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称"先生"的习马会或更多象征意义!

习马会在两岸被期待已久,并在去年北京的APEC会议上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最后终因两岸关系事务协商无须搭乘国际平台为由,而被大陆婉拒。习马会没能成行北京APEC会议,身份认同上的纠结是其中的一个最大掣肘。习近平接任中共总书记后,马英九已不再是党主席了。若随了他的意愿称谓,两岸关系纵然还能被套装在一中各表的架构里,但也很容易掉进一边一国的政治陷阱。

新加坡的APEC会议同样也还是一个国际平台,吊诡的是本不情愿在这个平台沟通的习马会也还是最终成行了,何也?势也,也即当下岛内选情走势的使然。大陆愿意放行习马会,目的之一是想继续稳定两岸关系大盘面。国民党急促习马会,走的是一步险棋,是想借助两岸政策之力,帮助朱立伦逆袭蔡英文。

近日,习马会的消息被马府、台媒爆出,一时微信被刷爆棚。在得到国台办应询确认后,对习马会的热议几乎占居网络的半壁河山。其中的一个焦点就是两人见面时的身份与称谓。对此,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也还专门爆出了一些背后沟通出来的猛料。他说,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见面时互称“先生”,是经双方商定的。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体现了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

见面是互称“先生”,这也似乎是一种破解双方身份、称谓认同纠结的大智慧。互称“先生”,没有更多的政治身份夹杂其中,反倒更多朋友之平等交往的意味。不牵涉到党国的彼此认同,也不牵涉双方的彼此争议,而纯粹于君子式的朋友之交,也使两人都能从两岸关系的重压之下解脱出来,而坦诚交换意见,共话双方愿景。

国共两党超重量级的大人物举行非同寻常的历史会晤,而互称“先生”,始自蒋毛战后的重庆谈判。那时的国共两党在政治上相互剿匪,互不认同。毛主席去了重庆,当然不可能称蒋为委员长。若这样称谓了,就无异于承认了蒋的国家领导人的合法地位了。他们二人在政治身份上相互剿匪,互不认同。国共战后和谈在国际调停下又不得不进行,为了双方的党国尊严与相互尊重,蒋称毛为毛先生,毛也蒋为蒋先生。

由此看来,习马会互称“先生”不过是蒋毛重庆谈判的一种历史承继而已。

不过,从岛内选情对洪秀柱“一中同表”、“终极统一”的倒胃与反呛上看,目前两岸关系的最大公约数也只剩下现状的继续维持了。马英九的服贸受阻与岛内的莲花学运,透过国民党“九合一”选战的溃败,发出了是一种两岸交往被岛内选情紧急叫停的警告。洪秀柱想通过“一中同表”寻求两岸关系的新突破,结局是四面碰壁,被中途换下。

所以,两岸的大盘面依旧是维持目前脆弱的现状,共同承诺已取得的成果,共同美化各自的愿景,也即把过去说过的一些话、一些共识,再相互确认、重申一遍,仅此而已。因而,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实际意义。

习马会因为双方特殊的身份而被聚焦,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也不能过度解读这次习马会的实际意义。像张志军所解读出来的实际意义——即将举行的两岸领导人会面将开启两岸领导人直接交流沟通的先河,有利于两岸双方增进互信,巩固共同政治基础,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其更多也是在务虚层面上。说开了历史的先河,也是能勉强说的过去的。习马会的身份定位是两岸领导人,从政治实体主权上的互不承认,治权上的互不否认上看,已经是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了。即使是蔡英文赢得2016年岛内大选,那时两岸领导人的再次会面——习蔡会,恐怕也没有什么身份、称谓认同上的障碍了。因为可以互称“先生、女士”之类的称谓。所谓的实际意义很可能出现在对南海主权的共同维护、共同发声上,以体现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和诚意。(全球局势战略纵横公众微信号:zhanluezongheng。)

习马会在两岸被期待已久,并在去年北京的APEC会议上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最后终因两岸关系事务协商无须搭乘国际平台为由,而被大陆婉拒。习马会没能成行北京APEC会议,身份认同上的纠结是其中的一个最大掣肘。习近平接任中共总书记后,马英九已不再是党主席了。若随了他的意愿称谓,两岸关系纵然还能被套装在一中各表的架构里,但也很容易掉进一边一国的政治陷阱。

新加坡的APEC会议同样也还是一个国际平台,吊诡的是本不情愿在这个平台沟通的习马会也还是最终成行了,何也?势也,也即当下岛内选情走势的使然。大陆愿意放行习马会,目的之一是想继续稳定两岸关系大盘面。国民党急促习马会,走的是一步险棋,是想借助两岸政策之力,帮助朱立伦逆袭蔡英文。

近日,习马会的消息被马府、台媒爆出,一时微信被刷爆棚。在得到国台办应询确认后,对习马会的热议几乎占居网络的半壁河山。其中的一个焦点就是两人见面时的身份与称谓。对此,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也还专门爆出了一些背后沟通出来的猛料。他说,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见面时互称“先生”,是经双方商定的。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体现了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

见面是互称“先生”,这也似乎是一种破解双方身份、称谓认同纠结的大智慧。互称“先生”,没有更多的政治身份夹杂其中,反倒更多朋友之平等交往的意味。不牵涉到党国的彼此认同,也不牵涉双方的彼此争议,而纯粹于君子式的朋友之交,也使两人都能从两岸关系的重压之下解脱出来,而坦诚交换意见,共话双方愿景。

国共两党超重量级的大人物举行非同寻常的历史会晤,而互称“先生”,始自蒋毛战后的重庆谈判。那时的国共两党在政治上相互剿匪,互不认同。毛主席去了重庆,当然不可能称蒋为委员长。若这样称谓了,就无异于承认了蒋的国家领导人的合法地位了。他们二人在政治身份上相互剿匪,互不认同。国共战后和谈在国际调停下又不得不进行,为了双方的党国尊严与相互尊重,蒋称毛为毛先生,毛也蒋为蒋先生。

由此看来,习马会互称“先生”不过是蒋毛重庆谈判的一种历史承继而已。

不过,从岛内选情对洪秀柱“一中同表”、“终极统一”的倒胃与反呛上看,目前两岸关系的最大公约数也只剩下现状的继续维持了。马英九的服贸受阻与岛内的莲花学运,透过国民党“九合一”选战的溃败,发出了是一种两岸交往被岛内选情紧急叫停的警告。洪秀柱想通过“一中同表”寻求两岸关系的新突破,结局是四面碰壁,被中途换下。

所以,两岸的大盘面依旧是维持目前脆弱的现状,共同承诺已取得的成果,共同美化各自的愿景,也即把过去说过的一些话、一些共识,再相互确认、重申一遍,仅此而已。因而,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实际意义。

习马会因为双方特殊的身份而被聚焦,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也不能过度解读这次习马会的实际意义。像张志军所解读出来的实际意义——即将举行的两岸领导人会面将开启两岸领导人直接交流沟通的先河,有利于两岸双方增进互信,巩固共同政治基础,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其更多也是在务虚层面上。说开了历史的先河,也是能勉强说的过去的。习马会的身份定位是两岸领导人,从政治实体主权上的互不承认,治权上的互不否认上看,已经是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了。即使是蔡英文赢得2016年岛内大选,那时两岸领导人的再次会面——习蔡会,恐怕也没有什么身份、称谓认同上的障碍了。因为可以互称“先生、女士”之类的称谓。所谓的实际意义很可能出现在对南海主权的共同维护、共同发声上,以体现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和诚意。(全球局势战略纵横公众微信号:zhanluezongheng。)


相关内容

  • 自我灵魂的叩问
  • 摘 要:本文试图探询鲁迅生命哲学的意义和价值,着重于他对于自我灵魂无休止的质问,从而产生中间物意识,以此来达到绝望的抗战. 关键词:荒诞 黑暗 悖论 原罪 自我 中间物 一.序言 "我时常解剖他人,但更多的是面对我自己[1]".这是进入鲁迅内心的一把钥匙,<野草>即可 ...

  • 动植物的象征意义以及人体之最
  • 动植物的象征意义 一. 植物 松柏--苍劲耐寒,象征坚贞不渝.<荀子>中有"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其'贞'矣". 竹--虚心有节,象征谦虚礼让,气节高尚. 梅--迎春怒放,象征不畏严寒,纯洁坚贞.明代徐徕<梅花记>有"或谓其风韵独胜 ...

  • 端午习俗--象征与力比多的转化
  • http://www.psyheart.org/ 端午习俗--象征与力比多的转化 文 | 宋羽森 作者简介:宋羽森,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2013级心理分析专业学员. 一. 端午节的起源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张耒的作品 ...

  • 教学内容的生成与创设[风筝]六题
  • 教学内容的生成与创设<风筝>六题 来源:天地一沙鸥 研讨课一 言说每个人的"风筝故事" 曾宣伟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教研室 把<风筝>看成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文本,是鲁迅还是老舍也还是朱自清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文本",一个特定的文学 ...

  • 教学内容的生成与创设[风筝]六题11
  • 教学内容的生成与创设<风筝>六题 来源:天地一沙鸥 研讨课一 言说每个人的"风筝故事" 曾宣伟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教研室 把<风筝>看成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文本,是鲁迅还是老舍也还是朱自清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文本",一个特定的文学 ...

  • 浅论[雨巷]的意境美和象征美
  • 凄婉而迷茫的意境美和幽微而精妙的象征美 --读戴望舒的<雨巷>有感 杨志稳 [摘要] 该文分析了<雨巷>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表现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蕴涵有时代特征的悲剧主题,论述了诗人运用象征主义 的方法抒情,接受了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 ...

  • 从[神话与诗]看闻一多先生的研究方法
  • 一 "千古文章未尽才"是郭沫若对闻一多的评价,闻先生大才未尽实在是一件憾事.闻一多先生是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运动战士.作为学者,他在"故纸堆里讨生活"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秦以前和唐代的诗与诗人,著有<神话与诗><古典新义>和< ...

  • 最著名.最擅长画牡丹的是谁 当代名家牡丹国画欣赏
  • 在中国的国画艺术中,众多画家也将他们对牡丹的喜爱通过国画这种艺术形式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牡丹花成了国画中的常客,描绘牡丹的作品多如繁星.如今人们咋家具装饰上更重视艺术品位的要求.在中国的国画作品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其中尤其花鸟画在装饰方面的价值更为突出,国画牡丹就是其中一个. 如果想表现牡丹国画 ...

  • 国家玮_语文阅读点评
  • 2010高考语文阅读试卷解读与应对策略 国家玮:新东方集团教学培训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从事高考语文考试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文学专业课辅导与研究多年,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深谙命题规律,所授课程深受学生追捧. 一 从高考阅读命题的本质谈起 在我写下这篇文字之前,我依然固执地相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