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
学习目标:
1、知道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掌握该区域地形和气候的特征,理解地形和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的关系。 3、了解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和分布。
4、学会分析重要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和存在问题。
5、学会分析北方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综合治 理的措施。
一、中国地理分区
在下面图上填出我国四大区的名称,并分析分区界线与哪些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 二、北方地区的概况
1、北方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人口约占全国的 。
2、位置范围与自然地理概况根据课本填表
2、河流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
探究3、分别说出淮河和海河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3、资源
(1)煤、铁、石油蕴藏丰富(查地图)
△煤:黑龙江— ;辽宁— ;河北— ;
山西— ;陕西— ;内蒙古—准格尔;
江苏—
△油田:黑龙江— ;辽宁— ;山东— ;河南— ;河北— 。 △铁矿:辽宁— ;河北— 。 (2)天然森林宝库——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三、人文地理特征:
1、民族: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 2、生活习惯:
(1)饮食方面:以面食为主 (2)民居特征:(与南方比较)强调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墙体严实厚重;
屋顶坡度小,房檐窄,房屋进深和高度小;南北楼距小。
3、城市:
(北方地区著名古都有: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等。) (1)首都:北京(116ºE,40ºN)
①城市职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②城市化:空间发展由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新区、卫星城;
修建环路和放射路的快速路系统,将城区和郊区连在一起;
③北京城市化问题解决措施:
在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加大基础建设力度,规划建设(CBD、国际传媒大道等)重点功能区;
修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
限制污染严重的重工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2 位于。
(3)郑州:近现代郑州的崛起的决定性因素是 。 立体交通枢纽——铁路: 4、交通:
(1)稠密的铁路网:(查地图) 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京哈线、 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
京包线、陇海线、大秦线、神黄线、焦兖日线 (2)便利的海运:(查港口)大连、秦皇岛、天津、黄骅港、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 (3)发达的公路运输 5、工业
四、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一)、东北地区农林基地的建设 1、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保护
(1)分析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区位条件
(2)存在问题及原因
问题:
原因:
(3)黑土退化(土层变薄,肥力下降)问题的治理措施: 。 (4)沼泽的生态功能和保护:
东北沼泽的主要分布区:、冲积而成。 沼泽形成的自然原因: 。 沼泽作为湿地资源的生态环境效益:
。 黑龙江农垦局决定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而是集中力量抢救和保护好三江平原的原因是什么?采取什么措施加
以保护的?
(2)、商品林基地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地位: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全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 (2)主要分布区: 。
(3)问题:超采严重,采育失调,采伐方式(皆伐)不合理,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4)今后东北林区的首要任务: 。实行 并重方针,
既充分发挥森林系统对全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以不断提高林地的经济产值。
(5) 保护措施: 2、华北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1)华北平原地处黄河下游,是由 、 、 等高含沙河流共同冲积而成。
河流的 作用对该平原的地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组成部分:(西高-----地势低平,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岗间多洼地-------东低)
山前倾斜平原(洪积、冲积)————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
(3)在三大组成部分中,中低产田集中分布在: 【课堂探究】
1、影响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生态问题有哪些?并分析形成这些生态问题的原因?
2、 读教材P-113黄淮海平原高、中、低产田分布图,回答:
(1) 华北平原高产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们分布在这些地方(从自然环境思考)?
(2) 华北平原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们分布在这些地方(从自然环境思考)?
(3)华北平原的中低产田地的类型主要有?针对中低产田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复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4、建设中的曹妃甸工业区
①建设背景(或问“首钢迁往曹妃甸的原因?”) △自然原因:
△ 社会经济原因:
②有利的发展条件:
③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清洁生产)
△目的:实现资源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废弃物的重复利用;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主导产业——“大港口、大钢铁(核心)、大化工、大电能” ⑤建设曹妃甸港口的区位条件:(P146图3-2-7、P151图7、P152结构框图) △自然条件(水域、陆域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工业区/腹地)
5、开发中的天津滨海新区 (1)区位条件分析:
△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机遇无限:地处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东面,濒临渤海;雄踞环渤海经济圈核心位置,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和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
△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有大量开发成本低廉的荒地、滩涂,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海盐、地热、海洋资源;是国内公认的发展现代化工业的理想区域。
△海陆交通便利,市场潜力巨大: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城市配套设施完善。 (2)先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主导产业:
△发展条件分析:
北方地区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读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图,回答1~2
1A.工业结构较单一 BC.高科技工业所占比重高 D2.制约②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 B.水源 C.能源 D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3~3.图中①区和④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的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
B.棉花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界线 C.种植业区和放牧业区的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4.图中各区的优势能源是 ①区主要是煤和石油
②区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③区主要是太阳能和水能 ④区主要是水能和石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的省是
A.青海 B.四川 C.陕西 D.甘肃
下图为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形区,按其平均海拔高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A.④①③②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0题。
8.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南向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焦(作)日(照)线、神黄线、大秦线 9.图中铁路干线穿越的重要山脉是 图3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脉 C.秦岭 D.贺兰山脉
10.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足
A.水——南水北调 B.天然气——西气东输C.电——西电东送 D.煤——西煤东运 读图3,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12.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下图,完成13~14题。
图3
13. (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14.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综合题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值为“160”的等值线,在A位置和B位置的分布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2)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
(3)试分析图示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4)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在本地区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这一措施的生态意义。
(5)本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D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该能源基地的发展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哪些成功经验?
(6)目前,我国东部一批主力矿山的资源日渐枯竭,2/3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面对这种现状,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7)简述该地区南部属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的工业区,其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5.读图5—2,完成下列各题。
图5—2
(1)A城市以煤炭工业著称。将该地的煤炭运往上海,从节省运输费用考虑,最为经济合理的运输路线为 (4分)
(2)B所在省区是我国海洋水产品养殖和捕捞大省,结合图示位置分析其发展海洋渔业的优势条件。
(3)字母C所在的地形区是 ,该地形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该地区的人民在国土整治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是 。(6分)
(4)字母D所在省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在此基础上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加工工业有 、 等。(8分)
(5)字母E所在省区有我国著名的工业区,根据工业地域类型的分类,该工业区应该属于 ,其发展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应是 。(4分)
(6)环渤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3分)
16.(32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0分)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
化?为什么?(10分)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2分)
38.0º37.5º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
学习目标:
1、知道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掌握该区域地形和气候的特征,理解地形和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的关系。 3、了解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和分布。
4、学会分析重要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和存在问题。
5、学会分析北方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综合治 理的措施。
一、中国地理分区
在下面图上填出我国四大区的名称,并分析分区界线与哪些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 二、北方地区的概况
1、北方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人口约占全国的 。
2、位置范围与自然地理概况根据课本填表
2、河流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
探究3、分别说出淮河和海河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3、资源
(1)煤、铁、石油蕴藏丰富(查地图)
△煤:黑龙江— ;辽宁— ;河北— ;
山西— ;陕西— ;内蒙古—准格尔;
江苏—
△油田:黑龙江— ;辽宁— ;山东— ;河南— ;河北— 。 △铁矿:辽宁— ;河北— 。 (2)天然森林宝库——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三、人文地理特征:
1、民族: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 2、生活习惯:
(1)饮食方面:以面食为主 (2)民居特征:(与南方比较)强调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墙体严实厚重;
屋顶坡度小,房檐窄,房屋进深和高度小;南北楼距小。
3、城市:
(北方地区著名古都有: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等。) (1)首都:北京(116ºE,40ºN)
①城市职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②城市化:空间发展由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新区、卫星城;
修建环路和放射路的快速路系统,将城区和郊区连在一起;
③北京城市化问题解决措施:
在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加大基础建设力度,规划建设(CBD、国际传媒大道等)重点功能区;
修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
限制污染严重的重工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2 位于。
(3)郑州:近现代郑州的崛起的决定性因素是 。 立体交通枢纽——铁路: 4、交通:
(1)稠密的铁路网:(查地图) 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京哈线、 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
京包线、陇海线、大秦线、神黄线、焦兖日线 (2)便利的海运:(查港口)大连、秦皇岛、天津、黄骅港、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 (3)发达的公路运输 5、工业
四、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一)、东北地区农林基地的建设 1、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保护
(1)分析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区位条件
(2)存在问题及原因
问题:
原因:
(3)黑土退化(土层变薄,肥力下降)问题的治理措施: 。 (4)沼泽的生态功能和保护:
东北沼泽的主要分布区:、冲积而成。 沼泽形成的自然原因: 。 沼泽作为湿地资源的生态环境效益:
。 黑龙江农垦局决定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而是集中力量抢救和保护好三江平原的原因是什么?采取什么措施加
以保护的?
(2)、商品林基地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地位: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全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 (2)主要分布区: 。
(3)问题:超采严重,采育失调,采伐方式(皆伐)不合理,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4)今后东北林区的首要任务: 。实行 并重方针,
既充分发挥森林系统对全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以不断提高林地的经济产值。
(5) 保护措施: 2、华北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1)华北平原地处黄河下游,是由 、 、 等高含沙河流共同冲积而成。
河流的 作用对该平原的地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组成部分:(西高-----地势低平,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岗间多洼地-------东低)
山前倾斜平原(洪积、冲积)————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
(3)在三大组成部分中,中低产田集中分布在: 【课堂探究】
1、影响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生态问题有哪些?并分析形成这些生态问题的原因?
2、 读教材P-113黄淮海平原高、中、低产田分布图,回答:
(1) 华北平原高产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们分布在这些地方(从自然环境思考)?
(2) 华北平原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们分布在这些地方(从自然环境思考)?
(3)华北平原的中低产田地的类型主要有?针对中低产田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复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4、建设中的曹妃甸工业区
①建设背景(或问“首钢迁往曹妃甸的原因?”) △自然原因:
△ 社会经济原因:
②有利的发展条件:
③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清洁生产)
△目的:实现资源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废弃物的重复利用;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主导产业——“大港口、大钢铁(核心)、大化工、大电能” ⑤建设曹妃甸港口的区位条件:(P146图3-2-7、P151图7、P152结构框图) △自然条件(水域、陆域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工业区/腹地)
5、开发中的天津滨海新区 (1)区位条件分析:
△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机遇无限:地处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东面,濒临渤海;雄踞环渤海经济圈核心位置,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和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
△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有大量开发成本低廉的荒地、滩涂,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海盐、地热、海洋资源;是国内公认的发展现代化工业的理想区域。
△海陆交通便利,市场潜力巨大: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城市配套设施完善。 (2)先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主导产业:
△发展条件分析:
北方地区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读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图,回答1~2
1A.工业结构较单一 BC.高科技工业所占比重高 D2.制约②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 B.水源 C.能源 D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3~3.图中①区和④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的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
B.棉花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界线 C.种植业区和放牧业区的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4.图中各区的优势能源是 ①区主要是煤和石油
②区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③区主要是太阳能和水能 ④区主要是水能和石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的省是
A.青海 B.四川 C.陕西 D.甘肃
下图为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形区,按其平均海拔高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A.④①③②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0题。
8.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南向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焦(作)日(照)线、神黄线、大秦线 9.图中铁路干线穿越的重要山脉是 图3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脉 C.秦岭 D.贺兰山脉
10.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足
A.水——南水北调 B.天然气——西气东输C.电——西电东送 D.煤——西煤东运 读图3,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12.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下图,完成13~14题。
图3
13. (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14.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综合题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值为“160”的等值线,在A位置和B位置的分布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2)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
(3)试分析图示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4)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在本地区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这一措施的生态意义。
(5)本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D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该能源基地的发展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哪些成功经验?
(6)目前,我国东部一批主力矿山的资源日渐枯竭,2/3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面对这种现状,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7)简述该地区南部属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的工业区,其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5.读图5—2,完成下列各题。
图5—2
(1)A城市以煤炭工业著称。将该地的煤炭运往上海,从节省运输费用考虑,最为经济合理的运输路线为 (4分)
(2)B所在省区是我国海洋水产品养殖和捕捞大省,结合图示位置分析其发展海洋渔业的优势条件。
(3)字母C所在的地形区是 ,该地形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该地区的人民在国土整治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是 。(6分)
(4)字母D所在省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在此基础上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加工工业有 、 等。(8分)
(5)字母E所在省区有我国著名的工业区,根据工业地域类型的分类,该工业区应该属于 ,其发展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应是 。(4分)
(6)环渤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3分)
16.(32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0分)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
化?为什么?(10分)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2分)
38.0º37.5º