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建设的思考

《教学与管理》2003年7月15日

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建设的

—一汉的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包含课堂教学和课外的延l

2力不足”,并且缺乏“科学技术史”、“现忡。我国大部分小学在每学年开展“科技月”、“科I当代科学技术概论”等宏观性课程,必然技周”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有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就比较缺乏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践活动”、“生物百项”、“科技小制作”等科普教育活动并年1学等方面的学习。当前全国大部分小学教年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指导教师和小“科学迷”。但是在一些l师培养已经进入普及大专学历阶段,并在小学的科技活动课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其原因有二:首先,:不久的将来进入本科培养阶段,这是提高教师与各级学校的管理者对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理解仍需深l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科学教育能力的新契入。不少学校将小学科技活动课理解为电脑课、手工课等,对l机。本文以本专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为科技活动课程的深入剖析不足。其次,缺乏师资。小学科技活:例,探讨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师资职前培

1.根据不同的培养要求建立科学教育

课程体系

培养本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的课程动课程教师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职教师,城市大部分l养。小学和乡镇较大规模的小学大多配备了专职教师,但存在工{作量长期超载的现象;另一类是其他科任教师兼任,课时、教I学质量和实验室的常规建设难免受到影响。一方面是学校教I

师职数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师必须擅长l体系中,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包括科学素养活动课程的设计与组织,对各学科有较广泛的了解,动手能J课程和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提高小学教师力较强,师资要求较高。而职前教育没有提供较完善的培养,:的科学素养的课程应是所有有此培养目职后继续教育大多分学科进行,教师教综合性、活动性课程l标的师范院校的基础必修课程。培养小学大多依靠个人的钻研精神自我学习,很难快速、大范围地提l教师进行小学科学教育能力的课程,应针高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的教学水平。本文拟从加强师资职前培J对具体的生源、不同的培养要求而制定。养针对性、职后继续教育全面性和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的管理l如:在培养全能型的小学教师本科专业改革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贯通教育

学科学教育教师的专业中,科学教育成为一、加强师资职前培养的针对性是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建l课程体系的一组成部分;在以专职培养小设的基础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在正在进行的全l课程设置的核心;在大专学历的小教专业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决定改革能否切实落实、胜f课程设置中,科学教育成为其中、高年级利实现预定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师范院校应根据基础教育:师范生选择的主攻学科方向之一。尽管课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l程体系设置不同,但都必须加强培养师范构,改革教学方法。当前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师主要来源于l生独立自主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研究,培养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小部分来源于本专科师范院校的理科J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毕业生。由于中等师范的教学大纲中只设置了理科的基础课l2.完善学科教育学课程

学科教育学课程与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没有“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法”等针对性较强的科学教育l

但课时较少,对师范生实验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心有余而r学课程。部分中等师范开设了《小学自然教学法》等选修课,f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教育学课程是后者的必要支持,小学科学教育是学科

万方数据 3・

林海燕: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建设的思考

教育学必须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本专

科学历小学教师的科学教育子课程体系

(相对整个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的课

程体系而言)中,必须完善学科教育学课

程,这是师范教育专业化的要求,也是适

应日趋激烈的小学师资市场竞争的需

要。按照专业性职业要求,从事教育教学

工作至少需要学科本身、教育系统、学科

教学法、教育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知识。多

年来,在师范教育学科设置中,比较忽略

学科教育学(教材教法)这一“边缘学科”

的建设。教育科学发展到今天,学科教育生小学科学教育实践。笔者认为,教育见习应尽早开始并延长时间(目前一般在毕业前一年开始,时间为一至两周)。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师范中低年级侧重于培养职业自豪感和师范生基本技能,并全面了解小学教育;中高年级侧重于教学方法、教学科研能力、调查能力的培养。避免师范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节。这也是世界师范教育的倾向,如美国七十年代教育实践时间大大提前和延长,教育见习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并贯穿第二三学年。教育科研是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是教育实践、自身业务能力提高、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较高的科研素质能帮助教师不断超越原有水平,更快地、批判性

地选择吸收新的教学理论,避免简单的模式化教学,从而全面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科学教育是一项不断改革深入的

事业,来自教学第一线的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尤显重要。必须重

视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师职前的科学教育科研能力培养。

二、加强师资职后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性是小学科技活

动课程建设的关键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针对正在进行的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除了加强师范院校职前培养的针对

性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及时吸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内容,课程改革实验区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确

保培训工作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加强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

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加强对课程改革动态的研究学习,深入领会小学科技活

动课程的实质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按国家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小学课程将以综合课程为主,三年级

起开设科学课和综合实践课。科学教育中教学方式将更强调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更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教

学内容将更加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而,小学科

技活动课程的师资继续教育中,加强对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的

特点、实质的研究、体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继续教育中小

学科技活动课程教师应切身参与研究型课程的学习。所谓研

究型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

条件,自主选题,自主探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

一种课程。教师们的亲身体验有助于在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目

标上更强调科学技能和态度的养成,在课程内容组织上更倾

向于综合性课程或学习领域,在课程实施上更加强调探究式、

体验式学习。

2.了解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更新、完善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学成为一课程系列,包括:学科教育基本理论课、学科教育基本知识课、学科教育基本技能课、学科教育实践课等。课程形式可为专业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等,以使师范生理解、领会学科教育的内涵。3.在课程系统中综合培养师范生科学教育研究能力近期和将来一段时间,高等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主要来自高中毕业生、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和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生源不同,原有的科学教育基础、师范教育理论实践基础不同。因此,在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和小学科学教育能力培养之始,有必要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背景材料,这有利于高师阶段教学大纲的具体落实,有利于任课教师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一句话,在高师阶段也必须“因材施教”。把握不同生源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进行高师小教专业课程建设,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小学教育人才。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小学科学教育不单纯是科学知识的教育,更是对儿童实施全面教育的一种渠道。首先,应重视师范生唯物科学观、自然观培养。其次,重视小学学龄儿童心理学掌握、科学活动组织能力培养,要让每位未来的园丁在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接受爱的教育、真善美的教育。再次,必须加强师范

・4・万方数据 

林海燕: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建设的思考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快速发展,教师的职业特I验仪器,这也需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征要求教师们必须及时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能力l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校长应充结构,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培养社会的接班人。小学科技活f分认识科学教育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在排动课程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根据克劳普法|课、进修、工作量衡量标准、职称评定等方(L・E・Klopfer)的解释,科学素养是指“每个人所应具备的对1面给予公正、合理的对待,以免影响教师科学的基本理解”,它有5个方面:(1)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的工作积极性和教’、浮改革的主动性。概念原则和理论;(2)把有关的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情境

中的能力;(3)具有利用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4)理解科学性I建设

质的一般原理和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5)具有当前使用的教材有的没有配套的教明智的对待科学的态度以及具有与科学有关部门的事物的I学参考资料,也没有较明确、详细的教学兴趣。很显然,科学素养是一个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

整体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3.加强实用的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材l标准,在调查中,不少教师反映这类教材现出一定的成人化倾向,高年级教学内容态度、科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为一体的复合概念,是一个人}很难使用,学生学习也困难。有的教材呈

国民科学素质与技术、资金、人才不同,不能靠引进,也l过于抽象,乡镇小学教学上有实际困难。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自然而然地提高,需要通I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材应体现国家基础过接受教育和终生学习来蓄积、陶冶乃至升华。当前我国公t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根据教育部基民的科学素养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个人早期确立l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制定的国家基的对科学的兴趣、态度,对其成年时在科学素养方面所能达I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供的小学2—6年到的境界有决定性的影响。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是全民族I级学生在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科普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提高国家科技水平基础的阶段。因f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五大部此,更新、完善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是加l分的具体内容标准为教材编写的基本要强其继续教育全面性不可或缺的一环,对现任的小学科学教j素,体现小学生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师要设立专门的继续教育计划,分期分批培训,争取建立一:过程,符合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与规支合格的专职的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

程的有效保障

1.加强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的教学设备配置律,有机地整合小学科学课程的各项目当的条件,并且具有科学而合理的逻辑结构。内容上以科技活动为重点,包括实验三、改革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管理是建设小学科技活动课l标,为小学生自由地展开学习过程提供适各地教委等单位一直对基础教育的硬件建设投以资金f探索、操作制作、游艺、观察与思考、调查扶助,但由于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校}与考察、智力美术、科学文艺、科技活动应尽可能为小学生提供多方位的学习资源,如:科技活动室、{等。教材最好采用活页设计,每张活页就有关的科学信息资料(包括书籍、报刊、图片、多媒体资料、科I是一次活动的内容,内容独立,教师可根技教育网站开放查询等等)、科技活动常用工具和制作材料等f据具体情况组织活动(班级活动、兴趣小等。不少乡镇小学的科学教育实验设施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仍-组活动和课余活动)。应配套供应器材,教有待加强。学校应尽可能为教师自制教具和学具、利用校外{参内容包括活动方案设计参考、知识背景教学资源提供物力和财力保障。

2.细化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的教学管理材料和教学研讨三大部分,直接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参考,并有强大的教育研究课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工作需要学校管理者的大力支持,1题支持,可再进行更新与改革并进行师资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需要准备大量l培训。

的活动器材和实物材料,自制教具、学具;现场考察、参观访i(参考文献本刊略)

问;指导学生科学小课题的调查研究、方案的选择、实践检验:(该文为全国第三届教学与管理优秀论文等活动需要课外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科学教育教师j评选获奖论文)

一般还需负责管理科学教室、科学实验室、活动室及教学实lx实习编辑:康瑞山

5・・

万方数据 

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建设的思考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林海燕福建厦门市集美大学教育系教学与管理(小学版)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2003(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xygl-xxb200307001.aspx

《教学与管理》2003年7月15日

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建设的

—一汉的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包含课堂教学和课外的延l

2力不足”,并且缺乏“科学技术史”、“现忡。我国大部分小学在每学年开展“科技月”、“科I当代科学技术概论”等宏观性课程,必然技周”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有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就比较缺乏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践活动”、“生物百项”、“科技小制作”等科普教育活动并年1学等方面的学习。当前全国大部分小学教年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指导教师和小“科学迷”。但是在一些l师培养已经进入普及大专学历阶段,并在小学的科技活动课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其原因有二:首先,:不久的将来进入本科培养阶段,这是提高教师与各级学校的管理者对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理解仍需深l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科学教育能力的新契入。不少学校将小学科技活动课理解为电脑课、手工课等,对l机。本文以本专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为科技活动课程的深入剖析不足。其次,缺乏师资。小学科技活:例,探讨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师资职前培

1.根据不同的培养要求建立科学教育

课程体系

培养本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的课程动课程教师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职教师,城市大部分l养。小学和乡镇较大规模的小学大多配备了专职教师,但存在工{作量长期超载的现象;另一类是其他科任教师兼任,课时、教I学质量和实验室的常规建设难免受到影响。一方面是学校教I

师职数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师必须擅长l体系中,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包括科学素养活动课程的设计与组织,对各学科有较广泛的了解,动手能J课程和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提高小学教师力较强,师资要求较高。而职前教育没有提供较完善的培养,:的科学素养的课程应是所有有此培养目职后继续教育大多分学科进行,教师教综合性、活动性课程l标的师范院校的基础必修课程。培养小学大多依靠个人的钻研精神自我学习,很难快速、大范围地提l教师进行小学科学教育能力的课程,应针高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的教学水平。本文拟从加强师资职前培J对具体的生源、不同的培养要求而制定。养针对性、职后继续教育全面性和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的管理l如:在培养全能型的小学教师本科专业改革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贯通教育

学科学教育教师的专业中,科学教育成为一、加强师资职前培养的针对性是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建l课程体系的一组成部分;在以专职培养小设的基础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在正在进行的全l课程设置的核心;在大专学历的小教专业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决定改革能否切实落实、胜f课程设置中,科学教育成为其中、高年级利实现预定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师范院校应根据基础教育:师范生选择的主攻学科方向之一。尽管课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l程体系设置不同,但都必须加强培养师范构,改革教学方法。当前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师主要来源于l生独立自主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研究,培养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小部分来源于本专科师范院校的理科J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毕业生。由于中等师范的教学大纲中只设置了理科的基础课l2.完善学科教育学课程

学科教育学课程与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没有“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法”等针对性较强的科学教育l

但课时较少,对师范生实验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心有余而r学课程。部分中等师范开设了《小学自然教学法》等选修课,f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教育学课程是后者的必要支持,小学科学教育是学科

万方数据 3・

林海燕: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建设的思考

教育学必须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本专

科学历小学教师的科学教育子课程体系

(相对整个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的课

程体系而言)中,必须完善学科教育学课

程,这是师范教育专业化的要求,也是适

应日趋激烈的小学师资市场竞争的需

要。按照专业性职业要求,从事教育教学

工作至少需要学科本身、教育系统、学科

教学法、教育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知识。多

年来,在师范教育学科设置中,比较忽略

学科教育学(教材教法)这一“边缘学科”

的建设。教育科学发展到今天,学科教育生小学科学教育实践。笔者认为,教育见习应尽早开始并延长时间(目前一般在毕业前一年开始,时间为一至两周)。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师范中低年级侧重于培养职业自豪感和师范生基本技能,并全面了解小学教育;中高年级侧重于教学方法、教学科研能力、调查能力的培养。避免师范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节。这也是世界师范教育的倾向,如美国七十年代教育实践时间大大提前和延长,教育见习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并贯穿第二三学年。教育科研是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是教育实践、自身业务能力提高、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较高的科研素质能帮助教师不断超越原有水平,更快地、批判性

地选择吸收新的教学理论,避免简单的模式化教学,从而全面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科学教育是一项不断改革深入的

事业,来自教学第一线的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尤显重要。必须重

视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师职前的科学教育科研能力培养。

二、加强师资职后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性是小学科技活

动课程建设的关键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针对正在进行的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除了加强师范院校职前培养的针对

性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及时吸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内容,课程改革实验区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确

保培训工作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加强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

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加强对课程改革动态的研究学习,深入领会小学科技活

动课程的实质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按国家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小学课程将以综合课程为主,三年级

起开设科学课和综合实践课。科学教育中教学方式将更强调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更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教

学内容将更加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而,小学科

技活动课程的师资继续教育中,加强对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的

特点、实质的研究、体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继续教育中小

学科技活动课程教师应切身参与研究型课程的学习。所谓研

究型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

条件,自主选题,自主探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

一种课程。教师们的亲身体验有助于在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目

标上更强调科学技能和态度的养成,在课程内容组织上更倾

向于综合性课程或学习领域,在课程实施上更加强调探究式、

体验式学习。

2.了解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更新、完善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学成为一课程系列,包括:学科教育基本理论课、学科教育基本知识课、学科教育基本技能课、学科教育实践课等。课程形式可为专业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等,以使师范生理解、领会学科教育的内涵。3.在课程系统中综合培养师范生科学教育研究能力近期和将来一段时间,高等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主要来自高中毕业生、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和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生源不同,原有的科学教育基础、师范教育理论实践基础不同。因此,在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和小学科学教育能力培养之始,有必要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背景材料,这有利于高师阶段教学大纲的具体落实,有利于任课教师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一句话,在高师阶段也必须“因材施教”。把握不同生源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进行高师小教专业课程建设,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小学教育人才。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小学科学教育不单纯是科学知识的教育,更是对儿童实施全面教育的一种渠道。首先,应重视师范生唯物科学观、自然观培养。其次,重视小学学龄儿童心理学掌握、科学活动组织能力培养,要让每位未来的园丁在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接受爱的教育、真善美的教育。再次,必须加强师范

・4・万方数据 

林海燕: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建设的思考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快速发展,教师的职业特I验仪器,这也需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征要求教师们必须及时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能力l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校长应充结构,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培养社会的接班人。小学科技活f分认识科学教育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在排动课程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根据克劳普法|课、进修、工作量衡量标准、职称评定等方(L・E・Klopfer)的解释,科学素养是指“每个人所应具备的对1面给予公正、合理的对待,以免影响教师科学的基本理解”,它有5个方面:(1)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的工作积极性和教’、浮改革的主动性。概念原则和理论;(2)把有关的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情境

中的能力;(3)具有利用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4)理解科学性I建设

质的一般原理和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5)具有当前使用的教材有的没有配套的教明智的对待科学的态度以及具有与科学有关部门的事物的I学参考资料,也没有较明确、详细的教学兴趣。很显然,科学素养是一个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

整体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3.加强实用的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材l标准,在调查中,不少教师反映这类教材现出一定的成人化倾向,高年级教学内容态度、科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为一体的复合概念,是一个人}很难使用,学生学习也困难。有的教材呈

国民科学素质与技术、资金、人才不同,不能靠引进,也l过于抽象,乡镇小学教学上有实际困难。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自然而然地提高,需要通I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材应体现国家基础过接受教育和终生学习来蓄积、陶冶乃至升华。当前我国公t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根据教育部基民的科学素养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个人早期确立l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制定的国家基的对科学的兴趣、态度,对其成年时在科学素养方面所能达I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供的小学2—6年到的境界有决定性的影响。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是全民族I级学生在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科普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提高国家科技水平基础的阶段。因f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五大部此,更新、完善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是加l分的具体内容标准为教材编写的基本要强其继续教育全面性不可或缺的一环,对现任的小学科学教j素,体现小学生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师要设立专门的继续教育计划,分期分批培训,争取建立一:过程,符合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与规支合格的专职的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

程的有效保障

1.加强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的教学设备配置律,有机地整合小学科学课程的各项目当的条件,并且具有科学而合理的逻辑结构。内容上以科技活动为重点,包括实验三、改革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管理是建设小学科技活动课l标,为小学生自由地展开学习过程提供适各地教委等单位一直对基础教育的硬件建设投以资金f探索、操作制作、游艺、观察与思考、调查扶助,但由于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校}与考察、智力美术、科学文艺、科技活动应尽可能为小学生提供多方位的学习资源,如:科技活动室、{等。教材最好采用活页设计,每张活页就有关的科学信息资料(包括书籍、报刊、图片、多媒体资料、科I是一次活动的内容,内容独立,教师可根技教育网站开放查询等等)、科技活动常用工具和制作材料等f据具体情况组织活动(班级活动、兴趣小等。不少乡镇小学的科学教育实验设施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仍-组活动和课余活动)。应配套供应器材,教有待加强。学校应尽可能为教师自制教具和学具、利用校外{参内容包括活动方案设计参考、知识背景教学资源提供物力和财力保障。

2.细化小学科技活动课程的教学管理材料和教学研讨三大部分,直接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参考,并有强大的教育研究课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工作需要学校管理者的大力支持,1题支持,可再进行更新与改革并进行师资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需要准备大量l培训。

的活动器材和实物材料,自制教具、学具;现场考察、参观访i(参考文献本刊略)

问;指导学生科学小课题的调查研究、方案的选择、实践检验:(该文为全国第三届教学与管理优秀论文等活动需要课外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科学教育教师j评选获奖论文)

一般还需负责管理科学教室、科学实验室、活动室及教学实lx实习编辑:康瑞山

5・・

万方数据 

小学科技活动课程建设的思考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林海燕福建厦门市集美大学教育系教学与管理(小学版)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2003(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xygl-xxb200307001.aspx


相关内容

  • 雅安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雅安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雅安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 ...

  • 关于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思考
  • 关于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思考 李晓梅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2) 摘要:借鉴PISA项目及TMSS项目这些国际数学测试的经验,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考察.数学日记.口试.笔试.调查与操作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 ...

  • 2013年中小学德育论文评选的通知]的通知[1]
  • 泉州市洛江区罗溪中心小学 关于转发<关于开展2013年洛江区 中小学德育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各小学: 现将洛江区教育局<关于开展2013年洛江区中小学德育论 文评选活动的通知>(泉洛教德[2013]12号)转发给你们, 请各校根据文件要求做好论文的推荐工作,并于201 ...

  •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 教育管理专业自考毕业论文选题 1. 试论教育的平等性问题 2. 试论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问题 3. 试论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问题 4. 试论学生隐私权的保护 5. 学校监护责任问题 6. 关于择校问题的认识 7. 试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8. 试论教师体罚学生问题 9. 构建学校学习型组织的系统思 ...

  • 主题活动"准备上小学"的心理化改造实践与思考
  • 主题活动"准备上小学"的心理化改造实践与思考 作者:张艳 来源:<早期教育·教研版>2013年第08期 [摘要]幼儿的经验是其内在的心理体验,也是教师较难把握的.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常常因过多地顾及每个学科的知识逻辑顺序,使得综合教育只是从外部形式上打破了学科界限, ...

  • 浅析"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与思考
  •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教育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即便在西方,以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教育新理念和实践还在完善中,因此许多问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为培养科学教师的核心课程,应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努力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学科学与课程论& ...

  • 舞蹈课程进入小学课堂的思考与建议
  • -舞蹈课程一 思考与建议 校.师范院校是开展普及性艺术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舞蹈教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时隔二十年,我国舞蹈教育的普及度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只是在一些艺术院校或少年宫以及个别学校中开设了舞蹈课,而绝大部分小学则多以舞蹈队培训的形式出现在校园里,并没有将舞蹈课程纳入小学的课程表中 ...

  •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思考
  •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思考 黑龙江 曲晓伟 [摘 要]阅读和听.说.写一同构成语文教学的四大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外阅读课程化是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课程化 阅读和听.说.写一同构成语文教学的 ...

  •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视导报告20130510
  • 研究数学教育本质,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视导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院新领导班子顺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及时 开展了"高效课堂构建"教学视导工作.在李本祥副院长的带领下,成立了由市教研员.兼职教研员5人组成的小学数学学科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