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读[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读《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伴随着深刻的文化转型,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时期。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所有事物都很快地以全球地规模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一体化(Unification)指的是则是完全一样,加入了WTO,就得遵守同样的游戏规则;科技也得按同样得规律来做。所以在经济和科技得绝大部分领域已经一体化了。

但文化显然不可以,也不应该一体化。北京大学的乐黛云教授认为文化从来就是多元的。各个人类群体的生存环境不同,语言不同,传统和习惯不同,文化也就各不相同。必须有不同文化的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构成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人类才有发展的前途。中国有句古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说,不同,才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互相发展,甚至互相冲突,冲突以后可以发展。如果大家都一样,不断重复,那就不能继续发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文化生态的丰富性,决不能可以让文化也变成单一化,一体化。这和自然生态的丰富性一样,没有树林的覆盖,没有多样化的自然发展,没有各种生物的相生相克,那就会变成一片的沙漠。如果没有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和而不同”,多元并存,我们的文化也会变成一片的文化沙漠。

那么如何来保持和传承及发扬我们的文化呢?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年代是一个在科技高度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变的时代,是一个世界格局大变动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人类思维方式发展开辟出前所未有的新视野的时代,但是,同时我们也是生活在前所未有的,充满着高科技杀人武器和无处不在的恐怖活动的世界,当艾滋病的幽灵还没有被消除之际我们的人类中间又出现“瘋牛病”“非典”“禽流感”的国际恐慌;纵观人类进现代发展历史,尤其是工业社会和技术时代带来了不仅仅是表面的繁荣而是繁荣背后还有人性的异化,精神危机,物质主义,身心失调,吸毒纵欲,反文化反社会思潮等等的问题。痛定思痛,我们不由地反问科学还是万能的吗?显然,科学地发展无法完全解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科学理论无法为人们提供人生价值的判断的尺度。人不能根据科学事实去爱,去恨,从而解决精神的,情感的,道德的和信仰的种种矛盾和需求问题,因为人是具有灵魂和精神的动物,科学以外人离不开对人的精神世界及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保存,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就显得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了。为什么呢?很简单,别人有的我们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有。现在在我们中国的大街上一样有世界其他大街上跑的福特,宝马,奔驰等,我们的航班一样可以将人们带到世界各地,人们一样拿着手机在沟通,一样会去吃全世界大同小异的麦当劳的汉堡,在一些中国老百姓口中麦当劳还被改称为“M记店”,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当中同样也有精神的危机,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等等的问题,这些都是别人有的我们也有。那么,什么是别人没有的而我们有的呢?那就是“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的‘正史’,也往往掩饰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想正是“中国的脊梁”们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前仆后继的努力,奋斗,才创造出以中国人特有的方式来把握自然和社会,从而在人类世界文明史上有了中国文化,这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一个独特的贡献。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有这么一份“中国人的自信力”,并且我们应该不断地在我们进行地伟大的民族复兴过程当中在为人类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之中增强我们的自信力。

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觉得此书是我们中国这个有五千年璀璨文明的大国,到了今天在世界多事之秋,人类文化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再一次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也是一种“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努力的结果。此书特别的还有就在于它还有一部中英文对照版,这是我们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的同时也是在寻求与他种文化的动态的沟通和理解,从而寻求有益于共同的生活的基本知识。同时,我认为这套书的出版,也是我们进行对自身文化批判-沟通-重建的一种努力。我们中国主动打开国门,参与世界交流沟通,已经二十多年了,我认为中国始终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原则为准则来参与世界交流的那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也是一种“礼”,一种“和”,我们是以“礼”以“和”待人,但是,国门打开了,就好象窗户打开了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但飞蛾也跟着飞了进来。通过二十多年的开放,我想要扩展人们的精神世界,对于我们的传统中华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梳理,然后得出一个结果来使之在我们的教育树人当中有一个可以把握的根据是必不可少要走的一步,但是,我们不可能看浩如烟海的典籍,而且典籍中也有糟粕,《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的出版代表了一种努力,这套书有成人版,少儿版,对于不同的人而设计,使得中华文化传统更多得内化为我们现代中国人的内在尺度,使我们的未来的生活更和谐,正如费孝通先生在《反思。对话。文化自觉》一文中所说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读《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伴随着深刻的文化转型,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时期。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所有事物都很快地以全球地规模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一体化(Unification)指的是则是完全一样,加入了WTO,就得遵守同样的游戏规则;科技也得按同样得规律来做。所以在经济和科技得绝大部分领域已经一体化了。

但文化显然不可以,也不应该一体化。北京大学的乐黛云教授认为文化从来就是多元的。各个人类群体的生存环境不同,语言不同,传统和习惯不同,文化也就各不相同。必须有不同文化的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构成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人类才有发展的前途。中国有句古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说,不同,才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互相发展,甚至互相冲突,冲突以后可以发展。如果大家都一样,不断重复,那就不能继续发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文化生态的丰富性,决不能可以让文化也变成单一化,一体化。这和自然生态的丰富性一样,没有树林的覆盖,没有多样化的自然发展,没有各种生物的相生相克,那就会变成一片的沙漠。如果没有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和而不同”,多元并存,我们的文化也会变成一片的文化沙漠。

那么如何来保持和传承及发扬我们的文化呢?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年代是一个在科技高度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变的时代,是一个世界格局大变动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人类思维方式发展开辟出前所未有的新视野的时代,但是,同时我们也是生活在前所未有的,充满着高科技杀人武器和无处不在的恐怖活动的世界,当艾滋病的幽灵还没有被消除之际我们的人类中间又出现“瘋牛病”“非典”“禽流感”的国际恐慌;纵观人类进现代发展历史,尤其是工业社会和技术时代带来了不仅仅是表面的繁荣而是繁荣背后还有人性的异化,精神危机,物质主义,身心失调,吸毒纵欲,反文化反社会思潮等等的问题。痛定思痛,我们不由地反问科学还是万能的吗?显然,科学地发展无法完全解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科学理论无法为人们提供人生价值的判断的尺度。人不能根据科学事实去爱,去恨,从而解决精神的,情感的,道德的和信仰的种种矛盾和需求问题,因为人是具有灵魂和精神的动物,科学以外人离不开对人的精神世界及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保存,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就显得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了。为什么呢?很简单,别人有的我们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有。现在在我们中国的大街上一样有世界其他大街上跑的福特,宝马,奔驰等,我们的航班一样可以将人们带到世界各地,人们一样拿着手机在沟通,一样会去吃全世界大同小异的麦当劳的汉堡,在一些中国老百姓口中麦当劳还被改称为“M记店”,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当中同样也有精神的危机,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等等的问题,这些都是别人有的我们也有。那么,什么是别人没有的而我们有的呢?那就是“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的‘正史’,也往往掩饰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想正是“中国的脊梁”们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前仆后继的努力,奋斗,才创造出以中国人特有的方式来把握自然和社会,从而在人类世界文明史上有了中国文化,这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一个独特的贡献。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有这么一份“中国人的自信力”,并且我们应该不断地在我们进行地伟大的民族复兴过程当中在为人类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之中增强我们的自信力。

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觉得此书是我们中国这个有五千年璀璨文明的大国,到了今天在世界多事之秋,人类文化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再一次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也是一种“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努力的结果。此书特别的还有就在于它还有一部中英文对照版,这是我们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的同时也是在寻求与他种文化的动态的沟通和理解,从而寻求有益于共同的生活的基本知识。同时,我认为这套书的出版,也是我们进行对自身文化批判-沟通-重建的一种努力。我们中国主动打开国门,参与世界交流沟通,已经二十多年了,我认为中国始终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原则为准则来参与世界交流的那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也是一种“礼”,一种“和”,我们是以“礼”以“和”待人,但是,国门打开了,就好象窗户打开了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但飞蛾也跟着飞了进来。通过二十多年的开放,我想要扩展人们的精神世界,对于我们的传统中华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梳理,然后得出一个结果来使之在我们的教育树人当中有一个可以把握的根据是必不可少要走的一步,但是,我们不可能看浩如烟海的典籍,而且典籍中也有糟粕,《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的出版代表了一种努力,这套书有成人版,少儿版,对于不同的人而设计,使得中华文化传统更多得内化为我们现代中国人的内在尺度,使我们的未来的生活更和谐,正如费孝通先生在《反思。对话。文化自觉》一文中所说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相关内容

  • 文明礼仪格言大全
  • 文明礼仪格言大全 1.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颜元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不学礼,无以立. 4.学礼仪,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 1.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颜元 2.爱人者, ...

  •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

  •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如果要编一部同性恋文学史,曹雪芹的<红楼梦>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必位列其中.曹公与莎翁――中西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虽生在不同时空,素未谋面,但他们的思想都超越了自己所属的时代,散发着永恒的人文主义之光."红学"与"莎学",说到底都 ...

  •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
  •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 国际关系 "和平崛起" [论文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推己及人"的仁道."和为贵"."睦仁善邻"的共生共处之道是相互依存时代处理国际关系不可缺 ...

  • 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的传承
  • 二.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承 一.[知识网络] 二.[深度透视] (一).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是什么?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 第三课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练习题
  • 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随着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目却淡漠了.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 ( )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B.能够使我们国家尽快与 ...

  • 道德 守礼 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三要素
  • 道德 守礼 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三要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实施以来,法治社会建设步伐全方位提速,全行业.全领域法治化水平稳步提高,法治精神逐渐渗透到全社会方方面面,人民对依法治国的法治社会越来越充满信心和期待,一个风清气正的法治中国正在跃然而出,富强民主的中国梦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清晰地呈现在 ...

  • 文化间性视域下典籍译者的文化自觉
  • 摘 要: 本文以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为切入点,在许明武与葛瑞红宏观的翻译与文化自觉的理论构架下,从文化间性的视域对聊斋名篇<婴宁>的英译进行美美评价和分析,论证了译者的文化自觉在典籍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文化间性 文化自觉 典籍翻译 美美评价 <婴宁> ...

  • 2016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 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