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作文的难度,提高学生写的兴趣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坝心小学:刘艳玲
孩子写作难,往往提起笔来,不知道写什么。所以,作为语文老师, 首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刻领会新课标的作文要求,把课标烂熟于心,不要拔高要求。否则,会让学生越来越怕作文课,从而,作文也越来越难教。我就降低作文的难度,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现简单汇总如下,望能给各位老师辅导学生作文以参考。
一、图文结合。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一句话:“物体本身完整而有式样,拍成照片当然完整而有式样;语言周妥而没有毛病,按语言写下来的文章当然周妥而没有毛病了。”在这句话中他把“口说”与“笔写”的关系比喻成“物体”与“照片”的关系。可见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就一定要会说,只有说得清楚才能写得流畅。所以说话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三年级的学生刚刚从看图写话过渡到命题作文,他们还需要一个过渡阶段。所以,我认为图文结合是降低学生作文难度的一个好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先出示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描述的画面应该是大多数学生都熟悉会画的。如:题为“我们的校园”的一段文字。
2、学生根据文字的描述画出对应的图画,有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带学生实地参观。在学生画完后,师再读文字,生对照检查文字描述的景物有没有画漏。
3、按顺序说说图画的内容,老师再根据文字的描述给出图画,
学生再次修改图画,然后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图画的内容。
4、学生再把图画的内容写下来。最后再对照图画修改习作。
二、复写训练。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对于经典片断往往用泛读代替了精读,忽视了一些关键信息,而这些信息正是情思表现的关键所在。我们也把这种“忽视”带到了作文之中,直接导致了我们语言的苍白无力。在语文作文训练中,我们也可以来个复写训练,这种方式,在于积累和了解文章的结构。我认为复写训练可分为以下两种 方式进行:
一是片断复写,即听一段录音,然后将听到的内容复写下来。听时要集中精力,最好边听边作笔记;写时要在理清文段思路的基础 上突出重点,准确再现时间、地点、数字等重要信息。一般说来,所用听力材料不宜过长,百字左右即可。
二是全文复写,即找几篇精美、有趣,故事性比较强的
文章,如《盘古开天地》,给学生读两遍后,立即复写。把课文或读物中刚刚阅读过的语言片断凭着瞬时记忆用自己的话重新进行描述。读时要着重分析写作顺序,注意写作手法;写时不仅要保证文段结构完整,还要注意模仿原文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尽量用上原文的好词句;原文的主要情节和大意不变;不改变原文主要情节上加以合理的想象。
三、 片断描写。写“段”是写好“篇”的基础, 对学生进行片断训练, 实际是为学生以后的“写篇”搭桥铺路。因此,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我
注意以语段训练为重点, 以段促篇,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一〉积累素材———使学生言之有物
无论是写好一段话, 还是一篇文章, 都要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言之有理。这“三有”之首便是“言之有物”,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过渡来, 他们的阅读面、词汇积累量都有限, 要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还必须靠老师为学生找米下锅, 使学生从“有话可说”到“有话要说”。
1·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 进行写段训练。在学完了课文《晨读》、《师生情》, 我就让学生留心自己的校园、教室、同学, 然后让学生以“校园一角”、“我们的新教室”、“我的同桌”为题, 进行片断练习。
2·教给学生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的同时, 进行写段训练。《翠鸟》是一篇观察细致、声情并茂的课文, 作者观察翠鸟抓住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两大方面, 在描述翠鸟外形特点的时候, 先总说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然后分说各部分羽毛的颜色, 用打比方的方法, 既生动又形象。认识了作者笔下的翠鸟后, 我要求学生, 依照课文的方法回去观察一种小动物, 选其一点进行片断练习。学生们兴趣盎然, 写出的小动物活灵活现、各具神态。
〈二〉总分段的训练———使学生言之有序
解决了“言之有物”,接下来的关键是言之有序和言之有理, 即能否处理好中心与内容的关系。而借助总分段式的特点, 运用总分段式的知识渗透理解中心与内容的关系是个好办法。
1、填写总分段。这种训练起点低, 适合三年级训练。训练时通过
演示、观察、讨论等形式, 指导学生深入思考, 领会中心与内容的关系。比如:公园里的花真多, 有„„,一到春天, 百花齐放, 好看极了。再如:池塘里的鱼多得数不清, 有„„,种类繁多, 真是“一半是水一半是鱼。”通过练习使学生知道分述内容与中心词的关系, 从而明晰中心与内容的关系。
2、仿写总分段。这种方法适合于中等水平的学生练笔。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 先总起“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接着分写各种各样的鱼以及它们的形态, 最后总结“西沙群岛的水里一半是水, 一半是鱼”。该段讲了两层意思, 一是鱼的种类多, 鱼的数量多, 中间的分述内容始终围绕中心句来展开。以此, 我让学生进行“家乡物产真丰富”的写段训练, 要求既要突出物产种类多, 又要说明物产的数量多。学生以教材为拐棍, 都能做到言之有序。当然, 在仿写总分段的时候, 应注意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力争写出与别人不同的内容。
3、扩写部分段。我针对学生不能根据中心句展开叙述的情况, 在仿写训练的基础上, 用扩写的方式训练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选择材料, 从而写具体。如扩写“打针”:“轮到我打针了, 我有点害怕, 觉得手臂像被小虫咬了一口, 就没事了。”通过表演, 让学生围绕“害怕”这个中心词来观察、分析, 再成文。 四、 编写故事。编故事可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师要把握每个时机,鼓励孩子编故事,这样既能提高孩子今后口语表达能力,为写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还能给孩子自由想像的空间,一举两得。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媒介,作为孩子编故事的一个依据和源头。
1、 以几个词语作为媒介。设置词语时要注意,词语之间产生故事的可能性,以及词语还应由一定的神秘感,这些词语在一起所构成 的情节应该有一定的延展性。如:月亮、树林、小孩。
2、 以几个物体作为媒介。准备一些小玩具,或者指定
一些有着某些练习的物体编写故事。
3、 用一句话作为写作的媒介。如:茂密的大森林来了一群唧 唧喳喳的小鸟…… 后面的悬念留给孩子去编写。
4、 看电视,去掉声音,让学生看人物动作想象编故事。注意选择电视节目时,最好选择孩子感兴趣而又不熟悉的。感兴趣,孩子 才有愿望写下去;不熟悉,孩子的思维才不会局限,才会有创新,所写作文才精彩纷呈。
五、 仿写作文。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所谓仿写,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一句、一段、一篇的写作方法来练习写作的一种方法。孩子初写作文,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风时,模仿他人的作品也是降低作文难度的一个好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 、 教师推荐一篇范文。范文的选择非常关键,要选择典型的,结构清晰,写作顺序清楚的文章。最好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份复印资料,也可以选用课本中的文章。如《美丽的小兴安岭》。
2 、 教师带着孩子们细致地评析范文。讲解范文中值得 读者学习和模仿的部分,分析它写得好的地方为何好。
3、 学生照准自己的仿写点,可以借鉴范文的写作顺序, 结构,材料,语言等,然后结合自己所写文章的对象进行仿写。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降低学生作文的难度, 消除写作的畏惧心理,让他们不再为作文而发愁,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降低作文的难度,提高学生写的兴趣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坝心小学:刘艳玲
孩子写作难,往往提起笔来,不知道写什么。所以,作为语文老师, 首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刻领会新课标的作文要求,把课标烂熟于心,不要拔高要求。否则,会让学生越来越怕作文课,从而,作文也越来越难教。我就降低作文的难度,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现简单汇总如下,望能给各位老师辅导学生作文以参考。
一、图文结合。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一句话:“物体本身完整而有式样,拍成照片当然完整而有式样;语言周妥而没有毛病,按语言写下来的文章当然周妥而没有毛病了。”在这句话中他把“口说”与“笔写”的关系比喻成“物体”与“照片”的关系。可见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就一定要会说,只有说得清楚才能写得流畅。所以说话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三年级的学生刚刚从看图写话过渡到命题作文,他们还需要一个过渡阶段。所以,我认为图文结合是降低学生作文难度的一个好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先出示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描述的画面应该是大多数学生都熟悉会画的。如:题为“我们的校园”的一段文字。
2、学生根据文字的描述画出对应的图画,有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带学生实地参观。在学生画完后,师再读文字,生对照检查文字描述的景物有没有画漏。
3、按顺序说说图画的内容,老师再根据文字的描述给出图画,
学生再次修改图画,然后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图画的内容。
4、学生再把图画的内容写下来。最后再对照图画修改习作。
二、复写训练。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对于经典片断往往用泛读代替了精读,忽视了一些关键信息,而这些信息正是情思表现的关键所在。我们也把这种“忽视”带到了作文之中,直接导致了我们语言的苍白无力。在语文作文训练中,我们也可以来个复写训练,这种方式,在于积累和了解文章的结构。我认为复写训练可分为以下两种 方式进行:
一是片断复写,即听一段录音,然后将听到的内容复写下来。听时要集中精力,最好边听边作笔记;写时要在理清文段思路的基础 上突出重点,准确再现时间、地点、数字等重要信息。一般说来,所用听力材料不宜过长,百字左右即可。
二是全文复写,即找几篇精美、有趣,故事性比较强的
文章,如《盘古开天地》,给学生读两遍后,立即复写。把课文或读物中刚刚阅读过的语言片断凭着瞬时记忆用自己的话重新进行描述。读时要着重分析写作顺序,注意写作手法;写时不仅要保证文段结构完整,还要注意模仿原文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尽量用上原文的好词句;原文的主要情节和大意不变;不改变原文主要情节上加以合理的想象。
三、 片断描写。写“段”是写好“篇”的基础, 对学生进行片断训练, 实际是为学生以后的“写篇”搭桥铺路。因此,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我
注意以语段训练为重点, 以段促篇,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一〉积累素材———使学生言之有物
无论是写好一段话, 还是一篇文章, 都要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言之有理。这“三有”之首便是“言之有物”,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过渡来, 他们的阅读面、词汇积累量都有限, 要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还必须靠老师为学生找米下锅, 使学生从“有话可说”到“有话要说”。
1·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 进行写段训练。在学完了课文《晨读》、《师生情》, 我就让学生留心自己的校园、教室、同学, 然后让学生以“校园一角”、“我们的新教室”、“我的同桌”为题, 进行片断练习。
2·教给学生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的同时, 进行写段训练。《翠鸟》是一篇观察细致、声情并茂的课文, 作者观察翠鸟抓住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两大方面, 在描述翠鸟外形特点的时候, 先总说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然后分说各部分羽毛的颜色, 用打比方的方法, 既生动又形象。认识了作者笔下的翠鸟后, 我要求学生, 依照课文的方法回去观察一种小动物, 选其一点进行片断练习。学生们兴趣盎然, 写出的小动物活灵活现、各具神态。
〈二〉总分段的训练———使学生言之有序
解决了“言之有物”,接下来的关键是言之有序和言之有理, 即能否处理好中心与内容的关系。而借助总分段式的特点, 运用总分段式的知识渗透理解中心与内容的关系是个好办法。
1、填写总分段。这种训练起点低, 适合三年级训练。训练时通过
演示、观察、讨论等形式, 指导学生深入思考, 领会中心与内容的关系。比如:公园里的花真多, 有„„,一到春天, 百花齐放, 好看极了。再如:池塘里的鱼多得数不清, 有„„,种类繁多, 真是“一半是水一半是鱼。”通过练习使学生知道分述内容与中心词的关系, 从而明晰中心与内容的关系。
2、仿写总分段。这种方法适合于中等水平的学生练笔。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 先总起“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接着分写各种各样的鱼以及它们的形态, 最后总结“西沙群岛的水里一半是水, 一半是鱼”。该段讲了两层意思, 一是鱼的种类多, 鱼的数量多, 中间的分述内容始终围绕中心句来展开。以此, 我让学生进行“家乡物产真丰富”的写段训练, 要求既要突出物产种类多, 又要说明物产的数量多。学生以教材为拐棍, 都能做到言之有序。当然, 在仿写总分段的时候, 应注意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力争写出与别人不同的内容。
3、扩写部分段。我针对学生不能根据中心句展开叙述的情况, 在仿写训练的基础上, 用扩写的方式训练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选择材料, 从而写具体。如扩写“打针”:“轮到我打针了, 我有点害怕, 觉得手臂像被小虫咬了一口, 就没事了。”通过表演, 让学生围绕“害怕”这个中心词来观察、分析, 再成文。 四、 编写故事。编故事可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师要把握每个时机,鼓励孩子编故事,这样既能提高孩子今后口语表达能力,为写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还能给孩子自由想像的空间,一举两得。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媒介,作为孩子编故事的一个依据和源头。
1、 以几个词语作为媒介。设置词语时要注意,词语之间产生故事的可能性,以及词语还应由一定的神秘感,这些词语在一起所构成 的情节应该有一定的延展性。如:月亮、树林、小孩。
2、 以几个物体作为媒介。准备一些小玩具,或者指定
一些有着某些练习的物体编写故事。
3、 用一句话作为写作的媒介。如:茂密的大森林来了一群唧 唧喳喳的小鸟…… 后面的悬念留给孩子去编写。
4、 看电视,去掉声音,让学生看人物动作想象编故事。注意选择电视节目时,最好选择孩子感兴趣而又不熟悉的。感兴趣,孩子 才有愿望写下去;不熟悉,孩子的思维才不会局限,才会有创新,所写作文才精彩纷呈。
五、 仿写作文。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所谓仿写,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一句、一段、一篇的写作方法来练习写作的一种方法。孩子初写作文,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风时,模仿他人的作品也是降低作文难度的一个好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 、 教师推荐一篇范文。范文的选择非常关键,要选择典型的,结构清晰,写作顺序清楚的文章。最好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份复印资料,也可以选用课本中的文章。如《美丽的小兴安岭》。
2 、 教师带着孩子们细致地评析范文。讲解范文中值得 读者学习和模仿的部分,分析它写得好的地方为何好。
3、 学生照准自己的仿写点,可以借鉴范文的写作顺序, 结构,材料,语言等,然后结合自己所写文章的对象进行仿写。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降低学生作文的难度, 消除写作的畏惧心理,让他们不再为作文而发愁,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