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科技文本中的文学因素

简析科技文本中的文学因素

——以一篇科普小品文及其译文为例

摘 要: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作为不同的翻译类型有着各自的特点。一般说来,科技翻译重在科学性,文学翻译重在艺术性。但本文从科普作品入手,以“The Science of Love”及其译文为例,分析了科技文本(特别是科普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学因素及其翻译问题,从而指出恰如其分地翻译这些文学因素不仅具有重要性,而且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科普文本 文学因素

一、引言

科技英语一向以严密准确、客观简洁著称,从这几个形容词就可以看出科技文本与文学文本的显著区别。刘文俊这样概述科技英语的特点:“科技英语通常用来叙述客观真理,描述一个过程、特点或功能,表达推理和科学上的假设,因此,它有自己相应的语法特点:句子简洁,逻辑性强,多用被动语态,少用主动语态,代词代替事物,指代明确,概念清楚确定„„一般地讲,内容与时态、情景、情感、身份和习惯等都没有什么关系,也不使用华丽的词藻”。1这段论述,清楚概括了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科技英语也有自己的翻译标准:“明确、通顺、简练应是科技翻译的标准”2。“准确、清晰、易懂应是科技翻译的起码标准”3。

由此可以明确看出,在对科技文本进行翻译之时,“准确”、“明确”可谓是第一要义,也就是说,首要任务是清清楚楚、毫发无损地传达出原语文本的含义。然而,近年来,如果仔细阅读科技文本,会发现不少科技英语文本中添加了不少的文学因素。这些文学因素的出现与原本严肃客观的科技内容相映成趣,使得读者在阅读科技文本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而事实上,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从来不是截然对立的。虽然二者的区别显而易见,但也存在交融与1

2 刘文俊:《科技英语翻译也要讲究“雅”》,载《科技翻译论著新萃》,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年版。 阎庆甲:《科技英语翻译方法》,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3 袁锦翔:《名家翻译研究与赏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渗透,“它们在语言要素方面有着共同的特点,在文体的互相交错中相得益彰,并

4同时受到修辞和普遍的审美标准的影响”。这种融合与渗透的特点在科普作品中体

现得尤为明显。

什么是科普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这样给科普作品下定义:“科普作品是科技问题的一种变体,是文学和科学相结合的写作体裁,其目的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科普作品应当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与专业的科技论著相比,科普著作有自己的特点。郭建中在《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一书中将其概括为“科学性”、“文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毋庸置疑,“科学性”应当是科普作品的首要特点。科普作品虽然是科学与文学的结合,却更是传播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精神的载体。郭建中指出:“科普作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其科学性是第一位的,只不过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宣传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5然而从科普作品其他三个特点中也可以看出,其具备更多的文学因素,文学性也是它不可或缺的基本特点之一。

因此,从事科普作品翻译工作,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水平、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一定的科学常识等素质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译文不仅传授的科学知识要正确无误,还要文字流畅优美,通俗有趣。”6可见,如何得体地译出这些文学因素,如何忠实地展现原作的文学特点也成了译者必须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以2004年2月12日发表在《经济学家》 “科学与技术专栏”中一篇科普小品文“The Science of love”及周亦丹的译文为例,简要分析科技文本中的文学因素及翻译。

二、 赏析

我选择的这篇科普小品文,全文近3000个英文单词,语言凝练生动,深入浅出,结构奇巧,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对比、比喻、夸张等,表达方式灵活多变,既有专业知识,同时又极富趣味性,通俗易懂。全文以小标题的形式分为6个部分,各部分既阐述了不同的内容又相互承接,这种结构安排独具匠心,从不同角度对主题进行补充、发展和深化。 4

5 何善秀:《对立与渗透——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之比较》,载《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第10期。 郭建中:《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北京,中国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版。 6 同上

文章的第一个小标题“I get a kick out of you”颇吸引眼球,符合科普文“通俗性”的特点。美国有一首流行歌曲,名字就叫“I get a kick out of you”,“kick ”本来应该是“踢”的意思,但这里的意思却是:你的爱情让我快乐和激动。译者译成“我觉得你真带劲儿”正是恰如其分。不仅如此,像第四部分小标题“Love, love me do”,第五部分小标题“These foolish thing”等等都是如此。作者运用日常词汇把标题起的既简明又生动,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译者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翻译的时候尽可能地给译文抹上文学色彩,采用儿化音和口语词进行翻译,分别译成“爱我,真心地爱我”和“这些愚蠢的玩意儿”。

1. Over the course of history it has been artists, poets and playwrights who have made the greatest progress in humanity's understanding of love. Romance has seemed as inexplicable as the beauty of a rainbow. But these days scientists are challenging that notion, and they have rather a lot to say about how and why people love each other.

译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艺术家、诗人和剧作家在人类对于爱的理解上做出了巨大成就。古往今来,爱的浪漫被视为霓虹,美得难以言状。而最近,科学家们却向这种观念发出了挑战,并且对恋人们如何与为什么相爱做出许多新的解释。

原文这一段写得相当有文采。先写艺术家、诗人和艺术家是如何理解爱情的,然后笔锋一转写到科学家会怎么理解爱情,有点类似“先言他物再言要言之物”的起兴手法。译文在处理这一段时差强人意,特别是“爱的浪漫被视为霓虹,美得难以言状”一句,用了拆分法,使文章更具美感。但此段也有两处瑕疵,即:“漫长的历史长河”和“古往今来”两处,均属超额翻译,颇显画蛇添足之感。

2. They prefer to spend time with each other, groom each other for hours on end and nest together. They avoid meeting other potential mates. The male becomes an aggressive guard of the female. And when their pups are born, they become affectionate and attentive parents. However, another vole, a close relative called the montane vole, has no interest in partnership beyond one-night-stand sex.

译文:“夫妻俩”宁愿在一起共度时光,为彼此梳理毛发,同筑爱巢也不去搞“婚外恋”。平时,“丈夫”是“妻子”好斗的“护花使者”,而幼崽一旦出生,它

们又即刻成为挚爱并专一的父母。然而,另一种被称作山区田鼠的,作为草原田鼠近亲,除了一夜情之外,它们对稳定的伴侣关系毫无兴趣。

这一段写得颇具趣味,把动物写得拟人化了。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也注意到了原作者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从而故意用了一些只用于人身上的词来描写动物,例如,译者没有将“male ”“female ”翻译成“雄性”、“雌性”,而是译成“丈夫”、“妻子”并用引号引起来以示特殊称谓。除此之外,还有“爱巢”、“婚外恋”、“护花使者”、“一夜情”这样的词,虽然原文并没有这样说,但这样译保存了原文本的文学性和趣味性,显得独具匠心。本段存在一处误译,把“attentive ”理解成“专一的”,在这里应该是“体贴的、无微不至的”之意。

3. The results were surprising. For a start, a relatively small area of the human brain is active in love, compared with that involved in, say, ordinary friendship. “It is fascinating to reflect”, the pair conclude, “that the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 should have done so through such a limited expanse of cortex.”

译文:令人惊讶的是:首先,人脑参与到恋爱的活动区域,较之其他感情(如普通友谊),相对要比较小些。“引人注意的是,结果显示,” 两位学者推断说,“美丽的面容是通过控制一个有限区域的大脑皮层来实现‘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

“surprising ”一词具主观色彩,科技文章为了保持冷静客观一般不用此类主观性的形容词,但科普文本有些不同,用在这里非但没有破坏其客观性和科学性,反而吸引了读者的兴趣。译者在处理这一段时体现了其翻译水平,然而把“the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译成“美丽的面容是通过„„来实现‘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似乎有些不妥当。“the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源于特洛伊战争中的美女海伦,就是因为她而引起战端,导致千万艘战舰齐发,从而用来指绝世美人。虽然译者的译文也有这样的含义,但有些过犹不及,无需用典使译文显得过度归化。我将之改译成“那些绝世的美丽容颜应该就是通过„„来倾倒众生的” 。

4. Of course, love is about more than just genes. Cul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and learning, play big roles. Who and how a person has loved in the past a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his (or her) capacity to fall in love at any given moment in the future. This is because animals —people included —learn from their sexual and social

experiences …For some humans, this may involve flowers, chocolate and sweet words. But these things are learnt.

译文:当然,爱情不止与基因有关。文化社会因素和后天的学习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个人曾经爱过谁?如何爱过?对他(她) 将来任何时刻的相爱能力都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动物(包括人类)能从他们的性和社会经验中进行学习„„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可能包括鲜花、巧克力和甜言蜜语:这些都是可以学会的。

这一段文字乍一看来,几乎与一般的文学作品无异。不管是选词还是造句都通俗易懂,没有复杂的长句也没有生僻的词。前面几个部分都是从生物科学的角度进行阐述,从这一段开始,作者转向另一个角度展开主题。这段译文的最大的亮点就是把“Who and how…”一句译成了两个问句,这样在阐述接下来的因果关系时就显得更为自然了。科技文章通常以严肃客观著称,但在这里作者却将之具体化了。比如说,把文化社会因素细化成鲜花、巧克力和甜言蜜语,这样就使得文章读起来更加平易近人、亲切自然。

总之,这篇文章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符合郭建中所说的科普文所具备的四个特点。而译者在翻译此文时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虽然译文有少数错误,但很多地方翻得还是文采斐然的。同时,译者还用了不少四字成语,使译文更加地道、易懂。例如:

5. When an older, ugly man is seen walking down the road arm-in-arm with a young and beautiful woman, most people assume the man is rich or powerful.

译文:当人们看到苍老而丑陋的男人手挽着年轻美丽的女子漫步道旁,大多数....

都会设想此公不是腰缠万贯,便有大权在握。 ........

三、结论

严复曾就翻译原则提出“信”、“达”、“雅”的标准,对于这样的标准是否还适合今天的翻译工作,仍然存在很大争议。事实上,仅从字面上看这三个字,是不能判定这样的标准是否已过时的,重点仍然在于如何阐述诠释。在翻译研究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不存在百分百完美的“终极译文”,既然如何翻译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翻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标准也应该允许各执一词。那么,究竟科技文章需不需要“雅”,即:需不需要讲求一定的文学色彩?刘文俊

指出:“今天的‘雅’是指强调修辞和保持原作风格,而保持原作风格实际上是修辞的要求。”7在科技翻译中,“雅”并不同于文学翻译中的“雅”,而是指“简洁明快,流畅通顺,体现科技英语的特点” 8。

“翻译的科学是骨架,翻译的艺术是灵魂和情感,两者缺一不可,翻译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体。”9这也符合奈达的观点:“翻译远不止是一门科学,它还是一种技巧,而且说到底,完美的翻译永远是一门艺术。”(…translation is far more than a science. It is also a skill, and at the ultimate analysis, fully satisfactory translation is always an art.)科技翻译也概莫能外,决不能因为沾上“科技”二字就将艺术性的一面全盘否决。科技翻译的首要目的固然是传递信息,而译文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信息是否得到准确传达,但这并不意味着表达形式就可以完全忽略不计,“因为任何文章,都是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科技翻译并非可以不顾风格,只是因为其普遍具有逻辑严密、语言精确、概念抽象、言辞规范等特点,其风格较易把握罢了”。10

所以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技文章——尤其是科普文章,不仅不能将文学因素排除在外,而且还应该充分考虑到:适当的文学性在文章中可以更好地帮助完成传信达意的功能。因而作为译者,也应当充分重视这些文学因素的存在,并忠实而确切地传递出原作者的良苦用心。当然,文学因素的强弱多寡要依照所译材料而定。不同的作品,其性质、内容和形式都各有千秋。“科技翻译不像文学翻译那样虚幻多变,它注重实效稳定,往往有比较固定的模式„„译者常可遵循传统的规矩,按定型或基本定型的程式或语句模式进行翻译„„科技翻译仍以语言分析和逻辑思维为主,译者绝不可抛开原文严密的逻辑性而任意想象或为了所谓的传神表达而随意运笔,不折不扣传递原文的信息是科技翻译的最根本要最根本要求。”11的确,科技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获取文内信息并学以致用,但译文的好坏绝不仅仅局限于内容的传递恰当与否。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割的,这也就决定了科技翻译不不顾风格。反之,如果译者能够充分考虑这些文学因素,其译文也将更有活力、品味和力量,从而能更好地达到翻译的效果。 7

8 刘文俊:《科技英语翻译也要讲究“雅”》,载《科技翻译论著新萃》,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年版。 同上 9 刘燕:《论科技翻译中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载《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第15期。 10 张卫萍:《翻译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从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的特点看翻译的性质》,载《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17卷第4期。

11 同上

有人曾说:译者不仅要明白原文说的是什么,而却要明白原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他得了解原作者的特殊个性是什么,原文特殊的风格在哪几点上。这样方可使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作。虽然这些话主要是针对文学翻译而言,但比较偏重文学性的科普文章也不例外。虽然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这篇《爱情的科学》仍然是一篇较为得体地传达出原文特点的译文,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参考文献:

郭建中:《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北京,中国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版。

何善秀:《对立与渗透——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之比较》,载《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第10期。

刘文俊:《科技英语翻译也要讲究“雅”》,载《科技翻译论著新萃》,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年版。

刘燕:《论科技翻译中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载《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第15期。

阎庆甲:《科技英语翻译方法》,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袁锦翔:《名家翻译研究与赏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张卫萍:《翻译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从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的特点看翻译的性质》,载《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17卷第4期。

简析科技文本中的文学因素

——以一篇科普小品文及其译文为例

摘 要: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作为不同的翻译类型有着各自的特点。一般说来,科技翻译重在科学性,文学翻译重在艺术性。但本文从科普作品入手,以“The Science of Love”及其译文为例,分析了科技文本(特别是科普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学因素及其翻译问题,从而指出恰如其分地翻译这些文学因素不仅具有重要性,而且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科普文本 文学因素

一、引言

科技英语一向以严密准确、客观简洁著称,从这几个形容词就可以看出科技文本与文学文本的显著区别。刘文俊这样概述科技英语的特点:“科技英语通常用来叙述客观真理,描述一个过程、特点或功能,表达推理和科学上的假设,因此,它有自己相应的语法特点:句子简洁,逻辑性强,多用被动语态,少用主动语态,代词代替事物,指代明确,概念清楚确定„„一般地讲,内容与时态、情景、情感、身份和习惯等都没有什么关系,也不使用华丽的词藻”。1这段论述,清楚概括了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科技英语也有自己的翻译标准:“明确、通顺、简练应是科技翻译的标准”2。“准确、清晰、易懂应是科技翻译的起码标准”3。

由此可以明确看出,在对科技文本进行翻译之时,“准确”、“明确”可谓是第一要义,也就是说,首要任务是清清楚楚、毫发无损地传达出原语文本的含义。然而,近年来,如果仔细阅读科技文本,会发现不少科技英语文本中添加了不少的文学因素。这些文学因素的出现与原本严肃客观的科技内容相映成趣,使得读者在阅读科技文本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而事实上,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从来不是截然对立的。虽然二者的区别显而易见,但也存在交融与1

2 刘文俊:《科技英语翻译也要讲究“雅”》,载《科技翻译论著新萃》,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年版。 阎庆甲:《科技英语翻译方法》,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3 袁锦翔:《名家翻译研究与赏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渗透,“它们在语言要素方面有着共同的特点,在文体的互相交错中相得益彰,并

4同时受到修辞和普遍的审美标准的影响”。这种融合与渗透的特点在科普作品中体

现得尤为明显。

什么是科普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这样给科普作品下定义:“科普作品是科技问题的一种变体,是文学和科学相结合的写作体裁,其目的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科普作品应当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与专业的科技论著相比,科普著作有自己的特点。郭建中在《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一书中将其概括为“科学性”、“文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毋庸置疑,“科学性”应当是科普作品的首要特点。科普作品虽然是科学与文学的结合,却更是传播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精神的载体。郭建中指出:“科普作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其科学性是第一位的,只不过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宣传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5然而从科普作品其他三个特点中也可以看出,其具备更多的文学因素,文学性也是它不可或缺的基本特点之一。

因此,从事科普作品翻译工作,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水平、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一定的科学常识等素质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译文不仅传授的科学知识要正确无误,还要文字流畅优美,通俗有趣。”6可见,如何得体地译出这些文学因素,如何忠实地展现原作的文学特点也成了译者必须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以2004年2月12日发表在《经济学家》 “科学与技术专栏”中一篇科普小品文“The Science of love”及周亦丹的译文为例,简要分析科技文本中的文学因素及翻译。

二、 赏析

我选择的这篇科普小品文,全文近3000个英文单词,语言凝练生动,深入浅出,结构奇巧,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对比、比喻、夸张等,表达方式灵活多变,既有专业知识,同时又极富趣味性,通俗易懂。全文以小标题的形式分为6个部分,各部分既阐述了不同的内容又相互承接,这种结构安排独具匠心,从不同角度对主题进行补充、发展和深化。 4

5 何善秀:《对立与渗透——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之比较》,载《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第10期。 郭建中:《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北京,中国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版。 6 同上

文章的第一个小标题“I get a kick out of you”颇吸引眼球,符合科普文“通俗性”的特点。美国有一首流行歌曲,名字就叫“I get a kick out of you”,“kick ”本来应该是“踢”的意思,但这里的意思却是:你的爱情让我快乐和激动。译者译成“我觉得你真带劲儿”正是恰如其分。不仅如此,像第四部分小标题“Love, love me do”,第五部分小标题“These foolish thing”等等都是如此。作者运用日常词汇把标题起的既简明又生动,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译者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翻译的时候尽可能地给译文抹上文学色彩,采用儿化音和口语词进行翻译,分别译成“爱我,真心地爱我”和“这些愚蠢的玩意儿”。

1. Over the course of history it has been artists, poets and playwrights who have made the greatest progress in humanity's understanding of love. Romance has seemed as inexplicable as the beauty of a rainbow. But these days scientists are challenging that notion, and they have rather a lot to say about how and why people love each other.

译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艺术家、诗人和剧作家在人类对于爱的理解上做出了巨大成就。古往今来,爱的浪漫被视为霓虹,美得难以言状。而最近,科学家们却向这种观念发出了挑战,并且对恋人们如何与为什么相爱做出许多新的解释。

原文这一段写得相当有文采。先写艺术家、诗人和艺术家是如何理解爱情的,然后笔锋一转写到科学家会怎么理解爱情,有点类似“先言他物再言要言之物”的起兴手法。译文在处理这一段时差强人意,特别是“爱的浪漫被视为霓虹,美得难以言状”一句,用了拆分法,使文章更具美感。但此段也有两处瑕疵,即:“漫长的历史长河”和“古往今来”两处,均属超额翻译,颇显画蛇添足之感。

2. They prefer to spend time with each other, groom each other for hours on end and nest together. They avoid meeting other potential mates. The male becomes an aggressive guard of the female. And when their pups are born, they become affectionate and attentive parents. However, another vole, a close relative called the montane vole, has no interest in partnership beyond one-night-stand sex.

译文:“夫妻俩”宁愿在一起共度时光,为彼此梳理毛发,同筑爱巢也不去搞“婚外恋”。平时,“丈夫”是“妻子”好斗的“护花使者”,而幼崽一旦出生,它

们又即刻成为挚爱并专一的父母。然而,另一种被称作山区田鼠的,作为草原田鼠近亲,除了一夜情之外,它们对稳定的伴侣关系毫无兴趣。

这一段写得颇具趣味,把动物写得拟人化了。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也注意到了原作者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从而故意用了一些只用于人身上的词来描写动物,例如,译者没有将“male ”“female ”翻译成“雄性”、“雌性”,而是译成“丈夫”、“妻子”并用引号引起来以示特殊称谓。除此之外,还有“爱巢”、“婚外恋”、“护花使者”、“一夜情”这样的词,虽然原文并没有这样说,但这样译保存了原文本的文学性和趣味性,显得独具匠心。本段存在一处误译,把“attentive ”理解成“专一的”,在这里应该是“体贴的、无微不至的”之意。

3. The results were surprising. For a start, a relatively small area of the human brain is active in love, compared with that involved in, say, ordinary friendship. “It is fascinating to reflect”, the pair conclude, “that the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 should have done so through such a limited expanse of cortex.”

译文:令人惊讶的是:首先,人脑参与到恋爱的活动区域,较之其他感情(如普通友谊),相对要比较小些。“引人注意的是,结果显示,” 两位学者推断说,“美丽的面容是通过控制一个有限区域的大脑皮层来实现‘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

“surprising ”一词具主观色彩,科技文章为了保持冷静客观一般不用此类主观性的形容词,但科普文本有些不同,用在这里非但没有破坏其客观性和科学性,反而吸引了读者的兴趣。译者在处理这一段时体现了其翻译水平,然而把“the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译成“美丽的面容是通过„„来实现‘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似乎有些不妥当。“the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源于特洛伊战争中的美女海伦,就是因为她而引起战端,导致千万艘战舰齐发,从而用来指绝世美人。虽然译者的译文也有这样的含义,但有些过犹不及,无需用典使译文显得过度归化。我将之改译成“那些绝世的美丽容颜应该就是通过„„来倾倒众生的” 。

4. Of course, love is about more than just genes. Cul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and learning, play big roles. Who and how a person has loved in the past a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his (or her) capacity to fall in love at any given moment in the future. This is because animals —people included —learn from their sexual and social

experiences …For some humans, this may involve flowers, chocolate and sweet words. But these things are learnt.

译文:当然,爱情不止与基因有关。文化社会因素和后天的学习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个人曾经爱过谁?如何爱过?对他(她) 将来任何时刻的相爱能力都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动物(包括人类)能从他们的性和社会经验中进行学习„„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可能包括鲜花、巧克力和甜言蜜语:这些都是可以学会的。

这一段文字乍一看来,几乎与一般的文学作品无异。不管是选词还是造句都通俗易懂,没有复杂的长句也没有生僻的词。前面几个部分都是从生物科学的角度进行阐述,从这一段开始,作者转向另一个角度展开主题。这段译文的最大的亮点就是把“Who and how…”一句译成了两个问句,这样在阐述接下来的因果关系时就显得更为自然了。科技文章通常以严肃客观著称,但在这里作者却将之具体化了。比如说,把文化社会因素细化成鲜花、巧克力和甜言蜜语,这样就使得文章读起来更加平易近人、亲切自然。

总之,这篇文章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符合郭建中所说的科普文所具备的四个特点。而译者在翻译此文时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虽然译文有少数错误,但很多地方翻得还是文采斐然的。同时,译者还用了不少四字成语,使译文更加地道、易懂。例如:

5. When an older, ugly man is seen walking down the road arm-in-arm with a young and beautiful woman, most people assume the man is rich or powerful.

译文:当人们看到苍老而丑陋的男人手挽着年轻美丽的女子漫步道旁,大多数....

都会设想此公不是腰缠万贯,便有大权在握。 ........

三、结论

严复曾就翻译原则提出“信”、“达”、“雅”的标准,对于这样的标准是否还适合今天的翻译工作,仍然存在很大争议。事实上,仅从字面上看这三个字,是不能判定这样的标准是否已过时的,重点仍然在于如何阐述诠释。在翻译研究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不存在百分百完美的“终极译文”,既然如何翻译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翻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标准也应该允许各执一词。那么,究竟科技文章需不需要“雅”,即:需不需要讲求一定的文学色彩?刘文俊

指出:“今天的‘雅’是指强调修辞和保持原作风格,而保持原作风格实际上是修辞的要求。”7在科技翻译中,“雅”并不同于文学翻译中的“雅”,而是指“简洁明快,流畅通顺,体现科技英语的特点” 8。

“翻译的科学是骨架,翻译的艺术是灵魂和情感,两者缺一不可,翻译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体。”9这也符合奈达的观点:“翻译远不止是一门科学,它还是一种技巧,而且说到底,完美的翻译永远是一门艺术。”(…translation is far more than a science. It is also a skill, and at the ultimate analysis, fully satisfactory translation is always an art.)科技翻译也概莫能外,决不能因为沾上“科技”二字就将艺术性的一面全盘否决。科技翻译的首要目的固然是传递信息,而译文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信息是否得到准确传达,但这并不意味着表达形式就可以完全忽略不计,“因为任何文章,都是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科技翻译并非可以不顾风格,只是因为其普遍具有逻辑严密、语言精确、概念抽象、言辞规范等特点,其风格较易把握罢了”。10

所以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技文章——尤其是科普文章,不仅不能将文学因素排除在外,而且还应该充分考虑到:适当的文学性在文章中可以更好地帮助完成传信达意的功能。因而作为译者,也应当充分重视这些文学因素的存在,并忠实而确切地传递出原作者的良苦用心。当然,文学因素的强弱多寡要依照所译材料而定。不同的作品,其性质、内容和形式都各有千秋。“科技翻译不像文学翻译那样虚幻多变,它注重实效稳定,往往有比较固定的模式„„译者常可遵循传统的规矩,按定型或基本定型的程式或语句模式进行翻译„„科技翻译仍以语言分析和逻辑思维为主,译者绝不可抛开原文严密的逻辑性而任意想象或为了所谓的传神表达而随意运笔,不折不扣传递原文的信息是科技翻译的最根本要最根本要求。”11的确,科技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获取文内信息并学以致用,但译文的好坏绝不仅仅局限于内容的传递恰当与否。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割的,这也就决定了科技翻译不不顾风格。反之,如果译者能够充分考虑这些文学因素,其译文也将更有活力、品味和力量,从而能更好地达到翻译的效果。 7

8 刘文俊:《科技英语翻译也要讲究“雅”》,载《科技翻译论著新萃》,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年版。 同上 9 刘燕:《论科技翻译中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载《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第15期。 10 张卫萍:《翻译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从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的特点看翻译的性质》,载《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17卷第4期。

11 同上

有人曾说:译者不仅要明白原文说的是什么,而却要明白原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他得了解原作者的特殊个性是什么,原文特殊的风格在哪几点上。这样方可使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作。虽然这些话主要是针对文学翻译而言,但比较偏重文学性的科普文章也不例外。虽然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这篇《爱情的科学》仍然是一篇较为得体地传达出原文特点的译文,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参考文献:

郭建中:《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北京,中国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版。

何善秀:《对立与渗透——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之比较》,载《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第10期。

刘文俊:《科技英语翻译也要讲究“雅”》,载《科技翻译论著新萃》,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年版。

刘燕:《论科技翻译中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载《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第15期。

阎庆甲:《科技英语翻译方法》,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袁锦翔:《名家翻译研究与赏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张卫萍:《翻译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从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的特点看翻译的性质》,载《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17卷第4期。


相关内容

  • 简析戏仿_反讽模式在_堂吉诃德_中的应用
  • 第22卷2009年12月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JournalofJiangxiFinanceCollege Vol.22Dec.2009 简析戏仿---反讽模式在<堂吉诃德>中的应用 阮晓静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米盖尔 ...

  • 简析网络传播中受众角色的变化
  • 2005年9月第23卷第5期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AnhuiInstituteofEducation Sep.2005 V01.23No.5 简析网络传播中受众角色的变化 乐 程 (芜湖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安徽芜湖241008)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传播理论已无法给 ...

  • 9044当代文学
  • [9044]<当代文学> 第一次作业 [单选题]1.下列作品中属于十七年时期文学的作品是 A:<李自成> B:<林海雪原> C:<我的帝王生涯> D:<那五> 参考答案:B [单选题]2.小说<红旗谱>中塑造的农民革命运动中的第 ...

  • 93-11考研真题
  • 2011 723古代一1庄骚2永明体3<云谣集杂曲子>4唐宋派5<阅微草堂笔记> 二简答1班固<汉书>称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如何看待这一评价? 2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艺术结构上的特点. 三论述:结合作品,分析 ...

  • [端午日]选文指瑕
  • <端午日>选文指瑕 作者:徐宏寿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3年第02期 苏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民俗风情",<端午日>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文章节选自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第三章),描写了湘西端午日赛龙船和追 ...

  • 电子阅读相比于传统阅读的缺点简析_马军
  • 办公室业务·现代办公 文/马军 电子阅读相比于传统阅读的缺点简析 的手持阅读设备进行阅读,看过之后内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平板电容难以记起来,手机用户就明显如此,脑.智能手机.电子纸书为载体的电子看过的内容过一段时间就会忘得一干二阅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子阅读相比净.较大屏幕的手持设备要好一些, ...

  • 十九世纪文学大师的现实主义情结简析
  • 摘要:现实主义文学强调文学艺术是对现实的反映和再现,其主要创作手法是再现客观现实,创作原则是要求文学艺术真实地反映客观生活.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运动,是从十九世纪开始的.十九世纪的文学大师大多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匠,本文选取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托尔斯泰四位大师的主要文论观点,分析其中的现实主 ...

  • 简析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写作语言
  • 万 方数据 万 方数据 简析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写作语言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马琳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30社科纵横SOCIAL SCIENCES REVIEW2006,21(9)0次 参考文献(8条) 1.海明威研 ...

  • 蒂姆伯顿电影[大鱼]中的虚构意象和冒险精神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初中英语读写技能综合教学模式研究 2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 3 英汉翻译中文化负迁移引起的偏误分析 4 关于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探讨 5 边缘人群的孤独与无奈--对<夜访吸血鬼>中路易斯的研究 6 图式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