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迎评做贡献
当前,迎评促建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迎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各高等学校纷纷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挖掘本校资源、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力争达到迎评促建的目的。这次评估工作涉及面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力度也很大,反映了我国提升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心情和决心与信心,以及高等学校自身对本次评估工作的认同和支持。这次评估活动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世界各国普遍重视高等教育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许多国家提出“科技立国”、“教育立国”的基本国策,如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教育立国基准”、德国的“绿卡计划”、美国的“2061计划”等,从而把高等教育推向了国际竞争的最前沿,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高技术人才赢得全球竞争的优势。与此相适应,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各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潜力和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强弱。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彭齐亚斯所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质量取胜的时代”,如果高等教育质量不能得到社会的基本认可,高等学校“所授予的资格和技术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时”,社会将“拒绝制度化教育所产生的成果”。这就为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警示:必须强化质量意识,
推动教育教学创新,而加强高等学校质量体系和评估制度的建设,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推动其创新的重要措施。
根据《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原国家教委决定从1995年起分期分批对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成立了专门的评估委员会,并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和法规,这些法规确立了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基本原则、程序、方向、方式、组织机构等,从而使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评估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道路。从发展过程来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相继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三种形式: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开始于1993年,这种评估方式主要用于本科教育历史较短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目的是使学校能够达到国家基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帮助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这种评估方式的特点是:被评学校由政府指定,准备时间长,按照文、理、工、农、医定指标,评估结论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种,当时共对178所该类院校进行过此种评估。优秀评估:开始于1995年,主要用于100所左右本科教育历史较长、基础较好、工作水平较高的学校,主要目的是促进学校深化改革和办出特色,被评学校由教育部根据学校申请确定,由政府组织,有一定准备时间,这种评估方式比较突出评估指标体系的概括性,其结论分为优秀和不优秀两种,此前共对16所该类院校进行此种评估。随机性水平评估:开始于1997年,使
用于上述两类学校之间的学校,计划对700—800所范围内的学校进行此种评估,目的是促进学校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它的特点是被评学校由教育部随机指定,当年指定当年评,指标体系统一,评估结论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种。1998年在北京轻工业学院进行了此种评估方式的摸底,99年对长沙铁道学院进行了试评,目前共评估了220所左右该类院校。从2002年开始,国家教育部把上述三种评估方式统一为水平评估,评估标准统一,评估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和特色项目、18个二级指标和38个观测点。目前,教育部和各高等学校在积极推动和贯彻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同时,正在就建立现代评估制度进行新的规划和设想。评价工作总的原则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根据教育部有关通知,我校将在2007年接受教育部专家的评估检查。为了迎接这次评估,我校做了精心的准备和部署,成立了专门的评建机构和领导小组,积极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目前,我校的迎评促建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这次评估对我们黑龙江工程学院来讲非常重要。这是我校接受的第一次政府对我校办学水平、办学思路、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考核与评价,评估结果直接关系到我校的未来与发展,影响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如招生规模、专业设置、社会声誉乃至生源、学生就业、教师的发展与对外交流等。同时,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完成这个中心
任务,就要有好的教学水平和好的教学质量,这涉及到学校所有部门和所有环节。因此,虽然叫做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但绝不仅仅是教学方面的事情,而是关系学校前途与未来的大事。因此,学校把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号召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共同拼搏,力争评估取得优秀成绩,为学校争取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大浪淘沙,不进则退,争取评估优秀,是我们全体黑龙江工程学院人的执著追求与坚定信念。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迎评对我来说既是一种考验,又是一份责任。也是全校师生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迎评关系到学校今后的发展和每位黑工程人的兴衰荣辱。因此,作为黑工程的一分子,我们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迎评”的各项活动中去,创造优良学风,为学校的教学工作献计献策,为“迎评”工作更好地开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此,为了支持和配合学校的迎评工作,营造我为“迎评”作贡献的良好氛围,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为更好地开展迎评工作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 巩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高工作业务能力
在迎评的紧要关头,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必须要坚持勤奋学习的优良传统,提高自己专业素养,提高工作能力与水平,全心全意为教学科
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全心全意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真正做到一切为教学服务,一切为学生服务。
二、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丰富校园氛围
在督促学生努力学习的同时,还要让他们不要忘记劳逸结合,投身于校园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的生活五彩斑斓,让学生的活动多姿多彩,让我们的校园更有特色。让学生的学习劲头成为学校的亮点,让学生的特色活动成为校园的经典。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热情,为迎评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关心“迎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迎评工作中,争当责任人 迎评工作迫在眉睫,我们应该认清形势,树立“主人翁”意识,克服“与己无关”的旁观姿态,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投身到“迎评”工作中去。本着“黑工程是我家”的坚定信念,争当迎评责任人。
四、遵守校纪校规,树立良好形象
要进一步强化、细化各项规范,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注意好个人小节,一言一行要给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尊重领导,尊重其他教师,集体利益为重,服从集体的安排,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坚决不拖迎评工作的后腿,为迎评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个人在2007年评估期间对学校的设想,建议和自身的言行!都是为了迎评!
我为迎评做贡献
当前,迎评促建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迎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各高等学校纷纷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挖掘本校资源、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力争达到迎评促建的目的。这次评估工作涉及面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力度也很大,反映了我国提升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心情和决心与信心,以及高等学校自身对本次评估工作的认同和支持。这次评估活动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世界各国普遍重视高等教育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许多国家提出“科技立国”、“教育立国”的基本国策,如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教育立国基准”、德国的“绿卡计划”、美国的“2061计划”等,从而把高等教育推向了国际竞争的最前沿,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高技术人才赢得全球竞争的优势。与此相适应,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各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潜力和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强弱。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彭齐亚斯所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质量取胜的时代”,如果高等教育质量不能得到社会的基本认可,高等学校“所授予的资格和技术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时”,社会将“拒绝制度化教育所产生的成果”。这就为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警示:必须强化质量意识,
推动教育教学创新,而加强高等学校质量体系和评估制度的建设,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推动其创新的重要措施。
根据《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原国家教委决定从1995年起分期分批对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成立了专门的评估委员会,并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和法规,这些法规确立了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基本原则、程序、方向、方式、组织机构等,从而使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评估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道路。从发展过程来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相继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三种形式: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开始于1993年,这种评估方式主要用于本科教育历史较短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目的是使学校能够达到国家基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帮助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这种评估方式的特点是:被评学校由政府指定,准备时间长,按照文、理、工、农、医定指标,评估结论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种,当时共对178所该类院校进行过此种评估。优秀评估:开始于1995年,主要用于100所左右本科教育历史较长、基础较好、工作水平较高的学校,主要目的是促进学校深化改革和办出特色,被评学校由教育部根据学校申请确定,由政府组织,有一定准备时间,这种评估方式比较突出评估指标体系的概括性,其结论分为优秀和不优秀两种,此前共对16所该类院校进行此种评估。随机性水平评估:开始于1997年,使
用于上述两类学校之间的学校,计划对700—800所范围内的学校进行此种评估,目的是促进学校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它的特点是被评学校由教育部随机指定,当年指定当年评,指标体系统一,评估结论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种。1998年在北京轻工业学院进行了此种评估方式的摸底,99年对长沙铁道学院进行了试评,目前共评估了220所左右该类院校。从2002年开始,国家教育部把上述三种评估方式统一为水平评估,评估标准统一,评估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和特色项目、18个二级指标和38个观测点。目前,教育部和各高等学校在积极推动和贯彻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同时,正在就建立现代评估制度进行新的规划和设想。评价工作总的原则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根据教育部有关通知,我校将在2007年接受教育部专家的评估检查。为了迎接这次评估,我校做了精心的准备和部署,成立了专门的评建机构和领导小组,积极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目前,我校的迎评促建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这次评估对我们黑龙江工程学院来讲非常重要。这是我校接受的第一次政府对我校办学水平、办学思路、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考核与评价,评估结果直接关系到我校的未来与发展,影响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如招生规模、专业设置、社会声誉乃至生源、学生就业、教师的发展与对外交流等。同时,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完成这个中心
任务,就要有好的教学水平和好的教学质量,这涉及到学校所有部门和所有环节。因此,虽然叫做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但绝不仅仅是教学方面的事情,而是关系学校前途与未来的大事。因此,学校把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号召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共同拼搏,力争评估取得优秀成绩,为学校争取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大浪淘沙,不进则退,争取评估优秀,是我们全体黑龙江工程学院人的执著追求与坚定信念。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迎评对我来说既是一种考验,又是一份责任。也是全校师生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迎评关系到学校今后的发展和每位黑工程人的兴衰荣辱。因此,作为黑工程的一分子,我们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迎评”的各项活动中去,创造优良学风,为学校的教学工作献计献策,为“迎评”工作更好地开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此,为了支持和配合学校的迎评工作,营造我为“迎评”作贡献的良好氛围,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为更好地开展迎评工作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 巩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高工作业务能力
在迎评的紧要关头,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必须要坚持勤奋学习的优良传统,提高自己专业素养,提高工作能力与水平,全心全意为教学科
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全心全意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真正做到一切为教学服务,一切为学生服务。
二、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丰富校园氛围
在督促学生努力学习的同时,还要让他们不要忘记劳逸结合,投身于校园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的生活五彩斑斓,让学生的活动多姿多彩,让我们的校园更有特色。让学生的学习劲头成为学校的亮点,让学生的特色活动成为校园的经典。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热情,为迎评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关心“迎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迎评工作中,争当责任人 迎评工作迫在眉睫,我们应该认清形势,树立“主人翁”意识,克服“与己无关”的旁观姿态,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投身到“迎评”工作中去。本着“黑工程是我家”的坚定信念,争当迎评责任人。
四、遵守校纪校规,树立良好形象
要进一步强化、细化各项规范,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注意好个人小节,一言一行要给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尊重领导,尊重其他教师,集体利益为重,服从集体的安排,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坚决不拖迎评工作的后腿,为迎评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个人在2007年评估期间对学校的设想,建议和自身的言行!都是为了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