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秋天]教学设计

《留住秋天》

执教者:殷颖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和图片进行秋的感受和欣赏,初步了解秋

天的特征与变化。

2、学习利用落叶拼贴,进行美的再创造。

3、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

天留在心中。

教学重点:

利用树叶不同大小不同种类的特点进行多种拼贴。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

课件,自制的树叶拼贴画。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师:在我们记忆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播放带有

微风徐徐声的轻音乐。)

利用轻松的音乐和问题激发学生对秋天景色的记忆。

学生举手回答,只要回答合理教师便给予肯定。

师:老师自己也有对于秋天的记忆,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秋景的图片:成熟的果实、丰收的稻谷以及金黄的

树叶。)

师:秋天这么美!你们有好办法能把秋天留住吗?

此时的提问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思维,并适时的导入课

题。

生:用画笔画下来、相机拍摄下来...

师生共同总结,秋天这么美,满眼的金黄色,学习用特殊的办法来留住秋天。

今天我们就用特殊的方法-------《留住秋天》

二、探究方法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树叶拼贴画吗?是不是几张树叶

随便拼贴在纸上?

学生第一反应否定的,并对树叶拼贴画产生兴趣!

(拿自制的树叶拼贴画给学生看:用树叶拼贴出的大

树和果实)

初步接触树叶拼贴画。

师:哪个同学能告诉老师作品中拼贴的是几个什么样

的形象?这几个形象中分别用了几种什么样的树叶来拼贴

的?

(学生相继举手发言)

回答后师生给予肯定并小结:我们利用各种树叶的自

然形状,巧妙地进行想象拼贴,就能产生许多非常有趣的

动物和人物形象。

师:那你们猜猜殷老师怎么把这幅拼贴画做出来的?

提问发散学生思维,此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拼贴画

的初步了解与接触说出自己对拼贴画制作的步骤的认识。

学生举手回答:先贴树叶再添画。

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方法:

(1)分析并选择树叶。

(2)尝试不同的摆法。

(3)摆定粘贴。

(4)添画背景。

这时候,学生对于树叶拼贴画及其做法于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欣赏

播放PPT,让学生欣赏成功并且有趣的树叶拼贴画。

四、开始作业

布置作业,以同桌为单位分小组讨论,我们手中的树

叶都能组成什么有趣的树叶拼贴画。提出作业要求:

(1)用树叶进行创意拼贴,可以适当的修剪。

(2)粘贴后要立即压平,使之平直。

五、教师巡视指导以及最后课堂总结。

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点评、评析。同时进行课堂总结,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教学反思:

本课属手工创作课,主张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制作,突出动手、动脑训练,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学会热爱自然、美化自然,体现了新课标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手工的一些制作步骤和方法也有所掌握,教师应多下功夫引导学生独立创作、大胆创新。

我这节课引导学生歌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的开始创设了一个回忆秋天的音乐场景,让学生收集脑海里秋天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更富有创造力。教学中我将音乐、语言表达的秋天与线条色彩表现的秋天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既学习了绘画技能,又陶冶了审美情趣,创作出一幅幅充满童真天趣的自然美景,在美术作品中留住了秋天,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寓教于乐。课后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有部分学生的作品只是对课本的范例稍加改动,缺乏创意。我觉得这是自己平时教学中的启发、引导及训练做得还不够,必须坚持每节课更深入地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多种展评方式方法进行鼓励,才能促进学生创作出更多新颖的作品。

《留住秋天》

执教者:殷颖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和图片进行秋的感受和欣赏,初步了解秋

天的特征与变化。

2、学习利用落叶拼贴,进行美的再创造。

3、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

天留在心中。

教学重点:

利用树叶不同大小不同种类的特点进行多种拼贴。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

课件,自制的树叶拼贴画。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师:在我们记忆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播放带有

微风徐徐声的轻音乐。)

利用轻松的音乐和问题激发学生对秋天景色的记忆。

学生举手回答,只要回答合理教师便给予肯定。

师:老师自己也有对于秋天的记忆,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秋景的图片:成熟的果实、丰收的稻谷以及金黄的

树叶。)

师:秋天这么美!你们有好办法能把秋天留住吗?

此时的提问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思维,并适时的导入课

题。

生:用画笔画下来、相机拍摄下来...

师生共同总结,秋天这么美,满眼的金黄色,学习用特殊的办法来留住秋天。

今天我们就用特殊的方法-------《留住秋天》

二、探究方法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树叶拼贴画吗?是不是几张树叶

随便拼贴在纸上?

学生第一反应否定的,并对树叶拼贴画产生兴趣!

(拿自制的树叶拼贴画给学生看:用树叶拼贴出的大

树和果实)

初步接触树叶拼贴画。

师:哪个同学能告诉老师作品中拼贴的是几个什么样

的形象?这几个形象中分别用了几种什么样的树叶来拼贴

的?

(学生相继举手发言)

回答后师生给予肯定并小结:我们利用各种树叶的自

然形状,巧妙地进行想象拼贴,就能产生许多非常有趣的

动物和人物形象。

师:那你们猜猜殷老师怎么把这幅拼贴画做出来的?

提问发散学生思维,此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拼贴画

的初步了解与接触说出自己对拼贴画制作的步骤的认识。

学生举手回答:先贴树叶再添画。

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方法:

(1)分析并选择树叶。

(2)尝试不同的摆法。

(3)摆定粘贴。

(4)添画背景。

这时候,学生对于树叶拼贴画及其做法于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欣赏

播放PPT,让学生欣赏成功并且有趣的树叶拼贴画。

四、开始作业

布置作业,以同桌为单位分小组讨论,我们手中的树

叶都能组成什么有趣的树叶拼贴画。提出作业要求:

(1)用树叶进行创意拼贴,可以适当的修剪。

(2)粘贴后要立即压平,使之平直。

五、教师巡视指导以及最后课堂总结。

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点评、评析。同时进行课堂总结,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教学反思:

本课属手工创作课,主张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制作,突出动手、动脑训练,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学会热爱自然、美化自然,体现了新课标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手工的一些制作步骤和方法也有所掌握,教师应多下功夫引导学生独立创作、大胆创新。

我这节课引导学生歌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的开始创设了一个回忆秋天的音乐场景,让学生收集脑海里秋天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更富有创造力。教学中我将音乐、语言表达的秋天与线条色彩表现的秋天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既学习了绘画技能,又陶冶了审美情趣,创作出一幅幅充满童真天趣的自然美景,在美术作品中留住了秋天,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寓教于乐。课后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有部分学生的作品只是对课本的范例稍加改动,缺乏创意。我觉得这是自己平时教学中的启发、引导及训练做得还不够,必须坚持每节课更深入地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多种展评方式方法进行鼓励,才能促进学生创作出更多新颖的作品。


相关内容

  • 留住秋天教案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美术<留住秋天> 一. 教学背景 √ □小学 1.面向学生: □中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2,学科:美术 各种形状的树叶.彩笔.画纸.双面胶 4.老师课前准备: 课件[百度文库]http:/ ...

  • 秋天在哪里?
  • <秋天在哪里>说课稿 愚公中心小学 周伟 一.说教材 <秋天在哪里>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一个主题,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季节变化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秋天在哪里>这课教材中编排了七幅插图,其中第 ...

  • 小学美术说课稿-留住秋天(三上)
  • 小学美术说课稿 这节课我所讲的内容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七课<留住秋天>. 一. 教材分析 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留住秋天>一课属于"造型·表现"课. 二. 教学内容 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 ...

  • 秋天在哪里1
  • 秋天在哪里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秋天的农作物.天气.花草树木.小动物等的变化,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 2.通过留住秋天的活动,激发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解秋天的农作物.天气.花草树木.小动物的变化.培养学生 热爱秋天,热爱大自 ...

  • 美术教案-留住秋天
  • 课题               留 住 秋 天 教学目标   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与变化,进行感受和欣赏. 教学重难点 利用落叶拓印,拼贴,进行美的在创作.画一幅表现秋游活动的想象画. 教学准备   搜集各种形态的落叶,各种拼贴作业 .各种表现秋天的作品.诗歌. 教学过程 第一节 ...

  •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陆志豪)
  •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顺峰小学 陆志豪 <秋天在哪里>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秋天在哪里>旨在通过观察秋天的天气.动植物等的变化,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欣赏秋天的美,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我校地处农村,校园附近三 ...

  • 6 秋之韵
  • 第六课:秋之韵 一.教学目标 1. 感受秋天的收获与色彩缤纷之美,掌握用秋天植物材料造型的方法. 2. 利用植物的原始形状或纹理来造型或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形式表达对秋天的感受和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让学生懂得"美"无处不在,要善于 ...

  • 二年级品生上秋天的消息 李雯
  • 2 第一课时 秋天到了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发现秋天 我们刚渡过一个愉快的夏天,转眼,已经进入了秋天,小朋友感觉到了吗?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找秋天.课件播放:一幅金色的秋天图片 3 大家一起朗诵我们曾经学过的关于秋天的一首小诗<秋天到>.大家一起拍手朗诵这首诗歌. [设计意图: ...

  •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德育渗透教案
  •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德育渗透教案 <秋天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秋天的乐趣,领略大自然的美. 2.感受观察体验的快乐,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包括秋天的录像.学生与秋天的相片.音乐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