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拉手网创始人:O2O的三个血泪教训

岛读

拉手网创始人吴波日前在一场会议上谈及做O2O的心得,并分享了做O2O行业的三个血和泪教训:高频次业务能赢低频次;高价值的东西能够带低价值的东西,反之是不成立的;要重视年轻一代的用户。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拉手网创始人吴波

第一,O2O这个风口才刚刚开始

我们现在看到O2O服务,都是频次相对高、每单金额小的服务。比方说,阿姨帮打扫卫生,10块钱1小时,如果这个阿姨不好,下回换一个。滴滴打车,这个司机不行,我换另外一个。雕爷的河狸家,指甲没画好,换一个再重画。

但是,O2O的真正核心是用移动互联网方法、技术和思维,越来越深层次地改变传统理念。

O2O核心是分享经济,是P2P经济。所谓P2P经济就是把所有中间的环节全部去掉,只做提供服务的人和享受服务的人。

举个例子,一个资深的汽车修理专家和一个90后同时创业,后者更有机会成功。为什么呢?这两个人思维完全不一样。90后要做一个汽车修理店,就是简单的修理,或者直接做到家服务,这种形式现在看起来可能不行,但如果品牌强到一定高度,那就不一样。

客户付多少钱,技师就得到多少钱,业余时间可以干其他的,还可以赚不少钱。但是,资深的汽车修理专家,他有一系列的事,比如宣传品牌、推广门店。他自己资源很多,比如4S店、汽车美容,客户来到他这个平台,有一连串的业务可做。

从长远看,三年以后,肯定是90后成功。为什么呢?因为第二个模型中间经过了太多环节,就有太多的因素控制不了。

比方说,你要是用了别人的服务,而品牌是你的,人家会把这个用户想办法往他的服务区拉。还有一点,用户付了200块钱,你100块钱给自己,100块钱给做服务的老板。

如果打价格战,用户只出100块钱的时候,你这个所谓的平台就出局了。这个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模型不对,这个P2P模型中的两个P不是最终对应的P。

第二,在创业过程中有三个不同的方向,你自己要选对

1、高频次的业务能赢低频次的。举个例子,阿姨帮打扫卫生是高频次的,而修空调就是低频次的。阿姨帮要把空调服务带到客户那里比较容易,阿姨说:你们家空调是不是也脏了,帮你们清理一下吧?这样就可以带入空调服务。反之,成功的几率就低。高频和低频两家如果竞争起来,胜负结果也是很明显的。

2、高价值的东西能够带低价值的东西,反之是不成立的。我有个同事,做了一个很高大上的地产咖啡厅,希望来的人喝着咖啡就把房产生意做了。

结果到他那喝咖啡的一套房子都没成交。他在旁边小区还开了一个洗衣店,在咖啡厅里放了很多洗衣店的打折券,结果来洗衣店的人特别多。

所以,靠咖啡消费来带房产交易是不容易的,但是靠稍微高大上一点的消费来带动一些低端消费,相对来说是容易的。

再比方说,给你们家装柜子的人,要给你介绍一个把你们家装修全部都装下来的人,这件事成功率低,而帮你家做装修的,介绍一个装柜子的成功率更高,这是一样的道理。

3、要更重视年轻一代的用户。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先90后再80后,然后再70后,按这个次序来。我们这代人都用MSN,可是过了五年,全变QQ,现在MSN也没有了。移动互联网大部分用户群体是90后。

从这一点看,阿姨帮做得很好。他们不做包月的保姆,包月的保姆都是高大上的人要的,但是90后的小孩,一帮IT男,家里确实太脏了,自己又太懒不愿意打扫,算了,这一小时请个阿姨给我打扫吧。这帮小孩是今儿想起来,今儿突然有空,赶紧约,马上来。

阿姨帮就是针对这种临时约、临时到的人群切入,市场就起来了。而相反的,单独在做包月的反而是没有成功的。

我刚才讲的三个点是我从2009年开始做O2O血和泪的教训,都是交学费交出来的。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就是希望大家在创业的时候尽量能少走这些弯路。

还有一点,也是一个硅谷特别牛的人讲的一句话,跟我的观点是很一致的:互联网的核心是去中介化,把信息做得更透明。O2O的平台要想真正成功,从开始就不要指望在上面能挣到钱。滴滴打车实际上不挣钱,还贴钱;阿姨帮还不错,没贴钱,但也是不挣钱的;河狸家美甲也是不挣钱的。

平台不收钱道理很简单,阿姨一小时挣10块钱,平台收5毛钱她都不干。最后的结果,你的平台要挣那5毛钱,一定有另外一个人出来说我就挣1毛,出了第三个人,说我一分钱不要。所以你想从她这挣钱,特别难。

但是在哪里能挣钱呢,一定不是在流通和信息匹配的环节,而是在你能够产生价值的环节。我觉得阿姨帮很聪明,它后面想做什么?想做集中式干洗店。

干洗店那么多,机器又空闲,把它做成工厂。这样能把干洗店革命化,给它提高效率,如果它真的给用户产生价值,那就有可能挣到钱。核心就是要产生价值,还要产生得足够快,持续的时间足够长。

我再举几个例子,大家可能很容易理解。苹果的理念就是体验,手机就是应该有互联网的用户体验。要想实现这个理念,就要把它赋予一个传统的硬件。

这样价值就体现在这个物件上,就是苹果手机。所以大家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小米要做手机,因为它不做手机,Miui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

这实际上是说O2O的另外一个方面:要把你的服务品质、服务品牌和服务理念硬件化,硬件化了以后,你就可以实现它的价值。

平台上要实现利润,你必须有一些附加价值,就是雕爷讲的“羊毛出在猪身上”。实际上核心就是给用户产生价值的服务,嫁接在你们这个巨大流量的平台上,从而来实现价值。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想想你的公司在做什么?

单产品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前大家都不会做DVD机,这是1997年、1998年的事,万利达、新科都没有任何资本。当时出了很多盗版的VCD碟片,电视台节目不好看,大家都喜欢看碟片。

所以当时你只要能以1000块的成本把VCD机攒出来,就能卖4000块,而且那时候也没什么大公司,就是一个大卡车开到家属大院里面去卖,一会儿就卖光了。他们基本上一个月能赚一轮,就是买零件攒起来,一个月赚一轮。最早的万利达、新科的财富就是这么积累起来的。那个时候叫产品经济,但那个时代早就过去了。

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实际上做的是研发,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就像一个“机器”包含了你、你的员工、你的几个副手,还有一堆软件。

“机器”的目的是什么呢?比方说阿姨帮,就是能够不断让这些阿姨打扫卫生,打扫得越来越干净。阿姨帮的创始人是一个工程师,一个技术人员,他经常跟阿姨去打扫卫生,很多细节都是他研究出来的。

他研究拿什么样的小刀能把这地板剐得更干净,拿什么样的钢丝球能刷碗的时候刷得很干净,又不把弄碗坏了。

创始人要有这么一个机制:人+技术+平台,能够使你的服务不断提高、不断成功,所以创业根本就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当你的“机器”不断创造优秀服务,效率比别人高,就一定能赢。

在这个“机器”里,创始人要起很大的作用,一般都占到50%以上。这一点,我们也要佩服乔布斯,当他离去的时候,苹果这个“机器”还是效益很高的。而微软,比尔盖茨当CEO的时候,战无不胜,没有公司能打过他。为什么最后微软打不过Google?

其实是比尔盖茨发现:解决电脑的问题对于人类没那么重要,解决一些贫困问题更重要。所以,盖茨去做慈善,微软就不行了。在微软的“机器”里,比尔盖茨占了很大的作用。

岛读

拉手网创始人吴波日前在一场会议上谈及做O2O的心得,并分享了做O2O行业的三个血和泪教训:高频次业务能赢低频次;高价值的东西能够带低价值的东西,反之是不成立的;要重视年轻一代的用户。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拉手网创始人吴波

第一,O2O这个风口才刚刚开始

我们现在看到O2O服务,都是频次相对高、每单金额小的服务。比方说,阿姨帮打扫卫生,10块钱1小时,如果这个阿姨不好,下回换一个。滴滴打车,这个司机不行,我换另外一个。雕爷的河狸家,指甲没画好,换一个再重画。

但是,O2O的真正核心是用移动互联网方法、技术和思维,越来越深层次地改变传统理念。

O2O核心是分享经济,是P2P经济。所谓P2P经济就是把所有中间的环节全部去掉,只做提供服务的人和享受服务的人。

举个例子,一个资深的汽车修理专家和一个90后同时创业,后者更有机会成功。为什么呢?这两个人思维完全不一样。90后要做一个汽车修理店,就是简单的修理,或者直接做到家服务,这种形式现在看起来可能不行,但如果品牌强到一定高度,那就不一样。

客户付多少钱,技师就得到多少钱,业余时间可以干其他的,还可以赚不少钱。但是,资深的汽车修理专家,他有一系列的事,比如宣传品牌、推广门店。他自己资源很多,比如4S店、汽车美容,客户来到他这个平台,有一连串的业务可做。

从长远看,三年以后,肯定是90后成功。为什么呢?因为第二个模型中间经过了太多环节,就有太多的因素控制不了。

比方说,你要是用了别人的服务,而品牌是你的,人家会把这个用户想办法往他的服务区拉。还有一点,用户付了200块钱,你100块钱给自己,100块钱给做服务的老板。

如果打价格战,用户只出100块钱的时候,你这个所谓的平台就出局了。这个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模型不对,这个P2P模型中的两个P不是最终对应的P。

第二,在创业过程中有三个不同的方向,你自己要选对

1、高频次的业务能赢低频次的。举个例子,阿姨帮打扫卫生是高频次的,而修空调就是低频次的。阿姨帮要把空调服务带到客户那里比较容易,阿姨说:你们家空调是不是也脏了,帮你们清理一下吧?这样就可以带入空调服务。反之,成功的几率就低。高频和低频两家如果竞争起来,胜负结果也是很明显的。

2、高价值的东西能够带低价值的东西,反之是不成立的。我有个同事,做了一个很高大上的地产咖啡厅,希望来的人喝着咖啡就把房产生意做了。

结果到他那喝咖啡的一套房子都没成交。他在旁边小区还开了一个洗衣店,在咖啡厅里放了很多洗衣店的打折券,结果来洗衣店的人特别多。

所以,靠咖啡消费来带房产交易是不容易的,但是靠稍微高大上一点的消费来带动一些低端消费,相对来说是容易的。

再比方说,给你们家装柜子的人,要给你介绍一个把你们家装修全部都装下来的人,这件事成功率低,而帮你家做装修的,介绍一个装柜子的成功率更高,这是一样的道理。

3、要更重视年轻一代的用户。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先90后再80后,然后再70后,按这个次序来。我们这代人都用MSN,可是过了五年,全变QQ,现在MSN也没有了。移动互联网大部分用户群体是90后。

从这一点看,阿姨帮做得很好。他们不做包月的保姆,包月的保姆都是高大上的人要的,但是90后的小孩,一帮IT男,家里确实太脏了,自己又太懒不愿意打扫,算了,这一小时请个阿姨给我打扫吧。这帮小孩是今儿想起来,今儿突然有空,赶紧约,马上来。

阿姨帮就是针对这种临时约、临时到的人群切入,市场就起来了。而相反的,单独在做包月的反而是没有成功的。

我刚才讲的三个点是我从2009年开始做O2O血和泪的教训,都是交学费交出来的。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就是希望大家在创业的时候尽量能少走这些弯路。

还有一点,也是一个硅谷特别牛的人讲的一句话,跟我的观点是很一致的:互联网的核心是去中介化,把信息做得更透明。O2O的平台要想真正成功,从开始就不要指望在上面能挣到钱。滴滴打车实际上不挣钱,还贴钱;阿姨帮还不错,没贴钱,但也是不挣钱的;河狸家美甲也是不挣钱的。

平台不收钱道理很简单,阿姨一小时挣10块钱,平台收5毛钱她都不干。最后的结果,你的平台要挣那5毛钱,一定有另外一个人出来说我就挣1毛,出了第三个人,说我一分钱不要。所以你想从她这挣钱,特别难。

但是在哪里能挣钱呢,一定不是在流通和信息匹配的环节,而是在你能够产生价值的环节。我觉得阿姨帮很聪明,它后面想做什么?想做集中式干洗店。

干洗店那么多,机器又空闲,把它做成工厂。这样能把干洗店革命化,给它提高效率,如果它真的给用户产生价值,那就有可能挣到钱。核心就是要产生价值,还要产生得足够快,持续的时间足够长。

我再举几个例子,大家可能很容易理解。苹果的理念就是体验,手机就是应该有互联网的用户体验。要想实现这个理念,就要把它赋予一个传统的硬件。

这样价值就体现在这个物件上,就是苹果手机。所以大家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小米要做手机,因为它不做手机,Miui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

这实际上是说O2O的另外一个方面:要把你的服务品质、服务品牌和服务理念硬件化,硬件化了以后,你就可以实现它的价值。

平台上要实现利润,你必须有一些附加价值,就是雕爷讲的“羊毛出在猪身上”。实际上核心就是给用户产生价值的服务,嫁接在你们这个巨大流量的平台上,从而来实现价值。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想想你的公司在做什么?

单产品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前大家都不会做DVD机,这是1997年、1998年的事,万利达、新科都没有任何资本。当时出了很多盗版的VCD碟片,电视台节目不好看,大家都喜欢看碟片。

所以当时你只要能以1000块的成本把VCD机攒出来,就能卖4000块,而且那时候也没什么大公司,就是一个大卡车开到家属大院里面去卖,一会儿就卖光了。他们基本上一个月能赚一轮,就是买零件攒起来,一个月赚一轮。最早的万利达、新科的财富就是这么积累起来的。那个时候叫产品经济,但那个时代早就过去了。

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实际上做的是研发,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就像一个“机器”包含了你、你的员工、你的几个副手,还有一堆软件。

“机器”的目的是什么呢?比方说阿姨帮,就是能够不断让这些阿姨打扫卫生,打扫得越来越干净。阿姨帮的创始人是一个工程师,一个技术人员,他经常跟阿姨去打扫卫生,很多细节都是他研究出来的。

他研究拿什么样的小刀能把这地板剐得更干净,拿什么样的钢丝球能刷碗的时候刷得很干净,又不把弄碗坏了。

创始人要有这么一个机制:人+技术+平台,能够使你的服务不断提高、不断成功,所以创业根本就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当你的“机器”不断创造优秀服务,效率比别人高,就一定能赢。

在这个“机器”里,创始人要起很大的作用,一般都占到50%以上。这一点,我们也要佩服乔布斯,当他离去的时候,苹果这个“机器”还是效益很高的。而微软,比尔盖茨当CEO的时候,战无不胜,没有公司能打过他。为什么最后微软打不过Google?

其实是比尔盖茨发现:解决电脑的问题对于人类没那么重要,解决一些贫困问题更重要。所以,盖茨去做慈善,微软就不行了。在微软的“机器”里,比尔盖茨占了很大的作用。


相关内容

  • 运营服务决定一切 汽车O2O死亡名单反思
  • 2015-06-17 16:31 来源:中国网 最近网络热议的O2O死亡名单,给火热得近似癫狂的O2O行业浇了一头冰水,引发各方反思.其中,汽车O2O行业更发人深省.资料显示,中国的汽车O2O市场,包括打车.代驾.专车.洗车等市场都非常广阔,动辄有成百上千亿,何以那么多的汽车O2O公司成为炮灰? 汽 ...

  • 褚橙营销的底层逻辑
  • 褚橙营销的底层逻辑[干货] 2015-12-26 熊玥伽投稿 今年夏天,到成都蒲江县的一个葡萄园里去探访,老板讲述他在做农业之前的经历,曾经也是上亿的身价,餐饮做到每年一道菜就卖出几亿元的营业额,如今3000万投到田里,种了十几个品种的葡萄,无论是管理,还是种植,都是像模像样地标准化操作,眼看着三年 ...

  • 中国天府可乐满血复活 一段民族品牌的血泪史
  • 消失的天府可乐:与百事合资埋下祸根 但是,"入关"前夕,原轻工部官员认为,一旦开放市场,国外可乐巨头进入中国,国内的饮料市场将溃不成军,因此指定当时国内的8大饮料厂分别与两大可乐巨头合资合作,主动示降,以求生路. 但事与愿违,国际饮料巨头签下合资合作协议后,原国内八大饮料企业反而 ...

  • [案例]创立11个月估值12亿,这家中国校园企业是怎么做到的?(纯干货)
  • 如何用11个月时间,打造了一个估值12亿的公司?如何从线下成功转型到移动互联网?校园O2O优势企业"俺来也"创始人孙邵瑞详细解读"俺来也"的来龙去脉,并总结了一套颇值得细读的方法论和价值观. 来源:创客公社(chuangkegongshe) 演讲:孙邵瑞 编辑 ...

  • 朱啸虎:创业赶上了好时候
  • 每次听到朱啸虎这个名字,总能想到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那句名诗:"胸有猛虎,细嗅蔷薇."伊宽面大耳,脸带笑意;一袭中式白衣,隐隐有出尘之味.唯坐下交谈,方显其理工本色:思维敏捷.语速极快.话不多,但句句切中要害. 朱啸虎声名鹊起,多半因其慧眼发掘了 "滴滴打车" ...

  • 传统企业互联网电商转型和创新思维总裁班
  • 传统企业互联网电商转型和创新思 维总裁班 一.参加人员: 1. 传统企业的老板总经理等管理人员: 2. 传统企业的营销.销售等负责人员: 3. 传统企业对全网营销O2O感兴趣的营销及管理人员. 二.主要内容: 1. 趋势篇:移动互联网O2O发展趋势及企业应用篇 2. 企业应用篇:企业移动互联网新媒体 ...

  • O2O创业死亡警示录:新星陨落_腾讯科技
  • 腾讯科技 相欣 10月21日报道 漫画<死亡笔记>中,凡是被写进该笔记的人物在死神面前都在劫难逃.此前热火朝天的O2O市场正流传着这样一本死亡笔记,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位列其中.然而与漫画不同的是,现实中并不存在让死去之人复活的"死亡橡皮擦",这些创业公司或销声匿迹,或 ...

  • O2O平台的盈利模式分析_以美团网为例_苏壬华
  • ·38·价值工程 O2O 平台的盈利模式分析 -以美团网为例-- Analysis of Profit Model of O2O Platform :Take Meituan as an Example 苏壬华SU Ren-hua :杨媛媛YANG Yuan-yuan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管 ...

  • 美团策划书
  • 美团APP营销策划书 策划人:xxx 学号:xxxxxx 目录 一.前言 1.1 策划目的 1.2 整体计划概念 二.美团APP产品介绍 2.1 行业概述 2.2 美团网概述 三.营销环境分析 3.1 市场环境分析 3.2 企业形象分析 3.3 产品分析 3.3.1 产品种类 3.3.2 产品定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