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气保护策略

Anesthesiology:手术室肺保护性通 气策略的制定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Goldenberg医师等进行了 一项综述,概述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背景和 现状、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和手术室通气 策略的差别、手术室和围术期患者肺保护性通 气策略的制定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做 出展望。该综述于2014年7月发表于《麻醉 学》(Anesthesiology)杂志上。

目前,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显示 术中使用低潮气量(VT)通气可改善患者术后 转归。已知针对患急性肺部疾病,如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征(ARDS)、哮喘,且需要入住 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使用低VT通气 可提高存活率。尽管大量实验室和临床数据表 明,在已证实存在肺损伤的情况下,高VT通气 将导致肺部炎症加重,并降低患者存活率。但 是,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 也出现了上述类似现象,即高VT通气可导致肺 正常的患者出现肺损伤。由于低VT通气策略可 以减少医疗费用,且面向于所有麻醉医师,因 此许多研究者建议术中实施VT标准化管理。全 世界每年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的患者数量将 近2.5亿,低VT通气策略的广泛实施将引起全球 范围内临床实践的巨大变革。此外,全身麻醉 后患者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均较低,因此风险-收 益分析具有复杂性。上述方法可为低VT通气策 略的标准化管理提供证据支持,并为未来的研 究方向提供可行建议。

ICU外的肺保护性通气 已知高通气压力或高VT可导致接受机械通气患 者(患新生儿期肺疾病、慢性肺阻塞性肺疾 病、哮喘或ARDS)发生肺损伤,且可能降低患 者存活率。在上述疾病中,由于ARDS与死亡 率、医疗保健支出、幸存者的长期残疾相关, 且患ARDS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机械通气,因此 应对ARDS患者给予特别关注。

由过度机械通气引起的典型的气压性损伤会导 致气体渗漏,如气胸。尽管这在卧床患者中相 当常见,但是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后果具有 潜在危险性。此类型的肺损伤包括若干因素, 如气压性损伤、容积伤和生物伤。过去近40年 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表明高VT通气可导致更 严重的肺损伤。2000年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 验证实,低VT通气可以提高接受机械通气的 ARDS患者的存活率。该研究结果是此领域的一 个重要的里程碑,即将低VT通气作为ARDS患 者机械通气的标准治疗方案。

除外低VT通气策略,实验室的研究数据已证实 了另外一项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即维持肺容 量。这通过肺复张策略实现,并通过呼出气[呼 气末正压通气(PEEP)]维持呼吸机压力。维 持肺容量可以减少肺泡萎陷的数量,从而减少 肺内分流,并促进吸入性VT更均匀的分配。目 前尽管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与之相一致的实 验室数据,但是,肺复张和PEEP在ARDS患者 中的作用仍不明确。

健康肺保护性通气的背景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近2.5亿患者在全 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 中,相比于ARDS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 的患者占更大比例。但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并没有广泛应用于麻醉。若ICU的保护性通气策 略可以转而用于手术室,大量的患者将会从中 受益。的确,目前一项纳入400例患者的随机 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麻醉过程中采用低VT通气 策略可以改善术后转归。但是,当考虑到将 ICU的保护性通气策略用于手术室时,需权衡患 者因素,即:手术室患者的肺通常为正常肺, 而ARDS患者却相反。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56例行开腹手术的患 者,比较了标准通气管理(VT,9 mL/kg理想 体重;P

EEP,0 cm H2O)和保护性通气管理 (VT,7 mL/kg理想体重;肺复张和PEEP)。 结果显示:低VT通气和肺复张的联合使用可改 善患者中期转归,如肺不张、肺氧合作用和肺 部感染,部分有益效应可持续5 d。另外一项纳 入101例患者的双盲对照研究探讨了不同水平 VT对患者的影响。试验组接受VT的标准为:6 mL/kg预计体重,对照组接受VT的标准为:12 mL/kg预计体重。两组患者的维持肺容量较小 且无差异,标准为:PEEP,5 cm H2O。上述 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并没有使患者受益,低VT通 气反而导致术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下降和 5 d后出现进行性肺不张。综合上述两项试验, 可得出如下结论:在患者全身麻醉手术中,联 合使用肺复张法和低VT通气策略可以使患者受 益;单独使用低VT通气策略反而会导致患者出 现进行性肺不张,从而降低患者的肺顺应性并 影响肺氧合作用。

腹部手术患者的保护性通气策略 一项最新研究纳入了400例患者,人选标准如 下:行腹部手术、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风 险较高、术中接受低VT通气策略和肺复张。将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低VT通 气、肺复张/30 min、PEEP)和对照组(标准 VT通气),并在术后第7天测定其复合性主要 转归,包括肺部和肺外事件。该研究结果显 示,主要转归减少比例超过60%(试验组:21/200,对照组:55/200)。此外,相比于试验 组,对照组患者无创性通气频率和脓毒症的发 生率均较高,住院时间较长。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虽然研究结论显示低VT通气策略是有益 的。但是,低VT通气策略、PEEP和肺复张联合 使用时才证明对患者有益,而不是单一策略。 第二,该研究的效力量(effect size)非常大。 就多因素病因学研究而言,任何一项干预措施 的效力量均为适度,人群因素的不均衡性可能 对研究结果造成了影响。

ICU与手术室的差别 ICU和手术室的差别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通气管 理。在手术室,患者的肺通常正常、顺应性较 强、较易氧合。此外,重要的手术事件是可预 测或可控的,专科医师或麻醉医师均可单独处 理所有相关事宜。术中PEEP很少用于付诸实 践,最终使用何种措施需预先跟患者商量后做 出决定。总之,在考虑将ICU的通气策略应用于 手术室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策 略。

先前围术期干预措施 Futier医师观察到上述通气策略因其显著的治疗 效应,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多数手术患者。出现 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具体原因至少有以下两 项:

第一,保护性通气治疗策略即低VT通气和肺复 张的联合使用,花费较少,可显著降低患者术 后死亡率,同时无不良反应。大多数医师希望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的实践技能变革尽快用于临 床,特别是已证实围术期药物不能有效降低患 者死亡率和病死率的情况下。但是,既往的若 干事例提醒各位医师不要根据单独一项试验结 果而立即做出临床实践的改变。例如,根据两 项小规模随机试验的研究结果,基于循证实践 和患者安全性,若干研究者建议将β-受体阻滞 剂做为预防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单独干预措 施。但是,随后的大规模试验证明这种表明看 似安全的干预措施可增加患者术后发生卒中和 死亡的风险。同样地,两项随机试验证明可将 围术期供氧作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唯一干预 措施,但是随后的大规模随机试验中却没有得 出同样的结论。因此,上述两个事例表明,需 在不同人群中重复证实试验结果的有效性,这 点非常重要。

第二,已知研究结果显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 使患ARDS的危重病患者受益,但是对肺部正常 手术患者的影响却值得怀疑。的确,在两类不 同的人群中,保护性通气策略的风险-受益分布 不可能相似。患ARDS的患者已经存在肺损伤, 但是择期手术后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总体风 险则较低,为1.5%。

因此,相比于危重病患 者,手术患者接受保护性通气策略后出现不良 反应的相对概率较高(见图

1)。而当患者风险 的总体水平较低时,治疗的有害影响则占主导 地位(见图2)。

最新进展 总之,研究者认为如何进行术中通气是一个重 要问题,需从基础理论、证据、经验等方面均 衡考虑。但是,目前最理想的术中通气策略尚 属未知。ICU临床经验,加上大量实验室数据和 临床研究,为在该领域开展大规模研究提供了 支持。此外,在研究的设计和报告过程中,应 详细记录VT和肺复张的干预措施。幸运的是, 大规模的围术期临床团队拥有开展这类研究的 能力。部分麻醉医师认为目前已有充分证据支 持临床实践的变革,但是研究者建议该部分麻 醉医师谨慎考虑Futier医师详细记录的干预措施 (如通过预计体重给予VT通气和肺复张),且 需根据不同患者人群采取相应的通气策略。 (出自大查房 新青年麻醉论坛)

------------------------------新青年 新麻醉 新思想 *新青年麻醉论坛 微信号:xqnmzcn *欢迎点击右上角按钮“关注官方账号”和“分享到 朋友圈”! 麻醉人自己的微平台,欢迎向我们投稿荐稿! 请回复 06 查看方法

Anesthesiology:手术室肺保护性通 气策略的制定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Goldenberg医师等进行了 一项综述,概述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背景和 现状、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和手术室通气 策略的差别、手术室和围术期患者肺保护性通 气策略的制定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做 出展望。该综述于2014年7月发表于《麻醉 学》(Anesthesiology)杂志上。

目前,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显示 术中使用低潮气量(VT)通气可改善患者术后 转归。已知针对患急性肺部疾病,如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征(ARDS)、哮喘,且需要入住 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使用低VT通气 可提高存活率。尽管大量实验室和临床数据表 明,在已证实存在肺损伤的情况下,高VT通气 将导致肺部炎症加重,并降低患者存活率。但 是,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 也出现了上述类似现象,即高VT通气可导致肺 正常的患者出现肺损伤。由于低VT通气策略可 以减少医疗费用,且面向于所有麻醉医师,因 此许多研究者建议术中实施VT标准化管理。全 世界每年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的患者数量将 近2.5亿,低VT通气策略的广泛实施将引起全球 范围内临床实践的巨大变革。此外,全身麻醉 后患者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均较低,因此风险-收 益分析具有复杂性。上述方法可为低VT通气策 略的标准化管理提供证据支持,并为未来的研 究方向提供可行建议。

ICU外的肺保护性通气 已知高通气压力或高VT可导致接受机械通气患 者(患新生儿期肺疾病、慢性肺阻塞性肺疾 病、哮喘或ARDS)发生肺损伤,且可能降低患 者存活率。在上述疾病中,由于ARDS与死亡 率、医疗保健支出、幸存者的长期残疾相关, 且患ARDS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机械通气,因此 应对ARDS患者给予特别关注。

由过度机械通气引起的典型的气压性损伤会导 致气体渗漏,如气胸。尽管这在卧床患者中相 当常见,但是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后果具有 潜在危险性。此类型的肺损伤包括若干因素, 如气压性损伤、容积伤和生物伤。过去近40年 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表明高VT通气可导致更 严重的肺损伤。2000年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 验证实,低VT通气可以提高接受机械通气的 ARDS患者的存活率。该研究结果是此领域的一 个重要的里程碑,即将低VT通气作为ARDS患 者机械通气的标准治疗方案。

除外低VT通气策略,实验室的研究数据已证实 了另外一项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即维持肺容 量。这通过肺复张策略实现,并通过呼出气[呼 气末正压通气(PEEP)]维持呼吸机压力。维 持肺容量可以减少肺泡萎陷的数量,从而减少 肺内分流,并促进吸入性VT更均匀的分配。目 前尽管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与之相一致的实 验室数据,但是,肺复张和PEEP在ARDS患者 中的作用仍不明确。

健康肺保护性通气的背景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近2.5亿患者在全 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 中,相比于ARDS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 的患者占更大比例。但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并没有广泛应用于麻醉。若ICU的保护性通气策 略可以转而用于手术室,大量的患者将会从中 受益。的确,目前一项纳入400例患者的随机 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麻醉过程中采用低VT通气 策略可以改善术后转归。但是,当考虑到将 ICU的保护性通气策略用于手术室时,需权衡患 者因素,即:手术室患者的肺通常为正常肺, 而ARDS患者却相反。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56例行开腹手术的患 者,比较了标准通气管理(VT,9 mL/kg理想 体重;P

EEP,0 cm H2O)和保护性通气管理 (VT,7 mL/kg理想体重;肺复张和PEEP)。 结果显示:低VT通气和肺复张的联合使用可改 善患者中期转归,如肺不张、肺氧合作用和肺 部感染,部分有益效应可持续5 d。另外一项纳 入101例患者的双盲对照研究探讨了不同水平 VT对患者的影响。试验组接受VT的标准为:6 mL/kg预计体重,对照组接受VT的标准为:12 mL/kg预计体重。两组患者的维持肺容量较小 且无差异,标准为:PEEP,5 cm H2O。上述 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并没有使患者受益,低VT通 气反而导致术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下降和 5 d后出现进行性肺不张。综合上述两项试验, 可得出如下结论:在患者全身麻醉手术中,联 合使用肺复张法和低VT通气策略可以使患者受 益;单独使用低VT通气策略反而会导致患者出 现进行性肺不张,从而降低患者的肺顺应性并 影响肺氧合作用。

腹部手术患者的保护性通气策略 一项最新研究纳入了400例患者,人选标准如 下:行腹部手术、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风 险较高、术中接受低VT通气策略和肺复张。将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低VT通 气、肺复张/30 min、PEEP)和对照组(标准 VT通气),并在术后第7天测定其复合性主要 转归,包括肺部和肺外事件。该研究结果显 示,主要转归减少比例超过60%(试验组:21/200,对照组:55/200)。此外,相比于试验 组,对照组患者无创性通气频率和脓毒症的发 生率均较高,住院时间较长。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虽然研究结论显示低VT通气策略是有益 的。但是,低VT通气策略、PEEP和肺复张联合 使用时才证明对患者有益,而不是单一策略。 第二,该研究的效力量(effect size)非常大。 就多因素病因学研究而言,任何一项干预措施 的效力量均为适度,人群因素的不均衡性可能 对研究结果造成了影响。

ICU与手术室的差别 ICU和手术室的差别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通气管 理。在手术室,患者的肺通常正常、顺应性较 强、较易氧合。此外,重要的手术事件是可预 测或可控的,专科医师或麻醉医师均可单独处 理所有相关事宜。术中PEEP很少用于付诸实 践,最终使用何种措施需预先跟患者商量后做 出决定。总之,在考虑将ICU的通气策略应用于 手术室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策 略。

先前围术期干预措施 Futier医师观察到上述通气策略因其显著的治疗 效应,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多数手术患者。出现 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具体原因至少有以下两 项:

第一,保护性通气治疗策略即低VT通气和肺复 张的联合使用,花费较少,可显著降低患者术 后死亡率,同时无不良反应。大多数医师希望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的实践技能变革尽快用于临 床,特别是已证实围术期药物不能有效降低患 者死亡率和病死率的情况下。但是,既往的若 干事例提醒各位医师不要根据单独一项试验结 果而立即做出临床实践的改变。例如,根据两 项小规模随机试验的研究结果,基于循证实践 和患者安全性,若干研究者建议将β-受体阻滞 剂做为预防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单独干预措 施。但是,随后的大规模试验证明这种表明看 似安全的干预措施可增加患者术后发生卒中和 死亡的风险。同样地,两项随机试验证明可将 围术期供氧作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唯一干预 措施,但是随后的大规模随机试验中却没有得 出同样的结论。因此,上述两个事例表明,需 在不同人群中重复证实试验结果的有效性,这 点非常重要。

第二,已知研究结果显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 使患ARDS的危重病患者受益,但是对肺部正常 手术患者的影响却值得怀疑。的确,在两类不 同的人群中,保护性通气策略的风险-受益分布 不可能相似。患ARDS的患者已经存在肺损伤, 但是择期手术后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总体风 险则较低,为1.5%。

因此,相比于危重病患 者,手术患者接受保护性通气策略后出现不良 反应的相对概率较高(见图

1)。而当患者风险 的总体水平较低时,治疗的有害影响则占主导 地位(见图2)。

最新进展 总之,研究者认为如何进行术中通气是一个重 要问题,需从基础理论、证据、经验等方面均 衡考虑。但是,目前最理想的术中通气策略尚 属未知。ICU临床经验,加上大量实验室数据和 临床研究,为在该领域开展大规模研究提供了 支持。此外,在研究的设计和报告过程中,应 详细记录VT和肺复张的干预措施。幸运的是, 大规模的围术期临床团队拥有开展这类研究的 能力。部分麻醉医师认为目前已有充分证据支 持临床实践的变革,但是研究者建议该部分麻 醉医师谨慎考虑Futier医师详细记录的干预措施 (如通过预计体重给予VT通气和肺复张),且 需根据不同患者人群采取相应的通气策略。 (出自大查房 新青年麻醉论坛)

------------------------------新青年 新麻醉 新思想 *新青年麻醉论坛 微信号:xqnmzcn *欢迎点击右上角按钮“关注官方账号”和“分享到 朋友圈”! 麻醉人自己的微平台,欢迎向我们投稿荐稿! 请回复 06 查看方法


相关内容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3月第27卷第5期[文章编号]1005-2194(2007) 05-0339-03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马 壮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志码] A 马壮,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呼吸内科和变态反应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 ...

  • NEJM: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 2013-12-02 18:52 来源:丁香园 作者:达达kayla 字体大小: 机械通气的目的在于为机体提供足够气体交换的同时使呼吸肌获得休息.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的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的实例证实,通气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正是由于机械通气的应用,使得瘫痪型脊髓灰质炎患者的死亡率由80%降至约40% ...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何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论文
  • 生堡结丝塑哩哩苤查!Q!§生!且箜翌鲞筮!塑垦堕!』!!蛙盟垦!!P业旦立!!P!!塑!盟!!!!,!!!:塑:塑!:! .专题笔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何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 詹庆元冯莹莹 ARDS是一种常见的呼吸危重症,2012年柏林标准-定义为临床发病或呼吸系统症状新发或加重后1周内出现双肺 ...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 需要遵循的十大原则
  • 杨毅,<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副总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8部.研究方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保护和肺开放治疗策略. 杨毅, 邱海波.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 需要遵循的十大原则[J/ ...

  • 关注机械通气时平台压.驱动压与经肺压变化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6年6月第28卷第6期  Chin Crit Care Med,June 2016,Vol.28,No.6 · 481  · ·专家论坛· 关注机械通气时平台压.驱动压与经肺压变化 秦英智 300170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通讯作者:秦英智,Email :yzh ...

  • 单肺通气技术
  • 单肺通气技术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麻醉科 许梅曦 胸科麻醉要求麻醉医生熟练掌握单肺麻醉(One lung anesthesia)的操作和管理,尤其是对于伴有肺功能损害或呼吸储备下降的患者.现有大量单肺隔离器械包括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腔支气管导管及支气管填塞管.这里主要讨论单肺通气的适应证及单肺通气操作 ...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 [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近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表现并探讨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病房近两年来收治的10例ARD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结果 10例ARDS患者中,8例治愈,死亡1例.结论 治疗ARDS患者关键在于迅速.明确诊断,以肺的保护措施为主,尽早合理有效给 ...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 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重症医学科(ICU)内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VAP可使机械通气患者住院时间和ICU留治时间延长,抗菌药物使用增加,并导致重症患者病死率增加,严重影响 ...

  • 抑郁症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 瞄黢戮瀚瀚缀缀麟嬲嬲溯黝瀚嬲戮黼潮缀黼豳豳缀嘲鲻缀缫豳瀚嬲缓翰鹚溯瀚嬲缓黼黝缀雕■癌翟舅圃丑星圉幢蟊衄 抑郁症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李晓一邢葆乎吴咯,: . .. 抑郁症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认知功能受损重,有严重的自杀倾向.影响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因素很多,以往侧重遗传.神经生化递质变化等生物因素和社会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