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学

何为美

201202404杨慧舜

本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相关文艺论著理论相结合,从劳动创造美的角度,对“何为美”美审美个体性以及美异化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在哲学史上对于美的探讨,黑格尔主张在理念世界中去寻找美,在这种感性的绝对精神;费尔巴哈则将人视为“感性的对象”把人的活动局限于情感世界与感性世界中去探讨美的问题。马克思与恩克斯所创造的唯物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社会实践观点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在《手稿》中,马克思用经济学与哲学相结合的观点和方法阐明了人类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劳动与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劳动创造了美”基本观点。

人通过社会实践来改造或认识现实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也创造了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实践观点与能动认识哲学中,承认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性,也论证人的具有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经历无数次一个周期两次飞跃。认识是在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个认识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发展的理性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认识的第一次的飞跃。接下来的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也是认识过程当中更为为重要的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两次飞跃就形成一个认识过程,这个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两个显著的特征,因此美作为认识领域的一种认识分支同样是在在这个大的前提下进行论证才是合理且有意义的,从而论证美同样源自社会实践,并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循环。

社会实践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社会劳动,社会劳动概念有人为满足自己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实践社会性、实践性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在劳动过程当中使用“劳动工具”中会有一种尺度进行生产,人具有本身的内在的尺度衍生内在审美价值,而不是想动物那样仅仅是出于自己的本能进行的“伪劳动”。这种内在的价值尺度,本身就富有社会属性夹杂着社会价值、个人价值观等综合形成劳动对象内部的规律,体现人类改造利用客观世界以及内在的需要与目的,体现出人特有的本质力量。这种人的内在的本质的力量形成的一定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规

律。马克思在《手稿》当中提及人在物质生产中的造型或者是造型美的问题。即人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美的产品并不是说客观世界的美都是劳动所创造的,也不是说凡是劳动创造的产品都是美的。劳动创造美仅是从人类社会存在美的事物的总根源的角度来论述。

何为美? 同样涉及到人审美主体以及审美规律的问题。在劳动创造的美的总根源下,在劳动中也塑造人审美能力。在《手稿》中马克思将人的审美感受能力同人类劳动以及其他领域的实践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认为美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感觉”,而人的社会性劳动是美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我的观点中,人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马克思从宏观的人类审美能力的论述中,在此我对其微观主体的审美能力的形成进行补充。作为独特的个体而言,以个体为例,审美能力以及美的标准固然是在人类劳动实践的基础上有特定的历史条件的涮选形成的一种人类共同认同永恒的标准,如“善良、诚实”等但是,每个个体审美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个体不同美的内在品质和审美思维方式。这些因素包括现有的社会性主流思想的支配下、特定的规定下所要求被动或者主动的思想行为支配下在脑海中所形成的内在的审美能力的一定标尺。具体来说学习历史美学标准、知识受教育接受程度、个人利益趋向审美等。这种审美的个体性与各自对美的理解程度同样体现在文学史上接受美学,阅读任何文学作品,关键在于作品结构与其接受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学作品有艺术和审美两个极点。审美这一极点则是通过读者阅读而实现,使自己在审美时处于一种特殊的运动的状态,在对作品感悟的潜在性效果的感悟是不同的。

“何为美”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虽然前文已从宏观人类劳动创造美,微观个体不同审美角度对待两个方面来阐述美。现仍需对其发展的驱使作出预判,美的探讨表现出异化的倾向。这种异化的典型的具体表现在美发展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分流:一是基于哲学、审美理论美学纯理论的宏观的方向对美的本质的高端研究,很难指导广大的群众理解“何为美”问题;二是在真正的源于个体民众的社会劳动实践所产生的利益主义、实用主义所附属表现出的异化审美价值。现实环境中,实际所表现出“何为美”的个体回答愈来愈倾向后者,这看似是社会群体心理审美问题,实质是在社会实践劳动创造美的的基础发展状态下没有系统归纳和矫正而停留表面,因生产劳动的异化进而引发审美异化问题。

何为美

201202404杨慧舜

本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相关文艺论著理论相结合,从劳动创造美的角度,对“何为美”美审美个体性以及美异化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在哲学史上对于美的探讨,黑格尔主张在理念世界中去寻找美,在这种感性的绝对精神;费尔巴哈则将人视为“感性的对象”把人的活动局限于情感世界与感性世界中去探讨美的问题。马克思与恩克斯所创造的唯物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社会实践观点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在《手稿》中,马克思用经济学与哲学相结合的观点和方法阐明了人类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劳动与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劳动创造了美”基本观点。

人通过社会实践来改造或认识现实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也创造了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实践观点与能动认识哲学中,承认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性,也论证人的具有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经历无数次一个周期两次飞跃。认识是在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个认识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发展的理性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认识的第一次的飞跃。接下来的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也是认识过程当中更为为重要的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两次飞跃就形成一个认识过程,这个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两个显著的特征,因此美作为认识领域的一种认识分支同样是在在这个大的前提下进行论证才是合理且有意义的,从而论证美同样源自社会实践,并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循环。

社会实践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社会劳动,社会劳动概念有人为满足自己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实践社会性、实践性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在劳动过程当中使用“劳动工具”中会有一种尺度进行生产,人具有本身的内在的尺度衍生内在审美价值,而不是想动物那样仅仅是出于自己的本能进行的“伪劳动”。这种内在的价值尺度,本身就富有社会属性夹杂着社会价值、个人价值观等综合形成劳动对象内部的规律,体现人类改造利用客观世界以及内在的需要与目的,体现出人特有的本质力量。这种人的内在的本质的力量形成的一定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规

律。马克思在《手稿》当中提及人在物质生产中的造型或者是造型美的问题。即人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美的产品并不是说客观世界的美都是劳动所创造的,也不是说凡是劳动创造的产品都是美的。劳动创造美仅是从人类社会存在美的事物的总根源的角度来论述。

何为美? 同样涉及到人审美主体以及审美规律的问题。在劳动创造的美的总根源下,在劳动中也塑造人审美能力。在《手稿》中马克思将人的审美感受能力同人类劳动以及其他领域的实践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认为美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感觉”,而人的社会性劳动是美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我的观点中,人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马克思从宏观的人类审美能力的论述中,在此我对其微观主体的审美能力的形成进行补充。作为独特的个体而言,以个体为例,审美能力以及美的标准固然是在人类劳动实践的基础上有特定的历史条件的涮选形成的一种人类共同认同永恒的标准,如“善良、诚实”等但是,每个个体审美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个体不同美的内在品质和审美思维方式。这些因素包括现有的社会性主流思想的支配下、特定的规定下所要求被动或者主动的思想行为支配下在脑海中所形成的内在的审美能力的一定标尺。具体来说学习历史美学标准、知识受教育接受程度、个人利益趋向审美等。这种审美的个体性与各自对美的理解程度同样体现在文学史上接受美学,阅读任何文学作品,关键在于作品结构与其接受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学作品有艺术和审美两个极点。审美这一极点则是通过读者阅读而实现,使自己在审美时处于一种特殊的运动的状态,在对作品感悟的潜在性效果的感悟是不同的。

“何为美”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虽然前文已从宏观人类劳动创造美,微观个体不同审美角度对待两个方面来阐述美。现仍需对其发展的驱使作出预判,美的探讨表现出异化的倾向。这种异化的典型的具体表现在美发展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分流:一是基于哲学、审美理论美学纯理论的宏观的方向对美的本质的高端研究,很难指导广大的群众理解“何为美”问题;二是在真正的源于个体民众的社会劳动实践所产生的利益主义、实用主义所附属表现出的异化审美价值。现实环境中,实际所表现出“何为美”的个体回答愈来愈倾向后者,这看似是社会群体心理审美问题,实质是在社会实践劳动创造美的的基础发展状态下没有系统归纳和矫正而停留表面,因生产劳动的异化进而引发审美异化问题。


相关内容

  • L0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 教学设计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学理论 一.教学目标与重点 (一)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 2.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内涵. 3.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成果. (二)教学重点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如何理解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 ...

  •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论文
  •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摘 要 早期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盲目跟从西方激进派的偏激理论,阻碍了中国式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而应该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和国情,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的精髓,不断建立并完善自己的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理论.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相关内容,这对于发挥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在 ...

  • 试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中国的影响
  • 2011.07 LAN ZHOU XUE KAN 试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中国的影响 李 (济南大学 素 济南250000) 外国语学院,山东 [摘要]中国文坛在五四运动时期处于全方位开放状态,日本唯美主义对当时的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一些影响.尽管我国并未由此而出现唯美主义文学流派,但是在文学创作的风格 ...

  • 当代文艺思潮
  •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导言 一.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的意义 1.更深入地理解.更准确地解释当代文学的现象,拓展当代文学研究的视野,深化当代文学史的学习. (现象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和七.八十年代两次作家队伍的重组:50年代小说的戏剧化:"文革"中戏剧成为主要的艺术形式:80年代的 ...

  • 4五四时期文学:走向现代的伟大转折
  • 4 五四时期文学:走向现代的伟大转折 目录 4.1 从社会转型到文化转型 .......................................................................................................... 2 4.1. ...

  • 全球化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资源1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一个传统的生成 汪政:应醒龙兄的邀请, 我们接着做有关文学与中国经验的对话.这次何平提议就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学资源问题进行讨论.这是一个有些敏感但却重要的话题, 我们必须面对. 何平:谈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资源首先面对的是一个传统的生成问题."社会主义文学"是什 ...

  •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
  • 摘要 本文着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首先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作一历史的回顾,进而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生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文学思潮与文学思潮的关系.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关系.以及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多维关系,最后对中国三大文学思潮进行定位与评价.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文学流派 ...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理论行程
  • 作者:汪介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2年07期 中图分类号:I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53(2012)01-143-15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和定义的出现,不仅是20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中的一件大事,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对现当代中国文学 ...

  • 论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科学化努力
  • 作者:刘万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6年10期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1(2006)01 -0092-05 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历程中,俄国形式主义之所以被视为第一个有代表性并且影响深远的流派,很大程度上是它对现代文论形成的科学化研究趋势做出了开创性 ...

  •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精华整理
  • 第一章 基本概括: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