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用衬塑钢管道(内筋嵌入式)的安装
一、 材料设备的要求
编制分项工程材料进场计划书送预算部门核对后,待物资部备料。
材料识别与进场检验:
管材识别:
冷水型管材外层材料为焊接钢管,内衬材料为聚丙烯。
热水型管材外层材料为焊接钢管,内衬材料为改性聚丙烯。
建筑给水用衬塑钢管,其尺寸规格应符合下表2.1.1
建筑给水用衬塑管材表面应进行镀锌和烤漆处理,并应符合GB/T3091-1993的规定。
建筑给水用衬塑钢管公称工作压力应为≦2.0Mpa (长期使用温度≦75度,最高使用温度95度)。 管件识别:
部分管件尺寸应符合表2.2.1要求:
表2.1.1a
材料进场检验:
A 、给水用衬塑钢管的管材及管件应具备质量检验部门的质量合格证,并有明显标志注明规格和商标。包装上应标有生产的名称、批号、数量、生产日期和检验代号。
给水用衬塑钢管的管材及管件应具备建材管理部门的认证文件。生活饮用水给水用衬塑钢管的管材及管件还应具备卫生管理部门的认证文件。
给水用塑钢管的管道必须使用同一生产厂家生产的管材和配套管件。
不得使用有损坏迹象的管材及管件。给水用衬塑钢管及管件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如发现异常,应进行性能检测。
材料贮运:
管材应按不同规格捆扎后,再用纸或塑料包装袋包装;管件应按不同品种和不同规格用聚乙烯包装袋包装后再分别装箱,不得散装。
搬运管材和管件时,应小心轻放,避免污染。不得剧烈碰撞,抛摔滚拖。
管材和管件应存在通风良好的库房和货棚内,不得露天存放,与热源的距离不得小于1m 。
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的地面或水平支垫物上。放置在支垫物上时,端部悬臂段长度不应大于0.5mm ;管材应逐层堆放,堆放层数不得超过30层。
主要机具及其劳动生产率
机具准备
机具:开槽机、滚槽机、切管器、电锤、压力案、台虎钳、专用板手、水压泵等。
量具:钢卷尺、水平尺、线坠、粉笔、小线等。
劳动生产率
班组的分配:管道工1人+辅助工2人
下达的工作量为普通镀锌钢管连接量的2~3倍。
施工作业条件
设计图纸及其它技术文件齐全,并已经会审,且已由设计单位进行过设计交底。
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批准;
材料、施工力量、施工机具等能保证正常施工;
施工现场的用水、用电、材料贮放场地等条件能满足需要。
墙体、楼板等结构的预留洞、预埋套管、预埋件等尺寸规格、位置标高符合要求。
已对管材及管件的外观进行了检查,清除了管材及管件的污物和杂质。
操作工艺
安装准备
认真熟悉图纸,配合土建施工进度,预留槽洞及安装预埋件。
按设计图纸画出管路的位置、管径、预留口、坡向、阀门及卡架位置等施工草图,包括干管起点、末端和拐弯、节点、预留口、坐标位置等。
管道连接
配管与连接步骤:
按设计图纸的坐标和标高线,并绘制实测施工图;
按实测施工图进行配管;
熟悉给水用衬塑钢管的产品图集和安装顺序并进行预装配;
连接管道。
切断和滚槽
切断时根据现场测量的实际管材长度定尺寸。用专用滚槽机断管。保证断口端面与管材轴线垂直,切斜度DN50以下管材不大于2º,DN65以上管材不大于1.5º, 并去掉毛刺、飞边。
B 、压槽时应根据压槽机使用说明的要求,按不同规格的管材选择相对应的滚轮,并按压槽尺寸表滚出
沟槽。槽距以预装完卡环、垫圈、密封环无缝隙为理想槽距。
C 、压槽和切断时,进刀不能太快,手柄每转进给量不大于0.2mm 。如果进刀太快,可能导致个别管材出现变形和破裂。
压槽尺寸表
装管
装管前必须去掉管材连接部位的复膜层。
检查接头各附件是否齐全。
对DN50以下管件,安装顺序为:将螺母、卡环、垫圈、径向密封圈依次装在管材上,端向封圈置入管件承插孔底部,然后将管材插入承插孔,最后用扳手将螺母拧紧。
对DN65以上的大管件连接时,先将接口、卡环、垫圈、密封圈套在管材上,然后与接头法兰盘连接,拧紧螺栓。拧紧法兰盘螺栓时应对角同时紧固,防止偏斜造成密封不严。
室内管道的敷设
室内明敷管道应在土建粉饰完毕后进行安装,安装前应复核预留孔洞的位置是否正确。
管道安装前,宜按要求先设置管卡。管卡位置应准确;埋设应平整、牢固;管卡与管道接触应紧密,但不得损伤管道表面。DN50以下管道,应用衬塑钢管的配套专用管卡。
给水用衬塑钢管的立管和水平管的支撑间距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表
注:在管件较多处可适当缩短支撑间距。
在连接三通、弯头、阀门、给水栓及各配水点等受力处,必须采用管卡固定;管卡宜设置于管件接头部位,管卡与管件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管材直径的四倍。
管道距墙面(光墙面)的距离应为12~15mm。
给水用衬塑钢管穿过楼板时必须设置套管,套管可采用塑料管;穿屋面时必须采用金属套管;套管应高出地面、屋面50~100mm,并采用严格的防水措施。
管道敷设严禁轴向扭曲,穿墙或楼板时不得强制校正。
室内暗敷的给水用衬塑钢管可直接埋入水泥中,但当水泥层外有液体长期存在,难以保持干燥下的环境下,可采取涂漆或涂沥青等防护措施。
给水用衬塑钢管与其它管道平行时,应留有一定的保护距离,若设计无规定时,净距不宜小于10mm 。 室内暗敷的给水用衬塑钢管道墙槽应采用1:2水泥砂浆填补。
埋地管道的敷设
室内地坪±0.00以下给水用衬塑钢管道敷设应分为两段进行。先进行地坪±0.00以下至基础墙外壁段的敷设,等土建施工结束后,再进行户外连接管的敷设。
埋地时应对给水用衬塑钢管道和管件外表面涂油或沥青等进行防腐处理。
室内地坪以下管道铺设应在土建工程填土夯实的土层中敷设。
敷设管道的沟底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硬物,必要时可铺100mm 厚的砂垫层。
埋地管道回填时,应先用砂土或颗粒粒径不大于12mm 的土壤回填至管顶上侧300mm 处,经夯实后方可回填原土。管周回填中不得夹有尖硬物。室内埋地管道的埋置深度不宜小于300mm 。
给水用衬塑钢管出地坪处应设置护套管,其高度应高出地坪最终完成面100mm 。
给水用衬塑钢管在穿基础墙时,应设置金属套管,套管与基础墙预留孔上方的净空高度,若无设计要求时不应小于100mm 。
给水用衬塑钢管在穿越街坊道路,覆土厚度小于700mm 时,应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应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 但不得小于0.6Mpa ;
水压试验之前,应全面检查管材、阀件、支架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对试压管道应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接头部位必须明露。
水压试验步骤:
将试压管道末端封堵,缓慢注水,同时将管道内气体排尽;
充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
加压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得小于10min ;
升至规定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稳压1h ,观察接头部位是否有漏水现象;
稳压1h 后,补压至规定试验压力值,15min 内的压力下降不超过0.05Mpa 为合格。
管道水压试验设置的压力表应经校验合格,压力表刻度应为0.05Mpa 。
冬季环境温度低于5度进行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检验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
管道的冲洗与消毒
饮用水管道在使用前应采用每升水中含20~30mg的游离氯的清水灌满管道进行消毒。含氯水在管中应静置24h 以上,消毒后,再用饮用水冲洗管道,并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后,方可使用。
质量标准
道穿墙壁、楼板及嵌墙暗敷时,应配合土建预留孔槽,其留孔或开槽尺寸可按下列定:
预留孔洞尺寸宜较管外径大50~100mm;
嵌墙暗敷墙槽尺寸的宽度可为管道外径加100mm ,深度可为管道外径加30mm ;
架空管顶上部的净空不宜小于200mm 。
2、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
3、给水用衬塑钢管与阀门、水表、水咀等卫生洁具的连接应采用内、外丝管螺纹管件连接;严禁在衬塑钢管上套丝。
4、装时必须注意:安装完的干管,不得有塌腰、拱起的波浪现象及左右扭曲的蛇弯现象。
5、道系统的横管宜有0.2~0.5%的坡度, 坡向泄水方向。
6、管道系统的坐标、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6的规定:
表5.6管道坐标、标高的允许偏差
平管道的纵、横方向的弯曲,立管垂直度,平行管道各成排的阀门安装应符合表5.7的规定: 表5.7管道和阀门安装允许偏差
成品保护措施
安装好的管道不得用做支撑或放脚手板,不得踏压,其支托架不得作为其它用途的受力点。
管道在喷浆前要加以保护,防止灰浆污染管道。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暗管安装应注意着重检查管槽平整度、管道支撑、套管安装、防伸缩措施,并应进行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检验。
2、安装应注意着重检查支、架间距和型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坐标、标高和坡度的正确性;
4、连接点或接口的整洁、牢固和密封性;
5、支承件和管卡的安装位置和牢固性;
6、给水系统的通水能力检验,按设计要求同时开放的最大数量的配水点是否全部达到额定流量;
7、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可根据管道布置,分层、分段进行通水能力检验;
8、仪表的灵敏度和阀门的灵活性。
给水用衬塑钢管道(内筋嵌入式)的安装
一、 材料设备的要求
编制分项工程材料进场计划书送预算部门核对后,待物资部备料。
材料识别与进场检验:
管材识别:
冷水型管材外层材料为焊接钢管,内衬材料为聚丙烯。
热水型管材外层材料为焊接钢管,内衬材料为改性聚丙烯。
建筑给水用衬塑钢管,其尺寸规格应符合下表2.1.1
建筑给水用衬塑管材表面应进行镀锌和烤漆处理,并应符合GB/T3091-1993的规定。
建筑给水用衬塑钢管公称工作压力应为≦2.0Mpa (长期使用温度≦75度,最高使用温度95度)。 管件识别:
部分管件尺寸应符合表2.2.1要求:
表2.1.1a
材料进场检验:
A 、给水用衬塑钢管的管材及管件应具备质量检验部门的质量合格证,并有明显标志注明规格和商标。包装上应标有生产的名称、批号、数量、生产日期和检验代号。
给水用衬塑钢管的管材及管件应具备建材管理部门的认证文件。生活饮用水给水用衬塑钢管的管材及管件还应具备卫生管理部门的认证文件。
给水用塑钢管的管道必须使用同一生产厂家生产的管材和配套管件。
不得使用有损坏迹象的管材及管件。给水用衬塑钢管及管件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如发现异常,应进行性能检测。
材料贮运:
管材应按不同规格捆扎后,再用纸或塑料包装袋包装;管件应按不同品种和不同规格用聚乙烯包装袋包装后再分别装箱,不得散装。
搬运管材和管件时,应小心轻放,避免污染。不得剧烈碰撞,抛摔滚拖。
管材和管件应存在通风良好的库房和货棚内,不得露天存放,与热源的距离不得小于1m 。
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的地面或水平支垫物上。放置在支垫物上时,端部悬臂段长度不应大于0.5mm ;管材应逐层堆放,堆放层数不得超过30层。
主要机具及其劳动生产率
机具准备
机具:开槽机、滚槽机、切管器、电锤、压力案、台虎钳、专用板手、水压泵等。
量具:钢卷尺、水平尺、线坠、粉笔、小线等。
劳动生产率
班组的分配:管道工1人+辅助工2人
下达的工作量为普通镀锌钢管连接量的2~3倍。
施工作业条件
设计图纸及其它技术文件齐全,并已经会审,且已由设计单位进行过设计交底。
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批准;
材料、施工力量、施工机具等能保证正常施工;
施工现场的用水、用电、材料贮放场地等条件能满足需要。
墙体、楼板等结构的预留洞、预埋套管、预埋件等尺寸规格、位置标高符合要求。
已对管材及管件的外观进行了检查,清除了管材及管件的污物和杂质。
操作工艺
安装准备
认真熟悉图纸,配合土建施工进度,预留槽洞及安装预埋件。
按设计图纸画出管路的位置、管径、预留口、坡向、阀门及卡架位置等施工草图,包括干管起点、末端和拐弯、节点、预留口、坐标位置等。
管道连接
配管与连接步骤:
按设计图纸的坐标和标高线,并绘制实测施工图;
按实测施工图进行配管;
熟悉给水用衬塑钢管的产品图集和安装顺序并进行预装配;
连接管道。
切断和滚槽
切断时根据现场测量的实际管材长度定尺寸。用专用滚槽机断管。保证断口端面与管材轴线垂直,切斜度DN50以下管材不大于2º,DN65以上管材不大于1.5º, 并去掉毛刺、飞边。
B 、压槽时应根据压槽机使用说明的要求,按不同规格的管材选择相对应的滚轮,并按压槽尺寸表滚出
沟槽。槽距以预装完卡环、垫圈、密封环无缝隙为理想槽距。
C 、压槽和切断时,进刀不能太快,手柄每转进给量不大于0.2mm 。如果进刀太快,可能导致个别管材出现变形和破裂。
压槽尺寸表
装管
装管前必须去掉管材连接部位的复膜层。
检查接头各附件是否齐全。
对DN50以下管件,安装顺序为:将螺母、卡环、垫圈、径向密封圈依次装在管材上,端向封圈置入管件承插孔底部,然后将管材插入承插孔,最后用扳手将螺母拧紧。
对DN65以上的大管件连接时,先将接口、卡环、垫圈、密封圈套在管材上,然后与接头法兰盘连接,拧紧螺栓。拧紧法兰盘螺栓时应对角同时紧固,防止偏斜造成密封不严。
室内管道的敷设
室内明敷管道应在土建粉饰完毕后进行安装,安装前应复核预留孔洞的位置是否正确。
管道安装前,宜按要求先设置管卡。管卡位置应准确;埋设应平整、牢固;管卡与管道接触应紧密,但不得损伤管道表面。DN50以下管道,应用衬塑钢管的配套专用管卡。
给水用衬塑钢管的立管和水平管的支撑间距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表
注:在管件较多处可适当缩短支撑间距。
在连接三通、弯头、阀门、给水栓及各配水点等受力处,必须采用管卡固定;管卡宜设置于管件接头部位,管卡与管件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管材直径的四倍。
管道距墙面(光墙面)的距离应为12~15mm。
给水用衬塑钢管穿过楼板时必须设置套管,套管可采用塑料管;穿屋面时必须采用金属套管;套管应高出地面、屋面50~100mm,并采用严格的防水措施。
管道敷设严禁轴向扭曲,穿墙或楼板时不得强制校正。
室内暗敷的给水用衬塑钢管可直接埋入水泥中,但当水泥层外有液体长期存在,难以保持干燥下的环境下,可采取涂漆或涂沥青等防护措施。
给水用衬塑钢管与其它管道平行时,应留有一定的保护距离,若设计无规定时,净距不宜小于10mm 。 室内暗敷的给水用衬塑钢管道墙槽应采用1:2水泥砂浆填补。
埋地管道的敷设
室内地坪±0.00以下给水用衬塑钢管道敷设应分为两段进行。先进行地坪±0.00以下至基础墙外壁段的敷设,等土建施工结束后,再进行户外连接管的敷设。
埋地时应对给水用衬塑钢管道和管件外表面涂油或沥青等进行防腐处理。
室内地坪以下管道铺设应在土建工程填土夯实的土层中敷设。
敷设管道的沟底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硬物,必要时可铺100mm 厚的砂垫层。
埋地管道回填时,应先用砂土或颗粒粒径不大于12mm 的土壤回填至管顶上侧300mm 处,经夯实后方可回填原土。管周回填中不得夹有尖硬物。室内埋地管道的埋置深度不宜小于300mm 。
给水用衬塑钢管出地坪处应设置护套管,其高度应高出地坪最终完成面100mm 。
给水用衬塑钢管在穿基础墙时,应设置金属套管,套管与基础墙预留孔上方的净空高度,若无设计要求时不应小于100mm 。
给水用衬塑钢管在穿越街坊道路,覆土厚度小于700mm 时,应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应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 但不得小于0.6Mpa ;
水压试验之前,应全面检查管材、阀件、支架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对试压管道应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接头部位必须明露。
水压试验步骤:
将试压管道末端封堵,缓慢注水,同时将管道内气体排尽;
充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
加压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得小于10min ;
升至规定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稳压1h ,观察接头部位是否有漏水现象;
稳压1h 后,补压至规定试验压力值,15min 内的压力下降不超过0.05Mpa 为合格。
管道水压试验设置的压力表应经校验合格,压力表刻度应为0.05Mpa 。
冬季环境温度低于5度进行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检验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
管道的冲洗与消毒
饮用水管道在使用前应采用每升水中含20~30mg的游离氯的清水灌满管道进行消毒。含氯水在管中应静置24h 以上,消毒后,再用饮用水冲洗管道,并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后,方可使用。
质量标准
道穿墙壁、楼板及嵌墙暗敷时,应配合土建预留孔槽,其留孔或开槽尺寸可按下列定:
预留孔洞尺寸宜较管外径大50~100mm;
嵌墙暗敷墙槽尺寸的宽度可为管道外径加100mm ,深度可为管道外径加30mm ;
架空管顶上部的净空不宜小于200mm 。
2、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
3、给水用衬塑钢管与阀门、水表、水咀等卫生洁具的连接应采用内、外丝管螺纹管件连接;严禁在衬塑钢管上套丝。
4、装时必须注意:安装完的干管,不得有塌腰、拱起的波浪现象及左右扭曲的蛇弯现象。
5、道系统的横管宜有0.2~0.5%的坡度, 坡向泄水方向。
6、管道系统的坐标、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6的规定:
表5.6管道坐标、标高的允许偏差
平管道的纵、横方向的弯曲,立管垂直度,平行管道各成排的阀门安装应符合表5.7的规定: 表5.7管道和阀门安装允许偏差
成品保护措施
安装好的管道不得用做支撑或放脚手板,不得踏压,其支托架不得作为其它用途的受力点。
管道在喷浆前要加以保护,防止灰浆污染管道。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暗管安装应注意着重检查管槽平整度、管道支撑、套管安装、防伸缩措施,并应进行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检验。
2、安装应注意着重检查支、架间距和型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坐标、标高和坡度的正确性;
4、连接点或接口的整洁、牢固和密封性;
5、支承件和管卡的安装位置和牢固性;
6、给水系统的通水能力检验,按设计要求同时开放的最大数量的配水点是否全部达到额定流量;
7、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可根据管道布置,分层、分段进行通水能力检验;
8、仪表的灵敏度和阀门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