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1)

八年级数学导学稿

课题:1.2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1) 实验中学编写

学习目标:

1、经历 “边角边”的探索过程,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边角边”;

2、会运用 “边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3、在探索中培养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

重点:运用“边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难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边角边”的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什么是全等三角形?根据定义如何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三角形有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中知道几个要素就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 试画图说明你的探究.

【探索新知】

问题1: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一对元素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还能全等吗?你能分几种情况进行试验?

动手试一试,并画图说明你的结论

问题2: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对元素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能全等吗? 寻找两种元素有哪些找法?分情况动手试一试,并画图说明你的结论。

问题3:那么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三对元素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能否全等呢?

探究:

1、两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对应相等,并且两边的夹角也相等的两个三角形能否全等?

2、按要求画三角形,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和6㎝,这两边的夹角是600 同位将作出的三角形进行比较,有什么发现?

3、改变三个条件的数值后结论是否还成立呢?同位商定一组数据进行再次实验

4、总结归纳: “边角边”或“SAS”的内容什么?

5、思考,上面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中,条件是什么?结论是?条件中有两边和一角,这一角和两边的关系是什么?

6、在ΔABC和ΔDEF中,如果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我们就立刻下结论ΔABC≌ΔDEF;如果知道了AB=DE,AC=DF,我们要说明ΔABC≌ΔDEF,还需找到

7、动手试试:画图说明你的看法。

【巩固提升】

1、自学课本10页例1和例2思考:已知条件有哪些?图形中隐含的条件有哪些?请正确书写推理过程

2、归纳:在说明两三角形全等时如何寻找条件?

3、独立解答课本11页,练习1、2两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收获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达标检测】

1.如图:∠1=∠2,BC=EF,那么需要增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使ΔABC≌ΔDEFA

E

D

2

(1)AB=AC,∠A=∠A,___________________

(2)AB=AC,∠B=∠C,___________________

(3)AD=AE,______________________,BD=CE

八年级数学导学稿

课题:1.2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1) 实验中学编写

学习目标:

1、经历 “边角边”的探索过程,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边角边”;

2、会运用 “边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3、在探索中培养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

重点:运用“边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难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边角边”的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什么是全等三角形?根据定义如何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三角形有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中知道几个要素就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 试画图说明你的探究.

【探索新知】

问题1: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一对元素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还能全等吗?你能分几种情况进行试验?

动手试一试,并画图说明你的结论

问题2: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对元素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能全等吗? 寻找两种元素有哪些找法?分情况动手试一试,并画图说明你的结论。

问题3:那么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三对元素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能否全等呢?

探究:

1、两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对应相等,并且两边的夹角也相等的两个三角形能否全等?

2、按要求画三角形,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和6㎝,这两边的夹角是600 同位将作出的三角形进行比较,有什么发现?

3、改变三个条件的数值后结论是否还成立呢?同位商定一组数据进行再次实验

4、总结归纳: “边角边”或“SAS”的内容什么?

5、思考,上面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中,条件是什么?结论是?条件中有两边和一角,这一角和两边的关系是什么?

6、在ΔABC和ΔDEF中,如果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我们就立刻下结论ΔABC≌ΔDEF;如果知道了AB=DE,AC=DF,我们要说明ΔABC≌ΔDEF,还需找到

7、动手试试:画图说明你的看法。

【巩固提升】

1、自学课本10页例1和例2思考:已知条件有哪些?图形中隐含的条件有哪些?请正确书写推理过程

2、归纳:在说明两三角形全等时如何寻找条件?

3、独立解答课本11页,练习1、2两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收获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达标检测】

1.如图:∠1=∠2,BC=EF,那么需要增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使ΔABC≌ΔDEFA

E

D

2

(1)AB=AC,∠A=∠A,___________________

(2)AB=AC,∠B=∠C,___________________

(3)AD=AE,______________________,BD=CE


相关内容

  • 新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完整目录
  • 新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 完整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阅读材料 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 1.2 数轴 1.3 绝对值 1.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 2.1 有理数的加法 2.2 有理数的减法 2.3 有理数的乘法 2.4 有理数的除法 2. ...

  • 青岛版教材目录
  • 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 1.1起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1.2点.线.面.体 1.3线段.射线和直线 1.4线段的度量和比较 第2章有理数 2.1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2.2数轴 2.3相反数与绝对值 第3章有理数计算 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3.2有理数乘法与除法 3. ...

  •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 第十章 图形的相似 10.1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新知导读] 1.在一幅江苏省地图上,扬州与南京的距离AB=1.25cm,实际上扬州与南京的距离AB约为100km,请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线段AB与AB的比是 . (2)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3)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答:(1)1 ...

  • 全国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 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3 解一元一 ...

  • 新人教版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教案
  •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第1课时 17.1 勾股定理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能说出勾股定理,并能应用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发现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

  • 新版苏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 原教材 第一章 我们与数学1.1生活 数学 第一章 同行 1.2活动 思考 数学与我们同行 2.1比0小的数 2.2数轴 2.3绝对值与相反数 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 第二章 法 有理数 2.5有理数的乘法与除 第二章有理数 法 2.6有理数的乘方 2.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数学活动算"24 ...

  • 相似三角形全章教案
  • 23.2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1) 教学目标: 1.经历"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过程. 2.能运用"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重点和难点: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 ...

  • 四种命题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 (2)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形式; (3)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4)初步把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 (5)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习,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6)通过对四种命题的存在性 ...

  • 新人教版第16章二次根式全章教案
  •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6.1 二次根式(1) 教学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a(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 2.过程与方法: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经历观察.比较,总结二次根式概念和被开方数取值的过程,发展学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