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最被低估的皇帝

  说起汉宣帝,如果不是对西汉历史了解的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位帝王。在西汉的皇帝里,最著名的是汉高祖刘邦和汉武帝刘彻,汉文帝和汉景帝也因开创的文景之治而为人们所知,甚至连因为昭君出塞而著名的汉元帝和因宠幸赵飞燕而闻名的汉成帝在民间的名气也比汉宣帝的名气大。

  汉宣帝登上皇位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汉武帝末年爆发了震惊京师的巫蛊事件,使得当时的太子刘据一家被杀,只有刚出世不久的刘病已因流落到朝廷的监狱里,由于得到丙吉的力保才得以幸免。

  汉武帝过世之后,汉昭帝继位,昭帝年纪虽然很小,但非常聪明,从所处理的几件事情表现出了和年龄不相称的政治才能,很具有明君的潜质,然而可能是因为昭帝是在武帝六十多岁才生的,从小身体不好,没多久就病逝了。

  而此后霍光等大臣拥立的昌邑王十分荒唐,没多久就被废掉了。

  这时候,霍光等大臣遇到了难题,西汉王朝面临着找不到合适继承人的危机,汉昭帝没有儿子,而汉武帝其他几个儿子都不大适合做天子。

  由于有了昌邑王的例子,大臣们对于拥立皇帝十分谨慎,在得知武帝流落在民间的曾孙刘病已好学多才,操行节俭,慈仁爱人之后,决定拥立这位在民间成长的皇曾孙为天子。

  这是中国历代帝王登基中最为戏剧性的一幕,也使得刘病已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那个喜欢游侠,斗鸡走马的平民少年,一夜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一年宣帝十八岁。

  在对外关系上,汉宣帝时候更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在西域,汉宣帝派往西域的郑吉率兵大破车师,并受降匈奴日逐王,威震西域诸国。

  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汉宣帝于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在西域建立管理机构――西域都护府,派郑吉为首任都尉,这是中央首次正式把西域纳入版图,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北边,受远嫁乌孙的公主求救,汉宣帝发兵十五万北击匈奴,匈奴单于不敢迎战,各部均北迁,汉军收获不大,但是常惠率领的西域联军东出天山,斩首匈奴三万九千,加上不久的大雪,匈奴人死伤无数,又被周边别的部落攻击,日益衰落,不久后内乱不止,五个单于并立,经过混战厮杀后,剩下两个单于,呼韩邪单于决定向汉称臣,永做汉朝的外藩。

  当汉宣帝登临渭桥迎接入朝的匈奴呼韩邪单于的时候,汉匈双方的臣民都高呼万岁。

  这注定是永载史册的一刻,汉武帝所做的一切在此刻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武帝终其一生未能实现的愿望终于在他这位散落民间的曾孙统治时期变成了现实。

  而在其他边境地区,汉宣帝的开明统治稳定了武帝时候征服的那些郡县,汉朝的疆域在汉宣帝的时候达到最大。

  综合国内国外的形势来看,汉宣帝统治的二十五年应该是西汉最为鼎盛的时期。

  武帝时候,虽然国威大盛,四夷震恐,但是匈奴始终没有臣服,且由于征战多年,百姓生活很艰苦;文景之治的时候,虽说国内太平,而当时匈奴正盛,屡屡寇边,而且此时帝国刚起步,国家恢复时期,从富裕程度来看,应该不如宣帝时期。

  汉宣帝在周边少数民族中的地位是相当崇高的,尤其是在匈奴里面,匈奴人对于汉宣帝充满了万分的感激,认为汉宣帝在匈奴内忧外患最严重,即将倾覆的时候给予了帮助和怜悯,允许匈奴到漠南放牧,拯救了危亡的匈奴民族。

  在王莽代汉的时候,匈奴单于仍念及汉宣帝的大恩说汉宣帝曾哀怜其祖呼韩邪单于,对匈奴有大恩,当然不能背叛他,而当今在汉的王莽不是汉宣帝子孙,怎么能称天子?匈奴单于不说汉朝的皇帝是高祖子孙或者是武帝子孙而说是宣帝子孙,由此可见宣帝在匈奴民族中崇高的地位,在呼韩邪单于称臣以后一直到王莽代汉几十年的时间内边境太平边域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这个处理应该是相当明智的,避免了匈奴人继续侵扰的威胁,又避免了草原上另一个强大的民族政权的出现。因此西汉最后的这几十年,并没有什么外患,这在中国历史上的大朝代中是很少见,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史学家班固对汉宣帝的评价很高,孝先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藩。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汉宣帝是西汉四个有庙号的皇帝之一,与汉高皇帝、汉太宗文帝、汉世宗武帝并称,同为西汉最有作为的君主。

  然而从知名度来看,汉宣帝明显不如前面这三位著名的帝王,汉高祖和汉武帝就不用说了,提起他们的事迹,像高祖斩白蛇起,约法三章,大风起舞,汉武独尊儒术,反击匈奴,开通西域,人们大多能如数家珍地说出,汉文帝则因文景之治而以明君仁君的名声永载史册,唯独汉宣帝鲜有事迹被广泛流传。而这颗“明珠”也就因此蒙尘。

  (吴是非编辑)

  说起汉宣帝,如果不是对西汉历史了解的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位帝王。在西汉的皇帝里,最著名的是汉高祖刘邦和汉武帝刘彻,汉文帝和汉景帝也因开创的文景之治而为人们所知,甚至连因为昭君出塞而著名的汉元帝和因宠幸赵飞燕而闻名的汉成帝在民间的名气也比汉宣帝的名气大。

  汉宣帝登上皇位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汉武帝末年爆发了震惊京师的巫蛊事件,使得当时的太子刘据一家被杀,只有刚出世不久的刘病已因流落到朝廷的监狱里,由于得到丙吉的力保才得以幸免。

  汉武帝过世之后,汉昭帝继位,昭帝年纪虽然很小,但非常聪明,从所处理的几件事情表现出了和年龄不相称的政治才能,很具有明君的潜质,然而可能是因为昭帝是在武帝六十多岁才生的,从小身体不好,没多久就病逝了。

  而此后霍光等大臣拥立的昌邑王十分荒唐,没多久就被废掉了。

  这时候,霍光等大臣遇到了难题,西汉王朝面临着找不到合适继承人的危机,汉昭帝没有儿子,而汉武帝其他几个儿子都不大适合做天子。

  由于有了昌邑王的例子,大臣们对于拥立皇帝十分谨慎,在得知武帝流落在民间的曾孙刘病已好学多才,操行节俭,慈仁爱人之后,决定拥立这位在民间成长的皇曾孙为天子。

  这是中国历代帝王登基中最为戏剧性的一幕,也使得刘病已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那个喜欢游侠,斗鸡走马的平民少年,一夜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一年宣帝十八岁。

  在对外关系上,汉宣帝时候更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在西域,汉宣帝派往西域的郑吉率兵大破车师,并受降匈奴日逐王,威震西域诸国。

  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汉宣帝于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在西域建立管理机构――西域都护府,派郑吉为首任都尉,这是中央首次正式把西域纳入版图,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北边,受远嫁乌孙的公主求救,汉宣帝发兵十五万北击匈奴,匈奴单于不敢迎战,各部均北迁,汉军收获不大,但是常惠率领的西域联军东出天山,斩首匈奴三万九千,加上不久的大雪,匈奴人死伤无数,又被周边别的部落攻击,日益衰落,不久后内乱不止,五个单于并立,经过混战厮杀后,剩下两个单于,呼韩邪单于决定向汉称臣,永做汉朝的外藩。

  当汉宣帝登临渭桥迎接入朝的匈奴呼韩邪单于的时候,汉匈双方的臣民都高呼万岁。

  这注定是永载史册的一刻,汉武帝所做的一切在此刻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武帝终其一生未能实现的愿望终于在他这位散落民间的曾孙统治时期变成了现实。

  而在其他边境地区,汉宣帝的开明统治稳定了武帝时候征服的那些郡县,汉朝的疆域在汉宣帝的时候达到最大。

  综合国内国外的形势来看,汉宣帝统治的二十五年应该是西汉最为鼎盛的时期。

  武帝时候,虽然国威大盛,四夷震恐,但是匈奴始终没有臣服,且由于征战多年,百姓生活很艰苦;文景之治的时候,虽说国内太平,而当时匈奴正盛,屡屡寇边,而且此时帝国刚起步,国家恢复时期,从富裕程度来看,应该不如宣帝时期。

  汉宣帝在周边少数民族中的地位是相当崇高的,尤其是在匈奴里面,匈奴人对于汉宣帝充满了万分的感激,认为汉宣帝在匈奴内忧外患最严重,即将倾覆的时候给予了帮助和怜悯,允许匈奴到漠南放牧,拯救了危亡的匈奴民族。

  在王莽代汉的时候,匈奴单于仍念及汉宣帝的大恩说汉宣帝曾哀怜其祖呼韩邪单于,对匈奴有大恩,当然不能背叛他,而当今在汉的王莽不是汉宣帝子孙,怎么能称天子?匈奴单于不说汉朝的皇帝是高祖子孙或者是武帝子孙而说是宣帝子孙,由此可见宣帝在匈奴民族中崇高的地位,在呼韩邪单于称臣以后一直到王莽代汉几十年的时间内边境太平边域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这个处理应该是相当明智的,避免了匈奴人继续侵扰的威胁,又避免了草原上另一个强大的民族政权的出现。因此西汉最后的这几十年,并没有什么外患,这在中国历史上的大朝代中是很少见,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史学家班固对汉宣帝的评价很高,孝先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藩。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汉宣帝是西汉四个有庙号的皇帝之一,与汉高皇帝、汉太宗文帝、汉世宗武帝并称,同为西汉最有作为的君主。

  然而从知名度来看,汉宣帝明显不如前面这三位著名的帝王,汉高祖和汉武帝就不用说了,提起他们的事迹,像高祖斩白蛇起,约法三章,大风起舞,汉武独尊儒术,反击匈奴,开通西域,人们大多能如数家珍地说出,汉文帝则因文景之治而以明君仁君的名声永载史册,唯独汉宣帝鲜有事迹被广泛流传。而这颗“明珠”也就因此蒙尘。

  (吴是非编辑)


相关内容

  • 汉代文学(概说)
  • 汉代文学(文学品种增多) 1. 诗歌: 四言诗.骚体.乐府.文人五言诗.七言萌芽 2. 赋:一代之文学(主要体现在品种的更新上) 3. 散文:样式多(政论.哲理),史传散文.书信体散文(丰富.优秀).杂史杂传(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小说,有虚构成分) 精品:史记,乐府,文人五言(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 ...

  • 汉朝历代皇帝简介
  • 汉朝历代皇帝简介 西汉王朝: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中阳里人,汉族,字季,原为地痞无赖,后买官当上泗水亭长.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后趁关中兵少趁虚入.数败于项羽,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 ...

  • 汉朝历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一览表
  • 汉朝历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一览表 分享到: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长陵 . 汉孝惠皇帝刘盈安陵 .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霸陵.汉孝景皇帝刘启阳陵 .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茂陵.汉孝昭皇帝刘弗陵平陵.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杜陵.汉高宗(后除庙号)孝元皇帝刘奭(shì)渭陵 .汉统宗(后除庙号)孝成皇帝刘骜延陵. 汉孝 ...

  • 刘邦为汉朝开国皇帝
  • 中文名: 刘邦 别名: 刘季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沛郡丰邑中阳里 前256年冬月二十四(12月28出生日期: 日) 逝世日期:高祖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职业: 信仰: 主要成就: 代表作品: 在位时间: 汉王.皇帝 祠黄帝,祭蚩尤於沛庭 建立汉朝 <大风歌>.<鸿鹄歌> 公 ...

  • 历史上哪个朝代好皇帝最多?唯有这个朝代有"三祖五宗"个个英明
  •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的朝代和无数的邦国,光统一性的王朝就有十多个,那么历史上哪个朝代中好皇帝最多呢?思来想去还得说是汉朝,因为唯有这个朝代有"三祖五宗",个个都是有口皆碑的好皇帝. 作为一个历史名词,"三祖五宗"指的是西汉.东汉和蜀汉的八位汉朝皇帝,其中& ...

  • 7汉朝皇帝列表
  • 汉朝皇帝列表 庙号:庙号,专用名词.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 ...

  • 引用 信仰与中国文化的特性
  • 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有同样的问题.它没有单一的神,带有泛自然的倾向.道教的信仰层面其实也不是很坚牢.佛教是外来宗教,传入中国后它走了两条路:一是往人文知识分子层面走,成为禅宗.如果仔细分析禅宗,会发现它显现的信仰因素也不是很坚牢,特别是禅宗的一些"话头",如问"如何是 ...

  • 为什么汉朝不直接叫刘朝,唐朝不直接叫李朝,宋朝不直接叫赵朝呢 ?
  • 亲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冷问题,就是古代那些开国皇帝成为老大之后,为什么不干脆把自己的姓氏定为国号呢?反正古代都是家天下嘛,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都是你们家的,干嘛还叫什么汉朝.唐朝.宋朝,直接刘朝.李朝.赵朝不就结了吗? 这其实说起来,也是有原因的, ...

  • 关于司马迁,那些宫刑前的事儿
  •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8:10 仗义执言,他创造了历史-- 来自拾文化 ●●●谈到宫刑,我们都会想到一个人,司马迁,那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 司马迁受刑一事,确实算个悲剧.汉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