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与戏剧表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其艺术视野、提高其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应将音乐与戏剧表演相结合,重视表演及创编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及创造才能。 本课在教学上按新课标的要求,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理念,围绕着《音乐剧》开展音乐表演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排演音乐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过去“被动的学”成为现在“主动的演”,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创造才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教学内容: 1.四大名剧之一《悲惨世界》片段欣赏。 2.音乐剧选曲《苦囚之歌》的学唱。 3.创编排演音乐剧《悲惨世界》第一幕《苦囚之歌》片段。 教学设计思路: 《走近音乐剧》是高中选修戏剧模块第四单元的主题。本课选取《悲惨世界》第一幕作为欣赏和排演的主要教学内容,首先教师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拉近师生距离,尝试解放学生天性,使学生能够放松身心,再逐步加入《苦囚之歌》主旋律,为后面主动的演做好准备。进入主题后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音乐剧的概念,同时简单介绍四大名剧之一《悲惨世界》的创作背景和故事情节,并加以简单的人物分析。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构成音乐剧的三大要素:音乐、舞蹈和戏剧;接着请学生们重点欣赏第一幕《苦囚之歌》,再进行《苦囚之歌》的学唱。接着让学生尝试表演音乐剧《悲惨世界》的片段《苦囚之歌》。 学生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较为具体的情感体验,体现出互助的合作精神;同时也对音乐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学生们在积极的创作中获得了经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展示和发展了表演才能及创造才能。 最后,多媒体展示教师本人主演的中国原创音乐剧《金沙》剧照和巡演足迹,激发学生对音乐剧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借机对学生提出课外拓展的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看音乐剧《悲惨世界》经典片段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感受和认知音乐剧,了解音乐剧的三大要素。 2.技能目标:通过学唱《苦囚之歌》,提高学生对音乐剧片段的演唱兴趣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排演音乐剧片段,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的同时,发展其表演才能和创造才能。 教学重点: 1.《悲惨世界》第一幕《苦囚之歌》的欣赏与学唱。 2.《苦囚之歌》的实践排演。 教学难点: 1.《苦囚之歌》转调时的准确把握。 2.学生实践时不同角色的理解与演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剧本。 教学过程: 一、让我们一起玩起来 1.学生分2组(5分钟)。 游戏(1):自我介绍+夸张的动作表情(用形体表示)。 游戏(2):拍手+左手捻指(名字)+右手捻指(哎)。 2.拍手+双手捻指(加入《苦囚之歌》主旋律和节奏)。 3.请学生从声音上加入悲惨的、愤怒的情绪继续边拍手捻指的演唱。 (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拉近师生距离,尝试解放学生天性,使学生能够放松身心,再逐步加入《苦囚之歌》主旋律,这个环节学生基本可以达到《苦因之歌》学唱的目标。) 二、新课 1.音乐剧概念引导与展示。 2.《悲惨世界》的创作背景与故事简介(多媒体展示)。 3.多媒体播放《苦囚之歌》,学生欣赏。 三、打开剧本,排演《苦囚之歌》 1.冉阿让和亚维特的性格分析。 2.让学生进行创编排演,5分钟分角色自演,教师观察学生并适时加以指导。 3.邀请2位学生进行领唱和台词表演。其余学生配合《苦囚之歌》的合唱表演。学生们对刚才的表演各抒己见,进行认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预设情景:学生一下还无法进入角色,教师可以邀请一位学生与自己搭戏,并对他进行人物心理与语气的刺激,其他学生以合唱的形式一同参与。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戏剧表演体验,展现和锻炼自己的表演能力,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使学生获得经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四、拓展与研究 通过《苦囚之歌》的学唱和排演,相信学生已经对音乐剧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近年来我们中国的音乐剧发展也越来越繁荣,像《雪狼湖》《金沙》《蝶》《三毛流浪记》等。那老师曾经作为一名音乐剧演员很荣幸地主演了三宝老师原创音乐剧《金沙》并参与了全球巡演300余场。请学生们课后分组查找资料,对中外音乐剧名作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把探究成果在下一课堂上展示。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查找资料、寻找答案时,一定要对各种资料进行集中、甄别与筛选,而这一种学习过程,又让他们对音乐剧的知识有了较为全面而又准确的认识。学生们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自学的能力。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他们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成果”。) 教学反思: 反思本单元《走近音乐剧》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自己收集资料、制作课件、认真备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开放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从轻松的游戏切入,带着节奏让学生动起来,在玩的过程中逐渐融入新课《苦囚之歌》的主旋律,使其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然后通过观看音乐剧——两个人物性格分析——创编表演,学生的学习、经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从理性回到感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在兴趣支配下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在音乐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通过自评和互评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提高,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表演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是他们很认真,领唱的学生能注意歌曲演唱时的情绪,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在演唱中适当地加入了舞蹈动作,也能注意服装、道具的使用。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也很客观、公正,对演唱者的音准、节奏提出意见,还对表演者的表演、情绪的演绎等方面均做出评价。在评价中大家相互学习,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艺术学校)
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与戏剧表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其艺术视野、提高其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应将音乐与戏剧表演相结合,重视表演及创编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及创造才能。 本课在教学上按新课标的要求,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理念,围绕着《音乐剧》开展音乐表演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排演音乐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过去“被动的学”成为现在“主动的演”,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创造才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教学内容: 1.四大名剧之一《悲惨世界》片段欣赏。 2.音乐剧选曲《苦囚之歌》的学唱。 3.创编排演音乐剧《悲惨世界》第一幕《苦囚之歌》片段。 教学设计思路: 《走近音乐剧》是高中选修戏剧模块第四单元的主题。本课选取《悲惨世界》第一幕作为欣赏和排演的主要教学内容,首先教师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拉近师生距离,尝试解放学生天性,使学生能够放松身心,再逐步加入《苦囚之歌》主旋律,为后面主动的演做好准备。进入主题后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音乐剧的概念,同时简单介绍四大名剧之一《悲惨世界》的创作背景和故事情节,并加以简单的人物分析。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构成音乐剧的三大要素:音乐、舞蹈和戏剧;接着请学生们重点欣赏第一幕《苦囚之歌》,再进行《苦囚之歌》的学唱。接着让学生尝试表演音乐剧《悲惨世界》的片段《苦囚之歌》。 学生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较为具体的情感体验,体现出互助的合作精神;同时也对音乐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学生们在积极的创作中获得了经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展示和发展了表演才能及创造才能。 最后,多媒体展示教师本人主演的中国原创音乐剧《金沙》剧照和巡演足迹,激发学生对音乐剧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借机对学生提出课外拓展的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看音乐剧《悲惨世界》经典片段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感受和认知音乐剧,了解音乐剧的三大要素。 2.技能目标:通过学唱《苦囚之歌》,提高学生对音乐剧片段的演唱兴趣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排演音乐剧片段,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的同时,发展其表演才能和创造才能。 教学重点: 1.《悲惨世界》第一幕《苦囚之歌》的欣赏与学唱。 2.《苦囚之歌》的实践排演。 教学难点: 1.《苦囚之歌》转调时的准确把握。 2.学生实践时不同角色的理解与演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剧本。 教学过程: 一、让我们一起玩起来 1.学生分2组(5分钟)。 游戏(1):自我介绍+夸张的动作表情(用形体表示)。 游戏(2):拍手+左手捻指(名字)+右手捻指(哎)。 2.拍手+双手捻指(加入《苦囚之歌》主旋律和节奏)。 3.请学生从声音上加入悲惨的、愤怒的情绪继续边拍手捻指的演唱。 (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拉近师生距离,尝试解放学生天性,使学生能够放松身心,再逐步加入《苦囚之歌》主旋律,这个环节学生基本可以达到《苦因之歌》学唱的目标。) 二、新课 1.音乐剧概念引导与展示。 2.《悲惨世界》的创作背景与故事简介(多媒体展示)。 3.多媒体播放《苦囚之歌》,学生欣赏。 三、打开剧本,排演《苦囚之歌》 1.冉阿让和亚维特的性格分析。 2.让学生进行创编排演,5分钟分角色自演,教师观察学生并适时加以指导。 3.邀请2位学生进行领唱和台词表演。其余学生配合《苦囚之歌》的合唱表演。学生们对刚才的表演各抒己见,进行认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预设情景:学生一下还无法进入角色,教师可以邀请一位学生与自己搭戏,并对他进行人物心理与语气的刺激,其他学生以合唱的形式一同参与。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戏剧表演体验,展现和锻炼自己的表演能力,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使学生获得经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四、拓展与研究 通过《苦囚之歌》的学唱和排演,相信学生已经对音乐剧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近年来我们中国的音乐剧发展也越来越繁荣,像《雪狼湖》《金沙》《蝶》《三毛流浪记》等。那老师曾经作为一名音乐剧演员很荣幸地主演了三宝老师原创音乐剧《金沙》并参与了全球巡演300余场。请学生们课后分组查找资料,对中外音乐剧名作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把探究成果在下一课堂上展示。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查找资料、寻找答案时,一定要对各种资料进行集中、甄别与筛选,而这一种学习过程,又让他们对音乐剧的知识有了较为全面而又准确的认识。学生们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自学的能力。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他们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成果”。) 教学反思: 反思本单元《走近音乐剧》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自己收集资料、制作课件、认真备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开放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从轻松的游戏切入,带着节奏让学生动起来,在玩的过程中逐渐融入新课《苦囚之歌》的主旋律,使其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然后通过观看音乐剧——两个人物性格分析——创编表演,学生的学习、经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从理性回到感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在兴趣支配下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在音乐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通过自评和互评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提高,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表演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是他们很认真,领唱的学生能注意歌曲演唱时的情绪,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在演唱中适当地加入了舞蹈动作,也能注意服装、道具的使用。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也很客观、公正,对演唱者的音准、节奏提出意见,还对表演者的表演、情绪的演绎等方面均做出评价。在评价中大家相互学习,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