深冬。

眷恋:怀念,留恋。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三、教学目标

1.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读一读,对梅花的品格有所了解,以便理解外祖父对梅花的感情。

2.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首先,在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使学生对文章有个初步的、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个初步的体会。

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外祖父思恋祖国的感情”这个问题,深入读书,交流讨论。交流中,既要点拨学生注意到伯父的三次落泪、因为墨梅图发脾气、送“我”墨梅图和梅花图案的手绢等具体的事,也要引导学生留意容易忽视的地方。如,外祖

父教“我”读诗,目的是使“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因为,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借读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再如,对外祖父动作的细节描写──“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从外祖父动作中可以看出,梅花,在他眼里,不仅仅是梅花,而且是祖国的象征,值得他用全身心去爱。“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临别送给亲人的礼物,外祖父选择了墨梅图,更可见梅花在他心中的分量,梅花上面有他无法割舍的情愫。

在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读好有关的段落。在读书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从具体语句中,就可以对怎样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所领悟。

3.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如,“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外祖父那么喜欢梅花图,为什么送给了“我”?为什么送给“我”绣梅花的手绢?„„解决疑问的过程,也是深入理解、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过程。

4.本课语句含蓄,感情深沉,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尤其要注意读好外祖父的话。外祖父的话语不多,一次是生气地训斥女儿;一次是跟不谙世事的外孙女赞梅花。读的时候要注意,训斥中表达的是对梅花图的疼惜,赞誉时坦露的是自己的心迹,只有用心感悟,才会读好这些句子。

5.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分外”的“分”读fèn,“抹净”的“抹”读mā,“低头折节”的“折”读zhé。“幽”的笔顺是竖、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竖折、竖。“甚”的最后一笔是竖折。“衰”字写的时候要与“哀”加以区别。

6.课文中引用的一些唐诗、宋词,有的表现了思乡之情,有的表现了浓重的愁绪。教学时,只要让学生大体理解即可,不必作过多讲解。如果学生有兴趣,可把原诗词抄录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故乡》可以进行拓展阅读。

四、教学案例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师:作者离开外祖父的时候,是多大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当时她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我是从图中看出来的。

生:顶多五六岁。因为文中说她五岁时,弄脏了外祖父的画,这之后,才有妈妈对她说要回国的事。

生:我从“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也看出作者当时是个很小的孩子。

师:看来,关于外公的记忆,都是作者幼年时期的记忆了。一个孩子,虽然记住了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在作者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你能从文中找到她的疑问吗?

生:她不懂,外祖父为什么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时,会落泪。

生:她不懂,为什么摆弄古玩外祖父不在意,弄脏外祖父的墨梅图他就大发脾气。 生:她不懂,为什么外祖父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生:她不懂,为什么在她回国时外祖父把最珍惜的墨梅图送给她。

生:她不懂,外祖父讲的话的真正意思。

生:她不懂,外祖父送她们母女时为什么好像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生:她应该还不懂,外祖父的手绢上怎么也绣着梅花。

„„

师:小小的单纯的不谙世事的孩子,怎么能读得懂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呢!岁月带走了这个漂泊异国的老人,也使当年的小女孩长大了,成熟了。回想起记忆中的这一幕幕往事,成年的她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你透过作者深情的回忆,读懂老人的心了吗?

生:作者明白了老人的心,从课文的最后一段能看出来。

师:请你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生:(读最后一段)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这不仅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师:终于懂了的时候,老人早已不在了„„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

师:终于读懂了,可是读懂的是怎样让人心痛的感情啊!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一段。 师:那么,从当年这一件件读不懂的事情中,怎么就看到了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呢?请你细细读文体会,我们一会儿进行交流。

生:我注意到了外祖父读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作者在外地,九九重阳节时也不能回家,所以加倍思念自己的兄弟。而外祖父的情况跟王维差不多,他永远都回不了祖国,更见不到思念的亲人,这个诗句正好勾起了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所以就落泪了。“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样的诗句,有“归”有“愁”,每句诗同样也会让外祖父想到自己归不了故乡,所以满腔的乡愁使他禁不住就落泪了。

师:诗句里是不绝的乡思,无边的愁绪,读诗的人何尝不是这样!你体会得多深刻! 生:我从外祖父的另外两次哭中也看到了他眷恋祖国的心。当得知可以回祖国,而自己却不能回祖国时,他放声地哭了起来,并且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面前。看来,他是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这正说明他多么想和孩子们一起回到祖国去啊!当送孩子们上船时,他坚持送到船上,并且泪眼蒙眬,一方面是舍不得孩子们走,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多想跟着走啊!

生:我从墨梅图这件事中感受到,祖父是怎样的思念祖国,热爱祖国。他的墨梅图,家人碰都碰不得,小孩子不小心弄脏了,不仅拉下脸来,还训斥孩子的妈妈。他轻轻地刮去污迹,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不容有一点玷污。并不是墨梅图价值连城,而是外祖父认为梅花是祖国最有名的花,梅花跟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爱墨梅图,爱梅花,就是爱祖国呀!

师:关于为什么爱梅花,外祖父还有一段话,谁来读一读?(多媒体出示这段话) 生:读“这梅花,是我们„„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师:我们刚才说了,这段话是对不懂事的孩子说的,明知道孩子听不懂,却这样认认真真地说,难道仅仅是对孩子说的吗?请你再读一读,想想外祖父这段话说了几层意思,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他说了三层意思,开始他赞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着他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他想说的是,一个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生:我体会到,外祖父对作者这样说,是要她也成为有梅花精神的人。

生:我感觉到,外祖父这段话,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他漂泊海外,却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本性,依然那么热爱祖国,其实,他就是一个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师: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从对梅花的喜爱中,我们看到的是外祖父不变的中国心!

15 落花生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精读课文《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希望,他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并用行动实现了这一心愿,成为优秀的作家。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可以分成以下三段理解,第一段(第1自然段),先写种花生、收花生;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

了准备;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爸爸对于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如果学生把二、三两段合并成一段理解也可以。文章在表达上颇具匠心:详略分明,以物喻人,同时言辞朴实无华。尽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和深奥的说法,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教材中配有插图一幅,画的是在一个天色不太好的夜晚,全家人聚在后院茅亭里过花生节的情景。桌上摆满了花生做的各种食品,难得回来的父亲正在和颜悦色地对孩子们说着什么。从画面上看,作者“我”还很小,只有七八岁,可父亲关于花生的一番议论,却深深印在了姐弟们的心里。由此,再次印证了一个人从小受到严格的、积极的教育的重要。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是父亲对花生的第一次议论。“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不过父亲只提出对桃子、石榴、苹果的客观印象,只是从外表方面将两者做了比较,并没有对其作评价,教学中不要把桃子、石榴、苹果推到另一个极端,作为反面例子来对待。在领会了课文的主旨之后,可以允许学生对事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②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这句话,从表面看很简单,但联系上文,学生会产生疑问:“要像花生”?那像“桃子、石榴、苹果”岂不更好?学生容易把两者对立起来。的确,桃子、石榴、苹果并非只有让人产生爱慕之心的外表,而实际没有什么用。以现代人的观点看,既外表好看,又有用,当然

更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当然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教学这句话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

③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受到的感悟。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并非针对桃子、石榴、苹果等);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2)对词语的理解。

开辟:开拓发展。课文中指把原来荒着的地,开垦出来。

翻地:用工具把土翻松。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农作物成熟时,收取果实。也用来比喻心得、战果,课文中指前者。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榨:翘舌音zhà,第四声。用力压出物体里的汁液。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

二、教材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知道落花生名字的来历。

2.本文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教师要注意先把花生的品格(好处),特别是爸爸所指出的“最可贵”的那一点理解到位,然后再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作者赞扬落花生的默默奉献精神,并没有要以此贬低苹果、桃子、石榴的意思。文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只是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非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亲那段话的本意。

深入学习时,重点应放在理解爸爸说的“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体会做人的道理。学习落花生内在秀美、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在讨论外表好看和不好看与有用和没有用的关系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教师只需在关键之处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即可。需要否定的只是那种外表好看、只讲体面,但实际没有什么用的人。

3.文章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时应突出这一特点。在充分接触文本后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讨论:作者借落花生比喻做怎样的人?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作奉献?通过联系实际,能认识到自己身边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作贡献的普通劳动者,就像落花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许并不令人羡

慕,他们的劳动成果也许并不引人注目,但他们切切实实在为大家服务,例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他们是有用的,是值得我们敬重的。我们学习落花生,不仅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但实际有用的人,而且自己也要甘愿像落花生那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

4.课文在材料的安排上很有特色。全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课文却只用了“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几个词一笔带过,而过花生节,只是一个晚上的事,但在课文中却占了很大的篇幅。那天晚上一家人边吃花生、便议论花生,可文章一字未提用花生做成的食品味道怎样,他们又是怎样吃的,只是在文章最后提了一句“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好处?可以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对文章的主次,详略有具体的感受,懂得文章主次、详略,是从中心思想的表达需要出发,进行剪裁的。体会恰当安排详略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5.本文第10自然段是要求背诵的。课文不长,语句连接十分简洁顺畅,内容又有一定的情节性。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在熟读的基础上多背诵几段;但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只要求他们背诵规定的段落。

6.“居然”一词要求造句,在指导造句时,应先请学生体会课文中使用“居然”一词的具体语境:“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收获时大家那种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种是种了,但对能否有收获没有把握。过了几个月却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理解了“居然”的基本用法之后,可让学生练习口头造句,提醒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在“居然”之前应对原本的想法(出乎意料的基础)做简要介绍,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一类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句子来。

四、教学案例

片断一:

课的引入

(1)猜谜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猜出这是什么?(生猜)

对,是落花生。(出示落花生的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 (2)简介落花生引入。

师:同学们,课前你们已经查阅了有关花生的资料,请互相交流一下对花生生长的特点和用处的了解吧。(自由交流,展示真实的学习起点)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可不是一篇只是介绍花生的文章,它是著名作家许地山先生写的。他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3)开门见山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落花生(可制做一张用落花生做背景,写有课题和作者姓名的幻灯片),文章的作者是──(师指幻灯片,请学生齐读)。关于本文作者许地山,文后有一个介绍。请大家读一读“资料袋”,准备说说从“资料袋”里,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还有什么想问的吗?(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资料)

片断二:

重点段的教学(品花生、议花生)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第三段。

讨论:姐弟们说到了花生的哪些好处?先口头说,互相补充,然后各自尝试列出最主要的词语,再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姐弟说:味美可以榨油便宜大家都喜欢吃

(2)分角色朗读第三段,思考:父亲怎样议花生?

讨论:“父亲说:„„”你觉得哪些是重点词语?师生共同讨论后板书:最可贵矮矮地长在地上果实埋在地里必须

师小结: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却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花生虽然没有像桃子、石榴、苹果惹人喜爱的外表,但它一样结果,而且将成熟的果实埋在土里,一点不张扬,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3)深入领会: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

希望孩子们能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却很有用。课文从议花生讲到做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

(4)讨论: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①读父亲的话。

②填空,体会父亲话的含义。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____________:它的果实____________,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____________的果实____________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____________。你们看它____________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____________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____________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

人要做____________,不要做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③说说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

(5)根据填空提示,背诵课文第10自然段。(有可能的话,建议两个重点句也让学生背一背)

(6)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

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如,貌不惊人的铅笔、橡皮;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邮递员„„)然后结合课后的“小练笔”写一写。

片断三:

课堂小练笔的题目设计

(1)直抒胸怀。赞美你,____________(赞美周围像花生那样的人)

(2)借物喻人。____________颂(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不畏严寒的青松;默默无闻的小草)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以下句子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

①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是提领全文的关键句。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他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就会迎刃而解。

“了不起的父与子”要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

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不停地挖掘。人们劝阻他,“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他便埋头接着挖。”“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

②“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

(2)对词语的理解。

昔日:指往日,从前。

废墟:城市或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疾步:快步行走。

绝望:毫无希望。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开辟:开发、开垦,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本课是打开的意思。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如有条件,可让学生查阅有关1989年、1994年美国大地震的资料。

2.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借助工具书特别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在思考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和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深入阅读时,要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深究为什么说是“了不起的父与子”。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体会,一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如,孩子们所处的环境如何恐惧;7岁的阿曼达怎样鼓励同伴。二是要引导学生体验,如,父亲当初“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悲伤与绝望,接下来的坚定与决不放弃,儿子生还后的无比幸福喜悦。三是要加强朗读训练,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课文,朗读中语调宜轻缓,以表现他的绝望与悲伤。“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语气应非常坚定。发现儿子后父子的对话,语气应是兴奋的,表现他们劫后重逢的喜悦与幸福。

4.要抓住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在阅读中学习表达。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8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这段话不是直接写38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5.在品读文本、体验文本的基础上,可适当开展拓展活动。如,编排课本剧,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内化语言,一方面可以营造父母与孩子同读共议的环境氛围;采用读一篇带一篇的方式,读其他表现父爱或母爱的文章,等等。

四、教学案例

(设计意图:凸现课文的思想感情、主人公的精神面貌。)

片段一:

理解内容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边读边想,再讨论讨论,猜一猜,今天老师要给大家提哪些问题?先提示一下,我一共要提三个问题。讨论时要注意: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题,我们该怎样回答?(学生小声读书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指导读书、参与讨论。)

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嗬!这么肯定!也就是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请你说说。

生:本文主要写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我很欣赏你用的一个词,奋不顾身。你觉得你说的准确吗?能重新再说说吗? 生:能!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好!但是,你提的不是我要问的。

生: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师:哦,提了这么个问题。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就是他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了,因为前边说了,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是死的是活的,他都要见到儿子。

师:你已经非常准确又很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从父亲的内心世界出发,抓住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请坐!问得好,回答也好!可惜的是,不是我要提的问题。谁再来说?

生:课文第二十二自然段:“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要颤抖地说?应该高兴才对。

师:你在提问时把课文读得很好。那你说为什么?

生:我想他还是有点担心。

师:是的。

生:我想他挖了很长时间很累了。

师:有这个原因。挖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睡,能不累吗?累的时候声音是有点颤抖。

生:我想他是激动的。挖了38小时才找到自己的儿子,他一定很激动。

师:这位同学的心地很善良,而且能够以一个父亲的心设身处地地看待这个问题。因此,你说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把这三个同学说的合起来就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面对提问题的学生)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问题提得很好,激发了大家的思维。遗憾的是,这不是老师想提的问题。

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作为奖励,请你把“了不起”三个字写到黑板上,写在“地震中”下面。谁能回答,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儿?

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儿子;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想着自己的同学,想先救自己的同学。

师:回答的简明扼要!这样的父与子是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

生:是!

师:“地震中的父与子”能不能换成“了不起的父与子”?

片段二:

体味情感

师: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很不错,帮助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基本上读懂了课文。现在大家听听我要提的问题。课文当中有一段写人们认为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度而精神失常了。找到那一段没有?

生:找到了。(生读课文)

师:(板书:失常?)我要提的问题就在这儿。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学生纷纷举手)别忙。请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请找到相关的事实依据;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的精神不失常,也找到相关的例证。待会儿说出你的理由。开始吧。

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的同学有六个。其他人都认为父亲的精神没有失常。学生读书、勾画,各自找出“失常”与“不失常”的依据。然后分正方(失常组)反方(不失常组)展开辩论。

正方同学找到了三个理由,一是两眼直直,二是只有一个念头,三是挖了38小时。围绕三个理由,双方发表自己的观点。

然后老师小结:我有一个观点,不知同学们是否同意。如果不同意,咱们下课接着辩。我认为,这位父亲的精神是失常了,但也不失常。(深情地)孩子们!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再加10个小时就是两天两夜,想想看,这是多么的惊人!因此,我还是同意那位同学的观点:说他失常吗?确实失常,他失去了和一般的正常人一样的举动。说他不失常吗?的确不失常。因为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所以,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救我的儿子!我要救那些和我的儿子一样压在废墟底下的可怜的孩子们!他们在等着我!所以,他失常,但失常得伟大;他不失常,不失常得惊人!这就是爱,伟大的父爱!(板书:爱)同意吗?

生:(肃然)同意。

朗读练习

师:老师的第二个问题要出来了。和以前我们学过的课文相比,这篇文章的标点符号有什么特别之处?请大家看书,找找,看看,想想。一定要注意特别之处。

生:(读书思考了1分多钟)感叹号。

师:我数了一下,一共有15个。现在,请各小组做两件事:1.看看这些叹号大都集中在哪儿?2.这些叹号表达了什么感情?然后,你想想怎样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小组学习,教师参与)

师:我看了,同学们找得很准。课文中叹号大都集中在对话之中。看来咱们之间真的心灵沟通了。

投影出示课文以下4个片段,指导、训练朗读──

1.“在混乱中„„向那片废墟走去。”

2.“阿曼达!我的儿子!”

3.“爸爸,真的是你吗„„和我在一起!”

4.“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片段四:

拓展教学

师:我要提的第二个问题解决完了。下面我要说第三个问题了。我们每个人读这篇课文的时候都会深受感动。感动就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你们猜一猜,老师读完这篇课文以后,会想些什么呢?或者说想到了什么?

引出拓展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古诗《游子吟》和老师自己写的短文《娘》(略)。阅读过程中教师点拨:阿曼达父亲的爱是一种强烈的爱,是外显的爱;《背影》中的父亲的爱、《游子吟》中母亲的爱是饱含深情的爱,无微不至的爱。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交流生活中父、母亲所做的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又饱含父爱、母爱真情的事。先小组、再全班交流,并布置学生在课外写下来。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课后习题以及教参完整答案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下册精读课文课后习题(修改).doc 六年级上册精读课文课后习题 班级:六( )班 姓名: 1.山中访友 1.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上站了几百年了 吧? 答: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 且也突 ...

  • [教参推荐]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五单元归类复习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资料 一.分为"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个板块 二."写错别字的成因":(1 (2 (3 )(2)多竖少竖,如,候.侯:(3 (4 (5 三. 尽管在<荀子> <韩非子> 四. ...

  • 四下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 29.寓言两则 (一).教学内容: 29.寓言两则,课本页码139-143页,教参页码3-9页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人教四下[永生的眼睛]说课稿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说课稿 [说教材]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用了大量篇幅来描写人物的语言,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体会,特别是父亲的两段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应引导学生反复研读有关语句和段落,透过字面体会人物的情感,并 ...

  • 小学语文四年级略读课文语用点的选择与教学
  • 小学语文四年级略读课文语用点的选择与教学 半山实验小学 周德颖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下册课文共64篇,其中略读课文18篇,占28%:四年级上下册课文共64篇,其中略读课文29篇,占45%.从数据中显而易见,略读课文的比重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 叶圣陶说过:&quo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评课记录
  • <草船借箭>评课记录 今天,我听了周霞霞老师上的<草船借箭>,感触很多.<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讲的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巧妙地取得了胜利.在事实面前,周瑜不得不敬佩诸葛亮的才能,并自叹不如.课文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才能和广阔的胸怀. 这堂 ...

  • 单元整合(四下)第三单元
  •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四年级下册第三组"大自然的启示"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语文>>教师中心>>人教网研>>"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网络实践 ...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小学语文如何开展单元主题备课的思考
  • 小学语文如何开展单元主题备课的思考 邓小冬 单元主题备课模式是站在大语文观下的一种备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从整体上把握单元学习的要求,把单元相关内容进行开发和重组,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积累并进行实践活动,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这也正是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