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传感器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 北师大二附中

新课程背景下传感器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

作者:

区县:

单位:

电话:

手机:

Email :应用研究 郭晓雪 北京市西城区 北师大二附中 (010)62042244-3185 [1**********]

新课程背景下传感器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北师大二附中 郭晓雪

摘 要:本文主要从三方面介绍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将传感器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讨论了传感器对化学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传感器 化学实验 教学 数据转换

一、新课程理念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习情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是一次教学手段的革新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引入到化学实验中。利用传感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 不仅开拓了现代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新的领域,而且改变并弥补了传统实验方法的不足,使实验不仅关注定性研究而且进行定量研究,而且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传统实验过于强调直接观察,让学生产生就有一种错觉,一说化学实验就和烧杯、试管、酒精灯„„联系在一起,看不到实验现象就不叫化学实验;所以在化学实验中如果不能直接观察和看得到就好像没法做实验研究了,认为真正的科学实验就是这样子。化学学科的现代化实验,不是靠直接去测量观察而进行研究的,一般都要变成一种物理信号,然后进行转换测量和转换处理。传感器技术的引入会让学生意识到有些化学现象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发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把那些看不到的现象变得可观察、可分析。

三、传感器技术在化学实验中的案例研究

在化学实验中可用多种传感器,如pH 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色度计传感器等。通过传感器进行实验,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实验方法,更使一些以前无法做到的实验得以实现。同时,就某些知识点,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实验,激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具体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传感器可以增强常规化学实验的可操作性及可观测性

案例1:《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有一个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1g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溶于水时,用手触摸试管,感觉到其温度变化并不是很明显。如果增加其用量又会造成试剂的浪费。但如果采用温度传感器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于水后的温度进行测量,会看到1g 碳酸钠溶于水时,温度从15.4°升高到21.3°. 碳酸氢钠溶于水时温度从15.4°降到14.5°. 随后,将试剂的量逐步减少,再进行测量,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表

通过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碳酸钠溶于水的确伴有温度升高的现象,而碳酸氢钠溶于水伴有温度降低的现象。在实验室里,使用温度计和通过手触摸可以分别定量和定性的检测温度的变化,但是这两种方法的灵敏度都相对比较低,仅凭观察、触摸,

很难获得真实可靠的实验结果。而利用传感技术,则大大增强了检测的灵敏度,只需要很少的量就能看到很明显的实验效果。

案例2: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教学过程中,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是个难点。传统实验中教师往往用针筒压缩NO 2气体,让学生观察气体颜色的变化来体会平衡的移动,但是这样的颜色变化很不明显,学生观察也很不方便。压强传感器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通过压强变化曲线图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看到压强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实验过程]

图1 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实验装置图

a 、两个针筒分别充好空气和NO 2气体,固定在铁夹台商,并连接好压强传感器;

b 、用力向下压固定器的上木板,迅速固定好双拧螺丝,观察投影屏幕上的压强曲线变化图。可以观察到充空气针筒的压强曲线在螺丝固定后不再变化,保持水平;而充NO 2气体的针筒的压强曲线在螺丝固定后逐渐下降,说明平衡在向着减小压强的方向移动。

c 、松开针筒活塞,再固定好双拧螺丝,减压后再次观察压强曲线变化。可以观察到充空气针筒的压强曲线在螺丝固定后不再变化,保持水平;而充NO 2气体的针筒的压强曲线在螺丝固定后逐渐上升,也说明平衡在向着增大压强的方向移动。

d 、实验后,将废气通入NaOH 溶液中进行处理。

[实验结果]:

图2 改变空气体积时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3 改变NO 2体积时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

(二)、通过传感器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实验。

在高中化学中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章节,因其内容的理论性、抽象性比较强,又没有可操作性的实验,导致其在传统教学中很难让学生理解透。例如,新课程选修模块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弱电解质的电离”这一节,一直被视为教学难点。通过传感器,实验具有了可操作性。可以利用电导率传感器和PH 传感器,通过采集实验数据,绘制相关曲线,让学生理解透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并将冰醋酸溶于水的抽象过程转化成一个具体的可观测的量化过程。以下是对本节内容的一些相关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1 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实验过程】在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醋酸溶液,一份在常温下

测其PH 值,另一份放在水浴中加热,等微热后测定其PH 值。

【实验结果】常温:PH=2.23 微热:PH=1.86

实验探究2 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实验过程】在常温下将2ml 的醋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100倍后,测其稀释前后

PH 值的变化。

【实验结果】稀释前:PH=2.3 稀释后:PH=3.4

图4 醋酸溶液PH 值随浓度变化曲线

实验探究3 冰醋酸稀释过程中C(H+) 的变化

【实验过程】在常温下将冰醋酸用蒸馏水不断稀释,利用电导率传感器观察稀释

前后溶液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实验结果】

图5 冰醋酸稀释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曲线

(横坐标表示醋酸溶液的浓度,纵坐标表示电导率)

实验探究4 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溶液、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镁条、观察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和变化;同PH 、等体积的盐酸溶液、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镁条、观察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和变化。

(实验说明:用PH 传感器将盐酸和醋酸配成相同PH 的溶液,在和镁条反应之前将其数值显示在大屏幕上PH=1.97,增加实验的真实性。)

利用传感器技术把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以量化的形式真真切切地展现在了学生地面前。将操作实验带来的兴趣随之带入了对于问题的思考中。有数值和图的读取,学生解决问题就相对容易了,这就是传感器实验所带来的独特的优势,从学生更容易感知、理解的角度探讨了弱电解质电离的宏观表现形式 。另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图像分析的能力。

(三)传感器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

在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受到强调,传感器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工具支持。比如野外采样,如果不用传感器实验系统,在数据采集和处理上是难以实现的。而借助于传感器可以使实验变得简单且容易认知。仪器会自动显示给学生清晰的实验结果而不需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以下是用传感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案例: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对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定。

【实验目的】在一般空间的洁净空气中,CO 2含量约占0.04%左右,但如果达到0.07%—0.1%使人感到不适;如果浓度达到2%,使人头痛,恶心,血压升高;达到5%会使人窒息。冬天门窗关闭的上课教室,CO 2的浓度比较高。有必要测定其含量。

【实验方法】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对课前课后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监测

【实验数据及分析】

四节课的二氧化碳浓度含量如下表所示:

表2 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记录表

【实验体会】 利用传感器学生很容易的就获得了课前课后教室内二氧化碳含量

变化的数据, 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操作简单,数据真实可靠,将实验从定性分析上升到了定量分析。通过此次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认识并会使用新型仪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及社会责任心,使学生学会关心环境、关心社会,并对室内的空气清洁提出许多合理化的建议。

四、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前景展望

丰富的传感器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信息化的实验手段可以拓展学生探究日常生活中化学变化的能力。利用传感技术较高精度的测量可以检测反应过程中许多实验现象或物理参数的微弱变化:通过设定不同的采集速率,使我们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来研究瞬间反应中的细微变化,像快镜头一样来浓缩历时较长的化学变化过程。同时,由于传感技术多种指标的检测功能使一批原理简单、操作复杂的定量实验变得简便易行,可供中学化学教学选用。例如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含铁物质中铁元素含量的测定、影响淀粉和碘的显色因素等。这些定量实验的引入,对于学生定量研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钱扬义. 手持技术在理科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29-233

[2] 王磊 魏锐 《传感技术-化学实验探究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 邓锋 钱扬义. 化学教育,2006,27(6):37—39

[4] 邓锋 钱扬义. 化学教育,2009,30(1):35—37

[5] 王祖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必修1、选修4).

新课程背景下传感器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

作者:

区县:

单位:

电话:

手机:

Email :应用研究 郭晓雪 北京市西城区 北师大二附中 (010)62042244-3185 [1**********]

新课程背景下传感器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北师大二附中 郭晓雪

摘 要:本文主要从三方面介绍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将传感器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讨论了传感器对化学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传感器 化学实验 教学 数据转换

一、新课程理念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习情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是一次教学手段的革新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引入到化学实验中。利用传感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 不仅开拓了现代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新的领域,而且改变并弥补了传统实验方法的不足,使实验不仅关注定性研究而且进行定量研究,而且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传统实验过于强调直接观察,让学生产生就有一种错觉,一说化学实验就和烧杯、试管、酒精灯„„联系在一起,看不到实验现象就不叫化学实验;所以在化学实验中如果不能直接观察和看得到就好像没法做实验研究了,认为真正的科学实验就是这样子。化学学科的现代化实验,不是靠直接去测量观察而进行研究的,一般都要变成一种物理信号,然后进行转换测量和转换处理。传感器技术的引入会让学生意识到有些化学现象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发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把那些看不到的现象变得可观察、可分析。

三、传感器技术在化学实验中的案例研究

在化学实验中可用多种传感器,如pH 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色度计传感器等。通过传感器进行实验,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实验方法,更使一些以前无法做到的实验得以实现。同时,就某些知识点,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实验,激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具体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传感器可以增强常规化学实验的可操作性及可观测性

案例1:《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有一个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1g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溶于水时,用手触摸试管,感觉到其温度变化并不是很明显。如果增加其用量又会造成试剂的浪费。但如果采用温度传感器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于水后的温度进行测量,会看到1g 碳酸钠溶于水时,温度从15.4°升高到21.3°. 碳酸氢钠溶于水时温度从15.4°降到14.5°. 随后,将试剂的量逐步减少,再进行测量,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表

通过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碳酸钠溶于水的确伴有温度升高的现象,而碳酸氢钠溶于水伴有温度降低的现象。在实验室里,使用温度计和通过手触摸可以分别定量和定性的检测温度的变化,但是这两种方法的灵敏度都相对比较低,仅凭观察、触摸,

很难获得真实可靠的实验结果。而利用传感技术,则大大增强了检测的灵敏度,只需要很少的量就能看到很明显的实验效果。

案例2: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教学过程中,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是个难点。传统实验中教师往往用针筒压缩NO 2气体,让学生观察气体颜色的变化来体会平衡的移动,但是这样的颜色变化很不明显,学生观察也很不方便。压强传感器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通过压强变化曲线图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看到压强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实验过程]

图1 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实验装置图

a 、两个针筒分别充好空气和NO 2气体,固定在铁夹台商,并连接好压强传感器;

b 、用力向下压固定器的上木板,迅速固定好双拧螺丝,观察投影屏幕上的压强曲线变化图。可以观察到充空气针筒的压强曲线在螺丝固定后不再变化,保持水平;而充NO 2气体的针筒的压强曲线在螺丝固定后逐渐下降,说明平衡在向着减小压强的方向移动。

c 、松开针筒活塞,再固定好双拧螺丝,减压后再次观察压强曲线变化。可以观察到充空气针筒的压强曲线在螺丝固定后不再变化,保持水平;而充NO 2气体的针筒的压强曲线在螺丝固定后逐渐上升,也说明平衡在向着增大压强的方向移动。

d 、实验后,将废气通入NaOH 溶液中进行处理。

[实验结果]:

图2 改变空气体积时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3 改变NO 2体积时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

(二)、通过传感器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实验。

在高中化学中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章节,因其内容的理论性、抽象性比较强,又没有可操作性的实验,导致其在传统教学中很难让学生理解透。例如,新课程选修模块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弱电解质的电离”这一节,一直被视为教学难点。通过传感器,实验具有了可操作性。可以利用电导率传感器和PH 传感器,通过采集实验数据,绘制相关曲线,让学生理解透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并将冰醋酸溶于水的抽象过程转化成一个具体的可观测的量化过程。以下是对本节内容的一些相关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1 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实验过程】在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醋酸溶液,一份在常温下

测其PH 值,另一份放在水浴中加热,等微热后测定其PH 值。

【实验结果】常温:PH=2.23 微热:PH=1.86

实验探究2 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实验过程】在常温下将2ml 的醋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100倍后,测其稀释前后

PH 值的变化。

【实验结果】稀释前:PH=2.3 稀释后:PH=3.4

图4 醋酸溶液PH 值随浓度变化曲线

实验探究3 冰醋酸稀释过程中C(H+) 的变化

【实验过程】在常温下将冰醋酸用蒸馏水不断稀释,利用电导率传感器观察稀释

前后溶液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实验结果】

图5 冰醋酸稀释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曲线

(横坐标表示醋酸溶液的浓度,纵坐标表示电导率)

实验探究4 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溶液、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镁条、观察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和变化;同PH 、等体积的盐酸溶液、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镁条、观察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和变化。

(实验说明:用PH 传感器将盐酸和醋酸配成相同PH 的溶液,在和镁条反应之前将其数值显示在大屏幕上PH=1.97,增加实验的真实性。)

利用传感器技术把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以量化的形式真真切切地展现在了学生地面前。将操作实验带来的兴趣随之带入了对于问题的思考中。有数值和图的读取,学生解决问题就相对容易了,这就是传感器实验所带来的独特的优势,从学生更容易感知、理解的角度探讨了弱电解质电离的宏观表现形式 。另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图像分析的能力。

(三)传感器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

在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受到强调,传感器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工具支持。比如野外采样,如果不用传感器实验系统,在数据采集和处理上是难以实现的。而借助于传感器可以使实验变得简单且容易认知。仪器会自动显示给学生清晰的实验结果而不需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以下是用传感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案例: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对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定。

【实验目的】在一般空间的洁净空气中,CO 2含量约占0.04%左右,但如果达到0.07%—0.1%使人感到不适;如果浓度达到2%,使人头痛,恶心,血压升高;达到5%会使人窒息。冬天门窗关闭的上课教室,CO 2的浓度比较高。有必要测定其含量。

【实验方法】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对课前课后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监测

【实验数据及分析】

四节课的二氧化碳浓度含量如下表所示:

表2 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记录表

【实验体会】 利用传感器学生很容易的就获得了课前课后教室内二氧化碳含量

变化的数据, 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操作简单,数据真实可靠,将实验从定性分析上升到了定量分析。通过此次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认识并会使用新型仪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及社会责任心,使学生学会关心环境、关心社会,并对室内的空气清洁提出许多合理化的建议。

四、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前景展望

丰富的传感器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信息化的实验手段可以拓展学生探究日常生活中化学变化的能力。利用传感技术较高精度的测量可以检测反应过程中许多实验现象或物理参数的微弱变化:通过设定不同的采集速率,使我们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来研究瞬间反应中的细微变化,像快镜头一样来浓缩历时较长的化学变化过程。同时,由于传感技术多种指标的检测功能使一批原理简单、操作复杂的定量实验变得简便易行,可供中学化学教学选用。例如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含铁物质中铁元素含量的测定、影响淀粉和碘的显色因素等。这些定量实验的引入,对于学生定量研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钱扬义. 手持技术在理科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29-233

[2] 王磊 魏锐 《传感技术-化学实验探究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 邓锋 钱扬义. 化学教育,2006,27(6):37—39

[4] 邓锋 钱扬义. 化学教育,2009,30(1):35—37

[5] 王祖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必修1、选修4).


相关内容

  • 上海市重点小学
  • 上海市重点小学 非常实用,家家有宝贝,看看吧! 上海市重点小学排名 一.徐汇区(14 所) 1.上海小学(特色:语文)对口中学:上海教科院附中 2.高安路第一小学(特色:艺术类)对口中学:南模初中五十四中学徐汇中学市四中学淮海中学 3.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特色:名校附属)对口中学:师大三附中樱 ...

  • 关于全球变暖的研究报告
  •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学生研究成果 研 关于"全球暖化"问题 究报告环境保护协会 化学科技文翻译社团 联合制作 南京师大附中 目 录 课题准备 课题综述------------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 研究简介--------------.. 关于二氧化碳造 ...

  • 关注选课走班制(杭师大附中)
  • 关注选课走班制:来自一线的实践与思考案例 2014-05-28 12:44:0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朱建民 石杏元 任学宝 "选课走班"已经不只是一个理念问题,许多学校开始了探索性的实践.本期 话题,我们试图从学校.学科及一些关键点上提供一些实践案例,希望能 ...

  •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
  •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 2003年10月14日-17日普通教育教研室高中部的全体教研员,各市区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局属及部分郊市区高中学校校长.副校长一行30人在普通教育教研室逄淑萍副主任的带领下赴南京.南通分别考察了启东中学.南通一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陵中学等四所部.省级重点高中的教育 ...

  • 学校申报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 华师大张江实验中学地处浦东张江高科园区的中心,前身是一所拥有六十多年建校历史的张江中学(完全中学),xx年搬迁至新校址。 学校拥有着独到的地理位置优势,同时也见证了浦东改革开放、张江由富裕的农村快速转变为世界闻名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整个发展历程,最重要的是学校、老师和学生都从亲身经历中最深切的体验和感 ...

  • 桂林市几大重点高中概况
  • 桂林市部分重点高中概况 桂林中学 桂林中学创办于1905年,位于桂林市中心地段的解放西路28号,学校占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有教学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 桂林中学的前身是宋.元.明.清四朝的广西最高学府--"府学".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 ,靖江知府张维在学校所在地建 ...

  • 长沙四大名校调查
  • 2012长沙小升初名校网址及招生电话 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网站:http://www.cjsyedu.com/(网上报名网址:http://61.187.87.203:81/cschuzhong.aspx) 电话:0731-85287990 0731-85287921 0731-85287901 南雅 ...

  • 高中物理教材目录
  • 现行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人教版)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 ...

  • 2013届农业大学毕业生毕业实习报告
  • 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xx届毕业生姓名:金春刚学号:xx2155 实习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内容摘要]目前的外语教学普遍存在着“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象,这也正是外语教学法研究和教学策略研究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学生学英语的显著问题是教师教学策略不得体,再加上学生学不得法,导致了教师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