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优秀教案

4 古代诗歌四首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 背诵诗歌。2. 了解诗歌有关知识, 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品味诗歌语言, 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提高古诗文修养。

4. 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 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 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有人说他是英雄, 有人说他是奸雄, 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 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2. 作者简介曹操, 字孟德,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 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后, 先后灭吕布、袁术, 建安五年(200年), 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 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 北征乌桓, 大胜。次年率军南下, 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 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 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气魄雄伟、慷慨悲壮。

三、自学指导(二) ——合作与探究

(一) 诗歌朗读1. 自由朗读诗歌, 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 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结合注释解读诗意。【交流点拨】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 海中山岛高耸陡立。碣石山上树木丛生, 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 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 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 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 就用歌唱来畅抒心中的情怀吧!

(二) 整体感知(读完感受:壮丽,宏伟。博大)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并思考下列问题。

1. 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交流点拨】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 下文由“观”字展开, 写登山所见。

3. 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交流点拨】(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 全用虚写, 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 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5. 背景链接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 建安十一年(206年), 乌桓攻破幽州, 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 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 屡次骚扰边境, 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 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 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 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 我们就可以看出, 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下的。大战之前, 身为主帅的曹操, 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 又当秋风萧瑟之际, 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 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 现在又将北征乌桓和袁绍残部, 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 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

建功立业的愿望, 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四、板书设计 观山岛:竦峙(壮丽气势实景——借景抒情 沧树木:丛生

海百草:丰茂(向荣姿态日月:运行—出其中虚景奇特想象博大 宏伟意境胸襟

五、拓展延伸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的诗句。

4 古代诗歌四首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 背诵诗歌。2. 了解诗歌有关知识, 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品味诗歌语言, 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提高古诗文修养。

4. 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 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 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有人说他是英雄, 有人说他是奸雄, 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 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2. 作者简介曹操, 字孟德,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 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后, 先后灭吕布、袁术, 建安五年(200年), 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 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 北征乌桓, 大胜。次年率军南下, 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 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 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气魄雄伟、慷慨悲壮。

三、自学指导(二) ——合作与探究

(一) 诗歌朗读1. 自由朗读诗歌, 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 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结合注释解读诗意。【交流点拨】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 海中山岛高耸陡立。碣石山上树木丛生, 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 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 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 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 就用歌唱来畅抒心中的情怀吧!

(二) 整体感知(读完感受:壮丽,宏伟。博大)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并思考下列问题。

1. 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交流点拨】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 下文由“观”字展开, 写登山所见。

3. 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交流点拨】(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 全用虚写, 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 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5. 背景链接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 建安十一年(206年), 乌桓攻破幽州, 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 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 屡次骚扰边境, 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 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 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 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 我们就可以看出, 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下的。大战之前, 身为主帅的曹操, 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 又当秋风萧瑟之际, 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 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 现在又将北征乌桓和袁绍残部, 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 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

建功立业的愿望, 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四、板书设计 观山岛:竦峙(壮丽气势实景——借景抒情 沧树木:丛生

海百草:丰茂(向荣姿态日月:运行—出其中虚景奇特想象博大 宏伟意境胸襟

五、拓展延伸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的诗句。


相关内容

  • [观沧海]教案(1)
  • <观沧海> 曹操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语言词汇,揣摩其语言魅力: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诗人在诗中 所寄寓的情感. 能力目标 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提高 对古诗的审美鉴赏力. 情感目标 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感受美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 情趣. ...

  • 观沧海教案3
  • <观沧海>教学设计 安城九年一贯制 陈莉 一.教材分析.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在诗中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有感情地反复 ...

  • 新教材初一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五首-观沧海]
  • <观沧海> 教学目标: 1. 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 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 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一. 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 ,九月大获全胜.班 ...

  • 15[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 2.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3.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 4.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 5.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 2. 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

  • 201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 3.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 2. 了 ...

  • 15*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 品味诗词的意境. 朗诵并背会.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品味. 启发式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诵.体会诗歌意境. 3. 教学用具 4 ...

  • 4 古代诗词四首教案3
  • 4.古代诗词四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 ...

  • 沧海日出教案
  • 黑龙江佳木斯富锦小学 宋云鹤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沧海日出的美和壮观,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3.在阅读中揣摩课文的描写顺序,领悟作者描写日出景色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感受沧海日出的壮观和美丽;学 ...

  •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2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