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预案

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预案

燃液体是指在常温下极易着火燃烧的液态物质,这类物质大都是有机化合物,其中很多属于石油化工产品。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闭杯试验闪点 ≤ 60.50C 或开杯试验闪点 ≤ 65.60C 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体都属于易燃液体。根据易燃液体储运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易燃液体按照闪点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易燃液体主要有汽油、乙醚、甲醇、二硫化碳、丙稀腈、苯、丙酮、石脑油等。

易(可)燃液体特性表现为易燃性、蒸气的爆炸性、受热膨胀性、流动性、带电性和毒害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极易发生爆炸燃烧和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事故特点

(一)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易(可)燃液体泄漏后,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燃烧。同时可能造成大面积流淌火灾,直接威胁救援人员、车辆及其他装置、设备的安全,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燃的重质油发生火灾后易形成沸溢、喷溅,造成危害加重。

(二)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易(可)燃液体本身或其蒸气大都具有毒性,有的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侵入人体,造成人员中毒。

(三)污染环境,不易洗消。 易(可)燃液体具有流动性,泄漏后能造成大面积地面、水体和物品污染,洗消处置困难。

二、接警调度

(一)接警

1 、 119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易燃可燃液体泄漏报警时,要重点询问泄漏的容器、形式、地点、时间、部位、强度和流淌、扩散范围等情况,是否有人员伤亡和被困。

2 、随时和报警人及现场保持联系,掌握事态发展变化状况。

3 、指挥中心要立即将警情报告值班领导,并根据指示要求报告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和上级消防部门。

(二)力量调集

1 、消防大队

按照预案调集辖区力量,同时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集增援队伍。

2 、车辆装备

水炮、水幕发生器、检测仪、防护、警戒、堵漏、洗消、照明、通信等器材、设备。

3 、社会力量

视情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安监、石油、化工、供水、卫生、环保、气象、建设、交通等部门和事故单位力量协助处置。

三、处置程序与措施

(一)侦察检测

1 、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液体蒸气浓度、流淌扩散范围。

2 、掌握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 、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强度、流淌和扩散范围、罐体等情况。

4 、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走向。

5 、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6 、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交通道路等情况。

7 、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8 、了解泄漏区域建(构)筑物、地形地貌,以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现场及周边污染等情况。

(二)警戒疏散

1 、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的无关人员。

2 、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 、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禁绝火源

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消除警戒区内一切能引起爆炸燃烧的火源条件。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意进入警戒区。

(四)安全防护

进入危险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二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三级。

(五)生命救助

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危险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将伤情较重人员送交医疗急救部门。

(六)技术支持

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七)现场供水

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

(八)稀释防爆

1 、储罐、管道或容器内液体外泄时,应在适当部位组织筑堤围堰,并在液体表面上覆盖泡沫层,防止引燃。

2 、设置水幕或开花、喷雾水枪稀释扩散的液体蒸气,但水流不能流入围堤内的泄漏区域。

3 、稀释驱散液体蒸气不宜使用直流水。

(九)关阀堵漏

1 、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2 、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的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3 、根据泄漏物性质和泄漏状况,可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

(十)输转倒罐

不能有效堵漏时,应控制减少泄漏量,采取“输转倒罐”的方法将其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须良好接地。

(十一)水上泄漏处置

1 、通知水上公安、海事、航运等部门实行水域交通管制,引导事故船只向安全水域转移。

2 、通知沿岸相关单位严密监视险情,加强防范措施。

3 、组织水陆消防力量,采取堵漏、圈围、拦截等措施,控制泄漏、扩散范围。

4 、对水面上的泄漏液体使用防爆抽吸泵、吸附垫等进行吸附、输转,或用分解剂降解驱散。难于实施吸附、降解且严重污染环境时,在确保现场安全的条件下,可采取点燃措施。

(十二)洗消处理

1 、处置有毒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后,在危险区和安全区交界处设置洗消站。

2 、洗消对象。轻度、中度、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必须进行洗消,现场参与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装备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要全部进行洗消。

3 、洗消方法。根据易燃液体的理化性质可分别采用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

4 、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检测,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十三)现场清理

1 、少量液体泄漏可用砂土、水泥粉、煤灰等吸附、掩埋。

2 、大量液体泄漏可用防爆泵抽吸或使用无火花容器收集,集中处理。

3 、用分解剂、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

4 、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

5 、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四、行动要求

(一)指挥部的设置、救援车辆停放,应与危险区保持适当距离,避开地势低洼处,并设在上风、侧上风方向。

(二)行动中要严防引发爆炸。对泄漏液面可预先喷射泡沫加以覆盖保护,并保证有足够的厚度。严密监视液体流淌及气相扩散情况,防止危害范围扩大。

(三)设立现场安全员,确定撤离信号,实施全程动态检测。一旦现场蒸气浓度接近爆炸浓度极限,事态未得到有效控制,险情加剧,危及救援人员安全时,要及时发出撤离信号。一线指挥员在紧急情况下可不经请示,果断下达紧急撤离命令。紧急撤离时不收器材、不开车辆,保证全部人员迅速、安全撤出。

(四)抢险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并严格按照二、三级防护等级进行个人防护。

(五)生产、储存装置发生泄漏,主要由事故单位采取工艺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处置,公安消防力量进行协助、掩护和监护。当事故单位不能采取有效堵漏措施时,公安消防力量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配合下进行处置。

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预案

燃液体是指在常温下极易着火燃烧的液态物质,这类物质大都是有机化合物,其中很多属于石油化工产品。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闭杯试验闪点 ≤ 60.50C 或开杯试验闪点 ≤ 65.60C 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体都属于易燃液体。根据易燃液体储运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易燃液体按照闪点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易燃液体主要有汽油、乙醚、甲醇、二硫化碳、丙稀腈、苯、丙酮、石脑油等。

易(可)燃液体特性表现为易燃性、蒸气的爆炸性、受热膨胀性、流动性、带电性和毒害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极易发生爆炸燃烧和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事故特点

(一)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易(可)燃液体泄漏后,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燃烧。同时可能造成大面积流淌火灾,直接威胁救援人员、车辆及其他装置、设备的安全,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燃的重质油发生火灾后易形成沸溢、喷溅,造成危害加重。

(二)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易(可)燃液体本身或其蒸气大都具有毒性,有的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侵入人体,造成人员中毒。

(三)污染环境,不易洗消。 易(可)燃液体具有流动性,泄漏后能造成大面积地面、水体和物品污染,洗消处置困难。

二、接警调度

(一)接警

1 、 119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易燃可燃液体泄漏报警时,要重点询问泄漏的容器、形式、地点、时间、部位、强度和流淌、扩散范围等情况,是否有人员伤亡和被困。

2 、随时和报警人及现场保持联系,掌握事态发展变化状况。

3 、指挥中心要立即将警情报告值班领导,并根据指示要求报告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和上级消防部门。

(二)力量调集

1 、消防大队

按照预案调集辖区力量,同时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集增援队伍。

2 、车辆装备

水炮、水幕发生器、检测仪、防护、警戒、堵漏、洗消、照明、通信等器材、设备。

3 、社会力量

视情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安监、石油、化工、供水、卫生、环保、气象、建设、交通等部门和事故单位力量协助处置。

三、处置程序与措施

(一)侦察检测

1 、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液体蒸气浓度、流淌扩散范围。

2 、掌握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 、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强度、流淌和扩散范围、罐体等情况。

4 、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走向。

5 、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6 、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交通道路等情况。

7 、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8 、了解泄漏区域建(构)筑物、地形地貌,以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现场及周边污染等情况。

(二)警戒疏散

1 、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的无关人员。

2 、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 、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禁绝火源

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消除警戒区内一切能引起爆炸燃烧的火源条件。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意进入警戒区。

(四)安全防护

进入危险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二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三级。

(五)生命救助

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危险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将伤情较重人员送交医疗急救部门。

(六)技术支持

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七)现场供水

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

(八)稀释防爆

1 、储罐、管道或容器内液体外泄时,应在适当部位组织筑堤围堰,并在液体表面上覆盖泡沫层,防止引燃。

2 、设置水幕或开花、喷雾水枪稀释扩散的液体蒸气,但水流不能流入围堤内的泄漏区域。

3 、稀释驱散液体蒸气不宜使用直流水。

(九)关阀堵漏

1 、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2 、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的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3 、根据泄漏物性质和泄漏状况,可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

(十)输转倒罐

不能有效堵漏时,应控制减少泄漏量,采取“输转倒罐”的方法将其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须良好接地。

(十一)水上泄漏处置

1 、通知水上公安、海事、航运等部门实行水域交通管制,引导事故船只向安全水域转移。

2 、通知沿岸相关单位严密监视险情,加强防范措施。

3 、组织水陆消防力量,采取堵漏、圈围、拦截等措施,控制泄漏、扩散范围。

4 、对水面上的泄漏液体使用防爆抽吸泵、吸附垫等进行吸附、输转,或用分解剂降解驱散。难于实施吸附、降解且严重污染环境时,在确保现场安全的条件下,可采取点燃措施。

(十二)洗消处理

1 、处置有毒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后,在危险区和安全区交界处设置洗消站。

2 、洗消对象。轻度、中度、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必须进行洗消,现场参与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装备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要全部进行洗消。

3 、洗消方法。根据易燃液体的理化性质可分别采用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

4 、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检测,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十三)现场清理

1 、少量液体泄漏可用砂土、水泥粉、煤灰等吸附、掩埋。

2 、大量液体泄漏可用防爆泵抽吸或使用无火花容器收集,集中处理。

3 、用分解剂、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

4 、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

5 、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四、行动要求

(一)指挥部的设置、救援车辆停放,应与危险区保持适当距离,避开地势低洼处,并设在上风、侧上风方向。

(二)行动中要严防引发爆炸。对泄漏液面可预先喷射泡沫加以覆盖保护,并保证有足够的厚度。严密监视液体流淌及气相扩散情况,防止危害范围扩大。

(三)设立现场安全员,确定撤离信号,实施全程动态检测。一旦现场蒸气浓度接近爆炸浓度极限,事态未得到有效控制,险情加剧,危及救援人员安全时,要及时发出撤离信号。一线指挥员在紧急情况下可不经请示,果断下达紧急撤离命令。紧急撤离时不收器材、不开车辆,保证全部人员迅速、安全撤出。

(四)抢险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并严格按照二、三级防护等级进行个人防护。

(五)生产、储存装置发生泄漏,主要由事故单位采取工艺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处置,公安消防力量进行协助、掩护和监护。当事故单位不能采取有效堵漏措施时,公安消防力量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配合下进行处置。


相关内容

  • 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内发生的 ...

  •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目 录 1事故类型和危害因素分析 1.1 事故类型 1.2 危险程度分析 1.3 危险目标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组织机构及职责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4.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4.2 预警行动 4.2.1 预警条件 4.2 ...

  • 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00.doc
  • 一.实验室化学品泄漏处置程序 1)易燃.有毒气体泄漏: 现场人员首先从室外总闸切断电源(避免断电时电弧引起火灾),佩戴个人防护用具,然后迅速开门窗通风,并按照危险程度通知临近实验室或整座建筑人员撤离至上风区,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之后对泄漏源进行控制处理:用毛巾或抹布擦拭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拧到大的容器 ...

  • (附件14)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Q/JNGJDL.1 14-YA-2015 Q/JNGJDL 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 版 本 号:2015-A-01 企业标准 Q/JNGJDL.1 14-YA-2015 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2015-06-01 发布 2015-06-01 实施 编制单位:山西国金电力 ...

  • 酒厂应急预案
  • 应急预案标准 好好学习社区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55top.com 应急预案标准 1 引言. 1.1.编制依据 为保障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化学品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的有效控制处理,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 ...

  • 化学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 应急 词义: 1.应付急需;应付紧急情况. 2.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例句:你先借我点(儿)钱应急应急. 基本解释 满足紧急需要 预案 预案,是指根据评估分析或经验,对潜在的或可能发 ...

  • 火灾应急预案应急处置
  • 第一采油厂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 基本情况 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位于河南省桐柏县埠江镇,始建于1977年8月,距河南油田总部45公里.是一个以油气生产为主,集开发.油气处理.油气外输.污水处理及回注.测试等于一体的生产单位,生产区域横跨南阳.驻马店两市的桐柏.唐河. ...

  • 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理
  • 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理 大多数化学品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点,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意外或人为破坏等原因发生泄漏.火灾爆炸,极易造成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的事故.制订完备的应急预案,了解化学品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品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可有效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本讲主要探讨危险化学 ...

  • 应急预案标准
  • 应急预案标准 1. 引言. 1.1.编制依据 为保障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化学品事故发生,并能在事 故发生后能够迅速的有效控制处理,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 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