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的电阻
长丰县朱巷中学:徐金永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知道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这几个因素有关。 (2)能叙述电阻定律,写出表达式。
(3)能叙述电阻率的意义,能说出金属导体、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了解电阻率和温度有关。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设计和操作实验,学会应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2)通过分析处理数据,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研究各材料的电阻率表格,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综合分析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激发学生努力探索未知的激情。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电阻定律的得出过程及内容 2.电阻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提问:通过欧姆定律的学习电阻的定义是怎样的?
导体的电阻反映的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追问:导体的电阻与电压和电流有关么?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决定,与电压电流无关。
引言:导体的电阻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以及具体是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1.实验探究
猜想:引导学生由生活中的现象猜想,归纳学生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实验目的:探究导体电阻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原理: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 实验电路:(略)
分析数据:定性观察:R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逻辑推理
(1)分析导体电阻与它的长度的关系
一条长度为l、电阻为R的导体,可以看成是由n段长度同为l1、电阻同为R1的导体串联而成的,这
n段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总长度l与每段长度l1的关系为
l
n ;另一方面,由串联电路的性l1
质可知,RnR1,即n长度成正比。
RlR
,对比两式,可知:即在横截面积、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
R1l1R1
(2)研究导体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有n条导体,它们的长度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横截面积同为S1、电阻同为R1。把它们紧紧地束在一起,组成一根横截面积为S、电阻为R的导体。由并联电路的性质可知,R同时
R1R,即n1,nR
RSS
n,所以1即在长度、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R1SS1
3.导体的电阻
(1)电阻定律内容: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写成式子形式,R∝L/S 写成比例形式, R=ρL/S 分析比例常数的意义。
在实验中也发现,即使L、S都相同,若材料不同,则电阻也不同,可见比例常数和材料有关,同时,对同一材料来说,比例常数相同,对不同材料来说,比例常数不同。它是反映材料本身性质的物理量,我们把它定义为电阻率 (2)公式:R
L S
分析:当L、S一定时,越大,R越大,即导电性能越差;反之,导电性能越好所以,电阻率是反映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思考与讨论:(图见教材)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比R1小很多.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这两个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你认为这种关系对电路元件的微型化有什么意义?
(3)电阻率——反映了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
提问:对某一材料来说,的数值等于多少?我们可以怎样来测量?
教师总结:由R
RSL
可得,,可以得出某材料的电阻率在数值上就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长为
LS
1米、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导体的电阻。单位:m
导体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金属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而某些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增大而减小,我们称之为半导体,也有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值时,其电阻率变为零,我们称之为超导体。
教师展示几种常见材料的电阻率:
课堂小结:
导体的电阻
长丰县朱巷中学:徐金永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知道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这几个因素有关。 (2)能叙述电阻定律,写出表达式。
(3)能叙述电阻率的意义,能说出金属导体、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了解电阻率和温度有关。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设计和操作实验,学会应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2)通过分析处理数据,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研究各材料的电阻率表格,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综合分析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激发学生努力探索未知的激情。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电阻定律的得出过程及内容 2.电阻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提问:通过欧姆定律的学习电阻的定义是怎样的?
导体的电阻反映的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追问:导体的电阻与电压和电流有关么?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决定,与电压电流无关。
引言:导体的电阻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以及具体是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1.实验探究
猜想:引导学生由生活中的现象猜想,归纳学生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实验目的:探究导体电阻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原理: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 实验电路:(略)
分析数据:定性观察:R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逻辑推理
(1)分析导体电阻与它的长度的关系
一条长度为l、电阻为R的导体,可以看成是由n段长度同为l1、电阻同为R1的导体串联而成的,这
n段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总长度l与每段长度l1的关系为
l
n ;另一方面,由串联电路的性l1
质可知,RnR1,即n长度成正比。
RlR
,对比两式,可知:即在横截面积、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
R1l1R1
(2)研究导体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有n条导体,它们的长度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横截面积同为S1、电阻同为R1。把它们紧紧地束在一起,组成一根横截面积为S、电阻为R的导体。由并联电路的性质可知,R同时
R1R,即n1,nR
RSS
n,所以1即在长度、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R1SS1
3.导体的电阻
(1)电阻定律内容: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写成式子形式,R∝L/S 写成比例形式, R=ρL/S 分析比例常数的意义。
在实验中也发现,即使L、S都相同,若材料不同,则电阻也不同,可见比例常数和材料有关,同时,对同一材料来说,比例常数相同,对不同材料来说,比例常数不同。它是反映材料本身性质的物理量,我们把它定义为电阻率 (2)公式:R
L S
分析:当L、S一定时,越大,R越大,即导电性能越差;反之,导电性能越好所以,电阻率是反映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思考与讨论:(图见教材)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比R1小很多.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这两个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你认为这种关系对电路元件的微型化有什么意义?
(3)电阻率——反映了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
提问:对某一材料来说,的数值等于多少?我们可以怎样来测量?
教师总结:由R
RSL
可得,,可以得出某材料的电阻率在数值上就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长为
LS
1米、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导体的电阻。单位:m
导体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金属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而某些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增大而减小,我们称之为半导体,也有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值时,其电阻率变为零,我们称之为超导体。
教师展示几种常见材料的电阻率: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